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左將軍

孫文在192年1月1號正式就任臨時政府大總統後,就相繼下了一批總統令,其中多數爲內政或軍隊之,總體來說和福建沒啥關係,所以陳敬雲也沒有太大的關注,也就是在黃興來電報說南京缺餉,請陳敬雲不分內外協餉之時,陳敬雲礙於面子給他送去了十萬元。

但是南京方面發生的事情遠比陳敬雲想象的更加精彩!

當孫文就任的第一天,屁股還沒做熱呢,彙集南京周圍的十餘萬民軍的請餉公文就如同雪花片一樣向他飛來,這時候他才明白,革命只靠精神是不行的,還得有錢!可南京臨時政府有錢嗎?

沒有!

袁世凱雖然不打算救南京,但是也不是笨人早就把南京的藩庫銀子給調走了,張勳突圍之際又把南京給洗劫了一遍,黃興等人前些時候在南京翻了個邊才找出一丁點的銀渣子,連供應北伐軍兩萬餘人都不夠,更加不用說供應十多萬彙集南京周圍的各省民軍了。

孫文沒來的時候還好,各省民軍雖然沒錢但是也不知道該找誰要去,黃興雖然過的緊巴巴的,但是東借一點,西湊一點的話手底下的兩萬多軍隊還能吃得上飯。可是孫文一上任,臨時政府一正式成立,那些民軍立馬就找上門來了,可以說孫文剛上任那幾天除了開酒會政治演講外,就是對着那些請餉的公文發愣了。

爲了解決財政問題,臨時政府剛開始是準備向列強借款,但是西方各國對南京臨時政府根本就不信任,四國銀行團也是爲袁世凱準備的,孫文從一開始樂觀說‘借不勝借’再到打算出賣滿蒙換取日本貸款可以說見證了南京臨時政府那悲劇的財政。再者,就算有日本想借,但是南京臨時政府也不能借,因爲這會的借款基本都被視爲喪權誤國的標準,陳敬雲在福建是一手遮天,加上鄭祖蔭也不是什麼好鳥,這才用一個密約和日本人借了款,而南京臨時政府被全國人民盯着,一舉一動都被人看在眼裡,要借款根本不是那麼容易的事,孫文剛說要租界滿洲以換取日本貸款呢,就被人罵了個狗血淋頭,連南京附近的民軍都差點譁變,甚至連北邊的袁世凱都一邊偷笑着一邊指着手下的筆桿子撰文罵南京臨時政府賣國,所以借款一事最後是不了了之。

外款既然弄不到多少,那麼只能靠內債了,於是南京臨時政府大筆一揮,說是要發行一億元公債,可是好說好歹也有將近十天了,只賣出來了百來萬,這些還都是外國僑胞們購買的,國內的人對這所謂的公債根本無動於衷。請求南方各省不分內外向南京解款,可是這麼多天過去了只有陳敬雲一個人給了十萬元,其他的都是一毛不拔,不給還不說,還時不時的發個電文請求南京臨時政府撥款!讓主管財政的陳錦`濤看的吐血,上任半月就向孫文請辭,孫文沒準。

從這方面也可以看出來,不管是各國列強還是國內民衆又或者是各省實權都督們,基本都對南京臨時政府沒什麼信心。

以南京臨時政府這樣的財政狀況,別說北伐了,就連南京周邊的十餘萬民軍都養不起。無奈之下,爲了縮減開支,同時也爲了響應北伐口號,陸軍部的黃興等人開始整編南京周邊地區的民軍。

按照各軍的統屬先後整編,以安徽地區的民軍整編爲第一軍,柏文蔚爲軍長兼皖軍總司令,轄第1、4、9師,各部分別駐紮在臨淮,鋪鎮地區。黃興手下的北伐軍爲第二軍,徐寶山爲軍長,轄第11、12師,駐紮南京。以從廣西北伐軍爲主力彙集其他部分民軍整編第三軍,廣西副都督王芝祥爲軍長,轄第8、17師,部署於南京周邊。胡漢民派來的北援粵軍爲第四軍,姚雨平爲軍長,轄22、24師。除了這四大軍外,還有各部分小部隊則是分別爲滬軍第10師,江西第13師,安徽第15師等,浙江第2師等一批番號,從陸軍第一師一直排到了陸軍第二十六師。

表面上看是有四個軍,還有各個師,但是南京周邊真正有戰鬥力並一直能夠得到補給的也就是黃興手下的原北伐軍,現第二軍,其他的基本要麼編制不全,要麼乾脆土匪流氓,充數都嫌差的那種。這一番整編中也不知道黃興起了什麼心思,原本這個整編計劃只是涉及到南京周邊地區的軍隊,外省是不管的。

但是黃興不給湖北番號,也不給湖南番號,連江西、安徽、廣東、雲南全都沒給番號,但是就把福建給扯上了!

“第六師,第十四師!兩個師的番號!他黃興是大手筆啊!”看着電報的陳敬雲不知道該高興還是該鬱悶。

他本來軍閥當的好好的,國民軍自有一套系統,可是黃興突然給他來這麼一手就讓他有點捉摸不透了,難道真的是爲了報答我那十萬元的恩情?

可是這樣的恩情他陳敬雲情願不要啊!這種番號又沒什麼明顯的好處,給了番號南京那邊也不可能給陳敬雲發軍餉啊。而且還會把福建光明正大的暴露給全國軍閥們:看啊,陳敬雲手底下有兩個中央師了!

一邊的馮勤不知道陳敬雲在想什麼,而是道:“都督,那邊除了番號,還給了軍銜!”

馮勤一邊說着一邊遞給了陳敬雲另外一張電文,陳敬雲一看,上面寫着的是文言文,換成通俗的話講就是現在臨時政府授予偉大的革命戰士,中華民國的奠基人,尊敬的國民軍總司令陳敬雲閣下右將軍加左將軍銜,九鼎勳章。

陳敬雲對這個左將軍右將軍之類的不太懂,當即問馮勤:“這個右將軍加左將軍到底是個什麼銜?”

馮勤身爲參謀部總長,對周邊地區的軍事事務可比陳敬雲知道的多多了,當即就是解釋了起來:“南京那邊也改了軍銜制度,基本也是參照以前的新軍軍銜,把上等第一級換成了大將軍,上等第二級換成了左將軍,上等第三級換成了右將軍。換成我們這邊的說法,他們給都督您的軍銜就是少將加中將銜!”

陳敬雲聽這個少將加中將,卻是有些疑慮了。前些時候他自封上將可不是瞎玩的,而是爲了避免和手下將領的重合,畢竟自己要是盯着一箇中將的頭銜的話,那麼就不太好升手下的軍銜了。

“那這個少將加中將到底算是少將還是算是中將?”陳敬雲對這個問題很敏感。

但是馮勤一時半會也不知道該怎麼回答,只能道:“按照以前清廷的官位,卑職以爲是以任少將的實職,但是給箇中將的名頭。”

“哼,難道南京那邊的人認爲我國民軍總司令,福建都督只值一個少將?”陳敬雲對自己是什麼頭銜並沒有太大的關係,但是當這個頭銜關係到御下的時候就不得不慎重了。當即對馮勤道:“給南京方面回電,就算我年紀輕,資歷不足,不敢接受這樣的封賞,還請陸軍部收回。嗯,把這兩個師的番號也送回去!”

陳敬雲可都是計劃好了國民軍的整編規劃,不像再弄一個番號來約束自己,還有也不想讓帶着中央陸軍的名頭暴露在全國人民的眼裡。

實際上,陳敬雲還真委屈了陸軍部,黃興之所以給陳敬雲兩個師的番號,那完全是看在了陳敬雲以前幫過他說話,前些時候又給他十萬元軍費,此舉基本算是回報行爲,至於軍銜,南方各省的軍隊陸軍部管不着,但是南京周邊地區裡,實授大將軍銜的只有陸軍部總長黃興自己和海軍部總長黃鐘瑛,四大軍長則是左將軍加大將軍銜,剩下的都是左將軍,右將軍加左將軍銜,而且考慮到陳敬雲還很年輕,不過二十三歲,日後肯定還能繼續往上升啊,所以爲了以後升遷的空間就先給了個右將軍加左將軍銜。

可是這年頭講究的不是年紀,而是實力問題!現在陳敬雲手底下有好幾萬的軍隊,他自己封的少將都已經有六個之多了,而且近期內陳敬雲還準備繼續封少將,不用多久恐怕還得升自己的手下爲中將,這樣的情況下陳敬雲頂着一個少將加中將的軍銜就不倫不類了,所以陳敬雲不能接受。

南京陸軍部的人見電報被陳敬雲退了回來,一看內容就知道人家是嫌棄軍銜小了,當時黃興自己拍板,把陳敬雲和其他省的都督一視同仁,封爲左將軍。

接到這樣的回報後,陳敬雲也知道升無可升了,因爲數省的武將都督中,都是左將軍以下,再高人家南京就不肯了。

所以也只好接受了。

接受了南京給的左軍銜後,陳敬雲又是爲那兩個中央師的番號發起愁來!現在番號已經給了,退也退不了,讓人家看就讓人家看吧。可是陳敬雲本來打算是編練三個師的,現在只有兩個中央師的番號就有些麻煩了。

陳敬雲苦思了好幾天後纔在司令部召開了軍事會議,甚至爲了這個會議他把在浙江的馬成以及林飛泰都叫了回來,準備徹底解決關於師級編制這個問題。

第202章 沈綱計劃(三)第982章 地中海我們來了(一)第434章 海軍的野望第69章 山本純一郎(二)第1025章 縮頭烏龜第461章 方大山第886章 登陸琉球(一)第571章 李上士和裴中尉第870章 擊沉瑞鶴號(一)第519章 府院之爭(一)第613章 航母崛起第259章 聖誕夜(一)第921章 核平東京(二)第262章 南返途上第76章 冬衣風波(三)第440章 愚人節軍購案第654章 潛艇破交戰(二)第1038章 f12對f80第48章 山東亂第307章 基礎行業第868章 第三波攻擊羣第179章 南北利益集團第990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四)第687章 陳敬雲的擔憂第1025章 縮頭烏龜第353章 王麒第123章 浙江之未來(一)第613章 航母崛起第122章 五月二十三號第1035章 菲律賓內戰第1034章 變化第271章 錢翰朗和國社黨第496章 十字路口激戰第1005章 晉升儀式第12章 家事天下事第972章 菲律賓問題(二)第529章 中俄南京條約第211章 大戰(一)第632章 朝鮮事變第744章 f5戰鬥機第814章 慘烈巷戰(二)第777章 家事天下事第142章 炮艦討論第625章 繁榮背後的危機第6章 孫府逸事第466章 段芝貴入川第213章 大戰(三)第100章 蔣朱之爭第887章 登陸激戰(一)第633章 經濟危機下爆發的戰爭第768章 進軍東南亞(一)第447章 北洋的葬禮(一)第23章 收攏軍心第307章 基礎行業第503章 護國軍大敗第430章 代表團抵達第743章 奧拉夫戰役(三)第304章 入役儀式(一)第515章 華夏銀行危機第730章 通用機槍MG34第五四十二章 慶祥重型機械公司第320章 大元帥府第634章 雪地煙火(一)第173章 陸榮廷的雄心第918章 F5對P51(二)第247章 籌款晚宴第989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三)第375章 林浩心思第890章 新加坡(二)第986章 T18之震撼(二)第200章 沈綱計劃(一)第304章 入役儀式(一)第930章 唐津登陸(一)第1036章 奉陪到底第1051章 坦克對決(六)第333章 午夜初啼第1060章 裁軍和改革第35章 激戰福鼎(二)第651章 海軍下一步計劃第440章 愚人節軍購案第638章 黎明前的衝鋒第82章 左將軍第165章 溫庭和的決定第135章 海軍處(二)第218章 解家莊戰事第393章 保存實力第652章 雷達計劃第1035章 菲律賓內戰第74章 冬衣風波(一)第325章 第一次空戰(一)第445章 大廈將傾第766章 東南亞戰爭(一)第100章 蔣朱之爭第1060章 裁軍和改革第401章 琳娜的思念第459章 教育興國第442章 1914財政預算第532章 海軍爭奪經費第497章 長沙危急第126章 各方反應
第202章 沈綱計劃(三)第982章 地中海我們來了(一)第434章 海軍的野望第69章 山本純一郎(二)第1025章 縮頭烏龜第461章 方大山第886章 登陸琉球(一)第571章 李上士和裴中尉第870章 擊沉瑞鶴號(一)第519章 府院之爭(一)第613章 航母崛起第259章 聖誕夜(一)第921章 核平東京(二)第262章 南返途上第76章 冬衣風波(三)第440章 愚人節軍購案第654章 潛艇破交戰(二)第1038章 f12對f80第48章 山東亂第307章 基礎行業第868章 第三波攻擊羣第179章 南北利益集團第990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四)第687章 陳敬雲的擔憂第1025章 縮頭烏龜第353章 王麒第123章 浙江之未來(一)第613章 航母崛起第122章 五月二十三號第1035章 菲律賓內戰第1034章 變化第271章 錢翰朗和國社黨第496章 十字路口激戰第1005章 晉升儀式第12章 家事天下事第972章 菲律賓問題(二)第529章 中俄南京條約第211章 大戰(一)第632章 朝鮮事變第744章 f5戰鬥機第814章 慘烈巷戰(二)第777章 家事天下事第142章 炮艦討論第625章 繁榮背後的危機第6章 孫府逸事第466章 段芝貴入川第213章 大戰(三)第100章 蔣朱之爭第887章 登陸激戰(一)第633章 經濟危機下爆發的戰爭第768章 進軍東南亞(一)第447章 北洋的葬禮(一)第23章 收攏軍心第307章 基礎行業第503章 護國軍大敗第430章 代表團抵達第743章 奧拉夫戰役(三)第304章 入役儀式(一)第515章 華夏銀行危機第730章 通用機槍MG34第五四十二章 慶祥重型機械公司第320章 大元帥府第634章 雪地煙火(一)第173章 陸榮廷的雄心第918章 F5對P51(二)第247章 籌款晚宴第989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三)第375章 林浩心思第890章 新加坡(二)第986章 T18之震撼(二)第200章 沈綱計劃(一)第304章 入役儀式(一)第930章 唐津登陸(一)第1036章 奉陪到底第1051章 坦克對決(六)第333章 午夜初啼第1060章 裁軍和改革第35章 激戰福鼎(二)第651章 海軍下一步計劃第440章 愚人節軍購案第638章 黎明前的衝鋒第82章 左將軍第165章 溫庭和的決定第135章 海軍處(二)第218章 解家莊戰事第393章 保存實力第652章 雷達計劃第1035章 菲律賓內戰第74章 冬衣風波(一)第325章 第一次空戰(一)第445章 大廈將傾第766章 東南亞戰爭(一)第100章 蔣朱之爭第1060章 裁軍和改革第401章 琳娜的思念第459章 教育興國第442章 1914財政預算第532章 海軍爭奪經費第497章 長沙危急第126章 各方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