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7章 德國問題(一)

晉升程凌勇爲元帥除了他在對日戰爭中的功勞外,還和他的資歷十足有關,此人可不是和呂健那樣一步登天的,他可是在空軍裡一步一步爬起來的,出身於福州飛行教導隊第二期,也就是中國在內戰時期成立空軍處後,籌備空軍的時候隨同第一聯隊一起組建的內部飛行學校,一共舉辦了五期,培養了大約兩百多名飛行員,建國後飛行教導隊被撤銷,空軍正式建立空軍軍官學校。

從內戰時期一直到對日宣戰,程凌勇一步一個腳印爬上來,從飛行員到大隊長再到聯隊長,然後再到空軍作戰司的司長,空軍軍官學校的校長,空軍部次長、空軍參謀部部長,第一航空軍司令,他的任職經歷可以說是絕大部分空軍將領都要經歷的。

除了他的資歷深外,他在對日作戰期間,有效的指揮了第一航空軍徹底奪取了日`本的制空權,並動用大量轟炸機對日`本進行了戰略轟炸,甚至對日`本進行核彈轟炸在名義上也是屬於第一航空軍所進行的,當有了這些後,他被晉升爲元帥也就不奇怪了。

除了呂健以及程凌勇外,陸軍那邊也是有一人被晉升爲元帥,那就是登陸日`本本土的第三集團軍司令陳延甲。

雖然說第三集團軍在登陸作戰中沒有什麼太過出色的表現,但這主要是這場戰爭裡沒有什麼陸軍發揮的地方,這剛登陸九州呢日`本就投降了,陸軍將領們根本就沒有足夠的時間來撈取戰功,不過陳延甲這個人同樣是資歷十足。

辛亥前就是畢業於美國西點軍校,後經過蔣方震的引薦加入國民軍,而且在內戰時期就已經是崛起並帶上了少將的軍銜,二十年代和三十年代又是先後晉升爲上將,乃至中國陸軍中成名已久的現役上將了,如果沒有足夠深的資歷他也撈不到第三集團軍司令一職,要知道但是第三集團軍因爲是登陸日`本的先鋒,一大票陸軍上將都盯着這個位置呢,甚至連左玉剛都是曾經拉下過臉面向陳敬雲自薦擔任第三集團軍司令一職。

有着如此資歷的他在戰後晉升爲元帥也就順理成章了。

晉升了這三個重量級的元帥外,就是晉升了一批上將和中將,這些人數就比較多了,而且也不限於說直接參戰的前線將領,一部分在後方任職的將領也是獲得了晉升。

有晉升自然就有授勳,和在場參加晉升的都是少將級別以上的將領不一樣,獲得授勳的除了高級將領外,還有一批中下層軍官甚至是普通士兵。

其中最爲引人矚目的就是一個陸軍上士,當然這是他參戰前的軍銜,現在嘛已經是破格提升爲少校了。

此人名爲畢飛同,戰前只是一名普通的精確射手,但是他憑藉着超乎常人的槍法,在菲律賓戰役中憑藉一杆1916年式栓動步槍射殺了超過兩百名日軍,如果單單是這份功績頂多也就是一個狙擊手王牌的身份,大不了就是獲得黃金雙金勳章,最高也不過是紅金雙劍勳章,但是這個人之所以能夠在三軍超過一千五百萬人的諸多軍人中踊躍而出一舉獲得代表最高軍事榮譽的鑽石雙劍勳章,那是因爲他還具備了其他的條件。

除了他驚人的射擊技術外,他還是一名極其優秀的基層指揮軍官,在菲律賓戰役中他獲得了臨時晉升爲少尉後,曾經率領了一個排的兵力創造了擊潰日軍整整一個大隊的奇蹟!不是防禦,而是在進攻戰中擊潰一個大隊的日軍啊,這種事情哪怕是中國軍隊裝備再好,士兵戰鬥力再牛逼也不可能說做到僅僅是一個排就擊潰日軍一個大隊的事情。然而他卻是做到了,該場戰役裡他一個人就是射殺了超過五十名的日軍士兵,而他指揮的兩挺機槍更是殺傷了至少三百名以上的日軍,迫使該大隊的日軍全面崩潰。

這種幾乎算得上是奇蹟一般的戰役自然是讓他大出風頭,經過戰地記者的採訪以及軍方的宣傳後,他已經是成爲了國內家喻戶曉的戰鬥英雄,雖然他個人學歷不高,更不是什麼軍校出身,但是他依舊獲得了連續破格晉升爲少校,而且還獲得了直接進入陸軍進修的機會。

這種事情對於一個普通士兵而言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要知道中國軍隊裡,對於軍官和士兵分的清清楚楚,軍官都是職業軍校出身,而士兵哪怕是立功了頂多也就是到軍士這個軍銜。甚至在戰場上出現軍官死傷完畢,不得不由士官接替指揮的情況下,也僅僅是指揮,很少出現說直接晉升爲軍官的情況。士兵提幹這種事情是不可能出現在中國軍隊裡頭的,哪怕是士兵有潛力但是也會通過被軍方推薦去上軍校,從軍校畢業後才能夠成爲軍官。然而畢飛同卻是越過了這種侷限,直接被晉升爲少校。

如此的人獲得一枚鑽石雙劍勳章也就不讓人意外了!

除了他外還有諸多個海空軍的飛行員也是獲得了鑽石雙劍勳章,這些人基本上都是擊落數超過一百架敵機的超級王牌飛行員了。不過讓人遺憾的是,由於中國對日`本作戰時間過短,而且參戰的飛機數量太多,出現了狼多肉少的情況,導致中國海空軍裡頭都沒有出現說擊落數超過兩百架的飛行員,相對於德國那一大票擊落數兩三百架的王牌飛行員而言遜色的多。

然後還有十來個海陸空三軍的中高層將領也是獲得了鑽石雙劍勳章。

其中還有一個人比較引人注目,那就是陳華天了,他在戰爭中的職位是北太平洋戰區參謀長,雖然受限於他的實際指揮能力和經驗問題要升任這個職位有些勉強,但是他從來就不是一個單純的軍人,他自己指揮能力不行,他身後頭有着一大票的人爲他出謀劃策呢,甚至沈綱、陳儀這些軍方元帥大佬都是直接站在陳華天背後爲他出謀劃策,要不然的話他還真勝任不了北太平洋戰區參謀長這個職務。

同樣是由於他的特殊身份,陳敬云爲了進一步加強他的軍事威望,所以也就把他安排到了鑽石雙劍勳章的獲得者當中。

陳敬雲留給陳華天在軍方任職的時間已經不過了,隨着時間的過去陳敬雲距離退出臺前的時間也是越來越靠近,在這之前他不但要爲陳華天獲取足夠的威望,同時也會選擇在短時間內把陳華天從軍隊系統裡調出來,安排到政府中任職,爲他積累其足夠的處理政務的經驗,畢竟未來的中國不是需要一個軍事獨裁者,而是需要一個擁有軍事威望,但是對政治同樣有着極深水平的政治家。

不用幾年陳敬雲就會把陳華天安排到財政部、民政部等部分任職,當然不會說直接擔任這些要害部門的總長,而是次長之類的職務,只要是學習,等時間到了就讓他直接接替自己擔任總統職位,而陳敬雲將會繼續把守國家軍事委員會主席以及國社黨主席的位置,爲這個長子保駕護航。

等這一套程序走下來,那時候陳敬雲最少也得差不多七十歲,而陳華天也得有四十多歲了,那個時候也就可以順理成章的再把軍隊和國社黨交到陳華天手中,讓他成爲真正的國家獨裁者。

爲了陳華天這個繼承人,陳敬雲可以說是花費了極大的心血的,盡心盡力的爲他安排了一條穩健走上國家獨裁者的道路。

晉升和授勳儀式持續了整整一個下午後,這場盛事纔算是結束了,第二天也正式對外界進行了公佈,公佈內容主要是晉升三位元帥,同時公佈調海軍元帥呂健以及空軍元帥程凌勇將會擔任國家軍事委員會常務委員一職。

當中國進行着大肆慶祝,對有功將士封賞的時候,同時也就宣告着太平洋上的戰事已經落下了帷幕,雖然目前中美兩國還在因爲部分島嶼的歸屬權發生着激烈的爭吵,但是各國的大規模軍事行動卻是已經是相繼落下。

畢竟中美兩國的對抗是屬於暗流下的對抗居多,很多東西都是不能夠拿上臺面來爭論的,外界普通人對此所知的並不多。

世人眼中已經認爲世界局勢的重心已經轉向了歐洲德國那邊,但是他們不知道的是,如果說這場世界大戰的前期還是以德國和日`本爲中心的話,那麼到了1944年的今天,這場世界大戰世界上已經是和日`本乃是德國都沒有什麼關係了,這場世界大戰實際上就是中美對抗的世界大戰,中美雖然都沒有直接開戰,但是不管是前期的太平洋戰爭還是現在的歐洲戰爭,都離不開中國的影響。

如果沒有當初中國的支持,日`本根本就沒有膽量和能力發動太平洋戰爭。現在也是如果沒有中國的大量物資支援,德國早就被打趴下了。

歐洲那邊的戰局決定權不在英國手中,也不在德國手中,更不是在蘇俄手中,而是在美國以及中國手中。

第729章 蘇俄KV坦克第116章 增兵浙北第140章 酷熱難擋第68章 山本純一郎(一)第26章 焦達峰擴軍第49章 建寧和邵武第154章 海軍規劃(二)第33章 羅漓心思第283章 風雨欲來(一)第938章 投降爭論(二)第475章 青島第一戰第87章 洪府娶親第545章 伯爵夫人(一)第597章 爆發(二)第82章 左將軍第498章 湖南危急第347章 巢湖激戰(四)第646章 天城號的沉沒第222章 滇軍和四川(一)第1017章 德國的崩潰(一)第935章 一號作戰計劃第124章 浙江之未來(二)第300章 皖贛之末第689章 林陳坤的重新的崛起第811章 巴爾瑙爾會戰(二)第83章 軍制改革第136章 唐袁矛盾第653章 潛艇破交戰(一)第772章 高歌一曲第334章 上海事第739章 芬蘭絞肉機(二)第121章 五月二十二號夜第877章 太平洋上的炮聲(二)第587章 中日倫敦條約第559章 航彈和火海第405章 商務代表團第85章 暗殺風雲(一)第1050章 坦克對決(五)第791章 進軍緬甸(二)第115章 紅北山危局第1033章 海軍的換代第264章 小別新婚第614章 青島和海防第995章 譭譽參半的勝利第580章 平壤激戰(一)第339章 渡江第一天第177章 龍濟光的去向第580章 平壤激戰(一)第1057章 巴格達談判(一)第510章 泰山號航空母艦第722章 海軍貪污案(一)第226章 參謀部總長(二)第877章 太平洋上的炮聲(二)第513章 第一屆內閣信任危機第471章 105毫米榴彈炮第175章 火炮試射第30章 購軍械(三)第553章 戰後經濟危機第1027章 政治體系第986章 T18之震撼(二)第147章 吉利斯(一)第213章 大戰(三)第681章 新的戰略理論第118章 陳彩的興奮第253章 戰損報告(一)第165章 溫庭和的決定第985章 T18之震撼(一)第134章 海軍處(一)第220章 居仁堂(二)第637章 向安州進攻第303章 唐繼堯的站隊第92章 定都之爭第628章 新老權力交接第622章 東北開發的序幕第879章 黃帝號危機第725章 進攻性海軍 海軍內部的戰列第796章 烏蘭烏德戰役(一)第868章 第三波攻擊羣第701章 夕陽下的進攻(二)第280章 第十一師第227章 泰山鎮(一)第1018章 德國的崩潰(二)第149章 吉利斯(三)第308章 六月調整第207章 空襲(一)第823章 託管安達曼羣島第920章 核平東京(一)第825章 伊朗和中東局勢第1031章 公開軍售第147章 吉利斯(一)第774章 籌集軍費(二)第1055章 分析(一)第136章 唐袁矛盾第1035章 菲律賓內戰第331章 馮國璋計劃第528章 義務兵洪九第237章 居仁堂寒夜第143章 飛鴻號第226章 參謀部總長(二)第480章 青島克和自沉
第729章 蘇俄KV坦克第116章 增兵浙北第140章 酷熱難擋第68章 山本純一郎(一)第26章 焦達峰擴軍第49章 建寧和邵武第154章 海軍規劃(二)第33章 羅漓心思第283章 風雨欲來(一)第938章 投降爭論(二)第475章 青島第一戰第87章 洪府娶親第545章 伯爵夫人(一)第597章 爆發(二)第82章 左將軍第498章 湖南危急第347章 巢湖激戰(四)第646章 天城號的沉沒第222章 滇軍和四川(一)第1017章 德國的崩潰(一)第935章 一號作戰計劃第124章 浙江之未來(二)第300章 皖贛之末第689章 林陳坤的重新的崛起第811章 巴爾瑙爾會戰(二)第83章 軍制改革第136章 唐袁矛盾第653章 潛艇破交戰(一)第772章 高歌一曲第334章 上海事第739章 芬蘭絞肉機(二)第121章 五月二十二號夜第877章 太平洋上的炮聲(二)第587章 中日倫敦條約第559章 航彈和火海第405章 商務代表團第85章 暗殺風雲(一)第1050章 坦克對決(五)第791章 進軍緬甸(二)第115章 紅北山危局第1033章 海軍的換代第264章 小別新婚第614章 青島和海防第995章 譭譽參半的勝利第580章 平壤激戰(一)第339章 渡江第一天第177章 龍濟光的去向第580章 平壤激戰(一)第1057章 巴格達談判(一)第510章 泰山號航空母艦第722章 海軍貪污案(一)第226章 參謀部總長(二)第877章 太平洋上的炮聲(二)第513章 第一屆內閣信任危機第471章 105毫米榴彈炮第175章 火炮試射第30章 購軍械(三)第553章 戰後經濟危機第1027章 政治體系第986章 T18之震撼(二)第147章 吉利斯(一)第213章 大戰(三)第681章 新的戰略理論第118章 陳彩的興奮第253章 戰損報告(一)第165章 溫庭和的決定第985章 T18之震撼(一)第134章 海軍處(一)第220章 居仁堂(二)第637章 向安州進攻第303章 唐繼堯的站隊第92章 定都之爭第628章 新老權力交接第622章 東北開發的序幕第879章 黃帝號危機第725章 進攻性海軍 海軍內部的戰列第796章 烏蘭烏德戰役(一)第868章 第三波攻擊羣第701章 夕陽下的進攻(二)第280章 第十一師第227章 泰山鎮(一)第1018章 德國的崩潰(二)第149章 吉利斯(三)第308章 六月調整第207章 空襲(一)第823章 託管安達曼羣島第920章 核平東京(一)第825章 伊朗和中東局勢第1031章 公開軍售第147章 吉利斯(一)第774章 籌集軍費(二)第1055章 分析(一)第136章 唐袁矛盾第1035章 菲律賓內戰第331章 馮國璋計劃第528章 義務兵洪九第237章 居仁堂寒夜第143章 飛鴻號第226章 參謀部總長(二)第480章 青島克和自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