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世態炎涼 美人如花(中)

“下午時,我遇到了劉仁軌這個夯貨,他一見面怎麼說,他對我說,你們楊家有福氣了,居然讓天家看重,可是不能太嬌慣啊。”

“他有什麼資格評議我們楊家,”楊夫人抱怨了一句,忽然停下。唐朝以武立國,重武輕文,一班名將,程知節、蘇定方與李績先後死去,薛仁貴大川大敗,只剩下裴行儉與劉仁軌兩個瑰寶,即使是裴行儉,還沒劉仁軌戰功赫赫。

如果劉仁軌真撒潑,不要說許敬宗,就是皇上與皇后,也要避讓三分。

“你們有什麼想法,莫要以爲別人是傻子,敏兒不樂意這門親事,許多外人都瞧了出來。如果傳到皇上耳朵裡,我們楊家等着倒黴吧。”

“但,但他爲什麼要那樣說?”

“我當時也這樣問的。這個老夯貨就說了,知道大非川之敗吧?我說知道啊。老夯貨又說了,自從大非川大敗後,朝廷文武百官衆說紛雲,可就沒有一個人能趕得上皇太子的見解。我就問了,太子說了什麼見解。他沒有回答,只是嘆息,內秀啊內秀,劉某從來都沒有想到皇太子智謀如此。當真是我們大唐洪福長存啊。以後又有一個文武雙全的太宗陛下,出現在我們大唐了。以後誰要不相信不鳴則已,一鳴驚人,老子就與誰急。”

這一說,楊夫人與楊思儉的兒子右衛將軍承祐都感到好奇了。連號淘大哭的楊敏聲音也低了下來,偷偷從手指縫裡看着老爹。

楊夫人問道:“那麼太子倒底說了什麼,讓這個老潑貨交口稱讚。”

“我也問過,他就是不答。但這個不管了,總之,太子遠不是我們想像的那麼簡單。這個老夯貨眼高絕頂,如果不是說了讓他佩服萬分的事,絕不會如此。這個也不需要管。我只想與你們說一件事。這門親事,我們能不能退掉?”

雖然不情願,楊夫人也只能搖搖頭。

“既然不能退掉,太子本來名聲日濃,許敬宗是他的少師,現在又得到了這個老夯貨交口稱讚,那麼以後得承大寶時,這個老夯貨會不會鼎力支持?誰還能撼動太子的地位?那麼敏兒不是太子妃,是什麼,你們明不明白?這對我們楊家有好有壞。如果是好事,我們楊家就能重現隋朝時的榮光,如果變成了壞事,後果比不聯親更重。”

皇后也是能廢的。一旦廢后,孃家人牽連更廣,歷史上類似的事情不知發生了多少。

“敏兒啊,一個能讓這個老夯貨交口稱讚不絕的人,就不是皇太子,也能配上你了。你明天與你哥哥一道,看望一下太子的病情吧。好歹你們真算起來,也是表兄妹。”

賞人的本領,當朝百官當中當論裴行儉第一,不過能讓劉仁軌看重,還看得極重,同樣不是非凡之輩。他更不會是一個拍太子馬屁的大臣,就連李治與武則天,他也不會去拍馬屁。李弘還值得他卻拍這個馬屁?污了名聲!

楊夫人的臉色漸漸沉重了。

………

外面的雨聲漸漸停了下來,夜色很安靜,一場春雨過後,室內的溫度也降了下來。

卷在被子裡面,讓人覺得很溫暖。

這正是入睡的好天氣。

楊思儉夫妻倆卻沒有睡着,楊思儉鬱悶地坐了起來,說道:“夫人哪,我怎麼覺得有不好的事情要發生?”

“大郎,你不要胡思亂想了,敏兒才十五歲,她還小,不懂事。她不是已經答應,明天到東宮去探望太子嗎?”

“我正是擔心她啊。天威難測,那一年父親出事時,我才九歲,老二思約更小,老三思禮剛纔出世。就因爲煬帝將父親喊過去,訓斥了一頓,父親只能用自殺,保全我們一家。母親大人都哭暈過去了。哭完了,還不敢有半句怨言,一邊讓大伯向煬帝求情,一邊將家產典當,通達門路。連京城的一名小吏過來,都要笑臉相迎,然後晚上抱着我們弟兄三人再次痛哭不止。熬啊熬,沒有多少年,鬱鬱寡歡過世了。我們楊家能熬到今天,不容易啊。我們不是太原王家,不是李家、崔家、鄭家、盧家,一倒就全部倒了。天威有多重,看看褚家、長孫家現在的下場。我家能不能與他們家族相比?”

“放心吧,大郎,敏兒雖然小,也不是真不明白事理。誰曾想到太子深藏不露,你以前不同樣,對這門親事不大滿意嗎?”

“就是不滿意,我也不象你們,放在嘴臉上。明天敏兒去的時候,囑咐承祐看好她,不能讓她在東宮中放肆。”

“我知道了。你明天還要上早朝呢。”

“不行,你明天到永泰寺燒一柱香。”

“大郎,你不是不信這個嗎?”

“什麼信不信,求個心安。”楊思儉說完了,重新躺下,可是翻來覆去,總是睡不着,直到街上傳來三更梆子聲,才迷迷糊糊進入夢鄉。

………

“起來了殿下。”碧兒喊道。

“讓我再睡一會兒吧,”李威將絨被往懷裡夾了夾。

碧兒好氣又好笑地一把將被子揭開,李威這才睜開眼睛,立即跳起來,早晨嘛,生理活動,正常地來了一個晨勃,但立即反應過來了,這不是在前世,自己已經在大唐的東宮了,自己這具身體,還有什麼沒有讓這個小蘿莉看過的?

“殿下,奴婢能不能說一句話。”

“說啊,”李威匆匆忙忙地穿好衣服道。在這個東宮裡面,人很多,可除了這個丫頭外,與他人的話加起來不到一百句。當然,對昨天劉仁軌的盤問不計其中。

“殿下,雖然人的命運是上天註定的,可自己也要努力的,如果不努力,就是老天也不會給你機會。”

“碧兒,你到底想說什麼,別拐彎抹腳。”

“那個,太子殿下,奴婢也知道這個病很難醫治,但御醫醫術高明,殿下這麼多年不也平安無事嘛。再說,這幾天你那個古怪的鍛鍊方法,奴婢都很少聽到殿下咳嗽了。這都是好跡象。爲什麼殿下今天又要自暴自棄。”

“呵呵,碧兒,”李威吃吃笑了起來,說道:“我得了失魂症,健忘了許多事情,現在慢慢想起來了,昨天晚上沒有睡好,什麼時候要自暴自棄了?”

半真半假的說了一句。發生了這麼多事,昨天晚上確實象楊思儉一樣,到了大半夜才入睡,於是早上懶牀了。不過他性格坦慢,現在憂慮又在減少,怎麼辦呢?反正到了這地步了,只好走一步算一步了。

“那麼跑步吧。”

“好,我們一道跑。”

兩個身影又在東宮石條路上跑動。

道路兩邊有許多花卉,上面掛着一層層雨珠,在早晨的陽光下,發出晶瑩剔透的光澤。清涼的晨風一吹,雨珠兒從葉子上滴下來,那剎那間的美麗讓人悸動。

“碧兒,孤發現你越來越象一個管家婆。”

“殿下恕罪,奴婢這是爲殿下好,”碧兒忽然伏在地上,哀求。

李威不得不停下來,道:“碧兒,你這是幹嘛?”

“奴婢知道自己地位低賤,不應當管殿下的事,不過也想殿下早日恢復健康。”

“孤知道你是爲孤好啊,你爲什麼跪下?”

“剛纔那一句……”

“那是孤在開玩笑,管家婆,就相當於詹事府的詹事,左春坊的左庶子,內坊的典內,率更寺的家令,掌管着家族的經濟家務,所以呢,喜歡呼喝人,讓家中的人做正確的事。”

原來是弄錯了,碧兒才破啼爲笑,爬起來,拍了拍胸脯,道:“嚇壞奴婢了,不過碧兒可不是喜歡多嘴多舌的人。只是擔心太子。”

“就是爲了碧兒,孤也要努力使身體康復,對不對?”李威說完了笑咪咪地繼續跑步。

他是言者無心,聽者卻有意了,早上青石板上還有許多雨水,碧兒不由胡思亂想,差一點滑跌倒下去。

太陽高高升起,東宮中這道奇怪的風景線消失了。

吃着小米粥,啃着雞蛋、鹹菜。碧兒道:“殿下,你寫的那個書法奴婢能不能學習?”

“行啊,”李威也吃飽了,放下了碗筷。一邊寫一邊道:“主要就是不能露太多鋒,露鋒多,字體有可能會十分好看,就過於流於秀美嫵氣。下筆要緩,緩墨汁就會厚,看上去就能感到古拙厚勁……”

“殿下,你寫的這是什麼?”

李威無意中寫了一首秦少游的《鵲橋仙》。

“難道你不知道這是詩餘小令嗎?”

“但是,但這不能登大雅之堂的。”碧兒遲疑地說。如果傳出去,太子在東宮創作詩餘小令,會對名聲有影響的。

“賦與詩是不是一樣?”

“不是。”

“只是一種題材罷了,關健是寫的人心正不正,心正則詩餘同樣也是雅作,心不正,就是寫詩作賦,亦是俚語豔詩,不能堂大雅之堂。就象律法,對於良吏來說,是輔國安邦的利器,但對於酷吏來,正好讓他們能剝削百姓。用之正則正,用之邪則邪。碧兒,你再看看,如果用它來唱歌會有什麼結果?”

正在這時候,外面太監稟報:“太子殿下,右衛將軍與楊承祐和楊小娘子拜見殿下。”

“他們是誰?”

太監愕然,現在東宮裡許多人都知道太子得了失魂症了,所以才每天古古怪怪地跑步。不會連楊家兄妹都忘記了?

碧兒低聲說道:“楊小娘子就是殿下選定的太子妃。”

未婚妻,不過一想就釋然了,自己都快到了加冠禮的年齡,訂下親事很正常。但唐朝風氣竟然開放如此,居然允許未婚妻在沒有大婚之前,探望夫婿?

他說道:“讓他們進來吧。”

楊承祐與楊敏一道走了進來,忽然他們聽到裡面有宮女在唱道:“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楊敏能入選爲太子妃,親戚關係是一部分,相貌也是一部分,才學同樣也是一部分。

立刻就聽從這些詞作的婉約雋永,特別是最後兩句空際流轉,使得這首詩餘小令變得開闊明朗,回味無窮。

她不由停下了腳步。

PS:楊思儉年齡的考證,史書沒有找出來。但楊玄感一事過去了四十八年,楊思儉在家中是老大,畢竟太子妃不可能是一位老姑娘(十五歲以上就是老姑娘了),不可能又是六十得子,所以楊思儉父親出事時楊設訂爲九歲,這個設定應當不會相差太遠。

楊家女與賀蘭敏之的事,記載也很少,司馬光用了兩個字形容的,絕色。有人說是賀蘭**,有人說是通姦。我是通過事情的反應處理來判斷這一個過程的。如果是**,武則天有可能立即會做出反應。如果是通姦,楊家就是有親戚關係,也會人頭滾滾。但事情是這樣的,事發後武則天是在考慮,直到**太平公主的宮女,才處死賀蘭。這個不可能的,難道宮女比太子妃還尊貴。因此真相是虛七歲,五週歲的太平公主!那麼賀蘭與楊氏女的真相有可能是半推半就,賀蘭是主動一方,畢竟賀蘭連九十多歲的外祖母榮國夫人都因爲他貌美上了。太子又是得了肺結核。這對一個年青少女同樣是致命性誘惑。

小說就根據這一推斷,往前演變的。賀蘭爲什麼要這麼喪心病狂,往下看。這一次努力改正以前不好的一面。小說是在敘述一個故事,不塞任何講解性的東西。如有必要,在尾巴後順帶提一下。

第383章 羣小掌臉第88章 獻畫閻相 千里追郎第78章 拒監國 吃豆腐第148章 少師自殺 雪藕新市第109章 越權第79章 武后殺人 元忠導遊(上)第195章 劉公妙計 太子領兵(上)第187章 對症下藥 君子以諷第116章 天外的人駕到貼子管理第108章 老將海量第368章 長槍縵纓萬里(五)第245章 獻藥第37章 孤身郊遊 商人法事第84章 迴文詩 連環計第69章 煙塵第43章 成嘆息(二)第1章 正單衣試酒(一)第308章 登樓作賦第114章 白馬盛會 楊敏赴洛第105章 武后自誇 明卿變瓜第390章 以和爲貴(三)第14章 上屋抽梯 人小力大第338章 蕃胡菸灰(二)第449章 看往來神仙才子(二)第19章 葬楚宮傾國(二)第2章 正單衣試酒(二)第95章 武后困窘 雨荷進宮(下)第148章 定(十)第16章 夜來風雨(一)第357章 欲摘弓(一)第10章 平安香帕 祖先鮮卑(上)第294章 乾坤乃大(一)第73章 兩小初會 太子病癒第446章 散紅光成綺(二)第444章 簾影動第74章 火耗第9章 她是誰?第74章 火耗第26章 亂點桃蹊(三)第303章 風雨牢愁無着處第441章 還轉盼第418章 習習香塵蓮步底(五)第250章 巧匠第311章 江流如此(二)第450章 肯把菱花撲碎(一)第153章 問鼎(五)第39章 漸蒙籠暗碧第276章 煮青蛙第128章 終南真相 武后相譏第339章 蕃胡菸灰(三)第436章 抱銅仙(一)第173章 諸事不宜 狩獵無味第158章 狄公要錢 大雩草草第228章 貴重大禮 破是不破(上)第472章 暗滴蛟珠淚(四)第265章 兒戲第131章 春雷(三)第148章 定(十)第54章 進宮(上)第324章 去去龍沙第63章 小人膽戰 豐收瑞兆(下)第76章 試驗第10章 平安香帕 祖先鮮卑(上)第254章 陳事第65章 血氣,是要見血的第392章 憶往難寐(二)第472章 暗滴蛟珠淚(四)第136章 聖意難違 洋曲舒情第250章 巧匠第128章 東都黃昏(七)第470章 暗滴鮫珠墜(二)第481章 天上人間夢裡(五)第450章 肯把菱花撲碎(一)第22章 小孩子打架 鬼市裡傳聞(上)第94章 聲東擊西(下)第134章 春雷(六)第235章 黑手不知 龍顏震怒第431章 聽得念奴歌聲(二)第57章 公府尋事 渭水一別(上)第123章 母子交談 明府施法(下)第70章 公主大婚 上官婉兒(下)第402章 踏月影第189章 一年第18章 葬楚宮傾國(一)第141章 門閥利弊 兇手始現(上)第48章 害怕第84章 迴文詩 連環計第108章 老將海量第335章 衛公拍手(一)第327章 一線青如發第276章 煮青蛙第111章 馮太后第53章 三車和尚 割發明心(下)第370章 龍出海(三)第287章 西風烈第82章 母子唱戲 拜訪許府第214章 王妃是妃 堅城人城第122章 東都黃昏(一)第111章 太子檔箭 曬鹽大害第432章 聽得念奴歌聲(三)
第383章 羣小掌臉第88章 獻畫閻相 千里追郎第78章 拒監國 吃豆腐第148章 少師自殺 雪藕新市第109章 越權第79章 武后殺人 元忠導遊(上)第195章 劉公妙計 太子領兵(上)第187章 對症下藥 君子以諷第116章 天外的人駕到貼子管理第108章 老將海量第368章 長槍縵纓萬里(五)第245章 獻藥第37章 孤身郊遊 商人法事第84章 迴文詩 連環計第69章 煙塵第43章 成嘆息(二)第1章 正單衣試酒(一)第308章 登樓作賦第114章 白馬盛會 楊敏赴洛第105章 武后自誇 明卿變瓜第390章 以和爲貴(三)第14章 上屋抽梯 人小力大第338章 蕃胡菸灰(二)第449章 看往來神仙才子(二)第19章 葬楚宮傾國(二)第2章 正單衣試酒(二)第95章 武后困窘 雨荷進宮(下)第148章 定(十)第16章 夜來風雨(一)第357章 欲摘弓(一)第10章 平安香帕 祖先鮮卑(上)第294章 乾坤乃大(一)第73章 兩小初會 太子病癒第446章 散紅光成綺(二)第444章 簾影動第74章 火耗第9章 她是誰?第74章 火耗第26章 亂點桃蹊(三)第303章 風雨牢愁無着處第441章 還轉盼第418章 習習香塵蓮步底(五)第250章 巧匠第311章 江流如此(二)第450章 肯把菱花撲碎(一)第153章 問鼎(五)第39章 漸蒙籠暗碧第276章 煮青蛙第128章 終南真相 武后相譏第339章 蕃胡菸灰(三)第436章 抱銅仙(一)第173章 諸事不宜 狩獵無味第158章 狄公要錢 大雩草草第228章 貴重大禮 破是不破(上)第472章 暗滴蛟珠淚(四)第265章 兒戲第131章 春雷(三)第148章 定(十)第54章 進宮(上)第324章 去去龍沙第63章 小人膽戰 豐收瑞兆(下)第76章 試驗第10章 平安香帕 祖先鮮卑(上)第254章 陳事第65章 血氣,是要見血的第392章 憶往難寐(二)第472章 暗滴蛟珠淚(四)第136章 聖意難違 洋曲舒情第250章 巧匠第128章 東都黃昏(七)第470章 暗滴鮫珠墜(二)第481章 天上人間夢裡(五)第450章 肯把菱花撲碎(一)第22章 小孩子打架 鬼市裡傳聞(上)第94章 聲東擊西(下)第134章 春雷(六)第235章 黑手不知 龍顏震怒第431章 聽得念奴歌聲(二)第57章 公府尋事 渭水一別(上)第123章 母子交談 明府施法(下)第70章 公主大婚 上官婉兒(下)第402章 踏月影第189章 一年第18章 葬楚宮傾國(一)第141章 門閥利弊 兇手始現(上)第48章 害怕第84章 迴文詩 連環計第108章 老將海量第335章 衛公拍手(一)第327章 一線青如發第276章 煮青蛙第111章 馮太后第53章 三車和尚 割發明心(下)第370章 龍出海(三)第287章 西風烈第82章 母子唱戲 拜訪許府第214章 王妃是妃 堅城人城第122章 東都黃昏(一)第111章 太子檔箭 曬鹽大害第432章 聽得念奴歌聲(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