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陣營選擇

六月四號,陳敬雲的專列抵達南京!和陳敬雲抵達上海的時候一樣,南京地方組織了盛大的歡迎儀式,國民軍方面爲陳敬雲的抵達南京進行了主動而大規模的宣傳活動,一度讓陳敬雲的抵達南京在全國造成的影響絲毫不亞於兩年前孫文抵達南京的時候。

抵達南京後,陳敬雲就在火車站前的廣場上發表了半個小時左右的簡短演講,演講中除了一如既往的宣稱國社黨的優越性外,少有的把演講主題涉及到了國內目前的複雜局勢。

“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民族,五千年來我們中國人開創了幾乎所有的人類文明,從文字到印刷,從槍支到大炮,在長江和黃河這兩條母親河的孕育下,一代代華夏人繁衍打造了我們這個世界上最優秀的民族。雖然近百年來由於前清的腐朽封建貴族一次次的喪權辱國,讓我等華夏子民遭受了萬年來從未有過的苦難,但是我們身上流着的華夏血脈卻沒有變過,我們依舊優秀。現在我們要做的就是,搬到那一塊塊壓在我們身上的巨石,挺起我們的脊樑,告訴全世界,身上流着華夏高貴血脈的我們永遠不會低下頭顱!而那一小撮忘記了祖宗,忘記了他們身上流着華夏血脈的叛國者,爲了一己私利向外人獻媚,企圖讓我們華夏子民低下頭顱,企圖讓我們華夏民族繼續沉淪,而這樣的事是我陳敬雲、是國社黨所不能答應的。國社黨員將會用鮮血和犧牲來告訴民衆,只要這個國家,只要這個民族還有國社黨在,那麼他們踐踏華夏子民的惡行就永遠不會成功!

國社黨有信心,有能力帶領國民軍爲全國人民開創一個美好生活的未來!”陳敬雲這次的演講裡絲毫沒有掩飾國民軍要佔據九州的意圖:“中國能夠、也只能夠在國社黨的帶領下取得偉大的民族復興,國社黨人在之前已經爲華夏的復興而流血犧牲,衆多懷抱着夢想的中華兒女獻上了他們的生命和鮮血,而現在和未來,國社黨還將一如既往的用着自己的鮮血和犧牲來換取華夏復興,任何阻擋國社黨帶領中國復興的人、勢力都必將遭到歷史車輪無情的粉碎”

演講中雖然還沒有公開舉起對抗北洋中央政府的大旗,但是從國民軍的一舉一動乃是陳敬雲公然把東南宣撫使府搬到南京來,就已經近乎公開宣稱要和北洋分庭對抗了。

話語中的那一句一小撮人雖然沒有指名道姓,但是任何人都聽的出來陳敬雲是直指袁世凱等北洋人。

當袁世凱看到陳敬雲的演講全文時,看到陳敬雲竟然把他罵爲叛國者時,氣的把演講文撕了個粉碎!

“罵我叛國?你以爲你陳敬雲就是個什麼好東西,勾結日`本人,勾結美利堅洋人,爲了軍費連割四地,還美曰其名說什麼經濟開發區。別人不知道那是個什麼東西,但是別以爲就能能夠矇蔽我!”袁世凱氣急敗壞了,這個陳敬雲跟孫文就一個德行,沒事就演講,一說起來你也不怕風大閃了舌頭,什麼話都敢說。

“別人都說孫文是個孫大炮,我看這陳敬雲也是的陳大炮!”段祺瑞也是有點鬱悶,畢竟被他指着鼻子罵叛國者可不是什麼好事情。

“這個陳敬雲已經越來越放肆了,沒有經過中央同意就把東南宣撫使府搬到了南京,他這是要做什麼,他這是要獨立,他這是要分裂`中國!”袁世凱說着:“發幾封通電,就說他這個行爲沒有得到中央許可,讓他必須把東南宣撫使搬回福州去!”

“這個用處怕是不大!”段祺瑞道。

作用不大袁世凱也是知道的,但是現在要的就是一個姿態,如果陳敬雲這麼做北洋都不反對抗議的話,中央權威何在,其他軍閥會怎麼看,列強會怎麼看。

“對了,陸榮廷那邊還沒有消息傳過來嗎?”袁世凱沉聲道:“還有譚延闓那邊怎麼說?”

段祺瑞道:“陸榮廷那邊還是老樣子,要錢,要槍,但是屁都不放一個。不但和我們連聯絡,而且還和國民軍那邊眉來眼去。”

袁世凱道:“這個人就是個牆頭草,不用太生氣,只要他不倒向陳敬雲就行,要是能夠把他拉過來對付陳敬雲就更好了!”

“怕是很難,這人是不見黃河心不死,我看在我們和國民軍那邊開戰之前,他怕是要繼續當縮頭烏龜的了!”段祺瑞對陸榮廷可謂是有些痛恨了,面對北洋的拉攏,陸榮廷就只知道要槍要炮,這幾個月來在陸榮廷身上北洋少說也花了近百萬之多了,但是愣是沒見到什麼成效相反,湖南譚延闓那邊卻是要好的多。

湖南譚延闓自從辛亥革命佔據了湖南後,就一直不聞外事,專心於湖南內部事務,實際上湖南內部並不穩定,當成焦達峰被刺造成的軍隊派系混亂一直到現在譚延闓也沒理清,而且他這人也沒有像陳敬雲或者唐繼堯、陸榮廷這些標準軍閥那麼手段狠辣,他更多則算是一個政客,掌控不了軍隊也很正常的事。儘管譚延闓不穩外事,但是現在中國局勢那麼混亂,國民軍和北洋軍兩虎相爭,他這個蝸居湖南的小軍閥自然也不可能置身事外,哪怕他是宣佈中立也不可能的事,因爲北洋軍在湖北的軍隊已經虎視眈眈,桂軍也在湖南邊境屯兵,更別說東邊還有一個國民軍了,這簡直就是四面臨敵,一旦大戰爆發,不管是國民軍還是北洋軍都是不會管譚延闓的什麼中立申明,而會選擇進兵湖南的,畢竟自己不佔敵人就會去佔。

如此情況下,譚延闓也是開始選擇陣營了,而袁世凱也是派了人過去拉攏。

“湖南那邊進行的很順利,湘軍四個師的師長已經有兩個投向了我們,就算譚延闓一時不答應,我們也可以控制湖南!”段祺瑞道。

袁世凱道:“這就好,拿下了湖南後,我倒要看看那桂軍和滇軍還是不是會和國民軍一條心!”

“這抗議通電的事還得趕緊發!”袁世凱最後吩咐了這一句後就是讓段祺瑞出去了。

實際上陳敬雲從福州出發的時候,北洋就已經發表抗議通電了,說陳敬雲去南京的行爲已經嚴重侵害了中央權威,是實際分裂行爲,可是陳敬雲那邊卻依舊是不管不顧,而國內輿論也沒有爲此而掀起反對陳敬雲的風潮。

任何人都知道,國民軍和北洋軍的生死大決戰已經籌備着了,就等雙方準備好後就會爆發一場空前規模的南北大戰。陳敬雲此舉去南京不過準備過程中的一環而已,象徵意義大過實際意義。現在國人都睜大了眼睛,等待着這雙方爆發大戰,看看到底誰會勝利,誰能夠取得中央權力。

不但國人沒有反對陳敬雲的這個行爲,就連列強們,包括英國在內都沒有發出什麼明顯的反對。現在什麼外交抗議已經是虛的了,不管是陳敬雲還是袁世凱都不會因爲那些列強們的一句外交抗議就放棄他們的爭霸大業,兩者不打一場,中國就永無寧日。

英國爲首的五國銀行團已經用他們的實際行動支持着袁世凱,那數千萬英鎊的善後大借款比什麼外交抗議都管用。而在中國局勢上和五國銀行團相對立的美國也是批准了第二輪援助計劃,錢已經給了陳敬雲,就等着陳敬雲和袁世凱大幹一場,取代袁世凱成爲中國的實際統治者了。

現在大家都已經下注了,就等着發牌進行賭局了!

列強已經下注,而國內的其他軍閥也都已經陸續下注了,唐繼堯在得到了陳敬雲的新一輪兩批軍火交易後,並且得到了陳敬雲免費送去的五千支步槍後,終於是發表了一封通電,稱陳敬雲去南京對於維護中國穩定至關重要,乃是必要措施。這樣的一封通電可不是和之前的那些通電一樣含糊其辭,而是擺明了態度支持陳敬雲。

從表面看起來,這已經是唐繼堯和陳敬雲結盟的最明顯信號!

而同爲南方軍閥的陸榮廷面對着陳敬雲和袁世凱的雙方拉攏卻是依舊不爲所動,這個時候他可不敢輕易表態,要是表態支持袁世凱的話,那麼肯定的,唐繼堯和陳敬雲立馬就出兵聯合滅了他,估計還不得北洋反應過來南下支援他,他陸榮廷就完蛋了,同時他也不想現在就加入到陳敬雲陣營當中,他可沒有唐繼堯一樣手中有着龐大規模的軍隊,桂軍實力遠不如滇軍,一旦加入到陳敬雲陣營中,唐繼堯還要,哪怕是位居陳敬雲之下但也能夠取得西南地區的實際統治地位。但是陸榮廷卻不行,一點加入到國民軍中,很有可能會被徹底吞併,最後成爲國民軍的幾個軍長之一,維持現在的大權在握統治局面希望很小。

但是不管如何,他陸榮廷都必須選擇一方陣營,是加入國民軍還是加入北洋軍,這裡面陸榮廷就拿捏不定了,他是想等着,等着長江沿岸國民軍和北洋軍爆發第一場戰事,然後看戰事結果而選擇,而北洋佔據優勢,那麼他就毫不猶豫的加入北洋行列,出兵廣東。如果國民軍佔優,那麼他陸榮廷就放棄那些獨立的心思,加入到國民軍中北伐,那時候拿下湖南應該也不是問題。

陳敬雲派人去拉攏陸榮廷的時候已經說過,如果桂軍支持國民軍,那麼桂軍可以保持獨立編制,編爲國民軍第五軍,而他陸榮廷就是擔任第五軍軍長,負責進攻湖南地區。

袁世凱派人去拉攏陸榮廷開價更高,除了軍費和軍械外,不但許了陸榮廷兩廣總督的位置,而且還說江西、福建都可以讓桂軍佔據,前提還是得桂軍自己打下來。

陸榮廷猶豫了很久,但是一直沒有下決心,這讓唐繼堯和陳敬雲都相當不滿,相繼派了使者去廣西勸說陸榮廷,不過陸榮廷就是不爲所動。

然而陸榮廷不動的時候,湖南卻是突然傳來消息,譚延闓發表通電,宣佈主動下野,緊接着袁世凱任命中央陸軍第四師師長揚善德爲湖南護軍使,並且留任譚延闓爲湖北省長。

第818章 北方定(二)第808章 巴爾瑙爾會戰(一)第649章 魚雷夜襲第248章 推銷債券第458章 青島第一方案第589章 第一款條約型戰列艦第90章 蔡鍔心思第948章 德國問題(二)第586章 毒氣彈第671章 山下源太郎的戰爭(一)第975章 中美聯合公約(一)第308章 六月調整第733章 戰爭前夕的軍備競賽第34章 激戰福鼎(一)第534章 炎帝級戰列艦第261章 煙華夜第2章 危急四伏的軍營第120章 徐鏡清的野望第824章 印度洋是我們的!第208章 空襲(二)第615章 林家的意第430章 代表團抵達第252章 蘇南和平第402章 意外戰爭第323章 渡江計劃(一)第330章 商業和財團第712章 各國新政第89章 政治聚會第1031章 公開軍售第419章 繼續北上第249章 和談呼籲第880章 高雄之蕩第913章 中美談判第927章 日本人的選擇第743章 奧拉夫戰役(三)第658章 裝甲洪流(二)第357章 第五混成旅(三)第213章 大戰(三)第802章 阿雷斯戰役(一)第19章 孫道仁的條件第301章 解散國會第872章 乙隊攻擊第950章 主戰爭論第9章 密議(一)第805章 主動出擊(二)第80章 福州兵工廠(四)第46章 丫頭換裝第618章 討厭和喜歡第1026章 德國的新生第1053章 戰損(一)第558章 空襲旅順第688章 和平談判的開始第368章 懲處撤換第732章 大型裝甲航母第969章 北非第300章 皖贛之末第1017章 德國的崩潰(一)第958章 繼承人(四)第1056章 分析(二)第965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三)第293章 孫黃李的憂慮第189章 黃興的選擇(二)第265章 東南宣撫使(一)第194章 鎮江之戰(三)第748章 日本的選擇(二)第26章 焦達峰擴軍第378章 國會和政府第783章 我們要打仗了(二)第285章 風雨欲來(三)第85章 續 暗殺風雲(二)第630章 大興土木第317章 湖南生變第872章 乙隊攻擊第68章 山本純一郎(一)第438章 馬鞍山鐵礦開發合約第58章 蘇浙局勢(一)第168章 海軍變節第437章 春季攻勢第75章 冬衣風波(二)第559章 航彈和火海第71章 各省局勢第509章 海陸空發展計劃第562章 東海大海戰(二)第484章 陸軍整編方案二第342章 渡江第三天第979章 戰爭還沒有結束第998章 陰謀(二)第727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二)第264章 小別新婚第585章 旅順攻略第401章 琳娜的思念第587章 中日倫敦條約第724章 低速重彈計劃第724章 低速重彈計劃第489章 西南攻略第404章 報喜不報憂第263章 閒扯一二第880章 高雄之蕩第75章 冬衣風波(二)第318章 南京國會
第818章 北方定(二)第808章 巴爾瑙爾會戰(一)第649章 魚雷夜襲第248章 推銷債券第458章 青島第一方案第589章 第一款條約型戰列艦第90章 蔡鍔心思第948章 德國問題(二)第586章 毒氣彈第671章 山下源太郎的戰爭(一)第975章 中美聯合公約(一)第308章 六月調整第733章 戰爭前夕的軍備競賽第34章 激戰福鼎(一)第534章 炎帝級戰列艦第261章 煙華夜第2章 危急四伏的軍營第120章 徐鏡清的野望第824章 印度洋是我們的!第208章 空襲(二)第615章 林家的意第430章 代表團抵達第252章 蘇南和平第402章 意外戰爭第323章 渡江計劃(一)第330章 商業和財團第712章 各國新政第89章 政治聚會第1031章 公開軍售第419章 繼續北上第249章 和談呼籲第880章 高雄之蕩第913章 中美談判第927章 日本人的選擇第743章 奧拉夫戰役(三)第658章 裝甲洪流(二)第357章 第五混成旅(三)第213章 大戰(三)第802章 阿雷斯戰役(一)第19章 孫道仁的條件第301章 解散國會第872章 乙隊攻擊第950章 主戰爭論第9章 密議(一)第805章 主動出擊(二)第80章 福州兵工廠(四)第46章 丫頭換裝第618章 討厭和喜歡第1026章 德國的新生第1053章 戰損(一)第558章 空襲旅順第688章 和平談判的開始第368章 懲處撤換第732章 大型裝甲航母第969章 北非第300章 皖贛之末第1017章 德國的崩潰(一)第958章 繼承人(四)第1056章 分析(二)第965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三)第293章 孫黃李的憂慮第189章 黃興的選擇(二)第265章 東南宣撫使(一)第194章 鎮江之戰(三)第748章 日本的選擇(二)第26章 焦達峰擴軍第378章 國會和政府第783章 我們要打仗了(二)第285章 風雨欲來(三)第85章 續 暗殺風雲(二)第630章 大興土木第317章 湖南生變第872章 乙隊攻擊第68章 山本純一郎(一)第438章 馬鞍山鐵礦開發合約第58章 蘇浙局勢(一)第168章 海軍變節第437章 春季攻勢第75章 冬衣風波(二)第559章 航彈和火海第71章 各省局勢第509章 海陸空發展計劃第562章 東海大海戰(二)第484章 陸軍整編方案二第342章 渡江第三天第979章 戰爭還沒有結束第998章 陰謀(二)第727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二)第264章 小別新婚第585章 旅順攻略第401章 琳娜的思念第587章 中日倫敦條約第724章 低速重彈計劃第724章 低速重彈計劃第489章 西南攻略第404章 報喜不報憂第263章 閒扯一二第880章 高雄之蕩第75章 冬衣風波(二)第318章 南京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