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戰局逆轉,戰略轉向

戰局的逆轉是如此的突然,張人駿和李準的佈置和調整剛剛開始,一個接一個的噩耗便傳來,打得二人暈頭轉向,直如掉進了萬丈深淵。+,.

由南寧而出,增援欽州的近兩千巡防營清兵在大塘鎮遭到亂黨大軍的伏擊圍攻,秦炳直被殺、郭人漳受傷被俘,清兵幾乎全軍覆沒;隨後,亂黨假意從欽州撤圍,易裝成趕來增援的巡防營的亂黨賺開城門,一擁殺入,欽州失守,守城新軍只有三百多人逃竄而回……

震駭、驚慌、迷惑、憂愁……被複雜情緒籠罩的張人駿和李準肯定不會想到這一連串的失敗,竟然不是因戰之罪。郭人漳事先暗通消息,遭伏擊時率先投降,導致秦炳直所部孤軍作戰、軍心大亂,後又帶人賺城,可謂是這出慘敗大戲的導演兼演員。

儘管郭人漳此次立了不小的功勞,但他的革命意志卻也爲人所詬病,註定了以後不會在革命軍中受到重用。比如他以不牽連家人爲藉口,沒有率部反正,而是消極地作戰不力,並以受傷被俘的名義對外宣佈;比如他賺城時報名秦炳直,並以秦炳直的印信來取得守軍信任,不敢暴露真實身份……

拋家舍業,不畏犧牲,是當時的革命者所稟持的信念,非如此不能證明自己的堅定,不能表達自己對革命事業的無私追求。郭人漳如此作派,自然會令人輕視,令人懷疑其對革命的忠誠。

在清末民初那個特殊時期,類似於郭人漳這樣的特殊人物並不少,有些“混世”的意思。其在不同時期的矛盾的行爲,如果非要找個解釋的話,恐怕應該是見機下注。不斷估算成功的機率,再作出選擇。

所以,郭人漳這種人既不可能成爲清廷的忠實鷹犬,也不可能成爲義無反顧的革命者。勢利,牆頭草,反覆無常。投機……用這些詞語來形容,倒也貼切。

不管郭人漳如此使詐,清軍在西南戰場再遭重挫是勿庸置疑的事實,且後果非常嚴重。

首先是清軍所佈置的大包圍圈被革命軍捅了個窟窿,如果革命軍繼續東進,則可長趨殺入廣東;其次是駐於南寧的清軍兵力大損,不僅無力反攻奪回欽州、防城,連自身也面臨着嚴重的威脅;最後則是張人駿和李準的前途和身家性命,喪城失地之罪。他們難辭其咎。

張人駿已經六十多歲,西南戰事搞得他心力交瘁,此番再遭慘敗,自知總督一職難保,便主動上折請罪。同時,他給李準下令,棄守南寧,將兵力撤至粵東。與新軍組織新防線,阻遏亂黨攻入廣東腹地。

在奏摺中。張人駿解釋了棄守南寧的理由,主動承擔了戰敗的責任,請求朝廷降罪。他以李準爲水師提督,陸戰非爲所長,爲其進行了開脫;建議朝廷在廣東復設陸路提督,推薦瓊崖兵備道吳祿貞擔任此職。並調瓊州巡防營入粵參戰;他還建議朝廷重用陳文強,“平定亂黨、剿匪清鄉、編練新軍,耗費巨大,非此幹練能員,不能設籌”。

顯然。張人駿除了沒想到陳文強和吳祿貞是革命黨外,其他方面都考慮得很周全。

之所以推薦吳祿貞會陸路提督,一方面給李準這個水師提督作了開脫,另一方面也方便調動瓊州的兵馬。原來的提督人選秦炳直是完蛋了,而張人駿也看得清楚,瓊州的兵馬是吳祿貞訓練,陳文強出資裝備,主要的作用是維護瓊州的治安,保護陳文強的諸多產業。他之前也不是沒下令抽調,卻都被吳祿貞和陳文強用各種藉口敷衍延宕。

雖然是兩廣總督,可缺錢少兵,又不肯輕易答應陳、吳二人的條件,張人駿還真沒什麼好辦法。現在呢,西南戰局有逆轉翻覆之勢,陳文強的剿匪、清鄉,吳祿貞在瓊州打擊會黨、草莽,又基本上打消了張人駿的顧慮。放眼廣東,現在也只有瓊州的巡防營還保持着完整建制,且戰力不俗。如果再算上陳文強的警察部隊,也是一股相當強的武力。

不管是用什麼辦法來維持或扭轉西南戰局,錢糧是最根本的條件。廣東雖富庶,朝廷分派的負擔也重。西南戰事一起,抽調軍隊,籌措餉糧,財政的困難是越來越大。

而清廷卻是不斷催逼,根本不考慮廣東地方的困難。比如新軍的編練,廣東上奏陸軍部“如陸軍部諮期以五年練成兩鎮,則斷非廣東財力所及”,要求先恢復混成一標,再慢慢擴編。陸軍部則答覆曰“以粵省向稱饒富,僅練二鎮新軍實系極從少數,區區餉額,諒亦不難設籌”,又下令“年內編足一鎮新軍,所餘一鎮即接續招徵編練,切不可再涉遲延,致防備久形空虛”,而且派張懷芝南下督練新軍。

如此種種,張人駿深感力不從心,難以完成朝廷規定的硬性指標,去職是早晚的事情。及至陳文強接過清鄉剿匪的任務,不僅不用官府出錢,還頗有戰果,甚至還能有所贏餘。

什麼是人才,一個時期有一個時期的標準。在目前,陳文強長袖善舞、生財有道、善於籌措,那就是最最合用的人才。

既然是人才,張人駿自然要推薦,一來是他還稟持着忠君保國的觀念,二來也未嘗沒有結好陳文強,爲自己以後作打算的想法。陳文強的前途,他是極爲看好的,年紀又輕,假以時日,不可限量啊!

基於這樣的考慮,張人駿不僅在奏摺中盛讚陳文強的才幹,並急召陳文強回廣州商議,甚至陳文強在剿滅海盜時有些跋扈、越權的行爲也不以爲意。

而陳文強殺伐果決,接連剿滅了南澳和饒平的海盜後,帶兵趕到汕頭,在當地官員所設的接風宴上便將巡防營管帶陳庭雄拿下,又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派兵包圍了巡防營駐地,將巡防營官兵全部繳械。

整肅是迅速而嚴厲的。審訊甄別之後,陳庭雄被就地正法,家產被抄沒;巡防營官兵有罪者該殺的殺,該押的押,老弱劣被裁汰,全部遷往瓊州安置。至此。海上商路基本安靖,汕頭、南澳基本落入了陳文強手中。

儘管在外面很忙碌,但陳文強一直通過輪船上的無線電臺保持着與瓊州總部的聯繫,關注着西南戰事的發展。

防城光復,物資成功輸送,陳文強鬆了一大口氣。儘管戰事還要持續,但革命軍有了巨量補給,至少已經立於不敗之地。憑滿清的巡防營,還有編練不多的新軍。只要不是北洋軍南下,陳文強對革命軍的不斷壯大還是很有信心的。

但革命軍光復欽州,逼退南寧的李準所部,確實讓陳文強感到有些意外。在收到張人駿的急召後,他思慮良久,把善後事務交給手下,急速返回廣州。在返回廣州前,他乘船先至瓊崖。要與吳祿貞等人商議下一步的策略。

對陳文強的突然返回,以及對革命軍的行動產生顧慮。吳祿貞和萬福華都感到驚訝。但在陳文強仔細分析之後,也覺得似乎有些道理。

“革命軍對廣東的攻勢可以放緩,或者是轉變攻擊方向了。”在這一路上,陳文強的思路已經清晰,過早地攻掠廣東,他認爲是弊大於利。“老吳被保舉爲陸路提督,並要奉調率兵入粵,這就意味着廣東方面已經對革命軍構不成威脅。如果繼續攻掠廣東,富庶之地變成戰場,我看未必是最有利的結果。現在出海口有了。東面威脅可以忽略,革命軍應該集力向北、向西拓展,把滇、桂作爲主戰場。”

“文強,你擔心革命軍攻掠廣東,卻不能穩固守住,在拉鋸戰中,把廣東這富庶之地打爛?”萬福華有些疑惑地問道:“還是你認爲老吳擔任廣東陸路提督,掌握了廣東兵權,以後廣東可以不戰而下?”

“不戰而下是完全有可能的。”陳文強沉吟了一下,說道:“廣東的巡防營和新軍接連被抽調,警察部隊將成爲廣東各地方憑恃的武力。老吳逐漸控制軍隊,掌握兵權後,只要與革命軍協同行動,不用花費太大的代價,便能長驅而入,光復廣東。”

“廣東的地位很重要,影響太大,在革命軍的實力達到一定程度之前,文強的顧慮是有道理的。”吳祿貞看着地圖,手指在粵東劃了一條線,說道:“我看可以暫以此線爲界限,既在表面上保持對廣東的壓力,又能抽調兵力,集力攻擊滇、桂、黔地區,逐步消除北面、西面的威脅。畢竟那裡還有數萬清軍,不殲滅或削弱他們,攻掠廣東之後也要進行連番的爭奪。”

“對,我就是這個意思。”陳文強連連點頭,說道:“現在的軍事行動,我認爲應該把消滅敵人放在首位,佔領地盤放在次要考慮。而且,雄踞一省或兩省以爲根據,也儘量不要廣東這樣影響太大的省份。廣西本地的士兵已經證明了他們的優秀,就應該着力在此穩固根基,在此招兵買馬、擴充實力。”

“防城、欽州已經光復,對外的通道打開,實際上就已經達到了總參謀部的戰略意圖。”吳祿貞的語氣表示他可以贊同陳文強的意見,畢竟形勢已經逆轉,而隨着他的赴任,把廣東清軍的兵權掌握在手,還真有瓜熟蒂落、不戰而取的希望。

再從軍事上考慮,革命軍現在攻掠廣東,雖然能光復大片地區,但卻有分薄兵力之嫌。在北面、西北面的清軍被重創之前,光復的地盤越大,需要防守的兵力就越多,反倒對集中優勢兵力、個個擊破清軍的戰術原則有所影響。

“暫緩攻掠廣東,會不會延誤戰機?”萬福華還有一個疑慮沒有打消,微皺着眉頭問道:“若是廣東趁機大力編練新軍,是否會對我軍構成威脅?”

“編練新軍需要錢,需要武器裝備,哪裡是那麼容易的事情。”陳文強略帶譏諷地撇了撇嘴,“張人駿已經透露了向清廷保舉我的事情,原因很簡單,因爲我能摟錢,又有兵工廠在手。他想得挺美,可我會花錢編練一支可能成爲敵人的軍隊嗎?老萬哪,你就放心好了,新軍編練只有在對我們有利,或者我們能切實掌握的情況下,我纔會出錢出槍的。”

“憑文強的手段,編練出來的新軍也將是後備的革命軍。”吳祿貞倒是比較放心,拍着陳文強的肩膀笑道:“張人駿啊,打得如意算盤,卻怎麼也算不過你,是吧?”

“國家需要新式的軍隊,即便是革命成功以後,富國強兵,也是我們不變的目標。”陳文強淡淡一笑,說道:“編練新軍的任務既然交給了咱們,清廷就不要指望練出的新軍會是他們維持統治的武力。”

“既然你們這麼有把握,那我也不反對。”萬福華想了想,說道:“從瓊州到廣東,這樣的發展當然是一個勝利。老吳擔任陸路提督,文強掌握全省警察,這廣東差不多已經是囊中之物,晚些時候再取也沒有多大的關係。”

“以最小的代價,奪取最大的勝利,這一向是我的原則。”陳文強停頓了一下,苦笑道:“這恐怕跟很多人期望的轟轟烈烈、驚天動地相左,可國家積貧積弱,民衆生活困苦,還是少些動亂爲好啊!”

“這麼長時間的相處,我們還不理解你的想法?”吳祿貞點了點頭,安慰性地說道:“能付出這麼多,把革命推進到現在這個程度,誰敢說你對革命不夠忠誠?嗯,命令馬上就以總參謀部的名義下達,具體的設想也會以密電向宋先生進行通報。並且會表明,這是咱們集體商議的結果。”

“是啊,這不是你個人的意見,是集體智慧的結晶。”萬福華也笑着附和道:“雖然革命聯合陣線會成立一個委員會,但軍事指揮還是由總參謀部負責嘛!”

…………(。)

第184章 德皇接見第23章 禮字輩大佬第135章 商談,忽悠第136章 招安,青島之行第8章 遭罪,青樓第16章 人才儲備,聲名鵲起第191章 無題第57章 瓊州戰略第260章 奇襲勝利第68章 同樣的迷惘者第224章 錢,都緊張第219章 撒手不管,討價還價第169章 革命領袖的選擇,反攻在即第201章 爭高下,中國紅龍第16章 人才儲備,聲名鵲起第27章 身跨青紅第130章 一攬子合作,緊跟和猛追第233章 倚仗實力的反擊第6章 安頓託付第47章 利劍閃電第246章 湖廣變數第172章 首鼠兩端第277章 巧舌如簧第79章 朋友?第256章 先國家後政治第260章 詐降?真降!第173章 一枝獨秀,摻沙子第290章 陰你一把,戰爭爆發第126章 新武器第191章 無題第249章 肅王伏法,大總統第48章 壯師和矮師第222章 聯合陣線,兵痞鬧事第30章 捱打緣由,經歷第12章 麻皮的忿怒第99章 刮目相看的“一盤散沙”第203章 形勢難測,別號“光漢子”第65章 理工人才,整合幫派第3章 奪槍、回家第58章 安排託付第67章 志向道不合第238章 滇西拓展,革命聯合第30章 暗殺非正道?第248章 北京新面貌第261章 強硬背後第207章 憲政會第183章 底線?第58章 安排託付第149章 長遠結交,舞會?第7章 暴力和事佬第212章 軍心之勝,暗殺影響第200章 印象,國路第179章 深謀,革命成功的第一條件第82章 各有感慨第277章 巧舌如簧第15章 煽風點火第244章 大勢所在第226章 探悉其心,嬉笑怒罵第272章 加冕校閱第228章 掃蕩無遺類第2章 一個洞一毛錢第276章 訪德成功,抵美晉見第134章 專訪,閉塞的改變第71章 互動,造勢第249章 迅猛的抵日運動第198章 兵貴神速,不戰而勝第80章 理論班子第一人第228章 掃蕩無遺類第187章 急攻進取第257章 招攬,變化第291章 交還青島,無理挑戰第9章 接客,賣唱第26章 只要一個第257章 招攬,變化第137章 正當防衛,雷厲風行第47章 混血兒——雜種第43章 意外,混血兒第25章 綁架第238章 滇西拓展,革命聯合第178章 主場設想,地方自保第11章 強卓實驗室第267章 大軍發動,借外安內第170章 內線外線,摧枯拉朽第55章 對德國的分析第124章 全在演技第52章 保障?名聲,入學第11章 出頭解圍,同坐?第242章 攫取海軍,西南形勢之變第54章 一切順遂第1章 奮鬥的意義第260章 奇襲勝利第195章 退路,形勢大變第11章 強卓實驗室第75章 雨夜閃電第13章 樂極生悲第267章 大軍發動,借外安內第141章 列強分制,四方籌劃第182章 海上,領獎,抵德第164章 越南基地,考察歸國第5章 離國,蘇報案轉折
第184章 德皇接見第23章 禮字輩大佬第135章 商談,忽悠第136章 招安,青島之行第8章 遭罪,青樓第16章 人才儲備,聲名鵲起第191章 無題第57章 瓊州戰略第260章 奇襲勝利第68章 同樣的迷惘者第224章 錢,都緊張第219章 撒手不管,討價還價第169章 革命領袖的選擇,反攻在即第201章 爭高下,中國紅龍第16章 人才儲備,聲名鵲起第27章 身跨青紅第130章 一攬子合作,緊跟和猛追第233章 倚仗實力的反擊第6章 安頓託付第47章 利劍閃電第246章 湖廣變數第172章 首鼠兩端第277章 巧舌如簧第79章 朋友?第256章 先國家後政治第260章 詐降?真降!第173章 一枝獨秀,摻沙子第290章 陰你一把,戰爭爆發第126章 新武器第191章 無題第249章 肅王伏法,大總統第48章 壯師和矮師第222章 聯合陣線,兵痞鬧事第30章 捱打緣由,經歷第12章 麻皮的忿怒第99章 刮目相看的“一盤散沙”第203章 形勢難測,別號“光漢子”第65章 理工人才,整合幫派第3章 奪槍、回家第58章 安排託付第67章 志向道不合第238章 滇西拓展,革命聯合第30章 暗殺非正道?第248章 北京新面貌第261章 強硬背後第207章 憲政會第183章 底線?第58章 安排託付第149章 長遠結交,舞會?第7章 暴力和事佬第212章 軍心之勝,暗殺影響第200章 印象,國路第179章 深謀,革命成功的第一條件第82章 各有感慨第277章 巧舌如簧第15章 煽風點火第244章 大勢所在第226章 探悉其心,嬉笑怒罵第272章 加冕校閱第228章 掃蕩無遺類第2章 一個洞一毛錢第276章 訪德成功,抵美晉見第134章 專訪,閉塞的改變第71章 互動,造勢第249章 迅猛的抵日運動第198章 兵貴神速,不戰而勝第80章 理論班子第一人第228章 掃蕩無遺類第187章 急攻進取第257章 招攬,變化第291章 交還青島,無理挑戰第9章 接客,賣唱第26章 只要一個第257章 招攬,變化第137章 正當防衛,雷厲風行第47章 混血兒——雜種第43章 意外,混血兒第25章 綁架第238章 滇西拓展,革命聯合第178章 主場設想,地方自保第11章 強卓實驗室第267章 大軍發動,借外安內第170章 內線外線,摧枯拉朽第55章 對德國的分析第124章 全在演技第52章 保障?名聲,入學第11章 出頭解圍,同坐?第242章 攫取海軍,西南形勢之變第54章 一切順遂第1章 奮鬥的意義第260章 奇襲勝利第195章 退路,形勢大變第11章 強卓實驗室第75章 雨夜閃電第13章 樂極生悲第267章 大軍發動,借外安內第141章 列強分制,四方籌劃第182章 海上,領獎,抵德第164章 越南基地,考察歸國第5章 離國,蘇報案轉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