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破騎兵

第129章 破騎兵

江陵城下,張溪再次給張飛開啓了小竈,講述一下“用兵之道”。

當然,就是小打小鬧的閒扯罷了,真要正兒八經的教授張飛兵法,應該是讓諸葛亮來,他纔是正經的讀過兵法的人,而張溪嘛,他知道的都是一些皮毛而已。

只是諸葛亮的那個傳授方式,恐怕張飛不太能接受的了,倒是對張溪這種閒聊似的講解,張飛印象頗深。

兩個人正閒聊的起勁呢,突然有張飛親信來報告,說是周瑜請張飛和張溪去議事。

嘛,在江陵城下呆了也有個七八天了,這個周瑜,終於想起來還要議事啦。

那就去唄。

張飛跟周瑜不熟悉,兩個人只是劉備帶着來的時候互相見過一面,打過招呼。

但對張溪,周瑜現在可以算是很熟悉了。

“元長來矣.快,且過來一敘!”周瑜先是相當熱絡招呼着張溪,又是叫字顯得親切,又是親手拉着張溪進入軍帳,不知道的還以爲兩人是什麼好朋友呢。

對待張飛嘛,周瑜只是微微點頭表示打過招呼了,然後就把張飛交給親兵招呼雖然符合禮儀,但透漏這一股子生疏的味道。

張飛對此倒是沒有生氣,一個是張飛很信任張溪,對周瑜的小動作根本沒發覺是什麼用意。另一個嘛嗯,這年頭的世家讀書人都是這個德行,張飛已經習慣了被人忽視了。

一番客套之後,周瑜倒也沒有拐彎抹角,說起了正經事。

“今日請兩位將軍前來,乃是商議一下,如何除去曹仁的騎兵。”

上次曹仁雖然沒能接應到曹永的營寨,導致曹永營寨被攻破,曹永本人更是戰死。

但曹仁騎兵的損傷並不大,剩下八百多騎兵退回了江陵城,牛金也見勢不妙的縮回了營寨固守,損失也不大。

這股騎兵不破,周瑜攻城始終要提心吊膽的,畢竟騎兵對步兵的剋制效果太大了。

破騎兵這種事兒,張溪表示自己也不是太專業,真正的專業人士,是張飛。

然後,張溪就把張飛給推了出來,讓周瑜自己去問張飛好了。

別以爲剛剛的小動作張溪沒有察覺到當着張飛的面。你對我這麼熱絡,對張飛這麼冷淡,是想幹啥?!想離間吶?!

這個周公瑾,都這個時候了還弄這些小動作,現在好了,你自己去問張飛吧。

周瑜也是有點尷尬,但好在當主帥的人,臉皮都不會太薄,周瑜轉眼就恭維了張飛幾句,然後問起了步卒剋制騎兵的戰法。

張飛這時候倒是挺實誠的,沒計較周瑜前後的態度問題,直接開始講述步卒和騎兵的區別,以及步卒戰勝騎兵的辦法。

理論上講,騎兵對步兵有着天然的兵種剋制能力,步兵想要戰勝騎兵,幾乎是不可能的。

大部分情況下,確實是這樣,但也有些例外的情況。

比如說.界橋之戰。

前些年的時候,袁紹和公孫瓚爭奪河北,當時劉備就在公孫瓚這一方,雖然沒有親見,但張飛也聽說了界橋之戰的大概過程。

簡單來說,就是麴義在界橋,用八百步卒和千張機弩大破公孫瓚騎兵的事兒。

這是典型的步兵破騎兵,還是以少勝多的案例。

首先步兵得是精兵,畢竟要面對騎兵衝鋒做到陣型不亂,這就不是一般士卒能做到的。

緊接着是要守住騎兵的第一波衝鋒,給後面的機弩破敵創造時間。

而這兩樣,周瑜想了一下,似乎,好像,大概自己也可以做到啊。

精兵有啊,張飛帶的那一千人,靠着那些大車,就曾經攔截過曹仁的騎兵。

機弩也有啊,江東這邊別的不行,但是機弩和弩兵弓手絕對不缺,畢竟大江之上作戰,你要是沒有弓弩手,那可是要吃大虧的。

現在的問題就是,如何把曹仁剩下的騎兵引誘出城,來打一場殲滅戰周瑜瞬間就想到了江陵城外,牛金的那個營寨。

周瑜突然有點慶幸,陳武和潘璋沒有偷襲成功,而是讓牛金退回了營寨。

這簡直是一個天生的,好到不能再好的誘餌了。

周瑜當下決定,從後軍調來一千弓弩手,順便在張溪的建議下,又調來五百蹬弩兵作爲後援,然後開始制定作戰計劃。

其實也沒啥太大的含金量,無非就是圍困牛金的營寨,逼江陵城裡的曹仁出兵救援。

曹仁不出兵,那麼牛金的營寨肯定保不住,周瑜也算拔掉了一個江陵城外的據點,大量殺傷了曹軍的有生力量。

可如果曹仁要是出動騎兵來救援,那麼就跟上次圍困曹永營寨一樣,讓張飛領軍截斷救援路線,攔住騎兵去路,然後周瑜讓事先埋伏的弓弩兵和蹬弩兵用箭矢殺傷騎兵。

制定好作戰計劃後,周瑜決定,在兩天後,就發動對牛金營寨的圍剿作戰。

張溪和張飛也回營準備,畢竟周瑜的計劃裡,能不能擋住曹仁騎兵可是關鍵,擋不住的話,那些騎兵來去如風的,弓弩和蹬弩也不好進行有效殺傷。

一切準備就緒的兩天後,周瑜開始了對牛金營寨的包圍。

牛金營寨中的曹軍人數不多,也就是兩千人左右,上次出營寨去營救曹永還折損了一些,撐死一千五百人。

周瑜這次派遣陳武領軍三千人,對牛金營寨進行圍攻,而其他人則在外圍策應。

張飛和張溪兩人指揮的江夏軍的士卒,早早的在牛金營寨和江陵城門的方向設下了一道防線,就是爲了防止曹仁軍的騎兵衝過來救援。

至於弓弩兵和蹬弩兵,則隱藏在江東軍的策應隊伍裡面,只要曹仁的騎兵出城,靠近張飛的車陣,那麼這麼弓弩兵和蹬弩兵們,就會快速結陣,用箭矢殺敵。

一切的安排已經就緒,周瑜在高處觀察着整個戰場,信心十足的等着曹仁上當。

一上午過去了,陳武依然在努力攻打牛金的營寨,可牛金的營寨把守的非常牢固,就靠陳武的三千人,好像還真的撼動不了牛金的營寨。

周瑜心裡一陣嘆氣。

人家關羽指揮了三千人,輕易就撼動了曹永的營寨,逼得曹仁不得不出城接應.可現在,陳武三千人居然被人家守住了。

周瑜知道陳武沒法跟關羽這種名將相提並論,但.心裡總是不痛快。

叫來潘璋,讓他再領兩千人助戰這樣總能行了吧。

果然,潘璋的兩千人加入到圍攻中後,牛金的營寨開始顯得岌岌可危了,有部分營寨的木牆已經坍塌,隨時可能失守。

江陵城中的曹仁果然坐不住了,再次打開了江陵城的城門,派出了他的殺手鐗——騎兵。

周瑜嘴角微微冷笑,打算就這麼看着曹仁的騎兵掉入陷阱.但出乎周瑜預料的事情,發生了。

曹仁的騎兵確實出城了,但他們並沒有結陣直接過來接應牛金營寨,而是在出城後分成兩批,沿着城牆兩側分兵突進。

周瑜一開始還不太理解,但一看騎兵突進的方向,當下察覺到了對方的目的——用騎兵的機動性,繞過張飛佈置的車陣,從江東軍的兩翼迂迴殺入,接應牛金的營寨。

周瑜頓時知道不好,眉頭緊皺,死死的盯着場中的變化。

現在周瑜只能期望於,兩翼的江東軍能擋住曹軍騎兵的衝擊,給張飛的車陣轉移方向爭取時間。

而張飛的反應,可比周瑜快多了。

張飛一看到騎兵出城分兵,沿城牆突進,就知道了曹仁的目的。

張飛當機立斷,不等周瑜下令就開始準備拆分車陣,分成兩批去支援江東軍的兩翼。

畢竟,如果讓曹軍騎兵從江東軍兩翼殺入,那麼張飛和張溪率領的這一千士卒也會受到很大的衝擊。

武剛車在沒有結圓陣的情況下,是防前不防後的,一旦曹軍騎兵從側翼殺入,面對騎兵的衝擊,張飛的士卒和普通江東軍士卒差不了太多。

可就在張飛要下令拆分車陣的時候,張溪總感覺有哪裡不太對,但一時間說不上來,只能建議張飛把車陣拆成三部分。

兩部分快速向大軍兩翼移動,試圖在曹仁騎兵攻擊江東軍側翼前,搶先佈下車陣,另一部分則作爲預備隊,看情況,哪邊頂不住就去哪邊支援。

戰場上的情況變化很快,容不得張飛多想,而且張飛對張溪的信任度也高,當下直接採納了張溪的建議,對車陣進行拆分。

但車兵的移動速度是真的慢,比步兵變陣都要慢,張飛就算及時下令,車陣要分拆,要移動,要重新組陣,這都需要時間。

而騎兵的速度,根本不給伱這個時間。

而這個時候,考驗的就是江東軍將領的臨陣指揮能力了。

好在,江東軍將領的陸戰水平拉胯,攻城經驗不足,但臨陣指揮能力是一點問題都沒有。

左翼的淩統一看到騎兵迂迴,二話沒說,讓軍中長槍兵前突,擺出鋒矢陣迎敵,自己則率領親兵親自壓陣。

不求獲勝,只求拖延時間,給張飛的車陣轉移創造時間。

右翼的呂蒙則是在差不多的時間,讓軍中盾牌兵前突,在短時間內連設三道盾牌兵防線,目的也同樣是拖延時間,等待張飛的車陣到位。

可以說,江東軍在短期內,做出了他們能做出的最好的應對方式,哪怕是周瑜親自指揮,也就只能做到這樣。

今天的目的,是爲了消滅這些騎兵,因此不能暴露了弓弩和蹬弩的位置,不然左右兩翼的江東軍不應該只防守不進攻.這麼做只是爲了給弓弩兵作掩護,方便他們跟着張飛車陣位置轉移到位。

不得不說,兩翼的江東軍反應很及時,同時也是在用命阻擋騎兵的突擊。

但好在曹軍分兵後,兩側騎兵也各自只有四五百人,壓力好像也等等,四五百騎兵?!

周瑜終於發現了好像哪裡不對勁了。

上次曹軍退回江陵的騎兵大概是在八百人左右,還包括帶傷的騎兵。

可這次曹軍出城的騎兵,好像依然保持在了一千人左右的規模。

難道說.這是曹仁把自己的親兵騎卒也派出來了?!

如果是這樣的話,倒是還好,但周瑜總有一種不詳的預感。

而很快,周瑜這個不詳的預感實現了。

江陵城城門再次打開,又有一支騎兵從江陵城中衝出來,領頭的,還就是江陵守將,曹仁。

這個該死的曹仁,他還有騎兵可用。

(本章完)

第529章 五丈原對陣第535章 陳倉防務第866章 諸葛出征第912章 圍點打援第678章 君臣一心第573章 急行第181章 成婚第246章 去成都第811章 前後夾擊第178章 前因後果第288章 胡修與呂常第18章 家有新人第835章 截斷後路第931章 勸說第221章 直百錢第1024章 臨陣指揮對決第1059章 偏師出兵第386章 水泥第955章 下下之策第488章 劉巴的策略第1138章 更改戰略第879章 各自的選擇第620章 潰敗第39章 訪友第324章 激將第875章 司馬昭的誤判第918章 商議四伐第562章 撤退和追擊第457章 換將第375章 戰事漸平第377章 戰後處置第115章 察覺第691章 戍邊第216章 時間線變動第43章 輸了第682章 奇葩取士第1236章 各方顧慮第752章 收留第613章 進攻第889章 孫權的顧慮第196章 潘濬的心思第62章 諸葛初點兵第1120章 秦朗第522章 五丈原上第252章 書院的作用第415章 抄襲狗的計策第1253章 拖時間第355章 休戰與封賞第211章 豪賭第737章 爭(二)第460章 曹丕的魄力第966章 洛陽戰事(三)第616章 王雙的絕技第910章 水戰第1099章 失守第822章 折中一下第293章 于禁的決策第173章 人才第271章 周瑜的想法第895章 石苞的心思第841章 甩鍋第234章 蔣琬第206章 涪城之戰第1075章 又是聯姻第303章 修改戰略第958章 試探第862章 尾聲第993章 真正的目的第974章 羊衜上任第536章 夏侯楙的想法第787章 陸遜的戰略第118章 苦肉計第661章 潼關路第767章 安撫第186章 周瑜病危第667章 勸降二將第707章 治理雍州第329章 厚臉皮的呂蒙第1128章 蔣濟的策略第118章 苦肉計第170章 再次離家出走第1117章 孟達的決心第940章 大變故第1141章 濮陽失守第459章 變故第256章 鍊鐵第534章 陳倉道第261章 成都議事第112章 找錯人了吧第756章 三伐議定第984章 聯姻第1111章 劃紅線第649章 司馬赴任第930章 黃河水軍第554章 南陽僵持第1055章 水戰(三)第1082章 戰略制定第121章 勸降文聘第917章 談判條件第1027章 一箭
第529章 五丈原對陣第535章 陳倉防務第866章 諸葛出征第912章 圍點打援第678章 君臣一心第573章 急行第181章 成婚第246章 去成都第811章 前後夾擊第178章 前因後果第288章 胡修與呂常第18章 家有新人第835章 截斷後路第931章 勸說第221章 直百錢第1024章 臨陣指揮對決第1059章 偏師出兵第386章 水泥第955章 下下之策第488章 劉巴的策略第1138章 更改戰略第879章 各自的選擇第620章 潰敗第39章 訪友第324章 激將第875章 司馬昭的誤判第918章 商議四伐第562章 撤退和追擊第457章 換將第375章 戰事漸平第377章 戰後處置第115章 察覺第691章 戍邊第216章 時間線變動第43章 輸了第682章 奇葩取士第1236章 各方顧慮第752章 收留第613章 進攻第889章 孫權的顧慮第196章 潘濬的心思第62章 諸葛初點兵第1120章 秦朗第522章 五丈原上第252章 書院的作用第415章 抄襲狗的計策第1253章 拖時間第355章 休戰與封賞第211章 豪賭第737章 爭(二)第460章 曹丕的魄力第966章 洛陽戰事(三)第616章 王雙的絕技第910章 水戰第1099章 失守第822章 折中一下第293章 于禁的決策第173章 人才第271章 周瑜的想法第895章 石苞的心思第841章 甩鍋第234章 蔣琬第206章 涪城之戰第1075章 又是聯姻第303章 修改戰略第958章 試探第862章 尾聲第993章 真正的目的第974章 羊衜上任第536章 夏侯楙的想法第787章 陸遜的戰略第118章 苦肉計第661章 潼關路第767章 安撫第186章 周瑜病危第667章 勸降二將第707章 治理雍州第329章 厚臉皮的呂蒙第1128章 蔣濟的策略第118章 苦肉計第170章 再次離家出走第1117章 孟達的決心第940章 大變故第1141章 濮陽失守第459章 變故第256章 鍊鐵第534章 陳倉道第261章 成都議事第112章 找錯人了吧第756章 三伐議定第984章 聯姻第1111章 劃紅線第649章 司馬赴任第930章 黃河水軍第554章 南陽僵持第1055章 水戰(三)第1082章 戰略制定第121章 勸降文聘第917章 談判條件第1027章 一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