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 進軍北京

段祺瑞最爲關心可是部隊的編制了,當初私下談的時候陳敬雲雖然也有過承諾,但是沒有正式達成協議的話他是怎麼也放心不下的。

徐樹錚道:“部隊方面,南邊也是依照了承諾給了我們兩個師的編制,仿效第十六師的例子,高級軍官可留任、,中低級軍官調往其他國民軍其他部隊,以原有軍銜任職。這兩個師的編制是第二十七師、第二十八師,到時候我會就任第二十七師的師長,而何兄會就任第二十八師的師長!”

這個時候,一旁許久都沒有說話的何宗蓮聽到自己被任命爲新的第二十八師師長後,雖然對此早有預料,但是臉上依舊浮現了喜色。何宗蓮率領第一師南下作戰後,第一師損失過半,最後北逃的時候又在山東和國民軍打了幾場小仗,損失更大,等率兵三千多殘兵退回到直隸的時候他的第一師也就和其他的部分北洋軍殘兵整合到了一起成立第十四師了,而何宗蓮就任第十四師師長。這段祺瑞要拉着手下的部隊進行兵變,少不得要聯絡何宗蓮。何宗蓮雖然心有顧慮,但是一聽老頭子已經駕鶴西去的時候,也是心裡一狠跟着段祺瑞發動了兵變,如果沒有何宗蓮的大力配合,單憑聽從段祺瑞號令的徐樹錚第十一師四千多人是絕對無法掌控北京城局勢的。

如今聽到自己被任命爲第二十八師的師長,何宗蓮的擔心也就是放了下來了。

段祺瑞這個時候道:“如此就好,有了這兩個師的編制,好歹算是把北洋的種子給保留了下來!”

徐樹錚也是點頭道:“這次談的時候,雖然我們是整體加入國民軍體系裡頭,而不是和滇軍和桂軍甚至晉軍一樣保持了獨立自主的狀態,不過這樣一來我們也就不用爲了那軍費和軍械操心了!”

何宗蓮這個時候也是笑道:“這說的倒是沒錯,南邊的體制和我們老北洋不一樣,他們的部隊都是後勤部統一發軍餉,不但軍械有統一的補充,甚至連兵員都是後方訓練好了給送到部隊來!”

“這樣雖然沒了自主,不過他們答應了給我們這兩個師正規部隊的待遇,到時候軍械和軍餉待遇方面是絕不會遜於國民軍其他野戰部隊的!這一點上,前些時候投入陳敬雲懷抱的閻錫山可得不到這種待遇!”徐樹錚如此說道。

不過何宗蓮也道:“不過他們好歹保住了地盤!”

段祺瑞卻是不屑:“哼,保住地盤?我們北洋數十萬大軍都沒能擋住國民軍的進攻,你以爲憑藉區區山西一省就能硬抗國民軍?我看那閻錫山早日把軍隊交出來還好,這遲了的話,說不準到時候下場比我們還慘!”

徐樹錚這時候突然道:“現在我們已經是投誠了,不過到時候陳敬雲會不會讓他們去打閻錫山,把我們當炮灰?”

聽到徐樹錚這話,段祺瑞也是面露憂色,半晌後才道:“這種事情估計是避免不了的,不過也不用太過擔心,就算去打,難不成憑藉山西那幾萬省軍還能擋得住我們這些老北洋不成?到時候只要我們好好做事,打下了山西給陳敬雲,也就不用怕他以後處處爲難我們這些老北洋了。”

徐樹錚一聽覺的也是,就算陳敬雲把他們當炮灰,但是也要看對手是誰。閻錫山手下的山西省軍可不是國民軍,他徐樹錚雖然敗給了國民軍,但是如果對手換成其他地方軍閥的話,徐樹錚可從來沒怕過什麼,甚至都不用多,他到時候只要帶本部一萬多人進山西就足以把閻錫山的晉軍給滅了。

這幾個北洋將領一陣密議後,就算正式接受了國民軍提出的這些條件,緊接着北洋軍開始從前線撤離,國民軍也就迅速接替了北洋軍的位置。

十六號早上,國民軍第九師的一個團進入北京城,從而正式宣告北京城被國民軍接管。城內的北洋部隊整編成了兩個師,原北洋第十一師殘部和第十三師殘部以及第十二師的一部分組成了國民軍第二十七師。而原北洋第十二師部分部隊以及第十四師組成了國民軍第二十八師。而這些原來的北洋軍現今搖身一變就變成了國民軍部隊了,而且身上還穿着北洋軍的青灰色軍服,不過那些中高級軍官們則是一個個穿上了國民軍的軍服了,而段祺瑞和徐樹錚以及何宗蓮三人則是帶着大批的北洋軍官前往迎接國民軍第一軍軍長李繼民的到來。

李繼民身穿國民軍上將禮服,肩章上的三個金星閃閃發亮,而左胸前佩戴着一枚銀質雙劍勳章。和其他國家軍隊或者其他軍閥部隊不一樣,國民軍的勳章只有一種三個級別,而且不頒發所謂的紀念勳章或者什麼服役勳章之類的,所以軍人們的左胸上大多數都是空蕩蕩的,只有極少數軍人的左胸前纔有一枚雙劍勳章。

其中士兵絕大多數都是青銅雙劍勳章,這種面向全軍並只對軍人的勇敢行爲進行獎勵的青銅勳章發的比較多,這兩年多來已經發下去了近萬枚,這種勳章對於士兵來說很容易獲得,但是對於軍官來說卻是很難獲得,因爲青銅勳章的首先條件是勇敢,再次就是立功。對於軍官們來說立功容易,但是要表現出勇敢的話卻是極難,因爲國民軍中嚴禁營級以上的軍官帶隊衝鋒,並嚴肅批判中高級軍官的個人英雄主義。所以通常軍官們立功的話都會獲得白銀雙劍勳章,而能夠獲得青銅雙劍勳章的沒有多少個。至於更高一級的黃金雙劍勳章,同樣屬於全軍通用,然而到現在爲止一共也就只有五六個人獲得了,而且大多數都是中低級軍官。至於國民軍裡的將官,率領部隊作戰立功的不再少數,絕大部分都能獲得一枚白銀雙劍勳章,但是黃金雙劍勳章則是一個人都沒有。

李繼民身穿整套的國民軍上將禮服,帶着白手套和指揮刀走到了段祺瑞面前,然後微笑着準備接受段祺瑞這些手下敗將們的恭賀!

這種感覺讓他很爽!

而今天,和李繼民心裡一樣高興並痛快的人還有很多,陳敬雲親自在臨時召開的擴大軍事會議裡宣佈了攻佔北京城的消息,然後下方的衆多國民軍軍官們就是歡呼了起來,看着手下人的歡呼,陳敬雲心裡也是得到了極大的滿足感:“讓宣傳部門的人快速的把這個消息公佈出去,我要讓全國人都知道,北洋作爲一個軍事政治集團已經被消滅了,中國已經實現了初步統一!”

實際上不用陳敬雲吩咐,國民軍的宣傳機構在一得到這個消息後立馬就是準備大肆宣揚了,這可是比佔領江北,攻佔徐州更重大的消息。

“號外!號外!我軍攻克北京城,袁世凱兵敗自殺!”報童揮舞着手中的報紙,然後剛喊了一聲後四周人就是拿着銅板或者華夏銀行的紙票子遞過來:“給我一份!”

在報童的興奮喊聲中,他懷裡的報紙立馬就銷售一空,然後穿着草鞋的他立馬就是跑着回去準備再拿一批報紙出來賣,跑着的時候臉上帶着喜色:“報紙如果天天這樣好賣就好了,說不準很快就能攢夠錢給母親治病了。!”

而某座小茶樓內,幾個青年人坐在一起,這幾個人有着身穿新式西服,有的穿老式長袍馬褂,這幾個人還輪流穿看着手中的報紙。

這號外明顯就是趕印出來的,而且也沒有熨過,手拿着還會沾上墨跡,不過這幾個年輕人顯然是沒有注意到手中的墨痕,其中一個身穿青色長袍馬褂的道:“這國民軍果然善戰,進攻北京不過數日就已經拿下了這等天下一等大城!”

此時一穿着灰白色馬褂的年輕人道:“不錯,要不是國民軍這麼能打,一路北上把北洋軍給打怕了,他段祺瑞和黎元洪豈能輕易投降!”

“不過這報紙上說袁世凱是兵敗自殺,這有點不太可能吧!”其中一身穿西服的人明顯是不太相信袁世凱會自殺。

不料旁邊一人道:“兵敗自殺我估計是不會的,不過袁世凱死了卻是貨真價實的,不過這報紙上說的嘛多少有些假!”

當即那西服青年道:“哦,袁世凱真的死了,林兄,你經常和政府裡的人走動,有沒有聽到什麼準確的消息!”

那個被問及的年輕人道:“其實這也不算什麼秘密了,估計這兩天也就會傳遍了,我聽說那袁世凱本來就病重了,而且是早在兩天前就已經病亡了!要不然你想啊袁世凱沒死的話,段祺瑞那羣人怎麼敢投降!”

西服青年點點頭:“說的也是,不過不管怎麼樣,他死了最好,現今我們國民軍正是橫掃天下的時候,北洋軍一滅,全國統一在即,到時候距離陳大帥口中的華夏復興已經不遠了!”

“這說的不錯,國內統一後政局穩定,而看陳大帥這幾年的施政方針不管是扶持農民還是振奮工商,都是不遺餘力的,到時候我等大有可爲!”青色馬褂青年此時擡頭道:“林兄,聽說你已經接到了東南鋼鐵公司的任職邀請,我這剛回來還沒有來得及恭喜你呢!”

那林姓西服青年笑了笑道:“這倒是事實,不過我這一時也沒決定好呢!”

“這還用考慮,東南鋼鐵公司可是我國頭一等的大企業,而且正在和美方合資辦廠,據聞雙方聯合起來投資額高達數千萬之巨。如果他們邀請我去任職,我立即就是辭去現在的工作去東南鋼鐵!”灰色馬褂青年如此說着。

林姓青年道:“你這話說的,你可是在自己家族企業裡,比我們這幾個給人打工的可是強得多。再說了你真要辭職不幹了,令尊怕是要不放心啊!”

灰色馬褂青年道:“不放心什麼,我家裡又不是我一個兒子,後頭一羣人盯着老頭子的那點基業呢!”

這幾個好友也是知道灰色馬褂青年的一些事情,知道出身大家族的他也不容易,過的並沒有外人想象中的那麼瀟灑,當即林姓青年就是轉過了其他話題。這一羣都是年輕人,談及的除了風花雪月外就是政治時事了,一會說說福建和浙江那邊的土地改革,隔一會又說統一後首度到底是會定在南京還是北京,一時間是高談闊論肆無忌憚的暢談心中所想。

第320章 大元帥府第74章 冬衣風波(一)第929章 落日計劃(二)第960章 低估(一)第740章 中芬共同防禦條約第919章 自亞號事件第826章 偉大事業第584章 第一次調停第248章 推銷債券第498章 湖南危急第316章 陣營選擇第798章 烏蘭烏德戰役(三)第201章 沈綱計劃(二)第616章 原野上的火車第489章 西南攻略第201章 沈綱計劃(二)第94章 軍校演講第808章 巴爾瑙爾會戰(一)第326章 第一次空戰(二)第838章 1942年的結束(二)第419章 繼續北上第689章 林陳坤的重新的崛起第98章 航空部隊第282章 參謀部會議(二)第1027章 政治體系第35章 激戰福鼎(二)第732章 大型裝甲航母第311章 鎮江視察(一)第176章 東南大學第348章 外交工商第132章 商業競爭第864章 慘烈(一)第353章 王麒第1000章 風雲再起(一)第321章 南北,初戰第679章 進攻平壤(二)第705章 bb-08輕型戰列艦‘少昊號’第353章 王麒第145章 袁世凱的心思第866章 全軍覆沒第385章 鐵路和基礎建設第966章 橄欖枝一號(一)第584章 第一次調停第806章 李玉挺的運氣第289章 戰略選擇第49章 建寧和邵武第1020章 爲了德國第142章 炮艦討論第825章 伊朗和中東局勢第37章 擁袁通電第74章 冬衣風波(一)第785章 千萬陸軍第118章 陳彩的興奮第368章 懲處撤換第302章 遷移第254章 戰損報告(二)第817章 北方定(一)第890章 新加坡(二)第780章 蘇德戰爭(一)第262章 南返途上第630章 大興土木第784章 擴張再擴張第837章 1942年的結束(一)第778章 中日密約(一)第749章 日荷戰爭(一)第531章 海軍第二期發展計劃第751章 越來越近第704章 海軍第七期發展計劃第97章 航空工業第666章 安州戰役(一)第402章 意外戰爭第901章 東京空戰(一)第784章 擴張再擴張第505章 全國統一第543章 蔡凝有了第92章 定都之爭第908章 日軍的反撲第325章 第一次空戰(一)第915章 中國威脅論第484章 陸軍整編方案二第825章 伊朗和中東局勢第166章 戰火紛飛第466章 段芝貴入川第907章 火燒東京(二)第266章 東南宣撫使(二)第96章 福州體系第147章 吉利斯(一)第714章 波斯王儲來訪(二)第430章 代表團抵達第228章 泰山鎮(二)第192章 鎮江之戰(一)第288章 北京冬夜第1013章 最壞打算第879章 黃帝號危機第103章 動亂前夕第958章 繼承人(四)第152章 吉利斯(五)第561章 東海大海戰(一)第31章 財政困境第991章 大勝大敗(一)
第320章 大元帥府第74章 冬衣風波(一)第929章 落日計劃(二)第960章 低估(一)第740章 中芬共同防禦條約第919章 自亞號事件第826章 偉大事業第584章 第一次調停第248章 推銷債券第498章 湖南危急第316章 陣營選擇第798章 烏蘭烏德戰役(三)第201章 沈綱計劃(二)第616章 原野上的火車第489章 西南攻略第201章 沈綱計劃(二)第94章 軍校演講第808章 巴爾瑙爾會戰(一)第326章 第一次空戰(二)第838章 1942年的結束(二)第419章 繼續北上第689章 林陳坤的重新的崛起第98章 航空部隊第282章 參謀部會議(二)第1027章 政治體系第35章 激戰福鼎(二)第732章 大型裝甲航母第311章 鎮江視察(一)第176章 東南大學第348章 外交工商第132章 商業競爭第864章 慘烈(一)第353章 王麒第1000章 風雲再起(一)第321章 南北,初戰第679章 進攻平壤(二)第705章 bb-08輕型戰列艦‘少昊號’第353章 王麒第145章 袁世凱的心思第866章 全軍覆沒第385章 鐵路和基礎建設第966章 橄欖枝一號(一)第584章 第一次調停第806章 李玉挺的運氣第289章 戰略選擇第49章 建寧和邵武第1020章 爲了德國第142章 炮艦討論第825章 伊朗和中東局勢第37章 擁袁通電第74章 冬衣風波(一)第785章 千萬陸軍第118章 陳彩的興奮第368章 懲處撤換第302章 遷移第254章 戰損報告(二)第817章 北方定(一)第890章 新加坡(二)第780章 蘇德戰爭(一)第262章 南返途上第630章 大興土木第784章 擴張再擴張第837章 1942年的結束(一)第778章 中日密約(一)第749章 日荷戰爭(一)第531章 海軍第二期發展計劃第751章 越來越近第704章 海軍第七期發展計劃第97章 航空工業第666章 安州戰役(一)第402章 意外戰爭第901章 東京空戰(一)第784章 擴張再擴張第505章 全國統一第543章 蔡凝有了第92章 定都之爭第908章 日軍的反撲第325章 第一次空戰(一)第915章 中國威脅論第484章 陸軍整編方案二第825章 伊朗和中東局勢第166章 戰火紛飛第466章 段芝貴入川第907章 火燒東京(二)第266章 東南宣撫使(二)第96章 福州體系第147章 吉利斯(一)第714章 波斯王儲來訪(二)第430章 代表團抵達第228章 泰山鎮(二)第192章 鎮江之戰(一)第288章 北京冬夜第1013章 最壞打算第879章 黃帝號危機第103章 動亂前夕第958章 繼承人(四)第152章 吉利斯(五)第561章 東海大海戰(一)第31章 財政困境第991章 大勝大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