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戰後狂歡

隨着國民軍攻克青島的消息傳揚開來,整個中國內陷入了一片歡騰當中,尤其是國社黨根基深厚的東南各省,各地的國社黨員和年輕學生們舉行了盛大的遊行,上海高等中學和上海師範學校等學校的學生們進行了大規模的遊行慶祝活動,其他各大城市或多或少也是進行了類似的活動。

在這個年代,儘管鄉下地區還沒有完全的納入世界資訊體系,鄉下人不知道也不關心世界局勢和國家大事,但是在大城市,在電報和報紙普及的地區,不要說那些滿腦袋熱血的年輕學生們,就連普通的一些民衆大多也是會關注報上所報道的大事。而國社黨對轄區的報紙媒體執行的是新聞監管制度,素來有着報喜不報憂的優良傳統,所以國民軍在青島前線一取得勝利,國社黨的宣傳機構就是開始了鋪天蓋地的宣傳。

而這一次的宣傳重點並不是區區一個攻克青島要塞的軍事勝利,而是把宣傳重點放在了收回青島這個殖民地和武漢、天津兩地的德國租界,從而給人一種印象,那就是陳敬雲所領導的國社黨正在堅定不移的爲華夏復興而奮鬥,而經過數年奮鬥後,諸多國社黨黨員們的犧牲終於取得了成效,那就是收回了青島。

在這個年代,沒有什麼比租界和主權這兩個詞更能調動廣大國人的關心了,再也沒有什麼比收回租界更能讓國人興奮了。

而做出這一切的陳敬雲在這一番的大規模宣傳活動中,再一次得到了神化現象,在福州舉行的慶祝遊行當中,甚至破天荒的直接打出了“陳主席萬歲!”的標語!”這種事情可是以前從未有過的,縱然國社黨的宣傳部門已經對陳敬雲的個人形象宣傳神化了兩年多的時間,在國民軍當中陳敬雲的影響力極爲龐大,經常能夠從國民軍軍人口中聽到一些陳敬雲萬歲的口號,但這是在諸多國社黨政治軍官的強制洗腦宣傳下所達成的效果,並不沒有普遍的代表性。此時陳敬雲對於廣大國人來說,只是一個和袁世凱、孫文類似的政治人物,和袁世凱、孫文不同的是,陳敬雲是勝利者,而另外兩個是失敗者。

然而在北洋覆滅僅僅數個月之後,陳敬雲就是率領國民軍趁着歐洲爆發戰爭之際,果斷的通過的了武力的方式收回了青島,儘管在八月初陳敬雲緊隨英國之後對德宣戰之際有很多人懷疑,有很多人擔心,他們擔心陳敬雲這一次的強硬態度會取得不好的結果,更害怕歐洲戰爭德國勝利並結束後返回亞洲找中國的麻煩。

然而這諸多的擔心隨着國民軍徹底攻佔起到而煙消塵滅,之前的質疑和擔心等其他聲音已經消失不見,隨時而來的是收回青島以及各種相關的消息。

通過青島一戰,國社黨在國內的影響力進一步提升,而陳敬雲的個人威望已經是上升到了其他人無法觸及的階段。

“徐離善這次做的不錯!”陳敬雲毫不吝惜自己對有功將領的讚揚:“能夠在十二天之內就攻克德軍經營多年,有着近萬人防守的青島要塞,可見他是用心用力了的!”

向來對徐離善極爲欣賞的沈綱也是面帶微笑道:“徐離善可算得上是我軍中少數幾個具備指揮大兵團作戰能力,並擅長攻堅戰的將領了!”

沈綱口中的我軍並不是指中國軍隊,而是單指國民軍。在現今的中華共和國國家軍事委員會下,名義上是有十一個軍,三十三個師步兵師(包括警衛師),三個騎兵師,二十六個混成旅,這些番號都是直接嫡屬於國家軍事委員會的中央陸軍番號。不管是國民軍還是滇軍又或者是段芝貴手下的第十一軍,在名義上來說都是中華共和國的國家武裝力量,然而這只是表面,而實際上這些軍事力量又分成了多個體系,這些體系是相對獨立的。裡面有着唐繼堯的滇軍體系,陸榮廷的桂軍體系,段芝貴的北洋殘餘,閻錫山的晉軍。

而作爲中國最大的軍閥,中華共和國的表面全國統治者,陳敬雲屬下的國民軍體系自然是最龐大的,海空軍不用說了,其他軍閥不管是軍艦還是飛機都沒有。而陸軍上,國民軍現今包含警衛師在內,一共擁有二十個步兵師、三個騎兵師、十三個混成旅、兩個要塞守備團、兩個獨立炮兵團的編制,野戰部隊的總兵力已經高達三十一萬人左右,而諸多部隊還沒有滿編制,所以如果做到全部滿編制的話,野戰部隊的總兵力將會達到三十五萬人左右。而如此多的部隊中,單單是各部隊的師旅級別的部隊主官就是有着三十六個,如果加上各軍參謀長以及在國家軍事委員會下屬各部的那些將軍們,單單是少將就已經高達百餘人之多,而中將級別的也有十餘人了。

在這些人當中真正具備大兵團指揮能力的人其實是屈指可數的,前任參謀部總長、現任第二軍軍長袁方算是一個,他在任職參謀部總長期間制定了渡江戰役,調任第二軍軍長後指揮了巢湖戰役、合肥戰役以及滁州戰役、蚌埠戰役,而在北伐戰爭之後的河南戰役中,湖北戰役也是由袁方負責統籌指揮。雖然說袁方這個沒有那種很明顯的亮點,但是他卻是國民軍裡頭第一個具備指揮大兵團作戰的高級將領。這一點上連沈綱都無法相提並論,沈綱雖然說在國民軍裡頭軍銜比袁方高,而且名聲也比袁方大,哪怕是任職參謀部總長後,制定了各種戰略計劃,但是沈綱實際上是沒有實際指揮過大兵團作戰的。

而在袁方之後,有這份能力和資歷的就是李繼民了,雖然在江北戰役的前期表現的沒有太過顯眼,但是在後續的徐州戰役、濟南戰役中他手下的第一軍兵力加上當時、第二軍、第三軍的支援部隊,他指揮下的部隊一度高達十餘萬,尤其是在徐州戰役中,當時國民軍和北洋軍雙方投入的兵力加起來超過二十萬人,可是國民軍成軍以來打過的最大規模的一場戰役了。

除了袁方和李繼民之外,那麼也就只剩下現在的這個徐離善有過指揮大兵團作戰的經驗和能力了,而這就是青島戰役,別看青島只有那麼大一丁點,但是國民軍在山東方向陸續投入的部隊高達十餘萬人,要讓這些部隊發揮出最大的戰鬥力並在最短的時間內拿下青島,這份任務可不簡單,絕不是說隨便發出命令讓部隊參戰就可以的,其中諸多的計劃安排都是徐離善費心。

除了這三個人外,在國民軍當中也就沒有其他什麼人指揮過超過十萬人以上部隊的高級將領了,其他幾個軍長都沒有類似的經驗,就連沈綱自己也是缺乏足夠的經驗。

“現在青島已下,等前線部隊的有功將士回到南京後,準備舉行一場晉升儀式吧!”陳敬雲對於有功將士是從來都不吝嗇軍銜和職位的。

當南京方面籌備着獎勵有功將士的時候,日`本卻是在聽到了中國軍隊攻克青島的消息後驚訝不已,山縣有朋聽到這個消息後驚訝的直接問道:“真的攻下了?”

“根據中國傳來的消息,這個消息應該是確實無誤的!”下面的一箇中將恭恭敬敬的回答着。

山縣有朋沉思了半天后才道:“他們只比我們早宣戰兩天吧?這算算日子應該就是六號才發起進攻,到十八號就攻下了青島,用時僅僅十二天?”

不等旁邊的人回答,山縣有朋就繼續說着:“當年我軍攻克旅順的時候花費了一百五十多天,傷亡將士五萬餘!”說到這裡,山縣有朋擡頭看向了那個陸軍中將:“告訴我,中國人是怎麼辦到的?”

由不得山縣有朋鬱悶,當年日軍爲了攻克旅順,乃木希典充分的發揚了日`本人的肉`彈精神,不但讓自己的兒子在前線陣亡,而且在死傷了五萬餘人也沒有能攻克旅順,後來的兒玉源太郎接替指揮後才又在死傷了六千多人後才攻克了旅順。雖然說青島要塞的工事重炮和守軍數量都不如當年的旅順要塞,但是工事重炮也不少,兵力少說也有四五千人,加上臨時武裝的動員部隊達到近萬人也不是不可能的。而進攻的中國軍隊可沒有太多的攻城重炮,他們是怎麼可能在短短十二天內就攻克青島的?

所以日`本人按照自己的思路猜測着:“根據濟南傳來的情報,此戰中國民軍傷亡甚重,前線進攻的數個師在五六天內就已經損失慘重不得不撤出前線。根據前線情報人員的預測,此戰中國人最少也傷亡了三萬人以上,而這一數據對比我軍當年攻克旅順要塞時的,應該是可以證實的!”

日`本猜測的國民軍傷亡數字自然是不準確的,這個估算只是日本人套用了旅順戰役和對國民軍的戰鬥力估算來判定,至於準確性有多大,他們自己也是不知道的。

第785章 千萬陸軍第234章 曹錕的猶豫第40章 亨利歸來第858章 秦海濤第760章 xb10項目第107章 董白氏(一)第390章 各方爭奪第305章 入役儀式(二)第312章 鎮江視察(二)第135章 海軍處(二)第390章 各方爭奪第20章 袁方的第三營第549章 鄂木斯克會戰(二)第1017章 德國的崩潰(一)第929章 落日計劃(二)第204章 沈綱計劃(五)第379章 休閒日第816章 鋼鐵洪流(一)第535章 華太級重型巡洋艦第449章 和談與投降第984章 克桑西之戰第616章 原野上的火車第381章 陸榮廷之對比第563章 東海大海戰第43章 廣東亂局(二)第398章 合肥捷電第416章 熱烈反響第382章 蔡凝的困惑第841章 太平洋作戰方案(一)第60章 蘇浙局勢(三)第238章 授勳升職第355章 第五混成旅(一)第1026章 德國的新生第711章 養狗咬人第24章 殺人奪權第1006章 破碎的水晶(一)第1051章 坦克對決(六)第129章 夏日情第543章 蔡凝有了第504章 秋風掃落葉第492章 緊急軍情第530章 新技術涌噴第193章 鎮江之戰(二)第566章 終止華盛頓海軍條約第441章 一億元軍費第225章 參謀部總長(一)第584章 第一次調停第372章 北洋應對第801章 十月下旬攻勢!第508章 軍費爭奪第848章 空襲!!第950章 主戰爭論第1051章 坦克對決(六)第173章 陸榮廷的雄心第579章 貨幣信用化第914章 中美聯合公報第321章 南北,初戰第323章 渡江計劃(一)第271章 錢翰朗和國社黨第465章 談判和戰爭第401章 琳娜的思念第676章 南京冬日第136章 唐袁矛盾第90章 蔡鍔心思第935章 一號作戰計劃第417章 戰後整編第429章 ‘抗菌素’第771章 混亂年代第839章 只能有一個勝利者第788章 緬甸獨立(一)第323章 渡江計劃(一)第647章 夜幕中的炮聲(一)第259章 聖誕夜(一)第1047章 坦克對決(二)第291章 北洋謀劃第993章 大勝大敗(三)第260章 聖誕夜(二)第707章 陳氏聚會(二)第64章 悅己者容第347章 巢湖激戰(四)第619章 桃花情第125章 浙江財政第17章 于山和旗界第32章 陳府景象第696章 轟炸日本第985章 T18之震撼(一)第577章 總動員(一)第364章 救援通道(二)第457章 北巡(二)第408章 煉油廠第782章 我們要打仗了(一)第1042章 克查赫衝突(二)第987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一)第865章 慘烈(二)第471章 105毫米榴彈炮第175章 火炮試射第833章 直升機第1025章 縮頭烏龜第528章 義務兵洪九第442章 1914財政預算
第785章 千萬陸軍第234章 曹錕的猶豫第40章 亨利歸來第858章 秦海濤第760章 xb10項目第107章 董白氏(一)第390章 各方爭奪第305章 入役儀式(二)第312章 鎮江視察(二)第135章 海軍處(二)第390章 各方爭奪第20章 袁方的第三營第549章 鄂木斯克會戰(二)第1017章 德國的崩潰(一)第929章 落日計劃(二)第204章 沈綱計劃(五)第379章 休閒日第816章 鋼鐵洪流(一)第535章 華太級重型巡洋艦第449章 和談與投降第984章 克桑西之戰第616章 原野上的火車第381章 陸榮廷之對比第563章 東海大海戰第43章 廣東亂局(二)第398章 合肥捷電第416章 熱烈反響第382章 蔡凝的困惑第841章 太平洋作戰方案(一)第60章 蘇浙局勢(三)第238章 授勳升職第355章 第五混成旅(一)第1026章 德國的新生第711章 養狗咬人第24章 殺人奪權第1006章 破碎的水晶(一)第1051章 坦克對決(六)第129章 夏日情第543章 蔡凝有了第504章 秋風掃落葉第492章 緊急軍情第530章 新技術涌噴第193章 鎮江之戰(二)第566章 終止華盛頓海軍條約第441章 一億元軍費第225章 參謀部總長(一)第584章 第一次調停第372章 北洋應對第801章 十月下旬攻勢!第508章 軍費爭奪第848章 空襲!!第950章 主戰爭論第1051章 坦克對決(六)第173章 陸榮廷的雄心第579章 貨幣信用化第914章 中美聯合公報第321章 南北,初戰第323章 渡江計劃(一)第271章 錢翰朗和國社黨第465章 談判和戰爭第401章 琳娜的思念第676章 南京冬日第136章 唐袁矛盾第90章 蔡鍔心思第935章 一號作戰計劃第417章 戰後整編第429章 ‘抗菌素’第771章 混亂年代第839章 只能有一個勝利者第788章 緬甸獨立(一)第323章 渡江計劃(一)第647章 夜幕中的炮聲(一)第259章 聖誕夜(一)第1047章 坦克對決(二)第291章 北洋謀劃第993章 大勝大敗(三)第260章 聖誕夜(二)第707章 陳氏聚會(二)第64章 悅己者容第347章 巢湖激戰(四)第619章 桃花情第125章 浙江財政第17章 于山和旗界第32章 陳府景象第696章 轟炸日本第985章 T18之震撼(一)第577章 總動員(一)第364章 救援通道(二)第457章 北巡(二)第408章 煉油廠第782章 我們要打仗了(一)第1042章 克查赫衝突(二)第987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一)第865章 慘烈(二)第471章 105毫米榴彈炮第175章 火炮試射第833章 直升機第1025章 縮頭烏龜第528章 義務兵洪九第442章 1914財政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