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薩鎮冰南下

辛亥年武昌起義之後,海軍的態度是一直變化着的,最開始的時候海軍上下基本都是保持鎮壓態度爲主,然而隨着武昌起義鬧得越來越大,南方各省相繼宣佈光復後,海軍方面就是轉變了心思,從積極鎮壓到後來的旁觀,保持了一種脆弱的中立態度,而後當南方共和大局已定的時候,海軍方面在薩鎮冰的默許下相繼爆發起義,從而轉而主持革命。

而如果仔細瞭解當時海軍各艦所處的情況後就會發現,辛亥革命的中後期海軍雖然起義了,但是他們的目標很明確,那就是保全船隻,和同盟會等革命黨劃清界限。

海軍方面的將領數次重申海軍將士不得加入任何政黨,試圖從中國的軍閥混戰中保持中立,保全中國微弱的海軍力量,劉冠雄當上了海軍總長後,雖然他個人是傾向於袁世凱方面,但是依舊爲了保持海軍的中立而努力,並且明發公文禁制任何海軍將士加入政黨,不得涉足政治,違者一律逐出海軍。

但是另外一方面,因爲海軍需要維持經費,同時需要數額龐大的造艦經費就使得海軍必須有依靠。

歷史上的海軍之所以堅定的站在了袁世凱一方,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袁世凱的中央政府不但養着整個海軍,而且籌集了近千萬元的造艦經費用於支付前清訂購戰艦的尾款。

所以說民國年間的海軍是極其矛盾和無奈的。

薩鎮冰乘坐的輪船到達福州後,來接他的人只有少數幾個人,薩鎮冰回福州的事情並沒有告訴其他人,甚至連北京海軍那邊的人都不知道薩鎮冰已經去了福州。一方面是這種事情不能公開,要是讓袁世凱知道海軍方面的人偷偷聯繫陳敬雲的話,後果就不太好了。另外一方面嘛,薩鎮冰也是準備先秘密行事,先把福州這邊的底子摸一摸,至少要弄明白福州這邊到底有沒有餘錢,如果也窮的叮噹響的話他就不開尊口了,如果真的有錢,那麼有多少,陳敬雲能夠爲海軍拿出多少這都得一一預判。

所以他也不急,先是回到老家裡祭拜了先祖後,歇息了一夜就親自去拜見正在福州省墓的林穎啓。

“湯鑄新(湯薌銘字)昨天剛來報說,薩老兄你可能會來福州,我還想着是不是給你發個電報詢問一二的,但是這才一天功夫呢,你就來了!”林穎啓和薩鎮冰的關係很深,同一期的福州船政學堂畢業,然後又同一批去英國留學,算得上是十年同窗以及數十年的同僚了!

但是甲午戰敗後兩人的際遇卻是變化了很多,林穎啓慢慢的淡出人們視線,而薩鎮冰卻是一路高升,到了辛亥前夕就已經是掌管了全國水師了。

薩鎮冰笑着走過來:“年初的時候聽說你病了?”

林穎啓道:“沒事,不過是偶感風寒罷了,躺了十來天也就好了!”

兩人一邊說着一邊走進了正廳,等兩人坐好了後,又是各自喝了口茶,林穎啓纔出口道:“如果湯鑄新說的不假的話,恐怕你這次回來福州就是爲了飛鴻號而來了?”

薩鎮冰點了點頭:“這次回福州的確有這個意思。海軍的情況你我都清楚,自甲午後積弱至今,前幾年剛準備重建海軍呢,就遇上了去年這檔子事。而看現今國內的局勢,南北各都督各自擁軍無數,完全就是一個軍閥混戰的場面,如果袁大總統削藩不利的話,我看這海軍重建計劃怕是十幾年都看不到了!”

說到這裡,薩鎮冰嘆了口氣後繼續道:“雖說後續造新艦幾年內是沒指望了,但是前清訂購的那些軍艦還是要力爭拿回來的!”

林穎啓沉聲道:“現在劉冠雄不是當了海軍總長嘛,這個人的能力也是有的,而且也說過是要力爭把全部訂購的軍艦都拿回來!”

薩鎮冰苦笑一聲:“劉冠雄自己說有什麼用,袁大總統不拿出錢來怎麼把軍艦拿回來,而從湯薌銘給我的信上說,政府那邊財政緊張的情況下,一些已經支付了大部分款項的軍艦還有可能付尾款,而那些只給了少許定金的就乾脆不要了,甚至打算取消和奧匈、意大利方面的造艦合同!”

林穎啓皺眉:“美國那邊的飛鴻號應該還差十多萬英鎊吧?差這麼多的話,也難怪北邊那些人不肯繼續出錢了!”

薩鎮冰道:“還差十七萬英鎊呢,頭款只給了三萬英鎊。現今這船已經快下水了,那邊已經催款多次了!”

“十七萬英鎊!還差這麼多怕是不好解決啊!”林穎啓道:“北邊那邊拿不出來的話,單靠我們海軍怎麼能湊的出來!”

薩鎮冰繼續苦笑道:“這不就是我來福州的原因嘛!”

不料林穎啓卻是搖搖頭:“這恐怕也很難,至少不比從袁世凱那邊要錢容易!”

薩鎮冰卻是道:“如果容易我也就不用走這一趟了。”

林穎啓道:“我說的並非虛言,福州這邊和北京或者南京那邊不一樣。”

聽到林穎啓再一次說此行的困難,薩鎮冰當即問道:“之前福州軍政府這邊不是撥給了海軍八十萬嘛,這筆錢如果能夠挪出來的話就是差不多解決一半了,到時候我們海軍的幾個老頭子拉下臉皮化緣幾家,也就能夠湊齊了!”

林穎啓道:“不一樣!據我所知,這筆錢是撥給國民軍司令部下屬的海軍處的特別造艦經費,嚴格上來說,他們就沒考慮過我們海軍!”

薩鎮冰聽罷也是一愣,在這之前,薩鎮冰認爲中國海軍就是一個整體,不管是袁世凱給錢還是陳敬雲給錢,最後都會到海軍手中,不管是中央造艦還是地方造艦,那麼船最後也是歸屬於中國海軍的,可是聽着林穎啓話裡面的意思就是,福州里面的海軍似乎沒有融入到整個海軍體系當中來。

當即就是道:“這福州里的事還得你詳細說一說!”

林穎啓點點頭後開始說道:“福建光復的時候,我剛好在家省墓,那時候湖北那邊也亂了,所以我也就一直留在福州沒走。福建光復了後,陳敬雲接管了福州船政學堂和福州船政局以及福建地方水師以及海防部隊。

福州船政學堂的事情想必你也聽說了,海軍部那邊和福建這邊也鬧過了好幾回想要收回去,可是陳敬雲愣是不給,最後是讓福建繼續出經費,行政管理歸屬福建管轄,其他方面則是照舊。

而船政局先是被收爲軍政府所有,後來因爲經費欠缺就被福州兵工廠給收購了過去,嗯,那個福州兵工廠算是官商合辦,聽說是陳敬雲自家拿出了好幾百萬來擴建,說白了也就是陳敬雲的廠子。”

聽到這裡,薩鎮冰也是一愣:“沒想到這陳敬雲還這麼捨得,這麼多錢拿出來投在兵工廠裡頭!”

林穎啓道:“還別說,這還真是個好生意,只要他陳敬雲不倒臺,國民軍還繼續存在下去,那麼福州兵工廠就不愁沒錢賺。而且你想啊,這麼多省份裡能自造軍械的有幾個,無外乎就是湖北那邊而已。如果你有空了去福州兵工廠那邊看一看,就會發現,那廠子不比漢陽小多少!”

薩鎮冰點了點頭繼續聽着,而林穎啓也繼續道:“海防部隊那邊聽說也是編了一個海防團,維護炮臺的經費倒也算充足,比起其他省份的海防來要好得多。而福建地方上的一些老舊船隻,就被他陳敬雲編到了一起,成立了‘福州艦隊’其實說是艦隊呢,也就是隻有三艘老舊炮艦,年久失修了!海防團和福州艦隊都歸國民軍司令部下屬的海軍處管理。

當初成立海軍處的時候還來邀請我去任職,不過被我婉拒了!現在是宇文濤管着!”

“宇文濤,這人沒怎麼聽過啊!”薩鎮冰自認爲認識所有中國海軍界的人了,但是怎麼沒聽過宇文濤這個人啊。

林穎啓道:“這個宇文濤才三十歲上下,這些年輕人你自然是不知道的。這人雖然年輕,但是能力也還有,前幾年船政學堂畢業後也到英國那邊學了幾年。”

薩鎮冰依舊不太理解怎麼一個年輕人就能當上閩浙兩省的海軍處處長了,要知道海軍比陸軍還講究排資論輩,年紀輕輕的就登上高位在海軍裡是不可能的事情。

見薩鎮冰似乎不理解,林穎啓解釋道:“這人上任不過半年,就從陳敬雲那邊弄來了一筆錢給手下的那幾艘炮艦大修,前些時候甚至還提出了一個五年造艦規劃,據說把國民軍裡的幾個頭頭嚇的一愣一愣。”

說道這裡,他也是輕笑了起來:“據說那個五年造艦計劃裡說是要造兩艘一等巡洋艦,好幾艘二等巡洋艦以及相關艦艇呢!”

薩鎮冰聽到這裡也是輕笑一聲:“這種計劃弄出來,別說是國民軍裡的陸軍被嚇愣,我看就是京城那些人也會被嚇着!”

“當然了,那個計劃似乎剛提出就被否定了,然後傳聞宇文濤和國民軍的馮勤那幾個陸軍中將把官司打到了陳敬雲那邊,聽說鬧騰了半天,最後那計劃雖然沒了,但是好說好歹掙來了八十萬的海軍造艦經費呢!”林穎啓道:“單憑這爭奪經費的氣魄,我海軍的諸多將領都不如他!”

薩鎮冰也是道:“如此說來,這人的能力還是不錯的!”

玩海軍就是玩燒錢,燒下去越多就越厲害,而海軍將領裡,能指揮作戰是能力,不過即便對指揮作戰一竅不通,但是能夠爭取經費的話,那麼作用不比那能夠指揮作戰的將領差多少,甚至更強。

能夠在現今的形勢裡,從陸軍口中硬生生的多來幾十萬的造艦經費,薩鎮冰對這宇文濤的能力還是給予肯定的。

第369章 陳家兄弟(二)第708章 1932年的春節第941章 終戰令第1011章 破碎的水晶(六)第469章 戰爭紅利的前湊第972章 菲律賓問題(二)第629章 挽救危局(二)第891章 趙臨東第111章 嚴苛軍法第575章 伏擊戰第838章 1942年的結束(二)第1004章 高層齊聚第393章 保存實力第1031章 公開軍售第739章 芬蘭絞肉機(二)第1001章 風雲再起(二)第757章 檢閱艦隊第900章 東京轟炸(三)第651章 海軍下一步計劃第716章 越南獨立陣線第1023章 杜魯門的問題第1052章 十大集 團軍第137章 善後大借款第569章 上野貞浩(一)第323章 渡江計劃(一)第589章 第一款條約型戰列艦第1036章 奉陪到底第484章 陸軍整編方案二第5 百四十一章 特遣裝甲團第363章 救援通道(一)第742章 奧拉夫戰役(二)第703章 中日上海條約(二)第220章 居仁堂(二)第297章 蕪湖和宣城計劃第827章 反遊擊作戰第1045章 電子對抗第294章 唐強的首戰第621章 陸小曼第800章 香港迴歸第981章 歐洲遠征軍(二)第870章 擊沉瑞鶴號(一)第204章 沈綱計劃(五)第270章 洪子泰(三)第25章 秦玉年的選擇第625章 繁榮背後的危機第78章 福州兵工廠(二)第47章 復古風情第274章 國會選舉(二)第613章 航母崛起第522章 航運和造船第1050章 坦克對決(五)第945章 前出太平洋第48章 山東亂第633章 經濟危機下爆發的戰爭第272章 第九師和第八師第882 兩敗俱傷(二)第722章 海軍貪污案(一)第107章 董白氏(一)第230章 問與答第727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二)第624章 石油開發第5 百四十一章 特遣裝甲團第454章 狐狸精第963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一)第980章 歐洲遠征軍(一)第760章 xb10項目第979章 戰爭還沒有結束第577章 總動員(一)第96章 福州體系第920章 核平東京(一)第590章 裝甲和動力第479章 左玉剛的勇猛第507章 組閣風波第77章 福州兵工廠(一)第686章 元山空戰第377章 關餘和憲法第451章 張作霖的選擇第342章 渡江第三天第464章 唯一合法政府第451章 張作霖的選擇第868章 第三波攻擊羣第372章 北洋應對第616章 原野上的火車第448章 ,北洋的葬禮(二)第834章 太平洋戰略第21章 籌建軍政府第398章 合肥捷電第455章 北京肅清第2章 危急四伏的軍營第398章 合肥捷電第195章 鎮江之戰(四)第105章 邀兵通電第374章 古美電器第416章 熱烈反響第579章 貨幣信用化第537章 陸軍的兩千五百門火炮第588章 第二次華盛頓海軍條約第86章 瞬間的永恆第185章 緊急會議第346章 巢湖激戰(三)
第369章 陳家兄弟(二)第708章 1932年的春節第941章 終戰令第1011章 破碎的水晶(六)第469章 戰爭紅利的前湊第972章 菲律賓問題(二)第629章 挽救危局(二)第891章 趙臨東第111章 嚴苛軍法第575章 伏擊戰第838章 1942年的結束(二)第1004章 高層齊聚第393章 保存實力第1031章 公開軍售第739章 芬蘭絞肉機(二)第1001章 風雲再起(二)第757章 檢閱艦隊第900章 東京轟炸(三)第651章 海軍下一步計劃第716章 越南獨立陣線第1023章 杜魯門的問題第1052章 十大集 團軍第137章 善後大借款第569章 上野貞浩(一)第323章 渡江計劃(一)第589章 第一款條約型戰列艦第1036章 奉陪到底第484章 陸軍整編方案二第5 百四十一章 特遣裝甲團第363章 救援通道(一)第742章 奧拉夫戰役(二)第703章 中日上海條約(二)第220章 居仁堂(二)第297章 蕪湖和宣城計劃第827章 反遊擊作戰第1045章 電子對抗第294章 唐強的首戰第621章 陸小曼第800章 香港迴歸第981章 歐洲遠征軍(二)第870章 擊沉瑞鶴號(一)第204章 沈綱計劃(五)第270章 洪子泰(三)第25章 秦玉年的選擇第625章 繁榮背後的危機第78章 福州兵工廠(二)第47章 復古風情第274章 國會選舉(二)第613章 航母崛起第522章 航運和造船第1050章 坦克對決(五)第945章 前出太平洋第48章 山東亂第633章 經濟危機下爆發的戰爭第272章 第九師和第八師第882 兩敗俱傷(二)第722章 海軍貪污案(一)第107章 董白氏(一)第230章 問與答第727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二)第624章 石油開發第5 百四十一章 特遣裝甲團第454章 狐狸精第963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一)第980章 歐洲遠征軍(一)第760章 xb10項目第979章 戰爭還沒有結束第577章 總動員(一)第96章 福州體系第920章 核平東京(一)第590章 裝甲和動力第479章 左玉剛的勇猛第507章 組閣風波第77章 福州兵工廠(一)第686章 元山空戰第377章 關餘和憲法第451章 張作霖的選擇第342章 渡江第三天第464章 唯一合法政府第451章 張作霖的選擇第868章 第三波攻擊羣第372章 北洋應對第616章 原野上的火車第448章 ,北洋的葬禮(二)第834章 太平洋戰略第21章 籌建軍政府第398章 合肥捷電第455章 北京肅清第2章 危急四伏的軍營第398章 合肥捷電第195章 鎮江之戰(四)第105章 邀兵通電第374章 古美電器第416章 熱烈反響第579章 貨幣信用化第537章 陸軍的兩千五百門火炮第588章 第二次華盛頓海軍條約第86章 瞬間的永恆第185章 緊急會議第346章 巢湖激戰(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