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5章 中國威脅論

不得不說,在這場戰爭裡,中國和美國的利益是具有極大的共同點的,那就是兩國希望藉着這一場世界大戰徹底打破殖民地體系,並企圖在戰後憑藉自身龐大的工業和經濟力量把控全球的資源以及工業市場。

然而中美兩國的矛盾也是出在了這裡,雙方的目的都差不多,但是到了戰後雙方就是最大的競爭對手。

不管怎麼說,在1944年的8月,中美兩國終於是達成了一個共同對日作戰的公開協議,至少從表面上來說,中國和美國已經站在了同一戰線裡。

這份協議的簽署並沒有影響到中美兩國的預定戰略計劃,兩國依舊是爭奪者以最快的速度搶佔日`本所佔領的殖民地,中國四處出擊,而美國除了在澳大利亞方向加大了進攻力度外,也是對新幾內亞島發動了大規模攻勢,同時也是派出了衆多小股部隊登陸中太平洋的部分重要島嶼。

澳大利亞以及新幾內亞島上,美國已經持續投入了近百萬的部隊,加上包括英國派遣的本土部隊,澳大利亞部隊,印度部隊在內英聯邦四十餘萬部隊,一共將近一百四十餘萬的部隊對兵力遠遠超過他們的兩百多萬日軍發動了大規模反攻。

大量的m3,m4坦克在飛機和火炮的支援下朝着澳大利亞北部的日軍發起進攻,日`本方面雖然缺乏重武器以及彈藥,但是他們在澳大利亞和英美聯軍已經打了兩年多了,戰爭經驗是充足的,雖然無力反攻而且節節敗退,但是也沒有到全軍潰敗的局面。

但是從長遠來說,現在的日`本由於海軍被重創,導致日`本的本土以及南太平洋戰區被分割了開來,沒有辦法相互支援。加上本土方面遭到了中國空軍的戰略轟炸以及海軍封鎖,而且還即將面對中國的大規模登陸,自顧不暇根本是沒有辦法增援澳大利亞方面了。因此澳大利亞方向的日軍戰敗是遲早的問題。

至於是能夠堅持多久,就得看美國肯下多大的決心了。

面對日軍在澳大利亞方向上的頑強抵抗,同時又因爲中國已經出兵印度尼西亞羣島和菲律賓羣島,美國一方面也不願意和還沒有耗盡彈藥的日軍來個拼死決戰,他們更願意等日軍耗盡了力量後再一舉拿下澳大利亞。但是在這之前,美國卻是已經確定了繞過澳大利亞,提前大規模進印度尼西亞羣島以及中太平洋的諸多島嶼。

其中又以在塞班島和關島方向的進攻規模比較大,一方面是美國希望攻克這一島嶼後建立起b29轟炸機的前出基地,同時以這一片地區爲海軍基地加大封鎖日`本本土和新幾內亞島等南太平洋戰區的聯繫。

除了這一點外,面對中國大舉登陸菲律賓的舉動,美國方面也是顧不上還沒有徹底拿下新幾內亞島和澳大利亞以及周圍地區的島嶼,就是打算冒險以中太平洋上的諸多島嶼爲後勤基地,準備實施對菲律賓的登陸。

“先生們,目前中國人已經在菲律賓北部登陸,並攻佔了聖費爾南多,目前正在大舉進攻馬尼拉當中,而根據我方得到的各方面情報來看,菲律賓上的日`本人雖然兵力衆多,但是在沒有海軍以及空中力量的支援下,將會很難抵擋住中國人的進攻。

而菲律賓乃是美國領土,中國人在沒有得到我們准許的情況下就大舉進攻菲律賓,加上他們肆無忌憚的進攻馬來西亞以及印度尼西亞地區,其向太平洋擴張勢力的野心已經是非常明顯了。我們就不得不考慮中國人如果說冒險繼續擴張,屆時將會給我們造成極大的麻煩。而且考慮到中國人龐大的軍事力量一氮戰的話,毫無疑問中國將會成爲一個比日`本和德國更難對付的敵人”美國陸軍參謀長小喬治??馬歇爾上將對着參加會議一羣美政高層如此說着。

而這個有人道:“我們不是剛和中國簽訂了聯合公報嗎,如今我們是和中國人站在一起的。而且我們和中國在數十年來一直保持着友好的合作關係,尤其是在一戰時期和二十年代裡,中國始終和我們站在一起對抗英日等國的挑戰,保持着優良傳統關係的兩國怎麼會和你說的一樣爆發戰爭呢?而且在國際貿易中,三十年代裡中美兩國始終是彼此間的最大貿易國,如今雖然因爲戰爭的影響而導致貿易金額大幅度下降,但是戰爭結束後,沒有了日`本的阻攔中美兩國的貿易將會進入一個新高度。而這一點不但是我們知道,他們同樣也知道,戰後的國際貿易當中,我們需要中國的市場,中國同樣需要我們的市場。彼此間最大的貿易國會爆發戰爭?難道他們全都是戰爭狂人嗎?”

這一番話讓在座的諸人連接不斷的點頭,儘管中美兩國有着諸多的矛盾和衝突,但是要爆發全面戰爭的話,這個可能性是非常小的,尤其是在雙方都沒有把握徹底擊敗對方的情況下。

馬歇爾儘管也是知道這些,但是他身爲軍方將領,卻是必須考慮到如果真的陳敬雲發狂的情況下美國該如何應對,於是他道:“我並沒有說我們一定會和中國爆發戰爭,我只是說存在這個可能性,哪怕這個可能性非常小,但是如果真的發生的話如果我們事前沒有準備,那麼就會陷入非常被動的局面。”

說到這裡,他覺得有必要讓恐嚇恐嚇在座的這些官老爺,免的讓他們以爲打完日`本和德國就能夠世界和平了,也免的他們在戰爭一結束後就大規模裁軍和縮減軍費。

“衆所周知,中國在三十多年前剛建立共和政府,但是和西方各國政府所有不同的是,這個中國施行的卻是一黨制,而且如果深入的瞭解當今中國的政治體系,那麼就會發現他們的這個體系並不是人們所熟悉的政黨政治,他們的國社黨不僅僅是一個政黨,相對來說他們的國社黨就是中國政府。他們的政治體系更像是官僚政治而不是政黨政治。基於這種政治體系下的中國,其國家戰略方向幾乎全部被都陳敬雲一個人所掌控,沒有議會限制他

諸位,這種情況和二戰前的德國是極爲相似的。

由於陳敬雲個人對於中國的影響太大,那麼陳敬雲的性格就是顯得非常重要了,根據陳敬雲起兵建國後的一系列對內對外施政手段來看,在對外擴張當中,陳敬雲的態度向來是非常強硬的,當初的伊朗、緬甸以及東南亞五國**再到吞併俄羅斯和對日宣戰,陳敬雲個人對外擴張的意願已經是非產明顯了。

而誰能夠保證打完日`本後陳敬雲不會選擇繼續對外擴張?佔領印度或者直接進攻澳大利亞呢?”

“當一個國家把所有的權力都被一個人所掌控的時候,那麼這個國家就會變得極度不理智而且危險”

馬歇爾深吸一口氣後道:“美國的安全和地球的和平絕對不能寄望在陳敬雲這樣的獨裁統治者的一念之差上我們必須做好足夠多的準備,以確保應對任何的威脅”

說到這裡,馬歇爾終於是說出了他最大的目的:“我希望國會在明年的軍事預算上,增加至少兩百億美元,使之達到一千億美元的規模,如此陸軍以及海軍方面才能夠保持如今的速度進行先進武器的換裝”

當馬歇爾說出了這個一千億後,一個參議院就是跳了起來:“這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情,明年預定的八百億美元就已經足夠了,到了明年,日`本和德國的抵抗就會變得非常弱小,屆時連八百億美元都不知道花不花的出去,如果還要增加兩百億美元,我倒是想要問問,你花的完嗎?”

一千億美元,而且還是二戰時代的一千億美元,這是一個什麼概念呢,是1944年美國國民生產總值的一半,是1944年中國國民生產總值的三分之二。

三萬噸左右的航空母艦都還不到一億美元,哪算是算上飛機以及其他設備的費用,那麼這一千億可以買一千艘配屬了作戰飛機的航空母艦。

在居民收入比較高的美國,普通市民的年收入也就一千多美元,一輛民用轎車也就兩三百美元而已。

從這個角度來看,要把一千億美元花掉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此也就不奇怪那國防預算委員會的主席直接諷刺馬歇爾說給你一千億你都花不完了

面對諷刺以及其他人的諸多議論,馬歇爾沒有半點退縮,今天的情況他已經是有所預料的了,今天他來這裡就是爲爭奪軍費的,因此是做好了諸多準備的。而想要讓國會的那些議員老爺們掏出更多的軍費來,日本和德國的威脅已經不管用了,中國威脅顯得更重要一些。

於是乎馬歇爾開始列舉一大堆的數據:“目前在中國海陸空三軍中,陸軍擁有總數超過一千萬的兵力,至少三萬輛以上的坦克以及數不清的大炮。他們的空軍擁有至少三百多萬的兵力,擁有各式飛機至少五萬架以上。而作爲對比,我們的陸軍包括陸軍航空隊在內總數還不到七百萬,兵力只有他們的一半”

這裡馬歇爾並沒有說美國人陸軍的兵力雖然不多,但是坦克和飛機並不比中國陸軍以及空軍來的少。

“在海軍方面,已經確認的中國現役航空母艦至少二十艘,建造中的航空母艦還有九艘以上。以上只是已經確認的數字,而且他們還有我們並不知道的的航空母艦存在,主力巡洋艦和驅逐艦加起來超過四百艘。

先生們大概可以知道了,他們的戰艦並不比我們少而且我們還得知,中國人正在建造一種比中途島級更爲龐大的航空母艦,雖然還沒有準確情報,但是根據國內的技術專家推測,那是一種排水量至少有八萬噸以上的巨型航空母艦”

第117章 沈綱之見第653章 潛艇破交戰(一)第1015章 第七空中騎兵營第720章 T11重型坦克第422章 我要做你女人第696章 轟炸日本第281章 參謀部會議(一)第548章 鄂木斯克會戰(一)第112章 半截煙(一)第235章 岑春煊第235章 岑春煊第42章 廣東亂局(一)第143章 飛鴻號第626章 經濟危機大爆發第301章 解散國會第244章 財政預算(二)第530章 新技術涌噴第975章 中美聯合公約(一)第21章 籌建軍政府第370章 黎明捷報第1006章 破碎的水晶(一)第258章 設軍任免(二)第836章 登陸澳大利亞第201章 沈綱計劃(二)第1009章 破碎的水晶(四)第1013章 最壞打算第1035章 菲律賓內戰第828章 中國需要中東(一)第919章 自亞號事件第1058章 巴格達談判(二)第150章 吉利斯(三)第239章 軍事會議(一)第78章 福州兵工廠(二)第242章 家務瑣事第674章 第一軍的覆滅(一)第826章 偉大事業第509章 海陸空發展計劃第864章 慘烈(一)第十六 軍激戰總督府第137章 善後大借款第417章 戰後整編第151章 吉利斯(四)第731章 自安級驅逐艦第759章 噴氣時代(二)第410章 商務酒會第十六 軍激戰總督府第951章 進軍伊朗第347章 巢湖激戰(四)第249章 和談呼籲第592章 舜帝級戰列艦第1053章 戰損(一)第475章 炮擊青島第525章 局勢急變第422章 我要做你女人第591章 主炮的選擇第1019章 德國亂局(一)第764章 戰時經濟(二)第436章 全軍動員第819章 戈壁灘上的蘑菇雲第218章 解家莊戰事第691章 商貿互惠協定第588章 第二次華盛頓海軍條約第284章 風雨雨來(二)第678章 進攻平壤(一)第896章 血戰琉球第368章 懲處撤換第298章 雷震春第七師第647章 夜幕中的炮聲(一)第959章 美國的決心第442章 1914財政預算第80章 福州兵工廠(四)第24章 殺人奪權第10章 密議(二)第233章 喜與憂第628章 新老權力交接第427章 長沙事件第225章 參謀部總長(一)第339章 渡江第一天第312章 鎮江視察(二)第856章 黎明攻擊第119章 反攻開始第64章 悅己者容第354章 計劃變故第841章 太平洋作戰方案(一)第1062章 血腥前夕第173章 陸榮廷的雄心第693章 朝鮮共和國第469章 戰爭紅利的前湊第904章 東京空戰(四)第302章 遷移第9章 密議(一)第454章 狐狸精第891章 趙臨東第50章 袁屠夫在潮州第105章 邀兵通電第876章 太平洋上的炮聲(一)第85章 續 暗殺風雲(二)第1054章 戰損(二)第401章 琳娜的思念第89章 政治聚會
第117章 沈綱之見第653章 潛艇破交戰(一)第1015章 第七空中騎兵營第720章 T11重型坦克第422章 我要做你女人第696章 轟炸日本第281章 參謀部會議(一)第548章 鄂木斯克會戰(一)第112章 半截煙(一)第235章 岑春煊第235章 岑春煊第42章 廣東亂局(一)第143章 飛鴻號第626章 經濟危機大爆發第301章 解散國會第244章 財政預算(二)第530章 新技術涌噴第975章 中美聯合公約(一)第21章 籌建軍政府第370章 黎明捷報第1006章 破碎的水晶(一)第258章 設軍任免(二)第836章 登陸澳大利亞第201章 沈綱計劃(二)第1009章 破碎的水晶(四)第1013章 最壞打算第1035章 菲律賓內戰第828章 中國需要中東(一)第919章 自亞號事件第1058章 巴格達談判(二)第150章 吉利斯(三)第239章 軍事會議(一)第78章 福州兵工廠(二)第242章 家務瑣事第674章 第一軍的覆滅(一)第826章 偉大事業第509章 海陸空發展計劃第864章 慘烈(一)第十六 軍激戰總督府第137章 善後大借款第417章 戰後整編第151章 吉利斯(四)第731章 自安級驅逐艦第759章 噴氣時代(二)第410章 商務酒會第十六 軍激戰總督府第951章 進軍伊朗第347章 巢湖激戰(四)第249章 和談呼籲第592章 舜帝級戰列艦第1053章 戰損(一)第475章 炮擊青島第525章 局勢急變第422章 我要做你女人第591章 主炮的選擇第1019章 德國亂局(一)第764章 戰時經濟(二)第436章 全軍動員第819章 戈壁灘上的蘑菇雲第218章 解家莊戰事第691章 商貿互惠協定第588章 第二次華盛頓海軍條約第284章 風雨雨來(二)第678章 進攻平壤(一)第896章 血戰琉球第368章 懲處撤換第298章 雷震春第七師第647章 夜幕中的炮聲(一)第959章 美國的決心第442章 1914財政預算第80章 福州兵工廠(四)第24章 殺人奪權第10章 密議(二)第233章 喜與憂第628章 新老權力交接第427章 長沙事件第225章 參謀部總長(一)第339章 渡江第一天第312章 鎮江視察(二)第856章 黎明攻擊第119章 反攻開始第64章 悅己者容第354章 計劃變故第841章 太平洋作戰方案(一)第1062章 血腥前夕第173章 陸榮廷的雄心第693章 朝鮮共和國第469章 戰爭紅利的前湊第904章 東京空戰(四)第302章 遷移第9章 密議(一)第454章 狐狸精第891章 趙臨東第50章 袁屠夫在潮州第105章 邀兵通電第876章 太平洋上的炮聲(一)第85章 續 暗殺風雲(二)第1054章 戰損(二)第401章 琳娜的思念第89章 政治聚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