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初冬陽光

馮國璋和徐樹錚在蚌埠一線的抵擋並沒有出現他們所希望的那樣持久,蚌埠一線的北洋守軍三萬多人面對李繼民第一軍的進攻,只是抵擋了四天不到就宣告失敗。

國民軍中的李繼民第一軍是乘勝而來,不但士氣高昂,而且還能優先得到充足的補給,而且部隊的輕重武器火力已經遠遠超過北洋守軍,但就火炮而言,第一軍下屬各師當中至少也有兩個營的火炮,而第九師的更是經過了補充後保持了滿編的炮兵團編制。此外第九師和第一師分別有一個一百二十毫米迫擊炮營的加強。

除了各師直屬火力外,陳敬雲還是參謀部直轄的第一獨立炮兵團臨時配屬給了第一軍,這個第一獨立炮兵團可是陳敬雲花了兩年多的時間通過採購德國火炮、日`本火炮,美國火炮才建立起來的,也包含了國民軍中所擁有的所有一百零五毫米以上的火炮,之前就包含了三個榴炮營和一個加農炮營。後來在江北戰役中國民軍繳獲了一批北洋軍重炮團所屬的火炮,雖然有一部分被破壞了,但是經過修復後也可以用,如此竟然讓國民軍獲得了二十餘門一百五十毫米的重炮,不過其中有部分都是老舊不堪的型號,畢竟當初北洋軍本來也只有十八門新信號的野戰重炮,剩下的十八門一個營都是各種老舊貨色用來籌數用的,所以經過調整後就把那些老舊機動不便的火炮獨自編組,暫時就留在了南京。而剩下的十二門較新統一型號的德造克虜伯一百五十毫米野戰榴炮就編成了一個重炮營。

爲了指揮更方便,參謀部從第一獨立炮兵團從抽調出來一個一百零式毫米榴炮營,和繳獲的一百五十毫米炮兵營編組成爲了第二獨立炮兵團留守江北。

而第一獨立炮兵團保留兩個榴炮營和一個加農炮營,總數三十六門火炮。這樣也符合了國民軍中的炮兵團編制。

得到了縮編過後的第一獨立炮兵團加強後,加上第一軍原有各師的炮兵火力,可以說第一軍的炮兵火力已經位居國民軍第一,更是遠遠超過了蚌埠一線的三多萬北洋守軍。

如果說在蚌埠方向的三萬多北洋軍還保持了辛亥年時的狀態,包括士氣和裝備都處於頂峰的時候,要擋住國民軍第一軍的進攻也是可能的,但是現在的北洋軍歷盡數次戰敗,士氣低下的同時輕重武器裝備損失衆多,這三萬多的北洋軍竟然連一個完整的炮兵團五十四門火炮都湊不出來,這如何抵擋國民軍的進攻。

僅僅是四天,蚌埠一線的北洋就是宣告全線崩潰!

最先崩潰的苦戰多時並且極度缺乏火炮的於有福第二混成旅,北洋軍的第二混成旅三千多人在國民軍第一師的全力進攻之下,只是兩天時間就從前線潰敗,第二混成旅一敗之後,直接影響到了唐天喜第十師的作戰,讓唐天喜的第十師左翼直接暴露在國民軍第一師的威脅之下,爲了避免左翼受到夾擊,唐天喜再一次收縮戰線,然而唐天喜的收縮卻是讓右翼的徐樹錚第十一師受到了國民軍主力的打擊。

於是乎徐樹錚一邊大罵着:“我你日個仙人闆闆,老子跑到沙河鎮把你們給救了出來,現在你們竟然下我下套!”

眼看着唐天喜撤退了,第二混成旅被擊潰了,而第五師的靳雲鵬雖然還有七千多殘兵,但是看那樣子顯然也是不能打的了,徐樹錚想了一遍後就覺得自己繼續硬抗下去的話後果是很不妙。

然後他也是顧不上自己那個還留在淮南的補充旅了,也不顧段祺瑞和袁世凱嚴令要求他守住蚌埠的命令了,眼看着事不可爲的他立即就是率領第十一師主力撤退,緊跟唐天喜之後。

不得不說,唐天喜和徐樹錚這兩個人的確算是北洋軍少有的悍將了,不管是王汝賢還是靳雲鵬的率兵撤退的時候都是演變成爲了潰敗,但是唐天喜從烏衣鎮以及從沙河鎮撤退再到今天的蚌埠撤退,雖然一次一次的撤退,但是唐天喜的的第十師至今主力爲損,兵力規模依舊保持了上萬人。

而徐樹錚也不差,在沙河鎮接應了馮國璋的第二軍殘部後,他的第十一師可是用以斷後最後一直撤退的,在國民軍第一師的追擊下儘管損失了一部分兵力但是同樣主力未損。

這兩人的撤退戰例足以讓北洋軍乃至國民軍中的絕大部分將領自嘆不如。

“他孃的,這兩個人跑的倒是叫一個快!”李繼民見沒有逮到第十師和第十一師的主力,也是有些鬱悶。

旁邊的副官道:“軍座,雖然沒能留下第十師和第十一師的主力,但是這一次的收穫也不小,敵軍第二混成旅殘部和敵軍第五師的殘兵可都留下了呢!”

北洋軍再一次從蚌埠撤退,而且還是主力率先撤退,局勢崩潰的連馮國璋都反應不過來,等他知道消息的時候,唐天喜和徐樹錚都已經跑出十幾公里之外了,而他也是顧不上其他的,當即也是率領親隨搭上了火車直接奔徐州而去。而於有福的第二混成旅本來就已經潰敗,而靳雲鵬的第五師殘部由於沒能及時得到撤退的命令,加上靳雲鵬也沒能及時察覺到唐天喜和徐樹錚兩人的逃跑,所以當他發現自己需要撤退的時候,國民軍第一軍主力已經追擊而來,緊接着就是全線大奔潰。

第五師和第二混成旅一樣,完蛋了!

“什麼,第五師也沒了?”北京陸軍部內,段祺瑞臉色發青的看着馮國璋傳回來的戰報,雖然戰報上前線將領爲了掩護指揮失利,而把國民軍的兵力誇大了多倍,聲稱國民軍共有十萬之數進攻蚌埠,前線抵擋不住迫不得已撤退,而斷後的第五師沒能逃回來。至於第二混成旅,蚌埠戰役發生兩天後就已經徹底崩潰了。

段祺瑞看着王士珍,然後深深的嘆氣:“王兄,你看現今這局勢……”

王士珍原本是沒打算重返軍界的,但是北洋軍在津浦線連接失利後,袁世凱邀請了他好幾回王士珍才答應重新出山,並暫時就職陸軍部次長。

王士珍同樣嘆氣:“江北一戰讓王汝賢的第七師沒了,潘矩楹的第二十師主力也算是全軍覆沒。現在蚌埠一戰,第五師和第二混成旅也是丟了。這樣下去我北洋可就要……”

王士珍的潛臺詞段祺瑞很清楚,無非就是說繼續這樣下去北洋就會崩潰而已,但是段祺瑞卻不能怪他這樣說,因爲這是段祺瑞自己也知道的事實。

“王兄,你看下一步我們該如何走,現在蚌埠已經丟了,那皖北肯定一也是守不住的,蘇北怕也是守不住的。如果國民軍繼續沿着津浦線北上的話,那麼下一步可就是徐州了。倘若徐州一失,山東危矣!”段祺瑞這可是很真誠的向王士珍請教,這短時間的北洋軍的連續慘敗,不但讓袁世凱氣的病倒,而更是把戰敗的責任大有往段祺瑞身上推的嫌疑。甚至連前線損兵折將的馮國璋都還沒有收到過指責電報的時候,他段祺瑞已經是被袁世凱痛罵了兩會了。

爲了挽回危局,段祺瑞知道自己需要做些什麼,如果任由局勢敗壞的話,到時候就不是袁世凱撤他的職,而是北洋這顆大樹就很徹底到了。

王士珍沉思片刻後道:“如今局勢,安徽和江蘇肯定是保不住的了,現在的重中之重就是把前線兵力集中起來,把徐州給守住了。另外第一師、第十六師、乃至新編的幾個混成旅怕也是要南調到山東。無論如何也要把國民軍的北上勢頭給擋下來,當不下來他們就能一口氣打到京畿來。”

段祺瑞道:“現在前線就剩了個第十師和第十一師,這兩部分的兵力雖然都還有上萬人,但是士氣低下,火炮也是缺乏。而現在徐州的第二十三師雖然兵力充足武器不缺,但是孟恩遠的部隊卻沒打過仗,這頭一次就和虎狼般的國民軍主力交手,怕是要吃虧啊。而且清江浦那邊也還有一萬多人要撤回來也是個麻煩事情。”

王士珍道:“局勢艱難,我等能做的就是勉力爲之了,事到如今也是沒了其他方法可想的。”

段祺瑞聽罷點頭,然後喝了口茶後道:“另外,這第五師沒了也總得告訴老頭子,我要去說的話怕是會讓老頭子的病情更重。王兄你看……”

王士珍自然明白段祺瑞話裡面的意思,不外乎就是想要讓自己去說而已,王士珍也不在乎這些,當即就是答應了下來:“這個我會去說,不過得等幾天老頭子的精神好一些的時候再去說。現在去的話怕是他撐不下去啊!”

袁世凱躺在病牀上,還不知道他寄予厚望的蚌埠防線已經宣告失守,第五師和第二混成旅被全殲呢。這個時候的他已經被尿毒症折騰的不像人樣了,他的病實際上早就有了,但是因爲一直在調養所以還好,但是這近一年來他幾乎是操心着整個北洋,尤其是這幾個月更是連個安穩覺都沒有睡過,而得知了滁州失守,江北大敗後,袁世凱氣急攻心身體再也是撐不住從而一病不起。

而就在剛纔,洋人醫生親口告訴了袁世凱本人,說他的尿毒症已經到了晚期,並建議袁世凱採取療養。

袁世凱雖然對西醫不怎麼懂,但是聽了醫生解說後也是明白了這句話的意思,那就是說自己時日無多了,興許還有兩三年,興許也就只有一年半載了。

袁世凱可是嚴令醫生不準把自己的病情外傳,他自己時日無多的事情除了袁世凱自己外,就連他的兒子老婆都不知道。

袁世凱非常自己時日無多的消息傳出來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首先的北洋軍的那些幾個大將們就會想着如何繼承袁世凱的位置,甚至是自己的長子袁克定也會想着如何繼承自己的政治遺產。而且現在正值北洋軍和國民軍大戰的緊要關頭,他袁世凱就是北洋的頂樑柱,要是他這跟頂樑柱都倒了下來,那麼用腳趾頭想都知道,北洋崩潰是肯定的,毫無懸念的。

可這北洋基業可是他袁某人一輩子的心血啊,不但有着他袁某人的心血,而更是包括李鴻章在內的數代被洋人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基業啊,是決不能就此崩潰的。

所以這個時候他的病情決不能外傳。

就在袁世凱在病牀上迷迷糊糊的考慮着如此在最後一段時間帶領北洋走出困境的時候,陳敬雲卻是逗着自己的兒子玩呢。

“方纔小少爺還一直哭着呢,等老爺一來了他就笑了!”抱着孩子的奶媽用着討好語氣說着。

陳敬雲也是滿臉笑容,對這明顯是恭維的話也不推遲而是繼續逗着自己的兒子,看着兒子用手抓住自己手指而咯咯笑的樣子很滿足,好半天后奶媽才帶着孩子下去了餵奶。

而旁邊的董白氏則是扭擺着身子走了過來,陳敬雲轉身看了眼,見董白氏的身子似乎越發丰韻起來,尤其是胸前的兩隻白兔似乎天天在漲大,當即伸手攬過了她:“天天帶着孩子讓你辛苦了!”

董白氏輕聲依偎着:“不累的!”

陳敬雲攬過去的手在她胸前輕輕握着,而董白氏卻是輕輕扭了扭身子:“不要,不然會流出來的!”

“哦!”陳敬雲聽到這話後卻更用力了些:“是嗎?不怕,我們孩兒喝着,我也是要喝!”

然後就是大手一抄就是把董白氏抱了起來直接進了房間裡,讓旁邊的丫鬟通紅了臉,心裡嘀咕着:“大白天也做這羞人不要臉的事!”

從董白氏那邊回來,已經是次日上午了,林韻見他回來雖然不問大家也不說,但是她依舊是知道陳敬雲昨天在董白氏那邊待了一晚上。心裡雖然不舒服呢,但也是沒說什麼。

自從陳敬雲把董白氏母子從上海接到了南京後,雖然礙於影響不可能舉行什麼大規模的儀式,但是陳敬雲還是請了少數嫡系下屬喝了頓酒飯,和董白氏一起受了衆人的敬酒,簡單的一頓便飯後也算是給了董白氏一個半公開的名分,後來董白氏也帶了孩子來了總統府一趟看林韻,董白氏知道自己的身份所以言語間也是表現的很恭敬,加上那時候有陳敬雲在旁邊看着林韻也不好說什麼,接過董白氏的一杯茶後算是接受了她的身份,如此一來董白氏也就成爲了陳敬雲名正言順的三太太了。

只是陳敬云爲了避免後院失火,更怕因爲住在一起而讓林韻生氣後動了胎氣,所以還是讓董白氏住在外頭,沒讓她搬進來。

由於這兩日事情少,陳敬雲也是給自己放幾天假了,這一天和昨天一樣也沒有去辦公室辦公,一些緊要的事情讓秘書處直接送來就行,而他自己則是在後院裡帶着陪林韻。

林韻素來是個安靜的人,以前不喜歡動,這懷孕之後就更動彈了,大多數時候都是在躺椅上緊緊的看書,有時候也會玩玩拍照,有時候也會聽聽留聲機,林韻的日子過的平淡而安靜,陪着她的陳敬雲自然不可能去找什麼熱熱鬧鬧的事情來做,所以這夫妻倆就是在客廳裡一邊享受着玻璃窗外投來的初冬陽光,一邊在留聲機的音樂聲中看書,林韻近期在學法語,看的是一本法語小說,而陳敬雲對那些小說文章興趣不大,日常也沒什麼時間看書,今天雖然也看書了但是捧着的卻是一本經濟發展司組織人手翻譯出來的一本英國學者編寫的經濟學書籍。

只是內容過於枯燥了些,他看了沒多久後就是不知不覺的睡着了。

旁邊的林韻看着已經睡着的丈夫,小女孩般的伸出了手摸了摸陳敬雲的鼻子,睡夢中的陳敬雲似乎察覺到了什麼,扭了扭頭。林韻看着陽光下的他,一時間也是把手中的書放下了,就這麼看着。

“如果沒那麼花心,不在外頭招惹那麼女孩的話,那就更好了!”林韻心裡閃過了這個想法:“嗯,董白氏她就算了,兒子都已經生出來了怕是趕也趕不走。不過秘書處裡的那個蔡凝嘛,不能再讓她混進來了!”

蔡凝和陳敬雲的流言雖然陳敬雲不知道,儘管這不是事實,但是這流言還是越傳越廣,而這種事情自然有人去偷偷高珊珊林韻。鑑於陳敬雲還有董白氏這個前科在,林韻心裡也是信了七八分,所以也就是注意了起來。

如果說這個蔡凝還好的話,那麼那個沈園裡住着的養女人琳娜就讓林韻無奈又搞不懂了。蔡凝這樣漂亮又有學識的女人吸引了陳敬雲的話她不會感覺到奇怪,但是那個金髮碧眼的洋女人?林韻是怎麼也搞不明白陳敬雲怎麼會看上她的,如果沒有看上她,那麼之前的長時間通信和現在隔着幾天功夫就找機會去看她或者是用其他方式見面又該如何解釋呢。

第240章 軍事會議(二)第245章 形勢變化第143章 飛鴻號第46章 丫頭換裝第103章 動亂前夕第129章 夏日情第753章 泰國的擴張(二)第812章 巴爾瑙爾會戰(三)第12章 家事天下事第568章 渡江南下!第291章 北洋謀劃第116章 增兵浙北第1029章 陳彩時代的結束第400章 來自美國的信第622章 東北開發的序幕第309章 袁世凱的調整第40章 亨利歸來第970章 菲律賓問題(一)第418章 各軍調整第729章 蘇俄KV坦克第74章 冬衣風波(一)第409章 程子賢的進攻第538章 中蘇的第一戰第222章 滇軍和四川(一)第714章 波斯王儲來訪(二)第716章 越南獨立陣線第657章 裝甲洪流(一)第152章 吉利斯(五)第362章 空軍學校第28章 購軍械(一)第4章 花巷所聞第37章 擁袁通電第663章 平壤城外的激戰(二)第1016章 各方爭奪第790章 進軍緬甸(一)第8章 暴風雨前夕第2章 危急四伏的軍營第819章 戈壁灘上的蘑菇雲第370章 黎明捷報第46章 丫頭換裝第688章 和平談判的開始第772章 高歌一曲第930章 唐津登陸(一)第67章 關餘貸款第1056章 分析(二)第94章 軍校演講第605章 巡視之蕪湖第95章 北京兵變第662章 平壤城外的激戰(一)第265章 東南宣撫使(一)第591章 主炮的選擇第114章 八號高地第726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一)第994章 大勝大敗(四)第841章 太平洋作戰方案(一)第1008章 破碎的水晶(三)第413章 北洋軍要逃了第769章 進軍東南亞(二)第93章 福建國民黨第922章 櫻花計劃(一)第605章 巡視之蕪湖第880章 高雄之蕩第1046章 坦克對決(一)第93章 福建國民黨第852章 奄美海戰(一)第112章 半截煙(一)第549章 鄂木斯克會戰(二)第562章 東海大海戰(二)第285章 風雨欲來(三)第175章 火炮試射第536章 華山級航空母艦第392章 吳佩孚的怒氣第284章 風雨雨來(二)第498章 湖南危急第694章 琉球攻略(一)第452章 進軍東北第89章 政治聚會第476章 不孝子第345章 巢湖激戰(二)第659章 裝甲洪流(三)第740章 中芬共同防禦條約第五四十二章 慶祥重型機械公司第349章 財政支柱第34章 激戰福鼎(一)第722章 海軍貪污案(一)第467章 六月南京第677章 二月南京第637章 向安州進攻第979章 戰爭還沒有結束第621章 陸小曼第748章 日本的選擇(二)第29章 購軍械(二)第60章 蘇浙局勢(三)第68章 山本純一郎(一)第420章 冬天繁榮第24章 殺人奪權第808章 巴爾瑙爾會戰(一)第1023章 杜魯門的問題第448章 ,北洋的葬禮(二)第833章 直升機
第240章 軍事會議(二)第245章 形勢變化第143章 飛鴻號第46章 丫頭換裝第103章 動亂前夕第129章 夏日情第753章 泰國的擴張(二)第812章 巴爾瑙爾會戰(三)第12章 家事天下事第568章 渡江南下!第291章 北洋謀劃第116章 增兵浙北第1029章 陳彩時代的結束第400章 來自美國的信第622章 東北開發的序幕第309章 袁世凱的調整第40章 亨利歸來第970章 菲律賓問題(一)第418章 各軍調整第729章 蘇俄KV坦克第74章 冬衣風波(一)第409章 程子賢的進攻第538章 中蘇的第一戰第222章 滇軍和四川(一)第714章 波斯王儲來訪(二)第716章 越南獨立陣線第657章 裝甲洪流(一)第152章 吉利斯(五)第362章 空軍學校第28章 購軍械(一)第4章 花巷所聞第37章 擁袁通電第663章 平壤城外的激戰(二)第1016章 各方爭奪第790章 進軍緬甸(一)第8章 暴風雨前夕第2章 危急四伏的軍營第819章 戈壁灘上的蘑菇雲第370章 黎明捷報第46章 丫頭換裝第688章 和平談判的開始第772章 高歌一曲第930章 唐津登陸(一)第67章 關餘貸款第1056章 分析(二)第94章 軍校演講第605章 巡視之蕪湖第95章 北京兵變第662章 平壤城外的激戰(一)第265章 東南宣撫使(一)第591章 主炮的選擇第114章 八號高地第726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一)第994章 大勝大敗(四)第841章 太平洋作戰方案(一)第1008章 破碎的水晶(三)第413章 北洋軍要逃了第769章 進軍東南亞(二)第93章 福建國民黨第922章 櫻花計劃(一)第605章 巡視之蕪湖第880章 高雄之蕩第1046章 坦克對決(一)第93章 福建國民黨第852章 奄美海戰(一)第112章 半截煙(一)第549章 鄂木斯克會戰(二)第562章 東海大海戰(二)第285章 風雨欲來(三)第175章 火炮試射第536章 華山級航空母艦第392章 吳佩孚的怒氣第284章 風雨雨來(二)第498章 湖南危急第694章 琉球攻略(一)第452章 進軍東北第89章 政治聚會第476章 不孝子第345章 巢湖激戰(二)第659章 裝甲洪流(三)第740章 中芬共同防禦條約第五四十二章 慶祥重型機械公司第349章 財政支柱第34章 激戰福鼎(一)第722章 海軍貪污案(一)第467章 六月南京第677章 二月南京第637章 向安州進攻第979章 戰爭還沒有結束第621章 陸小曼第748章 日本的選擇(二)第29章 購軍械(二)第60章 蘇浙局勢(三)第68章 山本純一郎(一)第420章 冬天繁榮第24章 殺人奪權第808章 巴爾瑙爾會戰(一)第1023章 杜魯門的問題第448章 ,北洋的葬禮(二)第833章 直升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