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感同身受的龍濟光

屋內的氣氛凝重起來,陳文強的眼睛也放出了凌厲的光,掃視着衆人,令人感到一種威壓。∑,

“不教而誅,既不公平也不合理。”陳文強再度開口,語氣似乎緩和了一些,“所以,諸位的官職可以保留,但卻要先學習革命軍的章程和規矩。不僅是你們,還有巡防軍的士兵,也同樣要學習。”停頓了一下,他又對陸榮廷問道:“陸將軍,你覺得革命軍的戰鬥力如何?”

“攻掠如風,守如山嶽,是陸某從未見過的強軍好看的小說。”陸榮廷半真半假地伸出了大拇指。

“有些言不由衷,心裡只服氣革命軍的裝備好。但也算承認巡防軍不敵革命軍。”陳文強笑着擺了擺手,臉色又慢慢鄭重起來,沉聲說道:“再好的武器也要人來使用,革命軍能夠連戰連勝,最重要的原因是官兵的英勇善戰,紀律嚴明。而英勇善戰的原因是他們有理想、有信仰,心懷着推翻滿清,建立強大國家的信念。這纔是革命軍與舊式軍隊最本質的區別。”

“所以——”陳文強伸出一根手指,語氣也加重,強調道:“陸將軍所率的反正部隊,是必須要進行教育和改造的,這樣才能使他們真正地融入革命軍。這不是要把諸位的兵都搶過來,而是要重新給諸位分派更加勇猛善戰的人馬,建立更大的功勳。”

明白了。人家革命軍並不是太稀罕自己的巡防軍,所謂的重新分派,自然是架空主帥,將自己的人馬分散安插。陸榮廷心中發苦,但臉上卻不敢表現出來。他還有要緊的事情要處理,就等着陳文強說話的空子好提出來。

“陸將軍。”陳文強轉向了陸榮廷。微笑着說道:“我知道你還有擔心憂慮的事情,外面正在編伍,我命你率六百人馬,繞道東溪,潛過佈局關,由北面殺入龍州。攻城掠地倒在其次。把你們的家眷順利接回,纔是最重要的。”

“陳先生,您——”陸榮廷站立而起,對如此的關懷備至不知道如何感謝,嘴脣翕動幾下,深深地一躬到地,“陸某從今往後,願效犬馬之勞,刀裡、火裡只是您一句話。”

“不必如此。”陳文強上前扶了一下。說道:“越南高平,將是我們的新基地,把家眷接到那裡,可保無虞。等到在廣西打下了穩固的根據地,再搬回來。爲了革命大業,只能暫時讓家眷受些委屈了。不過,這只是暫時的,成功之日很快就會到來。”

“陸某明白。”陸榮廷咧了咧嘴。說道:“陸某自小便飄泊流離,這點苦。還算不了什麼。”

“我相信你好看的小說。”陳文強點了點頭,揮了揮手,勤務兵把早已準備好的印信、軍裝、佩槍、佩劍、皮帶、皮靴等物一併送上。

“將軍就要有將軍的樣子。”陳文強指了指軍裝上金色肩牌,笑道:“這可比清軍的衣服威風多了。事不宜遲,請陸將軍下去更衣,然後便率軍出征吧!”

“是。屬下遵命。”陸榮廷躬身再謝,被人引領到後面。

陸榮廷一走,陳文強又對着巡防軍的幾個軍官慰勉鼓勵了一番,並馬上委了三個軍官以參謀的職務,加上革命軍的軍官組成了參謀團。參謀長則由吳仲華擔任。吳仲華雖然不出名,卻是資歷很深的復興會會員,軍校畢業,參加過萬寧起義,經歷過戰火考驗。

不長時間,陸榮廷便一身戎裝、威風凜凜地走了出來。說到軍裝,清廷的新軍還象個樣子,巡防軍則是鬆鬆垮垮,還不脫綠營服裝的醜陋和猥瑣。而革命軍的軍裝則是陳文強設計,用牛仔布製作,不僅結實,且抄襲了二戰時的德服樣式,一穿上便顯得乾淨利落,精神抖擻。

令陳文強稍有些意外的是,他雖然沒說,可陸榮廷卻把辮子剪了。這是一種表示,取得信任,或者是表達忠心,反正說“投身革命”,陳文強不相信。思想覺悟哪能昇華得如此之快呢?

但這並不影響陳文強對陸榮廷又讚賞了一番,然後是比較簡單的宴會,既是接風洗塵,又是餞行送別。等到陸榮廷被陳文強親送出關城,進入了越境,重新編組好的六百多人馬已經整裝待發。

不要官兒,只要兵,巡防軍裡挑選出三百多人,與革命軍中同樣數量的老兵混編成六個連,三個小建制營。這可能是使降兵能最快融入,軍隊最快形成戰鬥力的方式了。巡防軍到底也是士兵,受過軍事訓練,戰鬥技能倒在其次,重要的是思想的轉變。

而革命軍雖然勇猛敢戰,但巡防軍也有自己的優勢,多是本地人、地形地理熟悉,既是活地圖,又是好向導,與當地百姓的交流更沒有語言障礙全文字小說。

“多學習,多進步。”陳文強親手牽馬過來,對陸榮廷殷殷教導,“時代不同了,眼界要放開,知識要全面。等到革命成功,我希望看到你成長爲革命軍中獨當一面的大將、名將,國家西南邊防的擎天一柱。”

“陳先生放心,屬下絕敢不辜負您的期望。”陸榮廷心中也頗多感慨,年輕時“反清復明”,這幾番沉浮轉變之後,又重新與清廷爲敵,命也,運也,真是說不清楚。

“上馬吧,部隊都出發了!”陳文強把繮繩遞給陸榮廷,又笑道:“莫要狐疑,幾十年沉浮,今天才算是走上了正道。認準了便幹下去,反覆無常可是不會有好下場的。”

陸榮廷悚然一驚,有些訝異地看了陳文強一眼,卻發現陳文強雖是笑着,但眼神卻如直刺人心的利劍,似乎沒有什麼能瞞得過他。

“陳先生教誨,榮廷永世不忘。”陸榮廷趕忙收回目光,牽馬前行,直走出一段距離方纔上馬急馳而去。

……

王支隊、陸支隊,兩支人馬直插清軍防守空虛之地;革命軍主力則倚堅憑險而守,在鎮南關吸引住了龍濟光的軍隊和來援的廣東新軍。而這兩支清軍。幾乎已經是廣西境內可以機動的全部人馬了。

從人數上看,清軍仍然佔着優勢,但差距並不懸殊;從武器裝備上看,清軍則處於劣勢,且是很大的劣勢;再從地形地勢上看,革命軍則更處於有利的地位。

但革命軍並沒有死守關城。在給予清軍大量殺傷後,悄然後撤,將陣地轉移至關城以西的山區要隘。這並不是守不住,而是佔據更有利的位置,使清軍陷入更被動的泥潭。

畢竟鎮南關要防禦的是西面的越境,關城只是駐兵之用,關城以西的炮臺、要塞纔是真正抵擋敵人的堅強陣地好看的小說。而鎮南關西側的金雞山,三座山頭鼎足而立,鎮北、鎮中、鎮南三座炮臺互成犄角。最是易守難攻。在金雞山外圍,又有青山炮臺、南關閘、摩沙、南關左弼山和四方嶺及尖山等險要,清軍想一個個地啃下來,絕對是非常困難的任務。

此時,龍濟光也感同身受,知道了陸榮廷前些日子所處的困境。朝廷的嚴旨在頭上壓着,與革命軍作戰又死傷慘重、推進困難,在夾板中的滋味實在是難熬。

清廷頻發電令催促。“若將炮臺奪回,當不次超擢”;否則。廣西相關文武官員一律按軍法從事。巡撫張鳴岐因失職,受到了“交部嚴加議處”的處分。不過,老於世故的他卻向朝廷彙報,盡力推卸丟失炮臺和進攻不利的責任。

“此次匪黨數千,入手即據炮臺,其志實不在小。軍用品又極精利周備,即賽電槍可以概見。右輔山本極險峻,易守難攻。匪於先數月遣三人應募爲守臺兵夫,匪至內應;又值是夜大霧,邏卒先爲匪戕散。失之甚易;加以山南出爲越境,接濟既無從斷,邊軍地遠備多,兵力又難驟增。炮利臺堅,亦無速克之理。”

張鳴歧向朝廷強調客觀原因,卻向龍濟光等人下了嚴令,限期克復,否則嚴處不貸。

“轟!”的一聲巨響,龍濟光的眼皮隨之跳動了一下,但見衝鋒的隊伍中煙塵冒起,血肉橫飛。

炮臺上的克虜伯大炮發出了怒吼,用火力支援着其他陣地上的友軍。120毫米口徑的重炮,威力非同小可,雖然發射緩慢,且炮臺上彈藥不多,但對清軍的震懾力卻是極大。

半晌,又是一聲轟鳴在山間迴盪。炮彈落地爆炸,掀起了一片哀嚎慘叫。

龍濟光咬緊了牙關,舉起望遠鏡,看着清軍敢死隊攀登上衝,越來越接近摩沙山頭。堅持,再堅持一下,他在心中不停祈禱着,希望能一舉拿下。

突然,槍聲大作,密集的子彈從山頂陣地中射出來,更有兩條火舌象死神的鐮刀,狠狠地向仰攻的清軍切割過去全文字小說。慘叫聲不斷,一具具屍體頹然倒地,一個個清兵狼狽翻滾。

賽電槍(機關槍),龍濟光臉上的肉跳動了幾下,雖然已經不是第一次見到革命軍的機關槍掃射、發威,但這景象依然使他心驚。

彈雨中,清兵象風中戰慄的枯葉,抽搐着、顫抖着、慘叫着、驚呼着、亂竄着,山坡上很快便枕籍起屍體,傷兵則悽慘地叫着、爬着。

革命軍打得沉着、冷靜,一直把敵人放到了五六十米的距離。依靠着工事,槍打得又準又狠,一下子便將清兵的勢頭壓了下去。

一個戴着紅頂子的清軍武官極是悍勇,從後面帶着督戰隊壓了過來,手中鋒利的腰刀上滿是鮮血,毫不留情地砍殺着往後逃跑的清兵。

“老子就死在這裡了!誰敢後退,殺無赦!衝,給老子衝上去。”清軍軍官血紅着眼睛,咆哮着,又組織起一次衝鋒。

山頂陣地上的革命軍也注意到了這個不停叫喊的軍官,十幾杆步槍頓時轉移了火力,毛瑟步槍響了一片,那個軍官機靈的在地上一滾,躲到了土坎後面。槍聲停息,這傢伙又蹦起來嚎叫着指揮:“衝啊,殺啊,有種的跟老子衝上去,打死一個亂黨賞二十塊大洋!活捉一個賞五十,打死軍官賞五百大洋!”

百十個清兵在武官的催逼和鼓舞下,吶喊着向前攀登衝鋒。子彈亂三絞四地飛來射去,兩挺機關槍也再度怒吼,掃射着這股頑強的清軍。

五十米,四十米,山頂槍聲突然停息,只是幾秒鐘的時間,一羣黑點便凌空飛了過來。冒着絲絲青煙的手榴彈不斷落地翻滾,即便是最悍勇的那個清軍武官也目瞪口呆。

相對於機關槍的威猛,具備聲、光效果的手榴彈更令清軍膽寒。而如此密集的投彈,還是清軍所沒有嘗過的滋味全文字小說。

爆炸聲此起彼伏地響了起來,煙柱在火光綻放中一個接着一個冒起,碎石、泥土、草木、殘肢、斷臂和武器的零件,在空中飛舞,更有無數激射的奪人性命的彈片。

硝煙瀰漫,視線阻隔,龍濟光舉着望遠鏡的手在微微發抖。山風吹過,煙塵逐漸淡去,他的心也沉到了谷底。手下最勇猛的將領已經不見了,在手榴彈的集中轟炸下,清兵非死即傷,喪失了最後的鬥志,正在山頂追射的子彈下亡命奔逃。

完了!龍濟光頹然放下了望遠鏡。顯然,亂黨的實力超乎想象,什麼七天期限,就是十天、半個月,也無法收復這險要的陣地。

“停止進攻。”龍濟光無力地擺了擺手,下達了明智的命令。

現在只能向上呈報,陳述困難,請巡撫大人繼續增兵。同時,等待駐南寧的廣西提督丁槐派來的炮隊,希望能在炮火上壓制亂黨,再進行攻擊了。

等到龍濟光看到敗退下來的部隊時,他心中的沉重更加強烈。這些清軍已經很難被稱爲士兵了:衣衫骯髒,就象是從污泥坑裡扒出來的,他們歪歪斜斜地蹣跚着進入營區,一個個目光呆滯,好象還帶着從噩夢中驚醒的那種駭異,從體力到意志,完全被打垮了。

……

儘管革命軍打得很好,但傷亡數字依然每天都在增加。

陳文強每天都在計算,都在聯絡佈置,等着大反攻的時機到來。

消耗敵人的力量,同時也在展示實力。對於廣東新軍的滲透顯然是還嫌不足的,那便用外力來增加影響。

第54章 攤牌第251章 無題第169章 戰略戰術的改變第265章 強硬的原因第214章 宗社黨,袁氏阻礙第228章 掃蕩無遺類第40章 中華革命復興會第178章 主場設想,地方自保第14章 交談,託付第54章 一切順遂第41章 親熱第239章 大勝第257章 政黨轉型,挑釁的想法第180章 大舉南下,密商對策第224章 錢,都緊張第211章 紛繁複雜,各自籌謀第237章 定遼東第195章 戰略轉變,重回廣州第281章 載譽而歸,海南建設第228章 和談策略的調整第274章 中德會談一第74章 回滬第226章 狂風暴雨的清鄉第189章 亡也忽焉,北洋第五鎮第79章 朋友?第147章 教誨,搶別人的成功第65章 海上第222章 聯合陣線,兵痞鬧事第252章 分化拉攏第225章 標本兼治,明暗結合第21章 暴戾的渲泄第168章 不能容忍的折騰第23章 破紅袖閣第165章 國內社會的感觸,起事佈置第44章 豁然開朗,缺助手第5章 離國,蘇報案轉折第186章 無題第109章 攀丹羣雄聚第218章 誘惑,朱爾典的困難第208章 經濟、金融戰爭第189章 亡也忽焉,北洋第五鎮第189章 亡也忽焉,北洋第五鎮第22章 青幫會集第111章 立威,將計就計第274章 中德會談一第82章 各有感慨第220章 出離憤怒,外交突圍第46章 味素問世第218章 誘惑,朱爾典的困難第209章 災荒,賑災,袁氏復起第10章 出堂差,偷孩子第1章 重生的感悟第207章 憲政會第2章 博覽會之感第98章 抵制的成本,針對辦法第74章 回滬第279章 制海權和炮艦外交第109章 攀丹羣雄聚第138章 遲來的拜見第185章 對憲政派的引導第218章 都是二號人物第259章 計議不定第54章 攤牌第188章 赴鄂,貪官第184章 德皇接見第216章 北辰歸來,同盟會決議第276章 訪德成功,抵美晉見第224章 開誠佈公,雷霆清鄉第197章 猛烈展開,北上會袁第45章 革命起航第20章 紅頭阿三,阿貓跟蹤第26章 第一桶金第190章 硬碰硬第92章 天涯海角第179章 深謀,革命成功的第一條件第215章 領袖的鼓舞,倒孫後果第75章 僞裝立憲派的好處第166章 緊鑼密鼓,提前發動第91章 官屠接見,投其所好第26章 第一桶金第29章 暗殺團第40章 中華革命復興會第258章 海陸佈署第30章 暗殺非正道?第174章 感同身受的龍濟光第48章 狂殺亂砍第14章 交談,託付第166章 緊鑼密鼓,提前發動第218章 都是二號人物第83章 伯蓀來訪第252章 分化拉攏第238章 戰雲密佈,定遼東第254章 美國的判斷,日人碰壁第228章 掃蕩無遺類第85章 熟人再遇第137章 正當防衛,雷厲風行第270章 潛艇,華僑第182章 海上,領獎,抵德第87章 覲見,新政之弊利
第54章 攤牌第251章 無題第169章 戰略戰術的改變第265章 強硬的原因第214章 宗社黨,袁氏阻礙第228章 掃蕩無遺類第40章 中華革命復興會第178章 主場設想,地方自保第14章 交談,託付第54章 一切順遂第41章 親熱第239章 大勝第257章 政黨轉型,挑釁的想法第180章 大舉南下,密商對策第224章 錢,都緊張第211章 紛繁複雜,各自籌謀第237章 定遼東第195章 戰略轉變,重回廣州第281章 載譽而歸,海南建設第228章 和談策略的調整第274章 中德會談一第74章 回滬第226章 狂風暴雨的清鄉第189章 亡也忽焉,北洋第五鎮第79章 朋友?第147章 教誨,搶別人的成功第65章 海上第222章 聯合陣線,兵痞鬧事第252章 分化拉攏第225章 標本兼治,明暗結合第21章 暴戾的渲泄第168章 不能容忍的折騰第23章 破紅袖閣第165章 國內社會的感觸,起事佈置第44章 豁然開朗,缺助手第5章 離國,蘇報案轉折第186章 無題第109章 攀丹羣雄聚第218章 誘惑,朱爾典的困難第208章 經濟、金融戰爭第189章 亡也忽焉,北洋第五鎮第189章 亡也忽焉,北洋第五鎮第22章 青幫會集第111章 立威,將計就計第274章 中德會談一第82章 各有感慨第220章 出離憤怒,外交突圍第46章 味素問世第218章 誘惑,朱爾典的困難第209章 災荒,賑災,袁氏復起第10章 出堂差,偷孩子第1章 重生的感悟第207章 憲政會第2章 博覽會之感第98章 抵制的成本,針對辦法第74章 回滬第279章 制海權和炮艦外交第109章 攀丹羣雄聚第138章 遲來的拜見第185章 對憲政派的引導第218章 都是二號人物第259章 計議不定第54章 攤牌第188章 赴鄂,貪官第184章 德皇接見第216章 北辰歸來,同盟會決議第276章 訪德成功,抵美晉見第224章 開誠佈公,雷霆清鄉第197章 猛烈展開,北上會袁第45章 革命起航第20章 紅頭阿三,阿貓跟蹤第26章 第一桶金第190章 硬碰硬第92章 天涯海角第179章 深謀,革命成功的第一條件第215章 領袖的鼓舞,倒孫後果第75章 僞裝立憲派的好處第166章 緊鑼密鼓,提前發動第91章 官屠接見,投其所好第26章 第一桶金第29章 暗殺團第40章 中華革命復興會第258章 海陸佈署第30章 暗殺非正道?第174章 感同身受的龍濟光第48章 狂殺亂砍第14章 交談,託付第166章 緊鑼密鼓,提前發動第218章 都是二號人物第83章 伯蓀來訪第252章 分化拉攏第238章 戰雲密佈,定遼東第254章 美國的判斷,日人碰壁第228章 掃蕩無遺類第85章 熟人再遇第137章 正當防衛,雷厲風行第270章 潛艇,華僑第182章 海上,領獎,抵德第87章 覲見,新政之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