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8章 練兵

羊衜移營巴丘,導致朱然不敢擅離陸口,夏口守軍不足,爲防止襄陽水軍順勢從漢水而下,朱然不得不向孫權請求,抽調鄱陽湖的東吳水軍增援夏口。

而隨着益州三萬水軍的東進,孫權也感受到了壓力,雙方在江夏附近的水軍數量實在不成比例,無奈之下,孫權不得不同意朱然的請求,派出五官中郎將陸凱率領鄱陽湖水軍三萬,前往夏口,代替朱然坐鎮江夏。

做出這樣的安排之後,孫權依然不太放心,又派出了留略之弟留平,領兩萬步卒增援江夏,聽從諸葛恪的指揮。

從這個安排上來看,孫權一方面也是擔心蜀漢趁此機會掀起大戰,提前做好了防守準備,另一方面,孫權很明顯是要培養重用諸葛恪,派出的援軍將領是資歷和軍功都不怎麼出衆的留平。

不然的話,留守建業的還有老將丁奉,還有孫權的女婿全琮,不論是戰功還是資歷,都比留平更強,爲什麼不派他們領兵增援江夏?!

說白了,還是要保證諸葛恪在江夏的話語權,讓諸葛恪能儘快的成長起來要是丁奉或者全琮去江夏的話,以現在諸葛恪的資歷,怎麼可能指揮的動這兩個人。

由此可見,孫權對諸葛恪的期待,還是很高的。

水陸增援完畢之後,孫權這才稍微放下一點心來.江夏現在已經彙集了水陸兵馬超過十萬人了,哪怕那個張溪主動發起大戰,大吳也有一戰的資本了。

只是,張溪這邊,還真沒有要大戰一場的想法。

羊衜進軍巴丘,建立起水寨後,就縮在洞庭湖內不出來了,老實了好一陣子,鬧得朱然都不知道自己是應該主動出擊,還是先穩固防守。

而得到了增援的諸葛恪,下令留平領兵屯兵章陵,兵壓江陵郡邊界,而自己則領兵回防西陵,增加江夏北部的防禦,以免重蹈上兩次被人在江夏北部突破的覆轍也不敢貿然進攻江陵郡。

至於張溪嘛,在面臨章陵威脅的時候,他並沒有順勢加強烏林等縣的防禦,依然還是擺出了一副外鬆內緊,聚重兵於江陵城的防守策略有本事你東吳就攻進來,看看還有沒有命再回去。

雙方都在調兵遣將,但是雙方都有點不敢輕舉妄動。

慢慢的,雙方進入到了相對僵持的狀態。

而這個狀態,可以說是張溪最希望見到的事情.他不想打大戰,但是吧,他需要通過不斷地小摩擦,來吸引東吳屯重兵於江夏,同時用這種小摩擦,來增加自家軍隊的實戰能力。

尤其是在水軍方面的實戰能力。

到了延熙十五年的開春,天氣漸漸暖和,消除了風向不利因素的巴丘水軍終於有了動作。

羊衜開始分派巴丘水軍和駐守在公安的益州水軍聯合組成巡江隊伍,雙方開始試探性的,往陸口方向前進。

因爲派出的是小規模的巡江隊伍,戰船加起來不超過十艘,朱然也不可能爲了一支巡江小隊就大張旗鼓的全軍出擊,因此朱然做出的應對也很簡單——派出了自己的巡江隊,驅逐蜀漢深入陸口的觸角。

甚至於,這種作戰方式,對東吳來說,還是更加有利的。

江陵水軍的最大優勢,其實是投石蒙衝所組成的船陣,在遠距離上殺傷力驚人,近戰搏殺,其實並不是江陵水軍的強項。

而巡江隊之間的對決,是不可能派出投石蒙衝這樣的大殺器的,而且沒有足夠走軻和戰船護衛的投石蒙衝就是一個活靶子,羊衜也不會傻到在巡江這種事情上單獨派出蒙衝戰艦。

所以,實際上的巡江隊之間的搏殺,遠程以弓矢壓制爲主,近戰就是靠搏殺而這兩樣,都是東吳水軍的強項。

哪怕在同等兵力下,東吳水軍以一敵二都沒什麼問題,更別說朱然還是比較謹慎的派出了同等數量的巡江隊跟江陵水軍對峙,更加出不了任何問題。

而事實上也是如此。

雖然是荊州水軍方面主動發起的小規模摩擦,但是在巡江水戰中,東吳的水軍,往往在兵力處在劣勢的時候,依然能佔據上風。

甚至於最爲嚴重的時候,兩支荊州水軍巡江隊都幹不過一支東吳水軍的巡江隊。

這裡面固然有荊州水軍不擅長近戰搏殺的緣故,更主要的原因,還在於荊州水軍的巡江隊,是由江陵水軍和益州水軍聯合組建的。

益州水軍的戰鬥力和實戰經驗,嚴重的拖了江陵水軍的後腿。而對此,江陵水軍自然是怨聲載道,但好在羊衜是一場一場打出來的水軍統帥,他在江陵水軍中威信極高,因此還能壓得住場面。

而益州水軍這邊呢,王濬的個人能力毋庸置疑,也非常懂得調動軍隊軍心士氣,雖然屢遭挫折,但在王濬的鼓舞下,益州水軍倒也沒有自暴自棄,而是憋着一口氣想要證明自己。

王濬本人呢,也足夠放的下身段,他知道自己在水戰上,不管是理論知識還是實踐能力都不如羊衜,因此主動向羊衜低頭學習。

平日裡的操練,王濬和羊衜各自管理自己麾下的水軍,但到了戰時,王濬會主動讓出益州水軍的指揮權,交給羊衜指揮。

再加上兩人嚴格意義上來說,都不是純粹的武將,都是讀書人出身.因此,兩個人其實相處的還算愉快。

雙方主帥之間相處和睦,他們麾下的兩支水軍,在經歷了一開始的不愉快後,慢慢磨合之下,也漸漸找到了配合作戰的感覺。

益州水軍的實戰經驗慢慢的開始提升,而江陵水軍也在跟東吳水軍的交戰中,逐漸適應了水上搏殺的激烈程度,近戰能力也有所提高。

而這一切,讓羊衜和王濬都非常滿意,卻讓朱然非常的不是滋味。

隨着雙方的戰損比越來越接近,朱然終於琢磨過味來了這幫蜀賊殺才,拿我東吳水軍當磨刀石麼?!

一開始的時候,因爲東吳水軍在近戰上的優勢明顯,以一敵二都能獲勝,因此朱然是真的沒有多想。

既然荊州水軍放棄自己的長處,選擇短處來作戰.這麼自尋死路的行爲,朱然當然是求之不得了。

但打着打着,東吳水軍從以一敵二都可以獲勝,慢慢的變成了以二敵三,甚至發展到現在以二敵三都不一定能打的贏.這要是再看不出什麼貓膩來,朱然就白當這麼久的東吳水軍都督了。

荊州水軍這是在拿東吳水軍練兵呢!!!

真就是傷害性不大,侮辱性極強.天下無敵的東吳水軍,什麼時候遭受過這樣的屈辱?!

朱然很不滿意,有心想給荊州水軍一點顏色看看.但冷靜下來,仔細想想後,朱然頹然的發現,自己好像真的做不到。

陸口水軍,一共就兩萬人,而洞庭湖和公安渡口的荊州水軍,加起來有七萬人一場大戰,以一敵三,朱然怎麼都看不到自己獲勝的希望。

要想獲勝其實也不是不可以,完全可以抽調夏口水軍來增援,再來個兩萬人左右的水軍援兵,朱然還真有底氣跟巴丘和公安的荊州水軍幹一架。

可問題是,萬一這個時候襄陽水軍順勢南下,江陵的張溪再發動對江夏的陸上進攻一場大戰,一觸即發。

朱然倒是不介意跟這幫蜀賊殺才打水戰,但如果是牽扯到加起來超過二十萬兵馬的大戰,哪怕以朱然的資歷,也必須慎之又慎。

這種事兒,不上報給天子,不經天子決斷,想都不要想。

張溪不想在這個時候跟東吳全面開戰,其實對東吳來說,現在也不是跟蜀漢全面開戰的好時機。

一個是國力確實不如蜀漢,另一個.這些年,東吳也不是沒試過進攻荊州,可打了這麼多年,來回拉鋸,最後別說攻克荊州,連好不容易搞到手的荊南四郡都丟了。

周瑜大都督都沒有能幹成的事兒,讓這羣生活在周瑜陰影之下的同時代將軍們,誰敢有這個信心,敢說自己能攻下荊州?!

連現在的上大將軍陸遜都不敢說出這樣的豪言壯語來。

所以啊,大戰是不能打的,可巴丘水軍越來越得寸進尺的巡江隊,朱然還不能不管。

無奈之下,朱然只能是加強自家巡江隊的規模,趁着自家水軍還有近戰搏殺優勢的時候,儘早的擴大戰果。

只要給足荊州水軍足夠的殺傷,殺到荊州水軍不敢犯境,這事兒,多少還有個轉圜的餘地。

只是,能不能做到這點朱然心裡也沒底。

第1112章 甄城第354章 曹操第951章 潁川應對第390章 雜章第528章 關羽搦戰第940章 大變故第295章 兩軍對陣第1101章 勸降第858章 潼關之戰(十三)第844章 張飛用計第1219章 孫權的疑心第393章 曹魏的反應第544章 小鎮用兵第512章 關羽的戰術第679章 黃元叛亂第1055章 水戰(三)第1225章 貿易戰(二)第693章 擱置爭議第1216章 兗州攻防戰第625章 遇事不決就突陣第263章 忙碌第534章 陳倉道第1138章 更改戰略第224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374章 滇馬第1193章 蒼山嶺之戰第251章 調人第198章 對峙與密約第1089章 陰差陽錯第731章 雍州戰事第327章 孫尚香的選擇第804章 心累的陳祗第257章 成本第766章 人選第148章 出巡第1098章 河心州之戰第222章 《蜀科》第718章 救星到了第981章 搖擺的孫權第1077章 北伐之議第115章 察覺第449章 吳王第249章 人手不足第29章 徐庶與張溪第779章 舌辯結束第324章 激將第236章 造紙第706章 拖第809章 蔣琬用兵第1177章 決斷第682章 奇葩取士第1058章 過江第791章 防禦體系第1038章 東吳退兵第1031章 大漢南軍第606章 回軍第404章 姜冏和樑緒第530章 郭淮的後手第215章 劉循第549章 毌丘儉的計策第209章 山間小道第34章 榨油第935章 互換第1058章 過江第717章 缺乏經驗第1120章 秦朗第1201章 鄧艾的進軍路線(二)第12章 秘方第638章 身後事第422章 大雪第640章 再見第771章 擅自出兵第110章 奇怪的舌戰羣儒第40章 運氣極好的曹操第1219章 孫權的疑心第333章 朱桓的建議第815章 司馬上奏第400章 夜襲第950章 諸葛亮的冒險第1043章 升官第710章 成都議事第1035章 攪混水第932章 司馬懿的預判第966章 洛陽戰事(三)第1145章 夾擊虎牢關第660章 曹真的顧慮第98章 劉表病重第896章 戛然而止第1035章 攪混水第628章 曹丕的無奈第1204章 猶豫第49章 大勝第461章 孟達對曹真第882章 破城第928章 授徒第445章 意料之外的援軍第1254章 兵臨城下第52章 軍中嬉戲第565章 畫風清奇的眉縣世家們第481章 孫權在準備
第1112章 甄城第354章 曹操第951章 潁川應對第390章 雜章第528章 關羽搦戰第940章 大變故第295章 兩軍對陣第1101章 勸降第858章 潼關之戰(十三)第844章 張飛用計第1219章 孫權的疑心第393章 曹魏的反應第544章 小鎮用兵第512章 關羽的戰術第679章 黃元叛亂第1055章 水戰(三)第1225章 貿易戰(二)第693章 擱置爭議第1216章 兗州攻防戰第625章 遇事不決就突陣第263章 忙碌第534章 陳倉道第1138章 更改戰略第224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374章 滇馬第1193章 蒼山嶺之戰第251章 調人第198章 對峙與密約第1089章 陰差陽錯第731章 雍州戰事第327章 孫尚香的選擇第804章 心累的陳祗第257章 成本第766章 人選第148章 出巡第1098章 河心州之戰第222章 《蜀科》第718章 救星到了第981章 搖擺的孫權第1077章 北伐之議第115章 察覺第449章 吳王第249章 人手不足第29章 徐庶與張溪第779章 舌辯結束第324章 激將第236章 造紙第706章 拖第809章 蔣琬用兵第1177章 決斷第682章 奇葩取士第1058章 過江第791章 防禦體系第1038章 東吳退兵第1031章 大漢南軍第606章 回軍第404章 姜冏和樑緒第530章 郭淮的後手第215章 劉循第549章 毌丘儉的計策第209章 山間小道第34章 榨油第935章 互換第1058章 過江第717章 缺乏經驗第1120章 秦朗第1201章 鄧艾的進軍路線(二)第12章 秘方第638章 身後事第422章 大雪第640章 再見第771章 擅自出兵第110章 奇怪的舌戰羣儒第40章 運氣極好的曹操第1219章 孫權的疑心第333章 朱桓的建議第815章 司馬上奏第400章 夜襲第950章 諸葛亮的冒險第1043章 升官第710章 成都議事第1035章 攪混水第932章 司馬懿的預判第966章 洛陽戰事(三)第1145章 夾擊虎牢關第660章 曹真的顧慮第98章 劉表病重第896章 戛然而止第1035章 攪混水第628章 曹丕的無奈第1204章 猶豫第49章 大勝第461章 孟達對曹真第882章 破城第928章 授徒第445章 意料之外的援軍第1254章 兵臨城下第52章 軍中嬉戲第565章 畫風清奇的眉縣世家們第481章 孫權在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