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北京兵變

國家社會黨自從成立的那一天起,就在福建掀起了一場大風波,從一開始如果說只是憑藉陳敬雲的權勢以及個人影響力進行推廣的話,那麼接下來等國社黨的各種綱領通過各種途徑被人們得知的時候,就是迅速的引起了人們的注意。

在這個年代,中國的政黨還停留在很原始的階段,不管是同盟會改組的國民黨又或者是章太炎爲首的立憲派所改組的共和黨,又或者是蔡鍔所支持的統一共和黨嚴格上來說並不具備現代黨派的特徵,更像是中國自古以來的朋黨、鄉黨、親党進一步發展的產物,這些黨派甚至都沒有什麼明確的政治綱領和目標,各種口號說的好聽但是半點實事也不做,他們唯一的作用就是告訴人們:看,我們共和了,也有政黨了。

相對比而言,陳敬雲這個爲了統治以及控制軍權而弄出來的國家社會黨要正規的多,而且相對比其他一些保守的黨派比,國家社會黨顯得更激進,更容易吸引熱血年輕人以及普通民衆的支持。

爲了推廣國家社會黨在軍隊中的作用,陳敬雲除了親自到軍校以及軍營中演講宣傳外,同時向部隊派遣了大量的國社黨政治委員,用於向普通士兵宣傳國社黨,同時也賦予這些國社黨政治委員在關鍵時刻掌控軍隊的權力,比如部隊主官抗命不從,叛變,投敵等情況下,政治委員將接受部隊的指揮權!用通俗的話講就是給普通士兵洗腦,黨指揮槍!

陳敬雲這種激進的行爲卻是遭到了不少人的反對,鄭祖蔭以及林文英等人竟然是聯合起來反對陳敬雲在軍隊中強行推廣國社黨,稱這種行爲是軍事獨裁的行爲,可是軍隊就是陳敬雲的一言堂,他們說話是起不到什麼作用的。但是另外一種反對聲音卻是來自軍隊內部,甚至包括一些軍官們,高層還好說,能夠做到師長這個位置的人已經能從政治角度考慮問題,知道陳敬雲此舉是爲了掌控軍權,誰要是敢公開反對那就是擺明了和陳敬雲叫板,後果就不是他們所能承受的了,所以他們就算心裡有些不願但是也不會說什麼,而且這些高層將領幾乎無一例外的都加入了國家社會黨。但是一些中層軍官就沒這麼高的覺悟了,他們對國社黨派來的所謂政治委員一屑不顧,更加對這些政治委員對訓練以及作戰問題指手畫腳極爲不滿,甚至反映到了陳敬雲桌案上,說是政治委員絲毫不懂軍事,卻瞎干涉軍隊的正常運轉以及指揮問題。

如果這種問題只有一次兩次的話陳敬雲也就不說什麼了,可是當幾個團長也發來密電向陳敬雲哭訴政治委員瞎指揮的時候,陳敬雲才意識到,國社黨的行爲有點過了!

國家社會黨成立沒多久,其中的黨員除了軍政高層,陳敬雲的嫡系人馬以及招攬的名士等具有影響力的人外,剩下的基本上都是被陳敬雲煽動着熱血沸騰的年輕人,其中以學生居多。國社黨給軍隊派去的政治委員基本上也是從這些激進的年輕人選出來,基本上沒一個懂軍事的,然而這些人到了部隊上後,有自知之明的還好,但是有一些激進又白癡的人就會做出一些指手畫腳,不懂裝懂的事情,還動不動就說黨指揮槍,不聽政治委員的號令就是背叛國社黨,就是背叛陳敬雲,這麼一來,那些軍官們那裡受得了啊。

接到那麼多軍官的反應後,陳敬雲也不是迂腐的人,,他弄出來這個國社黨可是爲了控制軍隊,用來加強軍隊戰鬥力的,而不是爲了把軍隊搞成小孩子玩過家家般的軍隊。所以他迅速做出了調整,直接下了通報全軍全黨的命令:國社黨下派到軍隊中的政治委員一律不得插手部隊訓練、作戰等相關事宜,日常工作僅限於主持國社黨的宣傳工作,如遇部隊主官叛變、抗命纔可以接受部隊指揮權。

同時從國社黨內部通報了關於政治委員的問題嚴加訓斥,而另外一方面在福州軍校開設政治課,培養政治軍官,日後用於充任各級政治委員。

儘管問題多多,但是成效卻是不小,通過這些政治委員的宣傳,已經有不少士兵開始加入國社黨,衆多的中低級軍官也陸續加入,至於高級軍官,爲了表示對陳敬雲的忠誠早就已經加入了國社黨。

僅僅一個月時間不到,國社黨就已經在國民軍裡紮下了根,開始蔓延到國民軍的每一個角落,從政治上統一了全軍的思想,做到用一個聲音說話。這是後話,暫時不提。

當陳敬雲弄出來的國社黨在國民軍鬧的沸沸揚揚的時候,鄭祖蔭和林文英也不甘示弱,在福建大勢宣揚各自的政黨,準備在未來的省議會選舉中一舉把控議會。福建省內鬧得亂哄哄的,國內其他地方也亂的很,甚至比福建更糟糕。福建現在充其量也就是高層的爭鬥,幾個黨派的相互攻伐,但是普通民衆卻還是生活的好好,基本沒有受到什麼影響。

但是其他地方就不一樣了。

二月二十九號,北方發生兵變,駐紮北京周圍的部分北洋軍發生譁變,亂兵燒殺劫掠,北京一時生靈塗炭,爲此,袁世凱對前來接他南下就職的蔡元培等人說:北地不穩,南下恐怕引起更大紛亂。

袁世凱的這個舉動是個明白人都能看的出來啊,北洋軍什麼時候不亂,偏偏這個時候發生譁變,不是明擺着是袁世凱自己弄出來的嘛,但是就算知道又如何,孫文和黃興還是一點辦法都沒有。

這個時候的南北定都之爭差不多已經可以落幕了,這場爭鬥中,孫文和黃興一敗塗地,爭來爭去到了最後只剩下他們自己支持自己,不但南方各個實權派支持袁世凱定都北京,就連普通的商人不管是南方北方的都支持北京,甚至同盟會內部的很多人都是定都北京。在很多人看來,既然共和已成,那麼就應該放下爭端大家努力提高生活水平了,至於首都爭來爭去又有什麼用呢,如此既然首都成爲共和之障礙,那麼就應該踢掉這個障礙,在這種風潮下,整天革命來革命去的孫文和黃興自然就得被拋棄了。

爭了半天爭成這個模樣,讓孫文和黃興有些心灰意冷了。

又是堅持了幾天後,孫文終於是放棄了!

三月六號,南京參議院通過決議,允許袁世凱在北京就職臨時大總統。

這一次爭都失敗,面對全天下人幾乎都支持袁世凱而反對自己的局面,極大地打擊了孫文和黃興的信心,以至於兩人的心灰意冷,孫文更是說準備投身到實業中,要爲中國建十萬裡的鐵路,已經準備離開南京要到各地去巡視了。

而黃興雖然心灰意冷,但是還在竭力維持着南京附近的民軍,可是南方民軍數量衆多,現在加起來可是將近三十萬之多,所耗費的軍餉每月就得好幾百萬,沒有財源收入的南京臨時政府根本就養不起,前兩三個月全都是靠着借款過日子,眼下袁世凱已經被選舉爲大總統,南京臨時政府的名義也沒了,這借款就更少了,如此情況下根本就無力維持,一時間裁軍風聲大起,亂兵鬧事,譁變的事時有發生,把黃興搞的焦頭爛額。

南京臨時政府到這個地步,已經算是徹底失敗了,因爲就連參議院的各省議員們都開始準備北上,如此一來,一南一北兩個政府的分裂時期已經結束,中國正式統一了。

這樣的情況讓全國人歡呼的同時,卻是讓日本人氣的吐血,雖說他們對南京臨時政府沒什麼信心,但是也沒有想到僅僅三個月的功夫就徹底落敗了,要知道日本人前後可是給南京臨時政府提供了千萬之多的貸款,還指望着南京臨時政府好歹支撐個一兩年呢!相對比之下,福建的陳敬雲可要好得多,從顧問團不管回報的情報上來看,陳敬雲這個人是有野心的,不但擴編了五萬餘人的部隊,而且在內革新吏治,擴大兵工廠,大有爭霸九州之意圖。

日本人不怕陳敬雲沒野心,就怕他沒野心。

“現在支那局勢已經逐漸平穩,這可不是個好兆頭,你們外務部有何方略?”西園寺公望道。

上原近藤恭敬道:“閣下放心,對此局勢外務部已經有所預料,而根據情報顯示,中國目前依舊處於分裂狀態,南北和談並沒有形成實際性的統一,這一次南京政府雖然沒有了,但是支那南方的雲南、福建等省份依舊擁軍衆多,而我們的一南一北的計劃依舊照常進行!”

“和袁世凱接觸的怎麼樣了?”西園寺公望問道。

“目前正在接觸中”上原近藤道:“不過目前還有四國公使也正在和袁世凱會談準備提供貸款,所以成效不大。”

西園寺公望道:“那就給他壓力,外交上給不了壓力那就從內部給予他壓力,以我看南北計劃還可以再加些力度!北方暫時無法制造壓力那就加強南方,不是說那個陳敬雲有野心嗎,那就支持他,讓他北伐!”

上原近藤卻是遲疑了下後道:“據情報消息,目前陳敬雲成立了一個國家社會黨,而且黨派的綱領很激進,反對殖民以及不平等條約!”

西園寺公望卻道:“要從政治角度去,看實際,不要只看表面。綱領是綱領,具體怎麼做又是另外一回事。支那人天天喊着收回租界,可誰又真正敢做了?”

上原近藤立即大悟:“閣下英明!外務部立即着手加速南北計劃的進度!”

第903章 東京空戰(三)第339章 渡江第一天第158章 中秋軍議第990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四)第315章 B3轟炸機第544章 民族主義失控第1046章 坦克對決(一)第263章 閒扯一二第683章 平壤戰役(二)第269章 洪子泰(二)第662章 平壤城外的激戰(一)第68章 山本純一郎(一)第661章 山下源太郎第320章 大元帥府第957章 繼承人(三)第405章 商務代表團第486章 工業國第一步第495章 唐陸叛亂第157章 午後閒情第57章 北京初雪第170章 廣州十月第590章 裝甲和動力第137章 善後大借款第315章 B3轟炸機第638章 黎明前的衝鋒第410章 商務酒會第19章 孫道仁的條件第475章 青島第一戰第987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一)第935章 一號作戰計劃第998章 陰謀(二)第274章 國會選舉(二)第784章 擴張再擴張第634章 雪地煙火(一)第898章 轟炸東京(一)第997章 陰謀(一)第268章 洪子泰(一)第149章 吉利斯(三)第27章 袁氏復出第376章 態度和退路第852章 奄美海戰(一)第895章 制導時代的來臨第760章 xb10項目第290章 戰略安排第767 東南亞戰爭(二)第827章 反遊擊作戰第944章 往紐約扔一顆?第342章 渡江第三天第795章 中俄戰爭第188章 黃興的選擇(一)第520章 府院之爭(二)第259章 聖誕夜(一)第962章 遙遠的戰爭第985章 T18之震撼(一)第979章 戰爭還沒有結束第116章 增兵浙北第871章 擊沉瑞鶴號(二)第776章 國強民富第908章 日軍的反撲第993章 大勝大敗(三)第894章 新加坡戰役(三)第10章 密議(二)第420章 冬天繁榮第657章 裝甲洪流(一)第763章 戰時經濟(一)第105章 邀兵通電第883章 天亮出擊第915章 中國威脅論第142章 炮艦討論第948章 德國問題(二)第458章 青島第一方案第991章 大勝大敗(一)第918章 F5對P51(二)第867章 第二輪大戰起第277章 教育事(一)第46章 丫頭換裝第478章 97號陣地第1004章 高層齊聚第248章 推銷債券第1035章 菲律賓內戰第291章 北洋謀劃第437章 春季攻勢第460章 裝甲車的黯然登場第827章 反遊擊作戰第311章 鎮江視察(一)第762章 軍費之爭第430章 代表團抵達第437章 春季攻勢第1016章 各方爭奪第5 百四十一章 特遣裝甲團第214章 雙劍勳章第849章 上海空戰第566章 終止華盛頓海軍條約第935章 一號作戰計劃第421章 初冬陽光第487章 蒙古問題第298章 雷震春第七師第433章 海空之爭第323章 渡江計劃(一)第701章 夕陽下的進攻(二)
第903章 東京空戰(三)第339章 渡江第一天第158章 中秋軍議第990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四)第315章 B3轟炸機第544章 民族主義失控第1046章 坦克對決(一)第263章 閒扯一二第683章 平壤戰役(二)第269章 洪子泰(二)第662章 平壤城外的激戰(一)第68章 山本純一郎(一)第661章 山下源太郎第320章 大元帥府第957章 繼承人(三)第405章 商務代表團第486章 工業國第一步第495章 唐陸叛亂第157章 午後閒情第57章 北京初雪第170章 廣州十月第590章 裝甲和動力第137章 善後大借款第315章 B3轟炸機第638章 黎明前的衝鋒第410章 商務酒會第19章 孫道仁的條件第475章 青島第一戰第987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一)第935章 一號作戰計劃第998章 陰謀(二)第274章 國會選舉(二)第784章 擴張再擴張第634章 雪地煙火(一)第898章 轟炸東京(一)第997章 陰謀(一)第268章 洪子泰(一)第149章 吉利斯(三)第27章 袁氏復出第376章 態度和退路第852章 奄美海戰(一)第895章 制導時代的來臨第760章 xb10項目第290章 戰略安排第767 東南亞戰爭(二)第827章 反遊擊作戰第944章 往紐約扔一顆?第342章 渡江第三天第795章 中俄戰爭第188章 黃興的選擇(一)第520章 府院之爭(二)第259章 聖誕夜(一)第962章 遙遠的戰爭第985章 T18之震撼(一)第979章 戰爭還沒有結束第116章 增兵浙北第871章 擊沉瑞鶴號(二)第776章 國強民富第908章 日軍的反撲第993章 大勝大敗(三)第894章 新加坡戰役(三)第10章 密議(二)第420章 冬天繁榮第657章 裝甲洪流(一)第763章 戰時經濟(一)第105章 邀兵通電第883章 天亮出擊第915章 中國威脅論第142章 炮艦討論第948章 德國問題(二)第458章 青島第一方案第991章 大勝大敗(一)第918章 F5對P51(二)第867章 第二輪大戰起第277章 教育事(一)第46章 丫頭換裝第478章 97號陣地第1004章 高層齊聚第248章 推銷債券第1035章 菲律賓內戰第291章 北洋謀劃第437章 春季攻勢第460章 裝甲車的黯然登場第827章 反遊擊作戰第311章 鎮江視察(一)第762章 軍費之爭第430章 代表團抵達第437章 春季攻勢第1016章 各方爭奪第5 百四十一章 特遣裝甲團第214章 雙劍勳章第849章 上海空戰第566章 終止華盛頓海軍條約第935章 一號作戰計劃第421章 初冬陽光第487章 蒙古問題第298章 雷震春第七師第433章 海空之爭第323章 渡江計劃(一)第701章 夕陽下的進攻(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