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推銷債券

爲了推行光復債券而舉行的晚宴無疑是成功的,當晚陳敬雲對着到場的一百多人士紳富商做了一次長達半個小時的演講,演講當中並沒有過多的提及正在進行中的蘇南戰事,也沒有太多的說到北洋政府專制之類的話題,而是大篇幅的不斷訴說着中國現在所面臨的實際問題。講述目前中國工業的薄弱,急需崛起所需的各種工業,號召國人進行實業興國,大力投資各種工業方面,而與此同時國民軍將用最大努力爲實業家們提供一個良好的投資環境,同時高調宣佈國民軍將會在上海華界郊區規劃一個經濟開發區,經濟開發區將會延續福州經濟開發區和杭州經濟開發區的模式,提供完善的各項基本設施以及最優惠的稅收制度。承諾對進駐開發區的企業頭兩年內實行完全免稅,五年內只徵收三層稅收,十年內只徵收六成稅收。

同時陳敬雲在現場以軍人的名義保證,國民軍將會不惜一切代價保障投資企業的安全以及資本進出自由。

最後,陳敬雲宣佈國民軍將發行第五期光復債券,這批債券將用於國民軍控制區內的各項基建投資,包括教育、水利設施建設、交通設施建設。

這一場關於工商和實業方面的演講和之前陳敬雲所做的多數政治演講不同,以前的那些政治演講所面對的對象一般都是熱血青年,陳敬雲要鼓動他們心中的熱血加入到國社黨和國民軍當中來,又或者是面對普通公衆,說的大多數一些激動人心的場面話。然而今天所面對的絕大多數都是士紳富商,他們可不是那麼被幾句話就會被撩撥的腦袋發熱,然後一股腦的幹革命去了,他們所注重的是一些更實際的東西,要的是實實在在的利益。

比如他們需要知道的不是國家崛起與否,而是國民軍對待商人的態度,對待實業家的支持與否,是想要在他們身上撈一把還是想要支持他們發展商業,他們還想要知道福州和杭州鬧的熱熱鬧鬧的那個經濟開發區到底是不是貨真價實的東西,還是說陳敬雲弄出來圈錢的。

如果這些都能讓他們滿意的話,加上國民軍在蘇南戰事當中取得的優勢,那麼部分商人就會選擇站到陳敬雲這一邊來,比如盛宣懷。說起來盛宣懷也算是國內富商當中較早看重國民軍的人了,之前和福州兵工廠方面的商業合作讓他了解了國民軍不少,後來聽說陳敬雲竟然把一手把持的哈德門菸草公司開放出來,允許其他商人進行注資佔股的時候,他就是看了出來陳敬雲不是那種只顧眼前利益,而是有着極大野心的人。這樣的情況下,盛宣懷也是試探性的想哈德門菸草公司投資了數十萬元。這點錢對於盛宣懷來說不算什麼,之所以投進去一方面也是有些眼紅哈德門菸草公司的暴利,另外也是試試水。而事實證明,他盛宣懷的試水是正確的,國民軍節節勝利不斷擴大地盤,而哈德門菸草公司的業績也越來越好,之前投入的數十萬元已經升值了不少。

這樣的情況下,盛宣懷也是打算着和陳敬雲把關係拉近一些,最近他聽說華夏銀行控制的塔牌洋灰廠正在準備浙北地區投資興建一個超大規模的洋灰廠,他對此是很感興趣。華夏銀行的來歷在國內上流商界裡不是什麼秘密,它的前身是大清銀行福州分行,福州起義後被福建軍政府接管,隨後福建軍政府拋售官辦企業的時候,在一系列的資產重組中,被陳敬雲名下的多個產業聯合注資控股,隨後變成了陳敬雲名下的私有銀行,隨後改名爲華夏銀行。

這個華夏銀行雖然變成了私人銀行,但是在國民軍體系但中依舊承擔了中央銀行的責任,國民軍和日`本、英國乃至美國的貸款等銀行業務都是它在主導,並已經開始在福州、杭州等少數幾個地方發行紙幣,製造銀元、銅元,代理國民軍光復債券等等。除了這些外,華夏銀行還控股了所有原有的陳府產業,包括福鼎紡織廠、哈德門菸草公司、三石火柴、福樂電氣、太平洋船運公司,還有更重要的是,華夏銀行還控股了福州兵工廠高達65%的股份。

而福州兵工廠現在已經不是一個單純的兵工廠了,而是一個綜合重工企業,旗下包含了輕武器部門、重武器部門、彈藥部門、化工企業、福州飛機制造廠、馬尾船廠、江南船廠。就連現在正在組建的東南鋼鐵廠之前都是他的下屬鋼鐵部門,塔牌水泥之前也是福州兵工廠的附屬部門,甚至就連福樂電氣的部分設備資產之前也來之於福州兵工廠的下屬機構。這樣一個龐大的綜合重工企業已經幾近佔據了現今中國重工的大半江山。

而控制這些產業的華夏銀行單單從銀行自身控制的資產來計算,已經可以排入國資銀行的前三了。不過這些投資部門控制的資產和銀行自身的業務相關不大,甚至推動也不大,這從華夏銀行的紙幣發行計劃困難重重就可以看得出來。

而如今,華夏銀行控制下的塔牌水泥要在蘇南浙北地區投資興建一個大型的水泥廠,而更重要的是,由於投資金額太大,塔牌水泥公司本身是沒有這樣的資本進行大規模投資的,只能是向總公司也就是華夏銀行申請融資。不過華夏銀行又不是隻有塔牌水泥一家子公司,下屬企業多了去,現在華夏銀行更關注東南鋼鐵廠的興建和福樂電氣公司的投資,當然了還有免不得要給福州兵工廠繼續提供大量的投資的,這些都佔用了華夏銀行的大量資本,這能夠省下來給塔牌水泥公司的也就沒多少了。

爲了擴產計劃的進行,塔牌水泥的總經理從福州到達了上海蔘加這一次晚宴,準備看看能不能從那些大富豪身上掏出一大筆錢來進行投資。

而得到了風聲的盛宣懷則是從中看到了希望!他名下的漢冶萍可一直是中國最大的鋼鐵企業,對於水泥,也就是洋灰這種東西不陌生,不過之前一直沒有太大的機會對此進行大規模的投資。而現在聽說華夏銀行要投資這方面,並且由於緊缺資金尋求投資者的時候,他就是有了心思。

這個洋灰廠能否賺錢已經是不用懷疑的了,洋灰的作用大家都是知道的,不管是民用還是軍用都是銷路很廣,之前國民軍爲了在鎮江那邊構築防線,聽說可是採購了不少的水泥的,而且福州和杭州那邊的經濟開發區的大規模興建中,也急需大量的水泥,這些都是市場。

當然了還有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這個塔牌水泥是華夏銀行的子公司,而華夏銀行又是陳敬雲的私人銀行。話句話說就算其他水泥廠都沒有銷路,但是隻要陳敬雲在位一天,那麼這個塔牌水泥就不愁銷路,單單是軍隊的採購和政府主導的大量基建就足以讓塔牌水泥賺翻了。

所以這一次是讓唐輝康介紹着和塔牌水泥的總經理接上了頭,雙方一接觸之下相談甚歡。塔牌水泥有着政治靠山,有着潛在的市場,並且已經從美國那邊引進了新一代的水泥生產技術,缺的就是大量的錢進行投資了。而盛宣懷呢,別的沒有,就是錢多。

所以沒兩天功夫雙方就是簽訂了合作計劃,盛宣懷以個人名義出資一百萬元進行注資佔據了新建廠子的49%股份,預定在浙北地區選定一個地方興建這個大規模的水泥廠。

除了這些合作外,盛宣懷還購買了光復債券五十萬元。

在宴會當晚,就已經有諸多富豪口上上或多或少的表示購買光復債券,這些都是有身份的人,自然不可能宴會的當然就拿錢購買之類的,但是這口中表示了後卻是不好反悔的。這可不是尋常的喝酒吹牛,說話不要本錢的,在陳敬雲或者其他國民軍軍政高官面前誇了海口,哪怕你當時喝多了說多了個零時候也得捏着鼻子認下去。

於是乎晚宴的第二天,昨晚參加晚宴的衆多士紳富商們陸續派了管家或者手裡經理之類的得力人手,拿着各種銀行本票或者乾脆是外幣的現金英鎊美元日元之類的到華夏銀行上海分行購買光復債券。和普通商人小市民購買的五十、一百不同,這些人最少也是上萬起,這還是昨晚參加晚宴的門票價,如果有幸被引見到陳敬雲面前,和陳敬雲見過面說過話,然後嘴巴一個收不住的話,稀裡糊塗的就承諾了購買光復債券的話,那隨隨便便也是十萬往上走。

少數幾個人更是一次性就購買了五十萬元,比如盛宣懷,另外有幾個浙江的頂尖財閥倒也是購買了五十萬,六十萬不等。搞笑的是,華夏銀行分行的人發現一個人還拿着周學熙的帖子來購買光復債券,數量不多一萬而已,但是要知道現在的周學熙可是北洋內閣的財政總長啊,開始的時候把華夏銀行上海分行的人都給嚇到了,後來仔細一查,才發現只是同名而已,此周學熙乃是江蘇的一地主老財,辛亥後也學着其他開明地主把家裡的天地一股腦的扔了,轉進了商界裡頭,不過沒幾個月功夫就是賠了不少,後來這人一狠心,就把大半家財換成了光復債券,準備是坐吃山空也不去做生意了。

除了這些正兒八經的商人富豪外,另外還有不少的名望士紳也來購買,不過所購買的數量少則數百,多不過數千,他們的行爲更多的是一種姿態,倒也算是給光復債券打廣告了。

短短兩天時間裡,國民軍推出的第五期光復債券就已經銷售了五百萬之巨,並且還在繼續大量銷售當中,籌餉處預計未來一個月內光復債券的銷售額將會達到八百萬左右,至於之前的情況將視國民軍的動作來判定。國民軍要是一個不小心來個北伐成功的話,光復債券脫銷都有可能,如果一個倒黴在蘇南被打敗了的話,別說繼續賣了,已經賣出去的那些光復債券立馬就得成爲廢紙。

說到底,這個光復債券還是一種高風險的政治投資債券。

第474章 戰爭爆發!第367章 吳佩孚之夜襲第841章 太平洋作戰方案(一)第114章 八號高地第151章 吉利斯(四)第1040章 秋熱第727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二)第641章 目標佐世保第323章 渡江計劃(二)第751章 越來越近第42章 廣東亂局(一)第417章 戰後整編第275章 國會選舉(三)第55章 內部爭鬥(一)第368章 懲處撤換第250章 第二次轟炸(一)第981章 歐洲遠征軍(二)第500章 曹錕之忐忑第806章 李玉挺的運氣第585章 旅順攻略第1054章 戰損(二)第986章 T18之震撼(二)第353章 王麒第773章 籌集軍費(一)第273章 國會選舉(一)第139章 7月調整第864章 慘烈(一)第7章 林家有女第77章 福州兵工廠(一)第628章 新老權力交接第680章 進攻平壤(三)第932章 唐津登陸(三)第608章 廬山號航空母艦第1035章 菲律賓內戰第248章 推銷債券第944章 往紐約扔一顆?第60章 蘇浙局勢(三)第550章 戰列艦回國第302章 遷移第104章 朱蔣通電第22章 明爭暗鬥第267章 黑名單(一)第275章 國會選舉(三)第722章 海軍貪污案(一)第224章 戰爭和錢第699章 進軍琉球(二)第483章 陸軍整編方案一第223章 滇軍和四川(二)第220章 居仁堂(二)第268章 洪子泰(一)第879章 黃帝號危機第295章 二代子弟第34章 激戰福鼎(一)第127章 夏遊寂音寺第866章 全軍覆沒第772章 高歌一曲第800章 香港迴歸第843章 對日作戰計劃第519章 府院之爭(一)第285章 風雨欲來(三)第1028章 改換門庭第403章 徐樹錚的懷疑第740章 中芬共同防禦條約第657章 裝甲洪流(一)第577章 總動員(一)第505章 全國統一第1027章 政治體系第475章 青島第一戰第110章 通電罵戰第393章 保存實力第29章 購軍械(二)第181章 陳敬雲北上第1052章 十大集 團軍第947章 德國問題(一)第931章 唐津登陸(二)第134章 海軍處(一)第371章 俘虜和戰利品第849章 上海空戰第452章 進軍東北第91章 福州冬日第345章 巢湖激戰(二)第198章 上海之行(一)第567章 裝甲集羣在行動第84章 人事任命第150章 吉利斯(三)第990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四)第783章 我們要打仗了(二)第255章 和談倡議第983章 地中海我們來了(二)第634章 雪地煙火(一)第475章 青島第一戰第609章 農民問題和化肥第424章 第一大軍閥第199章 上海之行(二)第269章 洪子泰(二)第606章 巡視之火炮坦克第231章 酒和女人第615章 林家的意第15章 激戰軍械庫第856章 黎明攻擊
第474章 戰爭爆發!第367章 吳佩孚之夜襲第841章 太平洋作戰方案(一)第114章 八號高地第151章 吉利斯(四)第1040章 秋熱第727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二)第641章 目標佐世保第323章 渡江計劃(二)第751章 越來越近第42章 廣東亂局(一)第417章 戰後整編第275章 國會選舉(三)第55章 內部爭鬥(一)第368章 懲處撤換第250章 第二次轟炸(一)第981章 歐洲遠征軍(二)第500章 曹錕之忐忑第806章 李玉挺的運氣第585章 旅順攻略第1054章 戰損(二)第986章 T18之震撼(二)第353章 王麒第773章 籌集軍費(一)第273章 國會選舉(一)第139章 7月調整第864章 慘烈(一)第7章 林家有女第77章 福州兵工廠(一)第628章 新老權力交接第680章 進攻平壤(三)第932章 唐津登陸(三)第608章 廬山號航空母艦第1035章 菲律賓內戰第248章 推銷債券第944章 往紐約扔一顆?第60章 蘇浙局勢(三)第550章 戰列艦回國第302章 遷移第104章 朱蔣通電第22章 明爭暗鬥第267章 黑名單(一)第275章 國會選舉(三)第722章 海軍貪污案(一)第224章 戰爭和錢第699章 進軍琉球(二)第483章 陸軍整編方案一第223章 滇軍和四川(二)第220章 居仁堂(二)第268章 洪子泰(一)第879章 黃帝號危機第295章 二代子弟第34章 激戰福鼎(一)第127章 夏遊寂音寺第866章 全軍覆沒第772章 高歌一曲第800章 香港迴歸第843章 對日作戰計劃第519章 府院之爭(一)第285章 風雨欲來(三)第1028章 改換門庭第403章 徐樹錚的懷疑第740章 中芬共同防禦條約第657章 裝甲洪流(一)第577章 總動員(一)第505章 全國統一第1027章 政治體系第475章 青島第一戰第110章 通電罵戰第393章 保存實力第29章 購軍械(二)第181章 陳敬雲北上第1052章 十大集 團軍第947章 德國問題(一)第931章 唐津登陸(二)第134章 海軍處(一)第371章 俘虜和戰利品第849章 上海空戰第452章 進軍東北第91章 福州冬日第345章 巢湖激戰(二)第198章 上海之行(一)第567章 裝甲集羣在行動第84章 人事任命第150章 吉利斯(三)第990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四)第783章 我們要打仗了(二)第255章 和談倡議第983章 地中海我們來了(二)第634章 雪地煙火(一)第475章 青島第一戰第609章 農民問題和化肥第424章 第一大軍閥第199章 上海之行(二)第269章 洪子泰(二)第606章 巡視之火炮坦克第231章 酒和女人第615章 林家的意第15章 激戰軍械庫第856章 黎明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