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2章 海軍貪污案(一)

從陸軍的新式武器試驗成果展回來後,陳敬雲的心情也算是非常不錯,對於陸軍方面提出來的好幾個計劃都是大筆一揮進行了批准,比如正式籌備機械化師的計劃,比如改裝六個步兵師爲摩托化步兵師的計劃,再比如將獨立第三裝甲團、獨立第第五裝甲團擴編爲獨立裝甲旅的計劃。

而這些計劃卻都是陸軍所提出的一系列整編計劃中的重要計劃,也是陸軍1934年整編計劃中的核心內容,陸軍要落實1934年編制計劃,以上這些機械化師和擴編摩托化師以及獨立裝甲團的計劃就是重中之重。

其實陸軍就算不主動提出來,陳敬雲也不是會讓陸軍進行現代化的建設,這年頭打仗已經和以前不一樣了,陸軍的建設必須跟上世界一流地的水平,不然就會在未來的戰爭中力不從心。現在中國陸軍實力雖然說也還可以,但是距離陳敬雲記憶裡的二戰主要參戰國的陸軍實力還是有些距離的,表面上看中`國陸軍已經擁有近兩千輛的各式坦克,但是裡頭絕大部分都是一戰末期和二十年代初期水平的坦克了,真正算得上是先進坦克的實際上只有那三百多輛t9坦克。而裝甲部隊裡雖然有着坦克,但是距離時期各國的裝甲部隊還有着不小的距離,比如自行火炮這一點就是沒有達到,而自行反坦克炮也沒有,這些都差一些了,而防空力量就更弱了,目前中國陸軍的防空火力實際上是比較差的,甚至是低於各國陸軍水平的,很多時候防空就是依靠7.92重機槍臨時架起來,專門的高射機槍非常少,而陸軍中裝備的高射炮就更少了。造成這樣的原因很簡單,那就是陸軍的防空壓力一直不大,基本上在東亞地區這一快,只有中國空軍和海軍航空兵轟炸別人的份,陸軍自身會遭到的轟炸非常少,1931年中日戰爭裡,進入朝鮮的陸軍部隊從頭到尾就沒遭到過幾次轟炸,雖然知道防空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但是沒有壓力就沒有需求,這自然那就鬆懈了下來。相對比而來,長期面臨着中國龐大空軍壓力和裝甲部隊壓力的日`本陸軍的防空火力和反坦克火力就強得多。

這不是說有沒有能力的事情,而是一個需求的問題。

目前的情況是中國陸軍對防空火力並不大,陸軍的那些大佬們自然也就不太重視了。

不過陳敬雲着眼的卻是數年後即將爆發的世界大戰,到時候中國陸軍所面對的就不單單是日`本或者蘇俄了,一個搞不好就會和英法美這些國家對上,而英法都好說,但是那美國人的工業力量是不容小視的,一旦打起來估計要和美國人爭奪制海權和制空權都是比較困難的事情,屆時陸軍方面也就必須重視野戰防空作戰了。

“這個裝甲師的師屬防空火力還是少了些!”陳敬雲看着皺眉:“只有十二挺十二點七毫米的高射機槍是無法滿足一整個裝甲師的防空需求的!”

來找陳敬雲彙報新式編制的人自然是蔣方震,此時他道:“按照以往的經驗來說,我們所面臨的防空壓力並不算大,擁有十二挺零點五英寸的高平兩用機槍,已經足以應對我軍的防空威脅了,這再多的話恐怕會浪費。”

陳敬雲卻是道:“現在夠用不代表以後夠用,區區十二挺高射機槍絕對是不夠的!”

說罷後在編制表上一掃,然後又是皺眉:“這個防空炮也不夠,才四門怎麼夠用!”

蔣方震正想解釋,不過陳敬雲又是再一次皺眉了:“怎麼還用三十毫米的防空炮了,我記得三十毫米的防空炮已經正式撤編了,不是要換裝二十毫米和四十毫米的防空炮了嗎?”

面對着陳敬雲一大堆的問題問出來,蔣方震腦門也是有些流汗了當即道:“防空火力的編制是沿用舊有的編制,所以數量上才變動不大,而三十毫米防空炮,這一直是我們陸軍的標準防空炮,撤裝是海軍那邊的事情,他們是爲了加大防控的多層次火力打擊才換裝了四十毫米和二十毫米口徑的防空炮。”

聽到他這些說,陳敬雲也是記了起來,知道這事還真是海軍那一邊的事情,陸軍這邊的防空炮卻是沒變過的,不過如今也是該變一變了。

中國陸海空三軍的地面防空火力早年都是差不多的,早年都是用改裝的7.92毫米防空機槍,隨後採用一戰末期海軍研發的1921年式30毫米防空炮,隨後海軍和空軍也採用,成爲中國軍方的標準防空火炮,而更大口徑的則是七十五毫米防空炮,而這個口徑的防空火炮主要裝備海軍的軍艦以及空軍的的防空部隊。此外就是口徑更大的127毫米艦載防空炮了,而那個也是大型主力艦上的副炮,驅逐艦上的主炮。

隨着時間的慢慢過去,加上三軍對於防空火力的不同要求,因爲三軍對於防空武器的選擇也是出現了變化。從防空任務上來說,海軍的重點自然是艦隊防空,對於防空火力的要求是非常嚴格的,在第二次中日戰爭時期就對1921年式三十毫米防空火炮的性能極爲不滿,因此戰爭一結束就有了升級更換防空系統的心思。

而海軍方面的策略是,大口徑防空火炮自然是127毫米高平兩用艦炮,而次口徑防空炮上,認爲七十五毫米的防空火炮威力一般,而射速也較低,所以想要把次口徑的防空炮口徑降低到四十到五十毫米的範圍內,一開始也是自己研發了一款四十七毫米的艦載防空炮,但是性能卻是差強人意,最後得知瑞典那邊有一款四十毫米的防空炮很不錯,而這款火炮實際上就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博福斯四十毫米防空炮,這種好貨色面試後別說中國海軍引進了,實際上英法美等國都是直接引進了,畢竟好東西是大家都能看見,不會說有好東西不用的情況發生。於是乎也就直接引進仿製了,並定名爲1934年式40毫米防空炮,現在海軍那邊已經開始批量裝備雙聯裝的。

有了四十毫米口徑的防空炮後,下面直接搭配12.7毫米的高射機槍也不好,所以又是專門研發了一款二十毫米的防空炮。

由此在中國海軍的各型軍艦上,就能夠擁有20毫米到40毫米再到127毫米所組成的防空網了。

“現在我們的那款老舊三十毫米防空炮也是老舊不堪用了,我看可以換成二十毫米的防空炮和四十毫米的防空炮嘛!”陳敬雲也是知道中國海陸軍現有裝備的30毫米防空炮性能已經無法滿足現代戰爭的需求量,雖然直接退役還不至於,但是也需要從一線部隊撤下來了,和就和之前海軍裡大量裝備的七十五毫米防空炮一樣,可以配屬給各獨立防空部隊,用於要地和城市防空。

中國陸軍的師屬防空部隊裡並沒有配屬中大口徑防空火炮的打算,只是配屬了小口徑的防空火炮和防空機槍,因爲中國的大口徑防空炮一般都是配屬給獨立防空部隊。因爲防空任務也是有着劃分的,有着野地防空,有着要地防空,而普通師屬部隊所進行的野地防空都是自保爲主,而且考慮到部隊的機動性也不可能給他們裝備大口徑的高射炮,要知道高射炮可都是比較重的傢伙,別看口徑小,但是一個個的身管長度都是五六十倍以上的,1934年式四十毫米防空炮就是六十倍的口徑,比七十五毫米的野炮都要重,而更大口徑的話至少都是好幾噸以上的。

爲了更好的配屬防空火力,陸軍是建立了衆多的獨立防空編制,專門裝備中大口徑的防空炮,擔負城市防空以及要地防空的任務。就算是配屬給一線部隊作戰,那基本也是和那些獨立重炮部隊一樣,是直接劃歸給軍級指揮部管轄的。

“現在換裝這麼多新式防空火炮的話,這成本上恐怕!”蔣方震可是知道,編制不能的一味的考慮火力,還得考慮成本,這增加一門防空炮就得多出好幾萬的採購成本,而後續的人員以及訓練成本每年積累下來也不是個小數目。

陳敬雲卻是道:“換裝新式防空炮雖然短時間花費大一些,但是總比守着那些老舊防空炮好,而且這些三十毫米的防空炮也不是說一股腦扔掉不用嘛,還可以配屬給各地防空團用,繼續發揮餘力!”

聽着陳敬雲這麼說,蔣方震道:“嗯,如此的話,防空營的編制和裝備我回去再和其他同僚探討探討!”

既然說開了這個編制問題,陳敬雲也是繼續發表着自己的意見:“還有,裝甲部隊的防空火力要儘量做到自行化,畢竟裝甲部隊所需要的是機動力,採用牽引防空炮的話機動力會跟不上來!”

蔣方震這一聽,心中暗算着:自行化防空炮,戰鬥力和機動能力是上去了,但是這成本?如果和自行火炮一樣採用成熟老舊的坦克底盤還好,但是如果採用的是t9系列的底盤,估計造價是得連接往上漲啊!而且數量如果也要比以前多的話,四門,六門主席肯定是不滿意的,少說也得八門以上甚至十二門以上,如果用坦克底盤裝載,估計能夠用雙聯的,到時候就需要四輛或者六輛的自行防空炮,造價估計比同數量的t9坦克還要貴。

而中國的裝甲部隊可不是一個兩個,而是非常的多,如果按照1934年編制計劃實施的話,未來將會有三個裝甲師、兩個裝甲旅、六個機械化師、六個摩托化師,外還有大約十個獨立裝甲團。這些部隊在未來幾年內會給中國陸軍帶來沉重的軍費壓力,單單是坦克還好說,更重要的是還需要裝備大量的半履帶式裝甲車,然後還有大量的自行火炮,此外還有一定數量的自行反坦克炮,這些新式的裝備基本都是第一次裝備,所需要的資金都是海量的,現在如果加上一個自行防空炮的話,這又得增加一大批的開支。蔣方震都有些擔心,怎麼大規模的新式裝甲部隊建設能不能夠完成了。

陳敬雲組建現代化裝甲部隊的決心是非常大的,甚至他都不管陸軍方面部分人的反對,固執的要求蔣方震在1934年的編制大大加大各種現代化兵器的數量,自行防空炮、戰地通訊系統、自行反坦克炮等一系列的新式裝備開始從各個工廠中被製造出來然後進入各部隊服役,於此同時海量的軍費也是被花了出去。

而這些海量的軍事裝備採購費用對於國內經濟的繁榮也起到了一定的正面影響,畢竟海陸空三軍每年拿着那麼多的軍費,這些軍費都最後還是會流入國內經濟體系中,,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也是拉動內需的一種辦法。

而這麼龐大的軍費支出,有時候總是會出現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的。

“現在已經有些眉目了,少昊號那邊的專項資金多支出的那部分已經是找到了去向!”

陳彩恭恭敬敬的站在陳敬雲面前,手中也沒有拿着報告書,就直接對陳敬雲這麼說着。

陳敬雲擡起頭來問:“哦,到那裡去了?海軍那邊有多少人涉事其中?”

陳彩彷佛說着一件很平淡的事情一樣:“根據我們調查局的初步調查,資金的流向有三個方面,一個是德國蔡司公司,一個是國內的福樂電氣,剩下的是蕪湖鋼鐵公司。三家加起來差不多八百餘萬的樣子。海軍那邊涉事的人員初步預計有五十餘人,其中少將軍銜以上有五人,中將軍銜兩人!”

陳敬雲聽着這些眉宇略皺,儘管已經預料到這一次的少昊號貪污案的調查會涉及到不少人,但是他依舊沒有想到,涉案的金額會高達八百餘萬,而且海軍那邊竟然還有兩個中將和五個少將這些高層都參與了進來。而這已經是超過了陳敬雲的心理預期和忍受力度。

上個月海軍部審計局的副局長秘密向調查局實名舉報,舉報中稱大批海軍高層涉嫌在少昊號的造艦過程中貪污,而且貪污金額巨大。如果是匿名舉報也就算了,偏偏這還是實名舉報,如果說舉報人的身份低一些也就算了,偏偏還是海軍的審計局副局長,海軍上校的軍銜。這樣就不得不讓陳彩極爲重視,當初陳敬雲知道了這事後並沒有太大在意,因爲在他看來,底下人貪污幾個錢是在所難免的,如果官員一貪污自己就撤掉他的話,估計整個中國的官員都得被撤掉。

其實陳敬雲對手底下的官員的經濟問題還是比較寬鬆的,平時收個幾千幾萬塊陳敬雲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畢竟大家都有一大家子要養活,那每個月幾百近千塊的工資也是不夠花的。所以手底下的這些官員弄點小錢補貼生活他也不會說什麼。不過大規模的貪污行爲就是他所無法容忍的了,一旦涉案的金額達到幾十萬上百萬,陳敬雲少不得要借他們的頭顱一用。

而實際上,目前中國的軍政兩屆中,高層人員的貪污現象是比較少的,這也不是他們不喜歡錢,而是沒那個必要,目前中國的相關法律條例當中雖然禁制官員本人經商,但是卻不禁制他們的家人經商,實際上政府高層相當多一部分都是商人出身,至少少數是職業政治家出身,基本上這些人雖然不會說和陳敬雲這樣身價幾十億,但是基本也都是不缺錢的主。

就算一些沒有大批家財的,也都是一心想要在政治道路上走的更遠的那種,比如經濟發展司的劉大均,他這個人就沒什麼錢,但是他的目光盯着繼續往上爬到財政部甚至政務院呢,那裡會看得上貪污的那點錢,再說了身爲政府高層,吃喝住行都是公款,他連工資都花不出去呢。

所以相對來說,目前的政府高層裡,貪污受賄的現象比較少。但是在中下層官員裡,這種情況就是發生了極大的變化,基本上職位越低就他媽越貪,1932年上海那邊就出現了一個轟動全國的大案,上海市特別政府裡一個主管工業發展的科長竟然貪污受賄高達一百五十萬之巨,要知道那只是一個小小的科長啊,官場裡頭見人矮三分,可就是這麼一個人竟然貪了一百五十萬之多,而這個貪污案不但讓他自己送了命,更是讓上海特別市政府裡的好幾個上級官員受到了牽連,時任上海市市長的錢勇安原本已經是半隻腳踏進了中國的權力核心,按照前幾任上海市市長的升遷歷程,他是極有可能進一步進入內閣的,但是因爲這個事就背上了一個管教無方的處分,接着就是被調任到了廣西任副省長,而這種調動可是正兒八經的貶職,因爲中國目前有三個直轄市,分別是南京,上海,北平,其中又以上海爲最重要之處,至於南京雖然是首都,但那地方官員滿地走,當南京市的市長可不是什麼好差事,一個不小心就得罪人了,而上海的話,如果能夠在任期裡做出成績了,基本上任期結束進入內閣就是穩穩當當的事情,就算進不了內閣,但是調動到其他地方的話,基本也是一個省長的位置,而調到其他地方任職副省長,那就是貶職了。

陳敬雲也是知道自己統治下的中國不是什麼理想社會,各種不堪入目的事情非常多,而陳敬雲自問自己就算是神仙估計也無法改變人類的貪慾,所以他只能在大的方向加以控制,每年都會抓捕槍斃大量的貪污受賄官員,但是這貪官是永遠都抓不完,殺不光的,陳敬雲對此也是沒有什麼太好的辦法。

政府官員會貪,這個他是知道的,但是他沒有想到的是,軍方里也出現瞭如此大規模的貪污現象,軍隊是什麼,軍隊就是他陳敬雲的根本,對於陳敬雲來說,什麼都可以出問題,唯獨軍隊不可以出問題。爲了避免出現問題,他可是實施了非常嚴格的軍政分離,別說軍隊和地方政府相勾結了,就連普通的將領和地方官員進行交談沒多久調查局的人就會對此秘密進行調查了。

軍政分離之餘,陳敬云爲了穩定軍隊將領的心思,對於軍官階層尤其是將官階層可是實施了高薪制度,雖然中國實施義務兵制度後普通士兵每個月只有幾塊錢的補貼,但是對於軍官來說,每個月的薪水卻是非常豐厚的,一個普通的尉官每個月都能拿幾百,而處於軍隊頂層的將官就更多了,以陸軍少將爲例,和平狀態下每個月的薪資分兩部分,一部分是軍銜薪資每個月有兩千多,然後還有職務薪資,根據各職務的不同從一千到兩千不等,這加起來每個月的收入可以達到三千多元,比前清新軍裡的少將薪資還要多。而中將就更多了,一個月拿個五六千不成問題。

這個普通工人月薪十元左右的年代,月薪五六千已經是屬於絕對的超高收入了。

除了正常的工資外,一般還會有各種名目的補貼,比如住房補貼,公車補貼,等等,而在作戰時期就更多了。

所以中國的軍官羣體在當今的中國社會裡而言,是屬於絕對的高收入羣體,比當文官都還要有錢。

然而即便是這樣的高薪制度,也是無法阻攔他們對金錢的渴望。

“涉案的人不少,其中有林清熊中將,他去年擔任海軍兵器總監一職,現任第二海防艦隊司令,少昊號一案中,此人是主謀,在少昊號施工過程中,多次子系統招標中爲德國蔡司公司說話,導致我方在少昊號上的光學觀瞄設備以及另外三艘軍艦上的光學觀瞄設備的採購價格被擡高衆多,而他本人則從德國蔡司公司手中收取了約三十萬元的回扣。還有現任海軍部艦政司次長曲升少將,其負責的動力系統招標案中,和上海動力公司方面進行了相互勾結,虛報了價格,並從對方手中獲取回扣!此外還有海軍審計局局長……”

隨着陳彩一個名字一個名字說出來,讓陳敬雲的臉色越來越難看,最後是壓下了心中的怒火:“把這事的詳細報告拿上來,還有此事繼續挖下去,我倒要看看還有多少人涉案其中!”

說到這裡陳敬雲又道:“另外,這兩年陸軍那邊的整編計劃在進行,招標也非常多了,你調查局也一起查!”

如果說政府方面的官員貪污只是讓陳敬雲嘆氣的話,那麼軍方將領的貪污就是讓陳敬雲憤怒了,而上一次陳敬雲生氣是什麼時候了?是1924年那場大罷工。

看着陳敬雲那憤怒的表情,一邊的陳彩心裡暗道:“這一次,軍方那邊恐怕是要大地震了!”

第817章 北方定(一)第561章 東海大海戰(一)第782章 我們要打仗了(一)第941章 終戰令第744章 f5戰鬥機第215章 陳俞氏的決斷第1037章 突如起來的空戰第65章 也許是愛情第117章 沈綱之見第867章 第二輪大戰起第791章 進軍緬甸(二)第187章 上海亂第361章 利益代表第305章 入役儀式(二)第893章 新加坡戰役(二)第459章 教育興國第331章 馮國璋計劃第366章 空運補給第906章 火燒東京(一)第690章 上海和談第577章 總動員(一)第268章 洪子泰(一)第691章 商貿互惠協定第623章 財團壟斷第226章 參謀部總長(二)第353章 王麒第41章 南下北上第330章 商業和財團第8章 暴風雨前夕第576章 蘇俄參戰第215章 陳俞氏的決斷第1034章 變化第195章 鎮江之戰(四)第551章 華盛頓海軍條約第106章 各方反應第729章 蘇俄KV坦克第1060章 裁軍和改革第774章 籌集軍費(二)第620章 北平王庚第921章 核平東京(二)第229章 外交酒會第896章 血戰琉球第808章 巴爾瑙爾會戰(一)第592章 舜帝級戰列艦第726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一)第598章 鎮壓(一)第136章 唐袁矛盾第650章 海航輝煌第67章 關餘貸款第991章 大勝大敗(一)第21章 籌建軍政府第414章 江北大捷(一)第494章 經濟戰爭第620章 北平王庚第877章 太平洋上的炮聲(二)第1011章 破碎的水晶(六)第729章 蘇俄KV坦克第358章 蔡家崗第99章 黃興的迷茫第129章 夏日情第739章 芬蘭絞肉機(二)第463章 正式外交第532章 海軍爭奪經費第416章 熱烈反響第997章 陰謀(一)第652章 雷達計劃第339章 渡江第一天第290章 戰略安排第523章 歲青號驅逐艦第273章 國會選舉(一)第775章 演講第819章 戈壁灘上的蘑菇雲第955章 繼承人(一)第654章 潛艇破交戰(二)第157章 午後閒情第401章 琳娜的思念第93章 福建國民黨第288章 北京冬夜第629章 挽救危局(二)第86章 瞬間的永恆第991章 大勝大敗(一)第727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二)第143章 飛鴻號第1012章 輿論控制第540章 頑抗到底第129章 夏日情第449章 和談與投降第237章 居仁堂寒夜第805章 主動出擊(二)第918章 F5對P51(二)第90章 蔡鍔心思第91章 福州冬日第731章 自安級驅逐艦第691章 商貿互惠協定第87章 洪府娶親第56章 內部爭鬥(二)第248章 推銷債券第637章 向安州進攻第22章 明爭暗鬥第972章 菲律賓問題(二)
第817章 北方定(一)第561章 東海大海戰(一)第782章 我們要打仗了(一)第941章 終戰令第744章 f5戰鬥機第215章 陳俞氏的決斷第1037章 突如起來的空戰第65章 也許是愛情第117章 沈綱之見第867章 第二輪大戰起第791章 進軍緬甸(二)第187章 上海亂第361章 利益代表第305章 入役儀式(二)第893章 新加坡戰役(二)第459章 教育興國第331章 馮國璋計劃第366章 空運補給第906章 火燒東京(一)第690章 上海和談第577章 總動員(一)第268章 洪子泰(一)第691章 商貿互惠協定第623章 財團壟斷第226章 參謀部總長(二)第353章 王麒第41章 南下北上第330章 商業和財團第8章 暴風雨前夕第576章 蘇俄參戰第215章 陳俞氏的決斷第1034章 變化第195章 鎮江之戰(四)第551章 華盛頓海軍條約第106章 各方反應第729章 蘇俄KV坦克第1060章 裁軍和改革第774章 籌集軍費(二)第620章 北平王庚第921章 核平東京(二)第229章 外交酒會第896章 血戰琉球第808章 巴爾瑙爾會戰(一)第592章 舜帝級戰列艦第726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一)第598章 鎮壓(一)第136章 唐袁矛盾第650章 海航輝煌第67章 關餘貸款第991章 大勝大敗(一)第21章 籌建軍政府第414章 江北大捷(一)第494章 經濟戰爭第620章 北平王庚第877章 太平洋上的炮聲(二)第1011章 破碎的水晶(六)第729章 蘇俄KV坦克第358章 蔡家崗第99章 黃興的迷茫第129章 夏日情第739章 芬蘭絞肉機(二)第463章 正式外交第532章 海軍爭奪經費第416章 熱烈反響第997章 陰謀(一)第652章 雷達計劃第339章 渡江第一天第290章 戰略安排第523章 歲青號驅逐艦第273章 國會選舉(一)第775章 演講第819章 戈壁灘上的蘑菇雲第955章 繼承人(一)第654章 潛艇破交戰(二)第157章 午後閒情第401章 琳娜的思念第93章 福建國民黨第288章 北京冬夜第629章 挽救危局(二)第86章 瞬間的永恆第991章 大勝大敗(一)第727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二)第143章 飛鴻號第1012章 輿論控制第540章 頑抗到底第129章 夏日情第449章 和談與投降第237章 居仁堂寒夜第805章 主動出擊(二)第918章 F5對P51(二)第90章 蔡鍔心思第91章 福州冬日第731章 自安級驅逐艦第691章 商貿互惠協定第87章 洪府娶親第56章 內部爭鬥(二)第248章 推銷債券第637章 向安州進攻第22章 明爭暗鬥第972章 菲律賓問題(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