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戰爭紅利的前湊

日`本人現在就算再傻,也能夠從上一次的愚人節軍購案裡知道中國和美國方面存在了某種合作協議,現在美國第一個承認中華共和國的合法地位,日`本人就更加確定中美兩國存在着類似同盟的關係了,這讓日`本大爲緊張。

不過緊張之餘,日`本人也沒有任何辦法,畢竟他不能阻擋着中國和美國建交不是。

再者,歐洲即將爆發大戰的事情不但是美國的機會,也不止是中國的機會,也是日`本崛起的重大機遇,日`本甚至已經預計出如果歐洲爆發戰爭的話,那麼日`本也會大大發一筆戰爭財,徹底挽回現在財政危機,而如果沒有這場歐洲戰爭,那麼日`本的財政不用兩三年就得徹底崩潰。

除了經濟收入後,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是如果英德之間爆發戰爭,那麼身爲英國的盟友,日`本自然就有理由對德國宣戰,並奪取德國在亞洲的所有殖民地,包括太平洋上的諸多島嶼甚至是中國的青島。

如此日`本在悄悄的對幾個常備師團進行動員的時候,日`本國內的工商界也開始大幅度的擴大生產,因爲這個時候來自歐洲各國的大量訂單已經飛向了世界各地。

其中美國獲取的大量訂單不說了,英法甚至德國都在用着海量的金錢,整船整船的黃金用以購買美國的各種工業產品,此外日`本也是獲取了不小的訂單,就連中國也是獲取了來自各國的大批訂單。

中國方面獲得的大訂單其實也就是抗菌素這種藥物,自從英國引進了一批抗菌素後,發現抗菌素的醫療作用十分巨大,加上戰爭即將爆發,所以英國又是給同奎藥業這邊下達了鉅額的訂單,用以供應英國軍隊所用。

英國大量採用抗菌素也不是什麼秘密,很快法國軍方也是向同奎藥業發來了抗菌素的採購訂單,緊接着,俄國也是發來了一批抗菌素的採購訂單。

協約國大量訂購抗菌素,同盟國那邊自然也是看到了抗菌素的作用,德國以及奧匈帝國也是緊隨其後向同奎藥業下達採購抗菌素的訂單。

除了這些準備參戰的歐洲大國外,甚至塞爾維亞這些巴爾幹小國也是給同奎藥業發來了訂單!

饒是同奎藥業的第二期增產計劃已經完成了小半,但是要同時間供應如此多的抗菌素訂單,自然是不太可能的。

實際上現在的同奎藥業連這些訂單的五分之一數量都無法供應,現在同奎藥業已經停止了向外國民間市場供貨,除了國民軍自用外,國內民間醫院的抗菌素價格也是飛漲,而騰出來的這些產量全部用於供應各國,平均分配是不可能的,只能是提價再提價,接受高價的就賣,不接受的只能等以後了。

英國到底是不缺錢,大手筆的包下了幾乎半數的同奎藥業的抗菌素產量份額,而剩下的則是被德國高價採購,至於其他國家只能是購買極少數量。

除了同奎藥業生產的抗菌素外,禁菸司下屬的國營嗎啡工廠生產出來的醫用嗎啡也是被法國軍方大量採購,作爲現今世界上的第一大鴉片生產國和消費國,中國所生產的嗎啡數量極大,價格也比印度以及其他鴉片地區出產的要便宜,而這種止疼嗎啡已經和抗菌素廣泛用於國民軍當中,只不過嗎啡這種東西並不是專屬產品,中國生產的嗎啡雖然便宜,數量也多,但是其他國家大多數也是有其他來源,所以暫時只得到了法國軍方的訂貨。

這兩樣軍用醫療物資都是屬於高附加值的商品,在提供各國軍方的時候雖然不會和民間價格一樣離譜,但是價格依舊高昂,比如抗菌素在七月份中的出口金額高達三百餘萬元,而且出口金額將會隨着同奎藥業的產量增加而增加,吸金能力強悍無比。

除了這兩樣特殊的醫療物資外,中國的傳統外貿商品卻是沒能獲得太大的出口機會,生絲的主要出口國是美國,人家現在又不打仗。而其他的茶、瓷器等可不是什麼戰爭物資,所以不再各國軍方後勤部門的緊急採購名單上。

然而對於現在的中國來說,所謂的戰爭紅利並不是說直接出口了多少商品,實際上就算是現在的日`本所指望的戰爭紅利也不是說直接向歐洲各國出口多少軍事物資。對於中日兩國來說,所謂的戰爭紅利就是因爲歐洲戰爭爆發,歐洲資本和商品撤離了亞洲市場後,所造成的這一部分市場空缺,史實上,日`本的對華出口在一戰之中連接翻倍,而中國也成爲了日`本的最大出口國。

而對於中國本國工商業來說也同樣如此,歐洲資本和商品撤離後,如果本國的工商業能夠及時的填補這部分市場空白,那麼等一戰結束後,中國的工商業就能夠連番無數倍,到時候工商業甩日`本幾條街沒有任何問題。

這個時候就出現問題了,中日兩國的工商業是極爲相似的,而市場也都是亞洲市場,而市場是固定的,中國要發展,就不能把市場讓與日`本,日`本要真正的崛起,那麼也必須搶佔這些市場。現在的亞洲市場就這麼大一點,是養不起兩個工業國家的!

實際上而言,亞洲市場纔是關係到日`本和中國這兩個國家存亡的重點,至於歐洲大陸上的那些戰爭紅利,那基本上就是爲了美國準備的,而實際上除了美國外,中日兩國也沒有辦法去提供歐洲各國所大量需要的工業產品。

這一場戰爭紅利,美國註定是吃大頭,只留下了小頭給世界其他國家爭奪,中國和日`本就是爲了其中一部分進行爭奪,失敗的那方雖然不至於一點都沒有,但是也只剩下喝湯的份了。

爲了在歐洲資本撤出國內市場後填補這部分市場的空白,陳敬雲已經是明確指示華夏銀行下屬各企業提供充足的資金貸款,用於引進設備和幾乎,擴大生產。而對於華夏銀行以外的其他民營企業家,陳敬雲也是吩咐工商部的官員要引導好國內民營企業家做好相關的攻佔市場的準備。

而這種情況下,中國的諸多企業向國外也是發出了諸多工業設備的訂單,由於歐洲方面已經面臨戰爭,所以這部分工業設備的訂單大多數發往美國,而少部分則是發往日`本。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陳敬雲準備利用這場歐洲大戰發展本國工商業的同時,也是直接擴大了美國資本的在華投資,讓美國獲得了更廣大的戰爭利潤收入。因爲中國現在要發展工商業,幾乎是註定了要進口諸多機器設備,而原本這一部分的進口額美國雖然也佔據了不少,但是絕對不像現在這樣佔據了高達八成以上,相對的在歐洲產品撤離中國市場後,美國人是直接佔據了中日兩國的高端工業產品的市場。

這一場世界大戰,真正的贏家只有一個,那就是美國!而起在戰爭還沒有爆發之前,美國就已經註定了是這場戰爭的唯一贏家。

世界局勢紛亂之際,陳敬雲在南京過的和往常一樣忙碌,六月中旬,他再一次外出視察,這一路並沒有走太遠,而是沿着滬寧杭鐵路轉一圈。先是從南京出發,然後抵達江陰視察了江陰要塞。由於把南京定位首都,所以江陰要塞極爲重要,只要這裡能夠擋住的話,那麼南京就可以不受敵軍艦炮和陸軍的威脅,而國民軍控制江陰炮臺後,也一度進行了修繕,並改爲了江陰要塞。後來陳敬云爲了籌備青島戰事,預防日後和日`本爆發衝突後日`本軍艦直接駛入長江,又加撥了特別款對對江陰要塞和吳淞要塞進行整備。

其中吳淞要塞以南炮臺、北炮臺、獅子林炮臺爲核心,構築了一個要塞堡壘區,部署各型號火炮五十餘門,其中以後裝火炮、速射炮爲主,另外也有少量的前裝大口徑火炮。爲了加強吳淞要塞的火力,國民軍海軍不但把一些庫存的老式重炮給搬了上去,甚至連退役炮艦上的主炮也給搬了上去,以至於讓吳淞要塞的實力大增。

江陰炮臺在清末時期當兵沒有受到太大的重視,在辛亥後由於中華共和國定都南京後,纔在整備吳淞炮臺之餘也對江陰炮臺進行了整備,並部署了部分火炮,不過就火力而言尚無法和吳淞炮臺相提並論。

不過江陰炮臺和吳淞炮臺不同,吳淞炮臺臨海,可以說是阻擋敵海軍進入長江的最重要門戶,而到時候也可能會直接面臨敵海軍的重炮轟炸,所以火力和防備都是以海防要塞爲標準建設的。而江陰炮臺的話,最主要的作用就是扼守長江航道,對於外敵海軍的話那就是在吳淞炮臺失陷以後才能發揮作用,而且到時候也會面臨着大量敵陸軍的進攻,所以對江陰炮臺的定位方向並不是海防要塞,而是作爲南京門戶,陸地要塞來進行建設的。而這兩個要塞區也是駐紮了重兵,除了要塞本身的炮兵外,吳淞炮臺另外還駐紮了第八師的一個步兵團。而江陰要塞更是駐紮了第二十一師的主力部隊。

這兩處地方可謂是長三角地區最爲重要的軍事要塞了,所以陳敬雲巡視途中特地去視察也是合情合理的,視察完了江陰後,陳敬雲抵達上海,並參觀視察了上海經濟開發區,以及上海兵工廠、上海鋼鐵廠等一系列重要企業,緊接着陳敬雲抵達杭州,同樣以視察經濟開發區爲主,隨後陳敬雲則是原路返回,路過上海時,陳敬雲卻是見到了久違的琳娜和格蘭瑟伯爵夫人母女。

第823章 託管安達曼羣島第850章 黎明到來第648章 夜幕中的炮聲(二)第957章 繼承人(三)第296章 時代歸屬第649章 魚雷夜襲第276章 軍艦下水第296章 時代歸屬第881章 兩敗俱傷(一)第206章 妻妾諸事第182章 踏上杭州第318章 南京國會第213章 大戰(三)第468章 費迪南犯二第959章 美國的決心第1045章 電子對抗第120章 徐鏡清的野望第553章 戰後經濟危機第118章 陳彩的興奮第1042章 克查赫衝突(二)第483章 陸軍整編方案一第798章 烏蘭烏德戰役(三)第183章 杭州晚宴第664章 戰爭中的工業經濟第249章 和談呼籲第979章 戰爭還沒有結束第825章 伊朗和中東局勢第951章 進軍伊朗第554章 旅順!動員!第52章 佐藤涼介(一)第321章 南北,初戰第125章 浙江財政第873章 戰列艦在行動第19章 孫道仁的條件第966章 橄欖枝一號(一)第362章 空軍學校第764章 嚴傲雲(一)第712章 各國新政第765章 緬甸動亂第982章 地中海我們來了(一)第713章 波斯王儲來訪(一)第620章 北平王庚第116章 增兵浙北第1030章 調查局動盪第35章 激戰福鼎(二)第126章 各方反應第604章 總統換屆第844章 太平洋公約(一)第375章 林浩心思第394章 蔡秘書第241章 造艦方案第401章 琳娜的思念第866章 全軍覆沒第450章 進軍北京第168章 海軍變節第391章 德國和鎢礦第1046章 坦克對決(一)第726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一)第844章 太平洋公約(一)第431章 任人唯親第244章 財政預算(二)第883章 天亮出擊第21章 籌建軍政府第780章 蘇德戰爭(一)第793章 中蘇協議(二)第32章 陳府景象第222章 滇軍和四川(一)第208章 空襲(二)第219章 居仁堂(一)第648章 夜幕中的炮聲(二)第141章 薩鎮冰南下第1055章 分析(一)第447章 北洋的葬禮(一)第995章 譭譽參半的勝利第22章 明爭暗鬥第771章 混亂年代第430章 代表團抵達第773章 籌集軍費(一)第756章 天山號上第217章 中尉和家書第724章 低速重彈計劃第667章 安州戰役(二)第17章 于山和旗界第13章 臨近生變第740章 中芬共同防禦條約第949章 德國問題(三)第619章 桃花情第761章 b19超遠程戰略轟炸機第798章 烏蘭烏德戰役(三)第743章 奧拉夫戰役(三)第1025章 縮頭烏龜第563章 東海大海戰第498章 湖南危急第70章 視察警衛旅第518章 華夏銀行重組風波第273章 國會選舉(一)第790章 進軍緬甸(一)第517章 股票瘋狂第846章 超級航空母艦第742章 奧拉夫戰役(二)
第823章 託管安達曼羣島第850章 黎明到來第648章 夜幕中的炮聲(二)第957章 繼承人(三)第296章 時代歸屬第649章 魚雷夜襲第276章 軍艦下水第296章 時代歸屬第881章 兩敗俱傷(一)第206章 妻妾諸事第182章 踏上杭州第318章 南京國會第213章 大戰(三)第468章 費迪南犯二第959章 美國的決心第1045章 電子對抗第120章 徐鏡清的野望第553章 戰後經濟危機第118章 陳彩的興奮第1042章 克查赫衝突(二)第483章 陸軍整編方案一第798章 烏蘭烏德戰役(三)第183章 杭州晚宴第664章 戰爭中的工業經濟第249章 和談呼籲第979章 戰爭還沒有結束第825章 伊朗和中東局勢第951章 進軍伊朗第554章 旅順!動員!第52章 佐藤涼介(一)第321章 南北,初戰第125章 浙江財政第873章 戰列艦在行動第19章 孫道仁的條件第966章 橄欖枝一號(一)第362章 空軍學校第764章 嚴傲雲(一)第712章 各國新政第765章 緬甸動亂第982章 地中海我們來了(一)第713章 波斯王儲來訪(一)第620章 北平王庚第116章 增兵浙北第1030章 調查局動盪第35章 激戰福鼎(二)第126章 各方反應第604章 總統換屆第844章 太平洋公約(一)第375章 林浩心思第394章 蔡秘書第241章 造艦方案第401章 琳娜的思念第866章 全軍覆沒第450章 進軍北京第168章 海軍變節第391章 德國和鎢礦第1046章 坦克對決(一)第726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一)第844章 太平洋公約(一)第431章 任人唯親第244章 財政預算(二)第883章 天亮出擊第21章 籌建軍政府第780章 蘇德戰爭(一)第793章 中蘇協議(二)第32章 陳府景象第222章 滇軍和四川(一)第208章 空襲(二)第219章 居仁堂(一)第648章 夜幕中的炮聲(二)第141章 薩鎮冰南下第1055章 分析(一)第447章 北洋的葬禮(一)第995章 譭譽參半的勝利第22章 明爭暗鬥第771章 混亂年代第430章 代表團抵達第773章 籌集軍費(一)第756章 天山號上第217章 中尉和家書第724章 低速重彈計劃第667章 安州戰役(二)第17章 于山和旗界第13章 臨近生變第740章 中芬共同防禦條約第949章 德國問題(三)第619章 桃花情第761章 b19超遠程戰略轟炸機第798章 烏蘭烏德戰役(三)第743章 奧拉夫戰役(三)第1025章 縮頭烏龜第563章 東海大海戰第498章 湖南危急第70章 視察警衛旅第518章 華夏銀行重組風波第273章 國會選舉(一)第790章 進軍緬甸(一)第517章 股票瘋狂第846章 超級航空母艦第742章 奧拉夫戰役(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