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農場 作者農民在飛
第一百四十章 高價牛糞
中秋過後,田川沒有立即返回京城,而是在村子裡又停留了幾天。
這幾天時間裡,田川走遍了村裡的土地,以期對這些土地有一個直觀的印象。對於這些地都種些什麼,怎麼種,他心裡一起缺少一個明確的想法,他希望通過自己的直接觀察,能夠產生一些靈感。
兩天時間轉下來,田川仍舊沒有十分明確的想法,但秋收秋播迫在眉睫,小麥種多少,哪些土地要預留出來用來種植各種雜糧,這個事情必須在國慶前定下來。可他現在連需要種多少小麥都還不知道,不由得有些急躁了起來。
十七這天的晚上,田川把已經回到村裡的叔叔田見宇請到自己家裡,想徵求他和老爸的意見。對於田川提出的問題,田見宇說:“小川,如果你問哪塊地適合種什麼東西,我和你爸都可以明確的告訴你,但你問我們需要種多少小麥,我們就沒法回答你了。咱們這次種出來的東西是要在你的會所裡賣調價的,銷售方向已經確定了,只需要再確定需求量就可以了。我建議你在會所裡做一下調查,總能得出一個比較合理的數字的。”
田爸田見廣也附和道:“對呀,想確定需要種多少東西,最後還是看你會所那裡的需求,我們在家裡瞎猜半天,也不一定靠譜。”
田川一拍腦門,說道:“我這幾天也是糊塗了,其實在剛剛開學的時候,我已經開始做調查了,看看調查結果再說吧。”
他打開電腦,登錄舍掉論壇,打開自己當時置頂的調查貼子的時候,才發現大樓已經蓋起了幾百層。各種主食糧食和雜糧的購買意向已經顯示得很清楚了。參與問卷調查的會員共有600多名,各種糧食的購買意向如下:
普通麪粉:67%
精白麪粉:42%
玉米麪及碴子等玉米制品:78%
綠豆:86%
黃豆及黃豆製品:64%
黑豆及黑豆製品:31%
紅豆、爬豆、雲豆等煮粥用豆類:84%
花生、土豆、紅薯、山藥等根類雜糧:77%
小米:65%
大黃米、高粱米、芝麻、葵花籽等其他不常見雜糧:39%
看了這些數據,田川心中大概有了底。白麪的購買量要比其他的雜糧大不少,只要決定**的會員,就會按照日常食用量進行**,而其他雜糧,即使**,也是調劑口味用,總消耗量不會太多,所以購買意向只是一個參考值,還要參照雜糧的具體食用方法來確定最終的種植面積,但這些數據的參考意義已經足夠大了。
田川以小麥這基礎,參考會員的**意向,認爲明年大概需要種植大概400到500畝小麥,以前初步確定的600畝的數據看來是不可靠的。其他雜糧的種植面積也大概按此進行了規劃最後確定的雜糧種植面積是220畝左右。至於剩餘的100多畝土地,田川暫時還沒有確定種什麼,他的初步想法是將這剩餘的100多畝地休耕或種植豆類或苜蓿類,以達到保持土地肥力的目的。當然,每年100多畝的休耕比例有些小了,對土地肥力的恢復意義並不大,但只要有休耕的土地,就可以把這些休耕土地作爲健康種植的一個標杆展示給會員們看。他想在明年先試種一年,看一下實際收成情況和會員們的反饋情況,再決定是否有必要想辦法擴大種植總面積,或是加大休耕田地的比例。
他和田見宇及老爸商量了一個晚上,最後決定第一年休耕的土地放在肥力最貧瘠的村東的村東的一片土地上。這片土地離村子很近,但本就不肥沃的土地被人們過度開墾了許多年,而且沙性的土壤保留不住水分,一場大雨過後,雨水連帶着土壤裡的有機物和磷鉀元素都沖走了,如果不是每年大量施用化肥,這裡早已經收不上什麼東西了。
田川希望通過一年的休耕,在這片地上種一季苜蓿,爲土地積蓄一些有機養分。同時這片地和他正在改造的北窪相連,明年,改造後的貧瘠的北窪也會種上苜蓿,苜蓿是豆科植物,其根瘤內的細菌可以將空氣中的氮氣合成有機物,保留在植株和土壤內,增加土地的肥力。到秋天時,將收割後的苜蓿根莖翻耕到土壤中,經過一個冬天的腐熟,成爲土地的養分,可以使來年的土地增加不少肥力。收割下來的苜蓿同時也是優質飼料,供給雞、鵝、羊等食用,一舉兩得。
在與鄰村十里城村相鄰的地方,他已經準備設置寬達30米的隔離區,以隔離鄰村使用化肥和農藥的影響。爲擴大隔離效果,他還準備在隔離區的最外圍開挖一條4米寬的隔離溝,溝挖得比較深,同時起到防止人員或動物過境的作用。在隔離溝內側的25米寬的隔離帶內,田川準備種植樹木,這些樹木包括一條由荊棘類組成的綠色籬笆,守護在隔離溝邊。籬笆內種植果樹還是其他樹木,他一時還拿不定主意,總覺得各有優缺點,一時有些難以取捨。
經過反覆權衡,他最終決定在這片地上種混種果樹與觀景樹,對於果樹,他有一種特殊的感情,一方面是因爲多數果樹開花時十分美麗,另一方面是因爲帶着果子的果樹也是一片風景,另外就是果樹收穫時的喜悅讓他十分喜歡。在這裡他打算像基地內一樣,混種多種果樹,而不是種成一片單一的果園。他的想法很簡單:到秋天果樹成熟時,可以作爲一種採摘項目供村裡的採摘團進行採摘,混種的多種果樹可以最大限度地吸引遊客的目光。如果有必要,他還可以在這片樹林裡養上一些公雞什麼的,現在會員們對基地的公雞可是望眼欲穿啊。
這八百多畝土地,往年都是施用化肥的,村民們對農家肥料的使用似乎已經完全推動了興趣,費工費力,肥效還低,使用農家肥料得不償失,這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的事情。而今年田川承包這些土地後,肯定不會再使用化肥,那麼肥料的事情就是一件大事了。叔叔田見宇回來後,所做的第一件事也是準備肥料。他聯繫了村裡宗廣全開辦的養豬場,將宗廣全積攢了將近兩年的豬糞都買了過來。
宗廣全是村裡少數的兩個小姓氏之一,是從他父親那一代才搬來的。他在村裡和他人的關係一般,由於大家都不愛用農家肥料,他的豬糞嚴重滯銷,在養豬場外堆放了好大的一片,經過這裡的人無不掩鼻。大雨過後,村裡整治環境衛生,他的養豬場首當其衝,他沒有辦法,已經發了很久的愁。王大勇已經給他下了最後通牒,如果在國慶節前帶不能有效改善養豬場的環境,村裡就要強行收回養豬場了。他對此毫無辦法,村裡人萬衆一心要搞旅遊,他一個人肯定扭不過整個村子的意思,更何況即使只有王大勇一個人他也惹不起。這次田見宇將他的全部豬糞買走,運到基地新修建的沼氣池去進行處理,他求之不得,只要了最低價。同時他還和基地簽訂了長期供貨合同,每天的豬糞都可以使用密封運輸車直接運到基地去,再也不必擔心豬糞污染環境的事了,不僅村裡人鬆了一口氣,他自己也從糞堆的惡臭中解放出來了。
只靠宗廣全的豬糞和養雞場的雞糞,仍舊無法完全滿足近800畝土地和基地的需要,田川請劉鳳英教授幫自己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劉教授提出了村裡的化糞池的想法。現在村裡的下水道和水廁建設已經基本接近尾聲,由於村南比村北的地勢要低一些,村裡的化糞池說建設在村西南。爲了不污染環境,這個化糞池建得很先進,可以將村裡的污水進行徹底處理後再排進村西的灌溉渠裡。劉教授的想法就是將化糞池中的有機物分離出來,進行無害化處理之後,作爲肥料使用。爲此,劉教授和學校的化學系有有機農業專業進行了合作,提出了一套方案。這套方案需要投資近200萬元,建設一座先進的有機肥料廠,來對村裡的污水進行再利用。但這不是一個成熟的方案,需要先進行一些小規模試驗後才能最後完成設計。田川爲此又投入了20萬元,用於這方面的研究。據幾位參與研究的教授說,如果進展順利的話,肥料廠明年春天就可以形式建設了。
另外劉教授還在田地中間設立了一片綠肥基地,可以把一些田間雜草和作物秸稈之類的發酵成綠肥使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肥料不足的狀況。
田川同時把王瘸子的羊糞,和鄰村的一家養牛場的牛糞都包了下來。牛糞是田川基地的必需生產資料,用來建設蚯蚓培養基和離土種植的培養基,使用後的培養基再作爲肥料施到大田之中。
由於田川對牛糞的需求不斷增加,那家養有幾百頭牛的養牛場的牛糞竟然開始漲價了,而且漲價幅度更厲害,翻了兩番,達到了最初時的四倍,害得齊立剛一直找田川訴苦。田川沒有更好的辦法,只好從相距近40公里外的一家養牛場**牛糞,那裡的牛糞雖然不貴,但加上運費,價格也不比鄰村的高價牛糞便宜了。但鄰村那家養牛場惹怒了田川,他已經囑咐自己的員工,堅決不再**那家的牛糞,哪怕他不要錢,也不再幫他們消耗,讓他愛賣給誰賣給誰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