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1章 潼關之戰(十六)

潼關能守幾天?!

這個問題,其實魏延幾乎每天都會問自己,但其實他自己都不知道答案。

魏延只帶了三千騎兵進入潼關,把三千騎兵當步兵用來守城,誰也不知道到底能守多久。

一開始還好點,潼關背後還沒有敵人過來,潼關正面只有王昶和戴陵的聯軍共計一萬人,而這一萬人也沒有着急攻城,而是先砍伐樹木,打造攻城器械。

這種情況下,只要做好日常防備就好。

可當王昶和戴陵稍微整備了一些攻城器械,發動攻城後,這日子就一天比一天難過了。

先是面對一萬魏軍的攻城,問題還不大,後來潼關背後又來了一萬魏軍,仗着關牆高大堅固,問題也不大可當曹真率領四萬大軍兵臨潼關城下的時候,魏延的日子就難受了。

經過七八天的守城戰,魏延當時的兵力已經傷亡了七八百人,只有兩千多人堅守,而接下來三天魏軍的進攻兵力,都不下於三萬人,又是兩面夾擊不管張溪再怎麼牽制,魏延這邊的壓力始終是最大的。

而當兵力下降到一千五百人之後,魏延就知道,這種戰損的情況下,什麼時候爆出兵變,都是不意外的事情。

因此,你要問魏延現在能守多久,魏延只能回到趙雲——能守一天是一天。

別看現在趙雲帶着八百人來援了,但這八百人,也都是騎兵,如果要守城的話,也是拿騎兵當步兵用,充其量就是多了八百個人頭而已。

對於守衛一座關隘來說,在前後總計四萬魏軍的圍攻下,一千人和一千八百人,其實真沒啥區別。

兵力並不足以全面應付兩面城牆同時硬拼。

而在軍心士氣上,雖然今天是不用操心了,但明天怎麼辦?!後天怎麼辦?!

因爲趙雲是今天及時來援的,這個激勵效應至少可以持續到明天,至少保證在明天日落之前,軍心不會出現大的浮動。

但明天如果依然是苦戰,傷亡依然跟這幾天一樣,但卻沒有自己人再次來援的話.那軍心,可能還不如今天穩定。

作爲堅守潼關的主將,同時又是帶領着這羣涼州騎兵在潼關堅守時間最長的主將,對軍心,魏延其實非常瞭解。

所以,趙雲的問題,他回答不出來,只能是嘴硬的說了一句。

“有某家一日在,便有潼關一日在。”

可這話,不是趙雲要聽的。

其實趙雲也很糾結。

從這兩天的進攻防守態勢來看,曹真也是在拼命了。

在明知道漢軍有大量援兵抵達後,曹真居然還在潼關正面投入了大量的攻城兵力,寧願以劣勢兵力置自己於險地,也要阻擋漢軍援助潼關可見曹真是真的要搏命攻下潼關,奪取自己的退路和生路。

這說明,魏軍的糧草,肯定是告急了。

但,趙雲並不知道曹真軍中到底還剩下幾日的糧草。

雖然說,曹真一早上召開軍卒訓話,魏軍糧草最多隻能支撐三日的消息肯定會通過細作傳到漢軍營中但一大早的雙方就在交鋒,而到了下午,趙雲已經衝破圍堵,援助到了潼關內了。

張溪可能現在已經知道了確切的情報,得知魏軍糧草只能支撐三日,但趙雲確實是不知道的,他現在沒有獲取這個情報的途徑。

就潼關現在的情況,細作是根本沒機會把情報傳遞進來的。

所以,趙雲其實也在擔心,如果魏軍的糧草還能支撐五天的話,潼關能不能守住五天。

可通過趙雲實際觀察下來的潼關守軍情況,再加上魏延這個主將的表態.趙雲覺得,就算有自己帶來的八百騎兵作爲援軍,潼關恐怕也守不住三天。

以趙雲瞭解到的,這兩天潼關每日傷亡都在三百到五百人左右的減員速度,趙雲帶來的增援兵力都抵不過兩天傷亡的。

也就是說,如果張溪不能在兩天內突破曹真的阻攔,帶來新的援軍,那麼潼關最多撐到大後天,兵力會再次下降到千人左右。

再來這麼一次的話,恐怕誰也無法阻止潼關失守了。

至於張溪能不能及時擊破魏軍的阻攔,領兵進入潼關.從這幾天的作戰過程來看,恐怕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曹真,不愧爲魏之名將,真要拼命的話,還是很難纏的。

如果從這個角度去估算的話,潼關的關鍵,就在未來的兩三日內。

如果魏軍的糧草還能堅持超過三日,那麼潼關失守就是必然,誰來也阻止不了。

而如果魏軍的糧草不能堅持超過三日的話,那麼.就得看誰能堅持的更久一點了。

潼關守軍堅持的更久,那麼魏軍勢必陷入混亂的狀態,到了那個時候,張溪只要趁着魏軍混亂的空檔,率軍進入潼關,那麼潼關正面的魏軍就不足爲懼,只要對付潼關背後的魏軍既可。

但如果魏軍搶在糧草耗盡前攻破潼關的話.那之前的一切努力,都會白費,潼關易手後,恐怕以現在漢軍的兵力,也不可能攻破潼關。

所以,擺在趙雲面前的選擇,就是要不要賭一把,堅守這三日。

趙雲真的很猶豫。

理論上講,當初既然支持了魏延“異道會潼關”的策略,如今趙雲也不應該中途改變想法.畢竟一旦堅守住三日的話,收益是非常大的,魏軍的司隸軍團困死在關中,潼關又在自己手裡,這麼的話,將來進攻司隸,乃至洛陽,都只需要一路平推,最大的障礙不過是廢弛了四百年的函谷關而已。

但如果堅持不到的話,他趙雲一把老骨頭戰死倒是不要緊,魏延折損在這裡也不說最後的結果還是作戰失敗,潼關易手,魏軍依然能守住關隘天險,拱衛司隸啊。

而要命的是,趙雲不管怎麼去權衡利弊,還是覺得,守不住的可能,比守住的可能性要大。

一想到這裡趙雲有了決斷。

既然潼關守不住的可能更大,那就不要在這個地方再折損了大漢未來的領軍名將和一千八百騎兵了魏延這樣的人才難得,騎兵同樣也很難得。

五年時間才湊出一萬騎兵出來,只有趙雲這個騎兵組建者才知道這裡面到底有多辛苦,多難。

這次大戰之後,能剩下一半人都不易。

還是突圍吧。

以一千八百騎兵的規模,放棄潼關突圍的話,其實是有很大的把握,能突破正面魏軍的進攻陣地,從側翼撤回去跟張溪匯合的。

只是這麼一來,就等於是提前放棄了潼關北伐作戰,放棄了“異道會潼關”的戰略。

這個責任趙雲認爲,自己擔的起,也必須由自己來承擔。

因此,趙雲下令全軍,整理軍備,安撫馬匹,做好明天一早,棄關突圍的準備。

這個軍令,還沒正式下達呢,就遭到了魏延的反對。

魏延一聽要突圍就急了,這麼一走,潼關失守,他提議的戰略就徹底失敗了。

他覺得吧,現在不是還沒到山窮水盡的時候嘛,還是可以守一守的。

說不定魏軍明天或者後天一早就糧草耗盡了呢?!

至少堅守到明天或者後天一早,魏延還是有信心的,畢竟有了八百多援軍支援的嘛,不至於一天都守不了。

但這種僥倖心理的想法,已經不是一個合格指揮官該有的心態了。

作爲一名領兵將領,自己的判斷不基於現實情況和情報,而是基於“我覺得”“說不定”這樣模棱兩可的個人感覺上,本身就已經失去了一個將領該有的冷靜。

因此,趙雲直接駁回了魏延的反對,並且以衛將軍的身份,直接接管了整個潼關防務,下達了自己的軍令。

而當突圍這個軍令徹底下達下去後,魏延就知道,自己已經無法阻止了。

新來的這八百騎兵是什麼想法,魏延不清楚,也無所謂,但跟着自己守衛潼關的那剩下的一千涼州騎兵,可是憋着想棄關突圍不是一天兩天了。

以前不敢跑,一個是怕跑不出去,另一個也對魏延多少有些畏懼.現在好了,涼州軍團實際的指揮官,大漢衛將軍下達的軍令,理論上來說,不管是魏延還是張溪,都沒有反駁的餘地。

那幫涼州佬,恐怕再沒有任何心思守城了。

眼看事情已經無法阻止,魏延不得不面對現實,面對自己作戰計劃的失敗但同時,他又盡職盡責的,向趙雲獻了一計。

反正都要棄關突圍了,這個潼關肯定是守不住了,那麼魏軍之前囤積在潼關關卡內的軍糧,守城軍械等,是不是也不能留着了?!

正好倉庫裡有現成的魚油,守城的時候也沒用用掉多少,不如把糧草和守城軍械全都澆上魚油,一把火燒了吧。

總不能留給魏軍繼續使用嘛!!!

說真的,也就是潼關是一座關隘,大部分都是磚石解構關牆和各種箭樓,沒有多少木質建築,否則的話,魏延是真的想直接火燒潼關算了。

反正我守不住了,你們也別想用但可惜,做不到這一點。

而趙雲,對於魏延的這個計策,沒有任何猶豫的採納了。

燒的又不是百姓的口糧,這些軍糧一旦留給魏軍,依然還是軍糧,到不了百姓手裡。

雖然趙雲一向在對待百姓方面很仁慈,但在戰場上,趙雲也是一個殺伐果斷的將軍。

燒,能燒的都燒了,點燃後大家再棄關突圍。

第987章 議定第1198章 河內崩局第529章 五丈原對陣第412章 郭淮的反應第320章 呂蒙的決斷第1206章 兵臨城下第658章 投誠第611章 戰術之爭第470章 關羽的決斷第1224章 貿易戰(一)第109章 江東輿論第608章 攻心第912章 圍點打援第1198章 河內崩局第209章 山間小道第129章 破騎兵第1014章 寇封來援第215章 劉循第641章 練將第29章 徐庶與張溪第58章 另一個視角的三顧茅廬第37章 一顧茅廬第1048章 戰備第1042章 遷都之議第1036章 主帥心思第131章 攻城(二)第212章 投石車第799章 陸遜的心態第654章 奇怪的三輔第188章 再次一換三第931章 勸說第1034章 功虧一簣第103章 長阪坡之戰(二)第303章 修改戰略第699章 諸葛亮的態度第784章 調整第773章 刻板第1184章 急襲第201章 拖延時間第614章 亂戰第774章 王朗用計第279章 江東密議第679章 黃元叛亂第973章 羊衜歸漢第502章 重想第356章 五虎將第1115章 “河東大捷”第549章 毌丘儉的計策第645章 議事(二)第936章 蒲阪津之戰第570章 曹真的難處第153章 清查土地第314章 騎兵突襲第1123章 撤軍第793章 掃清威脅第1210章 劉放的打算第1198章 河內崩局第414章 劉備的決斷第129章 破騎兵第849章 潼關之戰(四)第766章 人選第349章 樊城保衛戰(二)第950章 諸葛亮的冒險第1026章 張飛衝陣第1028章 桃園重聚第261章 成都議事第585章 張郃之計第221章 直百錢第978章 初聞遷都第511章 曹丕的謀劃第977章 試探與使者第633章 張遼的傷勢第1171章 一請司馬懿第643章 名將隕落第175章 從長計議第780章 終於看破第811章 前後夾擊第911章 過江第602章 大昌集搏殺第628章 曹丕的無奈第416章 騎虎難下第739章 私宴第991章 東吳的想法第124章 攻城先拔寨第115章 察覺第155章 劉備親臨第417章 出城作戰第453章 上邽對峙第1085章 曹叡的決策第846章 潼關之戰(一)第1253章 拖時間第407章 詐第1230章 北伐幽州第488章 劉巴的策略第20章 被搶了第757章 離間計第146章 回府第950章 諸葛亮的冒險第281章 漢中之戰序曲第689章 治理雍州
第987章 議定第1198章 河內崩局第529章 五丈原對陣第412章 郭淮的反應第320章 呂蒙的決斷第1206章 兵臨城下第658章 投誠第611章 戰術之爭第470章 關羽的決斷第1224章 貿易戰(一)第109章 江東輿論第608章 攻心第912章 圍點打援第1198章 河內崩局第209章 山間小道第129章 破騎兵第1014章 寇封來援第215章 劉循第641章 練將第29章 徐庶與張溪第58章 另一個視角的三顧茅廬第37章 一顧茅廬第1048章 戰備第1042章 遷都之議第1036章 主帥心思第131章 攻城(二)第212章 投石車第799章 陸遜的心態第654章 奇怪的三輔第188章 再次一換三第931章 勸說第1034章 功虧一簣第103章 長阪坡之戰(二)第303章 修改戰略第699章 諸葛亮的態度第784章 調整第773章 刻板第1184章 急襲第201章 拖延時間第614章 亂戰第774章 王朗用計第279章 江東密議第679章 黃元叛亂第973章 羊衜歸漢第502章 重想第356章 五虎將第1115章 “河東大捷”第549章 毌丘儉的計策第645章 議事(二)第936章 蒲阪津之戰第570章 曹真的難處第153章 清查土地第314章 騎兵突襲第1123章 撤軍第793章 掃清威脅第1210章 劉放的打算第1198章 河內崩局第414章 劉備的決斷第129章 破騎兵第849章 潼關之戰(四)第766章 人選第349章 樊城保衛戰(二)第950章 諸葛亮的冒險第1026章 張飛衝陣第1028章 桃園重聚第261章 成都議事第585章 張郃之計第221章 直百錢第978章 初聞遷都第511章 曹丕的謀劃第977章 試探與使者第633章 張遼的傷勢第1171章 一請司馬懿第643章 名將隕落第175章 從長計議第780章 終於看破第811章 前後夾擊第911章 過江第602章 大昌集搏殺第628章 曹丕的無奈第416章 騎虎難下第739章 私宴第991章 東吳的想法第124章 攻城先拔寨第115章 察覺第155章 劉備親臨第417章 出城作戰第453章 上邽對峙第1085章 曹叡的決策第846章 潼關之戰(一)第1253章 拖時間第407章 詐第1230章 北伐幽州第488章 劉巴的策略第20章 被搶了第757章 離間計第146章 回府第950章 諸葛亮的冒險第281章 漢中之戰序曲第689章 治理雍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