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9章 第一款條約型戰列艦

兩次的華盛頓海軍條約中,各國的主要爭執基本是圍繞着主力艦而進行的,這一點是和現今的海軍現狀分不開的。

從中日甲午戰爭再到日俄戰爭,再到一次世界大戰中的那場規模浩大的日德蘭海戰,這數場戰役是奠定了戰列艦作爲海軍中流砥柱的根基,而不久前爆發的中日戰爭中所進行的東海大海戰再一次證明了現代海戰當中,戰列艦依舊是核心主力,乃是撐起一個國家海軍的核心因素。

戰列艦的厚裝甲和強大的艦炮一次次的發出了怒吼左右着海戰的勝負,一戰時期的日德蘭海戰不用說了,幾乎是完美的演繹了鉅艦大炮的巨大威力,而不久前的東海大海戰中日兩國的戰艦交鋒再一次證明了戰列艦所具備的龐大威力,而被陳敬雲寄予厚望的航空母艦哪怕是已經出現了多年,中國的第一艘,也是世界上的第一艘改裝航母泰山號在1916年就已經在中國海軍中服役,然而如今整整七年過去了,中國的已經建成了兩艘兩萬噸的航母,並且也在海戰當中發揮出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依舊無法動搖戰列艦的主力地位。

以東海大海戰爲例子,此戰算得上是中日兩國的航空母艦都有參戰,日`本的是鳳翔號航空母艦,而中國的則是華山號以及黃山號兩艘航母,戰役時期日`本的鳳翔號航母表現不大,只是派遣了少量飛機阻擋了中國海軍航空部隊的偵查。

而中國兩艘航母則是一路上爲艦隊提供了廣闊的偵查範圍,戰役爆發時航母上的艦載機先後發現了日`本天城號所在的艦隊以及日`本第一艦隊主力的方位,並後方交戰中的中國主力艦隊提供了及時的預警信息,避免了讓炎帝號和黃帝號一頭的撞上日`本第一艦隊的銅牆鐵壁之上。

從偵查方面來說,航空母艦已經表現出了其他艦艇無法比擬的效能,但是在對艦攻擊上依舊沒能發揮出陳敬雲預料的作用來,東海大海戰當中華山號和黃山號派遣的集羣對日`本第4戰隊進行的轟炸中,不但沒有取得任何的命中,甚至還日`本第4戰隊的防空火力擊落了一架,以至於讓海軍中較爲激進的航空派都不得不謹慎的表示,在海軍裝備速度更快,性能更先進的轟炸機之前,對機動艦艇所進行的攻擊行爲依舊存在了巨大的侷限性。

而航空母艦的另外一個巨大作用也是開始出現,那就是空中較射。在中日戰爭之前中國海軍就已經進行了空中較射試驗,但是試驗還沒有結束戰爭就已經爆發,而在東海大海戰之中海軍加速了空中較射試驗,並在九月份取得的一次試驗中獲得了巨大的成功,海軍利用裝備了無線電的B4轟炸機作爲空中觀察較射機,然後指引炎帝號上的主炮進行了射擊,在兩萬碼的距離上取得了4.3%的超高命中率,即便是在兩萬五千碼的距離上,命中率依舊保持了2.5%,而在超遠距離的三萬碼距離上,依舊取得了1.5%的命中率。也許個位數的百分點看起來很小,但是這年頭的艦炮命中率是非常低的,海軍之前的傳統炮擊試驗中,只用桅頂觀察的話,兩萬碼距離上只有2.5%的命中率,而一旦超過了兩萬五千碼後,命中率只有百分之零點幾了,而一旦超過了兩萬八千碼後根本就無法射擊。

這個試驗說明了擁有空中觀察的話,對於主炮的遠距離射擊命中率提升的可不是一點半點,而是成倍的增加,甚至可以讓軍艦在兩萬五千米以上的距離對敵軍艦展開炮擊,甚至交戰距離可以拉開到三萬米以上。

這個試驗數據一出來後讓中國的海軍高層驚喜若狂,而且立即就是下令對試驗進行保密,唯恐其他國家也發現這一點,而中國海軍不知道的是,實際上美國在去年就已經對空中觀察較射進行了試驗,並且也同樣取得了巨大的效果,去年美國海軍航空局就已經主張加大戰列艦上的主炮仰角,只不過現在美國的航空派力量遠不如中國海軍內的航空派力量那麼強悍罷了,他們頂多也就是主張,但是中國海軍卻是實實在在在做了。

並且是準備在後續的中日戰爭中利用這一點,只不過還沒有等空中觀察較射進行實戰,中日戰爭就已經結束了,這讓一羣海軍航空派的將領們甚爲遺憾。

儘管現實的證明讓陳敬雲這個堅定的航母派也是不得不承認:航母要取代戰列艦作爲海軍主力,還有很長一短路要走。但是並不影響航空力量在海軍內越來越重要,儘管航母自身的對艦攻擊能力不值得一提,但是航母所呈現出來的偵查能力以及空中觀察較射能力讓中國海軍上的航母重要性進一步得到了提升。那麼是黃平寒這種堅定無比的戰列艦派也是表示:“在今後的海軍發展中,戰列依舊是唯一能夠掌控制海權的武器,不過航空母艦作爲主力艦隊中的輔助船隻也是不可缺少的!”

黃平寒這種戰列艦派不反對發展航空的原因很簡單,那就是航空母艦可以爲戰列艦提供艦隊偵查,防空以及空中較射。

儘管在中國海軍當中,航母依舊是作爲輔助力量而存在的,但是航母卻已經是發展爲了不可或缺的輔助力量。

隨着航母在中國海軍中地位的提升,那麼在第二次華盛頓海軍條約中爭取提高航母噸位也就順利成章了。

更不用說,陳敬雲一直以來都是個堅定的航母派,已經是認定了三十年代後航母會成爲海軍主力而存在,所以陳敬雲是儘量爭取讓中國的航母噸位比例提高。要知道這份華盛頓海軍條約可不是一年兩年的事情,而是制約着未來十幾二十年的一份條約,現在不爭取到足夠的航母噸位,等三十年代後航母發展起來後想要造航母可就沒足夠的噸位可用了。

原本英美日三國的意思就是航空母艦的相關條款保持現狀,但是中國的談判代表團在陳敬雲的授意下,卻是堅持要求增加中國的航母噸位,並且爲了爭奪航母的噸位而放棄了之前堅持的中國必須擁有的三十萬噸主力艦噸位的條件。如此情況下,日`本爲了讓中國放棄堅持主力艦三十萬噸的想法,也是被迫同意了中國把航空母艦的噸位提高到十三五千噸,也就是和英美兩國一樣的航空母艦噸位,甚至比日本的十萬噸都多,只不過日`本人至今沒有搞明白中國人要那麼多的航母噸位做什麼!

因爲在日`本以及其他國家的海軍將領看來,航母雖然具備一定的作用,但是遠遠沒有成爲決定性因素的時候,之所以限制航空母艦的噸位,那是因爲各國都一門心思在航空母艦上裝備大口徑艦炮。

比如之前日`本改裝愛巖號和土佐號的時候,就是打算在這兩艘船上裝備十門八寸炮,而美國改裝的列剋星敦級航空母艦也是裝備了八門八寸艦炮。這麼多的八寸炮基本上堪比條約重巡的火力了,而考慮到航母可以擁有兩萬七千噸甚至三萬三千噸的噸位,那麼完全可以建成擁有良好防護以及相當火力的航空戰艦,而且可以在戰時通過換裝大口徑的艦炮搖身一變爲戰列艦。

一款擁有三萬三千噸排水量,有着少量航空力量,但是卻裝備四座雙聯八寸炮,而且這些炮座在戰爭時期可以短時間內換裝四座雙聯裝大口徑艦炮的設計已經是出現在了中國海軍艦政司的討論方案中了。

某種程度上來說,條約限制各國的航母噸位並不是因爲航母所具備的航空力量,而是航母艘具備的潛在戰列艦力量。

通過第二次華盛頓海軍條約,中國不但獲取了二十萬噸的主力艦噸位,而且還獲取了十三萬五千噸航空母艦噸位,儘管增長後的主力艦隊依舊無法和日`本海軍主力艦比肩,但是對於現今的中國而言,這依舊是一場重大的外交勝利。

條約一簽訂後,中國海軍艦政司就成爲了海軍中最爲忙碌的一個部門,兩艘新式戰列艦的設計工作成爲了全海軍的重點工程。

就連已經從海軍中退役並已經進入遲暮之年的海軍中將魏瀚也再一次拿出了他的優秀作品,設計出了一款三萬五千噸的戰列艦,另外還有現任艦政司司長秦逸中將的一款作品。除了這兩位中國軍艦造船界的大佬們的作品外,年僅二十五歲就已經設計了和沈級輕型巡洋艦以及擔任過堯帝號總副設計師的艦政司造船科科長韓通林上校也是拿出了首次大型戰艦的設計方案。

雖然這三個方案都有着三萬五千噸這個相同點,但是其他的卻是不盡相同,比如魏源中將的設計是依照炎帝級戰列艦爲藍本,簡單的說就是進行了縮小化,通過減少防護能力來保持九門十六寸艦炮的龐大威力。但是秦逸中將提出的方案則是縮小艦炮的口徑,提出了裝備四座三聯裝十二門十五寸艦炮的方案。而韓通林上校的設計方案則是採取四座雙聯裝十六寸艦炮的方案,這些方案各有優劣,海軍內部一時間也是爭論不休。

第483章 陸軍整編方案一第152章 吉利斯(五)第417章 戰後整編第846章 超級航空母艦第19章 孫道仁的條件第983章 地中海我們來了(二)第85章 暗殺風雲(一)第544章 民族主義失控第72章 牽手賞梅第672章 山下源太郎的戰爭(二)第852章 奄美海戰(一)第899章 轟炸東京(二)第328章 伍世鐘的憂慮第170章 廣州十月第337章 渡江第47章 復古風情第505章 全國統一第211章 大戰(一)第342章 渡江第三天第478章 97號陣地第768章 進軍東南亞(一)第178章 兩廣總督第454章 狐狸精第379章 休閒日第943章 日本投降(二)第274章 國會選舉(二)第63章 所謂漂亮第29章 購軍械(二)第381章 陸榮廷之對比第676章 南京冬日第389章 財團和鐵路第181章 陳敬雲北上第141章 薩鎮冰南下第544章 民族主義失控第397章 戰爭需要英雄第889章 新加坡(一)第149章 吉利斯(三)第355章 第五混成旅(一)第242章 家務瑣事第243章 財政預算(一)第122章 五月二十三號第340章 八月轟炸第132章 商業競爭第517章 股票瘋狂第547章 坦克首戰第281章 參謀部會議(一)第845章 太平洋公約(二)第533章 59號戰艦第174章 東南鋼鐵廠第959章 美國的決心第824章 印度洋是我們的!第727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二)第890章 新加坡(二)第126章 各方反應第12章 家事天下事第938章 投降爭論(二)第242章 家務瑣事第112章 半截煙(一)第48章 山東亂第665章 五星勳章第348章 外交工商第857章 第21分艦隊第850章 黎明到來第560章 此戰必勝第605章 巡視之蕪湖第901章 東京空戰(一)第936章 寺崗謹平的玉碎第791章 進軍緬甸(二)第65章 也許是愛情第905章 東京空戰(五)第233章 喜與憂第707章 陳氏聚會(二)第101章 陳儀建議第641章 目標佐世保第506章 第一屆國會選舉第1032章 技術合作第132章 商業競爭第991章 大勝大敗(一)第355章 第五混成旅(一)第907章 火燒東京(二)第112章 半截煙(一)第584章 第一次調停第717章 安南阮家第1020章 爲了德國第421章 初冬陽光第888章 登陸激戰(二)第939章 毀東京滅天皇第559章 航彈和火海第766章 東南亞戰爭(一)第861章 帝嚳號危機(二)第986章 T18之震撼(二)第447章 北洋的葬禮(一)第992章 大勝大敗(二)第249章 和談呼籲第854章 復涼號苦戰第435章 海軍變革第958章 繼承人(四)第448章 ,北洋的葬禮(二)第1056章 分析(二)第148章 吉利斯(二)
第483章 陸軍整編方案一第152章 吉利斯(五)第417章 戰後整編第846章 超級航空母艦第19章 孫道仁的條件第983章 地中海我們來了(二)第85章 暗殺風雲(一)第544章 民族主義失控第72章 牽手賞梅第672章 山下源太郎的戰爭(二)第852章 奄美海戰(一)第899章 轟炸東京(二)第328章 伍世鐘的憂慮第170章 廣州十月第337章 渡江第47章 復古風情第505章 全國統一第211章 大戰(一)第342章 渡江第三天第478章 97號陣地第768章 進軍東南亞(一)第178章 兩廣總督第454章 狐狸精第379章 休閒日第943章 日本投降(二)第274章 國會選舉(二)第63章 所謂漂亮第29章 購軍械(二)第381章 陸榮廷之對比第676章 南京冬日第389章 財團和鐵路第181章 陳敬雲北上第141章 薩鎮冰南下第544章 民族主義失控第397章 戰爭需要英雄第889章 新加坡(一)第149章 吉利斯(三)第355章 第五混成旅(一)第242章 家務瑣事第243章 財政預算(一)第122章 五月二十三號第340章 八月轟炸第132章 商業競爭第517章 股票瘋狂第547章 坦克首戰第281章 參謀部會議(一)第845章 太平洋公約(二)第533章 59號戰艦第174章 東南鋼鐵廠第959章 美國的決心第824章 印度洋是我們的!第727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二)第890章 新加坡(二)第126章 各方反應第12章 家事天下事第938章 投降爭論(二)第242章 家務瑣事第112章 半截煙(一)第48章 山東亂第665章 五星勳章第348章 外交工商第857章 第21分艦隊第850章 黎明到來第560章 此戰必勝第605章 巡視之蕪湖第901章 東京空戰(一)第936章 寺崗謹平的玉碎第791章 進軍緬甸(二)第65章 也許是愛情第905章 東京空戰(五)第233章 喜與憂第707章 陳氏聚會(二)第101章 陳儀建議第641章 目標佐世保第506章 第一屆國會選舉第1032章 技術合作第132章 商業競爭第991章 大勝大敗(一)第355章 第五混成旅(一)第907章 火燒東京(二)第112章 半截煙(一)第584章 第一次調停第717章 安南阮家第1020章 爲了德國第421章 初冬陽光第888章 登陸激戰(二)第939章 毀東京滅天皇第559章 航彈和火海第766章 東南亞戰爭(一)第861章 帝嚳號危機(二)第986章 T18之震撼(二)第447章 北洋的葬禮(一)第992章 大勝大敗(二)第249章 和談呼籲第854章 復涼號苦戰第435章 海軍變革第958章 繼承人(四)第448章 ,北洋的葬禮(二)第1056章 分析(二)第148章 吉利斯(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