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試驗

對泰山發生的事,李威到很久以後才知道。但一切在他的意料之中,只要別將他這幾位心腹一個個弄死了就行。

此時他正向夷播海出發。

本來也不需要多此一舉,可不騰出咽面部,就不能騰出碎葉城附近的空間,沒有空間,就沒有辦法屯田移民。要不象原來唐朝一樣,在庭州蒲類、金滿、輪臺三縣強行移入漢民,繼續造成紛爭。後者顯然不是李威所想要的,況且老天又送來了一個大好的機會。

但李威也沒有想到他這次前來的時機。

從咽面到河中,到呼羅珊再到遙遠的大食,地中海,發生了一系列的事件,這些事件最終象一粒粒明珠,只等有心人去將它連串起來,串成一道美麗的光環。

首先咽面又給了他一次機會。

得知唐朝皇帝要將他們的部族肢解,咽面部有許多族人就要準備逃跑了。

這時候一個小族酋的兒子阿史那綽爾,他老子跟隨阿史那車薄造反,已經被王方翼抓了起來,押向長安了。但他因爲職位低,逃了出來,此時看到沮喪悲觀的族人,主動站了出來,說了一句,往哪裡逃?阿史那咽面周邊環境很好的,比如突騎施部,再比如胡祿屋部、攝舍提部,同根連理,皆是突厥人。要麼往西,易薩部與他們沒有交集。至於南方的河中各國,更是友誼天長地久。但能不能往南邊逃呢?河中這些小國家,能不能扛住唐朝大軍的壓力呢?難道逃到大食去?

要麼往北逃,結骨與都播這些部族又是好惹的?再就是往西北逃,西北還有一些野蠻的原著人種的,而且天氣寒冷,氣候惡劣。這一逃又能活下來多少人?再者,唐朝軍隊皆是輕騎,這是廢話,不但唐朝,就是草原上各部也都是輕騎,有那一個用過重騎的。但李威帶過來的確實全部是騎兵,部族逃跑,不能騎上馬就逃掉的,還要帶上牛羊、帳蓬、車輛輜重,必然會被追上來。

阿史那綽爾歲數不大,僅十八歲。但草原上的孩子早當家,慕容垂與拓跋珪皆是十幾歲就揚名天下的。關健他這一番話說得很對。主動等着肢解,有可能還會少死一些族民,大不了咽面部族會消失在歷史長河中。若是逃跑,還是被肢解,但那樣的話這一部也剩下不了多少百姓了。

然後一個個放聲大哭。

阿史那綽爾又說道:“哭什麼哭,我們咽面輸了嗎?”

於是這小子賊心不死,寫了一封信給李威,信上說你們唐朝人號稱戰無不勝,天下無敵。可看一看你們是怎麼作戰的,第一戰是騙戰,假借遊畋將我們的可汗活捉。第二戰呢,自己沒有多少軍隊,卻借用了我們突厥的鐵騎,打敗了我們。我們不服。你也帶了不少唐朝軍隊,有種我們正面打上一場。這樣還輸了的話,我們咽面部聽從你們唐朝將我們肢解。

不知道這小子的信心從哪裡來的?有可能不知天高地厚,有可能考慮到唐朝的羈縻政策,對待反叛的頭人十分優厚,大不了戰敗後,被唐朝人押到長安,既然與老子團圓,又能享受榮華富貴。

既然不服,那麼就打吧。

李威接到這封信後,幾乎笑得合不攏嘴,他自己也很想打,可怕各部反感,沒有想到機會送上門了。立即回了一封信,說到,好,同意你,十日之後,伊麗河北,兩軍相決。正面交戰,一戰決勝負。

然後將各個將領召集起來。

許多人認爲李威是大題小作了,他們人數雖少,可幾乎是唐朝最精銳的部隊,名將如雲,一個小小的咽面罷了。

李威說了一句語重心長的話:“對待強大的敵人,我們要從心態上藐視之,要從心理上重視之,努力找到它的薄弱之處,以少勝多戰勝它。但對弱小的軍隊,也不能粗心大意,古今往來,有多少戰役是以弱勝強翻盤的?即便弱小,也要如同老虎撲兔,老鷹縛雞一樣,迅速將它消滅。若輕心大易,王都護的前面戰果,有可能演化成將來的咽面戰果。”

這個心態很好。換作他人,自己也會粗心了。不要說李威在軍事上的成長,他手中還有李謹行與王方翼兩大勇將。後輩之秀中,薛訥、郭元振、辛承嗣與細封雷四名年青將領,也經過了戰火的考驗。另外青海又調撥了江四斤、劉德正、何昌期以及拓跋坡與野辭明月的哥哥野辭明川幾員能征善戰的勇將過來。

要麼就是從軍務監帶來的幾人,張仁願與王晙都讓用人苛刻的裴行儉感到滿意了,資質還算不錯的。還有其他數人,朱穹、黃蘆、林守道,另外還有兩人來頭有些大。一個叫鄭慶澤,不但是滎陽鄭家的人,他的祖父鄭廣是李世民的心腹,後從討王世充、竇建德等,並參與玄武門之變。官至涼州刺史、上柱國、同安郡開國公。鄭廣在人世的時候,曾經與鄭慶澤談過一些兵法戰策。當然,是寵愛好玩的那種,也沒有指望過他能有一天領兵作戰。後來鄭家要示好,賭了一把,不但派出大量的弟子入學國子監,還參加了科舉,並且兩屆科舉中了七名進士。這不算,又派了幾個弟子進入軍務監。於是導致了另一個人也進入了軍務監。

鄭家動,其他幾家多少也沉不住氣了,派了一些人也參加了科舉,包括武舉。李平陽正是出自趙州李家的弟子。

但帶了他倆來,是考慮他們的資質,與家世無關。

可第一批入選擇的權貴弟子,卻讓李威很失望。其中包括了秦瓊與程知節、尉遲敬德等人的後代。這也是唐朝政策造成的,功成名就之後,唐朝由亂轉治,多用文臣,再加上怕李世民忌憚,主動讓家中子孫改武從文。導致了這些家族漸漸沒落,有許多子孫繼續爲官,可是幾乎沒有出過什麼名將了。這又是與演義評書中是兩樣的。

也帶了一部分人過來,只是他們不是第一考察重點對象與培養對象。夾在五千士兵當中,不僅是他們,這五千士兵,至少有一千人皆是權貴子弟,有可能是前來作戰的,更主要的是混軍功。對此,李威也是無奈,只能說是從中儘量做到擇優錄取,兼顧各方的利益罷了。

但對這幾個人,也曾產生過紛岐。

這樣的資質,還是入不了裴行儉的法眼,包括張知願在內。劉仁軌說了一句公平的話,算不錯的了,不要以你的要求來要求別人。李威站在邊上笑。

裴行儉的要求,不一定要求將領能打會殺,文弱書生都可以,但智商一定要高,高到什麼地步,最少達到一百五以上。這樣才能掌握龐大的信息,從容輕鬆地戰勝對手。自己也不是好人選。

但李威也算不錯的,不是他智商有多高。而是有一些長處,第一是地位,他是太子是皇帝,就是往軍中一站,對士氣的影響就能抵十萬大軍。也不是皇帝就能起到這個作用的,宋真宗到了澶州城下起到了作用,三軍山呼萬歲。然而朱祁鎮呢?卻做了人家的俘虜。即便是皇帝,不懂軍事不要緊,要選擇適當的人選。一個寇準一個王振,已經註定了結局。

李威不僅用人用得比朱祁鎮好,自己也懂一些軍事,性格也好,與士兵同甘共苦,賞罰分明,甚至能親自上陣,放放冷箭。遠比宋真宗起的作用更大。

再說指揮能力,從南詔戰到青海,不是一次兩次的交戰,給他積累了許多實戰的知識,又得到裴行儉悉心傳授,自己授課時不僅是溫故而知新,還有一個反思的過程。他的軍事修養一年年的沒有減弱,反而在增漲。趕不上裴行儉,但也能做一名合格的將領了。

這段經歷是寶貴的。

此外,對後世的一些知識,比如一些器械的發明,還有看到元蒙軍隊,甚至比裴行儉都清醒地認識到斥候的強大與作用。他自己的地位,使他高瞻遠矚,不僅看到一場戰局,還能看到一場戰略。數年來在母親壓迫下,腦袋在不停的開動,甚至有時候能將權謀之術帶到軍事上。這些優點又進一步彌補了他的軍事修養。

因此,在裴行儉心中,算是大半個合格的學生,甚至遠在張知願之上。

這想法也不大正確的。

各人有各人的套路,比如裴行儉的風格不就適合黑齒常之與薛仁貴,也不適合王晙,倒是張知願略略讓裴行儉感到滿意。不過話換回來說,有可能整個唐朝只有王方翼能讓裴行儉略略滿意,甚至到西域後,裴行儉與他促膝談心,談了兩夜,中間就授了一些本領。以後就沒有機會交集了。

諸將坐下來。

李威說道:“想戰勝敵人,是不難的。”

這句話讓諸將深以爲然,這纔對嘛,李威從諸人臉上掃了一遍,從軍務監帶來的幾人是實踐,默默旁聽,李謹行與王方翼不用證明了。但其他諸人一臉的不以爲然,讓李威有些擔心。

還是沒有成長起來。

偉人曾說過一句話,戰略上要藐視敵人,但戰術上不能輕視敵人。也就是保持信心的姿態,制訂戰術時要保持謙虛的心理。這才能成就一代名帥之路。裴行儉也說過類似的問題。這些將領還不能大用啊。只是兩人表現稍好一些,薛訥與郭元振。郭元振性格如此,一慣很沈言。薛訥稍稍有了轉變,也不知是因爲張虔勖事件受到的影響,或者是他進步。總之兩人臉上表情還是保持很慎重的。

暫時放下這一念頭,繼續說道:“但這一戰,我想試驗一下,以兵軍對騎軍的戰術。”

前面的話大多將領不以爲然,這一句話立即引起一片議論聲。

唐朝的兵種本身多以步兵爲主,夾以各種方陣鏖戰,騎兵輔之,一舉殲敵。要麼最兇悍的步兵兵種就是陌刀手。也不能說步兵不好,唐朝立國初期的戰爭,皆多以步兵爲主。可是屢次的大捷,卻是輕騎兵。李威到了青海後,更是大力發展騎兵。

步兵與騎兵相比,終少了速度與機動性,本身戰馬就能產生巨大的撞擊力。歷史上有過多次步兵勝過騎兵的戰術,但總體而言,騎兵肯定勝過步兵的。所以李威到了青海後,連同陌刀兵都開始訓練騎術。不是求其他,是求其速度。

此次李威前來西域,所帶的都是精銳部隊,也全部是輕騎兵。但在一路上做了一些針對性的訓練,用意有些令人匪夷所思,一直沒有說出來。各個將領也沒有注意,以爲這僅是預防性的訓練,防止失去戰馬的情況下,又如何應對敵人的騎兵。然而在沒有必要的情況下,放棄自己的所長,改成步兵對敵,終於引起了一些爭議聲。

李威沒有理睬他們的反應,繼續說道:“咽面部僅是一次小小的試驗,難道各位畏懼嗎?”

一句話頓時讓各個將領豪氣萬丈。

雖然放棄自己的所長,讓諸將不太滿意,然而是什麼對手?說句不好聽的,無疑是大人打小孩子,還需要什麼招式套路麼?

唐朝與咽面部進行君子戰,引起了各部的注意。反應也不一,有的部族不好公開支持咽面,於是暗中支持武器與盔甲。這中間以五咄陸部爲主。斥候也源源不斷地將消息送來,李威記錄下來,沒有立即派人追究。

還有的一些部族,比如處月部、沙陀部、莫賀達幹部、都摩支部與處密部,這些部族再次派人過來,主動詢問唐軍需不需要支持。對這些部族,李威很客氣地回拒,但邀請他們前來觀戰。

另外寫了一封信,咽面又反叛了。李治收到的正是這封信,其實沒有信中寫的那樣嚴重,僅是當作練兵,是替自己尋找逗留在西域的一個理由,順便將王方翼留下來。

七月中旬,這場意義深遠的君子之戰終於在伊麗河北岸拉開了序幕。

第156章 李治無語 洛水敘情第79章 君子之戰(下)第124章 東都黃昏(四)第126章 說服仁杰 最喜六月第274章 無人聽第129章 春雷(一)第167章 探(五)第102章 會戰(三)第115章 誓做崔武 不歡而散第139章 謀架公主 低談秋雨第191章 象墓(下)第2章 冰山一角 越知越冷第66章 去紈絝吧第144章 定(六)第234章 標點爭執 二女事泄第116章 有策可對 春藥補身第51章 當學子桓 妙計重擊(上)第120章 報憂不報喜第146章 定(八)第451章 肯把菱花撲碎(二)第282章 背棘去第297章 算蛟龍(二)第175章 試藥侍婢 舊燕不識(上)第259章 大婚(上)第44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七)第231章 奉儀破例 蠻人入京第101章 旱魅勝火 竹紙喜人(一)第111章 馮太后第252章 決心第211章 渡(上)第113章 搶刀子(上)第472章 暗滴蛟珠淚(四)第53章 三車和尚 割發明心(下)第466章 又說向燈前擁髻(一)第457章 空見說(二)第143章 英冀鬥雞 老花之死第427章 甚輦路(二)第24章 公主進學 板磚無敵(上)第454章 腸斷竹馬兒童(二)第116章 天外的人駕到貼子管理第93章 大風不利 妾身等你第429章 喧闐且止(二)第24章 公主進學 板磚無敵(上)第159章 啓航(五)第130章 春雷(二)第47章 我的國第364章 長槍縵纓萬里(一)第154章 封賞玩味 高梁始重(中)第118章 兇相初現 以毒攻毒第142章 定(四)第65章 進退失據 禍福難料第152章 問鼎(四)第124章 東都黃昏(四)第145章 定(七)第351章 枯骨接翠(一)第258章 炮錘第221章 姚州之戰(六)第6章 世態炎涼 美人如花(中)第179章 合(七)第278章 種惡因第143章 英冀鬥雞 老花之死第37章 孤身郊遊 商人法事第179章 合(七)第132章 太子高梁 皇宮大宴第177章 風輕雲淡 花好月圓第132章 春雷(四)第145章 定(七)第179章 合(七)第160章 太子加冠 花落誰家(下)第396章 夜寒月白(一)第144章 入甕之君 暴刑長安第379章 陌刀橫崖(二)第68章 圖窮(下)第27章 亂點桃蹊(四)第134章 絕色童姝 毒餅皇后(中)第330章 孤城絕域畫角(一)第427章 甚輦路(二)第96章 彥伯偷嘴 半年之約第51章 黑山之戰(上)第30章 針尖麥芒 跳樑小醜第22章 小孩子打架 鬼市裡傳聞(上)第158章 狄公要錢 大雩草草第50章 攤牌第383章 羣小掌臉第96章 彥伯偷嘴 半年之約第14章 爲問花何在(二)第148章 定(十)第49章 打倒賀蘭 狄姚拜貼(下)第2章 冰山一角 越知越冷第60章 許家僵持 太子昏之(上)第96章 彥伯偷嘴 半年之約第187章 將相失和 雪糖赴京第102章 旱魅勝火 竹紙喜人(二)第119章 太子出行 左擁右抱(上)第303章 風雨牢愁無着處第471章 暗滴蛟珠墜(三)第372章 香車血斾(二)第12章 周公歹心 太子發飆第131章 空還空 懼更懼第309章 萬事空中雪
第156章 李治無語 洛水敘情第79章 君子之戰(下)第124章 東都黃昏(四)第126章 說服仁杰 最喜六月第274章 無人聽第129章 春雷(一)第167章 探(五)第102章 會戰(三)第115章 誓做崔武 不歡而散第139章 謀架公主 低談秋雨第191章 象墓(下)第2章 冰山一角 越知越冷第66章 去紈絝吧第144章 定(六)第234章 標點爭執 二女事泄第116章 有策可對 春藥補身第51章 當學子桓 妙計重擊(上)第120章 報憂不報喜第146章 定(八)第451章 肯把菱花撲碎(二)第282章 背棘去第297章 算蛟龍(二)第175章 試藥侍婢 舊燕不識(上)第259章 大婚(上)第44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七)第231章 奉儀破例 蠻人入京第101章 旱魅勝火 竹紙喜人(一)第111章 馮太后第252章 決心第211章 渡(上)第113章 搶刀子(上)第472章 暗滴蛟珠淚(四)第53章 三車和尚 割發明心(下)第466章 又說向燈前擁髻(一)第457章 空見說(二)第143章 英冀鬥雞 老花之死第427章 甚輦路(二)第24章 公主進學 板磚無敵(上)第454章 腸斷竹馬兒童(二)第116章 天外的人駕到貼子管理第93章 大風不利 妾身等你第429章 喧闐且止(二)第24章 公主進學 板磚無敵(上)第159章 啓航(五)第130章 春雷(二)第47章 我的國第364章 長槍縵纓萬里(一)第154章 封賞玩味 高梁始重(中)第118章 兇相初現 以毒攻毒第142章 定(四)第65章 進退失據 禍福難料第152章 問鼎(四)第124章 東都黃昏(四)第145章 定(七)第351章 枯骨接翠(一)第258章 炮錘第221章 姚州之戰(六)第6章 世態炎涼 美人如花(中)第179章 合(七)第278章 種惡因第143章 英冀鬥雞 老花之死第37章 孤身郊遊 商人法事第179章 合(七)第132章 太子高梁 皇宮大宴第177章 風輕雲淡 花好月圓第132章 春雷(四)第145章 定(七)第179章 合(七)第160章 太子加冠 花落誰家(下)第396章 夜寒月白(一)第144章 入甕之君 暴刑長安第379章 陌刀橫崖(二)第68章 圖窮(下)第27章 亂點桃蹊(四)第134章 絕色童姝 毒餅皇后(中)第330章 孤城絕域畫角(一)第427章 甚輦路(二)第96章 彥伯偷嘴 半年之約第51章 黑山之戰(上)第30章 針尖麥芒 跳樑小醜第22章 小孩子打架 鬼市裡傳聞(上)第158章 狄公要錢 大雩草草第50章 攤牌第383章 羣小掌臉第96章 彥伯偷嘴 半年之約第14章 爲問花何在(二)第148章 定(十)第49章 打倒賀蘭 狄姚拜貼(下)第2章 冰山一角 越知越冷第60章 許家僵持 太子昏之(上)第96章 彥伯偷嘴 半年之約第187章 將相失和 雪糖赴京第102章 旱魅勝火 竹紙喜人(二)第119章 太子出行 左擁右抱(上)第303章 風雨牢愁無着處第471章 暗滴蛟珠墜(三)第372章 香車血斾(二)第12章 周公歹心 太子發飆第131章 空還空 懼更懼第309章 萬事空中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