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8章 進攻平壤(一)

二月初的南京依舊寒冷,然而這種寒冷和朝鮮地區的寒冷比起來卻是大巫見小巫了,處以寒冬季節的朝鮮氣溫低於零下是非常正常的事情,而實際上零下十多度甚至零下二十多度的氣溫都會出現。

在朝鮮地區的冬季作戰讓中日兩國的陸軍都是受到了嚴重的影響,由於寒冷天氣所造成了非戰鬥減員極多,不少的兵員被凍傷而被送進戰地醫院,中國陸軍在入朝作戰的兩個多月以來,凍傷的士兵已經高達數千人,而這個數字還是在中國軍方做了充分的冬季作戰的情況下發生的。

中國由於地域廣闊,而軍隊所抵達的範圍也非常廣,而且大半的主力都是部署在北方地區,其中的西伯利亞,東北地區更是中國陸軍的重點戰備地區,而這兩個地區的冬季氣溫非常低,所以軍方自然也是考慮到冬季作戰的情況,當地的戰備倉庫裡可是儲備着大量的冬季作戰物資,包括雪地作戰服裝等等。

朝鮮戰事雖然爆發的極爲緊張,但是本來就已經處以冬季,調動的部隊也都是北方駐軍,所以不存在着部隊沒有足夠禦寒衣服的情況。

儘管對於冬季作戰已經準備的很充分,但是由於寒冷的天氣還是導致了不少士兵被凍傷。

這些被凍傷的兵員加上戰鬥中的負傷的兵員,讓中國陸軍付出了高達數萬人的傷亡,而得益於中國陸軍大部分時間都是處於進攻狀態,而後期的安州戰役中也是處於推進的進攻態勢,所以絕大部分傷員都能夠得到比較好的救護。加上中國陸軍早已經普及了抗菌素等醫療物資,所以讓中國陸軍的傷員死亡率大大降低。總傷亡的數量雖然較大,不過陣亡的比例還是保持了一個較低的水平。

大量的傷員被陸續送下前線,待在了後方的戰地醫院裡,那些輕傷員治療過後很快就會回到部隊,而部分的重傷員則是會被陸續運輸回國內的醫院繼續治療,東北各城市的大醫院幾乎都是有着軍方的傷員。

這些兵員傷亡並退出前線後,前方的第一集團軍下屬的各部隊一時間也很難得到第一時間的補充,比如唐強的第四十七師固然在戰爭中立下了巨大的功勞,不過由於巨大的傷亡一時間也讓第四十七師失去了繼續擔任主攻部隊的任務,安州戰役結束後,第四十七師就是從肅川退回安州休整。

過了數天後,已經在朝鮮戰場上浴血奮戰了兩個月的第四十七剩餘的一萬官兵搭上了回國的火車,對於他們來說已經完成了任務,現在是脫離戰場回到後方進行休整的時候了。

第四十七師將會回到東北的丹東進行休整,官兵們可以獲得戰爭期間極爲難獲得的休假時間,而第四十七師也需要時間來接受新兵並回復戰鬥力。

得到休整機會的部隊不單單有第十七師,同樣的參戰的第十四軍的另外兩個步兵師也會相繼退回安州和新義州進行休整。

在高強度的戰爭中,實際上是不會把一支部隊一直放到最前線戰鬥,因爲長時間的戰鬥對部隊的消耗是非常大,而且官兵在激烈的戰鬥後也需要休整一段時間。在一戰時期的歐洲西線上,一般來說都是數支部隊防守相同的一段戰線,數支部隊輪換執行任務,一般來說在前線戰鬥的時間一次性不會超過半個月,戰鬥一段時間後就得把這支部隊撤下來休整一段時間。

當然了,以上這種情況指的是戰線穩定,並且己方佔據了一定優勢的情況下,中國的部隊可以撤出來休整並且有着其他部隊代替上場,但是處於劣勢的一方卻是沒有這個機會,已經覆滅的日`本第一軍就不用說,從開戰打到全軍覆滅爲止,那些日`本部隊就沒有休整過。而平壤防線的日`本第三軍自從中國的部隊抵達平壤城下開始也沒有休整過,因爲他們不像中國陸軍一樣有着大批大批的部隊可以輪換上戰場,日`本陸軍的兵力本來就遠遠少於中國陸軍,而能夠投入到朝鮮戰場的兵力本來也能夠和中國陸軍大體持平,但是在日`本第一軍的十餘萬部隊覆滅後,日`本的兵力就是變的極爲緊張起來,現在日軍在朝鮮南部的部隊不足二十萬,而他們所要面對是兵力還在不斷並快速增加中的中國第一集團軍數十萬的部隊。

儘管由於中國的第一集團軍需要休整,補充物資才能夠發動對平壤防線的大規模進攻,但是小規模的進攻卻是一直都沒有停下,平壤防線的日軍第三軍縱然還能夠勉強維持局面,但是長久下去,等中國的第一集團軍積累起足夠的作戰物資以及輪換的部隊部署完畢後,等待日`本第三軍的命運將會是悲劇性的。

“現在第十四軍已經撤離了前線,第六軍已經全面接替了第十四軍的防線,將會和第八軍一起擔任下一輪進攻的主力。”曹陽清少將如此說着:“不過現在第十七軍那邊戰鬥力也不如戰前了,恐怕在下一輪的作戰中,只能擔任次要展現的作戰了!”

剛從國內南京乘坐專機返回朝鮮的陳儀道:“總統那邊的意思是很明確的,那就是不能給日本人太多的喘氣時間,必須撐着安州戰役的大勝一口氣拿下平壤!而且第十八軍也已經進入朝鮮了,不用多久就能夠抵達前線!”

由於在朝鮮戰事中取得了戰略優勢,而且中國陸軍的實際兵力還是非常充分,只不過說不能夠一時間全部都抽調到朝鮮戰場上來,不過要進行輪換還是可行的。

比如第十四軍在進行初步的休整後,將會返回東北,而第十七軍在隨後也會撤出朝鮮戰場返回國內進行休整。這兩個軍要撤回,所以陸軍要從國內的其他地區抽調部隊到朝鮮來接替。總體來說,受限於後勤系統的限制,陸軍不可能無限制的往朝鮮增加部隊,不過卻是能夠用輪換的方式讓前線部隊保持充分的戰鬥力。

除了這個原因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陸軍想要那些已經長達十餘年沒有經歷過戰爭的部隊也獲得寶貴的戰爭經驗。中國雖然前後和日`本以及蘇俄爆發了數場的戰爭,但是前線參戰的部隊都只是一部分,哪怕是1923年中國面臨兩線作戰,直接參與對日以及對蘇俄作戰的兵力也只是一部分而已,當時國內駐紮的大量部隊都沒有抽調。

部隊長時間不打仗,勢必會造成一定的戰鬥力下降,所以陸軍眼見朝鮮那邊已經取得了優勢,加上後勤系統的限制,也無法一股腦把所有的部隊都派上去,所以就是打算採取輪戰的戰術,一方面能夠保持前線部隊的活力,另外一方面也是讓更多的部隊獲得戰爭經驗。

這些從國內其他地區抽調的部隊實際上在戰爭剛開始就已經開始準備了,已經陸續抵達了東北,並準備入朝作戰。

“等這些部隊到達後,我們再發動大規模的攻勢,畢竟現在這幾個步兵軍的情況還好一些,不過第一裝甲軍的情況還是比較艱難,要恢復戰鬥力還需要一定時間的休整!”李連陽如此說着:“如果第一裝甲軍沒有恢復戰鬥力,單憑步兵部隊發動下一輪的攻勢難度還是比較的,現在戰略局勢對我們來說極好,沒有必拿第一裝甲軍去冒險!”

第一裝甲軍在安州戰役中受到了損失比較大,這說的並不是人員的傷亡,實際上第一裝甲軍的兵員傷亡並不大。第一裝甲軍的真正損失是大量的坦克和裝甲車輛的損失,日`本人這些年苦心發展的步兵反坦克火力也不是白看的,實際上日`本的步兵反坦克火力在這場戰爭中發揮了相當大的作用,儘管日`本人沒有當下第一裝甲軍的南下進攻,也沒有反攻第一裝甲軍成功,但是依舊給第一裝甲軍帶來了極大的損失。

第一裝甲軍的第一裝甲師、第五師、第九師三支部隊加在一起,損失坦克高達一百二十多輛,雖然說其中有一部分被擊傷後通過維修還能夠使用,但是這些損傷較大的坦克維修工作第一裝甲軍自身下屬的維修部隊已經無法完成,比如運回國內的專業工廠進行維修,除了坦克外,第一裝甲軍還損失了相當多的半履帶式裝甲車以及輪式車輛。

第一裝甲軍的裝備損失對比上一次戰爭中的損失可以說是巨大的,雖然第一裝甲軍依舊勝利了,但是依舊擋不住那些軍方高層的不滿。而第一裝甲軍的一系列報告中,重點報告了自一次戰爭中,中國裝甲部隊大量裝備的現役t6坦克已經無法適應現今以及未來的戰爭,報告中稱第一裝甲軍的大量坦克以及其他裝甲車輛的損失,都是被日軍的步兵反坦克炮以及野炮所造成的,而實戰中證明,t6坦克的防護裝甲已經無法擋住日`本陸軍大量裝備的81式反坦克炮。

第912章 新加坡的陷落第809章 參謀部會議第777章 家事天下事第592章 舜帝級戰列艦第261章 煙華夜第79章 福州兵工廠(三)第145章 袁世凱的心思第281章 參謀部會議(一)第531章 海軍第二期發展計劃第96章 福州體系第401章 琳娜的思念第558章 空襲旅順第445章 大廈將傾第291章 北洋謀劃第22章 明爭暗鬥第617章 封塵的記憶第143章 飛鴻號第668章 陳家兄弟(一)第35章 激戰福鼎(二)第512章 收復外蒙第329章 軍費之爭第839章 只能有一個勝利者第650章 海航輝煌第1001章 風雲再起(二)第906章 火燒東京(一)第1013章 最壞打算第578章 總動員(二)第433章 海空之爭第13章 臨近生變第159章 龍濟光東進第816章 鋼鐵洪流(一)第963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一)第678章 進攻平壤(一)第563章 東海大海戰第459章 教育興國第97章 航空工業第142章 炮艦討論第452章 進軍東北第871章 擊沉瑞鶴號(二)第353章 王麒第742章 奧拉夫戰役(一)第359章 宣傳處(一)第382章 蔡凝的困惑第937章 投降爭論(一)第434章 海軍的野望第547章 坦克首戰第678章 進攻平壤(一)第937章 投降爭論(一)第301章 解散國會第906章 火燒東京(一)第763章 戰時經濟(一)第949章 德國問題(三)第926章 美國人的震驚第828章 中國需要中東(一)第126章 各方反應第585章 旅順攻略第725章 進攻性海軍 海軍內部的戰列第1013章 最壞打算第248章 推銷債券第734章 1938年修訂案第657章 裝甲洪流(一)第832章 1942年編制第53章 佐藤涼介(二)第727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二)第668章 陳家兄弟(一)第102章 作戰司計劃第800章 香港迴歸第28章 購軍械(一)第499章 孫文回國第417章 戰後整編第863章 魂斷大和(二)第906章 火燒東京(一)第515章 壟斷的危機第603章 總統爭奪第747章 日本的選擇(一)第315章 B3轟炸機第917章 F5對P51(一)第803章 阿雷斯戰役(二)第270章 洪子泰(三)第219章 居仁堂(一)第62章 黃興的北伐軍第931章 唐津登陸(二)第64章 悅己者容第806章 李玉挺的運氣第622章 東北開發的序幕第45章 煙土和財政第529章 中俄南京條約第208章 空襲(二)第339章 渡江第一天第815章 戰爭需要英雄第910章 F12戰鬥機第1031章 公開軍售第323章 渡江計劃(一)第66章 福寧公司第381章 陸榮廷之對比第125章 浙江財政第158章 中秋軍議第712章 各國新政第347章 巢湖激戰(四)
第912章 新加坡的陷落第809章 參謀部會議第777章 家事天下事第592章 舜帝級戰列艦第261章 煙華夜第79章 福州兵工廠(三)第145章 袁世凱的心思第281章 參謀部會議(一)第531章 海軍第二期發展計劃第96章 福州體系第401章 琳娜的思念第558章 空襲旅順第445章 大廈將傾第291章 北洋謀劃第22章 明爭暗鬥第617章 封塵的記憶第143章 飛鴻號第668章 陳家兄弟(一)第35章 激戰福鼎(二)第512章 收復外蒙第329章 軍費之爭第839章 只能有一個勝利者第650章 海航輝煌第1001章 風雲再起(二)第906章 火燒東京(一)第1013章 最壞打算第578章 總動員(二)第433章 海空之爭第13章 臨近生變第159章 龍濟光東進第816章 鋼鐵洪流(一)第963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一)第678章 進攻平壤(一)第563章 東海大海戰第459章 教育興國第97章 航空工業第142章 炮艦討論第452章 進軍東北第871章 擊沉瑞鶴號(二)第353章 王麒第742章 奧拉夫戰役(一)第359章 宣傳處(一)第382章 蔡凝的困惑第937章 投降爭論(一)第434章 海軍的野望第547章 坦克首戰第678章 進攻平壤(一)第937章 投降爭論(一)第301章 解散國會第906章 火燒東京(一)第763章 戰時經濟(一)第949章 德國問題(三)第926章 美國人的震驚第828章 中國需要中東(一)第126章 各方反應第585章 旅順攻略第725章 進攻性海軍 海軍內部的戰列第1013章 最壞打算第248章 推銷債券第734章 1938年修訂案第657章 裝甲洪流(一)第832章 1942年編制第53章 佐藤涼介(二)第727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二)第668章 陳家兄弟(一)第102章 作戰司計劃第800章 香港迴歸第28章 購軍械(一)第499章 孫文回國第417章 戰後整編第863章 魂斷大和(二)第906章 火燒東京(一)第515章 壟斷的危機第603章 總統爭奪第747章 日本的選擇(一)第315章 B3轟炸機第917章 F5對P51(一)第803章 阿雷斯戰役(二)第270章 洪子泰(三)第219章 居仁堂(一)第62章 黃興的北伐軍第931章 唐津登陸(二)第64章 悅己者容第806章 李玉挺的運氣第622章 東北開發的序幕第45章 煙土和財政第529章 中俄南京條約第208章 空襲(二)第339章 渡江第一天第815章 戰爭需要英雄第910章 F12戰鬥機第1031章 公開軍售第323章 渡江計劃(一)第66章 福寧公司第381章 陸榮廷之對比第125章 浙江財政第158章 中秋軍議第712章 各國新政第347章 巢湖激戰(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