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端午

轉眼間,就進了五月,端午節快到了。

在節前三日,娘便將江米用清水泡上,同時還泡了些紅小豆、大黃米、綠豆,這些都是要用來包糉子的。足足泡了一日一夜之後,中間經過換三次清水,米都泡得透了,便可以包糉子了。

糉葉是在三家村外山溪衝成的一處水塘旁採的蘆葦葉,回到家裡洗淨之後還要再煮上一回,這樣葉子才能變軟,容易包起糉子。同時採回來的還有馬蓮草,這種草的葉子長得細長,還不到一扁指寬,卻有一尺多長,特別結實,用來捆紮糉子正合適,也放在鍋裡煮上一煮,便與布條差不多柔軟了。

三家村最常包的糉子是將江米、大黃米混在一起,再添些紅小豆或者綠豆,加上一兩個大紅棗,也有分別用江米和大黃米包糉子,不加豆子或不加紅棗的,還有的人家又會放些松仁之類的,由着各家所有的糧食或者口味,十分隨意。

寧家糧食種得齊全,每年都要包幾種糉子,無非就是這些米糧的各種混和,吃着新鮮就是了。今年也不例外。

於氏帶着兩個女兒包糉子,先拿兩張糉葉疊放在一起,略錯開一些,使得葉子更長更寬,然後折成漏斗形,放一顆一紅棗進去,再填滿米,最後再加一個紅棗,將頂部的糉葉折下包裹底部漏斗,成長條形糉子,用馬蘭草紮好。

“娘包糉子樣式還是江南的,”於氏將一個糉子繫好放在一旁的大盆中,笑着指點兩個女兒,“要這樣,才能將米包住,三家村這邊都包四角糉子,娘卻從小學的是龍舟糉,總改不過來。但是娘還是覺得小糉子更好看一些。”

娘很少說起江南的孃家,在寧婉的夢中,她完全不記得曾聽過,只是每年家裡包了糉子給二房和三房送去的時候,三老太太總會嘲諷娘包的糉子不好,接着便會提起娘是寧家幾鬥糧買來的媳婦,又數落娘過去家裡怎麼窮等等。

想來那時娘便沒有什麼心思說起過去的事吧。

現在顯然娘心情很是愉悅,臉上帶着淡淡的笑意,“江南與遼東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那裡除了吃糉子,還要賽龍舟,喝雄黃酒。”

三家村這裡雖然有一條山溪,但是卻很小,從沒有舟船,甚至在馬驛鎮和虎臺縣,也很少看到舟船。寧婉就是有過那長長的夢境,她亦是沒有坐過船的。

畢竟北地的水比起江南要少得多。

至於龍舟,更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只不過寧婉後來認了字,曾在書中看到過賽龍舟,似乎熱鬧得不得了呢。

寧清便好奇地問:“怎麼賽龍舟呢?”

“賽龍舟的船是特別做的,整條船就像一條龍一樣,船頭要做成龍頭樣的,船身又長又窄,船尾則是龍尾,各鎮都有各自的龍舟,用不同的顏色打扮起來,到了端午節時先在江邊點香叩拜祭祀曹娥,然後……”

寧婉聽了十分不解,“賽龍舟不是爲了投汩羅江的屈原嗎?怎麼要拜祭曹娥呢?”

寧清也疑問,“曹娥是誰?”

於氏便笑,“曹娥是個孝女,聽說父親溺溺死在江中,便投江死去,尋找父屍,所以我們那裡就每在端午節祭祀她。”

見兩個女兒聽得入迷,便又一面包着糉子一面又講,“賽龍舟的時候,要在江中橫一條鐵索,正與龍舟前面龍頭齊平,哪一條龍舟先到了,龍頭便先咬在鐵索上奪冠。有一年,我們鎮的龍舟第一個劃到了鐵索前,龍嘴竟咬斷了鐵索,不過龍齒卻斷了一顆,從此便稱爲神龍了。”

“娘小的時候最愛看賽龍舟了,而且大家都說,龍舟賽之所以特別興盛,也是因爲一個柳姓的女子夜夢賽龍舟盛況,後來便造出龍舟,讓大家划龍舟比賽。她出閣之後,每年端午節都回孃家觀賽龍舟,因此我們那邊女子端午節都要回孃家看龍舟賽的。”

原來娘是想家了。

娘是冬天時到三家村討飯然後就賣到了村裡的,算起來到現在已經有二十整年零幾個月了,這期間她既沒有再見孃家那邊的人,也沒有回過孃家,一定會時常惦記那邊的吧,但是她先前從不肯說,現在才流露出幾分。

寧婉便道:“娘,要麼我們寫一封信求人送過去,看看能不能打聽到我姥爺姥姥的信兒。”

娘搖了搖頭,“算了,寫信捎信哪是容易的事?而且過了這麼多年了,他們也許已經忘記了我了。”

寫信自己倒是可以寫,但是捎信卻難了,寧婉雖然知道有官驛,但那是專門爲官府傳送消息用的,民間的信件卻不能由官驛轉送,只能託人捎信,莫說在三家村,就是到了虎臺縣,也很難尋得到往江南去的人,更不用說恰好到孃的家鄉了。

而且,也不知道外祖他們現在如何,是不是回了原籍,家裡還有沒有人。

只能等到家裡有了餘錢,再想辦法了。

於氏傷感了一下,卻重新將心思放在糉子上,“我們再包些大黃米的糉子,這是江南沒有的。”

大黃米也叫糜子,特別耐旱,只一百多天就能長成,比別的糧食收得都早,模樣與小米差不多,但卻要大上一圈,做熟了比江米還要粘稠,要配上糖纔好吃,因此在包大黃米糉子時要多放棗,於氏在糉子的尖頭放上一顆,平的那邊放上兩顆,“大黃米的糉子不只好吃,還特別好看,大家都說是黃金裹瑪瑙,過節時一定要包上幾隻,圖個吉利。”

娘仨兒說着笑着便包好了一大盆的糉子,這時把糉子擺在大鍋裡,上面又放上一層雞蛋,這雞蛋也是端午節必吃的,要與糉子同煮纔有特別的香味。

煮糉子時要加上足夠多的水,點上火煮了起來。糉子不容易熟,要煮夠一個時辰,而且其間不能再添生水,不能停火,否則夾生了便不好吃了。

糉子煮好了,這時卻還不能吃,熱糉子軟軟的滋味平常,要將糉子自鍋裡撈出來,放在大盆裡用新打的溪水泡上一夜,中間還要換兩次水。而雞蛋這時已經煮得變了顏色,但是卻染了糉葉的香氣,拿出來卻不先吃,還要先相互鬥上一鬥。

每人用手握着自己的雞蛋與別人的雞蛋相碰,誰的蛋皮沒有破就勝了,輸的就將破了皮的雞蛋吃了,贏的再比下去。寧家四個人,只一會兒便分出了勝負,寧婉贏了寧清,於氏贏了寧樑。再來下,寧婉與娘碰卻輸了,剝了皮,將蛋放在口中,“還是端午的蛋好吃呀!”

於氏猶豫了一下,還是沒有將手裡的蛋敲碎,“這個紅皮蛋最結實了,留着正日子那天婉兒拿着與別人碰蛋用吧。”卻另拿了一個白皮蛋吃了。

第二天一大早,娘便將各樣的糉子都揀出一些,裝了兩籃子,再放些雞蛋,上面蒙了乾淨的布巾,放在小毛驢背上一側的揹筐裡,另一側才放了貓爪兒菜。

原來平常端午節時姑姑和姐姐會回孃家送糉子,爹和娘也會把自家的糉子給她們帶些回去。前幾日因爲野豬肉的事情姑父和姐夫已經來過一回,當時便說好了,端午節他們不過來了,等寧清親事時再來。而爹去虎臺縣,便順路給兩家送些糉子。

晚上爹回來時又帶了些兩家送的回禮,自然也是糉子雞蛋之類的。

第二天才是端午節的正日子,一大早寧婉便拿着鐮刀去了村邊割了一把艾蒿回來,先拿出幾枝插在門上,不只院門,還有各屋的門、雞窩的門、豬圈的門,一處不落,然後再掐幾枝分給大家別在發間,她亦沒有忘記給小毛驢的耳朵邊上掛上一叢。

艾蒿有着一種特殊的清香,最是除污去晦,驅邪禳毒的。在三家村,大家都要一早採了艾蒿如此的,然後大家方纔開始吃糉子。

寧婉吃罷糉子,便又提着籃子割了許多艾蒿回來,放在屋前曬着。原來這艾蒿的香氣能驅蚊蟲,因此三家村的人在這個時節都要多割些艾蒿回家,待曬乾了編成繩子,到了夏天的晚上便似點香一般點着薰蚊蟲。

於氏將留下的那枚蛋殼最硬的雞蛋給了寧婉,“你去村裡玩一會兒吧,與大家碰雞蛋去。今天你爹在家裡,曬菜的事讓他做了。”小女兒自從春天開始就沒閒過一天,當孃的不免心疼,便讓她出去玩一玩兒。

寧婉卻早不是小孩子了,拿着雞蛋在外面轉了一圈,其實卻沒有參加到大大小小的孩子們之間,回來卻告訴娘一聲,“我贏了好幾個人呢!”

今年寧家的糉子包得多,又得了別人家送的,雖然亦送出去不少,但是家裡的糉子卻依舊吃了好幾日。

因爲包糉子的糉葉卻能使得糉子放不壞,只要每天將泡糉子的清水換上兩次,糉子便一直保持着原有的味道。配了鹹肉和鹹蛋吃,更顯出清香甜糯的滋味。

娘見兩個女兒都愛吃糉子,又讓她們多吃,又向寧清說:“在孃家想吃什麼就只管吃,到了婆家可不能這樣了,要有些眼色,別惹婆婆不快。”這些日子她每想到一事就要說上一回,唯恐女兒嫁出去後吃了虧。

第258章 大哭第277章 歧途第114章 丟驢第261章 頂債第299章 壽麪第353章 福氣第144章 真巧第217章 選擇第354章 北上第341章 出首第300章 虛驚第277章 歧途第155章 說謊第34章 管帳第167章 捧場第161章 沒臉第92章 秧歌第247章 豔羨第333章 皇家第272章 防備第64章 毛豆第47章 規矩第230章 被騙聘禮第271章 知趣第332章 痛快第207章 入股第116章 貂皮第120章 傳揚第37章 收菜第221章 死心第213章 相配第173章 詐問驚人第153章 無關誰知第286章 食言第169章 一個第275章 功勞第218章 狐狸骨傷第181章 敬茶養胎第326章 年輕第83章 孝順第252章 有福第168章 反對第222章 敲打第65章 嫉恨第268章 丈夫第334章 丟人第60章 買布第86章 傢俱第95章 做主第56章 敦儒第353章 福氣第342章 假畫第184章 喂粥第35章 銅鎖第202章 議論第82章 對錯第283章 破綻第223章 順便第132章 暴利第161章 沒臉第138章 好命第168章 反對第144章 真巧第60章 買布第191章 牛乳第157章 心結第163章 設計第219章 很久第160章 羨慕第272章 防備第157章 心結第339章 私藏第296章 捐銀第112章 故人第229章 剿匪第326章 年輕第203章 悲凉第208章 小錢第305章 狼煙第310章 夢魘第88章 肉乾第109章 香脂第235章 心安聘禮第171章 嫁衣第97章 命苦第56章 敦儒第67章 顯擺第278章 優厚第103章 結論第243章 襲職第82章 對錯第263章 異彩第209章 成熟第46章 真心
第258章 大哭第277章 歧途第114章 丟驢第261章 頂債第299章 壽麪第353章 福氣第144章 真巧第217章 選擇第354章 北上第341章 出首第300章 虛驚第277章 歧途第155章 說謊第34章 管帳第167章 捧場第161章 沒臉第92章 秧歌第247章 豔羨第333章 皇家第272章 防備第64章 毛豆第47章 規矩第230章 被騙聘禮第271章 知趣第332章 痛快第207章 入股第116章 貂皮第120章 傳揚第37章 收菜第221章 死心第213章 相配第173章 詐問驚人第153章 無關誰知第286章 食言第169章 一個第275章 功勞第218章 狐狸骨傷第181章 敬茶養胎第326章 年輕第83章 孝順第252章 有福第168章 反對第222章 敲打第65章 嫉恨第268章 丈夫第334章 丟人第60章 買布第86章 傢俱第95章 做主第56章 敦儒第353章 福氣第342章 假畫第184章 喂粥第35章 銅鎖第202章 議論第82章 對錯第283章 破綻第223章 順便第132章 暴利第161章 沒臉第138章 好命第168章 反對第144章 真巧第60章 買布第191章 牛乳第157章 心結第163章 設計第219章 很久第160章 羨慕第272章 防備第157章 心結第339章 私藏第296章 捐銀第112章 故人第229章 剿匪第326章 年輕第203章 悲凉第208章 小錢第305章 狼煙第310章 夢魘第88章 肉乾第109章 香脂第235章 心安聘禮第171章 嫁衣第97章 命苦第56章 敦儒第67章 顯擺第278章 優厚第103章 結論第243章 襲職第82章 對錯第263章 異彩第209章 成熟第46章 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