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5章 潼關之戰(十)

潼關下的一場大戰,交戰雙方只打了兩個時辰左右就草草收場了。

這場戰鬥中,雙方其實都有獲勝的機會,而雙方也都沒有能夠完全把握住獲勝的機會,繼續打下去不過是徒勞的損耗兵力而已,不如收兵回營,來日再戰。

張溪這邊是好理解的,畢竟他們兵力少,浪不起。

而曹真這邊兵力雖然多,但曹真還不到最後無可奈何的時候,他現在還有希望能攻破潼關,奪回退路,自然也不想過多的損失兵力。

再加上,這次作戰過程中,魏軍在很多地方都犯了不小的錯誤,甚至出現了潰軍衝擊中軍,導致王昶不得不射殺潰軍的情況.曹真也需要好好的整頓一下軍心,重新休整一下,否則難以應付接下來的作戰。

當然,最重要的原因,還是曹真本人身中三箭,急需治療。

雖然曹真本人覺得沒什麼大不了,也沒有傷到要害,張溪這人雖然狡詐,但底線還有,可不會在箭頭上塗毒。

因此,三箭中,最嚴重的傷勢也不過是腰腹上的那一箭,但也不過是射中腹側的穿透傷,沒有傷到內腑,不過是一時影響行動而已,只要止血包紮一下,休養一段時間就可以了.但王昶和戴陵等人可不會這麼想。

老將軍張郃只不過是膝蓋中了一箭,結果硬是把老命交代了.如今的曹真可是這支魏軍的精神支柱,千萬不能出現任何意外的。

所以,還是暫且收兵,來日再戰好了。

然後然後曹真就後悔了。

臨近傍晚時分,曹真接到了斥候傳來的情報,潼關東南角方向,出現了一支人數過萬的軍隊,距離潼關主戰場只有不到二十里,正在快速行軍接近中。

曹真一聽到這個情報,頓時臉色鐵青,憤然而立但隨即,大腿和腰腹上的傷痛,又讓他重新跌坐於地。

王昶和戴陵趕緊上去攙扶,同時呵退了斥候,但隨即,兩人也不知道說什麼好。

三個人其實都能明白,那支人數過萬的軍隊,肯定不是自己人。

自己所有的部隊如今都被堵在了潼關之前,不可能還有一支人數能過萬的部隊來援.就算來援也不歡迎,軍中糧草就算一天只發一頓,也不過只能撐五天而已。

而在關中大地上,還能組織抽調出過萬兵力的一方,必然是蜀賊.那支軍隊是蜀賊的援軍。

本來吧,曹真是不着急的,哪怕糧草支撐不了幾天,哪怕今天作戰有些小挫,但曹真依然還是有把握能重奪潼關,打通退路的。

無他,自己的兵力確實佔優。

今天一戰,雖然自己略有小敗,但蜀賊那邊的損失也不算少,雙方的兵力差距,依然還是保持着魏軍這邊的絕對優勢。

曹真損失了大半騎兵部隊和偏將韓德,最後歸建的輕騎兵也只有三千餘騎但騎兵本來就不能用來攻城,最大的作用是用來牽制蜀賊騎兵的。

而蜀賊騎兵戰前大概有五千騎,一番混戰之後損失也不小,最後歸建人數也不會超過四千人,雖然威脅依然在,但威懾力已經減弱了不少。

步兵方面,白天雖然在側翼防守戰方面,魏軍輸的是一塌糊塗,還出現了亂軍衝擊中軍,導致不得不戰場執行軍法的過程,但蜀賊也被曹真截斷了陣型,前軍在混戰中損失也不小。

按照曹真這邊估計,魏軍傷亡大概是在五千人左右,而蜀賊那邊的傷亡,也至少應該在三千人上下。

這麼換算下來,刨去騎兵不算,曹真還有三萬五千人的步兵可以使用,而蜀賊那邊,即使加上騎兵,總兵力也就萬人左右了。

雖然說魏軍這邊經歷了一系列撤退,小挫之後,軍心士氣多少有點不如對面的蜀賊,可雙方的兵力差距還是很明顯的,因此曹真是真的不算太急躁。

按照曹真原本的計劃,明天依然還是分兵作戰,給王昶兩萬左右的兵力去強攻潼關,自己和戴陵帶着一萬五千步兵阻擋蜀賊從後的進攻這次不浪了,說什麼也不分兵阻擋騎兵了,就是收縮防守。

是,蜀賊的騎兵依然是不小的威脅,但曹真就是做好用步兵硬拼消耗的打算,只要王昶能攻下潼關,大軍可以撤入關內,那一切都好說。

這就是曹真原本的作戰計劃現在看來,得作廢,重新想作戰方案了。

蜀賊來了一萬多援兵,步兵總兵力加起來應該有兩萬人以上了,甚至高估一下,都可能有三萬人,再有四千騎兵協助作戰自己就靠一萬五千人,真的有把握能擋住蜀賊麼?!

一旦讓蜀賊突破了自己的防線,進入潼關增加了潼關的防守兵力那自己帶領的這三萬多大魏男兒,除了餓死在關中大地上以外,沒有其他的下場。

Wωω ✿тт kдn ✿co

要想防住蜀賊,就必須增加後方的防守兵力,但這麼做,勢必又會削弱正面的進攻力量,而如果正面的進攻力量不足,三天時間無法攻下潼關.最後的下場也一樣。

所以.難道必須把自己的主力全部用來對付身後的蜀賊?!

那潼關怎麼辦?!

雖然王昶說,潼關背後,疑似有友軍也在發動進攻,但如今後路被斷,信息交通不便,曹真也不敢完全相信王昶的這個說法。

再一個,把自己逃生的希望,寄託在別人的身上,曹真還沒有那麼天真。

因此,在最後糾結猶豫了半天后,曹真決定,還是按照原計劃執行明天的作戰。

兩萬人在王昶的帶領下,強攻潼關,而自己和戴陵,則率領剩餘的一萬五千兵卒和最後的三千多騎兵,正面決戰蜀賊的後方追兵。

但稍微有所不同的地方在於.隔天一早,曹真的正式發佈軍令前,先讓士卒在營外列陣。

他有話要說。

隨着全軍列陣完畢,曹真騎着自己的戰馬,出現在軍前,開始訓話。

“諸位將士,今日曹某,有一實言相告——軍中糧草,只可支度三日。”

是的,曹真召集全軍,目的就是要把大軍現在面臨的最大問題,開誠佈公的說出來。

而隨着曹真這話一出,前排聚集的士卒聽完後一愣,然後開始了騷動。

隨着各軍營傳令兵依次把曹真的話傳遞到各軍營陣列裡,後方的軍卒在聽到糧草只能支撐三日的消息後,也陸續開始出現了騷動。

事實上,打從臨晉撤軍開始,曹真就已經對軍需官下了封口令,同時必須每日向自己彙報軍糧用度情況,儘可能的節省軍糧使用。

理論上講,軍中士卒在這個時候,是不知道軍糧還能支撐幾日的。

但是吧,士卒也不都是傻子,這些日子以來,軍糧的供應越來越少,雖然還維持在一日兩頓的規模,但每頓飯的分量,比起之前是明顯減少了的。

只不過在還能吃個七分飽的情況下,沒人站出來鬧事而已,但不代表士卒猜不到軍中的情況,最多就是不知道軍糧還夠支撐幾天而已。

如今聽到自家主帥親口承認,軍中糧草只剩下三日用度不騷動是不可能的。

而這時候,曹真讓士卒提前列陣的好處就顯現出來了。

大家都聚在一起,也不給這些士卒多想和發酵的時間,誰敢擅自破壞陣型出列煽動的話,軍正隊可以直接執行軍法。

因此,這樣的騷動並沒有持續太久,很快就被軍正隊給彈壓了下去。

而隨着騷動慢慢的平息,曹真這才慢慢的看向所有士卒,繼續喊話。

“諸位將士之急,亦是曹某之急.曹某與諸將士同在,若三日內不能破賊脫困,曹某與諸將士一樣,同樣會身死賊手。”

這話說出來,士卒們突然覺得,好像很有道理的樣子。

現在是後路被斷的情況,曹真就算想跑,他也跑不了。

士卒們面臨的困境,其實對曹真來說,也是一樣的。

甚至於,有些聰明的士卒已經想到了——自己這些人,實在餓的不行了,還可以投降蜀軍,但曹真作爲曹魏宗室將領,他可沒有投降蜀軍的可能。

一旦兵敗,曹真要麼戰死沙場,要麼自刎全節,沒有投降這個選項。

很顯然,曹真也想到了這個可能,所以,他接着訓話。

“諸位將士,妻兒父母皆在關內,若事有不諧,不論諸將士是戰死沙場,又或者是投降蜀賊苟且偷生.此生恐再難見妻兒父母矣。此爲人父之殤,此爲人子之殤,縱使死後,又有何面目見妻兒父母於地下乎?!”

這話吧,有點不好傳,士卒們大概率是聽不懂什麼“殤”不“殤”的所以傳令兵傳達的話就比較直白一點了——別忘了大魏律法,你們要是投降了,你們的父母就沒人養活了,你們的妻兒要改嫁給別人,喊別人夫君,阿爹了。

嗯,這麼一說,魏軍士卒們瞬間就明白多了。

接着,曹真突然振臂高呼,說道,“諸將士,生死只在三日之間,破潼關則生,不破則死諸君,可願與曹某共求生乎?!”

行了,這話雖然難懂了一點,但士卒們多少還是明白是什麼意思的。

三日內攻破潼關,大家就能一起逃回關內去,要是攻不破.什麼國家大義的先擱一邊,自己的小家可就得散了。

既然這樣的話

“願誓死追隨將軍!”

隨着王昶,戴陵等人提前安排在各軍營內的託,高聲呼喊出這句話後,慢慢的,整個魏軍陣營,每個士卒,都在高呼這麼一句話。

魏軍的軍心士氣,被徹底激發起來了。

第489章 閒着容易出事兒第259章 閒談江東諸將第860章 潼關之戰(十五)第1028章 桃園重聚第398章 出兵第768章 突如其來的戰爭第855章 潼關之戰(十)第11章 鄧艾?!第1057章 調兵遣將第122章 夏口軍議第666章 敗退第676章 遷都之議第721章 不是辦法的辦法第1229章 荊州世家的難處第775章 漢軍軍議第724章 人選第667章 勸降二將第638章 身後事第527章 老友聚會第574章 懲罰第481章 孫權在準備第1134章 賈充的謀略第759章 曹魏議事第593章 艱難行軍中的張郃第676章 遷都之議第199章 營中瑣事第850章 潼關之戰(五)第937章 弘農楊氏第351章 漢中之戰落幕第1204章 猶豫第840章 潰逃第1077章 北伐之議第231章 治理地方第1161章 三年後(二)第134章 江陵決戰(一)第1058章 過江第689章 治理雍州第659章 持節軍令第770章 曹魏動向第637章 日薄西山第738章 青儲第860章 潼關之戰(十五)第641章 練將第812章 擊潰第1170章 魏延的疑問第514章 魏延的執念第617章 吳懿突陣第755章 輕鬆獲勝第882章 破城第1049章 東吳的反應第618章 突然出現的王平第1071章 重整第254章 冠禮第745章 平叛策第258章 朴刀和苗刀第1167章 主帥人選第470章 關羽的決斷第150章 蘄春第584章 失敗第783章 拖延時間第911章 過江第1017章 借兵反攻第997章 後手齊出第1106章 失敗的影響第416章 騎虎難下第436章 合肥失守第518章 二將第1107章 調整應對第730章 領兵人選第340章 陸遜攻宜都第758章 司馬懿的焦慮第411章 冀縣平定第34章 榨油第1103章 調整部署第390章 雜章第383章 分配第249章 人手不足第367章 花關索第574章 懲罰第1034章 功虧一簣第1223章 李嚴的無奈第465章 張溪和魏延第1065章 姜維東進第959章 中計第316章 溜邊將軍第889章 孫權的顧慮第249章 人手不足第200章 涪城相會第951章 潁川應對第1105章 騎兵對決第1070章 和談第299章 于禁的處境第848章 潼關之戰(三)第35章 酒之事第314章 騎兵突襲第14章 奸雄,必須是奸雄第874章 杜約第1061章 北上長沙第338章 江陵城下
第489章 閒着容易出事兒第259章 閒談江東諸將第860章 潼關之戰(十五)第1028章 桃園重聚第398章 出兵第768章 突如其來的戰爭第855章 潼關之戰(十)第11章 鄧艾?!第1057章 調兵遣將第122章 夏口軍議第666章 敗退第676章 遷都之議第721章 不是辦法的辦法第1229章 荊州世家的難處第775章 漢軍軍議第724章 人選第667章 勸降二將第638章 身後事第527章 老友聚會第574章 懲罰第481章 孫權在準備第1134章 賈充的謀略第759章 曹魏議事第593章 艱難行軍中的張郃第676章 遷都之議第199章 營中瑣事第850章 潼關之戰(五)第937章 弘農楊氏第351章 漢中之戰落幕第1204章 猶豫第840章 潰逃第1077章 北伐之議第231章 治理地方第1161章 三年後(二)第134章 江陵決戰(一)第1058章 過江第689章 治理雍州第659章 持節軍令第770章 曹魏動向第637章 日薄西山第738章 青儲第860章 潼關之戰(十五)第641章 練將第812章 擊潰第1170章 魏延的疑問第514章 魏延的執念第617章 吳懿突陣第755章 輕鬆獲勝第882章 破城第1049章 東吳的反應第618章 突然出現的王平第1071章 重整第254章 冠禮第745章 平叛策第258章 朴刀和苗刀第1167章 主帥人選第470章 關羽的決斷第150章 蘄春第584章 失敗第783章 拖延時間第911章 過江第1017章 借兵反攻第997章 後手齊出第1106章 失敗的影響第416章 騎虎難下第436章 合肥失守第518章 二將第1107章 調整應對第730章 領兵人選第340章 陸遜攻宜都第758章 司馬懿的焦慮第411章 冀縣平定第34章 榨油第1103章 調整部署第390章 雜章第383章 分配第249章 人手不足第367章 花關索第574章 懲罰第1034章 功虧一簣第1223章 李嚴的無奈第465章 張溪和魏延第1065章 姜維東進第959章 中計第316章 溜邊將軍第889章 孫權的顧慮第249章 人手不足第200章 涪城相會第951章 潁川應對第1105章 騎兵對決第1070章 和談第299章 于禁的處境第848章 潼關之戰(三)第35章 酒之事第314章 騎兵突襲第14章 奸雄,必須是奸雄第874章 杜約第1061章 北上長沙第338章 江陵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