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山本純一郎(一)

看着陳敬雲臉上的急迫神情,安華林知道這時候不是什麼故弄玄虛的好時候,也就沒說其他的話,而是直接回答道:“按照那英國人的意思是,大約可以提供一百萬英鎊的短期貸款,以福建省關餘作爲抵押,四年內付清本息,利息是九釐,按照九四折交付。”

陳敬雲一聽,心中暗道英國人還真會佔便宜,利息高不說,這手續費就要了六折之多,比起日本人還狠,日本人雖然用心不良,但是借款的時候利息並不算高只有六釐,交付也是按照九七折。不過這也可以理解,英國人的這批貸款是屬於商業貸款,不管是奧多?瓊斯還是那個商業銀行都是爲了利益而已。而日本這邊的貸款卻是帶有濃厚的政治目的,除了向福建派出大量的顧問和教官用以參透外,更重要的是想要扶持南方方面抗衡北洋,造成中國的分裂局面。

“那他們的貸款有沒有什麼附加條件?”陳敬雲可不想和上次用鹽政貸款一樣,對方來一句不準用以軍事用途。

陳敬雲還沒有什麼心思花費這麼大代價去貸一大批的款項用於發展民生。至少在走出福建之前他不打算這樣做,現在他唯一的目標就是擴軍再擴軍,等自己拿下了廣東或者浙江之後,再考慮發展民生搞實業之類的也不遲。

安華林道:“條件是有!”

陳敬雲聽罷皺眉:“怎麼,難道還想上次那樣不能用以軍事?”

安華林忙道:“這倒是沒有,不過英國方面說,這批貸款不能用以向第三國購買任何產品,,如果要外購的話只能採購英國企業的商品,而且指明由奧維洋行代理。”

聽到這,陳敬雲眉頭皺的更緊了!如果答應了英國人的話,要想利用這批錢購買軍火的話就只能購買英國人的產品。可是現在國民軍已經裝備了大批量的德械,還而相當批量的日造火炮,這個時候如果再採購英國人的軍械到時候國民軍的軍械體系就太複雜,不符合當初陳敬雲統一後勤的心思。

不過這也不是沒有變通的方法,比如說陳敬雲就不打算用這批英國人的錢用來購買東西,全部用以軍餉,而再把日本人的那批錢以及自己的稅收向德國或日本採購軍械以及各種設備等。

陳敬雲略微思量了陣後,也是覺得這些條件不算太狠,只要自己把錢拿到手了接受這些也不是問題。

“這些條件都可以談,不過更重要的是看不能能再多貸些款子,現在他們給一百萬英鎊的話也就一千萬元多一點,要知道我們福建一省的關餘每年都有五六百萬之多,如果用十年還本息的話,貸個三五百萬英鎊也不是難事。”陳敬雲仔細說着:“利息也不能太高,這方面你還得和他們繼續談。”

陳敬雲現在手中暫時還有近千萬的款子,短時間內是不會有財政崩潰的危險,之所以爲財政着急那是爲了明年做打算,所以一時半會他還等得起。

“總之一句話,能多貸就多貸。實在不行到時候我們直接用貸款購買他們的工業產品也是可以的嘛!”

安華林聽罷陳敬雲的話後道:“這恐怕很難,因爲那邊不是官方行爲,他們一家商業銀行能提供一百萬英鎊已經不少了,再多的話恐怕!”

安華林的話不假,等他回去後立即登門拜訪奧多?瓊斯,結果也是差不多這個口徑,錢是沒有再多的了,即便是這一百萬人英鎊家也是抱着風險投資的心態來,而且更希望陳敬雲能夠用這批款子直接通過奧維洋行購買產品。

安華林略微一打聽,才發現這奧維洋行剛成立不久,而大股東就是奧多?瓊斯!看來貪官污吏也不是我天朝專有嘛,這英國人還不是一樣掉進錢眼裡頭。前段時間對福建提議的貸款呲之以鼻,說什麼國家政策和國際影響,這一轉身呢就自己跑來私人提供貸款了,難道他就不怕沒了官方保障後福建軍政府賴賬不還嘛?

不過一想到這批貸款是用關餘作抵押,而關餘原本就控制在人家英國人的手裡的時候,安華林也就釋然了。

這批貸款從一開始就是算不上什麼光明正大,奧多?瓊斯甚至是暗地裡進行的,甚至違背了駐華公使朱爾典的對華整體方針。

要知道英國政府依照朱爾典的對華政策,目前是主張南北和談,同時支持袁世凱出任中國總統,繼續維持一個統一但虛弱的中國。如果要是讓朱爾典知道竟然有英國人偷偷摸摸給陳敬雲提供貸款用以膨脹南方軍隊的實力,爲的只是那高額的利潤,只怕要氣壞了。

人嘛,不可能每個都是聖賢,多數人都是有私心的,奧多瓊斯只是在不怎麼恰當的時候露出了自己的私心,只要有足夠的利潤,任何人都能鋌而走險!再講了,這年頭的英國信奉的是自由貿易,朱爾典也管不到銀行家的頭上來。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安華林開始和奧多?瓊斯方面的人進行洽談,由於陳敬雲並沒有催得急,所以這次的會談比上次向日本借款要緩慢得多。要知道上次自從陳敬雲和佐藤涼介定下了大方向後,雙方人員總共也就談了兩天就簽訂了合同,沒多久日本的軍械就已經到達福州了。

眼看着局面朝着預想中順利進行着,陳敬雲近段時間心情算是很不錯。

財政問題短時間內無憂,陳敬雲又一次的把重心放到了軍隊上面來。

都督府內,陳敬雲正在和一個穿着西服的人在交談。

“都督閣下,根據近日我對貴軍的觀察,我和另外幾個同仁討論過後,商議了數條規劃,還請都督過目!”說話的是日本顧問山本純一郎。

“哦!”陳敬雲接過了山本純一郎手中的計劃書後仔細翻看了起來。

不得不承認,這批日本人的眼光還是很毒辣的,短短几天時間內就看出來了國民軍所存在的大量問題,其中更是直接指出低級軍官匱乏以及技術性兵員不合格將直接影響到國民軍的戰鬥力,而最後相應的提出了數條的解決辦法,其中低階軍官方面建議陳敬雲在建立一所士官學校,培養低級軍官爲主,並表示日本方面很願意派遣退役軍官來執教,而技術性兵種山本純一郎建議直接由日本顧問對福州的警衛旅進行訓練,編練成軍後再推廣全軍。

看着這樣的計劃書,陳敬雲已經可以從中感受到了日本人急切希望影響國民軍的心思,這樣的感覺讓陳敬雲很不舒服。

可是儘管心裡不舒服,但是陳敬雲不得不承認這個山本純一郎的建議是現實而可行的。別看國民軍現在號稱數萬人,單單野戰混成旅就有六個之多,炮兵團也有了兩個,可是國民軍的老底子是第十鎮。

以前的第十鎮就是極度缺乏高級職業軍官,多數軍官都是出身於福州陸軍小學,少數是出身於湖北陸軍中學,至於幾個留過洋的幾個人裡頭,也就只剩下一個陳敬雲和蕭奇斌了。後來國民軍大肆擴張期間,也有那麼幾個人纔來投靠,其中甚至有個提前從日本陸士肄業的學生,這幾個都被陳敬雲一股腦的扔進了警衛旅。高級軍官的素質如此低下,中低層軍官就更不用說了,其中絕大多數都是第十鎮的老底子,以前的排長、正目之流到現在也能帶上連長、營長,至於以前的隊官以及管帶,現在更是旅團級別的了,至於諸多排長、班長之流絕大多數都是經過軍校而直接從士兵提拔起來的。

軍官素質的低劣,是造成國民軍戰鬥力低下的根本原因。而要解決這個問題就只能建立軍校,花費時間來培養自己的軍官人才,這方面陳敬雲早已經開始在做,福州軍校的第一批一月期的速成班五十餘人已經畢業充實到了第四旅當中,目前正在展開第二期速成班的培訓。另外三個月的短期班的學生還在繼續上課當中,等他們一畢業那就是直接給中尉的軍銜,充當軍官的搖籃。

只是以前礙於福州軍校的師資力量和各部隊都在擴軍中,不太可能抽調太多現役軍官前往培訓,所以只能以輪訓的方式展開一月期的速成班。而在這些速成班的軍官畢業後,陳敬雲特地吩咐參謀部馬成,不准許這些軍官回舊部隊,而是交叉分配,這一點自然就是陳敬云爲了預防手底下將領的叛變風險。甚至陳敬雲都想着,以前等大致穩定下來後,自己就來個規定,尉官升爲校官的時候一律要去進修,同時不得留任原部隊,校官升任將官的時候也得去進修,畢業後另行分配,這樣的話就能避免高級將領長期籠絡中低層軍官的狀況,最大程度上降低軍官的叛變風險。

福州軍校的開辦一定程度上雖然解決了有無的問題,但是還是不能解決國民軍極度缺乏合格軍官的現狀,所以山本純一郎才建議再設一軍校,專門用以培訓低級軍官。

然而陳敬雲考慮的遠比山本純一郎要多,他需要考慮軍官的素質培養,還得考慮軍隊的控制問題。所以在軍校上他是基本照搬黃埔模式,那就是親任校長,偶爾還抽出時間去講課,最後他是希望國民軍的所有軍官都出身於福州軍校,如此才能在軍官體系上形成一股最直接的嫡系力量。

這樣的考慮下再建立另外一所軍校是不符合陳敬雲心中的規劃的,所以他道:“軍校另外建設的話,花費重大,見效慢。不如直接擴大福州軍校,將目前的師資規模提上去。”

第191章 伍世鍾第1004章 高層齊聚第1032章 技術合作第303章 唐繼堯的站隊第886章 登陸琉球(一)第359章 宣傳處(一)第863章 魂斷大和(二)第568章 渡江南下!第563章 東海大海戰第983章 地中海我們來了(二)第740章 中芬共同防禦條約第945章 前出太平洋第269章 洪子泰(二)第840章 風雨涌動第527章 天佑中華第92章 定都之爭第256章 軍級機構第15章 激戰軍械庫第522章 航運和造船第980章 歐洲遠征軍(一)第364章 救援通道(二)第474章 戰爭爆發!第824章 印度洋是我們的!第145章 袁世凱的心思第111章 嚴苛軍法第37章 擁袁通電第475章 炮擊青島第753章 泰國的擴張(二)第1037章 突如起來的空戰第50章 袁屠夫在潮州第1028章 改換門庭第247章 籌款晚宴第499章 孫文回國第846章 超級航空母艦第925章 東京地獄第845章 太平洋公約(二)第480章 青島克和自沉第381章 陸榮廷之對比第839章 只能有一個勝利者第256章 軍級機構第367章 吳佩孚之夜襲第943章 日本投降(二)第633章 經濟危機下爆發的戰爭第773章 籌集軍費(一)第440章 愚人節軍購案第159章 龍濟光東進第870章 擊沉瑞鶴號(一)第442章 1914財政預算第546章 伯爵夫人(二)第906章 火燒東京(一)第122章 五月二十三號第732章 大型裝甲航母第288章 北京冬夜第838章 1942年的結束(二)第369章 十九號第288章 北京冬夜第476章 不孝子第193章 鎮江之戰(二)第127章 夏遊寂音寺第399章 陸軍大學第838章 1942年的結束(二)第650章 海航輝煌第680章 進攻平壤(三)第432章 空軍視察第162章 龍濟光的鬱悶第283章 風雨欲來(一)第235章 岑春煊第452章 進軍東北第738章 芬蘭絞肉機(一)第457章 北巡(二)第715章 中東佈局第408章 煉油廠第314章 D5系列第293章 孫黃李的憂慮第810章 第五航空軍第81章 國民軍第一師第52章 佐藤涼介(一)第691章 商貿互惠協定第440章 愚人節軍購案第590章 裝甲和動力第102章 作戰司計劃第850章 巔峰時代的墜落第394章 蔡秘書第838章 1942年的結束(二)第350章 蔡凝(一)第455章 北京肅清第84章 人事任命第746章 泗水衝突第722章 海軍貪污案(一)第234章 曹錕的猶豫第993章 大勝大敗(三)第886章 登陸琉球(一)第583章 1923年9月1號第587章 中日倫敦條約第169章 局勢緊張第884章 吉村大野的絕望第948章 德國問題(二)第299章 秋風落葉第852章 奄美海戰(一)第753章 泰國的擴張(二)
第191章 伍世鍾第1004章 高層齊聚第1032章 技術合作第303章 唐繼堯的站隊第886章 登陸琉球(一)第359章 宣傳處(一)第863章 魂斷大和(二)第568章 渡江南下!第563章 東海大海戰第983章 地中海我們來了(二)第740章 中芬共同防禦條約第945章 前出太平洋第269章 洪子泰(二)第840章 風雨涌動第527章 天佑中華第92章 定都之爭第256章 軍級機構第15章 激戰軍械庫第522章 航運和造船第980章 歐洲遠征軍(一)第364章 救援通道(二)第474章 戰爭爆發!第824章 印度洋是我們的!第145章 袁世凱的心思第111章 嚴苛軍法第37章 擁袁通電第475章 炮擊青島第753章 泰國的擴張(二)第1037章 突如起來的空戰第50章 袁屠夫在潮州第1028章 改換門庭第247章 籌款晚宴第499章 孫文回國第846章 超級航空母艦第925章 東京地獄第845章 太平洋公約(二)第480章 青島克和自沉第381章 陸榮廷之對比第839章 只能有一個勝利者第256章 軍級機構第367章 吳佩孚之夜襲第943章 日本投降(二)第633章 經濟危機下爆發的戰爭第773章 籌集軍費(一)第440章 愚人節軍購案第159章 龍濟光東進第870章 擊沉瑞鶴號(一)第442章 1914財政預算第546章 伯爵夫人(二)第906章 火燒東京(一)第122章 五月二十三號第732章 大型裝甲航母第288章 北京冬夜第838章 1942年的結束(二)第369章 十九號第288章 北京冬夜第476章 不孝子第193章 鎮江之戰(二)第127章 夏遊寂音寺第399章 陸軍大學第838章 1942年的結束(二)第650章 海航輝煌第680章 進攻平壤(三)第432章 空軍視察第162章 龍濟光的鬱悶第283章 風雨欲來(一)第235章 岑春煊第452章 進軍東北第738章 芬蘭絞肉機(一)第457章 北巡(二)第715章 中東佈局第408章 煉油廠第314章 D5系列第293章 孫黃李的憂慮第810章 第五航空軍第81章 國民軍第一師第52章 佐藤涼介(一)第691章 商貿互惠協定第440章 愚人節軍購案第590章 裝甲和動力第102章 作戰司計劃第850章 巔峰時代的墜落第394章 蔡秘書第838章 1942年的結束(二)第350章 蔡凝(一)第455章 北京肅清第84章 人事任命第746章 泗水衝突第722章 海軍貪污案(一)第234章 曹錕的猶豫第993章 大勝大敗(三)第886章 登陸琉球(一)第583章 1923年9月1號第587章 中日倫敦條約第169章 局勢緊張第884章 吉村大野的絕望第948章 德國問題(二)第299章 秋風落葉第852章 奄美海戰(一)第753章 泰國的擴張(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