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踏月影

這依然是一場一面倒的戰爭,當李威那一團大紅的身影,躍過了火光時,吐谷渾士兵就開始有人逃跑起來。

非是吐谷渾士兵懦弱如此。

戰爭打到現在,皆超過了雙方忍耐的底限,唐朝並不好些,讓李敬玄劉審禮折騰了一下子,包括李威所帶出來的士兵傷亡,達到八萬多人的犧牲,是唐朝開國以來犧牲最大的一次戰役,比薛仁貴打得還要慘烈。大非川之戰,薛仁貴是十萬人皆墨,可正規軍只有五萬人。但這次一次,朝廷正規軍傷亡最少達到七萬人。

還是論欽陵將重心放在李威身上,否則傷亡更大。

裴行儉到任後,爲了牽扯吐蕃兵力,戰事幾乎沒有停過,所投放的火藥、箭弩、所損耗的武器器械,還有冬衣、盔甲,這全是用錢堆出來的。但要救太子,頂着這個大義,連張大安也不敢羅嗦,否則朝廷早有人在上面做文章。

吐蕃的犧牲更重,包括李威擊殺的將士,達了十二萬多人,而且李威與裴行儉也向吐蕃學習,一先一後擄掠了大量的百姓,這中間吐蕃直系的將士犧牲得並不多,不足三萬人,還有一部分是党項人捲了進去,以及其他一些羌人胡人。可主要的還是吐谷渾將士。

雖說現在青海不象後來青海那麼惡劣的環境,畢竟是高寒之所。吐谷渾也不是原先最鼎盛的時候,東到扶州武州,西到西域四鎮,南到紫山口,北一度佔有鄯河等州縣。

縮水了一半,能架得住這樣的折騰?當然,一旦李威逃出去,吐蕃危機同樣嚴重,各部族不滿,看到吐蕃似乎變得懦弱了,心中想獨立自主的念頭就更強。各個貴族也會不滿,說明了,吐蕃戰爭就是一種掠奪財富的戰爭,打仗是爲了謀利的,不謀利打什麼仗?

九曲戰事還在繼續,剩下的精兵猛將,全在九曲。慕容珠又不大懂軍事,調的兵又不是精兵。再說,時間那麼倉促,連一個好的防禦地點,都沒有來得及選找,又到哪裡來得及徵精兵猛將?

本來就亂了,看到唐朝軍隊殺了過來,有的人機靈啊,這樣不妙,非得打敗仗,還是先逃啊。但還有一些戰士很勇敢的,畢竟在這種惡劣環境下馬背上長大的民族。

還有一些將士家人受到唐朝軍隊的殺害,心中起了死意。

這一部分人繼續在反抗着。

不會讓太子冒險的,辛承嗣提槍,張虔勖拔刀,當先已經躍到柵欄裡面。

還不停地揮舞小圓盾,替後面李威擋着射來的弓箭,百密一疏,一箭射中了張虔勖的胳膊肘兒,舉起刀,一刀將箭身斬斷,又是一拍馬,戰馬衝進了吐渾的大營。

隨後六千幾百名唐軍飛速衝了進去。

這纔是真正的悍卒。

一路行來,什麼樣苦沒有吃過,過積石山那樣的惡劣天氣,破邏真谷那種寒冷,截支川近十天幾乎在沒有人煙的冰天雪地裡行走,返回時,在鄧屏城東北,那些山脈有的山道幾乎只有一尺寬,下面就是懸崖峭壁,望着都讓人頭暈。更不要數場兇險的悍戰。

此時就要回家!

但擋住了他們的回家的道路,那一個士兵不激發了身體所有的潛能?

一個個怒吼着,手中的兵器不停地揮舞,不停地收割。就是李威夾在辛承嗣與張虔勖的身後,不停地舉弓箭,還擊斃了數名吐谷渾的士兵。有一個唐軍被敵人砍掉了一隻手臂,痛得牙齒直咧,還沒有止血,帶着噴血的斷臂,手提大槊,喝道:“殺!殺!殺!”

豈只是他一人,一個個就象野獸一樣,睜着猙獰的眼睛,不停地怒喝,不停地廝殺。休說吐谷渾這羣匆匆忙忙組織起來的散兵遊勇,就是正規軍遇到這樣的悍軍,也要退避三舍。只是激戰了一會兒,李謹行與李威的軍隊一南一北還沒有會合,吐谷渾軍隊全軍潰敗。

沒有追擊,甚至沒有來得及清點究竟擊斃了多少敵人,看着一地的死屍,只是清點了一下自己軍隊損傷。交戰了一會兒,再次又倒下了近兩百名將士。士氣有了,兇悍有了,可是體力卻有些透支。造成了一些傷亡。又讓受傷的士兵將傷口包紮上,李威喝道:“撤!”

一輪峨眉月掛在天空,右邊不遠處就是遼闊的青海,東南風吹來,也吹來了鹹水湖特有的水腥味,但這軍隊一刻沒有耽擱,踏着月影,一會兒消失在茫茫黑夜裡。

……

此時在肅州,一個人也從牀上驚醒過來。

王方翼!

這個人到現在爲止,一戰未打過,比裴行儉更差。原來是安定縣令,因爲要替母親守喪,所以回老家呆了幾年。守完了喪,調到肅州來了。不打,他也不敢鬆懈。

肅州是河西走廊的咽喉之處,吐谷渾丟失了,很單薄的一塊,南面容易遭到吐蕃人的入侵,北面容易遭到突厥人的入侵。於是練軍,還有與李威一樣的想法,修城牆。

小時候其父病喪,母親李氏與婆婆同安大長安公主不和,李世民斥責,李氏沒有辦法,帶着兒子從京城搬到鄉下居住。王方翼自小就很聰明,在鄉下看到有許多地荒掉了,於是帶着僕役開荒墾地,植樹造林,幾年下來,居然得到良田數十頃。當然,這是太原王家超然的地位,那些地荒着,想開就給你開的?

不過有了這份田產,手中有了一些餘錢。看到肅州百姓過得苦,於是拿出私房錢,在水邊建造了一些水磨水碾,收少量的加工米麪費用。去年河西走廊發生蝗災,於是用這個錢,賑濟災民,又修了數百間房屋,供饑民避寒居住。因此,當地百姓爲他樹功德碑,這可不容易的。

從現在起,看,只是一個好官,可他在軍事上同樣有着過人的天賦。

接到了裴行儉的信後,立即將地圖打開看。

不知道啊,天知道太子會從什麼地方突圍出來,但也不能說太子不會返回。一旦返回,第一道難關就是伏俟城,過了伏俟城,向東不大可能,後面必然有追兵,海北還有一些吐蕃人的軍營。能衝過第一道難關,第二道難關未必能衝得過。儘管還有張掖等道。所以一旦再度返回,十有八九是走肅州道。

不敢大意了,特別王皇后是他的堂妹,若是自己象雅州刺史那樣,沒有準備好,未及時接應,太子出了差池,可以想像皇后如何報復自己的。

這樣一想,只好派出斥候,到伏俟城時刻注意動靜。

斥候剛剛得到情報,吐谷渾人在組織防線,調動,一問便知,也沒有人想起來要隱瞞,大非川都讓這支唐軍殺得屍橫遍野,也沒有隱瞞的必要。

幾個斥候慌忙地返回,連夜叫開城門進城稟報,還說道:“使君,你可神了。”

王方翼笑了一下,不語,什麼神了?只是防止萬一的,沒有想到居然成真。

連忙起來,也不顧這是深夜,開始徵集軍隊。

……

論贊婆省怕再出現大非川城的失誤,親自率領一萬先鋒部隊追擊下來。

剛出大非川,就遇到了慕容珠帶着潰兵逃了下來。

殺寒了心,從來就沒有見過這樣悍勇的軍隊,難怪噶爾兄弟那麼圍困也沒有圍住。唐朝軍隊要從西邊回家,得,算你們狠,我逃向東南方向吧。

見到了論贊婆,號淘大哭。

“慕容尚書,你起來,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殺完了,殺完了,”實際上唐軍並沒有追擊擴大戰果,有三分之二的人逃了出來。但慕容珠哪裡知道?

“怎麼回事,說啊。”

將事情經過說了一遍,論贊婆說道:“你是豬啊,明顯堆柴草打你們主意,爲什麼不派人提前將它們點燃?”

是這麼一個理兒,可僅爲了點燃柴草,有可能就要犧牲幾百名手下,並且還在下風,慕容珠哪裡知道?或者再大營挖一些深的壕溝,這個時間還是能抽出來的。不過吐谷渾是馬上軍隊,讓他們放下戰馬,以壕溝與柵欄爲輔,做步兵作戰,慕容珠又哪裡知道?

其實那時候馬上作戰,是不可能了,只是潰敗。最好辦法還是放棄所長,堅守陣地,坐待論贊婆大軍趕來。

可慕容珠能想到,早就抽到九曲作戰去了,何必留在後方?

一句豬罵得慕容珠不敢吭聲。

這是客氣的,不然論贊婆能一刀將他腦袋砍掉。立即讓這些潰兵下馬,把馬留給他們,作換馬的,又讓斥候回去通知大軍,立即加快速度趕上來,然後與唐軍一樣,幾乎不休息地追趕下去。

……

一路向西北逃奔,這裡地形十分複雜,有山戀,有鹽澤,有草原,有戈壁,甚至再往北還有祁連山腳下還有大片大片的沼澤。其實不只是大斗道與肅州道,通過這片恐怖的沼澤區,還有建康、三水與張掖三道,有的道要折向東北,那是不可能的,有的道通過沼澤,對這片沼澤區不熟悉。而且三道皆很崎嶇。漢人對此皆不熟悉。

走的最多的是大斗道,肅州道也走,道比三水等道要好些,也不大好走,同樣經過一片沼澤區,還要沿北大川翻過祁連山。但好在有契苾明的不少族人在軍中。有幾人從這裡經過的,能起一個嚮導作用。

在他們帶領下,繼續狂奔,一路景色同樣很優美的,北方高大的祁連山雪水還沒有融化,冰清玉潔,身姿曼妙。可沒有人有心去看一眼。

漸漸接近北大川口,忽然後面揚起滾滾煙塵。

相比於這一支唐軍,論贊婆帶來的也是精銳戰士,而且休息得也好。追了好幾天,漸漸追上。

李威扭頭看了一眼,說道:“換馬,再走!”

只要到達祁連山口,依據祁連山的地勢,吐蕃就是有再多敵人追上來也不怕了。當真肅州沒有駐紮一支唐軍?況且王方翼這個名字他很熟悉的,似乎隱隱也是唐朝一個名將。現在沒有立戰功,可能讓他記住的,都是了不起的名將。

大軍滾滾西下,後面也在緊緊追上,從上午一直到下午,也沒有追上來,也沒有丟下去,就這樣緊緊咬住。

李威很無語,心想,奶奶的,老子難道幾輩子前,殺過你們噶爾滿門全家,如此與我過意不去?

那可不是,一旦李威逃走,噶爾家族將會面臨什麼樣的壓力?

太陽漸漸偏西,向祁連山口又近了一步,忽然前面又揚起了一道濃煙。

李謹行說道:“殿下,若是我軍,可保無憂,若是敵人的伏兵……”

下面的話沒有說下去,此時所有唐軍皆是筋疲力盡,雖然有銳氣,可沒有了體力,如何兩面應戰?

“是福躲不過,是禍逃不掉,不能停下,乘這時馬速正快的時候,若是敵人,強行衝破,否則停下,後果更嚴重。”

“喏!”

大軍向那股漸漸逼近的煙塵撞了上去。

越來越近,忽然有眼尖的士兵喊道:“是我們唐軍,是我們唐軍!”

流亡了近半年時間,吃沒有吃好,睡沒有睡好,只有在積石山北那段短暫的時間稍稍安穩一點。終於看到自己的大軍。

又近了近,所有人皆看到幾面大旗上兩個大字:唐,王。

甚至能看到唐軍的盔甲。

一陣陣歡呼。

李謹行微笑道:“這個王方翼還是不錯的,居然迎到這裡,有心了。”

在他眼裡,王方翼還是一個文人,十分不上心的。

李威也微微一笑,可此時,全身似乎突然軟了下來,在馬上晃了晃,差點兒載下去。

兩支軍隊交撞在一起,一個身穿官服官員翻身下馬,說道:“臣王方翼救殿下來遲,還請恕罪。”

第一次看到,也翻身下了馬,五十來歲,長相儒雅,儒將嘛,將王方翼扶起道:“何罪之有,救得及時,否則孤今夜也休想休息了。”

王方翼笑了笑,但眼神還是很敬重的,就不知道怎麼逃出來的。反正自己兒,換作太子這個處境,肯定是逃不出來的。說道:“殿下,你先帶將士稍後休息一下,這裡交給臣來處理。”

帶的人不多,時間緊,只召集了六千來人,除了城中的守衛外,還從當地的一些突厥人、沙陀人等胡人部落裡徵召了一些戰士。可不同的,現在無論太子的軍隊,或者吐蕃軍隊,皆是疲軍,自己這一支軍隊卻是養精蓄銳之軍。不求戰勝,但能保護太子安然撤離。

吐蕃人就追了上來,知道唐朝援軍到了,論贊婆還是不甘心。追到眼前,讓大軍停下來,看一看,能不能戰一戰。

王方翼騎馬走了出來,不認識論贊婆,指着吐蕃人大聲說道:“吐蕃人聽好了,我們大唐太子殿下已經安全回家了!從此日月翻開新篇章。青海將不再是你們吐蕃人的天下。青海雖好,還是早還鄉,否則坐待滅亡吧!”

李謹行大笑,對李威說道:“不錯,不錯,還是文人好啊,聽,多會說話。”

第93章 聲東擊西(中)第158章 狄公要錢 大雩草草第305章 那更寒蟲四壁(二)第126章 說服仁杰 最喜六月第10章 平安香帕 祖先鮮卑(上)第442章 約綵鸞歸去(三)第129章 春雷(一)第46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九)第116章 有策可對 春藥補身第54章 進宮(上)第100章 會戰(一)第389章 以和爲貴(二)第408章 望不盡(二)第49章 打倒賀蘭 狄姚拜貼(下)第88章 獻畫閻相 千里追郎第90章 迴文對句 活捉美女(中)第417章 習習香塵蓮步底(四)第85章 老婦漁家 欲上嵩山(上)第71章 狄公大義 洛陽品鑑第371章 香車血斾(一)第176章 合(四)第202章 發明指南 以嚴治軍第267章 安慰第267章 安慰第294章 乾坤乃大(一)第161章 啓航(七)第55章 進宮(下)第44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七)第442章 約綵鸞歸去(三)第301章 元不是池中物(三)第414章 習習香塵蓮步底(一)第92章 聲東擊西(上)第403章 竿旗過市(二)第451章 肯把菱花撲碎(二)第32章 但蜂媒蝶使(二)第162章 再冊東宮 欲定未定(上)第310章 江流如此(一)第113章 高人鬥法 仁杰略輸第223章 指點迷津 會盟洱海第172章 探(十)第339章 蕃胡菸灰(三)第195章 劉公妙計 太子領兵(上)第308章 登樓作賦第134章 絕色童姝 毒餅皇后(中)第128章 終南真相 武后相譏第95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81章 王八之氣(下)第406章 竿旗過市(五)第58章 公府尋事 渭水一別(中)第149章 問鼎(一)第206章 積壽請罪 少女助醫第112章 瓦解敬宗 僞交崇儼第471章 暗滴蛟珠墜(三)第30章 針尖麥芒 跳樑小醜第28章 曲轅犁出 國老心折第305章 那更寒蟲四壁(二)第393章 憶往難寐(三)第413章 樓臺歌舞(二)第55章 進宮(下)第138章 再論大非川第152章 大案落幕 蕙好小母第295章 乾坤乃大(二)第363章 射日墜(五)第326章 江山回首(二)第400章 紅妝春騎(一)第32章 歷史真相 海上利弊第73章 兩小初會 太子病癒第21章 馴馬三策 聖聽遠達(下)第350章 非川悽草(七)第220章 姚州之戰(五)第241章 誤會第379章 陌刀橫崖(二)第53章 黑山之戰(下)第293章 只愁風雨無憑準第442章 約綵鸞歸去(三)第408章 望不盡(二)第112章 瓦解敬宗 僞交崇儼第351章 枯骨接翠(一)第177章 風輕雲淡 花好月圓第287章 西風烈第242章 高度第385章 曰今朝流年(二)第303章 風雨牢愁無着處第273章 十二言(下)第42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五)第191章 節奏第46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九)第73章 刺激第84章 迴文詩 連環計第214章 王妃是妃 堅城人城第83章 大帽壓頂 小虐彥伯第395章 一聲羌笛(二)第141章 定(三)第194章 父子對答 驪山怪旨第195章 劉公妙計 太子領兵(上)第314章 方來還有英傑(二)第76章 試驗第385章 曰今朝流年(二)第98章 第二次聲東擊西
第93章 聲東擊西(中)第158章 狄公要錢 大雩草草第305章 那更寒蟲四壁(二)第126章 說服仁杰 最喜六月第10章 平安香帕 祖先鮮卑(上)第442章 約綵鸞歸去(三)第129章 春雷(一)第46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九)第116章 有策可對 春藥補身第54章 進宮(上)第100章 會戰(一)第389章 以和爲貴(二)第408章 望不盡(二)第49章 打倒賀蘭 狄姚拜貼(下)第88章 獻畫閻相 千里追郎第90章 迴文對句 活捉美女(中)第417章 習習香塵蓮步底(四)第85章 老婦漁家 欲上嵩山(上)第71章 狄公大義 洛陽品鑑第371章 香車血斾(一)第176章 合(四)第202章 發明指南 以嚴治軍第267章 安慰第267章 安慰第294章 乾坤乃大(一)第161章 啓航(七)第55章 進宮(下)第44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七)第442章 約綵鸞歸去(三)第301章 元不是池中物(三)第414章 習習香塵蓮步底(一)第92章 聲東擊西(上)第403章 竿旗過市(二)第451章 肯把菱花撲碎(二)第32章 但蜂媒蝶使(二)第162章 再冊東宮 欲定未定(上)第310章 江流如此(一)第113章 高人鬥法 仁杰略輸第223章 指點迷津 會盟洱海第172章 探(十)第339章 蕃胡菸灰(三)第195章 劉公妙計 太子領兵(上)第308章 登樓作賦第134章 絕色童姝 毒餅皇后(中)第128章 終南真相 武后相譏第95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81章 王八之氣(下)第406章 竿旗過市(五)第58章 公府尋事 渭水一別(中)第149章 問鼎(一)第206章 積壽請罪 少女助醫第112章 瓦解敬宗 僞交崇儼第471章 暗滴蛟珠墜(三)第30章 針尖麥芒 跳樑小醜第28章 曲轅犁出 國老心折第305章 那更寒蟲四壁(二)第393章 憶往難寐(三)第413章 樓臺歌舞(二)第55章 進宮(下)第138章 再論大非川第152章 大案落幕 蕙好小母第295章 乾坤乃大(二)第363章 射日墜(五)第326章 江山回首(二)第400章 紅妝春騎(一)第32章 歷史真相 海上利弊第73章 兩小初會 太子病癒第21章 馴馬三策 聖聽遠達(下)第350章 非川悽草(七)第220章 姚州之戰(五)第241章 誤會第379章 陌刀橫崖(二)第53章 黑山之戰(下)第293章 只愁風雨無憑準第442章 約綵鸞歸去(三)第408章 望不盡(二)第112章 瓦解敬宗 僞交崇儼第351章 枯骨接翠(一)第177章 風輕雲淡 花好月圓第287章 西風烈第242章 高度第385章 曰今朝流年(二)第303章 風雨牢愁無着處第273章 十二言(下)第42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五)第191章 節奏第46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九)第73章 刺激第84章 迴文詩 連環計第214章 王妃是妃 堅城人城第83章 大帽壓頂 小虐彥伯第395章 一聲羌笛(二)第141章 定(三)第194章 父子對答 驪山怪旨第195章 劉公妙計 太子領兵(上)第314章 方來還有英傑(二)第76章 試驗第385章 曰今朝流年(二)第98章 第二次聲東擊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