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害怕

李威卻遲疑起來,道“就怕不是擁兵自重,是養虎爲患。

僅是一個東突厥,大約自付還能對付的。

可不僅是東突厥,論氏兄弟在虎視眈眈,大食一直境覦河中地區,其實大食已經進入河中地區,許多河中地區的國家,分別向大食臣服,這幾年都不怎麼向唐朝進貢了。

至於東邊兩個猥瑣的國家,對現在的唐朝,確實不是很讓人在意。新羅只是噁心罷了,將來還是一個噁心的國家。到穿的時候,僅是噁心,可許多人忽視了他們一直想建立一個大高麗的夢想,無變則己,有變,因爲這個,癡心妄想,會做某個國家的頭號打手(拭目以待)。僂國古代僅是僂寇,可後來犯下的罪行,讓李威不可忍耐。

這是一個,後來人的想法,提前帶到了唐朝,也要提前將這兩個國家消滅,不消滅,將來這兩個國家的心態,始終不是將來華夏的盟友,相反,隨時伺機而動,圖伺華夏。河邊獸生已經回國,兩國即將進行一場慘烈的廖戰,戰後誰勝誰負,都註定了這兩個國家必然走向覆滅。

但有大食,有吐蕃,終是如鯁在喉。再配合東突厥的暴亂,即使李威懂軍事,也很頭痛。

仔細地想着,因爲專業,略略研究過歷史,可研究得不深入,對這段歷史不清楚。即使清楚,現在的阿史那骨咄與默啜兄弟,以及孫萬榮,除了一個剁萬榮能找到外,其餘二人,多半也找不到,甚至連名字都不是後來的名字。

因此,換了一個角度思考。

後東突厥的異軍崛起,有多和因素的,比如武則天殺了一些有能力的大將,這一點同樣很重要。劉邦用兵能不能比韓信?新羅若沒有一個金法敏,能不能一次又一次從唐朝人身上討便宜?吐蕃沒有論欽陵,能不能大敗薛仁貴?而後突厥大約也出了幾個人傑。一正一負,所以唐軍屢屢吃敗。

還有一個因素,武則天改朝換代,國內反叛聲音不小,有可能母親將注意力集中在國內,國外便吃了虧。再加上母親不懂軍事,使突厥人異軍崛起。

唐朝的將士能力下降,沒有什麼名將了,裴行儉與薛仁貴、劉仁軌皆年高,只剩下黑齒常之與王方翼稍稍拿得出手,小一輩中,無論是薛訥、郭元振,或者張虔勳,皆無法與裴行儉這三人相比。就是稍次一些的重將,比如李謹行等人,一是胡人,二也不能與裴行儉相比,統帥幾萬人可以,統帥幾十萬人,才力又吃緊。

這纔是李威最擔心的。

士兵作戰能力也在下降,唐初幾萬人幾千人就可以發動一場大型戰役,然而現在,動輒十幾萬人,還未必能勝利。人數越多,對統帥的要求就越高,但這個統帥之才,又如何尋找?

自己出現,會對一些有用的將領作保護,至少王方翼與黑齒常之,不能讓母親冤殺。更不能讓母親改朝換代,一旦這樣,自己下場必纏,無異。說什麼千秋大計,那是在能做的情況下做一做,自己小命都保不住了,談何興盛唐朝與中華?

人總有一些自私自利的想法,想到了這一點,又想到了現在的政局,自己還沒有真正全控大政呢,母親和和的手段,也頗讓自己心寒,於是說道:“秋卿,就依你之策。”

賭上一把了。

但從現在起,就要關注東突厥的事態,不能讓他們形成大勢。也就是說,可以小亂亂,權當實戰練軍的。也要配合一下沒祿氏,不管沒祿氏對唐朝最終是好感,還是反感,沒有了用兵如神的論欽陵,吐蕃威脅力將會下降一半。還要從現在起,就要認真培訓將領,大規模的練兵。

秋仁杰道:“陛下,正是如此,臣也知道這似乎是妄言,可小不忍則大亂,現在是小痛……先忍耐了,大唐若是失去陛下,纔是大痛。”

說到這裡,想到一旦陛下與太上皇太后交手失利,讓兩個先聖罷廢,唐朝的將來,秋仁杰打了一個冷戰,可以想像,唐朝最黑暗的時光,將會到來……

上官婉兒忽然欠身施了一禮,說道:“秋侍郎,請受我一拜。”

本來生性聰明,武則天培養了一段時間,又替李威做了許多事,對政局瞭解得更比以前清楚。秋侍郎不是佞臣,若不是爲了狸下,怎麼會說出這番話。

“婉儀,世人皆知臣是陛下的頭號心腹,這是臣的本職,勿敢當此大禮,”秋仁杰虛扶了一把。又說道:“最難的是一個人……”

是指裴炎的,正是因爲裴炎的串連,武則天手掌得到掌控朝堂。若是找到此人把柄,將此人貶職,或者罷廢,武則天四肢將會去掉兩肢,可是當初許敬宗都能對付,明崇儼更不用說了,就連六皇子都不足爲害。然而裴炎,秋仁杰同樣一愁莫展。

無論是廢或者罷,最少得有一個罪證,然而他花費了大量的財力人力下去,就硬是沒有找到一件有用的證據。

若不是自己想得遠,都有可能反被此人迷惑。

“秋卿,不用擔心,還有裴卿一策。”

又說了一次。

裴行儉也是沒有辦法,又擔心自己歲數已高,於是想出了一條十分惡毒的策略。這是最終極的戰術,是以防萬一的,一旦使了出來,就再沒有回頭的箭,不到萬不得己時,李威也不想用。

“是一一”秋仁杰話到嘴邊,終忍住沒有說。

這一對君臣的會變,終於決定了李治想要插手錶現,李威旁觀父親糊弄插手的政局。

不過一個好消息,終於將壓在洛陽上空的陰雲化解了一些。

裴行儉押解着阿史那都支與李遮匐,返回到了洛陽。

李治在上陽宮大宴談臣,對裴行儉說道:“卿有文武才。”

“臣愧不敢當。”

李威沒有吭聲,文武纔不是這一天就看出來的,爲什麼還是千年老二?

於是授程務挺爲豐州都督,裴行儉加檢校右衛大將軍,併爲定襄道行軍大總管,將軍十八萬,並且節制程務挺與幽州都督李文睞、曹懷舜等人,一共近三十萬大軍,以討突厥。

比歷史的軍隊人數略少幾萬,歷史上此次征討東突厥達到了三十多萬軍隊,是唐朝有史以來出征軍隊數量最多的一次,史書堊記載此次出征,從幽州到豐州,軍隊漫山遍野,旌旗一眼望不到盡頭。但還是徵調了近三十萬的軍隊,可見李治的暴怒。並且又出現了一個變化,武器更犀利,也不全是好處,更好的武器,增加了戰爭的成本,也加重了經濟的負擔。

與吐蕃不同的,那是一條野狗,頂多路過時,多扔了幾根骨頭,反咬了自己,會氣,但不會很生氣。而突厥這一次反叛的所有貴族,皆受過唐朝的恩惠,甚至大部分人在唐朝長安入過學,培養了其文韜武略,平時又動輒不斷地賞賜。因此,此次反叛,李治怒不可遏。

裴行儉從容答道:“臣奉命。”

來的一路上就看過許多邸報,若是軍隊少,不敢說,這麼多軍隊,鎮堊壓此次暴龘動,前沒有多大的問題。

阿史那都支與李遮匐立即舉起酒杯,恭賀道:“太上皇陛下,裴大總管出征,一定會旗開得勝。”

李治只是微笑,一遮袖,將水酒飲了下去。

李威忽然問道:“阿史那都支,李遮匐,你們爲何要謀叛?”

武則天拽了李威的衣袖,暗示李威,既然人家投降了,此事就不得再提。這也是唐朝的一慣對胡人的政策,不能說全是壞處,這樣一來,作戰時,戰意不足,固然反叛容易,投降起來也容易。一看風向不妙,立即自縛自己,前來歸降,求一個平安。

“母后,讓兒臣來處理。”李威沒有默許母親的暗示。

阿史那都支伏於地上,小心地說道:“皇帝陛下,臣根本沒有反意,否則裴大總管率部來到我駐軍前面,臣爲何不反抗?”

“當真如此?阿史那都支,你已窮蹙被擒,到了京都,以後就要受朝廷的管制。老實地說一說,對你將來有好處,若是不老實,我的手段,你大約也聽說了。”李威聲音不高,可說話時語氣很冷肅。

“臣實是沒有……”

“還想狡辨!”

李威一拍桌子怒喝道。

阿夾那都支注身嚇得哆嗦了一下。

對李治,阿史那都支並不害怕,害怕的正是這個新皇帝。中原百姓稱仁愛的什麼,他沒有看到,只看到如今的青海從伏羅川到赤海……”再到廣大的大非”,那麼好的平原地帶,只剩下一片青蕪。知道好,然而青海莫賀可汗的殘衆,皆不敢將百姓散於這些青川之上。散多少擄多少,只好呆在一些山谷中芶且偷安。連吐蕃的武大論論贊婆,都束手無策。

一直沒有明顯的謀叛,正是害怕這個新皇帝。

“說還是不說。”李威再次不顧李治不悅,喝問了一句。

“臣也不算謀反,”阿史那都支小聲地說道:“不過臣也有錯,受了論欽陵的挑唆。”

李威要的正是這句話,復又問道:“那麼論欽陵有沒有派使者前去東突厥?”

“這個,臣不知,不過臣想,大約是會派的。”

能入宴的就沒有一個,人是真正的呆子,聽到此,一半人會意起來。縱橫掉闔不稀奇,皇帝也在用,甚至都將視線放在不相干的那個歐羅巴洲。然而如何準確地找到兩個阿史德?

裴行儉與李威商議了良久,認爲和和條件下,只要論欽陵派出使者挑唆,必反無疑,唐朝也不是真正地坐待事態發展的。然而都將眼光放在了阿史那部族各個酋長上,皆沒有想到阿史德族人會叛。畢竟唐朝對待這一和姓的族首,十分優待,本來對待胡人政策很優柔了,但對阿史德各個,族首,更加優柔,還在阿史那各個族首之上,那怕這一部,並沒有出過多少爲唐朝盡死力的大將。

可是論欽陵就想到了。

武則天喃喃道:“這個論欽陵……”

印象更深了一份。

李威問話的目的不是爲了讓大家瞭解論欽陵的武略,而是一個驗證。問完了,沒有再問,卻在想着心思,如何讓沒祿氏母子立即上位,只有他們上位了,才能對論氏兄弟進行更好的掣肘。可現在沒祿氏連贊普的死訊都不敢公開,等到他們母子上位,得多少年?

“你且起來,朝廷會繼續對你優厚以待,但朝廷一稟從前宗旨,將你的族人當成了我們大唐臣民,因此,此次裴卿出征,僅是將你們帶到京城,享受榮華富貴,並沒有動彈你們的族人。你與李遮匐上位,可以說朝廷強行扶持起來的。望你們知錯能改,也要寫信給你們的族民,讓他們以後務必效忠朝廷。你們族民忠於朝廷,纔是你們富貴的保障。若是繼續謀反,你們懂的,我不是軟弱可欺之輩。”

按照規矩,此二人帶到京城,會軟禁起來。比如養了兩頭豬。

可養豬僅倒一些剩菜剩飯,喂一些米糠,長肥了還能宰殺。可這兩頭肥豬,要封官,要加爵,要賜府邸官爵封地奴婢,還要每年拿出財帛賞賜,委實昂貴之極。但不要真指望是朝廷欠他們的。也要做一些小事回報一下,東突厥有亂,西突厥不能再亂了。並且唐朝贍養的外國人也太多了,從波斯到河中諸國,到西伯利亞的各部族,再到新羅僂國,也不是所有外國人皆需要唐朝瞻養,可養的廢人沒有十萬人,也有八萬人,這對於一個實際人口有可能不足四千萬人的國家來說,也是一個沉重的負擔。

萬國來朝,李威根本就不喜歡,唐朝是否真正強大,百姓是否真正快樂,纔是他最關心的。

“臣離開部族,已經沒有多少話語命……”

“那麼你意思是說,朝廷還要將你釋放回去?”李威冷笑地問道。

“是,不是,不是。”

“好自爲之,記好了,我不是可欺之輩。”說完了,李威沒有再說。

這句話是一個表態,唐朝的未來會延續以前的餒靖政策,可態度會變得強硬起來。

兩個,胡首的擒歸,給這個新年到來,帶來了一份喜氣。

另外又發生了兩件事。

第一個是銀錢。

通過粱金柱兒子的手,以及國庫裡一些存貨,以及粱金柱運來的五十萬兩銀子,在李威授意下,先發行了一批銀錢。

李威記得後世的袁大頭質量似乎不錯,一吹就響,防僞效果極佳,可不知道摻雜了什麼金屬在裡面,即使知道,也未必成研究成功。

因此,想了一個土辦法,鑄就了一些銀幣,與現有銅幣大小彷彿,厚度卻是很薄,一薄就不容易摻假,即使有軟性金屬,也未必有銀的亮光與其他的一些特徵。又鑄上精美的花紋,正面是太極宮皇宮圖案,四周盤着一條金龍,有四個字,國泰民安。後面是鳳邊,洛陽皇宮圖案,依有四個字,開耀銀寶。刻意將國泰民安放在年號之上,不僅說明國與民地位在年號之上,也說明內政比拓邊重要。

畢竟一個強大的國家纔是武力強大的根本。

圖案十分複雜,又薄,增加了鑄就工藝的難度,以民間的工藝,很難作僞,進一步杜絕了民間製作的可能。而且因爲薄,一兩銀子鑄成了六十枚銀幣,也就是一個,銀幣價值僅是二十文,即使收到了假龘幣,對於普通百姓來說,損失也不大。

面值不大,又便於流通。

費了一番苦心,但依然沒有下明詔,讓全國強行流通。只是先發放到各個官員手中,他們收到的自然會是真幣,家中僕役用它們購買貨物,各個店鋪又不敢不收。這樣再度流通到了民間。

但想真正通流起來,依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比如現在給賣胡餅的小販子銀幣,連認識都不認識,敢不敢收下來?只能說在一些高檔的店鋪,夥計有眼力,纔敢收下乘,然後在局部地區先行流通起來。

不過相比於朝廷這不足一百萬偏的銀幣,對於龐大的唐朝經濟,無論是好是壞,影響力不大。甚至有一些官員家中不缺錢,看到銀幣制作精美,藏在家中只是賞玩,並沒有將它們拿出來使用。

其實李威做了很多的事,卻一直沒有出現大龘麻煩,也正是因爲如此。有懲於王莽新政之亂,與後來的王安石變法失敗,每一次變革,李威皆是小心翼翼,兼顧着各方的利益,細雨春風般的默默進行着變革。

當然,李威絞盡腦汁,儘管有一些後世的遠見與眼光。

另一件事,也很轟動。

鄭家女終於與皇室議定,走入皇宮,還有許多規矩的,不是太子妃,不是皇后,按規矩往東宮一塞了事。然而是鄭家,於是連禮部的官員也在小心地考證,居然娥皇女英的故事都拿了出來,給予了一些禮節,最後議定,春天三月十六是一年中最好的吉時良辰,鄭家女進入東宮。

上元節到來。

洛陽還在載歌載舞,許多人提前一天,就在洛陽城中各條主大道上手挽手踏歌。

但大戰到來的氣息,這一次很濃的籠上了洛陽上空。一下子抽調了近三十萬大軍,包括洛陽城中許多人家子弟,皆要出征。有的人有可能回不來了,這個大節日的到來,格外的珍惜。

在東宮中,裴雨荷說道:“陛下,臣妾有一事相求。”

“什麼事?”

“臣妾聽說鄭家小娘子在東都沒有回滎陽,能否讓她也進宮一觀?”

民間有各和節日活動,皇宮裡同樣也有,比如撥繩子,或者馬球,或者擊鞠,還有許多從民間請來的幻術大師的表演,內外教坊各大宮故,也爲君臣獻上她們最拿手的技藝。

但裴雨荷用意不在於此,是想做一個大婦的典範。

她家世很好,只能說與韋月相彷彿,仍然趕不上滎陽鄭家,而且是五姓七家女,第一次正式嫁入皇宮爲妻妾。當年的崔家女後來居上,險一點就將她這個太子妃掀翻了,心中到現在依是慼慼。然而鄭家女又再度進入東宮,競爭不過,只好做一個表率,讓皇帝看。

李威看着她,緩緩道:“你不用擔心,我說過,不看家門,只看你們表現,也不想多生變化。每一次後宮變化,會掀起多少血雨腥風……”

“是。”

“不過你既然提出了,我也同意,可是鄭家的家教,會不會同意?”

“陛下,讓臣妾派人試一試。”

“你要執意去做,那麼就去做吧。”

謝過陛下。”

“不用,”李威繼續低下頭批閱奏摺。

又過了一會兒,外面太監進來稟報,說道:“陛下,外面有党項各族長老求見狸下,一來恭賀野辭才人有喜,二來請求協助朝廷出征突厥。”

野辭明月在東宮中僅是才人,但終是有了名份的。又有了身孕,消息傳到青海,党項各族歡天喜地。但李威看重的是後面一點,說道:“你去通知讓他們進來,不,還是我親自迎接吧。另外,你讓野辭才人過來,說她孃家人來了。”

,!

第308章 登樓作賦第78章 拒監國 吃豆腐第54章 進宮(上)第69章 公主大婚 上官婉兒(上)第62章 小人膽戰 豐收瑞兆(上)第195章 劉公妙計 太子領兵(上)第100章 女兒心思 太子好溼第83章 大帽壓頂 小虐彥伯第383章 羣小掌臉第120章 太子出行 左擁右抱(中)第166章 探(四)第99章 婉兒初啼 齋月漸滿第446章 散紅光成綺(二)第70章 一波波的,來了第236章 秋雨殺人 合歡之死第139章 謀架公主 低談秋雨第435章 父老猶記宣和事(三)第180章 韋族家教 春圖育女第77章 君子之戰(上)第112章 天外飛來的可憐人兒第412章 樓臺歌舞(一)第89章 迴文對句 活捉美女(上)第140章 定(二)第178章 合(六)第17章 夜來風雨(二)第191章 象墓(下)第326章 江山回首(二)第417章 習習香塵蓮步底(四)第43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六)第117章 黃昏落雨,開門時晴第115章 誓做崔武 不歡而散第188章 天天吃聖上第177章 風輕雲淡 花好月圓第144章 入甕之君 暴刑長安第346章 非川悽草(四)第419章 簫聲斷第219章 姚州之戰(四)第274章 無人聽第72章 天高海闊第172章 探(十)第472章 暗滴蛟珠淚(四)第450章 肯把菱花撲碎(一)第438章 抱銅仙(三)第109章 高梁冷落 楊敏自救第316章 方來還有英傑(四)第94章 聲東擊西(下)第267章 安慰第56章 莫愁樂第122章 東都黃昏(一)第104章 會戰(五)第140章 羞澀學拳 皆仿淑女第172章 探(十)第258章 炮錘第406章 竿旗過市(五)第447章 月浸葡萄十里第18章 謀劃佈局 初遇賀蘭(上)第83章 曙光(下)第292章 今歲花期消息定第356章 布衣行急第331章 孤城絕域畫角(二)第76章 報應第84章 迴文詩 連環計第139章 謀架公主 低談秋雨第79章 君子之戰(下)第312章 江流如此(三)第159章 啓航(五)第14章 爲問花何在(二)第67章 殺殺殺!流流流!第196章 劉公妙計 太子領兵(中)第243章 祥瑞第156章 李治無語 洛水敘情第263章 中了第253章 枯骨接翠(三)第191章 節奏第263章 中了第466章 又說向燈前擁髻(一)第313章 方來還有英傑(一)第459章 三千樂指(一)第147章 兩聖震怒 對鸝迴歸第199章 明處暗處 李逵李鬼(中)第134章 絕色童姝 毒餅皇后(中)第178章 韋月省親 許氏求歸第157章 邪惡想法 太子論農第479章 天上人間夢裡(三)第286章 哭好啊第87章 前夕(四)第32章 歷史真相 海上利弊第188章 大朱發威 炮打李治第110章 會殺人第83章 大帽壓頂 小虐彥伯第37章 孤身郊遊 商人法事第70章 一波波的,來了第23章 釵鈿墮處遺香澤(三)第251章 砥柱第147章 定(九)第459章 三千樂指(一)第104章 會戰(五)第469章 暗滴鮫珠墜(一)第449章 看往來神仙才子(二)第475章 便當日親見霓裳(二)
第308章 登樓作賦第78章 拒監國 吃豆腐第54章 進宮(上)第69章 公主大婚 上官婉兒(上)第62章 小人膽戰 豐收瑞兆(上)第195章 劉公妙計 太子領兵(上)第100章 女兒心思 太子好溼第83章 大帽壓頂 小虐彥伯第383章 羣小掌臉第120章 太子出行 左擁右抱(中)第166章 探(四)第99章 婉兒初啼 齋月漸滿第446章 散紅光成綺(二)第70章 一波波的,來了第236章 秋雨殺人 合歡之死第139章 謀架公主 低談秋雨第435章 父老猶記宣和事(三)第180章 韋族家教 春圖育女第77章 君子之戰(上)第112章 天外飛來的可憐人兒第412章 樓臺歌舞(一)第89章 迴文對句 活捉美女(上)第140章 定(二)第178章 合(六)第17章 夜來風雨(二)第191章 象墓(下)第326章 江山回首(二)第417章 習習香塵蓮步底(四)第43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六)第117章 黃昏落雨,開門時晴第115章 誓做崔武 不歡而散第188章 天天吃聖上第177章 風輕雲淡 花好月圓第144章 入甕之君 暴刑長安第346章 非川悽草(四)第419章 簫聲斷第219章 姚州之戰(四)第274章 無人聽第72章 天高海闊第172章 探(十)第472章 暗滴蛟珠淚(四)第450章 肯把菱花撲碎(一)第438章 抱銅仙(三)第109章 高梁冷落 楊敏自救第316章 方來還有英傑(四)第94章 聲東擊西(下)第267章 安慰第56章 莫愁樂第122章 東都黃昏(一)第104章 會戰(五)第140章 羞澀學拳 皆仿淑女第172章 探(十)第258章 炮錘第406章 竿旗過市(五)第447章 月浸葡萄十里第18章 謀劃佈局 初遇賀蘭(上)第83章 曙光(下)第292章 今歲花期消息定第356章 布衣行急第331章 孤城絕域畫角(二)第76章 報應第84章 迴文詩 連環計第139章 謀架公主 低談秋雨第79章 君子之戰(下)第312章 江流如此(三)第159章 啓航(五)第14章 爲問花何在(二)第67章 殺殺殺!流流流!第196章 劉公妙計 太子領兵(中)第243章 祥瑞第156章 李治無語 洛水敘情第263章 中了第253章 枯骨接翠(三)第191章 節奏第263章 中了第466章 又說向燈前擁髻(一)第313章 方來還有英傑(一)第459章 三千樂指(一)第147章 兩聖震怒 對鸝迴歸第199章 明處暗處 李逵李鬼(中)第134章 絕色童姝 毒餅皇后(中)第178章 韋月省親 許氏求歸第157章 邪惡想法 太子論農第479章 天上人間夢裡(三)第286章 哭好啊第87章 前夕(四)第32章 歷史真相 海上利弊第188章 大朱發威 炮打李治第110章 會殺人第83章 大帽壓頂 小虐彥伯第37章 孤身郊遊 商人法事第70章 一波波的,來了第23章 釵鈿墮處遺香澤(三)第251章 砥柱第147章 定(九)第459章 三千樂指(一)第104章 會戰(五)第469章 暗滴鮫珠墜(一)第449章 看往來神仙才子(二)第475章 便當日親見霓裳(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