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渡江

長江江面上,三艘體型龐大的軍艦小心翼翼的沿江上游駛去,這三艘軍艦正是國民軍上半年才服役的長樂級炮艦。

陳敬雲成立大元帥府後,下設統帥部和政務院,原來的海軍處也就順勢成爲了海軍部,薩鎮冰就任海軍部總長。原屬的國民軍海軍自然也就全部轉入到南京臨時政府所屬,編制和船隻以及人事任命沒有任何的變動。第一艦隊任舊是以海圻號、海籌號、海容號、海琛號這四艘巡洋艦爲主力,以陸續歸國的五艘四百噸級小型驅逐艦加上原有的飛鷹號驅逐艦爲輔,組成了巡洋艦艦隊。

第二艦隊則是收攏了衆多的炮艦,包括了長樂級五艘炮艦,江字級炮艦,楚字級炮艦以及剩餘若干炮艦,其中的部分老舊炮艦已經被迫退役,挪出軍費來用於其他軍艦的費用。第二艦隊和第一艦隊的定位不一樣,第一艦隊是遠洋作戰的巡洋艦隊,主力艦隊都集中在江陰基地和上海基地,並活動與在南京以東的長江部分,南京以西的長江對於第一艦隊的戰艦來說,水深以及其他河道的障礙是巨大的威脅,同樣大小的遠洋驅逐艦要比同型炮艦吃水深得多,所以沒有必要情況下,第一艦隊的主力是不會輕易沿江西進,怕的不是北洋軍的陸軍重炮,而是怕自己擱淺了造成船隻破損。

但是第二艦隊裝備的都是炮艦,裝備了那麼多炮艦,那麼內河的巡弋以及其他任務自然是交給了第二艦隊居多。國民軍控制區下有三條水系,分別是長江,珠江,閩江,其中的閩江算不上大江大河,也開不進去大軍艦,所以第二艦隊只是在福州港裡駐紮了一支炮艦支隊,爲第四炮艦支隊所轄不過兩艘三百噸不到的炮艦甘泉號和舞風號。但是福州還有一個訓練艦隊,也就是第三艦隊還有三艘今年才入役的訓練巡洋艦,這可是三千兩千五百多噸的大傢伙。好在長江裡海軍實力尚可,北洋軍現在又完全喪失了海軍,所以海軍部纔會把第三艦隊的這三艘大傢伙留在福州做它們的本職工作:訓練海軍官兵!

在珠江,海軍部也沒有留下太多的兵力,只部署了一個第五炮艦支隊在廣州,轄四艘五百噸到八百噸不等的炮艦,分別是聯鯨號、福安號、建威號、建安號。

珠江和閩江都沒有太多的海軍兵力,那是因爲長江牽制了海軍部太多的兵力。第一艦隊不用說了,是巡弋揚子江的主力艦隊,同時也是保證國民軍從蘇南渡江的最主要武器,更是阻止北洋軍在蘇南渡江的重要因素。而第二艦隊也把下屬的第一炮艦支隊五艘長樂級炮艦,第二炮艦支隊六艘楚字級炮艦,第三炮艦支隊四艘江字級炮艦全都部署在長江。

並且海軍部已經決定蔣這三個炮艦支隊作爲長江中游的主要海軍力量,除四艘江字級炮艦部署到九江外,還有五艘長樂級和六艘楚字級炮艦作爲海軍在蕪湖以及安慶等皖南地區的海軍存在,必要時候,海軍還會調遣第一艦隊冒險進入長江中段水道。至於現在嘛,還沒有到那個地步,海軍自然捨不得把少數幾艘主力艦冒個擱淺的危險駛入長江中段。所以這國民軍發動渡江作戰計劃之時,最主要的海軍火力掩護就是來至於第一炮艦支隊和第二炮艦支隊,五艘長樂級和六艘楚字級,一共十一艘炮艦。

儘管長樂級炮艦是專門作爲內河炮艦而設計建造的,但是長樂級的吃水深度其實也不淺,足足有兩米五左右,加上接近八百噸的排水量,長足足達到了六十多米,寬也有九米。這樣體型如果放在海面上顯得十分渺小,那麼是南京以東的揚子江流域也足夠讓長樂級炮艦全速馳騁。然而長江水道一過南京後,就是突然變得窄起來,水深也不高,更關鍵的是這些航道里有着不少暗礁的存在,讓長樂級這樣的炮艦縱然能夠開進來,但是爲了避免擱淺它也是小心翼翼的向上遊緩慢前進。

第一炮艦支隊支隊長金宏業海軍上校站在他的座艦長樂號的指揮台上,低頭看着手中的一份命令。這份命令是海軍部昨夜直接發到長樂號,命令當時在蕪湖附近的第一炮艦支隊繼續西進,協作陸軍渡江,並給陸軍提供火力支援。接到命令後,金宏業就知道,傳的沸沸揚揚的渡江計劃終於是開始了,儘管金宏業自己還不知道國民軍的主攻方向在那裡,但是現在來看,蕪湖必然是其中之一。

昨夜收到命令後,金宏業率領第一炮艦支隊西進前往指定地點,但是劉宏業的運氣差了些,剛起航不久,一艘炮艦就不小心擱淺,迫使劉宏業不得不放棄這艘炮艦然後率領四艘長樂級炮艦繼續西進,可是到早上的時候,一艘炮艦由於操作不慎,和一艘經過的貨船相撞,裝也就算了,偏偏還把自己的船首撞出一個大洞來,不但前主炮受到損傷,甚至船體也進水。這讓劉宏業氣的直罵娘:“這羣新兵蛋`子完全就是瀆職,瀆職……”

劉宏業自己以前出身福州船政學堂,隨後又前往英國留學數年,在英國軍艦上實習過,回國後在前清第一巡洋艦的海圻號上任職。長樂級炮艦大規模服役後,他劉宏業成爲了長樂號的艦長。隨後劃分第一艦隊和第二艦隊的時候,第二艦隊以多艘同型炮艦爲原則設立了五個炮艦支隊,五艘長樂級炮艦也就被劃分爲第一炮艦支隊,劉宏業也得以繼續高升,任職第一炮艦支隊的隊長,掛海軍上校銜。

劉宏業的求學和任職經歷算得上是目前中國海軍中高層海軍將領的一個縮影,幾乎都是差不多一個模式。不過在現在海軍的衆多海軍基層軍官中,卻是存在着大量的低素質軍官,中國海軍現在是大規模擴張的階段,今年已經有十餘艘軍艦服役,而且這都是大船需要衆多的海軍軍官來駕駛這些戰艦,而國民軍海軍雖然整體上繼承了整個中國海軍,但是前清時代培養出來的合格海軍軍官也就這麼多,這一下子擴編太多的話,根本就滿足不了衆多高級軍官的缺額。更不用說,中國在美國訂購的軍艦即將回國,其中少數幾艘軍艦甚至已經下水進行舾裝海試的階段了,爲此中國海軍派出了大量的海軍人員前往美國接受戰艦。如此一來,原本就合格官兵不足的海軍就人手更加緊缺了。

不得已之下,海軍部也就大量啓用那些福州海軍學校裡學生,甚至把那些還沒有畢業的學生都抽出來讓他們提前服役。這些沒有經過培訓,沒有到列強海軍中進修深造過海軍軍官素質自然是好不到那裡去。

劉宏業手下就有很多這種基層軍官,這些人的技能素質讓劉宏業極爲不滿,但是不滿歸不滿,他也沒有辦法來改變這個現狀,他說破嘴了海軍部也不可能給他找來衆多的合格海軍軍官。

經過一路的崎嶇,劉宏業終於率領着剩下的三艘長樂級炮艦抵達了制定地點,而在他們的前面,早已經有着國民軍第二炮艦支隊的六艘楚字級炮艦等着了。劉宏業到達的時候,第二炮艦支隊的隊長呂健乃是劉宏業的同學,不但是福州船政學堂同一期的畢業生,而且在英國留學的時候也是同一期,連後來上英國艦隊實習的時候還是一期,所以這同學十幾年的兩人見到後自然免不了問候幾句,當呂健得知劉宏業率領的兩艘炮艦竟然因爲一艘擱淺一艘被撞而損失戰鬥力的時候,把嘴巴張的老大,讓劉宏業臉色漲得通紅,最後是冷哼一聲就是走了出去。

回到長樂號上後,劉宏業依舊有些心煩,不過煩歸煩,很快他就接到了來自於蕪湖方面第二軍指揮部的命令,讓海軍艦艇向某某方向進行遠距離炮擊。劉宏業接到傳令後不敢怠慢,和呂健商量一陣後,就是簡單確立了炮擊的計劃,隨即停泊在江面上的這九艘炮艦已經對這北方陸續開火。長樂級上的主炮乃是一門105毫米艦炮,而楚字級上的主炮爲兩門120毫米艦炮(艦炮型號繁雜,前文中全用三寸、四寸、五寸炮描述有失準確,今後用準確數字),值得注意的是,這些長樂級的艦炮以及楚字級乃至江字級上的艦炮都是用的日製艦炮,所以纔會出現105口徑,120口徑,而不是標準的英寸口徑!現在上海兵工廠得到了大量的技術資料後,已經開始仿製美式的四寸艦炮,東南鋼鐵廠也根據兵工廠的要求試製相關的特種鋼材。

相對於陸地火炮的進展較爲順利,海軍艦炮的研製尤爲困難。雖然現在的陸軍加農炮對於福州兵工廠來說難度也不小,七十五毫米的野炮到現在也沒能夠大規模量產,但是海軍用的艦炮口徑比陸軍野炮更高,動則四十倍、四十五倍以上,這對火炮身管的要求極爲嚴格。儘管困難,但是這種困難並不會持續太久,因爲基於中美軍事援助計劃,陳敬雲已經用大量的貸款資金購買了衆多的武器,尤其是火炮的技術專利,而製造火炮所需要的各種特種鋼材的專利也購買了回來,所以東南鋼鐵廠只要按照美方交付的圖紙進行仿製生產,就能夠把大量特種鋼材仿製出來,而福州兵工廠也能夠利用這些原材料進行相關的仿製生產。現在對於東南鋼鐵廠和福州兵工廠以及上海兵工廠來說,所欠缺的不是技術圖紙,而是時間,他們需要時間把購買的設備安裝調試,東南鋼鐵廠現在是手裡有着技術圖紙,就等着把大批的設備安裝擴建廠房進行生產,現在他們欠缺的是時間而已。畢竟要建設一個大型鋼鐵廠和一個大型的兵工廠,所需要的時間不是一天兩天的時間,而是要一年,甚至兩年,三年以上的時間。

現在,楚字級和長樂級的主炮和相當數量的三寸副炮就是根據陸軍提供的目標指示,進行了遠距離的炮擊,這些海軍艦炮都是高倍徑的加農炮,射程可比陸軍的火炮大多了,炮擊一開始後,就一直持續了很久,各艦的主炮陸續開火,它們並沒有打的很急,而是間隔一會纔會開下一炮,免的打的太快損壞身管壽命。而在衆人的視線之外的某處山谷內,一個北洋軍的炮兵陣地爆炸聲連連,讓北洋軍第三師獨立旅下屬的炮兵營營長聽的心驚膽顫,第三師獨立旅被部署在前沿,就和蕪湖隔了個長江,國民軍要從蕪湖方向渡江的話,那麼第一個遇上的就是這個獨立旅。

礙於情報偵察能力,現在馮國璋都不知道國民軍到底在那裡雲集了主力,雖然大體上能夠猜的國民軍不是在皖南就是在蘇南,但是這一段距離這麼長,到底哪裡纔是渡江地點呢?馮國璋不知道,這個第三師獨立旅自然也就不知道了,隔了個長江,他們連對面的國民軍現在到底有多少人都不清楚。

而第二軍指揮部早已經通過空中偵查,得知了這個獨立旅的大致駐地,並在數天前偵查到了他們的炮兵營駐地,當時馬成並沒有對他們進行隔江炮擊,因爲隔着距離太遠,第二軍下屬各部隊中裝備的都是75口徑的火炮,其中的野炮射程不過六千到七千米,山炮更低只有四五千米而已,隔着一條長江後要打擊到敵軍的炮兵營很有些困難。所以馬成就一直等着,等到了總攻那一天,用海軍艦炮爲主力,再陸軍的野炮配合進行密集轟炸,一次性把這個炮兵營給斷掉,從而消除這個渡江作戰計劃的最大威脅,爲大軍的安全渡江取得安全上的保障。

現在海軍的火炮已經開始,第二軍也是集中了各師的野炮營,繼而對對岸的北洋軍炮兵營進行密集的炮擊,這突入起來的炮擊讓北洋軍的這個炮兵營都慌了,當下是人荒馬亂,不但有部分火炮被國民軍的炮火直接擊中,更多的是亂跑的人被炮火所殺傷。持續長達半個小時的炮擊,已經讓這個炮兵陣地徹底成爲廢墟,縱然還剩下半數火炮完好,但是炮位被炸燬,甚至有少數彈藥被引發殉爆,更關鍵的是,這個炮兵陣地已經被國民軍所知,如果不進行轉移的話,那麼國民軍隨時能夠對這裡來一場炮擊。而且從落下的炮彈爆炸威力來看,對方絕不可能是陸軍常用的75火炮,而是四寸、五寸炮,這些艦炮的射程可比常用的陸軍75火炮遠多了,所以這進行原地反擊是不可行的。

所以那個北洋軍的炮兵營營長也是果斷,當即就是下令進行緊急轉移,收攏了尚完好的十二門山炮就是一溜煙的轉移了,準備到達下一處備用炮兵陣地。

如此同時,蕪湖城內,第二軍軍長馬成對着下面的衆將冷着臉道:“此戰關係到我國民軍存亡,關係到華夏一統。元帥把主攻的任務交給我第二軍,是對我馬成,也是對在座諸君的信任!還請諸君不要辜負元帥的期望,用盡全力打贏這一仗吧!”

下面的第二軍諸多將領自然是出聲附和,更多人則是一臉興奮的期待着,期待着這一場戰事給他們的肩章上在添加一上一顆金星。

陳敬雲已經放出話來,此戰中他已經把上將的軍銜給衆位將領準備好了!就等着各位立功來拿這軍銜了,上將的軍銜拿出來了,那麼中將的軍銜就更多了,每一次大規模戰事中,都是陳敬雲給手下將領大肆晉升的時候,而可以預料的,這一場戰事中,國民軍會多出不少的上將,中將,同時一大批有能力的校官也會晉升爲少將,進入國民軍將官序列中。

之前陳敬雲的軍銜是上將,爲了避免和手下有着相同的軍銜,更爲了能夠和唐繼堯和陸榮廷分出差距了,陳敬雲又是毫無廉恥之心的宣佈在上將之設立元帥,並且將這個軍銜頒發給了自己。

如此一來,陳敬雲的職位乃是大元帥,而軍銜則是元帥。這很多人把對陳敬雲的稱呼改爲了元帥,之前的司令二字除了自持陳敬雲嫡系,較爲親近的將領外在私下場合偶爾說說外,公開場合上已經無人用了。

陳敬雲自己給自己升爲元帥,爲的就是給手下讓出上將這個級別的軍銜來,不然他一天是上將,下面的那些將軍們就一天都別上也晉升上將。而陳敬雲如此舉動,擺明了就是說,位置已經給你們騰出來了,誰能頭一個當上上將,就看你們自個的造化了。

眼中能夠盯着上將位置的不外乎國民軍內的衆位中將,尤其是四大軍長以及三部總長等少數幾個人而已,而更多的少將則是盯着中將的爲止,那些校官,尤其是一些久居上校的資深校官們已經是等不及要把自己的肩章換成將官特有的肩章了。

馬成在指揮部說的時候,實際上第二軍下屬各部隊已經開始行動,在海軍和炮兵部隊發出炮擊後,第九師下屬一團已經在海軍的掩護下,登船準備渡江,緊隨他們後頭的是大批的工兵部隊,工兵們需要用準備了多時的各種材料快速架設浮橋,架設浮橋後才能夠接應大部隊渡江,畢竟要渡江的除了五六萬人外,還有大批的武器輜重,不可能全部用船運輸過去,而且除了部隊自身外,後方還有後勤部組織的大批民夫,這些民夫同樣會跟在部隊後頭,爲前線的國民軍戰鬥部隊運輸後勤補給。

統帥部提出渡江計劃的時候,甚至是提出直接在長江上建一條永久大橋,但是由於工程浩大,技術難度太大而放棄,只能是選用加固加大的浮橋用來後勤補給的運輸。

第九師的一個團兩千餘人乘坐小木船等小型木製無武裝船隻在海軍的掩護下很快抵達對岸,雖然遭到了一定程度的抵抗,但是北洋軍第三師獨立旅的抵抗力度並不大,顯然他們也是知道在岸邊和有着艦炮支援的國民軍對打對他們是很不利的,所以防守的重點並沒有放在江邊,而是長江以北的城鎮裡。

第九師的第92團建立了灘頭了,開始掩護工兵部隊架設浮橋!

國民軍籌備多月的渡江作戰計劃終於在這個時刻開始了,等浮橋架設完畢的那一刻,就是國民軍主力揮軍北上之時!

第759章 噴氣時代(二)第243章 財政預算(一)第579章 貨幣信用化第823章 託管安達曼羣島第515章 壟斷的危機第184章 大戰將起第27章 袁氏復出第334章 上海事第67章 關餘貸款第788章 緬甸獨立(一)第909章 夜間攔截第519章 府院之爭(一)第808章 巴爾瑙爾會戰(一)第1003章 兄弟(二)第475章 青島第一戰第955章 繼承人(一)第989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三)第724章 低速重彈計劃第101章 陳儀建議第708章 1932年的春節第347章 巢湖激戰(四)第705章 bb-08輕型戰列艦‘少昊號’第1013章 最壞打算第157章 長樂號第56章 內部爭鬥(二)第788章 緬甸獨立(一)第951章 進軍伊朗第168章 海軍變節第347章 巢湖激戰(四)第614章 青島和海防第58章 蘇浙局勢(一)第287章 流言紛飛第148章 吉利斯(二)第627章 高調回歸第723章 海軍貪污案(二)第898章 轟炸東京(一)第58章 蘇浙局勢(一)第617章 封塵的記憶第286章 爲了中國第850章 黎明到來第910章 F12戰鬥機第864章 慘烈(一)第69章 山本純一郎(二)第809章 參謀部會議第241章 造艦方案第811章 巴爾瑙爾會戰(二)第495章 唐陸叛亂第731章 自安級驅逐艦第170章 廣州十月第358章 蔡家崗第561章 東海大海戰(一)第677章 二月南京第903章 東京空戰(三)第783章 我們要打仗了(二)第614章 青島和海防第345章 巢湖激戰(二)第13章 臨近生變第349章 財政支柱第991章 大勝大敗(一)第823章 託管安達曼羣島第430章 代表團抵達第843章 對日作戰計劃第924章 櫻花計劃(三)第531章 海軍第二期發展計劃第723章 海軍貪污案(二)第734章 1938年修訂案第1046章 坦克對決(一)第997章 陰謀(一)第587章 中日倫敦條約第403章 徐樹錚的懷疑第87章 洪府娶親第235章 岑春煊第961章 低估(二)第890章 新加坡(二)第665章 五星勳章第320章 大元帥府第21章 籌建軍政府第857章 第21分艦隊第970章 菲律賓問題(一)第391章 德國和鎢礦第216章 騎兵的輝煌第103章 動亂前夕第32章 陳府景象第831章 波斯灣軍事基地(二)第18章 整編行賞第466章 段芝貴入川第467章 六月南京第800章 香港迴歸第1060章 裁軍和改革第13章 臨近生變第37章 擁袁通電第255章 和談倡議第810章 第五航空軍第559章 航彈和火海第793章 中蘇協議(二)第343章 騎兵對決第672章 臨時第一兵團第520章 府院之爭(二)第556章 中日宣戰第273章 國會選舉(一)
第759章 噴氣時代(二)第243章 財政預算(一)第579章 貨幣信用化第823章 託管安達曼羣島第515章 壟斷的危機第184章 大戰將起第27章 袁氏復出第334章 上海事第67章 關餘貸款第788章 緬甸獨立(一)第909章 夜間攔截第519章 府院之爭(一)第808章 巴爾瑙爾會戰(一)第1003章 兄弟(二)第475章 青島第一戰第955章 繼承人(一)第989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三)第724章 低速重彈計劃第101章 陳儀建議第708章 1932年的春節第347章 巢湖激戰(四)第705章 bb-08輕型戰列艦‘少昊號’第1013章 最壞打算第157章 長樂號第56章 內部爭鬥(二)第788章 緬甸獨立(一)第951章 進軍伊朗第168章 海軍變節第347章 巢湖激戰(四)第614章 青島和海防第58章 蘇浙局勢(一)第287章 流言紛飛第148章 吉利斯(二)第627章 高調回歸第723章 海軍貪污案(二)第898章 轟炸東京(一)第58章 蘇浙局勢(一)第617章 封塵的記憶第286章 爲了中國第850章 黎明到來第910章 F12戰鬥機第864章 慘烈(一)第69章 山本純一郎(二)第809章 參謀部會議第241章 造艦方案第811章 巴爾瑙爾會戰(二)第495章 唐陸叛亂第731章 自安級驅逐艦第170章 廣州十月第358章 蔡家崗第561章 東海大海戰(一)第677章 二月南京第903章 東京空戰(三)第783章 我們要打仗了(二)第614章 青島和海防第345章 巢湖激戰(二)第13章 臨近生變第349章 財政支柱第991章 大勝大敗(一)第823章 託管安達曼羣島第430章 代表團抵達第843章 對日作戰計劃第924章 櫻花計劃(三)第531章 海軍第二期發展計劃第723章 海軍貪污案(二)第734章 1938年修訂案第1046章 坦克對決(一)第997章 陰謀(一)第587章 中日倫敦條約第403章 徐樹錚的懷疑第87章 洪府娶親第235章 岑春煊第961章 低估(二)第890章 新加坡(二)第665章 五星勳章第320章 大元帥府第21章 籌建軍政府第857章 第21分艦隊第970章 菲律賓問題(一)第391章 德國和鎢礦第216章 騎兵的輝煌第103章 動亂前夕第32章 陳府景象第831章 波斯灣軍事基地(二)第18章 整編行賞第466章 段芝貴入川第467章 六月南京第800章 香港迴歸第1060章 裁軍和改革第13章 臨近生變第37章 擁袁通電第255章 和談倡議第810章 第五航空軍第559章 航彈和火海第793章 中蘇協議(二)第343章 騎兵對決第672章 臨時第一兵團第520章 府院之爭(二)第556章 中日宣戰第273章 國會選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