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局勢

第四次戰役第一階段結束後,軍委已從戰場的形勢看出:美軍如果不被大量消滅,是不會退出朝鮮的。要消滅大量的美軍,則需要一定的時間,因此,抗美援朝有長期化的可能,我軍必須做好長期的準備。

我軍從入朝作戰以來,先後已打了四個戰役,參戰的6個軍消耗過大,一直沒有補充和休整。所有作戰物資要從國內補充,途中遭受美軍飛機的轟炸,前線彈藥給養供應嚴重不足,這樣要堅持長期作戰是不可能的。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成了毛主席和周恩來、彭德懷要考慮的問題。輪番作戰的問題被提出來了,最早提出輪番作戰的構想,是負責志願軍後勤保障工作的李富春,他是東北人民政府的副主席,也是東北軍區副政委。1950年11月13日,他給毛主席和周恩來的報告中,就提出了採取輪番作戰的建議:“當第一番部隊作戰一段時間後,由第二番部隊接替,第一番部隊撤回國內休整和補充,第二番部隊作戰一段時間後,由第三番部隊接替,第二番部隊撤回國內。三番部隊輪番作戰,輪番休整,這樣可以有效解決部隊兵員補充和休整的問題,是準備長期下去的好辦法。”

2月初,毛主席和周恩來開始考慮輪番作戰的問題,周恩來親自擬製**關於輪番作戰的計劃,並報給毛主席經修改後批准。於2月9日發電給各大軍區和志願軍總部。電報中就輪番作戰的計劃作了說明,主要內容是:將現在朝鮮作戰的9個軍,30個師作爲第一番志願軍。將第19兵團3個軍,20兵團2個軍,二野的3個軍,在湘西剿匪的47軍,共9個軍27個師作爲第二番志願軍。第二番志願軍於兩個月開抵朝鮮後,第一番志願軍即可逐步回國。其中宋時輪的9兵團3個軍開回山東整補,並歸還華東建制。50軍、66軍開回華北,接替20兵團兩個軍的守備任務。13兵團4個軍則留在平壤及其南北地區整補,作爲第二番部隊的臨時預備隊,並準備與二野3個軍及董其武23兵團的兩個軍,共9個軍27個師作爲第三番志願軍。如此輪番作戰,我既有生力軍,又能得到切實整補,既不致陷於被動,又能保持第一線作戰部隊旺盛的戰鬥力,使更多的部隊學會和美國侵略軍作戰,使我軍各部隊得到全面的鍛鍊。同時,爲了使作戰指揮不受輪番調動的影響,志願軍司令部、政治部及13兵團原有機構和工作人員均不調回,仍留在朝鮮前線工作。並決定各兵團、各軍所屬的炮兵團、後勤機構、兵站、物資、彈藥、醫院均留在朝鮮,供第二番部隊使用。

當9兵團司令員兼政委宋時輪得知9兵團要作爲第二番部隊回國時,向彭德懷要求留在朝鮮休整,並繼續參戰,得到彭德懷的同意。報告軍委後,軍委對輪番部隊的計劃又作了調整:第二番部隊改爲以9兵團3個軍(由12個師縮編爲9個師)、19兵團3個軍和3兵團3個軍,共9個軍27個師組成。3兵團是新組建的兵團,於1951年2月18日在北京組建。是由二野的12軍、15軍和60軍合編爲3兵團。3個軍分別來自3個兵團:12軍原屬3兵團,15軍原屬4兵團,60軍原屬18兵團。當時,他們正在西南地區剿匪。**任命陳賡爲3兵團司令員兼政委、王近山任副司令員、杜義德任副政委、王蘊瑞任參謀長、劉有光任政治部主任。19兵團司令員是楊得志,政委李志民,副司令員兼參謀長鄭維山、政治部主任陳先瑞。63軍軍長傅崇碧、政委龍道權。64軍軍長曾思玉、政委王昭。65軍軍長蕭應裳、政委王道邦。第三番部隊改爲以38軍、39軍、40軍、42軍、20兵團的2個軍(67軍、68軍)、第47軍、二野第二批3個軍(10軍、11軍、16軍),共10個軍30個師。

軍委規定:第二番部隊應於1951年4月上旬全部到達三八線地區,接替在漢江前線首批入朝的6個軍。19兵團於2月16日起開始渡過鴨綠江,向三八線挺進。3月18日起,3兵團開始進入朝鮮,向朝鮮內地開進。兩個兵團6個軍的到來,將使志願軍的兵力大增。

4月2日,美軍再次越過三八線,4月10日,李奇微又發起“無畏行動”向三八線以北繼續進攻。在李奇微的指揮下,第8集團軍第1軍的美3師、美25師、南1師、英軍第29旅在三八線的西線;美第9軍的美24師、美騎兵第1師、英軍第27旅、南6師在三八線的中線;美第10軍的陸戰第1師、美2師、美7師和南5師、南3師、南首都師在三八線的東線向我發起進攻。在此同時,美軍又對我後方交通線、物資囤積地進行空前猛烈的轟炸,阻撓我軍的反擊。同時,還出動軍艦對元山、新浦、清津等港口進行炮擊和封鎖。對東西沿海島嶼進行偵察,企圖爲下一步實施登陸做好準備。這時,聯合國軍擁有地面作戰部隊6個軍17個師,再加上3個旅和1個空降團,共34萬人。第一線的兵力有12個師另2個旅;第二線及後方的兵力共有5個師另1個旅和1個團,分別配置在春川、縣裡、水原、原州、江陵和大田地區。此外,還有2個師正由美國本土運往日本。而我軍在前線作戰的仍是原來的第一番部隊,3兵團仍在開進和集結之中,我軍第一線作戰部隊的兵力明顯少於美軍。戰局對我軍和人民軍是相當不利的,中朝軍隊在三八線以北陷入了苦戰之中。

這時我軍的戰線已後撤至三八線以北的朔寧、華川、楊口、至杆城一線,離三八線最近的華川、楊口到三八線已超過50公里。這條防線不能再向後退了,彭德懷和中朝聯合指揮部不斷地向部隊下達死命令:要堅決地堵住!等到第二番部隊到達集結地域爲止。

第四次戰役第二階段,從2月17日一直打到4月21日結束,歷時2個多月。志願軍和人民軍經過艱苦奮戰,殲敵5.5萬餘人。爭取到了2個多月的時間,完成了爲掩護第二番部隊開進的任務。至此,第四次戰役勝利結束,兩個階段從1月25日開始,到4月21日爲止,歷時87天,共殲敵7.8萬餘人。這個數字超過前三次戰役的總和。美軍從三七線推進到三八線地區,每前進1.3公里,就要付出900人的傷亡代價。但我方也傷亡5.3萬餘人,其中志願軍4.2萬餘人。但是,這次戰役我軍已被迫退到三八線以北附近地區。第四次戰役,規模之大,時間之長,戰鬥如此之慘烈,在朝鮮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中是前所未有。

麥克阿瑟終於下臺了。1個月前,即1951年3月下旬,當美軍推進到三八線附近地區時。美、英、法等國對是否再次越過三八線,以及以何種方式結束朝鮮戰爭,又發生了爭論。

英法等國擔心由於長期捲入朝鮮戰爭,會削弱西歐的力量,影響歐洲的穩定,認爲現在正是結束朝鮮戰爭的好時機。主張在三八線建立停火線,謀求通過談判來解決朝鮮問題。而美國呢,內部意見不統一,有的認爲美國的戰略應該是以歐洲爲主,亞洲爲次,畢竟蘇聯是美國潛在的對手。同意英、法的意見,就在三八線停住,不要再突破三八線使戰爭沒完沒了。

另外一種意見,認爲應該再越過三八線,建立統一的朝鮮,還不惜把戰火擴大到中國境內。其中,美國遠東軍司令、聯合國軍總司令麥克阿瑟就是最突出的代表人物。第四次戰役第二階段開始,戰線仍停留在三八線以南漢城至江陵一線。與第一階段相比,西線僅從水原推進到漢城多了幾十公里。麥克阿瑟已經有些不耐煩了,他認爲目前的局面是由於杜魯門總統太軟弱了,太顧忌爆發第三次世界大戰所至,而束住了美軍在朝鮮的手腳。他公開發表聲明:要求把軍事行動擴大到中國的沿海地區和內部基地,這樣,赤色中國就必定會發生大亂······

第12章 俘虜第14章 死戰第67章 冰鎮炒麪第21章 特殊任務第74章 歸程(二)第20章 大戰將至(三)第51章 暴怒的大頭第39章 我們在一起第41章 信念與堅持第48章 不能被困死第3章 請戰第16章 險渡第22章 假象第42章 新陣地第30章 政治攻勢第51章 鐵血穿插(一)第74章 歸程(二)第49章 不要誤會第41章 不得不打第14章 死戰第17章 何處不相逢第3章 重返戰場(一)第32章 死磕第41章 得手第46章 女兵們第3章 都不是吃素的第11章 悲憤第3章 拔除警戒第31章 伏擊(三)第26章 消息第47章 最難忘第11章 格局第1章 初戰第65章 轉機第73章 歸程(一)第77章 生死由命第23章 辦法第40章 等待第11章 沒完沒了第37章 整編第12章 機槍手第9章 奪炮第43章 歸心似箭第59章 勝利第24章 看誰跑得快第17章 突圍(一)第47章 僥倖第54章 鐵血穿插(四)第3章 請戰第19章 初步結果第80章 烽火重燃第34章 阻擊(三)第19章 大戰將至(二)第5章 掏底第57章 感傷第14章 死戰第18章 大戰將至(一)第61章 有人無眠第42章 想死我啦第17章 何處不相逢第25章 蟄伏第10章 信心第8章 捨命不捨財第39章 我們在一起第4章 態勢第70章 祖國萬歲第29章 潛伏(一)第47章 堅守的價值第22章 啓發第33章 證明第28章 突變第6章 出擊第32章 阻擊(一)第18章 處處皆學問第76章 青山處處埋忠骨第25章 故鄉人第43章 先遣組第16章 怎麼會是你第58章 反擊第15章 問計第45章 艱難的防禦第37章 爭執第68章 斷後第16章 情分第9章 奪炮第62章 難忘砥平裡(四)第46章 女兵們第55章 我們曾經相識第21章 亂了第34章 虛驚一場第49章 不要誤會第18章 處處皆學問第23章 得失第78章 傷員們的怒火第45章 有本事吃了我第12章 就一個‘拖’字第48章 成功第52章 向平壤進攻
第12章 俘虜第14章 死戰第67章 冰鎮炒麪第21章 特殊任務第74章 歸程(二)第20章 大戰將至(三)第51章 暴怒的大頭第39章 我們在一起第41章 信念與堅持第48章 不能被困死第3章 請戰第16章 險渡第22章 假象第42章 新陣地第30章 政治攻勢第51章 鐵血穿插(一)第74章 歸程(二)第49章 不要誤會第41章 不得不打第14章 死戰第17章 何處不相逢第3章 重返戰場(一)第32章 死磕第41章 得手第46章 女兵們第3章 都不是吃素的第11章 悲憤第3章 拔除警戒第31章 伏擊(三)第26章 消息第47章 最難忘第11章 格局第1章 初戰第65章 轉機第73章 歸程(一)第77章 生死由命第23章 辦法第40章 等待第11章 沒完沒了第37章 整編第12章 機槍手第9章 奪炮第43章 歸心似箭第59章 勝利第24章 看誰跑得快第17章 突圍(一)第47章 僥倖第54章 鐵血穿插(四)第3章 請戰第19章 初步結果第80章 烽火重燃第34章 阻擊(三)第19章 大戰將至(二)第5章 掏底第57章 感傷第14章 死戰第18章 大戰將至(一)第61章 有人無眠第42章 想死我啦第17章 何處不相逢第25章 蟄伏第10章 信心第8章 捨命不捨財第39章 我們在一起第4章 態勢第70章 祖國萬歲第29章 潛伏(一)第47章 堅守的價值第22章 啓發第33章 證明第28章 突變第6章 出擊第32章 阻擊(一)第18章 處處皆學問第76章 青山處處埋忠骨第25章 故鄉人第43章 先遣組第16章 怎麼會是你第58章 反擊第15章 問計第45章 艱難的防禦第37章 爭執第68章 斷後第16章 情分第9章 奪炮第62章 難忘砥平裡(四)第46章 女兵們第55章 我們曾經相識第21章 亂了第34章 虛驚一場第49章 不要誤會第18章 處處皆學問第23章 得失第78章 傷員們的怒火第45章 有本事吃了我第12章 就一個‘拖’字第48章 成功第52章 向平壤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