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八月轟炸

1913年的空中轟炸概念,尤其是飛機的轟炸概念世界各國都還沒有搞清楚,哪怕是各國中已經成熟裝備的飛艇用於空中轟炸,現在也只是一個概念,但是並沒有經過大規模的實戰。而在中國戰場中,國民軍已經率先使用飛機進行了小規模的轟炸,儘管去年的時候國民軍所裝備的D4B轟炸機還有着極大的缺陷,但是國民軍已經使用了這種轟炸機對北洋軍進行了空中轟炸,而轟炸的規模達到了將近三十架飛機,在頭幾次的轟炸行動當中,國民軍的轟炸機羣取得了不俗的成果,甚至一度摧毀了北洋軍重炮團的部分重炮,爲國民軍的勝利立下了不小功勞。

然而數次轟炸過後,北洋軍也就有了防備,北洋軍迅速的列裝了不少麥德森輕機槍,並且對部分的重機槍進行了改裝,擡高射界用於對空射擊,國民軍的轟炸機羣在後續幾次行動中爲此受到了不小的損失,連接被擊落了數架轟炸機,再加上部分因爲事故墜毀的轟炸機,使得國民軍的轟炸機羣最後只剩下了差不多二十架的D4B轟炸機,因爲D4B轟炸機缺陷較大,所以停產了後就改裝B3轟炸機,到現在,國民軍已經擁有了兩個B3轟炸機中隊,一個D4B轟炸機中隊,總數已經高達四十餘架轟炸機。

而這三個轟炸中隊中,第3轟炸中隊和第4轟炸中隊分別裝備的是B3轟炸機,其中第4轟炸中隊的B3轟炸機是新近接受的,最新的四架B3轟炸機乃是福州飛機制造廠這個月剛生產出來的,這飛機一出場,就直接通過連續轉場後抵達南京加入第4轟炸中隊。

爲了讓轟炸機發揮出最大的作戰效能,同時爲了避免讓轟炸機減少損失,所以之前伍世鍾之前很少讓轟炸機出動,現在的轟炸機要進行轟炸的話,就不能飛的太高,不然扔下去的炸彈就不知道飛到那裡去了,而且現在的轟炸機速度過慢,不過一百五十公里左右的時速很容易遭到地面火力的擊毀。

自從七月份陳敬雲宣佈要北伐開始,南京基地的三個轟炸中隊都一直在進行着訓練準備,靜待出戰時機。並沒有讓轟炸機部隊對江北的北洋軍固定堡壘陣地進行大規模轟炸,真要進行轟炸的話,別說無法讓北洋軍損失多少,更有可能的是讓國民軍自身的轟炸機損失慘重。而在七月份下旬北洋空軍進駐江北後,伍世鍾是費勁了心思想要毒霸北洋空軍的基地找出來然後進行空襲,所以也就一直讓轟炸機們待命,而不是隨便出動作戰。

而現在,時機終於是成熟了,伍世鍾在黎明時分親自在基地目送數十架飛機升空,準備對北洋軍空軍基地進行空襲。從昨天接到戰備命令後,整個南京空軍基地就是忙綠了起來,大量的地勤人員爲飛機進行着最後的維護,進行維護檢查的不但有轟炸機,還有戰鬥機和偵察機。

經過一夜的緊急準備,機羣已經在黎明時分準備完畢,隨後第一聯隊的聯隊長李屯洋上校親自率領機羣執行轟炸任務,參與行動的主力自然是以三個轟炸中隊爲主,三個中隊派出一些因爲故障不能出動的飛機外,其他的全部參與行動二十五架B3轟炸機,十五架D4B轟炸機。除了這四十架轟炸機主力外,還有爲轟炸機羣進行護航的第2戰鬥中隊的全部十六架D5A戰鬥機。

總數爲五十六架的轟炸機羣乃是現在國民軍空軍在南京基地所能夠彙集起來的最大戰鬥力了。

如此大規模的轟炸機羣編隊飛臨泰山鎮上空的時候,自然是被衆多北洋軍所發現,馮國璋看着天空上緩慢飛過的機羣,眉宇緊皺着。

一邊的一個副官看到天空中那密密麻麻的機羣,也是倒吸了一口涼氣:“足足五十多架,這那邊的空軍實力不小啊!”

也有些人看出來了上空的國民軍飛機似乎有些不一樣,王汝賢看和天上的飛機道:“其中半數飛機比周圍的飛機要大上一圈啊!”隨即對身邊的一個空軍中校道:“李中校,你對南邊的飛機知道的多,給我們幾個說一說!”

王汝賢是個陸軍將領,對飛機也是一知半解,看到的只是大上一些,但是馮國璋第二軍的指揮部當中,也有來之於北洋軍空軍處的空軍軍官,這個李中校就是空軍處派往第二軍軍部的聯絡官,主要就是負責陸軍和空軍的聯絡事務。

李中校看到天空中的那些國民軍飛機,臉色變的極爲不自然,而他對空軍的見識自然不是那些陸軍將領能夠比較的,當下就解說了起來:“最外邊的那種應該就是國民軍空軍的那種空戰飛機了,我軍飛機中至少有半數都是被它們所擊落的!據傳它們在國民軍空軍那邊的編號是D5A!”

國民軍的飛機性能等都是保密,但是飛機型號普通人雖然不知道,但也不是什麼高級機密,北洋空軍那邊花費些心思還是能夠打探處得來的。

“這種飛機乃是福州那邊自己造的,這飛行的性能雖然沒有個準確數值,但是比我軍所裝備的高德隆飛機和鴿式飛機要好是肯定的,要不然我軍飛機也不會處處受到限制,無法進行空中偵查。所以說,此款飛機乃是我北洋空軍的頭號敵人,不過我空軍處也已經正在想辦法採購或製造更先進的飛機了,這國民軍的空戰飛機得意不了多久!”李中校對自己的話很有信心,在他看來,自己製造一款比D5A戰鬥更先進的飛機怕是有難度,但是其他各國卻是可以製造出來更先進的飛機啊,到時候北洋空軍買到了更先進的飛機後,自然能夠擊敗國民軍的D5A戰鬥機了。

李中校說完這D5A戰鬥機後,繼續說着:“而左邊的那一種飛機,在國民軍裡叫轟炸機,編號爲D4B。根據以前的情報來看,此款飛機能夠掛載航彈,對地面目標進行投彈轟炸。這種飛機去年裡對我陸軍進行過多次轟炸,想必諸位對它不會陌生了。”、

王汝賢點點頭,雖然知道的情況不多,但是去年的那幾次空中轟炸他還是略有了解的。

此時,李中校也繼續道:“至於剩餘的那款比較大的飛機,倒是沒見到,我們空軍處也一直在收集國民軍空軍的相關情報,知道國民軍的空軍今年進行了大規模的擴編,並且列裝了一款大型的飛機,不過之前一直沒有相關的準確消息,現在看來,多半是會這款飛機了。”

李中校一邊說着心裡也是一邊暗驚:頭上的D5A戰鬥機和D4B轟炸機他是見過的,但是哪款大型飛機卻是沒見過,而且通過望遠鏡,他可以清晰的看見這款大型飛機竟然把發動機裝在了兩側的機翼上,竟然是一款雙發大型飛機,體型比旁邊的D4B轟炸機要大上許多。這種飛機李中校一眼就可以看出來了,絕對不是那種用於空中格鬥的飛機,而是一款轟炸機。而這雙發的飛機那麼大,載彈量肯定小不到那裡去。

唉,現在那邊的空軍發展是越來越迅速,那個福州飛機制造廠設計生產出來的飛機甚至連歐洲的幾家飛機制造廠都是甘拜下風,現在歐洲各飛機廠商還在爲了如何把機槍加裝到單發飛機上,並可以讓機槍向前射擊的時候,國民軍飛機已經有了D5A戰鬥機,當歐洲各國還停留在從飛機上往下扔手榴彈,專業轟炸機還停留在概念設計圖的時候,國民軍的大型雙發轟炸機已經裝備了數十架,並且已經是用於實戰。

李中校感慨着的時候,那邊的馮國璋已經吩咐下去各部做好防空準備,尤其是炮兵部隊,更是嚴陣以待,馮國璋冷笑着:“如果這一次國民軍的飛機還想要和去年一樣單靠飛機就摧毀自己的重炮團的話,那麼少說也得付出幾十架飛機的代價!”

就在北洋軍第二軍下屬各部快速做着各種準備的時候,頭頂上的轟炸機羣卻是沒有降低高地,也沒有轉向或者分散,而是繼續向北飛去。

這讓地面上的北洋軍諸多將領疑惑不已,再往北的話可就沒有什麼北洋軍的重大價值目標了,他們總不能去轟炸荒山原野吧。

而這個時候,那個空軍處的李中校卻是突然想到了什麼,然後大聲叫了起來:“他們不是要轟炸炮兵陣地,他們的目標是我空軍基地!”

而後,他是顧不上其他的了,轉身就是向後跑去準備進去司令部內給空軍基地那邊發報,讓他們做好防空準備,可惜這已經遲了。

天空中的國民軍轟炸機羣速度再慢,那也是時速高達一百多公里,很快就是飛越了泰山鎮上空,然後抵達了北洋軍空軍基地上空。

率領機羣的李屯洋坐在一架B3轟炸機的後座上,眼看着已經快到目的地,當即道:“按照預定計劃行動!”

李屯洋說罷後,前座的飛行員立即操控着飛行進行了小幅度的搖晃用以傳遞信息,很快整個轟炸機羣就是按照着預定的計劃行動起來。兩側的D5A戰鬥機前出,他們快速飛越過北洋軍空軍基地上空,並對地面進行掃射,而後方的轟炸機羣則是排成隊從北洋空軍基地上空通場而過,並且扔下了一連串的航空炸彈。

第607章 二十個軍第114章 八號高地第980章 歐洲遠征軍(一)第502章 大會戰第337章 渡江第839章 只能有一個勝利者第503章 護國軍大敗第750章 日荷戰爭(二)第924章 櫻花計劃(三)第590章 裝甲和動力第672章 臨時第一兵團第342章 渡江第三天第873章 戰列艦在行動第102章 作戰司計劃第633章 經濟危機下爆發的戰爭第676章 南京冬日第321章 南北,初戰第12章 家事天下事第342章 渡江第三天第880章 高雄之蕩第33章 羅漓心思第367章 吳佩孚之夜襲第579章 貨幣信用化第530章 新技術涌噴第95章 北京兵變第328章 伍世鐘的憂慮第1030章 調查局動盪第25章 秦玉年的選擇第549章 鄂木斯克會戰(二)第367章 吳佩孚之夜襲第484章 陸軍整編方案二第786章 香港問題(一)第293章 孫黃李的憂慮第685章 元山戰役(二)第765章 緬甸動亂第405章 商務代表團第742章 奧拉夫戰役(一)第145章 袁世凱的心思第18章 整編行賞第396章 泰州大捷第630章 大興土木第774章 籌集軍費(二)第448章 ,北洋的葬禮(二)第912章 新加坡的陷落第557章 石油儲備第952章 波斯灣的第六機動艦隊(一)第165章 溫庭和的決定第258章 設軍任免(二)第483章 陸軍整編方案一第193章 鎮江之戰(二)第587章 中日倫敦條約第687章 陳敬雲的擔憂第140章 酷熱難擋第358章 蔡家崗第6章 孫府逸事第650章 海航輝煌第958章 繼承人(四)第315章 B3轟炸機第990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四)第953章 波斯灣的第六機動艦隊(二)第94章 軍校演講第910章 F12戰鬥機第648章 夜幕中的炮聲(二)第903章 東京空戰(三)第233章 喜與憂第834章 太平洋戰略第834章 太平洋戰略第84章 人事任命第556章 中日宣戰第169章 局勢緊張第649章 魚雷夜襲第906章 火燒東京(一)第450章 進軍北京第93章 福建國民黨第495章 唐陸叛亂第十六 軍激戰總督府第609章 農民問題和化肥第895章 制導時代的來臨第652章 雷達計劃第779章 中日密約(二)第一六十七章 蔡鍔哀嘆第369章 十九號第628章 新老權力交接第451章 張作霖的選擇第778章 中日密約(一)第437章 春季攻勢第271章 錢翰朗和國社黨第169章 局勢緊張第765章 緬甸動亂第827章 反遊擊作戰第1050章 坦克對決(五)第377章 關餘和憲法第1016章 各方爭奪第565章 燕薩聯姻第361章 利益代表第231章 酒和女人第538章 中蘇的第一戰第1020章 爲了德國第674章 第一軍的覆滅(一)第622章 東北開發的序幕
第607章 二十個軍第114章 八號高地第980章 歐洲遠征軍(一)第502章 大會戰第337章 渡江第839章 只能有一個勝利者第503章 護國軍大敗第750章 日荷戰爭(二)第924章 櫻花計劃(三)第590章 裝甲和動力第672章 臨時第一兵團第342章 渡江第三天第873章 戰列艦在行動第102章 作戰司計劃第633章 經濟危機下爆發的戰爭第676章 南京冬日第321章 南北,初戰第12章 家事天下事第342章 渡江第三天第880章 高雄之蕩第33章 羅漓心思第367章 吳佩孚之夜襲第579章 貨幣信用化第530章 新技術涌噴第95章 北京兵變第328章 伍世鐘的憂慮第1030章 調查局動盪第25章 秦玉年的選擇第549章 鄂木斯克會戰(二)第367章 吳佩孚之夜襲第484章 陸軍整編方案二第786章 香港問題(一)第293章 孫黃李的憂慮第685章 元山戰役(二)第765章 緬甸動亂第405章 商務代表團第742章 奧拉夫戰役(一)第145章 袁世凱的心思第18章 整編行賞第396章 泰州大捷第630章 大興土木第774章 籌集軍費(二)第448章 ,北洋的葬禮(二)第912章 新加坡的陷落第557章 石油儲備第952章 波斯灣的第六機動艦隊(一)第165章 溫庭和的決定第258章 設軍任免(二)第483章 陸軍整編方案一第193章 鎮江之戰(二)第587章 中日倫敦條約第687章 陳敬雲的擔憂第140章 酷熱難擋第358章 蔡家崗第6章 孫府逸事第650章 海航輝煌第958章 繼承人(四)第315章 B3轟炸機第990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四)第953章 波斯灣的第六機動艦隊(二)第94章 軍校演講第910章 F12戰鬥機第648章 夜幕中的炮聲(二)第903章 東京空戰(三)第233章 喜與憂第834章 太平洋戰略第834章 太平洋戰略第84章 人事任命第556章 中日宣戰第169章 局勢緊張第649章 魚雷夜襲第906章 火燒東京(一)第450章 進軍北京第93章 福建國民黨第495章 唐陸叛亂第十六 軍激戰總督府第609章 農民問題和化肥第895章 制導時代的來臨第652章 雷達計劃第779章 中日密約(二)第一六十七章 蔡鍔哀嘆第369章 十九號第628章 新老權力交接第451章 張作霖的選擇第778章 中日密約(一)第437章 春季攻勢第271章 錢翰朗和國社黨第169章 局勢緊張第765章 緬甸動亂第827章 反遊擊作戰第1050章 坦克對決(五)第377章 關餘和憲法第1016章 各方爭奪第565章 燕薩聯姻第361章 利益代表第231章 酒和女人第538章 中蘇的第一戰第1020章 爲了德國第674章 第一軍的覆滅(一)第622章 東北開發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