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章 養狗咬人

1931年中國的鋼產量達到了八百萬噸,而這個數字還在繼續攀升,預計1932年的時候就能夠突破一千萬的大關。

中國的鋼產量繼續攀升,但是其他國家卻是深受經濟危機影響非但沒有增產,甚至出現了產量大幅度降低的情況,各國都有着不同程度的產量萎縮。

當然了這裡說的並不是各國就只能生產出這麼多鋼鐵,而是因爲經濟危機的影響他們生產出來了也賣不出去,美國的鋼鐵行業目前的產能遠遠沒有到達上限,一旦市場有了需求,各國的鋼鐵產量都會急速攀升,這種情況不單單是中國如此,在其他國家也會如此,但關鍵的是,他們就沒市場啊!

而中國的鋼鐵行業得益者國內市場的擴大,卻是能夠出現爆發性的增長,讓中國的鋼鐵產量在這短短几年內大幅度增長。非但鋼鐵行業大幅度增長,其他的基礎行業比如化工、機械等行業都是出現了大規模的增加幅度,這些基礎行業的發展也是直接帶動了輕工業的發展,以輕工業中爲代表的紡織業爲例子,1932年的產值相對比1931年足足增加了40%,不但挽回了1929和1930年的損失,甚至還有着大幅度提高。

中國關起門來搞建設,在這場經濟危機的大浪潮中猶如一艘巨船穩妥而高速的航行在海面上,取得了驕人的成績,這種成績的背後雖然隱藏着諸多的問題,比如通貨膨脹這個大問題。但是這些問題在高速增長的經濟形勢面前都是被掩飾掉了,國內的經濟學家們一個個都拍着胸脯說中國的經濟至少能夠持續高速增長二十年以上。

對於政府幹預並撥款帶動基礎建設所蘊含的風險不是沒人知道,經濟發展司裡的一票專家都知道風險,但是面對高速增長的經濟形勢讓他們選擇了無視這些風險。

用經濟發展司劉大均的話說就是:“通貨膨脹總比工人失業,農民破產強!”

陳敬雲也是知道風險的,但是他依舊這樣選擇了這樣做!他的考慮比劉大均要簡單多了,現在他需要的是國家的工業經濟高速發展,而且是短短五六年內就需要達到一個全新的高度,而等五六年後這些經濟政策的負面效果出來了也不怕,因爲到時候就是世界大戰了,都世界大戰了還怕什麼經濟危機啊。

中國施行的一系列經濟政策也是被許多國家學了,第一個就是日`本,結束戰爭後日`本新上臺的內閣立即着手恢復國民經濟,也嘗試借鑑了中國的一些經濟政策,但是效果不佳。因爲中國的種種經濟政策其實說白了就一點,那就是擴大內需。但是日`本的人口雖然也不算少,但是日`本國內自身的市場比較有限,而更重要的是日`本自身缺乏足夠的資源,它需要依託國際貿易才能夠拉動國內經濟的增長,它需要印度的棉花,需要中國的鐵礦石和煤炭,然後生產出來的產品需要銷售到國外,經過中日上海條約,中國和日`本簽署互惠商貿條約,日`本的部分產品重新得以進入中國的市場,這爲已經快要崩潰的日`本經濟注入了一注強心針,於此同時日`本的市場也是對中國產品開放,大量的中國產品也是進入了日`本。

這裡頭是雙方獲利,倒也不好說誰吃虧誰獲利了。

這樣的日`本經濟要想依靠擴大內需來振奮經濟的話,難度不是一般的大,單單借鑑中國的經濟政策根本就無法達到。

而美國方面也是有意學中國的經濟政策,民主黨的紐約州州長羅斯福已經正式進行總統選舉,而他的競選綱領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經濟政策就是被諸多人認爲是借鑑了中國方面正在施行的經濟政策,至於效果會如何還得看羅斯福真的當上總統再說。

實際上,當時間進入了1933年的時候,這場蔓延了全球範圍,造成了重要影響的經濟危機已經開始放緩腳步,各國相繼進行了一系列的經濟政策,或多或少的都能夠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經過兩年的咬牙堅持後,1933年時候的日`本已經是渡過了最難的關頭,而這個時候也是嚐到了和中國簽訂商貿互惠條約的好處,雖然說這個條約被日`本國內指責爲出賣日`本國家利益,導致日`本國內市場裡充滿了中國製造的商品,從高端的精密機械產品,再到普通的螺絲釘,從中產家庭所用的電器再到普通百姓都需要用的洗衣粉,從年輕人嗜好的自行車到富人家庭和企業組織的轎車,幾乎所有領域都有着中國商品的痕跡。

然而日`本也得到了許多,其中收穫最大的自然是日`本的紡織產業,雖然面臨着中國本土的大量紡織企業的競爭,但是日`本的紡織企業依舊佔據了一部分的市場份額,而這些出口中國的紡織產品佔據了日`本出口額的60%以上。除了紡織外,其他的一些日`本商品也是進入了中國市場。

到了1933年的時候,中日兩國已經成爲彼此間最大的貿易伙伴。這不得不說是一件非常可笑的事情,這兩個國家明明就是潛在的敵國,兩年前的戰爭誰都沒有忘記,但是這個時候卻是變成了彼此間最大的貿易伙伴,這種事說出去讓日`本內閣的頭腦門都是苦笑不已。

兩國之間的關係之所以會變得這麼複雜,也和陳敬雲有些關係。1931年中日戰爭的時候,英法美已經赤裸裸的表現出來了對中國的防備和敵視,昔日和中國是準盟友的美國這兩年也是頻繁指責中國在東南亞地區的華人問題上表現的過於強硬。

至於英法兩國就更是把中國當成了東亞地區的最大敵人來防備了。如果說一戰時期,日`本是他們顧忌的話,那麼二十年代他們就是同時顧忌着中國和日`本,但是進入了三十年代,日本已經從他們的潛在敵對威脅國名單上被排除掉了,中國變成了他們最顧忌的國家。

這個時候,如果中國和日`本之間如果繼續敵對的話,那麼不用想都會知道,英法美等國就會支持日`本來對抗中國,就和當年英國支持日`本對抗俄國一樣,在沒有準備完全之前,陳敬雲也是不願意冒着太大的風險讓中國成爲各國的眼中釘,所以戰後和日`本修復關係就成爲了很有必要的事情。

這不是說陳敬雲對日本有好感,而是防止日`本全面倒向英美兩國,這就好比家門口有一隻土狗,它朝着你吠了幾聲,你踢了它幾腳。而這個時候不遠處還有好幾條更加兇猛的流浪狗盯着你,繼續踢那土狗的話那些流浪狗就會一起撲上來咬你。但是你要是這個時候給那土狗丟幾塊骨頭,這被打賤了的土狗就會一邊露出狠色一邊咬上肉骨頭,同時還會對那幾條流浪狗露出兇狠之色,生怕它們撲上來和它槍骨頭,這個肉骨頭就是中國市場。

畢竟日`本可不是英法美的殖民地,它也是一個獨立國家,而且還擁有着世界第三規模的龐大海軍,英法美是中國潛在敵人的同時何嘗又不是日`本的敵人。要知道日`本海軍的戰略目標可是對抗中國海軍和美國海軍,日俄戰爭後美國海軍就是日`本海軍的最大假想敵的,這一點一直到1930年才改變過來。

如此情況下的日`本如果沒有被中國逼到絕境的話,是不會彎下腰向英美求援的,因爲求援就意味着需要付出代價,而這個代價絕不會比中國做侵佔的日`本利益輕多少。

相對敵對又有着彼此間的利益糾纏,這就是中日關係會變得如此複雜的原因之一,除了這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陳敬雲不希望讓現在的日`本變得太過虛弱,他還等着日`本保持一定的實力,然後和英法美開戰呢,要是沒有日`本跳出來,陳敬雲還真不好對英法美在亞洲的殖民地出手,這要是貿然自己開打,估計到時候中國可就是獨自對抗全世界的局面,陳敬雲哪怕再自大也沒認爲中國有單挑全球的實力。

這事關後續第二次世界大戰裡的戰略方向選擇,陳敬雲短時間內也沒有太過清晰的思路,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而目前來說,和日`本修復關係是非常有必要的,要不然中日在整個三十年代都進行對抗的話,中國也別想安穩發展了,而一邊的英美就會笑死了。至於後期會怎麼選擇,就得看局勢的發展了,萬一希特勒要是突然想要當一個文藝青年不挑起世界大戰的話,陳敬雲也就只能乾瞪眼,萬一希特勒要是發了飆,一下子就橫掃法國而且登陸英國成功的話,陳敬雲的選擇也會不同。

而在這些可能性到來之前,陳敬雲所能夠做的就是老老實實的發展,積蓄最大的力量,不然到時候不管是滅英美還是核平日`本又或者推平蘇俄德國,都沒有足夠實力的話,任何的戰略都是隻能成爲空談。

爲了加緊和日`本的聯繫,陳敬雲又是主導了四國商貿互惠條約,而參與國自然是日`本和中國以及朝鮮和俄羅斯了。

陳敬雲是希望短時間內把日`本綁起來,讓它對中國形成依賴,這個從中國消化了日`本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出口商品,幾乎供應了日`本將近半數的鐵礦石和高達七成以上的石油就可以看的出來。一旦中國切斷和日`本的貿易,中國自身的損失並不會太大,但是對於日`本來說就是致命的打擊,讓其經濟一夜之間徹底崩潰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如果有着中國方面的支持,那麼日`本就能夠被武裝起來,然後露出鋒利的獠牙。

陳敬雲現在做的就是養狗咬人,至於最後是咬着敵人還是會咬到自己那就得另說了,但是陳敬雲知道現在要是不養這條狗,它就會亂叫,咬不死自己也會把自己噁心到的。

第607章 二十個軍第137章 善後大借款第1056章 分析(二)第514章 經濟騰飛第763章 戰時經濟(一)第294章 唐強的首戰第734章 1938年修訂案第781章 蘇德戰爭(二)第893章 新加坡戰役(二)第251章 第二次轟炸(二)第18章 整編行賞第357章 第五混成旅(三)第874章 戰列艦的夜襲第281章 參謀部會議(一)第256章 軍級機構第565章 燕薩聯姻第865章 慘烈(二)第929章 落日計劃(二)第706章 陳氏聚會(一)第685章 元山戰役(二)第1章 被革命的對象第100章 蔣朱之爭第389章 財團和鐵路第787章 香港問題(二)第1043章 克查赫衝突(三)第460章 裝甲車的黯然登場第960章 低估(一)第198章 上海之行(一)第907章 火燒東京(二)第120章 徐鏡清的野望第111章 嚴苛軍法第301章 解散國會第222章 滇軍和四川(一)第837章 1942年的結束(一)第608章 廬山號航空母艦第459章 教育興國第425章 日本人的意外第499章 孫文回國第43章 廣東亂局(二)第68章 山本純一郎(一)第571章 李上士和裴中尉第84章 人事任命第787章 香港問題(二)第113章 半截煙(二)第69章 山本純一郎(二)第361章 利益代表第144章 林穎啓建議第583章 1923年9月1號第566章 終止華盛頓海軍條約第426章 冬季休整第212章 大戰(二)第868章 第三波攻擊羣第186章 上海滬軍第887章 登陸激戰(一)第252章 蘇南和平第721章 預研計劃第648章 夜幕中的炮聲(二)第906章 火燒東京(一)第475章 炮擊青島第303章 唐繼堯的站隊第292章 雙方聯合第913章 中美談判第775章 演講第588章 第二次華盛頓海軍條約第671章 山下源太郎的戰爭(一)第115章 紅北山危局第226章 參謀部總長(二)第273章 國會選舉(一)第18章 整編行賞第十六 軍激戰總督府第564章 爲什麼當海軍第232章 伯爵夫人的女兒第289章 戰略選擇第765章 緬甸動亂第618章 討厭和喜歡第1022章 中德停戰協議第84章 人事任命第十六 軍激戰總督府第704章 海軍第七期發展計劃第629章 挽救危局(一)第160章 作戰司推演第117章 沈綱之見第293章 孫黃李的憂慮第691章 商貿互惠協定第35章 激戰福鼎(二)第900章 東京轟炸(三)第747章 日本的選擇(一)第421章 初冬陽光第1017章 德國的崩潰(一)第72章 牽手賞梅第345章 巢湖激戰(二)第981章 歐洲遠征軍(二)第525章 局勢急變第317章 湖南生變第536章 華山級航空母艦第20章 袁方的第三營第228章 泰山鎮(二)第103章 動亂前夕第676章 南京冬日第267章 黑名單(一)
第607章 二十個軍第137章 善後大借款第1056章 分析(二)第514章 經濟騰飛第763章 戰時經濟(一)第294章 唐強的首戰第734章 1938年修訂案第781章 蘇德戰爭(二)第893章 新加坡戰役(二)第251章 第二次轟炸(二)第18章 整編行賞第357章 第五混成旅(三)第874章 戰列艦的夜襲第281章 參謀部會議(一)第256章 軍級機構第565章 燕薩聯姻第865章 慘烈(二)第929章 落日計劃(二)第706章 陳氏聚會(一)第685章 元山戰役(二)第1章 被革命的對象第100章 蔣朱之爭第389章 財團和鐵路第787章 香港問題(二)第1043章 克查赫衝突(三)第460章 裝甲車的黯然登場第960章 低估(一)第198章 上海之行(一)第907章 火燒東京(二)第120章 徐鏡清的野望第111章 嚴苛軍法第301章 解散國會第222章 滇軍和四川(一)第837章 1942年的結束(一)第608章 廬山號航空母艦第459章 教育興國第425章 日本人的意外第499章 孫文回國第43章 廣東亂局(二)第68章 山本純一郎(一)第571章 李上士和裴中尉第84章 人事任命第787章 香港問題(二)第113章 半截煙(二)第69章 山本純一郎(二)第361章 利益代表第144章 林穎啓建議第583章 1923年9月1號第566章 終止華盛頓海軍條約第426章 冬季休整第212章 大戰(二)第868章 第三波攻擊羣第186章 上海滬軍第887章 登陸激戰(一)第252章 蘇南和平第721章 預研計劃第648章 夜幕中的炮聲(二)第906章 火燒東京(一)第475章 炮擊青島第303章 唐繼堯的站隊第292章 雙方聯合第913章 中美談判第775章 演講第588章 第二次華盛頓海軍條約第671章 山下源太郎的戰爭(一)第115章 紅北山危局第226章 參謀部總長(二)第273章 國會選舉(一)第18章 整編行賞第十六 軍激戰總督府第564章 爲什麼當海軍第232章 伯爵夫人的女兒第289章 戰略選擇第765章 緬甸動亂第618章 討厭和喜歡第1022章 中德停戰協議第84章 人事任命第十六 軍激戰總督府第704章 海軍第七期發展計劃第629章 挽救危局(一)第160章 作戰司推演第117章 沈綱之見第293章 孫黃李的憂慮第691章 商貿互惠協定第35章 激戰福鼎(二)第900章 東京轟炸(三)第747章 日本的選擇(一)第421章 初冬陽光第1017章 德國的崩潰(一)第72章 牽手賞梅第345章 巢湖激戰(二)第981章 歐洲遠征軍(二)第525章 局勢急變第317章 湖南生變第536章 華山級航空母艦第20章 袁方的第三營第228章 泰山鎮(二)第103章 動亂前夕第676章 南京冬日第267章 黑名單(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