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8章 1942年的結束(二)

日`本的學習讓他們的戰術水平以及裝備水平都保持在一個比較高的水平,而這也就是日`本爲什麼能夠在過去的大半年裡橫掃太平洋的根本原因所在。

不過也只有在太平洋,也只有在這段時間裡日`本才能夠佔據如此大的優勢了,隨着時間的慢慢過去,這種優勢就會慢慢消失。

這一點中國的大多數將領知道,陳敬雲知道,人家日本人同樣知道,所以他們纔會那麼急迫的發動了澳大利亞戰役,試圖快速的攻佔澳大利亞後,徹底奠定在南太平洋地區的勝利,只要把澳大利亞給拿下了後,那麼美國想要反攻日`本的話,就失去了在南太平洋的基地,只能依靠珍珠港和中途島這些距離遙遠的島嶼了。而這個時候,日`本也就有了資本和美國進行談判,最後通過談判的方式結束戰爭。

然而日本人的這種心思同樣是陳敬雲所不允許的,陳敬雲不希望看到日本人短時間內失敗,更加不希望看到日本人短時間內勝利。

他要讓日本人去攻打澳大利亞,但是他並不允許日本人快速並順利的拿下澳大利亞,他所希望的是日本和英美兩國在這裡進行一場類似蘇德那樣的殘酷消耗戰,他想要看到除了中國之外的所有國家都在這場戰爭中流血,流的越多越好。

所以陳敬雲會支持德國,支持蘇俄,支持日`本,支持他們把戰爭持續下去。

“沒有我的同意,誰都別想結束掉這場戰爭!”陳敬雲在他的總統府辦公室裡,看着牆上的那副巨大世界地圖,和以往一樣思索着和各種事情。

這個時候,辦公室的門被敲響了,燕井鄺走了進來:“總統,二公子到了!”

陳敬雲聽罷,點頭:“嗯,讓他進來吧!”

不多時,陳華俊走進了陳敬雲的辦公室,一看到陳敬雲就是對陳敬雲敬了個軍禮。陳敬雲看着這個兒子,面上沒有太多的表情,只是略微點頭,然後走了過去坐下,陳華俊也是過來給陳敬雲倒起了茶。

“什麼點回來的,可都安頓好了!”陳敬雲接過茶杯,隨口問着。

陳華俊道:“飛機是午時到的,剛纔我已經見過母親了!”

陳敬雲道:“回來了就要多陪陪你母親,這些年你不常在她身邊,她總是念叨你!”

“兒子會的!”陳華俊面色如往而道,言語也沒有太多的話,他知道和父親在一起,更多的時候他是需要聽,說的太多並不是什麼好事。

陳敬雲繼續道:“你在西北那邊做的都不錯,我都看在眼。你在西伯利亞也待了好幾年了吧,這次就回來,去參謀部的作戰司!”

陳華俊聽着眉宇略皺,他和他的大哥陳華天不一樣,他不喜歡呆在司令部了,而更喜歡呆在野戰部隊中任職。

雖然兩父子在一起的時間並不多,但是這陳華俊可是他陳敬雲的兒子,這兒子想什麼這老子多少也知道一些,當即就是道:“陸軍有陸軍的規矩,你雖然是我陳敬雲的兒子,但是也不能壞了這個規矩,你要想升中將,就必須回來。”

作爲一支龐大軍隊,中國陸軍有着屬於他自身的嚴格晉升體系,而這種體系哪怕是陳敬雲也很難改變,陳敬雲對於自家兒子的晉升所做的就是縮短這個過程,很多時候陳敬雲也不好直接做的太過了。

中國陸軍中少將晉升中將的方式雖然多種多樣,但是很多方式都是野路子,對後續發展有着諸多弊端。陸軍中少將晉升中將,最爲正規的路子就是走作戰司司長這個位置。一個陸軍將領,如果沒有擔任過作戰司司長這個職位,那麼就會被認爲是非正式出身。這種數十年來形成的傳統雖然並非是固定不變,但是已經深入人心,哪怕是陳敬雲也是不願意改變這一點。

中國陸軍中目前位高權重的上將以及中將,絕大部分都是擔任過作戰司司長這個職位,其他的上將和中將對比這些人多少有些弱勢。

陳華俊從軍多年,對這些自然是清楚無比,但是讓他疑惑的是,年初他的大哥也就是陳華天晉升中將的時候,之前可沒有擔任過作戰司司長這個職位,但也是一樣被任命爲第六集團軍的參謀長,並因此而晉升爲中將銜。

因此這心裡頭不由得也是疑惑着:這老頭子這麼安排到底是怎麼考慮的?莫非是要加強我在軍中的影響力?可是這樣的話他怎麼又是一步把大哥提到了集團軍副司令這個職位上呢?

對於繼承人的安排,外人大多數都已經猜的出來陳敬雲是準備從陳華俊或者陳華天兩個人當中選擇,但是具體選誰卻是誰都猜不出來,因爲陳華俊和陳華天都是一步一步被陳敬雲扶持起來並身居要職,而且這種扶持並不是說一步登天的那種,而是歷盡多年磨練的那種,別看他們兩人年輕,但是這兩人從十四五歲的時候就開始從軍,從那個時候就已經是被陳敬雲安排着未來之路了,這軍校還沒有畢業呢就被陳敬雲安排上了朝鮮戰場,隨後在進攻東南亞六國以及俄羅斯戰役等諸多戰爭中,這兩個人都是被陳敬雲安排到要職上,以此來不斷積累資歷。

而隨着兩個人相繼把軍銜提升到中將後,也就是開始進入陸軍中的高層將領之列,如此就下更加難以讓外人猜測陳敬雲到底選擇了誰。

實際上說別說外人不知道了,現在連陳敬雲自個也沒有確定,畢竟以後的事情誰都無法預知,陳敬雲索性就兩個人一起扶持,以後就看他們各自的機緣如何,當然到了最後陳敬雲肯定是要做出決定的,只不過不是現在下決定而已。

當中國對外擴張暫告一段落的時候,陳敬雲一方面進行人事上的調整,提波了一大批在俄羅斯戰役中踊躍而出的傑出將領,同時也把一批在和平時期依靠資歷熬上來的平庸將領陸續從要職上撤出來,這些重要職位將會以這數年來涌現的傑出將領所代替。使得內戰時期的老一代將領陸續退出,而一大批建國後培養的新生代將領成爲了陸軍的中流砥柱,少將的平均年齡更是從五十多歲降低四十多歲,甚至出現了一批才三十多歲的少將。而俄羅斯戰役後更是提拔了一批年輕有爲的少將級別將軍,讓中國陸軍中的四十多歲的中將數量增加了一大批。

如此情況使得中國出現了建國之後首次軍方將領的平均年齡降低。

除了人事上的調動外,中國的整軍步伐依舊在加快,1942年編制計劃得到了陸續實施,不到半年時間中國陸軍的五十多個常備步兵師就已經完成了編制改動,隨後衆多大擴軍期間建設的步兵師也是陸續進入了整編。

海軍中,多艘改進型的青山級航空母艦陸續得以建成並服役,兩艘長江級大型巡洋艦也是建成服役,此外還有更多的輕型巡洋艦以及驅逐艦。

中國繼續積蓄力量的時候,1943年初,日`本海軍和美國海軍在中途島海域附近進行了一場慘烈的大規模交戰,雙方各有損失,但是此時對於日`本海軍的打擊顯然比美國海軍要大,因爲美國海軍可以源源不斷的進行補充,沉掉一艘航空母艦的同時他就有兩艘建成並服役,而日`本海軍卻是無法得到補充,因此日`本海軍也是被迫進入了戰略防禦態勢。

澳大利亞那裡,已經成爲了日`本和英美聯軍的大戰場,日軍陸續向澳大利亞投入了將近兩百萬的部隊,和數量同等的英美聯軍進行了殘酷的爭奪戰。

比澳大利亞戰場更殘酷的是蘇德戰場,那裡蘇德兩國軍民進行着生死爭奪,每一天都有無數人傷亡,然而和兩年前的戰局不同的是,1941年,是德國人在進攻,蘇俄在潰敗,在1942年,雖然德軍還保持了一定的攻勢,但是蘇俄人已經不是連接潰敗,而是穩定了戰線進入了僵持狀態。但是到了1943年,蘇俄人已經開始嘗試着進行小範圍的反攻,現在已經是變成了雙方互有攻防了,而可以預見的是,蘇俄人大反攻的日子已經不遠了。

但是1943年對於中國來說,卻是顯得極爲平靜的一年,甚至是前兩年喊的很厲害的大擴軍也已經是消停了下來,因爲經過了數年的擴軍後,中國陸軍的規模已經擴充到了一個臨界點,達到了八百萬之多,這個時候如果沒有滅國之戰,那麼對於中國來說繼續擴充陸軍已經是沒有必要的了,甚至即便是目前八百萬陸軍也是屬於過剩的局面,之所以維持那麼龐大的陸軍,是因爲陳敬雲知道,中國隨時都會面臨着戰爭,而戰爭一旦打起來就沒有太多的時間讓中國陸軍重新動員那麼多部隊。

和陸軍已經轉向保持數量並進行裝備的更新換代不同,海軍和空軍的擴軍步伐依舊在進行,只不過相對而言海軍和空軍所需要的人員數量沒有那麼多,他們所需要的更多是裝備上的擴充,畢竟中國增加一艘航空母艦的話,也只是需要增加四五千人的海軍兵員而已。而空軍那邊現在都好幾萬架戰機了,人員也纔剛剛突破百萬而已,而空軍之所以有那麼多人,還是因爲空軍有着爲數衆多的地面防空部隊。

總體而言,1943年的中國海陸空三軍已經停止了大規模的人員擴張,進入到了裝備大量更新換代上了。

第604章 總統換屆第487章 蒙古問題第841章 太平洋作戰方案(一)第341章 轟炸機和飛艇第775章 演講第657章 裝甲洪流(一)第1055章 分析(一)第260章 聖誕夜(二)第188章 黃興的選擇(一)第1049章 坦克對決(四)第712章 各國新政第31章 財政困境第171章 沈綱之計劃第889章 新加坡(一)第62章 黃興的北伐軍第100章 蔣朱之爭第270章 洪子泰(三)第891章 趙臨東第400章 來自美國的信第181章 陳敬雲北上第496章 十字路口激戰第813章 慘烈巷戰(一)第767 東南亞戰爭(二)第1005章 晉升儀式第374章 古美電器第770章 金蘭灣軍事基地第142章 炮艦討論第1059章 大戰終結第435章 海軍變革第1046章 坦克對決(一)第3章 突如起來的槍聲第266章 東南宣撫使(二)第532章 海軍爭奪經費第261章 煙華夜第586章 毒氣彈第105章 邀兵通電第365章 救援通道(三)第357章 第五混成旅(三)第799章 烏蘭烏德戰役(四)第391章 德國和鎢礦第940章 華山號戰沉第407章 拖拉機和坦克第523章 歲青號驅逐艦第488章 鎮壓蒙古叛軍第76章 冬衣風波(三)第94章 軍校演講第33章 羅漓心思第1042章 克查赫衝突(二)第566章 終止華盛頓海軍條約第871章 擊沉瑞鶴號(二)第28章 購軍械(一)第28章 購軍械(一)第602章 收回上海租界第858章 秦海濤第57章 北京初雪第501章 長沙無恙第689章 林陳坤的重新的崛起第227章 泰山鎮(一)第526章 銀行家沒有國界第764章 戰時經濟(二)第615章 林家的意第1060章 裁軍和改革第414章 江北大捷(一)第723章 海軍貪污案(二)第784章 擴張再擴張第450章 進軍北京第949章 德國問題(三)第29章 購軍械(二)第1015章 第七空中騎兵營第329章 軍費之爭第193章 鎮江之戰(二)第829章 中國需要中東(二)第118章 陳彩的興奮第127章 夏遊寂音寺第365章 救援通道(三)第91章 福州冬日第938章 投降爭論(二)第41章 南下北上第571章 李上士和裴中尉第776章 國強民富第694章 琉球攻略(一)第378章 國會和政府第277章 教育事(一)第1006章 破碎的水晶(一)第426章 冬季休整第13章 臨近生變第371章 俘虜和戰利品第211章 大戰(一)第213章 大戰(三)第966章 橄欖枝一號(一)第408章 煉油廠第143章 飛鴻號第826章 偉大事業第414章 江北大捷(一)第906章 火燒東京(一)第806章 李玉挺的運氣第146章 輿論控制第412章 誰活誰死第135章 海軍處(二)第159章 龍濟光東進
第604章 總統換屆第487章 蒙古問題第841章 太平洋作戰方案(一)第341章 轟炸機和飛艇第775章 演講第657章 裝甲洪流(一)第1055章 分析(一)第260章 聖誕夜(二)第188章 黃興的選擇(一)第1049章 坦克對決(四)第712章 各國新政第31章 財政困境第171章 沈綱之計劃第889章 新加坡(一)第62章 黃興的北伐軍第100章 蔣朱之爭第270章 洪子泰(三)第891章 趙臨東第400章 來自美國的信第181章 陳敬雲北上第496章 十字路口激戰第813章 慘烈巷戰(一)第767 東南亞戰爭(二)第1005章 晉升儀式第374章 古美電器第770章 金蘭灣軍事基地第142章 炮艦討論第1059章 大戰終結第435章 海軍變革第1046章 坦克對決(一)第3章 突如起來的槍聲第266章 東南宣撫使(二)第532章 海軍爭奪經費第261章 煙華夜第586章 毒氣彈第105章 邀兵通電第365章 救援通道(三)第357章 第五混成旅(三)第799章 烏蘭烏德戰役(四)第391章 德國和鎢礦第940章 華山號戰沉第407章 拖拉機和坦克第523章 歲青號驅逐艦第488章 鎮壓蒙古叛軍第76章 冬衣風波(三)第94章 軍校演講第33章 羅漓心思第1042章 克查赫衝突(二)第566章 終止華盛頓海軍條約第871章 擊沉瑞鶴號(二)第28章 購軍械(一)第28章 購軍械(一)第602章 收回上海租界第858章 秦海濤第57章 北京初雪第501章 長沙無恙第689章 林陳坤的重新的崛起第227章 泰山鎮(一)第526章 銀行家沒有國界第764章 戰時經濟(二)第615章 林家的意第1060章 裁軍和改革第414章 江北大捷(一)第723章 海軍貪污案(二)第784章 擴張再擴張第450章 進軍北京第949章 德國問題(三)第29章 購軍械(二)第1015章 第七空中騎兵營第329章 軍費之爭第193章 鎮江之戰(二)第829章 中國需要中東(二)第118章 陳彩的興奮第127章 夏遊寂音寺第365章 救援通道(三)第91章 福州冬日第938章 投降爭論(二)第41章 南下北上第571章 李上士和裴中尉第776章 國強民富第694章 琉球攻略(一)第378章 國會和政府第277章 教育事(一)第1006章 破碎的水晶(一)第426章 冬季休整第13章 臨近生變第371章 俘虜和戰利品第211章 大戰(一)第213章 大戰(三)第966章 橄欖枝一號(一)第408章 煉油廠第143章 飛鴻號第826章 偉大事業第414章 江北大捷(一)第906章 火燒東京(一)第806章 李玉挺的運氣第146章 輿論控制第412章 誰活誰死第135章 海軍處(二)第159章 龍濟光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