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到春時欲睡(一)

本來太子即將回京,許多人歡欣鼓舞。但這道詔書一下,立即潑了一盆冷水。

其實論宰相之材,只有戴張郝三人最爲稱職,所以這些年國家內政相安無事。即使後來朝爭開始,內政沒有大的走失。國家多災多難,也平穩過渡。戴張二人一死,只剩下郝處俊這棵大梁。

劉仁軌資歷夠了,功勞夠了,擔任邊將,更是文武雙全。可擔任宰相,能力與郝處俊相比,卻有欠缺。

一倒,太子的損失,國家的損失。

許多人惶惶不可終日,看來太子回來,也未必順利啊,國家又不知道要走向何方。

劉仁軌與狄仁傑二人則來到朱敬則府上。

想使太子登基,有兩個方法。第一個方法是太子從青海興兵,藉着上官婉兒的事發作。這不大妥當的,一是爲以後開了不好的頭,二是最後結果,不好掌握,成功了固然很好,能一舉將後黨全部撥去,失敗國家內亂就開始了。並且朝廷已經將雍王幽禁,能回京,興兵理由卻是不足。

所以只剩下最後一條,將明崇儼的事發作起來。

看看皇帝你這些年究竟做了什麼?讓皇帝自己禪讓,平穩交接。

不過也不容易的,還需要大理寺有一人。

刑部也能查案子,但與大理寺有區別。刑部的職權是掌天下刑法及徒隸、勾覆、關禁等政令,以政令爲先,管理的面也廣,查案子只是附從的權利,而且只能查一些普通的案子。重大的案件,則是大理寺刑偵立案折獄。

因此,象狄仁傑在擔任大理寺丞時,敢去查許敬宗大案。當然,查可以,審時必須有其他重臣在旁配合。可是擔任了刑部侍郎以後,權更重,職更高,卻沒有資格去查處明崇儼之案。

需要按照規矩來的,所以尋到劉仁軌。

不敢說我很早設了一個乾坤局,專門等明崇儼喂皇后小丸子。就是太子知道,多少也會不高興的。況且不是沒有喂成嗎。

與魏元忠只能將此局悶在心中。但也不是沒有收穫,手中有大量的證據,這些證據將足以讓皇帝羞愧不安。然後喜上加喜,又有太子從沒祿氏手中得到一份有力的證據。

於是對劉仁軌撒了一個小小的謊,雍王行刺明崇儼,狄仁傑聽說後,覺得不安,派人盯了盯,盯出了一個天大的陰謀。不是很早就知道的,是無意中知道的,而且是新近知道的。

這中間的種種,劉仁軌肯定想不起來的。只知道機會,必然利用。

因此,做了一個舉動,藉助三門四河全部竣工,推薦了三人升遷。魏玄同爲吏部侍郎,韋思謙爲御史大夫,比起他們二人,朱敬則升遷並不起眼,只是一個大理寺的少卿,非是正卿。

但這個少卿即將有重用了。

朱敬則迎了出來,三人進去,劉仁軌看了看朱敬則身邊的老僕。也是一個清官,很小的宅子,僕役只有三四人而己,還有一妻一妾三子女,妾是太子所賜,無可奈何收下。

朱敬則會意,讓老僕退下。

劉仁軌與狄仁傑忽然伏下,施了一個重禮。

朱敬則連忙將他們扶起來,那敢受啊,狄仁傑不提,劉仁軌可是當朝首輔。

道:“二位,不能折殺我。”

站起來,劉仁軌說道:“太子即將返京,然而陛下不知是誰蠱惑,居然讓郝相公罷政。某知道,這是郝相公爲人正直,敢於進言,得罪了某人。可以想像,要不了多久,郝相公都能罷政,李相公必然因爲以前一些敢言,接着罷廢。”

這個容易的,人無完人,想挑刺太容易了。就是劉仁軌,將他在青海的表現挑出來,反覆的議論,要不了多久,也只能退休。說着,看朱敬則的表現。這個人也不錯的,敢於進言,還向皇上開過炮的。

所以思考再三,才選中此人,進入大理寺擔任要職。

不過還有些擔心,畢竟他們是皇帝推薦給太子的,輔助太子,監督太子得失錯漏。可自己與狄仁傑心意,是想讓皇帝禪讓。不知道他會不會同意?

沒有看出來什麼,只是一臉憂慮。於是劉仁軌又說道:“臣已老矣,相信要不了多久,也要隨戴相張相他們一道前去……就是太子回來,以後能不能順利繼承唐朝大業?縱然是登基,又有幾人能聽他指揮?某擔心哪。”

“劉公,我知,可我位低人微……”

位也未必低,人也未必微,不過與劉仁軌相比,是位低人微了。但這個位,卻能成爲顛倒乾坤的關健,劉仁軌依然沒有說,繼續試探,道:“去年皇后派李首成前去青海,數次與太子交談。太子無奈,只好答曰,他日登基,皇后之權,依不低於現在權勢。然而……”

直搖頭。

也不能說對,也不能說不對。站在劉仁軌的立場,皇后這樣做太讓人失望。都答應給了你現在的權利,可你仍然不滿足,繼續將手往朝堂上伸,想要做什麼?現在的權利已經很不小了,除非想做呂雉,或者北魏的那個胡太后。

但站在武則天的角度,想法又是兩樣的,想要平安無事,郝李二人必倒,不倒她心不安。實權還是抓在自己手裡安心,放在兒子手上,兒子漸壯,自己寄人籬下,萬一發生意外呢?

就要看朱敬則怎麼想了。

“皇后這樣做,臣也失望,”提起此事,朱敬則同樣怏怏不樂。

“是啊,朱少卿,你可記得前年冬天,裴炎看到魯王說的那番話。當時我也不以爲意,現在想起來,皇后大有深意……皇上又病重,他看似掌握朝堂,實際不然,就連政事,如今全是皇后在處理。國家,我擔心有難哪。”

當時劉仁軌很是狐疑,不過作爲太子的立場,太子生死未卜,都想在李潞身上討一個公道。可是李潞更小,皇后才更容易控制。雖然皇后想得逞,不容易,但她智慧似妖,不大好說的。後來太子平安回來,更是無法得知。

“劉公,我也想替朝廷出力,然而我……”

“今天我與狄侍郎,前來,就是想問朱少卿一句話,想不想振興朝廷,振興國家?”

“想……可是你們……不可起兵。”早知道二人來此,定下來有要事相托,二人居然一拜,事情非同小可。皇帝不讓權,只有興兵一條道路。

“不是興兵,有一條捷徑,能使國家平穩過渡,又不傷筋動骨,但需要朱少卿大力相助。”

“我有什麼力量?”

“只要你查一案,甚至不需要你去查,只要藉助你的職位,將一案理清,國家就能平穩過渡?”

“什麼樣的案子?”朱敬則甚是不解,平穩過渡他懂的,只有讓太子立即登基,將國家政權控制起來,皇后就不能繼續發展自己力量。即使太子實行承諾,繼續讓兩位聖上監國,可太子得到了最大的大義,劉仁軌一班臣子還在朝堂上,也能平衡一下,掣肘皇后力量的發展。

但這需要什麼樣的案件,才能做到?

“明崇儼。”

“明少卿?”

“正是。”

“他又做下了什麼大案子?”

“狄侍郎,還是你來說。”

“朱少卿,是這樣的,前年明崇儼遇刺,我在江南聽到後,關注了一下,無意中發現了一件事,明崇儼在楚揚二州有大量的鹽場。還記得民間傳言,說是雍王收買了張桂東嗎?想收買張桂東,必然要大量的錢財。雍王手中卻很難有這筆財力。於是我又暗中派人追查下去,因爲手中沒有職權,此事查了很久。一直查到去年年關,才漸漸將整件事脈絡查清楚。當年許敬宗託明崇儼到洛陽,陷害太子。被臣僥倖發覺,及時阻止。可是許敬宗手下有一心腹,叫許忠的及時逃了出去。他將許敬宗暗中收買的一些人才,以及宮中的一些心腹,全部交給了明崇儼。這中間就包括揚州的一份產業,還有洛陽許敬宗收買過來的一些遊俠商人。明崇儼失敗後,繼續圖謀不詭,貶到申州後,繼續派人監視太子的動靜。看到樑金柱在揚楚二州置辦鹽場,立即加入,成爲第二個曬鹽的大鹽主,爲他聚斂了許多錢財。然後用這錢財賄賂雍王,又賄賂申州各級官員,替他說好話。”

這一切,皆是暗中進行的,也不容易發覺。明崇儼也不會傻呼呼地直接掛自己的名義。但發覺了,很好審訊的。

“後來呢?”

“朱少卿,我查到最後,都驚訝了。此人膽量非是你我能想出來的。他在申州一方面替回京打算,一方面還試製了一種霸道的春藥。爲了試藥,買了一名小妾,然後又將這名小妾殺死滅口。這也是無意中我查到的,一名小妾突然死亡,申州官府記錄是病死。可我不大相信,派人暗中掘開其墳,屍骨很正常。不過臣派出之人,也防萬一,帶了一根屍骨回來。我派了一名老練的忤作檢驗,終於發現是一種很罕見的毒藥藥殺而死。”

若他人能辨解,可是明崇儼精通藥理,不是明崇儼所殺,他人若是毒殺,必然察覺報官。可是明崇儼用了暴病身亡,匆匆忙忙下葬,必是明崇儼所殺無疑。

沒必要解釋,繼續說道:“我就在想,試配春藥,可能巴結某一個權貴。以他的品性,倒是可能做到的。爲什麼如此詭秘,居然要殺人滅口?然後我聽到宮中有一些傳言,說是陛下這段時間……”

也不是這樣的,一直派人在秘密跟蹤,不然也不可能察覺到這麼多事情。

略過不說,繼續道:“當然,這樣陛下會高興。可是朱少卿,無論什麼藥物,都是激發人的潛能,是藥三分毒,況且這種虎狼之藥。一開始我以爲他僅是爲了陛下高興。然而一想,卻是不對,他能替陛下醫治風眩病,陛下已離不開他,爲什麼還要施虎狼之藥?這會減少陛下陽壽的,陛下萬一出事,太子對他仇視,也不需要他醫治什麼風眩病。對他又有什麼好處?於是悄悄託人在宮中打聽了一下,才知道事情的真相。當天,明崇儼是借皇后受了風寒爲藉口,熬了一碗藥湯給皇后喝的。正好陛下也受了風寒,搶過來喝了下去。”

“這個……這個……”朱敬則驚得差一點從胡牀上跌倒下來。

當初狄仁傑說給劉仁軌聽時,劉仁軌表情也好不到哪裡去。

過了大半天,清醒過來,道:“就算如此,只是讓兩位聖上顏面丟失……”

“是,可還有一件事,明崇儼暗中與吐蕃王妃勾結,寫了一封信給吐蕃的王妃,讓吐蕃出兵,將太子拖在青海不能回來。好讓皇后靜心發展勢力。以後就是太子登基,也是一個傀儡皇帝。”說着將信掏了出來,遞給朱敬則看。

然後與劉仁軌再次伏下:“國家大計,只在朱少卿一念之間。”

只要朱敬則同意,有他的職權,就能立案刑偵。其實只是一個過場,迅速將一干人證物證拿下來,狄仁傑是刑部侍郎,劉仁軌是當朝首輔,雖然這件案子直到天庭醜聞,可三人三職,有權利審訊此案。

案情大白,僅憑明崇儼這封信,就能說明一切。皇上,你不要再搞什麼平衡之道了,搞來搞去,實權全到了你妻子手中,再過幾年太子就是當了皇帝,也只是一個傀儡皇帝。

皇上會怎麼辦?

要麼責罰武則天,但籠回武則天權利,皇帝眼睛都看不清奏摺,國事又怎麼辦?

逼着皇帝禪位。

或者一抹黑走到底,將劉狄朱三人處罰,太子罷廢,老子是皇帝,天下老子第一,非要將權利交給妻子,非要讓妻子以後成爲呂雉。那麼試問一下,大臣同不同意?百姓同不同意?當真太子是幾年前的太子?

但是朱敬則不答應,立即將此事稟明皇上,讓皇上提前將明崇儼處死,萬事皆休。

朱敬則捧着這封信,如捧着千斤,居然忘記,將狄仁與劉仁軌再次扶起。

第254章 尚飯心不老(一)第120章 報憂不報喜第106章 奇兵第212章 渡(中)第132章 春雷(四)第391章 憶往難寐(一)第184章 四王看舟 裴炎上書第7章 春歸如過翼(一)第299章 元不是池中物(一)第478章 天上人間夢裡(二)第174章 合(二)第155章 封賞玩味 高梁始重(下)第73章 兩小初會 太子病癒第429章 喧闐且止(二)第247章 親事(上)第3章 大非川第70章 公主大婚 上官婉兒(下)第275章 小重山第144章 定(六)第78章 君子之戰(中)第342章 數十年載(二)第106章 奇兵第36章 手談說德 絕聯無解第105章 武后自誇 明卿變瓜第219章 姚州之戰(四)第32章 歷史真相 海上利弊第268章 人選第175章 合(三)第266章 爭第457章 空見說(二)第226章 情意綿綿 好勝稀稀第308章 登樓作賦第121章 太子出行 左擁右抱(下)第418章 習習香塵蓮步底(五)第202章 發明指南 以嚴治軍第338章 蕃胡菸灰(二)第78章 拒監國 吃豆腐第220章 姚州之戰(五)第152章 問鼎(四)第128章 終南真相 武后相譏第229章 貴重大禮 破是不破(下)第95章 武后困窘 雨荷進宮(下)第110章 二聖屈服 掩耳盜鈴第302章 元不是池中物(四)第20章 馴馬三策 聖聽遠達(上)第323章 只有丹心難滅(二)第260章 大婚(中)第26章 亂點桃蹊(三)第115章 暴力繼續時第147章 兩聖震怒 對鸝迴歸第213章 渡(下)第393章 憶往難寐(三)第22章 小孩子打架 鬼市裡傳聞(上)第21章 釵鈿墮處遺香澤(一)第171章 探(九)第53章 黑山之戰(下)第399章 夜寒月白(四)第339章 蕃胡菸灰(三)第146章 東宮陰盛 武候不赦第24章 亂點桃蹊(一)第98章 第二次聲東擊西第298章 算蛟龍(三)第41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四)第78章 君子之戰(中)第261章 大婚(下)第266章 爭第138章 春雷(十)第343章 數十年載(三)第309章 萬事空中雪第123章 東都黃昏(二)第271章 江談第164章 探(二)第6章 願春暫留(二)第117章 問琴(上)第390章 以和爲貴(三)第418章 習習香塵蓮步底(五)第206章 積壽請罪 少女助醫第243章 祥瑞第273章 十二言(下)第281章 殺死你(下)第451章 肯把菱花撲碎(二)第16章 尾巴生成 觸目驚心第27章 東郊籍田 一路哭聲第437章 抱銅仙(二)第86章 老婦漁家 欲上嵩山(下)第382章 氣開山崴(二)第234章 標點爭執 二女事泄第189章 一年第412章 樓臺歌舞(一)第394章 一聲羌笛(一)第81章 王八之氣(下)第160章 啓航(六)第72章 沐猴而冠 難得糊塗第368章 長槍縵纓萬里(五)第90章 迴文對句 活捉美女(中)第154章 封賞玩味 高梁始重(中)第28章 輕翻柳陌(一)第476章 便當日親見霓裳(三)第27章 東郊籍田 一路哭聲第141章 定(三)
第254章 尚飯心不老(一)第120章 報憂不報喜第106章 奇兵第212章 渡(中)第132章 春雷(四)第391章 憶往難寐(一)第184章 四王看舟 裴炎上書第7章 春歸如過翼(一)第299章 元不是池中物(一)第478章 天上人間夢裡(二)第174章 合(二)第155章 封賞玩味 高梁始重(下)第73章 兩小初會 太子病癒第429章 喧闐且止(二)第247章 親事(上)第3章 大非川第70章 公主大婚 上官婉兒(下)第275章 小重山第144章 定(六)第78章 君子之戰(中)第342章 數十年載(二)第106章 奇兵第36章 手談說德 絕聯無解第105章 武后自誇 明卿變瓜第219章 姚州之戰(四)第32章 歷史真相 海上利弊第268章 人選第175章 合(三)第266章 爭第457章 空見說(二)第226章 情意綿綿 好勝稀稀第308章 登樓作賦第121章 太子出行 左擁右抱(下)第418章 習習香塵蓮步底(五)第202章 發明指南 以嚴治軍第338章 蕃胡菸灰(二)第78章 拒監國 吃豆腐第220章 姚州之戰(五)第152章 問鼎(四)第128章 終南真相 武后相譏第229章 貴重大禮 破是不破(下)第95章 武后困窘 雨荷進宮(下)第110章 二聖屈服 掩耳盜鈴第302章 元不是池中物(四)第20章 馴馬三策 聖聽遠達(上)第323章 只有丹心難滅(二)第260章 大婚(中)第26章 亂點桃蹊(三)第115章 暴力繼續時第147章 兩聖震怒 對鸝迴歸第213章 渡(下)第393章 憶往難寐(三)第22章 小孩子打架 鬼市裡傳聞(上)第21章 釵鈿墮處遺香澤(一)第171章 探(九)第53章 黑山之戰(下)第399章 夜寒月白(四)第339章 蕃胡菸灰(三)第146章 東宮陰盛 武候不赦第24章 亂點桃蹊(一)第98章 第二次聲東擊西第298章 算蛟龍(三)第41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四)第78章 君子之戰(中)第261章 大婚(下)第266章 爭第138章 春雷(十)第343章 數十年載(三)第309章 萬事空中雪第123章 東都黃昏(二)第271章 江談第164章 探(二)第6章 願春暫留(二)第117章 問琴(上)第390章 以和爲貴(三)第418章 習習香塵蓮步底(五)第206章 積壽請罪 少女助醫第243章 祥瑞第273章 十二言(下)第281章 殺死你(下)第451章 肯把菱花撲碎(二)第16章 尾巴生成 觸目驚心第27章 東郊籍田 一路哭聲第437章 抱銅仙(二)第86章 老婦漁家 欲上嵩山(下)第382章 氣開山崴(二)第234章 標點爭執 二女事泄第189章 一年第412章 樓臺歌舞(一)第394章 一聲羌笛(一)第81章 王八之氣(下)第160章 啓航(六)第72章 沐猴而冠 難得糊塗第368章 長槍縵纓萬里(五)第90章 迴文對句 活捉美女(中)第154章 封賞玩味 高梁始重(中)第28章 輕翻柳陌(一)第476章 便當日親見霓裳(三)第27章 東郊籍田 一路哭聲第141章 定(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