第58章 龍虎風雲會(一)

拱聖營是皇帝的禁軍之一,大約五千來人,共分爲五營,每營有一個校尉統領,就駐紮在城西南,由於校場狹小,他們向來是出城訓練的。說來也巧,今天本是拱聖營的訓練日,其他四營也早已出城,偌大個營房裡面就剩下一營,它的校尉姓馮名德俊,卻是馮玉的本家。

馬雲雖帶着兵器,但自衛的意思要遠遠大於硬闖,畢竟馬雲有個“活神仙”的頭銜,還受過皇上的親自接見,一般人也不敢對他怎麼樣。他也不願生事,當然前提是趙京娘安然無恙。

馬雲朝城西南一路疾馳,不一會兒就遠遠望見一座軍營,轅門前錦旗飄揚,不過地上卻頗爲狼藉,刀槍劍戟零落的散了一地,還有十幾個人躺在地上,地面上有些地方紅彤彤一片血跡,軍營裡面還傳來了喊殺聲。

石大甕聲甕氣的說道:“爺,裡面好像有人在廝殺呀,我們要不要馬上衝進去。”

看着石大躍躍欲試的樣子,馬雲卻冷靜了下來,這可是軍營啊,咱們就這十幾個人,裡面什麼情況也不知道,貿貿然衝進去,萬一和拱聖營幹上了,就再也沒有迴旋的餘地了。

拱聖營前面是三個足球場般大小的校場,校場上也是一片狼藉,後面就是一排排營房,這喊殺聲就是從營房裡出來的。馬雲來到轅門前,問地上躺着的一個受傷軍卒道:“我是樞密院的郎官,桑大人讓我過來看看,裡面發生了什麼事情?”

那個軍卒捂着大腿,喘息着說道:“剛過午的時候,有一羣人要找什麼人,一言不和就衝進去了,這,這簡直就是無目王法,大人一定要嚴懲啊。”

馬雲忙問道:“他們要找什麼人?”

那個軍卒支吾了半天,也說不上來,倒是旁邊的一個傷兵說道:“好像是找什麼女人,叫趙京孃的。”

馬雲臉一沉,莫非裡面的是趙匡胤。

馬雲惡狠狠的對軍卒說道:“趙京娘是桑大人的親戚,你們拱聖營居然敢搶,真是狗膽包天。”然後緊緊握了握手中鋼槍,對石大說道:“我們衝進去,救出京娘。”

一方面,烈日炎炎,馬雲跑了一上午,四處碰壁,心情也是越來越鬱悶;另一方面,男人都是要面子的,眼下聽到趙匡胤居然都衝進去救人了,馬雲怎麼還能忍耐下去,畢竟趙京娘可是他老婆。如果廖仁勇在,或許還可以勸解勸解,可惜身邊跟的是石大,石大和錢清都是楚軍中猛將,典型的唯武力論者,這傢伙聽到喊殺聲手就癢,在馬上早就把大刀掄來掄去,就等着廝殺了,除了“爺,咱們殺進去,砍了那羣王八蛋一外”那還能提出什麼建設性意見。

衝動是魔鬼呀,就這樣馬雲提槍縱馬,一羣人就衝了上去。馬雲是被趙匡胤激得一時也忘了刀箭無眼這回事,石大這些人是軍中健卒,久經沙場,那更是視打仗就像吃飯那麼簡單。一行人如猛虎下山一般,一來是背後襲擊,二來又站着馬軍的優勢,就像砍瓜切菜一般,直接就衝進了營房區。

營房區房屋間距不大,地勢狹小,人又多,拱聖營士兵一陣慌亂,即怕被馬踩着,又怕被馬上面的人給砍着。馬到之處,士兵紛紛後退,馬雲就很順利的衝了進去,和趙匡胤、石守信回合在一起。

馬雲急問道:“可找到了京娘。”

趙匡胤還沒說話,後面就有一個驚喜聲傳來:“公子,你來了。”

馬雲忙看去,就見到京娘正被一個女子背在身上。馬雲剛想上去,問候兩聲,趙匡胤冷冷說道:“趕緊殺出去吧,不然他們越聚越多,我們就危險了。”

馬雲剛想撥馬衝殺,趙匡胤又說道:“我看你騎術不好,又不會打仗,還是把馬讓給我,我來當頭殺出,你就在中間跟着混出去吧。”

若是別的時候,馬雲肯定會同意這個建議。畢竟馬雲沒打過仗,沒見過這種血腥的大場面,可惜的是有趙京娘在,而且趙匡胤剛纔的聲音也太大了點,若是就這麼灰溜溜的下了馬,豈不是被人小瞧了,面子不是不能丟,可也得分時候,這個時候,馬雲寧可丟命,也不要丟臉。

趙京娘也說道:“公子,要不就聽趙大哥的話吧。”

馬雲長笑一聲道:“京娘,放心,你看爲夫是怎麼殺敵的。”他似有意又無意的把爲夫這兩個字讀的極重。當時趙匡胤的臉就有點豬肝色。

馬雲還是讓屬下讓給了趙匡胤他們幾匹馬,然後看了眼趙匡胤就直接縱馬先前殺出,不過拱聖營的軍卒,卻不像剛纔那麼菜了。縱馬過去之後,他們居然有序的退後,齊刷刷豎起長槍,剛剛殺死幾個,居然馬上就有人補充了上來。趙匡胤他們見東邊士卒越集越多突不出去,便撥馬向西邊突去。拱聖營現在留在城中的也就一千人,剛纔一陣廝殺之後,怎麼說也有一二百人被砍翻了,怎麼會還有這麼多呢?

趙匡胤他們就在營盤中的十字路口,左突右闖,可就是衝不出去。趙京娘卻在後面說道:“公子,你看左邊營房上,好像有個人,我們往左邊走,他就把旗向左邊揮的。”

馬雲擡頭一看,左邊屋頂上站着一個人手持小紅旗,正在指揮戰鬥呢。馬雲馬上明白怎麼回事了,剛纔他們衝的太急,打的是突襲戰,拱聖營可能壓根就沒想到他們敢硬闖皇帝的禁軍軍營。眼下拱聖軍的校尉醒過神兒來了,就開始指揮戰鬥,怪不得馬雲他們往那個方向突,那個方向軍卒就突然增加呢。

趙匡胤大喝一聲:“我們往南衝。”卻是撥馬向西而走,還對那個笑嘻嘻的高懷亮使了一個眼神。高懷亮會意,取下長弓,“嗖”的一聲彎弓射去,房頂上那人應聲而倒。然後高懷亮對着西邊“嗖嗖”又是幾箭,一箭一命,西邊拱聖營士卒死傷了一些,又沒人補上,於是紛紛後退,陣腳大亂,馬雲一行居然突出了營房來到了校場。

轅門口不知何時站了五十餘士卒,手持長弓,或蹲霍立分爲兩排,弓如滿月,箭在弦上,正對着他們。

第88章 宴無好宴第46章 奇功第167章 中間人第138章 隱士,不是那麼好當的第83章 漫漫的攻城歲月第119章 公主大婚(下)第83章 豫章行(六)第45章 三使南唐(6)第56章 專權第47章 賞賜第23章 召回第39章 李唐的反映(4)第77章 無利不起早第68章 釋放第27章 物價暴跌第6章 大楚高級會議(二)第39章 馬踏南平(三)第89章 馬作的盧飛快第40章 找點事幹(下)25第106章 樊若水第17章 滅蜀第14章 兵圍南陽第143章 改朝換代(4)第151章 來了新消息第24章 彷徨第15章 案發第75章 廣東內務第181章 生意經第22章 吊睛白額虎第77章 奇襲第48章第178章 糧草第26章 算盤啪啪響第86章 南下第52章 脫身之策第106章 巧孃的擔心第98章 論戰第32章 入蜀(1)第28章 武忠王之後第27章 物價暴跌第42章 隔山打牛第109章 昭告天下第176章 敵不動,我不動第4章 人心難測第8章 把柄第4章 敲詐勒索(2)第59章 老五吞了那筆錢第150章 財政收入第97章 向東!第99章 被打亂的計劃第105章 後宮第28章 武忠王之後第18章 忽悠趙季札第167章 中間人第2章 丁思覲是誰?第5章 敲詐勒索(3)第74章 算計第19章 棄子第134章 潑髒水第106章 會戰(5)第18章 光猛南下第68章 來了第57章 京變第35章 拉攏第6章 軍事改革第62章 包圍圈第30章 自救與被救之間第5章 不謀而合第70章 血戰第182章 對峙第54章 商討第96章 心理陰影第184章 奔襲第9章 倡議北伐(下)第11章 周娥皇第186章 耶律休哥第54章 留一手第1章 馬邑之戰(中)第23章 設宴第115章 大江之爭第193章 拽刺再出使第62章 龍虎風雲會(五)第80章 騎射第85章 援兵1第94章 再見陳傳第32章 封州之戰(上)第103章 高舉旗幟不動搖第29章 詐門第75章 搜捕第200章 混戰第57章 怒闖拱聖營第70章 三路反叛(1)第17章 滅蜀第119章 公主大婚(下)第33章 皇帝的心事第18章 忽悠趙季札第64章 交州第40章 三使南唐(1)第81章 巨型炮仗
第88章 宴無好宴第46章 奇功第167章 中間人第138章 隱士,不是那麼好當的第83章 漫漫的攻城歲月第119章 公主大婚(下)第83章 豫章行(六)第45章 三使南唐(6)第56章 專權第47章 賞賜第23章 召回第39章 李唐的反映(4)第77章 無利不起早第68章 釋放第27章 物價暴跌第6章 大楚高級會議(二)第39章 馬踏南平(三)第89章 馬作的盧飛快第40章 找點事幹(下)25第106章 樊若水第17章 滅蜀第14章 兵圍南陽第143章 改朝換代(4)第151章 來了新消息第24章 彷徨第15章 案發第75章 廣東內務第181章 生意經第22章 吊睛白額虎第77章 奇襲第48章第178章 糧草第26章 算盤啪啪響第86章 南下第52章 脫身之策第106章 巧孃的擔心第98章 論戰第32章 入蜀(1)第28章 武忠王之後第27章 物價暴跌第42章 隔山打牛第109章 昭告天下第176章 敵不動,我不動第4章 人心難測第8章 把柄第4章 敲詐勒索(2)第59章 老五吞了那筆錢第150章 財政收入第97章 向東!第99章 被打亂的計劃第105章 後宮第28章 武忠王之後第18章 忽悠趙季札第167章 中間人第2章 丁思覲是誰?第5章 敲詐勒索(3)第74章 算計第19章 棄子第134章 潑髒水第106章 會戰(5)第18章 光猛南下第68章 來了第57章 京變第35章 拉攏第6章 軍事改革第62章 包圍圈第30章 自救與被救之間第5章 不謀而合第70章 血戰第182章 對峙第54章 商討第96章 心理陰影第184章 奔襲第9章 倡議北伐(下)第11章 周娥皇第186章 耶律休哥第54章 留一手第1章 馬邑之戰(中)第23章 設宴第115章 大江之爭第193章 拽刺再出使第62章 龍虎風雲會(五)第80章 騎射第85章 援兵1第94章 再見陳傳第32章 封州之戰(上)第103章 高舉旗幟不動搖第29章 詐門第75章 搜捕第200章 混戰第57章 怒闖拱聖營第70章 三路反叛(1)第17章 滅蜀第119章 公主大婚(下)第33章 皇帝的心事第18章 忽悠趙季札第64章 交州第40章 三使南唐(1)第81章 巨型炮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