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陸榮廷之對比

爲了加強部隊火炮力量,陸榮廷可謂是把廣西都颳了個底朝天,這才湊出來幾十門炮和幾十挺機槍桂軍加入南方聯軍後有了第五軍三師三旅的番號,而陸榮廷也只能給每個師配十幾門炮,至於混成旅裡頭則是數門不等,重機槍也是差不多這個路數,第十三師的裝備在桂軍中算好的了一共也就十二門的山炮,然後七八挺的重機槍。而且這些山炮裡頭半數還是架退炮,連口徑都是三種之多,這和國民軍第十師的炮兵團一比,簡直就是天上和地下之分人家一個炮兵團再加上那個第一混成旅的十幾門七十五公釐的山炮,就超出了桂軍所擁有的全部火炮力量。

火炮和機槍重火力方面,單單是國民軍第十師和第一混成旅就比整個桂軍要強得多。

可這樣還不算,根據國民軍內部裡流傳出來的傳言,這第十師在國民軍系統裡簡直就是後孃養的,各種裝備重來就沒滿編過,迫擊炮和機槍數量直到不久前纔給配齊,而炮兵團也只是清一色的六十毫米山炮,這和國民軍各個主力師當中的七十五毫米野炮和山炮完全不同。如果這次衡陽戰役不是國民軍第十師,而是換成了其他任何一個國民軍主力師來的話又會是什麼結局呢?

“怪不得敢和北洋頂着幹!”陸榮廷以前對國民軍的武器裝備是略有耳聞,這次聽前線的心腹軍官親自彙報,才發現國民軍的裝備比自己以前猜想的還要好上一些:“他孃的,要是老子有這麼多好大炮機槍,老子也早就北伐了!”

心裡鬱悶着的陸榮廷心裡繼續嘀咕着:這次南京那邊已經正式建了政府,還弄了個國家軍事委員會出來,自己好歹也是個軍事委員,南方聯軍裡的三個上將之一。手下雖然有了第五軍三師三旅的番號,但是裝備實在是差了點,單靠自己是沒辦法了,得想個法子從南京那邊弄批軍械。

其實早在六月份陳敬雲和唐繼堯以及陸榮廷進行秘密會談的時候,爲了拉攏這兩方陳敬雲就是承諾了會承擔一部分滇軍以及桂軍的後勤補給,另外在三個月內會提供一部分的步槍以及機槍和火炮。

而陳敬雲也的確是按照三方協議承擔了一部分的滇軍以及桂軍的後勤補給,並且在七月份的時候一次性給滇軍運送三千支步槍和給桂軍運送了一千五百支步槍,要知道這批槍支可都是免費的。八月初的時候又給這兩家分別送去了一批國民軍以前所繳獲的部分老舊火炮,這些都是架退炮,國民軍選了一批性能尚可,質量堪用的補充了部隊外,也賣過一批給滇軍,所以那時候也就順勢把剩下的一些給他們免費送了去。

不過陳敬雲又不是開善堂的,可不會天天給他們免費送軍械,所以這前後兩次送過後完成了三方協議就不會繼續免費提供軍械了,而承擔的後勤供應也只限於少量的軍糧以及彈藥,而這一部分彈藥人家國民軍也算的精明,數量是剛好,多一點都不給,比如給桂軍的就剛好夠一個師進攻湖南所用,而且還是直接從第十師的後勤供應中撥付,多的一粒子彈都不給。要想其他的或者更多的就只能拿錢來買,根據當初的三方協議,陳敬雲也承諾會賣給他們一部分武器的。

大家都是明白人,也都是實際人,陸榮廷也不指望着陳敬雲腦子發燒免費送軍械給他,但是全部都買的話還是太貴了些,步槍還好所花不多,但是那機槍和火炮就貴了,而且很多還買不到,比如七十五毫米口徑的野炮和山炮,全中國也沒地方買去,福州兵工廠雖然每個月有部分的山炮產量,但那都是國民軍自家急需的,根本不外賣,不管是桂軍還是滇軍要想獲得先進的七十五毫米野炮或者山炮,就只能是進口,但是大量進口的價格也不是他們所能夠承受的,要知道北洋軍和國民軍都有着大量資金資源,北洋軍選擇向日`本訂購火炮,而國民軍前期也訂購了一批日`本火炮,現在則是轉向了向美國訂購,而這兩家可都是準備了上億軍費的主,然而也沒敢賣多少火炮,北洋軍今年算是有錢了,也不過向日`本訂購了數十門而已,國民軍利用美方的援助貸款購買的多一些,但是前後也不過一百多門。而加上相配的炮彈,那價格是按照百萬計算的。陸榮廷可沒那麼多錢來大量進口火炮,所以只能是少量進口先進火炮,然後準備從國民軍的軍事倉庫裡淘一些國民軍不裝備的架退炮和小口徑火炮,比如五十七毫米的山炮。

剩下的重機槍和輕機槍以及迫擊炮也不容易,本來這些武器國民軍自身也是不夠用的,但是根據三方協議也是可以向滇軍和桂軍提供一部分,最新的mg08重機槍肯定是不可能的了,但是國民軍有一部分繳獲的機槍,包括日造三十八年式、哈奇開斯重機槍和德造機槍,由於子彈口徑問題和後勤統一的問題,這些日造重機槍和哈奇開斯重機槍國民軍無法大規模裝備前線部隊,所以就選擇性的出售給桂軍和滇軍,但是這價格也不便宜啊,雖然比進口的全新貨色要便宜一些,但是一挺下來也要近兩千元,加上還得大量儲備機槍子彈,這耗費實在不小。

輕機槍倒是容易解決,全球只有丹麥一家的麥德森輕機槍,而且這個輕機槍早已經進入了諸多列強軍隊中服役,在中國戰場上國民軍率先應用了後,北洋軍也不不甘落後已經是先後購置了數百挺之多,而各家洋行爲生意也是向各軍閥推銷,不過價格肯定要貴一些。福州兵工廠的輕機槍產能慢慢提高,以比進口貨低了一些價格向桂軍和滇軍少量供應,不過滇軍和桂軍也向洋行進口了一部分,不過數量還不算太大。

至於迫擊炮,這個目前只有福州兵工廠大量生產,其他國家雖然注意到了但是還沒研發或者裝備類似武器,所以這進口都沒地進口,桂軍和滇軍也嘗試過自造但是限於自身技術水平造出來的性能要差的多,而且價格昂貴。所以也就向國民軍購買,不過他們對迫擊炮的需求遠遠沒有對傳統火炮的需求那麼急迫,甚至更想要機槍也不想要迫擊炮,加上福州兵工廠又把迫擊炮的價格擡的較高,一門六十毫米的迫擊炮就要三千多,比一挺全新的進口重機槍都貴。所以購買的數量並不多。

陸榮廷要想購買軍械的話,要省錢自然是隻能從國民軍手裡頭買,這裡頭步槍好說,國民軍的步槍存量不少,尤其是繳獲的那些日造以及其他步槍是桂軍要多少就買多少,價格也便宜一支二手槍不過二十元左右。其他的重機槍以及火炮和迫擊炮都是購買的不多,只能是零星零星的少數購買。

實際上,滇軍和桂軍購買的大宗軍械除了步槍外,更多的乃是彈藥!尤其是子彈和炮彈的交易金額更是超過了其他軍械交易的總金額。

這軍械交易金額衆多,而桂軍也拿不出太多的錢來,陸榮廷也就不得不考慮用其他方式來獲取軍械補給了。

陸榮廷心裡想着怎麼樣才能弄一批便宜軍械的時候,南方聯軍也在攻佔衡陽後,國民軍第十師和桂軍第十三師繼續北上,第一混成旅也對大浦地區的湖南省陸軍第三師發動了進攻,不過湖南省第三師見勢不妙,已經是再一次向北撤退。

九月十七號,第四軍指揮部林成坤給南京發回了捷電,稱已經攻佔衡陽,部隊正在向北進發中,準備增援株萍鐵路線上的國民軍第二混成旅。

湖南戰事中是以衡陽地區以及長沙地區爲主戰場,在衡陽地區中,國民軍和桂軍的聯軍是佔據了兵力優勢進展迅速,但是在長沙地區中,卻是北洋軍佔據了兵力優勢。

國民軍第二混成旅在七月份就沿着株萍鐵路從萍鄉向西進軍,但是在醴陵被阻,由於醴陵位於株萍線中部,加上株萍線南北兩側都是山地丘陵地帶不利於大軍行動,所以從傳統軍事角度出發,要攻佔湖南長沙,就要先攻佔株洲,要攻佔株洲就要先攻佔醴陵這個湘東門戶。如此重要的地方北洋軍自然沒有放棄,前期就派遣了一個團駐紮,不過國民軍第二混成旅的進軍速度極快,七月初那幾天就是抵達了醴陵城下,然後經過一番激戰後,北洋軍不敵撤退。而第二混成旅也沒有冒進,就在醴陵修築起工事來預防敵軍反撲,果然不久後北洋軍主力抵達,前後高達七千餘人進攻醴陵,不過兵力上並沒有太大的優勢,加上第二混成旅是處於防守又修築了相當一部分的工事,所以就是守了下來,隨後揚善德再一次增援部隊,派遣了手下第四師的第八旅組成混成旅隊,又調遣了湖南省陸軍第一師的一個旅。

如此醴陵地區集結了一萬四千餘人的兵力試圖一舉攻下醴陵並重創國民軍第二混成旅。

第789章 緬甸獨立(二)第60章 蘇浙局勢(三)第1031章 公開軍售第901章 東京空戰(一)第374章 古美電器第856章 黎明攻擊第601章 大清洗(二)第1031章 公開軍售第264章 小別新婚第162章 龍濟光的鬱悶第869章 百機混戰第934章 丈高山登陸(二)第806章 李玉挺的運氣第160章 作戰司推演第969章 北非第314章 D5系列第988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二)第302章 遷移第965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三)第319章 南北,戰!第156章 航空聯隊第850章 巔峰時代的墜落第204章 沈綱計劃(五)第680章 進攻平壤(三)第173章 陸榮廷的雄心第888章 登陸激戰(二)第47章 復古風情第253章 戰損報告(一)第582章 第二軍的覆滅第1007章 破碎的水晶(二)第122章 五月二十三號第597章 爆發(二)第460章 裝甲車的黯然登場第537章 陸軍的兩千五百門火炮第1054章 戰損(二)第359章 宣傳處(一)第201章 沈綱計劃(二)第606章 巡視之火炮坦克第274章 國會選舉(二)第33章 羅漓心思第49章 建寧和邵武第1015章 第七空中騎兵營第99章 黃興的迷茫第815章 戰爭需要英雄第674章 第一軍的覆滅(一)第715章 中東佈局第838章 1942年的結束(二)第95章 北京兵變第892章 新加坡戰役(一)第599章 鎮壓(二)第739章 芬蘭絞肉機(二)第873章 戰列艦在行動第475章 青島第一戰第534章 炎帝級戰列艦第729章 蘇俄KV坦克第302章 遷移第159章 龍濟光東進第31章 財政困境第133章 籌餉處第785章 千萬陸軍第179章 南北利益集團第222章 滇軍和四川(一)第770章 金蘭灣軍事基地第987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一)第629章 挽救危局(一)第51章 胡陳之爭第978章 我們需要戰爭(二)第162章 龍濟光的鬱悶第611章 兩千公里半徑第6章 孫府逸事第513章 第一屆內閣信任危機第361章 利益代表第824章 印度洋是我們的!第899章 轟炸東京(二)第15章 激戰軍械庫第489章 西南攻略第653章 潛艇破交戰(一)第1052章 十大集 團軍第196章 鎮江之戰(五)第430章 代表團抵達第437章 春季攻勢第463章 正式外交第552章 海軍假日時代第939章 毀東京滅天皇第883章 天亮出擊第764章 戰時經濟(二)第223章 滇軍和四川(二)第256章 軍級機構第612章 b6俯衝轟炸機第323章 渡江計劃(一)第1017章 德國的崩潰(一)第18章 整編行賞第946章 論功封賞第267章 黑名單(一)第771章 混亂年代第200章 沈綱計劃(一)第54章 佐藤涼介(三)第464章 唯一合法政府第191章 伍世鍾第41章 南下北上
第789章 緬甸獨立(二)第60章 蘇浙局勢(三)第1031章 公開軍售第901章 東京空戰(一)第374章 古美電器第856章 黎明攻擊第601章 大清洗(二)第1031章 公開軍售第264章 小別新婚第162章 龍濟光的鬱悶第869章 百機混戰第934章 丈高山登陸(二)第806章 李玉挺的運氣第160章 作戰司推演第969章 北非第314章 D5系列第988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二)第302章 遷移第965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三)第319章 南北,戰!第156章 航空聯隊第850章 巔峰時代的墜落第204章 沈綱計劃(五)第680章 進攻平壤(三)第173章 陸榮廷的雄心第888章 登陸激戰(二)第47章 復古風情第253章 戰損報告(一)第582章 第二軍的覆滅第1007章 破碎的水晶(二)第122章 五月二十三號第597章 爆發(二)第460章 裝甲車的黯然登場第537章 陸軍的兩千五百門火炮第1054章 戰損(二)第359章 宣傳處(一)第201章 沈綱計劃(二)第606章 巡視之火炮坦克第274章 國會選舉(二)第33章 羅漓心思第49章 建寧和邵武第1015章 第七空中騎兵營第99章 黃興的迷茫第815章 戰爭需要英雄第674章 第一軍的覆滅(一)第715章 中東佈局第838章 1942年的結束(二)第95章 北京兵變第892章 新加坡戰役(一)第599章 鎮壓(二)第739章 芬蘭絞肉機(二)第873章 戰列艦在行動第475章 青島第一戰第534章 炎帝級戰列艦第729章 蘇俄KV坦克第302章 遷移第159章 龍濟光東進第31章 財政困境第133章 籌餉處第785章 千萬陸軍第179章 南北利益集團第222章 滇軍和四川(一)第770章 金蘭灣軍事基地第987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一)第629章 挽救危局(一)第51章 胡陳之爭第978章 我們需要戰爭(二)第162章 龍濟光的鬱悶第611章 兩千公里半徑第6章 孫府逸事第513章 第一屆內閣信任危機第361章 利益代表第824章 印度洋是我們的!第899章 轟炸東京(二)第15章 激戰軍械庫第489章 西南攻略第653章 潛艇破交戰(一)第1052章 十大集 團軍第196章 鎮江之戰(五)第430章 代表團抵達第437章 春季攻勢第463章 正式外交第552章 海軍假日時代第939章 毀東京滅天皇第883章 天亮出擊第764章 戰時經濟(二)第223章 滇軍和四川(二)第256章 軍級機構第612章 b6俯衝轟炸機第323章 渡江計劃(一)第1017章 德國的崩潰(一)第18章 整編行賞第946章 論功封賞第267章 黑名單(一)第771章 混亂年代第200章 沈綱計劃(一)第54章 佐藤涼介(三)第464章 唯一合法政府第191章 伍世鍾第41章 南下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