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長槍縵纓萬里(三)

本來想今天兩更.明天再小爆發一下.但考慮登一段情節,估計會一些喜歡的朋友等得心急,索性再加一更,這一更過後,晚上還有一更。如果大家強烈要求.看能不能碼出第四更。順便說一下.歷史青海之戰,論欽陵坐鎮指揮,指揮值能打一百分。執行的人是論贊婆與素和貴,但執行得不好,不然李敬玄此次有可能也是全軍覆沒,執行值是七十分。二論皆優秀,可是論贊婆確實比欽陵差了許多。

李嘉不知道的是,李敬玄又派人給他送了信。

得知劉審禮被吐蕃大軍圍困,似乎吐蕃大軍達到十幾萬人,呆住了,這些人從哪裡冒出來的?怎麼斥候沒有打探到。所以不懂呢,若是什麼佈置都讓斥候打探出來,還要指揮將領運籌謀策做什麼?

當年薛仁貴都沒有找出論欽陵的主力,況且是他!豈說論欽陵,李威取九曲時,論贊婆有沒有找出李威的主力部隊?斥候打聽的情報重要,還得要判斷的。

李敬玄臉色變了,立即寫信給李威,承風嶺這時候還沒有失守,可不能從河西道,只能從承風嶺返回,再繞到廓州,從廓州繞到積石軍,積石軍繞到洪濟橋。

等他這封信送到,什麼黃花菜也涼了。

讓大軍停下來,不敢救。

黑齒常之忍不住說了一句:“李相公,勿要停留.要麼救,三軍一鼓作氣,救出劉尚書,然後立即從承風嶺撤回去。要麼不救.立即撤回承風嶺,不然劉尚書大軍一沒,吐蕃人就着大勝之勢,反攻過來,連這七萬人馬都十分危險。”

曹懷舜喝了一句:“休得多言。”

對黑齒常之老大的不快活,河涅老百姓一比較,就拿他在承風嶺前的怯弱,與李謹行這三個胡將比較。李謹行不好說了.人家縱橫高麗數年,打得高麗人望風而逃。契芯明也不好比,人家老子是契芯何力,又是契芯部的族長。可這個黑齒常之算什麼?一個百濟的孤魂野鬼!

黑齒常之只好退開,怎麼辦呢,自己地位低,除了太子將自己當一個人外,還能有誰將自己當人看?看到沒有,這個李敬玄一到石城山,立即將自己軍權收回去。

其實何止對他,就是對李謹行他們,雖然戰功赫赫,這些大佬有幾個有發自內心的尊重?因此,劉氏對李謹行說了一句,只有這段時間,你纔是最風光的時候。

一夜無話,第二天,士兵正在吃早飯,天冷,李敬玄懶牀,還沒有起來。忽然前方急報,劉審禮大軍覆沒,李敬玄正在穿襪子,也不象後世的襪子,那麼一個直筒,保暖的。靴子還沒有來得及穿.驚得目瞪口呆,怎麼着一萬多人,就覆沒了?那可不是,河西纔是吐蕃的真正精兵所在,人數是唐朝兵力的十幾倍,他這七萬人又不去救,無險可守,覆沒起來豈不是很快?

另幾個主將,曹懷舜與王皋一聽,慌了,正在吃早飯,將飯碗一丟,撥腿上馬就逃。主將都逃了,所有唐朝士兵一起亂套了,一百里地啊,能有多遠,不要說吐蕃人皆是騎兵,就不是騎兵,步兵速度,大半天就趕到了。這一逃.李敬玄也靴子顧不上穿,赤着襪子上馬就逃。這好了,主帥都開始逃跑,逃得更快。

說是退向承風嶺就平安無事,也不遠,一百來里路,但是一百來里路,不是十幾里路,一眼能看到.或者看山,東邊全是赤嶺,知道往承風嶺的進口在哪裡?

四面八方皆是唐朝的逃兵,若是論贊婆看到這個場景,他絕對不會說出唐朝軍隊兇悍的話。實際上兇不兇悍,不是兵.看在什麼將領帶領下,放在薛仁貴手上,那一個兵皆是兇兵。放在李敬玄手上,連黑齒常之這樣的兇人,也只好上馬逃命。

吐蕃人在後面追擊就能看到慘象,到處是唐朝的逃兵,有的讓吐蕃人俘獲了,有的吐蕃人看離得遠,都懶得抓獲。眼光一起盯着地上,地上好東西多啊。這一逃,插重一路丟散.一直散到赤嶺,沒有了,只帶了一些吃的,其他的要爬赤嶺,雖然是大道,要爬高對麼,一起扔掉不管。

好東西多啊,糧草不管了,武器啊,長弓、角弓、稍弓、李張弩、角弓弩、木單弩、大木單弩、竹扛弩,還有幾具伏遠弩。這玩意兒放在城頭管用.野戰只是一個累贅,不知道李敬玄將它帶出來做什麼的?或者想攻打吐蕃的樹敦城?

陌刀、橫刀、連環刀、削刀、砍刀、各種長槍、長矛、大槊、箭支、小方盾,大方盾、盔甲、短矛、短火矛,哦,還有吐蕃人夢寐以求的投石機、火藥。

但有一門好處,正是因爲這些東西吸引了吐蕃將士,一個個彎腰不停地撿,追兵速度放慢,大軍纔沒有全軍覆沒。

不僅僅如此,本來論欽陵還想派五萬軍隊,看到唐朝軍隊的樣子,只派了三萬人追豐.其他人一起調到南方圍困李威。這纔是一件恥辱的事。

到了下午,逃到了承風嶺前.七萬人,只剩下三萬不到,其餘人到了哪裡,只有老天知道。惡夢還沒有停下來。論欽陵發動進攻時,派了一支輕騎繞到後方,由大將跋地設率領的。

來到承風嶺前,唐朝還留下了四千士兵駐守的,退路嘛,李敬玄可不敢馬虎。但山嶺上的吐蕃士兵突然殺了下來.與承風嶺前跋地設的三千精騎一合,也阻擋了兩個多時辰。可是跋地設不停地派人喊,你們不要再頑抗了.前面你們唐朝大軍全部覆沒了。不知道真假,可是吐蕃人都殺到這裡.有些士兵心裡皆是忽信忽疑的。兩個時辰後,戰氣不旺,承風嶺丟失口

得到了承風嶺,將石橋一拆,要過來可以,從這條泥溝過來吧。不深也不寬,現在水很小,深的地方連同泌泥只有大半人深,寬也不過十幾米。可有種不怕冷,看書就來W整理你就趟過來。就不怕冷.我在這邊居高臨下,還能射箭.甚至還能利用得到唐朝的武器,強弓勁弩齊發,再不行,我用投石機,投巨石,投火藥。試了一下,一開始還是不大會用.漸漸摸索出來,是好用,操作的人很少,射程遠,射物重。

李敬玄不知底細,還奇怪,怎麼石橋拆了。命人架浮橋,準備過去。實際上黑齒常之已經發現,但氣憤之下沒有說。戰敗可以,自己打敗過蘇定方,蘇定方也打敗過自己。可不能敗得這麼醜陋!比當初素和貴敗得還要醜。

幾百個士兵擡着各種樹木,來到泥溝前,李敬玄還在派人向上喊話呢,也沒有人理睬。就在這時候.密密麻麻的弓箭與巨石投了下來,火藥在山頂上,捨不得動用匕

幾百個士兵倒了一半,逃了回來。李敬

玄父呆了眼.再不懂也知道.承風嶺大營也失守了。

這才真正後悔起來,爲什麼太子讓自己在後方組織後勤。實際他組織後勤做得還不錯的,畢竟當了那麼多年宰相,比不上房玄齡等級名相,也能稱得上合格。

還不知道太子此時已到了河西,而且正好被困住。發愁了,這一回怎麼向太子交待,加上劉審禮八萬多人哪,身邊還有幾萬人了?

來到黑齒常之面前說道:“李某錯了。”

黑齒常之冷哼一聲,道:“末將官小人微,這不是末將所能言的。”

“請黑齒將軍以大局爲重。”

黑齒常之本來都不想答應,可考慮到若不出面,自弓都有可能有生命危險,而且這幾萬唐朝軍隊再沒有了,也沒法向太子交待。於是說道:“你選百壯士,其他的交給我。”

夜晚到來,黑齒常之藉着夜色,從旁邊繞過去,其實天上下在飄着雪,很冷的,可這時候不能顧冷,下了泥溝,率着五百士兵悄無聲息趟過去。所以一將與另外一將,馬上兵就不同了口黑齒常之第一個趟進去,也略略激發了士兵的士氣。

沿着南岸的山體陰影掩護,悄悄地摸了上去。來到大寨門前,大喝一聲,一刀將寨門砍倒下去,五百士兵立即衝了進去。也有哨兵的,因爲天氣冷,只躲在營樓上,烤着火,看着唐軍主營動靜,摸上來都沒有發覺。其他人正在睡覺,一下亂了。黑齒常之又大喝一聲:“某乃黑齒常之,一個個乖乖受死。”

這個名字在曹懷舜等人眼裡代表着是嫉妒,仇視,可在吐蕃人心中卻有着魔力,是這個殺神!什麼時候殺進來的,全部亂了。黑齒常之心裡窩火,手起刀落,就這一晚,他也不知斬殺了是五十人,還是一百名吐蕃士兵,也不在乎這功勞,懶得記了。吐蕃人大潰,一個個衣服來不及穿,向兩邊山嶺逃去。

就這樣,李敬玄還不放心。直到黑齒常之站在山嶺上喊,才命士兵架浮橋,趟過泥溝。留了幾千人看守,其他大軍,撤向都城方向。還沒有走多遠,委師德與薛訥率着幾千士兵前來迎接,悽悽慘慘,冷冷清清,本來都城兵力充足的,讓李敬玄一下子敗光了。只能動用幾千人,聽聞了後.委師德道:“莫急,李相公,既然你們撤回承風嶺,諒吐蕃人也不會追擊,立即派人收擾士兵,應當還有許多士兵沒有落到吐蕃人手中,只是在逃亡。”

曹懷舜等人不僅排擠的是黑齒常之,連委師德也沒有放過,漢人怎的,他比我們職位低得多,爲什麼讓他在河源軍接應?所以也抹殺了,留在後方。立大功時,他在後方就沒有份了。

戰爭豈是一場兒戲!

事實也讓他猜中,吐蕃人追到承風嶺前,見到唐朝軍隊進入承風嶺,也沒有想到因爲自己在撿輻重,耽擱了戰機,既然唐軍進了承風嶺,自己這三萬人略少,於是撤返,捉唐朝太子去。但這一行收穫巨大,得到了無數精良的武器,以及插重,還抓獲了兩三萬戰俘。浩浩蕩蕩地向南方出發。

委師德與薛訥大着膽子帶了幾百輕騎,出了赤嶺,沒有看到吐蕃兵,開始收攏戰俘。收攏了不少.皆是及時逃到赤嶺大山上,沒有被抓住,一夜過來,又怕又冷又餓.盔甲也沒了,武器也沒有了,耷拉着一個腦袋,哆哆嗦嗦的,不成一個人形。

人越收攏越多,還要感謝委師德的,否則吐蕃大軍一旦返回來,這些人想逃都逃不了。而且有的體質差,在這個冷天,呆久了能被活活凍死。但委師德奇怪了,不對啊.按理說,擊敗了唐朝軍隊,不僅是要打掃戰場,也要捏捕唐朝的逃兵,進一步擴大戰果纔是。再說,吐蕃不是缺少軍隊,相反,兵力是唐朝的兩倍。

詢問一個在附近山頂上躲藏的敗兵,才知道幾乎所有吐蕃大軍皆撤向南方,而不是乘唐朝兵力空虛時攻打石城山。

委師德與薛訥對視了一眼,皆是沉思起來。想了一會兒,看了看身邊,兩個胡兵,十分機靈,讓委師德做了親兵,說道:“你們過來,某讓你們辦一件事。”

“將軍請吩咐。”

“你們脫下唐朝的盔甲,制式武器,扮成吐谷渾境的百姓,立即前往南方察看一下,大約看一下大軍在何處,速去速回。”

人應了一聲,脫下盔甲,丟了武器,立即奔向南方。

然後繼續收攏,到了下午時,居然讓他收攏了九千多唐朝士兵,撿回來了。其實人數也不對,還有幾千人沒有找到,後來陸陸續續的有機靈的人返了回來,但大多數人是凍死,或者被吐谷渾人抓住當作了私有財產的奴隸,只有天知道了。

李敬玄老遠迎了上來,說道:“委師德,謝過。

找回來九千人是九千人,也是在減少傷亡。

接着就接到令狐智通的消息。昨天晚上吐蕃兵分成了數路,一路攻打他的佞戎峽關卡,雙方皆損失慘重,吐蕃人退了回去。可是大極鬥谷那邊大營卻有逃兵逃了過來,說是吐蕃人將大拔鬥谷連夜拿下。爲了拱衛河涅安全,得立即增兵長寧峽口。

李敬玄面如土色,增兵長寧峽口,只是能拱衛河涅地區的安全,可是涼州與甘州呢?

還沒有接下來聽到的消息讓他震驚,委師德的兩個親兵去了南方,小心翼翼的,其實所有吐蕃人與吐谷渾都將視線集中在李威身上,否則這兩個親衛這一行同樣危險。然後帶來一個晴天霹靂的惡噩,太子昨天上午率五千軍迎救劉審禮,被吐蕃數萬大軍圍困於河西一個山嶺上。昨天傍晚.李謹行又率一萬大軍救太子,兩軍激戰了近一個時辰,沒有殺出重圍繞,也再次被困。不僅如此,幾乎河西所有吐蕃大軍一起趕了過去,連同吐蕃曲水軍也調過去近十萬人,現在那一帶擠滿了足足有二十萬的吐蕃大軍。

休說太子,就是一隻蚊子此時恐怕都飛不出來。

李敬棄眼睛裡直冒金星,吃吃道:“太子爲什麼要去營救劉審禮?”

薛訥沒好氣地說:“當年我父親還知道去救郭待封?太子是太子,可另外一個身份是三軍主帥,屬下有難不營救的,也只有你李相公一個人。”

李敬玄也不知道生氣,一屁股坐下來,胸口發悶,兩眼發花.可以想像的,這一生好不容易掙脫來的清名,一天之內讓自己送去。不僅如此,太子失事,自己仕途是到頭了。太子不出事,他仕途也到頭了!不折騰劉仁軌,那來的那麼多事!

第402章 踏月影第143章 英冀鬥雞 老花之死第42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五)第135章 春雷(七)第21章 釵鈿墮處遺香澤(一)第20章 葬楚宮傾國(三)第141章 門閥利弊 兇手始現(上)第127章 東都黃昏(六)第84章 前夕第231章 奉儀破例 蠻人入京第339章 蕃胡菸灰(三)第200章 明處暗處 李逵李鬼(下)第176章 合(四)第61章 和親(上)第357章 欲摘弓(一)第67章 圖窮(中)第144章 入甕之君 暴刑長安第398章 夜寒月白(三)第61章 許家僵持 太子昏之(下)第105章 武后自誇 明卿變瓜第171章 探(九)第7章 春歸如過翼(一)第110章 會殺人第451章 肯把菱花撲碎(二)第219章 姚州之戰(四)第110章 二聖屈服 掩耳盜鈴第10章 一去無跡(一)第92章 和尚吃肉 狄公歸來第316章 方來還有英傑(四)第247章 親事(上)第333章 金戈鐵馬英雄淚(二)第372章 香車血斾(二)第65章 進退失據 禍福難料第455章 腸斷竹馬兒童(三)第8章 二七二七 不小不小第21章 馴馬三策 聖聽遠達(下)第7章 世態炎涼 美人如花(下)第211章 渡(上)第9章 她是誰?第96章 火燒大江(上)第214章 王妃是妃 堅城人城第362章 射日墜(四)第96章 火燒大江(上)第161章 蘿莉進宮 韋月乖巧第15章 爲問花何在(三)第25章 亂點桃蹊(二)第350章 非川悽草(七)第349章 非川悽草(六)第128章 東都黃昏(七)第480章 天上人間夢裡(四)第329章 杜鵑枝上殘月第457章 空見說(二)第133章 春雷(五)第72章 沐猴而冠 難得糊塗第91章 先聲奪人(下)第46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九)第39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二)第441章 還轉盼第365章 長槍縵纓萬里(二)第411章 望不盡(五)第347章 非川悽草(五)第7章 世態炎涼 美人如花(下)第67章 殺殺殺!流流流!第450章 肯把菱花撲碎(一)第253章 背水第323章 只有丹心難滅(二)第87章 前夕(五)第398章 夜寒月白(三)第155章 啓航(一)第202章 發明指南 以嚴治軍第361章 射日墜(三)第126章 說服仁杰 最喜六月第117章 問琴(上)第242章 高度第141章 門閥利弊 兇手始現(上)第120章 報憂不報喜第155章 封賞玩味 高梁始重(下)第143章 定(五)第156章 啓航(二)第441章 還轉盼第136章 聖意難違 洋曲舒情第261章 大婚(下)第320章 正涼風新發第198章 明處暗處 李逵李鬼(上)第181章 吐蕃傲貢 楊敏觀燕第245章 獻藥第81章 小彩丸 乖兒子第10章 平安香帕 祖先鮮卑(上)第289章 地下水第261章 大婚(下)第155章 啓航(一)第416章 習習香塵蓮步底(三)第109章 越權第421章 約綵鸞歸去(二)第123章 東都黃昏(二)第463章 到春時欲睡(一)第108章 老將海量第77章 君子之戰(上)第122章 母子交談 明府施法(上)第304章 那更寒蟲四壁(一)
第402章 踏月影第143章 英冀鬥雞 老花之死第42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五)第135章 春雷(七)第21章 釵鈿墮處遺香澤(一)第20章 葬楚宮傾國(三)第141章 門閥利弊 兇手始現(上)第127章 東都黃昏(六)第84章 前夕第231章 奉儀破例 蠻人入京第339章 蕃胡菸灰(三)第200章 明處暗處 李逵李鬼(下)第176章 合(四)第61章 和親(上)第357章 欲摘弓(一)第67章 圖窮(中)第144章 入甕之君 暴刑長安第398章 夜寒月白(三)第61章 許家僵持 太子昏之(下)第105章 武后自誇 明卿變瓜第171章 探(九)第7章 春歸如過翼(一)第110章 會殺人第451章 肯把菱花撲碎(二)第219章 姚州之戰(四)第110章 二聖屈服 掩耳盜鈴第10章 一去無跡(一)第92章 和尚吃肉 狄公歸來第316章 方來還有英傑(四)第247章 親事(上)第333章 金戈鐵馬英雄淚(二)第372章 香車血斾(二)第65章 進退失據 禍福難料第455章 腸斷竹馬兒童(三)第8章 二七二七 不小不小第21章 馴馬三策 聖聽遠達(下)第7章 世態炎涼 美人如花(下)第211章 渡(上)第9章 她是誰?第96章 火燒大江(上)第214章 王妃是妃 堅城人城第362章 射日墜(四)第96章 火燒大江(上)第161章 蘿莉進宮 韋月乖巧第15章 爲問花何在(三)第25章 亂點桃蹊(二)第350章 非川悽草(七)第349章 非川悽草(六)第128章 東都黃昏(七)第480章 天上人間夢裡(四)第329章 杜鵑枝上殘月第457章 空見說(二)第133章 春雷(五)第72章 沐猴而冠 難得糊塗第91章 先聲奪人(下)第46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九)第39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二)第441章 還轉盼第365章 長槍縵纓萬里(二)第411章 望不盡(五)第347章 非川悽草(五)第7章 世態炎涼 美人如花(下)第67章 殺殺殺!流流流!第450章 肯把菱花撲碎(一)第253章 背水第323章 只有丹心難滅(二)第87章 前夕(五)第398章 夜寒月白(三)第155章 啓航(一)第202章 發明指南 以嚴治軍第361章 射日墜(三)第126章 說服仁杰 最喜六月第117章 問琴(上)第242章 高度第141章 門閥利弊 兇手始現(上)第120章 報憂不報喜第155章 封賞玩味 高梁始重(下)第143章 定(五)第156章 啓航(二)第441章 還轉盼第136章 聖意難違 洋曲舒情第261章 大婚(下)第320章 正涼風新發第198章 明處暗處 李逵李鬼(上)第181章 吐蕃傲貢 楊敏觀燕第245章 獻藥第81章 小彩丸 乖兒子第10章 平安香帕 祖先鮮卑(上)第289章 地下水第261章 大婚(下)第155章 啓航(一)第416章 習習香塵蓮步底(三)第109章 越權第421章 約綵鸞歸去(二)第123章 東都黃昏(二)第463章 到春時欲睡(一)第108章 老將海量第77章 君子之戰(上)第122章 母子交談 明府施法(上)第304章 那更寒蟲四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