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俘虜和戰利品

陳敬雲剛任命了袁方爲第二軍軍長,並且高調宣佈任命沈綱爲參謀部總長後,前線部隊似乎也是爲了賀喜,當天第九師又傳來捷報,該部和第五混成旅配合,擊敗了位於蔡家崗北部的吳佩孚一部五千餘人,迫使吳佩孚部已經向後撤退十餘里。此時尚在軍艦上還沒有抵達蕪湖的袁方當即通過軍艦上的無線電報給第九師和第八師以及第五混成旅下令,要求他們儘快解決巢湖城內困守的北洋軍,而他自己則是準備抵達蕪湖後,然後不在蕪湖停留而是準備把第二軍的指揮部搬到巢湖去。

袁方做出這個決定也不是亂來的,現在第二軍的各師已經相繼北上,距離蕪湖都已經有五六十公里乃是更遠了,而且巢湖那邊未來也是第二軍的一個重要後勤基地,因爲把軍指揮部搬遷到巢湖可以有效的就近指揮各部隊,爲發動下一步戰役做好充分的準備。至於能不能拿下巢湖,這已經不是問題。

現在巢湖內雖然還有數千人的北洋軍,但是他們缺兵少糧,而且後路被斷士氣大跌。面對國民軍的優勢兵力以及優勢火力的圍攻,根本堅持不了多少天。

果然,很快的半塘地區的兩千多北洋軍就是放棄了抵抗,然後轉道向北部丘陵地區突圍,試圖逃離國民軍的包圍圈,這種情況下第九師果斷的派出了一個團在後面追擊,並且順利拿下了半塘地區。如此同時,第九師的左玉剛還請與第一師部署在半塘北部丘陵地區的12團給予配合,在國民軍的重兵包圍下,這兩千多北洋軍想要突圍而去可不是一般的難。

而巢湖城區內,由於知道大勢已去,王承斌並沒有絕望的如同瘋子一樣讓兄弟們死守,而是發出了分散突圍的命令。這個命令一下,巢湖城區內前線抵擋第八師和第九師的北洋軍部隊立馬就崩潰了,然後小部分的人馬搶到了船隻,然後是連夜逃亡合肥去了。但是更多的則是發生崩潰後被國民軍所殺傷或者俘虜。

幾乎一天時間內,巢湖的北洋守軍在國民軍兩萬多人的圍殲下就徹底崩潰,當天北洋軍傷亡兩千餘,從乘船從巢湖(湖泊)逃走了大約七百餘人,剩下的全部當了俘虜。有些是崩潰的最後階段主動投降,有些則是在國民軍的槍口下被迫投降。

二十二號,抵達巢湖的袁方會同第二軍參謀長司徒鈞在匆忙視察了大戰過後的巢湖後,就是給統帥部發去了捷報,稱巢湖已經被全部拿下,並且附上了相關的損失以及戰利品清單。

不用多久,這份戰報就是交到了陳敬雲手中,首先入目的是國民軍自身傷亡報告:自我軍渡江以來,根據不完全統計士兵陣亡一千五百人,傷兩千餘,失蹤三百餘,尉官陣亡十三人,傷二十,校官陣亡兩人,傷六人。各型火炮、迫擊炮、輕重機槍以及步兵各有損失,下表一一列舉……

這份所謂的不完全統計清單多少有些水分,比如步槍上面才寫了損失不到一千支,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按照正常的傷亡情況以及使用情況,這場大戰少說也損失了三千多的步槍。但是爲什麼數據這麼小呢,那是因爲北洋軍第三師和安徽陸軍用的是88式以及漢陽造,而國民軍的一些主力部隊用的也是這些槍支,88式、漢陽造、12式步槍都是國民軍的正式列裝的步槍,這前線繳獲了後就直接用上了。

人員的傷亡也在尚可接受的範圍,總傷亡人數四千上下。而這個數據是包含了第二軍衆多部隊的總數,包括第九師、第八師、第六師、第五師、第五混成旅。這中間也就第五混成旅以及第九師的傷亡略多一些都達到了千人左右的傷亡,其他幾支部隊的傷亡都只有幾百而已。這個傷亡比例控制在十分之一以內已經算是不錯,並沒有讓第二軍喪失戰鬥力。就算是被圍困了的第五混成旅雖然傷亡比例高達百分之二十,但是也並沒有完全喪失戰鬥力。當然了,在完成休整以及補充之前是不可能擔任主要戰鬥任務的了,這也是袁方並沒有讓第五混成旅繼續北上而是駐紮在巢湖的緣故,他是準備讓第五混成旅休整幾天,等參謀部派遣的新兵營到了後補充一番,而第二軍的後續作戰任務則是交給了第九師和第八師爲主。

不過歷盡一番大戰後,這兩個師也沒有快速挺進,行軍的速度有些慢,加之仙蹤地區還有個唐天喜的第十師,那裡雖然有着第五師和第一師部分部隊擋着,但是也不能完全不管了。

下一步的安徽戰事要怎麼進行,袁方這個第二軍軍長是沒有決定權的,要等到統帥部那邊下達了作戰指令後才能進一步行動。陳敬雲早在沈綱上任參謀部總長的時候就已經讓沈綱安排計劃安徽戰事的下一步計劃了。由於安徽戰事的發展出乎了當時參謀部安排的作戰計劃,甚至連當時安排的預備計劃都用不上了,攻克巢湖就整整用了十餘天之久,從八月四號國民軍渡江,七號第九師正式進攻巢湖開始,一直到二十號第九師和第五混成旅在蔡家崗會師才奠定巢湖戰役的勝利,而到了二十二號纔算是正式攻佔了巢湖。這算起來足足用了十五天半個月之久,可以說已經嚴重超出了當初參謀部的作戰計劃另外唐天喜第十師提前出線在仙蹤地區並和國民軍交戰,這也是讓原先的作戰計劃多出了諸多的變數,所以現在來說以前的那些計劃都是用不上了,沈綱必須帶着參謀部的那些人重新做出一個計劃來。

但是不管怎麼說,巢湖總算是拿下了,而且還幾乎圍殲了巢湖內的一萬多北洋守軍,讓安徽省陸軍第三師全軍覆沒,北洋軍第三師獨立旅也是沒逃出來幾個人,順帶着還殲滅了一部分吳佩孚增援支隊的北洋軍。

此役中,國民軍殲滅了安徽省陸軍第三師全部約一萬餘人,第三師獨立旅約五千餘人,吳佩孚支隊約一千人,其中北洋軍第三師的嫡系部隊就佔據了六千多,安徽省陸軍約一萬多人。當然這個殲滅並不算是說全部都給打死打傷了,實際上北洋軍的傷亡比例大約只有一半左右,然後剩下的近萬人都是當了俘虜。

對待俘虜國民軍已經算是得心應手了,所有尉官一下的軍官全部單獨列出來,願意當場投效國民軍的直接送到福州軍校在學習,之後視情況分配,至於校官以上的願意投效的就先給個虛職養着,一律送到南京軟禁監視,那些破口大罵,誓死不降的中高級軍官們國民軍也不稀罕,甭管是少校還是上校直接送他們一粒子彈。

可惜的是,這一次國民軍並沒有抓到對方將官的蹤跡,聽那些北洋軍俘虜說二十號那天王承斌還是坐鎮指揮着的,但是沒多久就消失了,也不知道是偷偷坐船回合肥了還是化妝潛逃,總之是沒了下落,至於安徽省陸軍第三師的師長等高級軍官,卻是被證實了已經坐船逃走。以至於國民軍抓到的俘虜裡頭一個將官也沒有,高級軍官只有幾個上校而已。

既然都把巢湖拿下了,那麼其他的戰利品也是不少,最主要的就是繳獲了一批火炮,包括七十五毫米的山炮五門,五十七毫米的山炮十門,這些火炮都是獨立旅以及安徽省陸軍第三師的炮兵部隊的。火炮繳獲了不少,但是炮彈倒是沒繳獲多少,畢竟他們要是炮彈充足的話早就把這些炮彈給打出去了,然後輕重機槍也繳獲了十來挺。當然最多的還那些步槍,88式步槍和漢陽造步槍足足繳獲了上萬支,這還是排除了那些已經被各部隊之前拿去了用的那一部分。如果說建軍標準和那些普通軍閥部隊一樣只給步槍就行的話,那麼陳敬雲又能拉出一支步兵師來了。

這些戰利品不少,而且大多數和國民軍通用,比如步槍、輕機槍,火炮都是口徑相同,甚至連型號都是一樣的,比如漢陽造,88式步槍,漢陽五十七毫米山炮,德國七十五毫米山炮等,輕機槍也都是麥德森輕機槍。重機槍北洋軍主要是使用德造馬克沁,法造哈奇開斯以及日造38式。這些重機槍的分配大多數是配合步槍使用,用日`本步槍的就用38式重機槍和哈奇開斯,用88式步槍的就用德造馬克沁。而北洋軍第三師之前算是德械師,步兵和輜重、工程兵等的是88式步槍,騎兵使用的則是88式馬槍和漢陽造馬槍,炮兵團裡所轄的三個炮營分別是克虜伯七十五毫米野炮,克虜伯七十五毫米山炮,格魯森七十五毫米山炮,配屬的重機槍自然也就是德造的馬克沁。

嚴格上來說,北洋軍的裝備和國民軍的裝備有着極大的共同性,甚至一致性。大家所裝備的都是差不多,就算國民軍的12式步槍也是和88以及漢陽造相同的口徑,最大的區別也就是那些迫擊炮了。

第978章 我們需要戰爭(二)第49章 建寧和邵武第518章 華夏銀行重組風波第284章 風雨雨來(二)第500章 曹錕之忐忑第218章 解家莊戰事第963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一)第866章 全軍覆沒第759章 噴氣時代(二)第423章 女人的狠第175章 火炮試射第742章 奧拉夫戰役(一)第31章 財政困境第308章 六月調整第1054章 戰損(二)第951章 進軍伊朗第1061章 全球關稅協議第78章 福州兵工廠(二)第593章 航空戰艦的陰謀第398章 合肥捷電第255章 和談倡議第526章 銀行家沒有國界第465章 談判和戰爭第1043章 克查赫衝突(三)第635章 雪地煙火(二)第61章 蘇浙局勢(四)第657章 裝甲洪流(一)第94章 軍校演講第120章 徐鏡清的野望第886章 登陸琉球(一)第800章 香港迴歸第429章 ‘抗菌素’第346章 巢湖激戰(三)第1040章 秋熱第165章 溫庭和的決定第590章 裝甲和動力第61章 蘇浙局勢(四)第12章 家事天下事第1053章 戰損(一)第213章 大戰(三)第647章 夜幕中的炮聲(一)第897章 貿易和黃金第480章 青島克和自沉第731章 自安級驅逐艦第796章 烏蘭烏德戰役(一)第665章 五星勳章第609章 農民問題和化肥第660章 戰鬥機的對決第362章 空軍學校第129章 夏日情第765章 緬甸動亂第1061章 全球關稅協議第420章 冬天繁榮第97章 航空工業第780章 蘇德戰爭(一)第1029章 陳彩時代的結束第154章 海軍規劃(二)第799章 烏蘭烏德戰役(四)第319章 南北,戰!第698章 進軍琉球(一)第87章 洪府娶親第610章 下一代戰機第355章 第五混成旅(一)第1061章 全球關稅協議第470章 1914式野炮第230章 問與答第794章 太平洋上的煙火第1058章 巴格達談判(二)第330章 商業和財團第471章 105毫米榴彈炮第312章 鎮江視察(二)第425章 日本人的意外第198章 上海之行(一)第829章 中國需要中東(二)第369章 十九號第237章 居仁堂寒夜第226章 參謀部總長(二)第457章 北巡(二)第291章 北洋謀劃第280章 第十一師第369章 十九號第707章 陳氏聚會(二)第583章 1923年9月1號第529章 中俄南京條約第743章 奧拉夫戰役(三)第481章 戰後狂歡第412章 誰活誰死第1000章 風雲再起(一)第65章 也許是愛情第989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三)第181章 陳敬雲北上第125章 浙江財政第635章 雪地煙火(二)第979章 戰爭還沒有結束第890章 新加坡(二)第751章 越來越近第667章 安州戰役(二)第690章 上海和談第812章 巴爾瑙爾會戰(三)第368章 懲處撤換
第978章 我們需要戰爭(二)第49章 建寧和邵武第518章 華夏銀行重組風波第284章 風雨雨來(二)第500章 曹錕之忐忑第218章 解家莊戰事第963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一)第866章 全軍覆沒第759章 噴氣時代(二)第423章 女人的狠第175章 火炮試射第742章 奧拉夫戰役(一)第31章 財政困境第308章 六月調整第1054章 戰損(二)第951章 進軍伊朗第1061章 全球關稅協議第78章 福州兵工廠(二)第593章 航空戰艦的陰謀第398章 合肥捷電第255章 和談倡議第526章 銀行家沒有國界第465章 談判和戰爭第1043章 克查赫衝突(三)第635章 雪地煙火(二)第61章 蘇浙局勢(四)第657章 裝甲洪流(一)第94章 軍校演講第120章 徐鏡清的野望第886章 登陸琉球(一)第800章 香港迴歸第429章 ‘抗菌素’第346章 巢湖激戰(三)第1040章 秋熱第165章 溫庭和的決定第590章 裝甲和動力第61章 蘇浙局勢(四)第12章 家事天下事第1053章 戰損(一)第213章 大戰(三)第647章 夜幕中的炮聲(一)第897章 貿易和黃金第480章 青島克和自沉第731章 自安級驅逐艦第796章 烏蘭烏德戰役(一)第665章 五星勳章第609章 農民問題和化肥第660章 戰鬥機的對決第362章 空軍學校第129章 夏日情第765章 緬甸動亂第1061章 全球關稅協議第420章 冬天繁榮第97章 航空工業第780章 蘇德戰爭(一)第1029章 陳彩時代的結束第154章 海軍規劃(二)第799章 烏蘭烏德戰役(四)第319章 南北,戰!第698章 進軍琉球(一)第87章 洪府娶親第610章 下一代戰機第355章 第五混成旅(一)第1061章 全球關稅協議第470章 1914式野炮第230章 問與答第794章 太平洋上的煙火第1058章 巴格達談判(二)第330章 商業和財團第471章 105毫米榴彈炮第312章 鎮江視察(二)第425章 日本人的意外第198章 上海之行(一)第829章 中國需要中東(二)第369章 十九號第237章 居仁堂寒夜第226章 參謀部總長(二)第457章 北巡(二)第291章 北洋謀劃第280章 第十一師第369章 十九號第707章 陳氏聚會(二)第583章 1923年9月1號第529章 中俄南京條約第743章 奧拉夫戰役(三)第481章 戰後狂歡第412章 誰活誰死第1000章 風雲再起(一)第65章 也許是愛情第989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三)第181章 陳敬雲北上第125章 浙江財政第635章 雪地煙火(二)第979章 戰爭還沒有結束第890章 新加坡(二)第751章 越來越近第667章 安州戰役(二)第690章 上海和談第812章 巴爾瑙爾會戰(三)第368章 懲處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