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進軍東北

國民軍雖然承諾了保持編制和他的第二十七師師長的位置,但是張作霖卻很清楚自己已經無法保住奉天督軍這個位置,而且根據國民軍那邊的體制,軍隊將領是不得『插』手地方政務的,一旦接受了國民軍招撫的條件,那麼自己就只能在軍界發展,而心中的那一絲爭霸東北甚至爭霸天下的野望還沒有展開就得滅絕與空氣當中了。,

張作霖猶豫着,觀望着,甚至派人去了日`本人那裡,同時也是準備聯絡馮德麟看看他那邊的情況,如果能夠放棄前嫌的話,聯合起來未必不能把國民軍擋在東北大門之外。

可是還沒有等他和馮德麟進行聯絡呢,廣寧那邊就是傳來消息!馮德麟兵敗了!

馮德麟自然也和張作霖一樣接到了陳敬雲的招攬,但是馮德麟同樣和張作霖一樣猶豫不決,加上日`本人不願意看到國民軍進軍東北,所以日`本人給馮德麟送去了一批軍火的同時讓馮德麟反抗國民軍進軍東北。思前慮後的馮德麟覺得國民軍雖然能打,但是全國那麼大,國民軍還得對付山西,湖北,以及西南的滇軍,桂軍等一大票軍閥,應該不太可能在東北派遣太多兵力的。頂多也就是一兩個師,按照他的預想,自己聯合了駐紮錦州的第三混成旅和第四混成旅的話,雖然無法擊敗國民軍,但是要把國民軍給擋下來應該不成問題。當然他也不想頑抗到底,他只想着打了這一仗後讓陳敬雲看到他馮德麟不是等閒人等,別拿對付降軍的那套來收編我的第二十八師,要我投誠也可以,但是得拿出誠意了,他最期望的自然就是和閻錫山一樣保持半獨立狀態,國民軍不進關,而他則是可以名義上服從南京中央『政府』的領導。

但是剛升任國民軍第十軍軍長的徐鏡清中將正值意氣風發的時候,正想着打一個勝仗給陳敬雲看,期待着日後也能和李繼民一樣升到上將的軍銜。於是面對馮德麟的抵抗,徐鏡清毫不猶豫的率領了第二師和第四師大舉進攻錦州。

馮德麟再一次用事實證明了,地方軍閥和北洋軍以及國民軍這種用銀子堆出來的戰鬥力有多大的差距!

負責擔任主攻任務的第四師的戰鬥力先不談,就算是被國民軍數次擊敗的徐樹錚所部所發揮出來的戰鬥力也不是那些尋常普通軍閥部隊可以比擬的。

徐樹錚帶着自己第十一師的一些殘兵和其他的一些北洋部隊編練組成了第二十七師,編練的過程讓徐樹錚擔憂無比,一個個老部下都被調走,然後來的都是國民軍其他部隊的軍官,這麼一來,除了徐樹錚和手下的幾個團長等高級軍官外,營長一下的中低層軍官就是清一『色』的其他國民軍老軍官。雖然這種情況是早已經定在了和談協議當中,但是徐樹錚還是擔心着自己什麼時候就會被陳敬雲落盡下石了。

不過隨後國民軍後勤部對他的第二十七師進行了大量的軍械補充後,就讓他略微放心了下來。國民軍幾乎是一次『性』的給第二十七師補充了六千多支漢陽造以及88式步槍,另外還有大量的機槍以及部分迫擊炮和一個炮兵營。

如此大規模的軍械補充讓徐樹錚手下的這個第二十七師一下子就從落魄無比變成了幾乎滿編的部隊,兵力和裝備甚至達到了他當年的第十一師的情況,這讓徐樹錚放心了不少,因爲在他看來有着如此裝備的話,就算陳敬雲派他去當炮灰也是有把握多了。再說了,如果陳敬雲把裝備如此精良的部隊都派去當炮灰,那麼徐樹錚也就無話可說了。

事實上,徐樹錚高估了陳敬雲的良心!

收編了這兩個北洋師後,除了調走大量的北洋中低層軍官外並向這兩個師補充大量的國民軍軍官外,陳敬雲更是把這兩個師分了開來,第二十七師編入第十軍準備進駐東北,而第二十八師則是編入了山東的第三軍。可有意思的是這兩個地方都是將來可能和日軍爆發戰爭的地方,陳敬雲把這兩個師派到這裡,把他們當成炮灰消耗掉的心思已經是暴『露』無遺了。

只不過陳敬雲不說出來,其他人還真的猜不出來,畢竟現在誰也不會想到陳敬雲已經是預備着爲了青島和列強幹一場,不過敵人是德軍還是日`本人。

至於那些裝備武器,本來就是國民軍從北洋軍以及各省地方軍閥手中繳獲而來,加上國民軍繳獲的數量實在太大,除了火炮和機槍這些重武器外,步槍可以說是不缺的,所以也就給這兩個師給配齊了輕武器,至於火炮沒有另外補充多少,不過這兩個師雖然是北洋的殘兵敗將了但是家底也還是有的,至少火炮也是有幾十門,加上國民軍給他們補充的一個營山炮,倒是讓徐樹錚的第二十七師湊出來了一個滿編三十六門的炮兵團了。

不管陳敬雲有着何種心思,也不管徐樹錚心裡是否有所顧忌,但是徐樹錚都知道錦州一戰是自己的機會,如果表現夠好的話,以後也就不會有那麼多小鞋穿了。所以進行錦州戰役的時候他徐樹錚很是用心用力。

憑心而論,徐樹錚的能力是有的,當初他能夠在那麼多的北洋將領當中成爲北洋軍新編練的兩個師師長之一,更是北洋軍中最爲年輕的中將師長,他指揮作戰的能力並不低,雖然在津浦線上遭遇了數次慘敗,但那大多都是面臨着國民軍優勢兵力的進攻,而且他還能帶着第十一師一路從滁州外圍撤退到蚌埠,再逃回徐州,再逃回濟南,最後逃回北京還有四千的殘兵。不說其他的,他這撤退的經驗可謂是當今國民軍現役將領當中最爲豐富的一個了……

這一次他是有心表現一番,加上馮德麟手下的第二十八師就算是東北的四大軍事力量之一,但是說到底還是地方部隊,和北洋軍以及國民軍這種中央部隊還是有着相當大的差距的,不管是裝備還是作戰經驗,都是遠不如徐鏡清手下第十軍的各師。

徐樹錚一路率領部隊進攻,雖然並沒有擔任主攻任務,但是卻也是連接擊潰了第三混成旅和第四混成旅的阻擋,最後繞行到了馮德麟第二十八師的側後發動了進攻。

馮德麟的部隊本來戰鬥力就不強,在面對國民軍三個師的進攻下,根本就支撐不住,很快就是發生了崩潰,不但第二十八師被重創,就連馮德麟本人也是被當場俘虜!

而俘虜馮德麟的部隊剛好還是徐樹錚的第二十七師,如此一來也算是讓徐樹錚立下了不小的功勞並讓自己在陳敬雲心中的那份清洗名單中排位一下子下降了好多名,而不是和當初一樣和段祺瑞名列前茅!

聞之馮德麟在錦州兵敗被俘,加上吳俊升的第二騎兵師也從東北方向『逼』近奉天,張作霖就算在自大也不認爲自己能夠抵擋國民軍三個師和一個騎兵師的聯合進攻,於是乎在國民軍『逼』近奉天之前,就是匆忙的答應了陳敬雲的投誠條件!發表通電擁護南京中央『政府』。而他本人則是被授予少將軍銜,所部的第二十七師被改編陸軍第二十九師,歸屬於國民軍第十軍統轄!

奉天巡防營右路統領馬龍潭也是緊隨張作霖其後,宣佈聽從南京中央『政府』的調遣,而他也和其他投誠的軍閥將領一樣,依照原來的北洋軍銜獲得了南京授予的陸軍少將銜,不過其所部的巡防營右路實力並不強,人數也不多,不足以編練一個師,所以就改編爲一個混成旅,番號爲陸軍第二十五混成旅,而吳俊升第二騎兵師原本還有一部分屬於奉天巡防營後路的部分步兵部隊,這一次也就抽調出來全部充入第二十五混成旅當中,而吳俊升的第二騎兵師將作爲一個純騎兵師進行擴編建設,而所缺的騎兵則是從張作霖手下的第二十九師騎兵團中抽調,這是因爲東北地方部隊和國內其他軍閥部隊不一樣,這些東北的部隊騎兵的編制較大,想之前的第二十七師和第二十八師都各自轄有兩個騎兵團的,當時進攻錦州的時候如果不是有着徐樹錚手下那個老北洋騎兵編成的騎兵營進行牽制,少不得會在騎兵這一快上吃虧。

緊接着,陳敬雲再一次下令在東北成立陸軍第三騎兵師,下屬騎兵由黑龍江邊防軍、吉林邊防軍等騎兵部隊以及潰敗的馮德麟手下的騎兵部隊編練而成,而新成立的第三騎兵師同樣歸屬於國民軍第十軍統轄。

初步平定東北後,陳敬雲並沒有讓諸多大軍停下來休整,而是進行了一連串的軍事調動,準備彙集重兵進攻湖北。

現在的湖北段芝貴還是沒有對陳敬雲的招降做出任何反應,雖然這個情況有些出乎陳敬雲的預料之外,不過陳敬雲也是不得不準備着調集兵力把湖北的段芝貴給滅了。

而隨着歐戰局勢越來越緊張,能夠留給他安定國內局勢的時間已經不多了,一旦歐戰爆發後,青島就會成爲中德日三國的戰爭導火索,雖然陳敬雲心裡不願意但是他也知道,中國捲入這場戰爭的可能『性』高達百分之五十以上,不管是和德國打還是和日`本人打,陳敬雲都必須提前準備好。而對於這場戰爭如果是隻和德國人的話還好,陳敬雲有把握控制在山東境內,但是日本人一旦『插』手進來的話,說不準戰火就會波及到東北、直隸、山東、江蘇和浙江等沿海省份。

儘管現在這種時候日`本全面侵華的可能『性』不高,但是陳敬雲卻不得不做好防備的手段,而要做出防備的話,那麼就需要同時在東北和山東以及各省沿海省份部署重兵,在那種時候如果還有一個敵對的段芝貴在背後搗鼓着,陳敬雲可是會天天晚上都睡不着的!

所以在準備應對青島局勢之前,他得先把段芝貴給解決了!

第109章 動亂之際第1005章 晉升儀式第920章 核平東京(一)第556章 中日宣戰第947章 德國問題(一)第279章 各方拉攏第718章 兒女初長第742章 奧拉夫戰役(一)第770章 金蘭灣軍事基地第638章 黎明前的衝鋒第1061章 全球關稅協議第57章 北京初雪第389章 財團和鐵路第944章 往紐約扔一顆?第257章 設軍任免(一)第230章 問與答第345章 巢湖激戰(二)第607章 二十個軍第681章 新的戰略理論第1040章 秋熱第1018章 德國的崩潰(二)第367章 吳佩孚之夜襲第409章 程子賢的進攻第563章 東海大海戰第107章 董白氏(一)第905章 東京空戰(五)第651章 海軍下一步計劃第65章 也許是愛情第394章 蔡秘書第450章 進軍北京第821章 核彈和火箭第962章 遙遠的戰爭第917章 F5對P51(一)第880章 高雄之蕩第420章 冬天繁榮第647章 夜幕中的炮聲(一)第1023章 杜魯門的問題第198章 上海之行(一)第1015章 第七空中騎兵營第33章 羅漓心思第388章 利己主義者第816章 鋼鐵洪流(一)第5 百四十一章 特遣裝甲團第1037章 突如起來的空戰第641章 目標佐世保第518章 華夏銀行重組風波第716章 越南獨立陣線第676章 南京冬日第593章 航空戰艦的陰謀第483章 陸軍整編方案一第986章 T18之震撼(二)第946章 論功封賞第594章 大罷工(一)第546章 伯爵夫人(二)第934章 丈高山登陸(二)第562章 東海大海戰(二)第85章 暗殺風雲(一)第831章 波斯灣軍事基地(二)第905章 東京空戰(五)第673章 戰鬥到最後第729章 蘇俄KV坦克第746章 泗水衝突第639章 第一裝甲軍第84章 人事任命第592章 舜帝級戰列艦第1045章 電子對抗第417章 戰後整編第981章 歐洲遠征軍(二)第966章 橄欖枝一號(一)第673章 戰鬥到最後第392章 吳佩孚的怒氣第452章 進軍東北第114章 八號高地第526章 銀行家沒有國界第142章 炮艦討論第147章 吉利斯(一)第746章 泗水衝突第197章 湖北動亂第320章 大元帥府第687章 陳敬雲的擔憂第754章 中美海軍競賽第712章 各國新政第77章 福州兵工廠(一)第773章 籌集軍費(一)第86章 瞬間的永恆第183章 杭州晚宴第230章 問與答第1010章 破碎的水晶(五)第543章 蔡凝有了第648章 夜幕中的炮聲(二)第617章 封塵的記憶第182章 踏上杭州第699章 進軍琉球(二)第836章 登陸澳大利亞第466章 段芝貴入川第995章 譭譽參半的勝利第342章 渡江第三天第240章 軍事會議(二)第471章 105毫米榴彈炮第1011章 破碎的水晶(六)
第109章 動亂之際第1005章 晉升儀式第920章 核平東京(一)第556章 中日宣戰第947章 德國問題(一)第279章 各方拉攏第718章 兒女初長第742章 奧拉夫戰役(一)第770章 金蘭灣軍事基地第638章 黎明前的衝鋒第1061章 全球關稅協議第57章 北京初雪第389章 財團和鐵路第944章 往紐約扔一顆?第257章 設軍任免(一)第230章 問與答第345章 巢湖激戰(二)第607章 二十個軍第681章 新的戰略理論第1040章 秋熱第1018章 德國的崩潰(二)第367章 吳佩孚之夜襲第409章 程子賢的進攻第563章 東海大海戰第107章 董白氏(一)第905章 東京空戰(五)第651章 海軍下一步計劃第65章 也許是愛情第394章 蔡秘書第450章 進軍北京第821章 核彈和火箭第962章 遙遠的戰爭第917章 F5對P51(一)第880章 高雄之蕩第420章 冬天繁榮第647章 夜幕中的炮聲(一)第1023章 杜魯門的問題第198章 上海之行(一)第1015章 第七空中騎兵營第33章 羅漓心思第388章 利己主義者第816章 鋼鐵洪流(一)第5 百四十一章 特遣裝甲團第1037章 突如起來的空戰第641章 目標佐世保第518章 華夏銀行重組風波第716章 越南獨立陣線第676章 南京冬日第593章 航空戰艦的陰謀第483章 陸軍整編方案一第986章 T18之震撼(二)第946章 論功封賞第594章 大罷工(一)第546章 伯爵夫人(二)第934章 丈高山登陸(二)第562章 東海大海戰(二)第85章 暗殺風雲(一)第831章 波斯灣軍事基地(二)第905章 東京空戰(五)第673章 戰鬥到最後第729章 蘇俄KV坦克第746章 泗水衝突第639章 第一裝甲軍第84章 人事任命第592章 舜帝級戰列艦第1045章 電子對抗第417章 戰後整編第981章 歐洲遠征軍(二)第966章 橄欖枝一號(一)第673章 戰鬥到最後第392章 吳佩孚的怒氣第452章 進軍東北第114章 八號高地第526章 銀行家沒有國界第142章 炮艦討論第147章 吉利斯(一)第746章 泗水衝突第197章 湖北動亂第320章 大元帥府第687章 陳敬雲的擔憂第754章 中美海軍競賽第712章 各國新政第77章 福州兵工廠(一)第773章 籌集軍費(一)第86章 瞬間的永恆第183章 杭州晚宴第230章 問與答第1010章 破碎的水晶(五)第543章 蔡凝有了第648章 夜幕中的炮聲(二)第617章 封塵的記憶第182章 踏上杭州第699章 進軍琉球(二)第836章 登陸澳大利亞第466章 段芝貴入川第995章 譭譽參半的勝利第342章 渡江第三天第240章 軍事會議(二)第471章 105毫米榴彈炮第1011章 破碎的水晶(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