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4章 滿寵的才能

河內郡,朝歌。

夏侯玄接到了曹爽的軍令,要求他立刻領兵一萬,前往軹縣接應秦朗撤退到野王縣,並且就地協防。

真的,如果不是夏侯玄跟曹爽之間的政治立場是相通的話,夏侯玄真的很懷疑,曹爽這是不是要借刀殺人,讓自己去送死。

從目前的戰略局勢出發,讓自己領兵去接應秦朗,和溫縣互相策應,讓出河內郡西部,在東部重新佈防,拱衛鄴城,倒也是一個不錯的戰略選擇。

唯一的問題是,夏侯玄手裡只有一萬士卒。

讓一萬士卒跑到幾百裡外的軹縣,去接應被近十五萬蜀賊包圍的秦朗曹爽是對自己有多大的信心,認爲自己能完成這種以一敵十的任務?!

要去接應不是不行,起碼給自己派點援兵過來吧?!

結果呢,曹爽就硬是扣着鄴城的一萬多禁衛軍不動,僅讓自己所部的一萬兵馬出發.這確定不是要自己去送死麼?!

夏侯玄本心是真的不想去的,但奈何,軍令如山,他不能不去。

再一個,從局勢上看,夏侯玄也有不得不去的理由。

如今的河內郡,最大的一支軍團,還真的就是秦朗所率領的那支.加上幷州的第二批援兵,秦朗手裡足足有近七萬大軍。

這支大軍如果被蜀賊圍殲了,那麼僅靠夏侯玄手裡的一萬人,夏侯霸手裡的兩萬多士卒,想要面對蜀賊十餘萬大軍的進攻,根本不可能擋住。

因此,縱使無奈,縱使這麼做有送死的嫌疑,夏侯玄也必須立刻出兵,儘可能的接應更多的秦朗軍團撤出重圍。

爲此,夏侯玄不得不領命出征。

不過在出徵前,夏侯玄還是做好了以防萬一的打算.他派快馬通知了溫縣的夏侯霸,希望夏侯霸能夠抽調一部分軍馬,不用多,大概三五千人就可以了,讓樂綝率領,回守朝歌。

萬一要是接應失敗,或者說蜀賊還有其他兵馬偷襲,至少能保證朝歌能堅守一時,給自己和夏侯霸留下退路。

接到了夏侯玄通告的夏侯霸,仔細琢磨了好一會兒,最後還是咬着牙,分給樂綝三千人,讓樂綝回防朝歌。

沒辦法啊,夏侯霸現在手頭也很吃緊的,上次主動出擊失敗後,夏侯霸損失了近萬人,如今又被龐統領兵圍城雖然防守有餘,但進取實在已經不足了。

最多就只能分出三千人回防朝歌,多了,夏侯霸都有點擔心溫縣的防務。

至於在軹縣的秦朗現在秦朗的壓力,可以說是最大的。

隨着畢軌的全軍覆沒,秦朗被迫在軹縣就地防守.可軹縣這個地方,城防設施,軍械儲備,糧草供給各方面都不充足。

如果不是局勢所迫,秦朗一時間無法立刻撤退,他都不會選擇在這個地方就地防守。

一開始受困於形勢,秦朗不得不主動在軹縣建立防線,以五萬人阻擋諸葛亮率領的十二萬北伐軍兵力差距兩倍以上,雙方主帥的能力差距也太大,因此,秦朗其實守的很艱苦。

不過十來天的攻防戰下來,秦朗所部五萬餘人,就銳減到只有四萬人左右了傷亡過萬人。

但好在,就在秦朗覺得可能要撐不住的時候,留守野王的滿寵,在接到了幷州派來的第二批援兵兩萬人後,親自領兵前來軹縣助陣。

這兩萬人裡,有一萬人,是幷州騎兵有了這一萬騎兵的幫助,再加上滿寵的謀略終於是得到了釋放,纔算幫秦朗暫時穩定住了軹縣的防守局勢。

而這個時候吧,秦朗覺得,局勢暫時穩定住了,蜀賊的進攻也進入到了一個間歇期了,應該可以尋找機會,後撤到野王,依託秦朗早期建立在野王的防禦工事,在那裡繼續阻擋蜀賊的進攻,以拖待變。

但是滿寵卻堅持建議,要求秦朗在軹縣繼續堅守。

滿寵的理由很簡單。

魏軍剛剛經歷了一場大敗,損兵折將三萬人左右,好不容易穩定住就局勢,安撫住了軍心如果現在後撤,必然會導致再一次的軍心浮動。

因此,應該是要繼續堅守一段時間,哪怕要後撤,也得是等到朝廷的援軍到來,接應大軍後撤。

否則,依然難免在後撤途中,因爲軍心渙散,蜀賊追擊等各方面因素,導致全軍崩潰。秦朗認真的權衡過後,決定採納滿寵的建議。

一方面嘛,當然是秦朗覺得滿寵說的有道理。

另一方面秦朗現在覺得吧,說不定這個三朝老臣的能力,其實超乎了自己的想象。

秦朗一直認爲,滿寵不過是一個精通邢名的酷吏,是皇權手裡的一把利刃.也許政略方面還行,但軍略方面,滿寵並無太多的建樹。

你不能怪秦朗會這麼認爲,主要是這些年,滿寵實在是沒有在軍略方面施展才華的機會。

隨着曹魏地盤的不斷萎縮,內部暗流涌動也越發明顯,曹叡用滿寵,更多的還是以一個酷吏的方式在用。

再加上曹叡作死般的採納了“議罪錢”制度,如果再沒有一個合格的酷吏鎮壓場面,那大魏內部的朝政局勢必然會徹底失控。

因此,這些年滿寵依然還是幹着得罪人的酷吏工作,這些事兒都忙不過來的滿寵,哪有機會參與到軍略中去。

再加上,滿寵的歷史戰績真的很糟糕,他領兵出征的時候,基本就是曹魏大敗的時候,不管是丟襄樊,還是丟關中,兩場最關鍵的戰役裡,滿寵的表現都說不上太好,回頭還得給曹丕背鍋,得罪各地世家大族.再加上這個時空的滿寵也沒撈到孫十萬經驗包,刷不了戰功和聲望,可不就一直被人低估着嘛。

這次曹爽把滿寵放到了河內來,主要是看重了滿寵三朝老臣的威望,讓他來安撫河東各地世家的曹爽其實也沒指望滿寵能有多大本事,當個朝廷象徵就可以了。

因此,滿寵雖然得了一個護軍的官職,但實際的軍事行動中,滿寵的地位遠不如秦朗和夏侯霸。

上次秦朗和夏侯霸互相通氣,準備反動反擊之時,滿寵當時在秦朗身邊,曾經勸誡過秦朗,說以諸葛亮之能,如此淺顯的進攻戰術,恐怕很難奏效。

但是吧,那個時候的秦朗,一方面是因爲不怎麼重視滿寵的意見,相比於滿寵這個“不善軍略”的酷吏,秦朗更願意聽從久鎮一方的畢軌的意見。

另一方面,秦朗也希望能儘快挫敗蜀賊對河內郡的進攻,否則繼續這麼拖下去,鄴城早晚會遇到威脅。

所以,秦朗最終還是決定配合夏侯霸出兵結果就是畢軌貪功冒進戰死,自己被困軹縣,不得動彈。

而就在這個時候,滿寵終於是展現出了自己軍略方面的才能,不僅及時領兵救援到位,並且建議秦朗改變防守方式,依仗手裡的騎兵優勢,改全面防守爲以攻代守,硬生生的逼退了蜀賊的數次進攻,穩住了軹縣防禦。

這時候,秦朗才意識到,原來滿寵的軍略才能,一點都不低。

逐漸展現出自己能力的滿寵,終於是獲得了秦朗的信任,因此,當秦朗想要後撤時,滿寵的一番建言,再次打消了秦朗後撤的念頭,準備繼續堅守軹縣,等待朝廷援兵到來。

而秦朗這麼一守吧,一時間還真的讓諸葛亮率領的中路軍有點麻煩.攻城戰可沒那麼好打的。

但是吧,如今大漢軍勢佔優,各路突破順利,這點耐心,諸葛亮還是有的。

繼續領兵圍攻軹縣,反正只要局勢有所變化,諸葛亮不相信秦朗這麼能沉得住氣!!!

事實上,秦朗確實沒有那麼沉得住氣,尤其是他在得知河東郡的蜀賊東進,一戰攻取了上黨郡的高都縣後,頓時坐不住了。

如果順着高都縣南下的話,河東郡的蜀賊就能自己進軍野王,而一旦讓蜀賊佔領野王的話,那在軹縣的秦朗,不僅要陷入斷糧的窘境,更要面臨河陽,野王兩縣蜀賊的前後夾擊。

此戰必敗。

因此,秦朗在得知蜀賊佔領了高都後,立刻想要安排撤軍又是滿寵好說歹說的勸阻了秦朗。

滿寵當然知道蜀賊佔領高都縣的後果,但是吧,滿寵覺得,蜀賊未必會選擇南下進入河內郡.比起南下,北上進攻壺關,恐怕纔是對蜀賊優勢最大化的戰略選擇。

退一步說,就算蜀賊真的選擇了南下,滿寵在離開野王縣的時候,還在野王縣留下了三千士卒守衛,而蜀賊偏師東進的兵力,也不會超過兩萬人.以秦朗早期在野王縣附近設立的軍事防禦設施,再加上三千士卒的防守,沒那麼容易被蜀賊攻破的。

所以啊,滿寵給秦朗的建議,是繼續堅守軹縣,同時立刻上奏朝廷,讓朝廷一面注意壺關的防禦,另一方面,趕緊派遣援兵來接應,這樣,纔是秦朗最合適的撤回時機。

而秦朗再三權衡後,最終決定.聽從滿寵的建議,繼續堅守軹縣。

第881章 關羽的異常第1088章 遭遇顛倒第1105章 騎兵對決第283章 進攻準備第580章 接應第98章 劉表病重第356章 五虎將第1255章 一統天下第1017章 借兵反攻第1239章 進攻方略第533章 善後第580章 接應第967章 潁川的處置第1195章 撤軍方案第480章 孫權的想法第784章 調整第1227章 對外用兵第1224章 貿易戰(一)第363章 議策第875章 司馬昭的誤判第293章 于禁的決策第1100章 撤軍第115章 察覺第877章 城門攻防戰第972章 迴歸江陵第697章 私宴第995章 真正的戰略第1237章 解釋和問策第668章 宛城戰事(一)第355章 休戰與封賞第465章 張溪和魏延第559章 王平與朱贊第1203章 代郡危急第389章 替代戰略第570章 曹真的難處第405章 冀縣密議第1201章 鄧艾的進軍路線(二)第665章 突圍第1168章 曹爽掌權第1131章 兵力調整第386章 水泥第970章 御駕親征第494章 違令第1082章 戰略制定第337章 北方戰場第70章 江夏太守第390章 雜章第670章 休戰退兵第626章 敗退第440章 略陽遭遇戰第183章 秋收第341章 強攻江陵第1108章 曹叡的困境第1167章 主帥人選第1170章 魏延的疑問第909章 談崩第72章 軍械第1162章 三年後(三)第269章 清閒第695章 祭祖前後第969章 佔便宜的東吳第1214章 聖裁第566章 不正常的降將第117章 鐵索連舟第1131章 兵力調整第272章 應對第429章 搶時間第859章 潼關之戰(十四)第403章 涼州軍團的威脅第579章 調整第973章 羊衜歸漢第109章 江東輿論第503章 誰謹慎?!第42章 編練鴛鴦陣第542章 分兵救援第1103章 調整部署第1057章 調兵遣將第366章 作戰準備第1157章 兗州戰役結束第298章 許褚奪營第179章 準備第296章 臨陣變故第972章 迴歸江陵第317章 武陵蠻動亂第542章 分兵救援第936章 蒲阪津之戰第523章 又送女裝第364章 消息泄露第217章 取名第1147章 破關第1219章 孫權的疑心第325章 石苞獻策第297章 不合第1163章 各懷心思第674章 世家之議第911章 過江第1223章 李嚴的無奈第330章 英姿颯爽關銀屏第742章 歲月第835章 截斷後路
第881章 關羽的異常第1088章 遭遇顛倒第1105章 騎兵對決第283章 進攻準備第580章 接應第98章 劉表病重第356章 五虎將第1255章 一統天下第1017章 借兵反攻第1239章 進攻方略第533章 善後第580章 接應第967章 潁川的處置第1195章 撤軍方案第480章 孫權的想法第784章 調整第1227章 對外用兵第1224章 貿易戰(一)第363章 議策第875章 司馬昭的誤判第293章 于禁的決策第1100章 撤軍第115章 察覺第877章 城門攻防戰第972章 迴歸江陵第697章 私宴第995章 真正的戰略第1237章 解釋和問策第668章 宛城戰事(一)第355章 休戰與封賞第465章 張溪和魏延第559章 王平與朱贊第1203章 代郡危急第389章 替代戰略第570章 曹真的難處第405章 冀縣密議第1201章 鄧艾的進軍路線(二)第665章 突圍第1168章 曹爽掌權第1131章 兵力調整第386章 水泥第970章 御駕親征第494章 違令第1082章 戰略制定第337章 北方戰場第70章 江夏太守第390章 雜章第670章 休戰退兵第626章 敗退第440章 略陽遭遇戰第183章 秋收第341章 強攻江陵第1108章 曹叡的困境第1167章 主帥人選第1170章 魏延的疑問第909章 談崩第72章 軍械第1162章 三年後(三)第269章 清閒第695章 祭祖前後第969章 佔便宜的東吳第1214章 聖裁第566章 不正常的降將第117章 鐵索連舟第1131章 兵力調整第272章 應對第429章 搶時間第859章 潼關之戰(十四)第403章 涼州軍團的威脅第579章 調整第973章 羊衜歸漢第109章 江東輿論第503章 誰謹慎?!第42章 編練鴛鴦陣第542章 分兵救援第1103章 調整部署第1057章 調兵遣將第366章 作戰準備第1157章 兗州戰役結束第298章 許褚奪營第179章 準備第296章 臨陣變故第972章 迴歸江陵第317章 武陵蠻動亂第542章 分兵救援第936章 蒲阪津之戰第523章 又送女裝第364章 消息泄露第217章 取名第1147章 破關第1219章 孫權的疑心第325章 石苞獻策第297章 不合第1163章 各懷心思第674章 世家之議第911章 過江第1223章 李嚴的無奈第330章 英姿颯爽關銀屏第742章 歲月第835章 截斷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