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革命黨?

?《江蘇》、《遊學譯編》、《浙江潮》等書遞到了阿發的手裡,他有些疑惑,隨手翻了幾頁,擡起頭詢問道:“反對滿清政府的?查理是革命黨?”

查理宋見阿發只是疑惑和詢問,卻沒有什麼驚訝神情,便覺得大有希望,笑道:“這是朋友們要我印的,做生意嘛。再說,我是林肯的忠實信徒,覺得這些書挺不錯。”

阿發似信非信地點了點頭,微微一笑,調侃道:“印行禁書,必定發財,這大概是出版界的一條規律吧!”

“發財嘛,算是吧!”查理宋望着阿發,意味深長地說道:“那陳先生對革命黨,革命,又是怎麼看的呢?”

阿發想了想,並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反問道:“那查理怎麼看國學和實用科學?革命是破而後立,還是隻破不立,或者說是隻會破不會立?革命是隻需要鼓與呼的宣傳家,還是也需要埋頭苦幹的工作者?”

這一連串的問題立刻讓查理宋陷入了沉思。在當時的絕大多數革命者心裡,幾乎都有一個革命萬能的認定。似乎推翻腐朽的滿清政權,革命成功了,便一切問題都能解決。國家能獨立強盛,民族能復興升騰,百姓能安居樂業,革命似乎就是一劑解決所有問題的靈丹妙藥。

但實際上呢,國家的強盛和民族的獨立要取決於多種因素。對一個社會形態的政治經濟制度而言,革命是“新桃換舊符”,具有明顯的質的突變;但對一個社會形態的物質基礎、科學文化乃至人才發展而言,在新質基礎上開始的新的飛躍卻是離不開量的積累的。

換而言之,“實業救國”、“科學救國”、“教育救國”等等,單拿出來自然是片面和狹隘的,但從總體上看,卻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獨立強盛不可或缺的因素。光憑革命家的鼓動和宣傳能夠擺脫列強的壓榨欺侮嗎?沒有長時間的“實業救國”、“教育救國”等方面的艱苦創業和艱苦的量的準備,革命固然能推翻一箇舊社會,但新社會的形態又會是什麼模樣呢?

而阿發的問題看似簡單,卻隱含了這樣的思想和判斷。就象魯迅先生說到的: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就有拼命硬幹的人,就有爲民請命的人,就有捨身求法的人。難道就因爲從事的工作不同,做事的方法不同,而不把他們看成是新世紀復興中華民族的脊樑?

而在中國古代,“革命”的意思很窄,只指改朝易姓。革是變,命是天命。這一詞義,兩三千年裡都沒有變化。

直到一八九零年前後,晚清王韜的《法國志略》才第一次使用了現代語義的“革命”、“法國革命”。由於“革命”的現代用法初進中國時和法國大革命的關係,以及這個字眼在本土原有的語義,使它從一開始就有兩種色彩,一是暴力,二是正義。特別是後一點,使清政府只說“亂黨”,“賊黨”,“叛黨”,而絕不願使用“革命黨”這樣的雖然已經流傳開來的字眼。

既然“革命”一詞已經有了新的語義,那便不同於中國歷史上的造反和叛亂,更不應只以排滿和推翻清廷爲最終目的。而且,革命未必是濟世良方,建設也不是打家劫舍。

其實,阿發的思想還沒有說得這麼深,也沒有理解得如此透,在查理宋聽來也頗有些詭辯的意味。但阿發的態度也算是表明了,革命他不反對,但他搞實業、發展實用科學,也是革命的一項工作。也就是說,阿發起碼暫時是不準備參與查理宋所希望的那種革命。

“若是要具體的理論,陳先生可以看看這個。”查理宋不想輕易放棄,從書中挑出一本遞給阿發,讚揚道:“有農功,又有工功,還有鐵路、機器,實乃是濟世之作。”

阿發不好太拂查理宋的面子,便拿過來翻看着。顯然,在他看來,上面所說的並不新鮮,什麼廣用機器、多開工廠,什麼以農爲經、以商爲緯,什麼大修鐵路、四通八達……只要對列強國家的歷史情況有所瞭解,寫出這些並不是很難。

“其實,這就是職業革命家,或者說是政治家和實幹家的區別。”阿發看得很快,因爲很多內容並不需要仔細琢磨考慮,但他與查理宋看問題的角度和思維是不同的,“這些東西是革命家或政治家寫的,目標高遠,前景樂觀,卻是鼓動和宣傳。但要實現,卻需要具體而細緻的辦法,需要各種職業和特長的實幹家去艱苦奮鬥。更重要的是,需要巨量的資金。請問,資金何來?”

“我不否認實幹家的作用,但沒有遠大的理想,如何有前進的方向和動力?”查理宋很有些失望,因爲沒看見阿發欣喜若狂、拍案讚歎,但他依然耐着性子解釋道:“革命需要北辰,現在已經有了,有志之士自然要追隨他,支持他,擁護他,爲最終的目標而努力奮鬥。”

一個時代的人有一個時代的特點,也就是思維模式和思想理論是不同的。阿發自然也不例外,最突出的表現則是尊重卻不迷信權威。況且,所謂的革命的北辰的這些理論,對阿發來說既不新穎又不具體,缺乏吸引力。

“既然查理不否認實幹家的作用,那我就先爭取做其中之一吧!”阿發笑着說道:“爭論是大可不必的,總有時間去證明誰對誰錯。對了,今天我想與查理商量一件事情。簡單地說,就是我想開家報館,想請查理的華美印刷廠承攬印刷這一塊。”

見阿發岔開了話題,查理宋也就不好再說下去。何況,阿發雖然沒有明確的承諾,可也沒有明顯的反對,還把這些書都留下了,看來似乎是可以爭取的。

而阿發的後世思維使他更講求實際,儘管他也不否認理想的作用和革命的必要性。但他着重的不是那種放嘴炮的高瞻遠矚,而是顯得有些不夠熱血激進的腳踏實地,就象想幹什麼和能幹什麼的區別。令人炫目激動的目標固然可以有,但如何實現的手段和方法在他心目中似乎更加重要。

第190章 畏難不進第58章 行前瑣事第218章 誘惑,朱爾典的困難第224章 開誠佈公,雷霆清鄉第41章 親熱第2章 一個洞一毛錢第262章 澳葡驚慌第148章 喧賓奪主,袁大頭爽約第32章 攫取黑金,革命者第57章 瓊州戰略第206章 你拿我沒轍,軍火販子第208章 經濟、金融戰爭第60章 南洋攻略第102章 一槍第262章 澳葡驚慌第112章 輕取萬寧第196章 政壇地震,發動在即第260章 詐降?真降!第20章 搭救第142章 再回上海,見妹,會友第282章 提前準備的中日戰事第178章 主場設想,地方自保第60章 南洋攻略第246章 湖廣變數第276章 訪德成功,抵美晉見第83章 人生轉折,操練第64章 各有不同兩女子第13章 樂極生悲第81章 秘密會議第174章 感同身受的龍濟光第50章 建廠立基,醜惡近在身邊第245章 敲打,入京第278章 都是利益第223章 血腥震懾,籌謀深遠第90章 無間道設想第203章 黨派之爭,交涉第15章 隨走有感第213章 國際形勢第42章 陰謀論第278章 都是利益第35章 意見,三點會第26章 只要一個第85章 黑吃黑的可能第55章 對德國的分析第230章 東北形勢第88章 革命的具體和細節第5章 離國,蘇報案轉折第32章 攫取黑金,革命者第251章 無題第82章 各有感慨第295章 戰爭暫時的結束第193章 謀劃深遠第214章 粵漢鐵路攻堅,革命大不易第42章 家事第188章 滇省震動第116章 排水救人論第250章 總統入京,國會多數第225章 標本兼治,明暗結合第47章 混血兒——雜種第144章 內部支持,德國外債第181章 半年之期第216章 北辰歸來,同盟會決議第1章 奮鬥的意義第63章 問題和展望第75章 雨夜閃電第231章 風風火火來改革第23章 禮字輩大佬第53章 查理宋,神聖價值第32章 攫取黑金,革命者第90章 廣州第264章 利用的價值第3章 把人當人看第205章 清廷應對,排兵佈陣第273章 訪德第116章 排水救人論第6章 新藥,說和第60章 施惠羅登,陳家屈服第127章 大革命家閃亮登場第244章 大勢所在第287章 海軍準備,德國代表團第270章 潛艇,華僑第139章 行難,綜合考慮第289章 中德密商第10章 出堂差,偷孩子第222章 最後一擊第209章 戰局變換,再會張之洞第243章 革命根基穩固第180章 離去,秘會第123章 大革命家,刺殺,伏擊第28章 壓抑,渲泄第30章 暗殺非正道?第240章 東北初定第167章 革命大不易,整裝出發第247章 清室安置第230章 舊督新督第80章 理論班子第一人第280章 無題第263章 宴會外交第170章 入川之議第99章 刮目相看的“一盤散沙”
第190章 畏難不進第58章 行前瑣事第218章 誘惑,朱爾典的困難第224章 開誠佈公,雷霆清鄉第41章 親熱第2章 一個洞一毛錢第262章 澳葡驚慌第148章 喧賓奪主,袁大頭爽約第32章 攫取黑金,革命者第57章 瓊州戰略第206章 你拿我沒轍,軍火販子第208章 經濟、金融戰爭第60章 南洋攻略第102章 一槍第262章 澳葡驚慌第112章 輕取萬寧第196章 政壇地震,發動在即第260章 詐降?真降!第20章 搭救第142章 再回上海,見妹,會友第282章 提前準備的中日戰事第178章 主場設想,地方自保第60章 南洋攻略第246章 湖廣變數第276章 訪德成功,抵美晉見第83章 人生轉折,操練第64章 各有不同兩女子第13章 樂極生悲第81章 秘密會議第174章 感同身受的龍濟光第50章 建廠立基,醜惡近在身邊第245章 敲打,入京第278章 都是利益第223章 血腥震懾,籌謀深遠第90章 無間道設想第203章 黨派之爭,交涉第15章 隨走有感第213章 國際形勢第42章 陰謀論第278章 都是利益第35章 意見,三點會第26章 只要一個第85章 黑吃黑的可能第55章 對德國的分析第230章 東北形勢第88章 革命的具體和細節第5章 離國,蘇報案轉折第32章 攫取黑金,革命者第251章 無題第82章 各有感慨第295章 戰爭暫時的結束第193章 謀劃深遠第214章 粵漢鐵路攻堅,革命大不易第42章 家事第188章 滇省震動第116章 排水救人論第250章 總統入京,國會多數第225章 標本兼治,明暗結合第47章 混血兒——雜種第144章 內部支持,德國外債第181章 半年之期第216章 北辰歸來,同盟會決議第1章 奮鬥的意義第63章 問題和展望第75章 雨夜閃電第231章 風風火火來改革第23章 禮字輩大佬第53章 查理宋,神聖價值第32章 攫取黑金,革命者第90章 廣州第264章 利用的價值第3章 把人當人看第205章 清廷應對,排兵佈陣第273章 訪德第116章 排水救人論第6章 新藥,說和第60章 施惠羅登,陳家屈服第127章 大革命家閃亮登場第244章 大勢所在第287章 海軍準備,德國代表團第270章 潛艇,華僑第139章 行難,綜合考慮第289章 中德密商第10章 出堂差,偷孩子第222章 最後一擊第209章 戰局變換,再會張之洞第243章 革命根基穩固第180章 離去,秘會第123章 大革命家,刺殺,伏擊第28章 壓抑,渲泄第30章 暗殺非正道?第240章 東北初定第167章 革命大不易,整裝出發第247章 清室安置第230章 舊督新督第80章 理論班子第一人第280章 無題第263章 宴會外交第170章 入川之議第99章 刮目相看的“一盤散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