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8章 投降爭論(二)

章節弄錯了,導致中午先發布了939章,現在把938章補上,造成的閱讀不便敬請諒解!

十一月十九號,東京!

“他們這是要我們無條件投降,這怎麼可能接受?就算是要投降,也不能讓他們的部隊進駐帝國,而且對戰犯的審判也必須由我方來進行,如此才能不損國體。”阿南惟幾用着低沉的聲音如此道。

儘管阿南惟幾等人是主戰派,但是隨着局勢每況日下,而美國也是拒絕了日本方面的單方面有條件投降後,阿南惟幾等主戰派的想法也已經慢慢改變,從開始的堅決頑抗到底發展到了現在的有條件投降!

現在阿南惟幾等人所堅持的想法就是:日`本可以對中國投降或者對中美聯合投降,但是投降的前期是必須保證國體不損,也就是說天皇體制必須得以保存、外國部隊不得駐紮日`本本土、對於美國等強硬要求的戰犯審判必須由日`本自己來進行審判。

對於以上這些條件中國和美國是理解不一樣的,中國最重要同時也是唯一的目標,那就是中國可以在日`本本土自由駐軍,同時解散日`本的龐大海陸軍事力量。而對於日`本的天皇體制以及戰犯之類的條件並不關心。

因爲怎麼說呢,對於中國而言,日`本是沒有戰犯的,說的不好聽些這場戰爭可是中國主動對日`本發起的,說嚴重些就是中國對於日`本而言就是侵略者,沒有七七事變,沒有南京大屠殺的這個時空,真要有戰犯那也是中國這邊,用燃燒彈轟炸日`本,用核彈轟炸日`本,單憑這兩樣的話如果是中國戰敗,那些發動這些提議以及執行這些戰略的將軍們都逃不過戰犯甚至反人類的罪名。至於日`本那邊對於中國來說還真的沒有,因爲他們沒有那個實力,想要當戰犯也是不容易的,沒點實力你想要搞大屠殺都搞不了。

審判日`本戰犯的這個要求是英美強烈要求的,對於中國而言可有可無。

還有天皇體制這點嘛,陳敬雲同樣是不太在乎,只要中國在日`本本土上可以自由駐軍,我管你什麼體制,不管是君主立憲還是共和甚至是強人獨裁都沒有關係,只要將來的日`本聽話隨便你內政怎麼搞都可以。這一點可以從中國在東南亞各國的外交政策上就看的出來,東南亞各國現在是什麼體制都有,泰國的君主立憲制,安南的君主專制,北越的一黨專制,交趾的兩黨輪換政治,緬甸的軍事獨裁,馬來西亞、老撾的多黨政治,幾乎是什麼都有。但是中國對他們的內政實在是沒有興趣,甭管你什麼體制中國只要求兩點,一個是保持絕對的駐軍權,另外一個就是必須緊跟中國的外交步伐。

中國對日`本發動戰爭的目的是非常簡單而明確的:那就是軍事上控制日`本,建立起面對太平洋上的絕對防禦圈,也就是第一島鏈防禦圈。當然這個過程中徹底消滅日`本的工業和軍事力量也是必須的,陳敬雲是要徹底把日`本去軍事化,他可不想讓中國旁邊還存在着一個抱有龐大軍事力量的日`本。

至於其他的都是次要的。

然而就是駐軍這一條,日`本的那些主戰派就是無法接受了,阿南惟幾等主戰派還妄想着有條件投降,比如恢復戰前的局面,保存軍隊以及獨立性。

米內光政此時厲聲道:“莫非你真要等到支那人對東京進行第二次的核彈轟炸才死心嗎?”

裕仁天皇看着下面諸人的爭吵,內心裡也是滋味頗多,心裡不好受啊!裕仁自認爲也算是個雄心壯志的君主了,試圖讓日`本重現明治時代的輝煌。登基之初更是立下了豪言壯志要血洗第一次中日戰爭的恥辱,爲此他也是學習爺爺緊衣縮食,帶頭爲海軍捐獻資金造艦,號召全國一起臥薪嚐膽試圖東山再起。

然而還沒有等他臥薪嚐膽幾年呢,緊接而來的二十年代末期的世界經濟危機就是徹底擊潰了日`本的經濟,而同樣被經濟危機重創的中國更是爲了轉移國內經濟危機以及國內嚴重的矛盾衝突選擇對日`本發動了戰爭。

日`本被迫應戰後又是輸的一塌糊塗,海軍雖然主力未損,但是陸軍卻是在朝鮮損失了數十萬之多,而後更是被迫讓朝鮮獨立讓日`本喪失了進軍大陸最爲重要的前進基地。

如此就更加讓裕仁時代雪上加霜,第二次中日戰爭之後,幾乎整個日`本上下都在進行反思,開始努力振興經濟,隨後更是暫時放下了對中國的仇恨和中國重新建立友好關係,依託於三十年代後整體世界範圍內的經濟逐漸好轉以及和中國的貿易增多,纔是讓日`本緩過氣來並重新發展國內工業以及軍備。

爲此整整努力了十年之久後,日`本才恢復了元氣並國家實力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隨之而來的太平洋戰爭可以說是日`本上下以及裕仁天皇寄予厚望的重新崛起戰爭,戰爭的頭一年極爲順利讓日`本上下極爲振奮,但是隨着戰爭的持續已經逐漸讓日`本人喪失了希望,而等到中國也對日`本宣戰之後,那已經不是失望,而是絕望了。

裕仁天皇想不明白,爲什麼他這麼努力但還是失敗了,甚至敗到亡國滅種的地步!

這是爲什麼?裕仁想不明白!

當裕仁在上頭胡思亂想的時候,下面的米內光政和鈴木貫太郎等主和派和阿南惟幾、梅津美治郎等主戰派的爭吵也還在繼續!

“只要帝國上下齊心協力,萬衆一心,以我帝國一億國民爲根基,阻擋支那人進攻又有何難?只要我們能夠拖住幾個月,讓支那人認識到他們是不可能通過地面戰爭取得勝利,就算能夠取得勝利也必須付出慘重代價的時候,那個時候纔是談判停戰的時候,現在打都不打就要無條件投降,難道你們是要國體不存嗎?”阿南惟幾憤怒的說着,腦門上的血管彷佛都要顯露出來。

“怎麼會國體不存?根據他們傳遞過來的信息顯示,他們根本無意變更我國天皇體制!”鈴木貫太郎如此道。

“哼,難道讓他們在本土駐軍就國體不損?笑話,按照你這麼東俄也還存在國體了?”阿南惟幾毫不氣弱的反擊着。

這裡頭鈴木貫太郎和阿南惟幾等人心中的國體是不同該年度,鈴木等主戰派口中的國體只是指天皇體制,而阿南惟幾等人口中的國體範圍更廣泛一些,包含天皇體制,軍事以及外交上的獨立。

而雙方爭論的焦點也就是在這裡,鈴木等人主張主要保存天皇體制了,其他都是可以接受度,而阿南惟幾等人所主張的就是繼續保持日`本獨立國家的軍事政治地位。

雙方你一言我一語,連番爭吵不下後,鈴木貫太郎當即上前對裕仁道:“陛下,如今息兵停戰已經是大勢所趨,爲了帝國兆億國民計,爲了國體不損,恭請聖斷!”

這個時候,鈴木貫太郎已經是把目標寄託在裕仁身上,希望裕仁在這個關鍵時刻聖斷一次。

此時的裕仁也是心裡不好受,打了敗仗要求和任憑那個君主都心裡不會好受的,說心裡話,此時他也是傾向於鈴木等主和派的意思,那就是日`本已經戰敗,而且敗的徹徹底底絲毫沒有反敗爲勝的機會,如此情況下裕仁想着只要保住自己的天皇地位不失,那麼也就不幸中的萬幸了。

但是按照民治天皇傳承下來的傳統,日`本天皇實際上是很少在這些大事上聖斷獨裁的,基本上每次都是態度模模糊糊,一直等到下面人統一了意見後纔會下決定。當然這不是說天皇沒有決策權力,而是一種維護統治的手段而已。

裕仁不表態,也就宣告着這一次的御前會議再一次以失敗而告終!

日`本的主戰派和主和派吵成一片,日`本軍方的少壯派軍官們也是心急,當天下午陸軍省的會議中,衆多陸軍少壯派將領要求阿南惟幾辭去陸軍大臣一職,以迫使鈴木內閣自動解散,但是阿南惟幾雖然算得上是主戰派,但是卻反對這一提議,而且還和參謀總長梅津美治郎達成了共識,那就是在不解散內閣的前提下繼續談判。

他們雖然是主戰派,但是要顧慮的東西也是比那些少壯派將領要大一些,如今局勢那麼緊張如果阿南惟幾都辭職的話,鈴木內閣被迫解散對於當今的日`本局勢而言是更爲不利的。

而阿南惟幾和梅津美治郎的決定讓大量的日`本少壯派將領不滿。

當天晚上,日`本高層再一次召開了最高戰略會議,會議上經過了長達兩個多小時的爭鋒後無果,隨後內閣首相鈴木貫太郎等主和派爲了拋開軍方的影響,再一次秘密召集了諸多主和派高層直接覲見裕仁,要求裕仁做出聖斷。

面對着中國勸告書的威脅,加上鈴木等人的勸說,也終於是讓裕仁下定決心,準備接受中國提出的勸告書,並當場就是開始了秘密錄了一份終戰詔書,準備在第二天直接通過無線電廣播放送。

這一消息並沒有能夠隱瞞多久,當夜凌晨兩點許,一羣得到消息的日軍少壯派將領們就是果斷的發動了兵變,殺死了近衛第一師團師團長並控制了近衛第一師團的兩個聯隊直接進軍天皇皇宮。

日`本國內以下克上,發動兵變的傳統是悠久高效的,控制了皇宮後他們一方面是直接以保護的名義控制了裕仁,同時準備把裕仁轉移到鄉下去,而且還找到了裕仁的終戰詔書錄音盤給摧毀掉了。

如此還不算,這些少壯派將領更是發佈僞造的天皇諭令,在當天早上六點就是對外公開宣讀了僞造的諭令,宣稱日`本拒不接受中國對日勸告書,大日`本帝國將會頑抗到底。而這一舉動雖然沒有能夠得到日`本軍方高層的支持,但是阿南惟幾、梅津美治郎等人卻是對此保持了默許的態度。

阿南惟幾和梅津美治郎並不說想要繼續頑抗下去,他們是希望利用這契機拖住時間以便和中國繼續談判,爭取保全天皇體制以及避免中國在日`本本土上駐軍。

但是他們沒有想到的是中國的反應比日`本人想象的要強烈的多。

日`本內部的動亂自然不是外界所能夠得知的,陳敬雲又不是神仙自然也就不知道日`本人竟然還發動了兵變,那些少壯派將領竟然是控制了日`本天皇併發布的假詔書。

一得知日`本正式拒絕了勸告書後,陳敬雲沒有絲毫的猶豫當即下令空軍特別戰略轟炸部隊,也就是核彈部隊立即對日`本東京進行第二次核彈轟炸。

第194章 鎮江之戰(三)第643章 海空大戰(二)第32章 陳府景象第525章 局勢急變第944章 往紐約扔一顆?第129章 夏日情第471章 105毫米榴彈炮第661章 山下源太郎第504章 秋風掃落葉第364章 救援通道(二)第511章 F1戰鬥機第34章 激戰福鼎(一)第2章 危急四伏的軍營第40章 亨利歸來第1015章 第七空中騎兵營第97章 航空工業第43章 廣東亂局(二)第594章 大罷工(一)第106章 各方反應第742章 奧拉夫戰役(二)第369章 陳家兄弟(二)第952章 波斯灣的第六機動艦隊(一)第875章 打了再說第633章 經濟危機下爆發的戰爭第962章 遙遠的戰爭第817章 北方定(一)第166章 戰火紛飛第360章 宣傳處(二)第539章 卡拉欽斯克之戰第611章 兩千公里半徑第78章 福州兵工廠(二)第717章 安南阮家第229章 外交酒會第891章 趙臨東第1008章 破碎的水晶(三)第501章 長沙無恙第34章 激戰福鼎(一)第15章 激戰軍械庫第654章 潛艇破交戰(二)第389章 財團和鐵路第714章 波斯王儲來訪(二)第742章 奧拉夫戰役(一)第239章 軍事會議(一)第225章 參謀部總長(一)第906章 火燒東京(一)第782章 我們要打仗了(一)第790章 進軍緬甸(一)第28章 購軍械(一)第432章 空軍視察第811章 巴爾瑙爾會戰(二)第1007章 破碎的水晶(二)第42章 廣東亂局(一)第51章 胡陳之爭第998章 陰謀(二)第879章 黃帝號危機第639章 第一裝甲軍第206章 妻妾諸事第179章 南北利益集團第303章 唐繼堯的站隊第871章 擊沉瑞鶴號(二)第744章 f5戰鬥機第一六十七章 蔡鍔哀嘆第589章 第一款條約型戰列艦第848章 空襲!!第214章 雙劍勳章第832章 1942年編制第806章 李玉挺的運氣第556章 中日宣戰第129章 夏日情第596章 爆發(一)第1000章 風雲再起(一)第850章 巔峰時代的墜落第18章 整編行賞第259章 聖誕夜(一)第253章 戰損報告(一)第84章 人事任命第782章 我們要打仗了(一)第258章 設軍任免(二)第420章 冬天繁榮第246章 英日謀劃第860章 帝嚳號危機(一)第258章 設軍任免(二)第962章 遙遠的戰爭第563章 東海大海戰第1051章 坦克對決(六)第280章 第十一師第994章 大勝大敗(四)第136章 唐袁矛盾第160章 作戰司推演第775章 演講第1057章 巴格達談判(一)第272章 第九師和第八師第822章 北方六省第836章 登陸澳大利亞第673章 戰鬥到最後第695章 琉球攻略(二)第74章 冬衣風波(一)第1061章 全球關稅協議第878章 魚雷威武!
第194章 鎮江之戰(三)第643章 海空大戰(二)第32章 陳府景象第525章 局勢急變第944章 往紐約扔一顆?第129章 夏日情第471章 105毫米榴彈炮第661章 山下源太郎第504章 秋風掃落葉第364章 救援通道(二)第511章 F1戰鬥機第34章 激戰福鼎(一)第2章 危急四伏的軍營第40章 亨利歸來第1015章 第七空中騎兵營第97章 航空工業第43章 廣東亂局(二)第594章 大罷工(一)第106章 各方反應第742章 奧拉夫戰役(二)第369章 陳家兄弟(二)第952章 波斯灣的第六機動艦隊(一)第875章 打了再說第633章 經濟危機下爆發的戰爭第962章 遙遠的戰爭第817章 北方定(一)第166章 戰火紛飛第360章 宣傳處(二)第539章 卡拉欽斯克之戰第611章 兩千公里半徑第78章 福州兵工廠(二)第717章 安南阮家第229章 外交酒會第891章 趙臨東第1008章 破碎的水晶(三)第501章 長沙無恙第34章 激戰福鼎(一)第15章 激戰軍械庫第654章 潛艇破交戰(二)第389章 財團和鐵路第714章 波斯王儲來訪(二)第742章 奧拉夫戰役(一)第239章 軍事會議(一)第225章 參謀部總長(一)第906章 火燒東京(一)第782章 我們要打仗了(一)第790章 進軍緬甸(一)第28章 購軍械(一)第432章 空軍視察第811章 巴爾瑙爾會戰(二)第1007章 破碎的水晶(二)第42章 廣東亂局(一)第51章 胡陳之爭第998章 陰謀(二)第879章 黃帝號危機第639章 第一裝甲軍第206章 妻妾諸事第179章 南北利益集團第303章 唐繼堯的站隊第871章 擊沉瑞鶴號(二)第744章 f5戰鬥機第一六十七章 蔡鍔哀嘆第589章 第一款條約型戰列艦第848章 空襲!!第214章 雙劍勳章第832章 1942年編制第806章 李玉挺的運氣第556章 中日宣戰第129章 夏日情第596章 爆發(一)第1000章 風雲再起(一)第850章 巔峰時代的墜落第18章 整編行賞第259章 聖誕夜(一)第253章 戰損報告(一)第84章 人事任命第782章 我們要打仗了(一)第258章 設軍任免(二)第420章 冬天繁榮第246章 英日謀劃第860章 帝嚳號危機(一)第258章 設軍任免(二)第962章 遙遠的戰爭第563章 東海大海戰第1051章 坦克對決(六)第280章 第十一師第994章 大勝大敗(四)第136章 唐袁矛盾第160章 作戰司推演第775章 演講第1057章 巴格達談判(一)第272章 第九師和第八師第822章 北方六省第836章 登陸澳大利亞第673章 戰鬥到最後第695章 琉球攻略(二)第74章 冬衣風波(一)第1061章 全球關稅協議第878章 魚雷威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