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滇軍和四川(一)

唐繼饒近段時間過的很是瀟灑,自從蔡鍔主動北上之後,身爲滇軍的第二號人物就是接替了雲南都督的職位,一舉掌控了滇軍大權,並且一上任雲南都督後,就是準備大肆擴張滇軍。

滇軍在蔡鍔時代,就已經進行了陸續擴張,從最開始數千人急速膨脹到三萬餘人,年初唐繼饒率軍進入貴州自任貴州都督之後,又將手下的近萬部隊擴充爲兩萬餘,由此雖然目前滇軍表面上只有兩個師的編制,但是下面有着諸多地方民團、巡防營之類的番號。然而和其他省份不同的是,這些地方民團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民團,而是按照正規野戰部隊的標準來建設的。這點從之前雲南購置了大批量武器裝備就可以看的出來,那麼多的軍火絕對不是區區兩個師兩萬人的部隊能夠消耗得了的。

蔡鍔時代的滇軍因爲蔡鍔的個人因素,蔡鍔想要促成和平統一,甚至不惜以身涉險北上任職所以在軍隊編制上遮遮掩掩,雖然瞞不過諸多實權人士,但是普通民衆知道的卻是不多的。然而唐繼饒一上臺後,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重新整編部隊的番號,之前那些亂七八糟的地方民團一律撤銷,重編爲正規野戰部隊。不過這一點上唐繼饒並沒有和北洋軍以及國民軍一樣採取大規模的師級編制,而是保留了原來的兩個正規師編制後,採用了混成旅的編制,建立了第一混成旅、第二混成旅、第三混成旅、第四混成旅、第五混成旅、第六混成旅。除了整編原有部隊外,還在準備新建雲南第三師,而這個第三師的主體是以會澤稽士兵軍官爲主,會澤也就是唐繼饒的老家,辛亥後,唐繼饒在老家會澤的聲望如日中天,當他派人回老家招兵時,參軍者踊躍無比,不用多久就已經募滿了大量的士兵,而云南第三師的大量軍官也和滇軍的其他部隊一樣,以雲南講武堂畢業生爲主。

說北洋軍就不能不提保定軍校,說起國民軍就不能不提福州軍校,說起這滇軍就不能不提雲南講武學校了。在之前或者現在的各軍隊中,幾乎每一個較大勢力的軍隊都有着自身獨立的軍校,北洋軍有保定軍校和陸軍大學,國民軍有福州軍校,而身爲國內第三大的軍事集團滇軍同樣有着雲南講學學校。

不管是前清時代的雲南暫編第十九鎮還是民國後的滇軍,他們當中的主要軍官基本都是由雲南講武堂學生充任,這一點尤其是民國後體現的更加清晰。民國後,蔡鍔擴張滇軍的同時也和陳敬雲一樣,擴張了雲南講武堂,用於培養各種基層軍官,有了這些基層軍官才讓滇軍的擴張有了基礎,同時也讓滇軍和國民軍一樣,自身培養的軍官佔據了絕大多數。

滇軍大肆擴軍,自然不是爲了好玩,更加不會平白無故嫌錢多擴軍燒錢玩。不管任何事情都是有着目的性的,滇軍的擴張同樣如此。

而如果此刻看着中國地圖,再把各省份的各種勢力標註一下的話,那麼就可以很清晰的發現滇軍的下一步戰略是什麼,那就是四川!

觀今中國局勢,陳敬雲的國民軍控制着福建、浙江、廣東包括在內的東部地區,並且少部分蘇南地區。兵力有着八個正規野戰師,兵力高達十萬,而且還收攏了海軍的絕大多數作戰艦艇。其他的還有一個國內規模最爲龐大的福州兵工廠以及已經堪稱國內第二大軍校的福州軍校,這等實力國內除了北洋外其他勢力根本就無法比肩。

與之相對的北洋軍更爲龐大,雖然他有着諸多問題,被財政以及各方將領擁兵自重而困擾着,但是憑藉北洋數十萬大軍和中央政府的大義名分,傲視國內羣雄是毫無問題的。

接過來就是滇軍自己了,控制雲貴兩省的滇軍也是一個擁有完整體系的軍事集團,雖然下屬的兵工、軍校都不如前面的兩大勢力,但是滇軍的最大優勢就是地利,周圍並沒有強悍的敵人,不管是北洋還是國民軍距離電鋸都有着一大段距離呢。這種優勢可以讓他從容發展擴軍。

接下來嘛,就是廣西的陸榮廷了,這人近期雖然把握住了機會出兵廣東,並且成功的佔據了廣東西部,但是這麼一來他的桂軍就直接和國民軍接觸上,據說陸榮廷爲了防備國民軍繼續西進已經在梧州以及肇慶部署了高達三萬餘人的部隊,幾乎牽制了桂軍的大部分主力部隊。而且被趕到了粵西地區的龍濟光也不甘寂寞,雷州半島以及以北地區佔據了地盤,並且和桂軍發生了多次的大規模戰鬥。

然後湖南的譚延闓不用說太多,湖南內部太亂,到現在譚延闓還忙着整頓內部呢,憑他的手段和湖南的內部混亂狀況,給他十年功夫都掌控不了湖南,更別說擴張了。

湖北現在也亂了,黎元洪和一羣原共進會的革命黨人在湖北殺的昏天暗地。

接下來,就得說說四川了,四川自從辛亥後就一直混亂無比,大量的所謂軍政府在各地冒出,而且每個人都說自己纔是四川正統都督,不服的話就打一架再說,年初的時候原本重慶和成都的兩個軍政府已經是達成了初步協議,組建統一的四川軍政府。然後這個重新組建的四川軍政府只是徒有其表,下屬的各方勢力根本就是誰也不服誰,所以這一年多來四川幾乎天天在打仗,數千人乃至上萬人規模的戰爭也是發生過多次了,愣是把一個好好的四川弄的亂七八糟。

說起這四川混戰的根源,最主要就是四川內部的諸多派系,比如四川第五師熊克武爲首革命黨人,但是除了熊克武外,四川其他四個師的師長不是四川講武堂的學生就是教官,也就是所謂的武備系。如果只是有着這兩個派系的鬥爭也就算了,偏偏旁邊還有個滇軍煽風點火。最後表面上的四川都督尹昌衡爲了平息下屬各個派系的爭鬥,同時爲了緩解軍政府的財政壓力,所以就制定了一個防區制,即給分駐各地的部隊劃定一個防區,各部隊不得跨越防區,而在防區內各部隊自行收取一定的軍費用以養軍。

而這個所謂的防區制可以說極大的加劇了四川的混戰,下半年開始的四川大規模混戰也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的,下面五個師的將領包括熊克武在內那裡還管的上什麼國內其他局勢啊,一個個都是使足了勁搜刮地方然後擴充部隊,如果不計算武器以及部隊質量的話,四川內的各軍閥部隊加起來比國內任何一個省份都多,單單是第四師劉存厚手下就有足足十三個步兵團,兵力足有三萬餘。

縱觀國內局勢,就已經可以很清晰的發現滇軍下一步的發展方向,或者說能夠朝那裡發展了。貴州東北就是湖北,那裡雖然黎元洪和革命黨打的亂哄哄的,但是湖北那個地方可是個火藥桶啊,旁邊有着河南的北洋軍、安徽的黃興、江西的李鈞烈都眼盯着呢,一個搞不好那就是肉沒吃上就得惹一身騷,所以唐繼饒就沒想過去趟湖北那渾水。而去東南的話,那就是廣西,陸榮廷的桂軍雖然主力都被牽制在廣東西部地區,但是桂軍的表面兵力也不少,戰鬥力也不弱,打起來的話滇軍並沒有十足的把握,如果和國民軍合作的話興許還成,但是這些一來就要和國民軍正面接觸了,以後是利是弊就難說了。所以唐繼饒寧願繼續等着。湖南那邊和湖北差不多一個情況,他唐繼饒要是敢出兵湖南的話,國內一大票人的眼睛都得盯着他,而且譚延闓雖然對內能力不咋滴,但是湖南要是面臨外來壓力的時候也是能湊出好幾萬部隊來的,貿然打過去的話是福是禍就不知道了。

至於往南那是法國佬的地盤,想都不要想了,西北邊乃是康藏地區,那鬼地方送他都嫌貧瘠,就算要進軍那也是隨便派幾百人去意思意思就可以了,沒必要也沒可能派遣大軍去的。

這麼一算下來,滇軍要發展的話,就剩下了一個選擇,那就是四川!

首先四川位於大西南,從地理位置和交通來說遠不如中原省份那麼重要和引人矚目,要不然四川內部打生打死一年多也不會沒人管過了。這四川對於北洋軍和國民軍來說過於偏僻,但是對於滇軍來是卻是近在家門口啊,派兵過去快速的很。

第二,四川到目前爲止還沒有一個統一的勢力,下面四五個軍閥相互混戰,之前蔡鍔時代就已經有選擇扶持劉存厚,而現在滇軍出兵四川的話,和劉存厚一起拿下整個四川也不是什麼問題。

第三,那就是現在國內其他大勢力都忙着沒時間管他滇軍進軍四川啊,北洋軍正在蘇南和國民軍打生打死呢,這兩方勢力的大戰已經嚴重影響其他軍閥勢力的選擇,某種程度上來說,國民軍和北洋的大戰就跟後來的皖系直系奉系大戰一樣,是爭奪中央主導權的戰爭。現在不管是唐繼饒還是陸榮廷又或者是閻錫山甚至黃興等人都在眼巴巴的看着蘇南戰事,看着到底誰會贏。

如果北洋軍贏了,國民軍在蘇南大敗還丟了浙江的話,陸榮廷少不得要落井下石出兵廣東東部的,安徽江西的革命黨人實力也不得不重新考慮和陳敬雲以及袁世凱的關係了。

如果國民軍勝,那就不太好說了,至少南方各軍閥就會老老實實的不敢亂做什麼。

這種情況下,對滇軍卻是極爲有利的,現在不但陳敬雲送來步槍軍費拉攏他唐繼饒,就連袁世凱也或明或暗的拉攏他。面對如此局面唐繼饒要是不趁機撈一把那簡直對不起祖宗啊。

所以他上臺的第一件事是擴軍,而第二件事就是出兵四川了!

第70章 視察警衛旅第956章 繼承人(二)第251章 第二次轟炸(二)第949章 德國問題(三)第536章 華山級航空母艦第265章 東南宣撫使(一)第293章 孫黃李的憂慮第323章 渡江計劃(二)第340章 八月轟炸第234章 曹錕的猶豫第1037章 突如起來的空戰第2章 危急四伏的軍營第763章 戰時經濟(一)第555章 戰前會議第606章 巡視之火炮坦克第204章 沈綱計劃(五)第103章 動亂前夕第872章 乙隊攻擊第794章 太平洋上的煙火第354章 計劃變故第371章 俘虜和戰利品第664章 戰爭中的工業經濟第885章 琉球作戰計劃第63章 所謂漂亮第156章 航空聯隊第879章 黃帝號危機第132章 商業競爭第122章 五月二十三號第1011章 破碎的水晶(六)第700章 夕陽下的進攻(一)第58章 蘇浙局勢(一)第224章 戰爭和錢第179章 南北利益集團第688章 和平談判的開始第709章 瘋狂時代的開始第1004章 高層齊聚第550章 戰列艦回國第941章 終戰令第9章 密議(一)第301章 解散國會第998章 陰謀(二)第550章 戰列艦回國第1013章 最壞打算第321章 南北,初戰第1036章 奉陪到底第107章 董白氏(一)第49章 建寧和邵武第543章 蔡凝有了第442章 1914財政預算第899章 轟炸東京(二)第102章 作戰司計劃第30章 購軍械(三)第423章 女人的狠第52章 佐藤涼介(一)第928章 落日計劃(一)第254章 戰損報告(二)第651章 海軍下一步計劃第632章 朝鮮事變第1034章 變化第133章 籌餉處第1041章 克查赫衝突(一)第427章 長沙事件第770章 金蘭灣軍事基地第868章 第三波攻擊羣第868章 第三波攻擊羣第960章 低估(一)第307章 基礎行業第589章 第一款條約型戰列艦第398章 合肥捷電第763章 戰時經濟(一)第72章 牽手賞梅第188章 黃興的選擇(一)第1050章 坦克對決(五)第859章 生和死第186章 上海滬軍第604章 總統換屆第599章 鎮壓(二)第140章 酷熱難擋第116章 增兵浙北第686章 元山空戰第335章 航空變革第536章 華山級航空母艦第653章 潛艇破交戰(一)第1052章 十大集 團軍第66章 福寧公司第604章 總統換屆第343章 騎兵對決第619章 桃花情第465章 談判和戰爭第393章 保存實力第943章 日本投降(二)第346章 巢湖激戰(三)第749章 日荷戰爭(一)第884章 吉村大野的絕望第407章 拖拉機和坦克第38章 英國領事第85章 暗殺風雲(一)第976章 中美聯合公約(二)第840章 風雨涌動第604章 總統換屆
第70章 視察警衛旅第956章 繼承人(二)第251章 第二次轟炸(二)第949章 德國問題(三)第536章 華山級航空母艦第265章 東南宣撫使(一)第293章 孫黃李的憂慮第323章 渡江計劃(二)第340章 八月轟炸第234章 曹錕的猶豫第1037章 突如起來的空戰第2章 危急四伏的軍營第763章 戰時經濟(一)第555章 戰前會議第606章 巡視之火炮坦克第204章 沈綱計劃(五)第103章 動亂前夕第872章 乙隊攻擊第794章 太平洋上的煙火第354章 計劃變故第371章 俘虜和戰利品第664章 戰爭中的工業經濟第885章 琉球作戰計劃第63章 所謂漂亮第156章 航空聯隊第879章 黃帝號危機第132章 商業競爭第122章 五月二十三號第1011章 破碎的水晶(六)第700章 夕陽下的進攻(一)第58章 蘇浙局勢(一)第224章 戰爭和錢第179章 南北利益集團第688章 和平談判的開始第709章 瘋狂時代的開始第1004章 高層齊聚第550章 戰列艦回國第941章 終戰令第9章 密議(一)第301章 解散國會第998章 陰謀(二)第550章 戰列艦回國第1013章 最壞打算第321章 南北,初戰第1036章 奉陪到底第107章 董白氏(一)第49章 建寧和邵武第543章 蔡凝有了第442章 1914財政預算第899章 轟炸東京(二)第102章 作戰司計劃第30章 購軍械(三)第423章 女人的狠第52章 佐藤涼介(一)第928章 落日計劃(一)第254章 戰損報告(二)第651章 海軍下一步計劃第632章 朝鮮事變第1034章 變化第133章 籌餉處第1041章 克查赫衝突(一)第427章 長沙事件第770章 金蘭灣軍事基地第868章 第三波攻擊羣第868章 第三波攻擊羣第960章 低估(一)第307章 基礎行業第589章 第一款條約型戰列艦第398章 合肥捷電第763章 戰時經濟(一)第72章 牽手賞梅第188章 黃興的選擇(一)第1050章 坦克對決(五)第859章 生和死第186章 上海滬軍第604章 總統換屆第599章 鎮壓(二)第140章 酷熱難擋第116章 增兵浙北第686章 元山空戰第335章 航空變革第536章 華山級航空母艦第653章 潛艇破交戰(一)第1052章 十大集 團軍第66章 福寧公司第604章 總統換屆第343章 騎兵對決第619章 桃花情第465章 談判和戰爭第393章 保存實力第943章 日本投降(二)第346章 巢湖激戰(三)第749章 日荷戰爭(一)第884章 吉村大野的絕望第407章 拖拉機和坦克第38章 英國領事第85章 暗殺風雲(一)第976章 中美聯合公約(二)第840章 風雨涌動第604章 總統換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