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 收復外蒙

時間進入到1915年後,德國有感於在西線遲遲不能取得突破和進展,反而傷亡慘重,不得已之下德軍改變了去年的戰略,準備在西線進行戰略防守,而抽調主力部隊前往東線,準備和奧匈一起先把俄國打垮了。

當德軍把戰略重點投到了東線後,俄軍的壓力瞬間爆升,連續從國內腹地以及遠東地區抽調大量兵力奔赴歐洲戰場。

在這種背景下,籌劃已久的鎮壓外蒙叛亂的行動也是正式開展了起來!

南京參謀部。

“黃安源少將的第一騎兵師這數月來已經肅清了大約五千餘人的叛軍,目前已經進駐到庫倫,吳俊升中將的第二騎兵師也已經肅清了東面的近萬叛軍,目前在庫倫以東三百里外,正在急速趕往庫倫中。”郭恆思向着陳敬雲彙報着外蒙叛亂的事務。

陳敬雲聽罷點了點頭:“這幾個月來辛苦他們了!”

陳敬雲的這一句辛苦可不是客氣話,而是事實。實際上在去年青島戰役前後國民軍的兩個騎兵師就已經相繼往外蒙古進軍,也許是當時俄軍在歐洲戰局並沒有太過吃力所以在外蒙古問題上依舊強硬,雖然沒有直接派出軍隊來,但是卻給外蒙古的叛軍送去了大量的軍械,並訓練叛軍對抗國民軍。如此一來國民軍的兩個騎兵師進軍庫倫的過程中除了後勤問題麻煩無比外,還受到了蒙古叛軍的多次阻擊,加上蒙古的廣闊平原裡國民軍的主力步兵部隊也是不好機動,只能依靠那兩個騎兵師獨自作戰,和叛軍前後交戰了數次互有勝敗。而當時國民軍的主要精力都放在瞭如何平定西南叛亂上,所以外蒙方向的進展一直都不大。等國民軍在西南奠定勝局可以抽調部分兵力前往外蒙古的時候,外蒙古已經是暴雪連天,在冬季嚴寒的情況下不但步兵師自身的機動和補給極爲困難,甚至連保障前線的兩個騎兵師的後勤都力有不逮。

如此情況下,國民軍也就是暫緩了外蒙攻勢,準備讓前線的兩個騎兵師先休整一段時間,等嚴寒大雪天氣先過去了再說。

又是緩了一個月後,直隸蒙古戰區的第一軍軍長李繼民上將增派了一個步兵師直接進入外蒙古除了保障前線第一騎兵師的補給線外還以碾壓的態勢直奔庫倫,東北戰區的徐鏡清中將也是抽調了馬龍潭的第五十七師從東北方向進入外蒙古東部。也就是原來的第二十五混成旅,1915年的陸軍整編方案中,把所有的混成旅一律改稱步兵師,具體師番號從33排起,比如第25混成旅+32後其番號就變爲‘中國陸軍第五十七步兵師’。

空軍方面也是加大了對外蒙古方向的空中偵查,爲前線作戰的兩個騎兵師提供了大量的情報,如此情況下黃安源的第一騎兵師和吳俊升的第二騎兵師纔是扭轉先前的困局,先後消滅了總數上萬的叛軍。

外蒙的叛軍其實一共也沒有多少,就算是俄國人全力扶持但是也只有萬人左右而已,這叛軍主力被消滅後除非俄軍直接出兵,不然就沒有人可以阻擋中國收復外蒙了。

三月十九號,黃安源在庫倫外擊敗了叛軍最後一支抵抗力量後佔領庫倫,抓捕了叛軍的一羣高層軍政要員。

“好,這次總算是不在蹦躂了!”陳敬雲看着黃安源發來的捷電,笑容滿面的他顯然心情很不錯!

實際上他的確心情不錯,現在國內局勢已經穩定,陸軍的野戰部隊以及地方守備隊正在國內開展轟轟烈烈的打擊私人武裝和清剿土匪的活動,這兩三個月來先後消滅的土匪或私人武裝已經高達五十餘萬人,其中大部分都是西南和西北地區的戰果,已經把戰略重心轉向爲維護國內治安的陸軍取得的成效是非常大的,沈綱甚至向陳敬雲保障,再給陸軍半年的時間,陸軍保證國內再也看不到任何土匪或者私人武裝。

國內安全局勢穩定,工商業發展迅速,1915年的經濟發展還遠超了去年工商部的預期,第一季度的進出口總額已經達到了五億元,而其中出口額高達兩點七億元,隨着國內局勢的穩定以及歐洲戰爭所引發的經濟發展熱潮在經過了數個月的醞釀後已經開始呈現井噴式的爆發。

現在外蒙古叛亂被成功鎮壓,而軍事情報處也是對陳敬雲提交了報告,聲稱俄軍目前遠東方向的部隊依舊在想歐洲轉移,東北以及外蒙方向的俄軍短時間內無對中國出兵的跡象,而這就說明了中國鎮壓蒙古叛亂的舉動雖然引起了俄國的強烈反對,但是俄國人在歐洲戰事緊張的時候也不想在遠東和中國再打一場。

外蒙的順利收復,這代表着什麼?這代表着陳敬雲已經順利的全盤接受了前清遺留下來的中國版圖,沒有因爲辛亥革命的緣故而讓中國無緣無故就少了幾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説實話,對於中國的現狀,陳敬雲是很滿意的,同時對自己的成就也是感到了有些自豪甚至是驕傲的。

辛亥後來來往往那麼多風流人物一個個都被他陳敬雲踩在了腳下,數年後的今天,他陳敬雲纔是唯一的成功者,其他的袁世凱、唐繼堯、孫文、宋教仁、黃興、陸榮廷、閻錫山等人不是身死就是兵敗流亡國外,而蔡鍔更是被袁世凱軟禁了兩年後在國民軍進軍北京後一度恢復了人身自由,但是緊接着西南叛亂陳敬云爲了防止蔡鍔這個在西南地區有着強大號召力的人回到雲南,所以再一次把他軟禁在北京,直到唐繼堯被槍斃後他纔是重新恢復了人身自由。

而這個時候的他婉拒了陳敬雲給予的參謀部顧問的職位,這位陸軍中將不知道是失去了往日的雄心壯志還是對陳敬雲的所作所爲不滿,又或者只是單純的不再參與軍政事務,他現在是整日流連於章臺之中,和小鳳仙打的火熱,他這個陸軍中將和小鳳仙的花邊新聞還經常被登上報紙呢。

對比這些人,陳敬雲自覺自己在事業上應該算是成功的了,事業上的一帆風順之餘,加上上個月羅漓剛給他生了個女兒,雖然羅漓因爲自己生的是女兒,而不是林韻和董白氏那樣生的是女兒而偷偷哭了幾會,但是看到陳敬雲似乎對三個子女裡頭更寵愛這個女兒後也是寬下了心來。

實際上陳敬雲還真是比較喜歡這個取名爲陳薇兒的女兒,一有時間就喜歡抱着這個長女,甚至有時候還抱着到總統辦公室裡上班呢,這種情況相對於陳敬雲對待自己的兩個兒子的情況有些不太相同。

事業家庭似乎一切都挺順利的,這樣的陳敬雲沒有道理心情不好!

見陳敬雲面帶微笑着似乎又是陷入了沉思,郭恆思待了一會後道:“主席,那該如何回覆黃將軍?”

陳敬雲這會纔是收起了自己的笑容,然後道:“那羣叛軍我也不想見,所以也就沒必要帶來南京了,讓黃安源直接審判後以叛國罪槍斃。”

說道這裡後,陳敬雲又道:“你去和沈綱說一說,是該給黃安源升一升了,授他中將銜,白銀雙劍勳章,他也是福州起義的老人了,當年如果沒有他把彈藥給搶到並守好,就沒有今日之局面了!”

黃安源當年可是率領馬隊擊退了清軍後守住了彈藥,而陳敬雲的第二營得到了這批子彈後才攻下了軍械庫,由此奠定了福州起義的局面,可以說黃安源乃是福州起義的首功之人也不爲過。而隨後的發展中,黃安源受限於同盟會成員的身份,後來又加入到了林文英的同盟黨所以一直都被陳敬雲排擠在覈心之外,後來黃安源也是醒悟了過來,退出了同盟黨並加入了國社黨後纔算是被重用,不過地處南方的國民軍當時並沒有多少騎兵,所以黃安源身爲騎兵的老大軍銜也是一直難以得到提升,當時爲了給他升少將的時候陳敬雲還特地讓他兼任了軍牧司的司長,後來北伐戰爭中他才以少將的軍銜率領第一騎兵團作戰,後來第一騎兵團擴編爲第一騎兵師後,他的少將師長身份纔是坐實了下來。

現在他在蒙古方向苦戰數月,先後消滅叛軍數千人並佔領了庫倫鎮壓了叛亂,這樣的軍功讓他升到一箇中將是綽綽有餘的了。

“收復外蒙是一件大好事,是一件振奮民心的大喜事,所以軍方好配合好宣傳部的宣傳工作!”陳敬雲口中的宣傳部是指國社黨的宣傳部,在政府部門當中只有政務院下屬有一個新聞辦公室,但是他們的主要工作基本就是用來召開記者會之類的,並不負責新聞監管和宣傳工作,實際上國社黨的宣傳部所負責的新聞檢查和宣傳工作是沒有得到任何的憲法承認的,從法律層面來說中國的報業是自由的,政府沒有相關機構以新聞監察的理由能夠查封這些報紙,但是實際上新聞監察卻是由國社黨的宣傳部負責,而處理這些報紙的罪名也不是什麼新聞監察,而大多是以其他罪名,比如叛國罪?煽動暴`亂等罪名,執法機構也不是警察部和監察部,而是調查局。

而這種模式在政府內部得到了極大的反對,他們不是反對進行新聞管制,他們是反對調查局插手!南京共和政府當中,不管是國社黨人還是同盟黨人又或者是國民進步會的人,他們之間相互是敵人,但是他們也有着統一的敵人,那就是陳彩所領導的軍事調查局!

而全國經濟發展迅速,安全局勢穩定的情況下,一場無聲無息的政治角鬥正悄然的於政府文官和調查局之間上演!

第897章 貿易和黃金第750章 日荷戰爭(二)第510章 泰山號航空母艦第324章 北洋空軍處第119章 反攻開始第625章 繁榮背後的危機第347章 巢湖激戰(四)第718章 兒女初長第329章 軍費之爭第1023章 杜魯門的問題第453章 湖北佈局第636章 日軍的反撲第248章 推銷債券第874章 戰列艦的夜襲第338章 主攻方向第480章 青島克和自沉第97章 航空工業第265章 東南宣撫使(一)第387章 幻象和愛國第116章 增兵浙北第39章 關餘貸款第515章 華夏銀行危機第68章 山本純一郎(一)第826章 偉大事業第536章 華山級航空母艦第337章 渡江第1057章 巴格達談判(一)第203章 沈綱計劃(四)第804章 主動出擊(一)第151章 吉利斯(四)第47章 復古風情第157章 午後閒情第273章 國會選舉(一)第821章 核彈和火箭第699章 進軍琉球(二)第347章 巢湖激戰(四)第82章 左將軍第1004章 高層齊聚第711章 養狗咬人第724章 低速重彈計劃第927章 日本人的選擇第886章 登陸琉球(一)第342章 渡江第三天第903章 東京空戰(三)第729章 蘇俄KV坦克第871章 擊沉瑞鶴號(二)第613章 航母崛起第665章 五星勳章第819章 戈壁灘上的蘑菇雲第484章 陸軍整編方案二第526章 銀行家沒有國界第591章 主炮的選擇第81章 國民軍第一師第333章 午夜初啼第450章 進軍北京第201章 沈綱計劃(二)第442章 1914財政預算第335章 航空變革第26章 焦達峰擴軍第938章 投降爭論(二)第674章 第一軍的覆滅(一)第619章 桃花情第625章 繁榮背後的危機第24章 殺人奪權第748章 日本的選擇(二)第858章 秦海濤第506章 第一屆國會選舉第428章 新的一年第710章 希特勒的崛起第837章 1942年的結束(一)第868章 第三波攻擊羣第766章 東南亞戰爭(一)第590章 裝甲和動力第845章 太平洋公約(二)第1037章 突如起來的空戰第668章 陳家兄弟(一)第861章 帝嚳號危機(二)第578章 總動員(二)第732章 大型裝甲航母第661章 山下源太郎第778章 中日密約(一)第13章 臨近生變第98章 航空部隊第26章 焦達峰擴軍第597章 爆發(二)第738章 芬蘭絞肉機(一)第110章 通電罵戰第85章 續 暗殺風雲(二)第774章 籌集軍費(二)第316章 陣營選擇第891章 趙臨東第738章 芬蘭絞肉機(一)第436章 全軍動員第286章 爲了中國第454章 狐狸精第562章 東海大海戰(二)第177章 龍濟光的去向第199章 上海之行(二)第648章 夜幕中的炮聲(二)第50章 袁屠夫在潮州
第897章 貿易和黃金第750章 日荷戰爭(二)第510章 泰山號航空母艦第324章 北洋空軍處第119章 反攻開始第625章 繁榮背後的危機第347章 巢湖激戰(四)第718章 兒女初長第329章 軍費之爭第1023章 杜魯門的問題第453章 湖北佈局第636章 日軍的反撲第248章 推銷債券第874章 戰列艦的夜襲第338章 主攻方向第480章 青島克和自沉第97章 航空工業第265章 東南宣撫使(一)第387章 幻象和愛國第116章 增兵浙北第39章 關餘貸款第515章 華夏銀行危機第68章 山本純一郎(一)第826章 偉大事業第536章 華山級航空母艦第337章 渡江第1057章 巴格達談判(一)第203章 沈綱計劃(四)第804章 主動出擊(一)第151章 吉利斯(四)第47章 復古風情第157章 午後閒情第273章 國會選舉(一)第821章 核彈和火箭第699章 進軍琉球(二)第347章 巢湖激戰(四)第82章 左將軍第1004章 高層齊聚第711章 養狗咬人第724章 低速重彈計劃第927章 日本人的選擇第886章 登陸琉球(一)第342章 渡江第三天第903章 東京空戰(三)第729章 蘇俄KV坦克第871章 擊沉瑞鶴號(二)第613章 航母崛起第665章 五星勳章第819章 戈壁灘上的蘑菇雲第484章 陸軍整編方案二第526章 銀行家沒有國界第591章 主炮的選擇第81章 國民軍第一師第333章 午夜初啼第450章 進軍北京第201章 沈綱計劃(二)第442章 1914財政預算第335章 航空變革第26章 焦達峰擴軍第938章 投降爭論(二)第674章 第一軍的覆滅(一)第619章 桃花情第625章 繁榮背後的危機第24章 殺人奪權第748章 日本的選擇(二)第858章 秦海濤第506章 第一屆國會選舉第428章 新的一年第710章 希特勒的崛起第837章 1942年的結束(一)第868章 第三波攻擊羣第766章 東南亞戰爭(一)第590章 裝甲和動力第845章 太平洋公約(二)第1037章 突如起來的空戰第668章 陳家兄弟(一)第861章 帝嚳號危機(二)第578章 總動員(二)第732章 大型裝甲航母第661章 山下源太郎第778章 中日密約(一)第13章 臨近生變第98章 航空部隊第26章 焦達峰擴軍第597章 爆發(二)第738章 芬蘭絞肉機(一)第110章 通電罵戰第85章 續 暗殺風雲(二)第774章 籌集軍費(二)第316章 陣營選擇第891章 趙臨東第738章 芬蘭絞肉機(一)第436章 全軍動員第286章 爲了中國第454章 狐狸精第562章 東海大海戰(二)第177章 龍濟光的去向第199章 上海之行(二)第648章 夜幕中的炮聲(二)第50章 袁屠夫在潮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