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三顧茅廬

第57章 三顧茅廬

這年月,教書是個累人的活。

對張溪來說,尤其累人。

這時代的教書,是先從背誦開始的。

先得全文背誦,背誦下來了,然後先生再解讀其中的意思.很熟悉是不是,現代社會教育你背誦古文詩詞也是一個套路。

可背書這事兒吧,你得先把每個字都先認下來才行。

《禮記》成書於前漢,但記載的卻是先秦時期到現在爲止的禮儀規範,有些字吧,沒學過這本書的人還真的不認識。

張溪也就是佔了這輩子記憶的便宜,畢竟啓蒙完畢後學的就是這個,而且一直學到成年,學了十年,記憶太深刻了。

不然就他那個後世的靈魂,怎麼可能會記得住《禮記》的內容是什麼,更別說還要逐字逐句的教授鄧艾,有些生僻字還要解釋出處。

而鄧艾到底只是一個剛剛完成了啓蒙教育的十一歲孩子而已。

鄧艾能認識一些常用字,但也僅此而已了。

別的不說,就說《禮記》開篇《曲禮上》的第一句話裡,“毋不敬,儼若思”中的“儼”字他就不認識。

而張溪要教導鄧艾這個“儼”字,不僅要告訴他這個字怎麼讀,還得告訴他這個字的意思是什麼,出處典故在哪裡.而這個,就得用到另一本書——《爾雅》。

《爾雅》其實是一部詞典,講述詞彙含義和用法的,是前漢班固編撰總結的,也是現在比較常用的詞典。

但它不是字典,對於單獨一個字的解釋並不到位。

其實,這年月是有一部字典的,而且名氣也很大,名字叫《說文解字》,是大儒許慎編寫的。

可這本書成書到現在也不過是八十年,這年月基本都在世家大族內部流傳,張溪這個寒門子弟當然是沒有機會靠這本書啓蒙的,他也不敢誤人子弟,只好用傳統的《爾雅》代替。

但《爾雅》終究是詞典,解釋的是詞彙,並不是單個的字。而且《爾雅》的解釋並不算多麼的通俗易懂,張溪解釋起來那叫一個麻煩,鄧艾學起來那叫一個累。

一篇《曲禮上》,張溪光教認字就教了兩個月,鄧艾又花了十天時間纔算把整篇文章背熟了。

沒辦法,這文章也太長了.快上千個字了。

鄧艾能用十天時間背下來,在這個時代已經算是天才了。

就在張溪準備正式開始跟鄧艾講解這個《曲禮上》的時候,徐庶來了。

“元長在家教課授徒,倒也自在啊!”

一進門,徐庶就打趣張溪。

張溪自然起身相迎,而鄧艾也過來給徐庶行禮問好。

徐庶不是第一次來了,鄧艾也不是第一次見了,所以鄧艾行完禮之後,就侍立於張溪身邊,看着自家師父和徐師長說話。

“元直兄今日怎的有此清閒,來我這兒坐坐?!”張溪不理徐庶的打趣,直接問起了來意。

初春已經到了,這會兒的徐庶應該在左將軍府負責統籌農耕的事兒,怎麼會有空來找自己?!

不像張溪,張溪是軍職,而最近軍中實在沒啥大事可做,張飛都開始琢磨着等開春了去山林打兔子玩。

這時候的兔子瘦的都沒有二兩肉了,張飛還琢磨着打獵,可見是無聊到了一定程度。

這時候一個應該忙的要死的人,卻來找一個空的要死的人.這是給自己找事兒做來了吧?!

果然,徐庶先是笑了一下,然後才說道,“春耕事務方纔開始,主公便要啓程去臥龍崗了.庶此來,是問問元長是否要同去?!”

不是,這事兒吧.你問我?!

咱們主公去請諸葛亮出山,身邊跟着誰那不是主公決定的麼,怎麼就突然的問我去不去了?!

“元直兄此言,何意?!”張溪不懂,直接問。

然後徐庶就講述了一下原委。

徐庶修書給諸葛亮,說劉備三月初一去拜訪他,這事兒諸葛亮回信了,表示會在三月初一敬候左將軍大駕。

這事兒就算約好了,不可能再出現去拜訪卻人不在的尷尬了。

可這次徐庶要在新野安排春耕的事兒,同時也得防備宛城方向曹軍藉着春耕時機來偷襲,所以暫時無法離開新野,因此也沒法陪同主公劉備前去。

但徐庶如果不去的話,劉備就缺少一個引薦人,這在禮儀上說不過去,所以徐庶想請張溪陪着劉備一起去。

好歹張溪也見過幾次諸葛亮了,雖然關係沒有徐庶那麼鐵吧,但總比劉備這個只見過一面的人強。

再者說,這事兒在徐庶看來也就是走個過場,他去不去意義不大——孔明再大的架子,伱也不能三請不到吧?!

如果真的三請還不到,那就說明諸葛亮壓根沒想出山輔佐劉備。

但很顯然,這段時間徐庶和諸葛亮之間互相通信,討論最多的就是關於新野和江夏的事兒,這次劉備去請,諸葛亮必定出山。

既然已經早知道是這麼一個結果了,那徐庶還巴巴的放下公務跑這麼一趟幹什麼,倒不如就讓張溪陪着去,反正諸葛亮要見到的人是劉備,誰當這個禮儀上的引薦人都無所謂的。

主公劉備那邊自然不需要說什麼,只有張溪這邊,徐庶打算親自過來說一聲,詢問一下張溪的意見。

畢竟是拿張溪當工具人使喚呢。

張溪對此當然沒有什麼意見,反正臥龍崗一來一回也就是三五天的時間,也不耽誤鄧艾的教育工作。

再者說了,實在不行就交給徐庶帶嘛,反正徐庶似乎很喜歡小鄧艾的樣子。

順帶的,也能借機讓鄧艾跟着徐庶學點好東西。

鄧艾想學兵法的,可這個東西張溪是真的不會。

你讓張溪胡咧咧一些經典戰例可以,但要讓張溪系統性的教授鄧艾兵法,這個張溪真的做不到。

他唯一會的一篇兵書《兵道篇》,還是諸葛亮借給他的,沒有諸葛亮的同意,他甚至都沒資格讓鄧艾碰一下那捲書簡,更別說教了。

所以嘛,張溪當場答應了徐庶的要求,願意陪着主公第三次造訪臥龍崗。

但同樣的,在張溪不在的這幾天裡,徐庶得幫忙帶一下小鄧艾。

雖然說徐庶這幾日一定會很忙,忙着處理農耕的事情,估計也沒啥時間來詳細指導小鄧艾。

但是呢,能跟着徐庶一起處理公務,哪怕只是在一邊研墨看着,對小鄧艾也是有很大好處的。

這年月的人出仕都早,十六七歲入仕的比比皆是,對鄧艾來說也就是五六年後的事情,提前熟悉一下基層政務,對鄧艾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就這樣,在託付完徐庶的七天後,張溪收拾行李,陪着自家主公第三次前往臥龍崗。

只是張溪也沒想到,這次去吧,多了兩個情理之外卻又意料之中的人物。

關羽和張飛。

劉備第一次拜訪的時候,帶上了張溪和徐庶,張溪還在奇怪呢,怎麼不是關羽張飛。

《三國演義》真的太深入人心了.史書上只說了劉備三顧茅廬,可沒記載誰陪着去的。

可現在吧,張溪反倒是有些意外了。

張飛這個黑廝就算了,反正他現在在軍營裡也沒事兒做,整天就琢磨着怎麼禍害剛剛過完冬天的山禽野獸.跟着來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關羽不同啊。

去年剛剛移鎮樊城,這會兒也是忙着春耕的時候,你堂堂一方鎮守,不在樊城統籌工作,跑來臥龍崗幹什麼?!

“聞聽大哥要來三請這個什麼臥龍先生,某家便來看看,究竟是何等樣人,值得大哥三番屈就。”二爺眯着眼睛,捋着自己的漂亮鬍鬚,語帶不滿的說道。

差點忘了,樊城離的臥龍崗挺近的。

嘛,二爺嘛,就這個脾氣.難怪孔明將來派你去守華容道,還讓你立軍令狀擠兌你。

不過還算好,二爺雖然氣不順,到底還是知道人才對於劉備的重要性的,一路上雖然語氣不太好,但真的到了臥龍崗也沒表現出太多的不耐。

起碼沒說出諸葛亮以龍爲號就是有謀反之意的話來不然他手裡的青龍偃月刀就真的沒法解釋了。

但咱們的三爺嘛.暴脾氣嘛。

這一路上,劉備就沒少囑咐張飛,讓他收斂脾氣,不要輕易發怒,但咱們的三爺依然是忍不了。

尤其是在他們一路風塵僕僕的趕到了臥龍崗諸葛草廬,卻得知諸葛亮正在午睡,而劉備又不許衆人吵醒諸葛亮之後,那個氣性大的,都快跳起來了。

這事兒真不怪張飛,主要是諸葛亮這個做派,確實很失禮。

這次跟演義裡劉備突然上門不同,雙方是提前約好了要見面的,你怎麼能午睡呢?!

再一個,劉備是左將軍,領豫州牧,宜城亭侯,而諸葛亮只是一介白身。

貴族上門拜訪,作爲白身的諸葛亮不說從昨天開始齋戒沐浴吧,起碼也得在自家大門口站着,從太陽出山等到太陽下山吧.哪有中午時分你在家裡睡午覺的說法?!

張飛生氣的是有理由的,這事兒吧,張溪都覺得孔明失禮在先了。

但張溪同樣知道,這是諸葛亮給劉備的最後一個考驗,同時也是爲了在進入劉備團隊後能獲得足夠的話語權劉備要是轉身就走,那諸葛亮也會立刻醒來,但將來是不是會盡心盡力,這就不好說了。

劉備顯然也明白這一點,所以他保持了足夠的耐心,也表達出了對諸葛亮足夠的尊重,一直在門外等着。

而張溪這個對比演義裡多出來的人,先是看看劉備平心靜氣的樣子,再看看關羽閉眼不屑的表情,最後落在了原地轉圈表達不滿的張飛身上。

張溪想了想,就很突然的,想惡搞一下。

悄悄的移動腳步,在不驚動劉備和關羽的前提下,張溪湊到張飛身邊,低聲的說道,“三將軍,要不你去後院放把火,看那諸葛村夫還睡不睡得着?!”

張飛頓時兩眼瞪的大大的。

(本章完)

第1083章 登門造訪第707章 治理雍州第744章 掛帥第246章 去成都第950章 諸葛亮的冒險第1068章 朱然突圍第636章 將軍成長中第1083章 登門造訪第850章 潼關之戰(五)第522章 五丈原上第420章 天時不利第142章 分地盤第610章 前鋒至第309章 江東在行動第445章 意料之外的援軍第480章 孫權的想法第1097章 壞消息第649章 司馬赴任第1151章 撤軍計劃第196章 潘濬的心思第250章 地域之爭第486章 衆議第254章 冠禮第1236章 各方顧慮第582章 各方變化第754章 出兵再戰第474章 魏諷謀反案第461章 孟達對曹真第167章 攤牌第1章 求職第1138章 更改戰略第191章 長沙赴任第75章 離去的準備第1143章 撤軍方案第1241章 大泉當千的影響第12章 秘方第1150章 劉曄的建議第286章 張郃戰魏延第288章 胡修與呂常第703章 疲蜀之計第340章 陸遜攻宜都第1073章 流民第172章 兄弟見面第920章 曹叡的用意第1206章 兵臨城下第912章 圍點打援第51章 亂世人心第557章 冒險還是保守第527章 老友聚會第996章 試探第693章 擱置爭議第776章 詭異的魏軍動向第31章 商討第777章 來者可是第1176章 郭淮的盤算第475章 三國時代第181章 成婚第188章 再次一換三第790章 司馬懿的應對第402章 魏延的傷勢第120章 竟陵之戰第255章 鄧艾的親事第108章 過江第1108章 曹叡的困境第229章 結束對峙第783章 拖延時間第310章 定軍斬夏侯第1242章 應對第253章 嶽麓山的由來第771章 擅自出兵第1126章 互相猶豫第624章 好消息和壞消息第1067章 戰長沙第648章 遷民入關第1085章 曹叡的決策第1137章 司馬懿的後手第1118章 太行官道戰第504章 眉縣世家第1047章 南征第42章 編練鴛鴦陣第369章 三路戰局第817章 關中亂戰第773章 刻板第1250章 攪局者(三)第809章 蔣琬用兵第205章 局勢變化第1059章 偏師出兵第362章 張溪的平南策第566章 不正常的降將第970章 御駕親征第235章 清查土地第841章 甩鍋第29章 徐庶與張溪第624章 好消息和壞消息第121章 勸降文聘第323章 燒燬糧草第708章 世家的想法第780章 終於看破第105章 長阪坡之戰 (四)第841章 甩鍋
第1083章 登門造訪第707章 治理雍州第744章 掛帥第246章 去成都第950章 諸葛亮的冒險第1068章 朱然突圍第636章 將軍成長中第1083章 登門造訪第850章 潼關之戰(五)第522章 五丈原上第420章 天時不利第142章 分地盤第610章 前鋒至第309章 江東在行動第445章 意料之外的援軍第480章 孫權的想法第1097章 壞消息第649章 司馬赴任第1151章 撤軍計劃第196章 潘濬的心思第250章 地域之爭第486章 衆議第254章 冠禮第1236章 各方顧慮第582章 各方變化第754章 出兵再戰第474章 魏諷謀反案第461章 孟達對曹真第167章 攤牌第1章 求職第1138章 更改戰略第191章 長沙赴任第75章 離去的準備第1143章 撤軍方案第1241章 大泉當千的影響第12章 秘方第1150章 劉曄的建議第286章 張郃戰魏延第288章 胡修與呂常第703章 疲蜀之計第340章 陸遜攻宜都第1073章 流民第172章 兄弟見面第920章 曹叡的用意第1206章 兵臨城下第912章 圍點打援第51章 亂世人心第557章 冒險還是保守第527章 老友聚會第996章 試探第693章 擱置爭議第776章 詭異的魏軍動向第31章 商討第777章 來者可是第1176章 郭淮的盤算第475章 三國時代第181章 成婚第188章 再次一換三第790章 司馬懿的應對第402章 魏延的傷勢第120章 竟陵之戰第255章 鄧艾的親事第108章 過江第1108章 曹叡的困境第229章 結束對峙第783章 拖延時間第310章 定軍斬夏侯第1242章 應對第253章 嶽麓山的由來第771章 擅自出兵第1126章 互相猶豫第624章 好消息和壞消息第1067章 戰長沙第648章 遷民入關第1085章 曹叡的決策第1137章 司馬懿的後手第1118章 太行官道戰第504章 眉縣世家第1047章 南征第42章 編練鴛鴦陣第369章 三路戰局第817章 關中亂戰第773章 刻板第1250章 攪局者(三)第809章 蔣琬用兵第205章 局勢變化第1059章 偏師出兵第362章 張溪的平南策第566章 不正常的降將第970章 御駕親征第235章 清查土地第841章 甩鍋第29章 徐庶與張溪第624章 好消息和壞消息第121章 勸降文聘第323章 燒燬糧草第708章 世家的想法第780章 終於看破第105章 長阪坡之戰 (四)第841章 甩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