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雙兒和春玲說罷寧清,又都向寧婉笑,“現在你們家的日子過起來了,幾年後你出嫁還不知如何熱鬧呢。”
“我?”寧婉一笑,“我不急着出嫁。”家裡人丁不旺,自己一定要多留幾年幫爹孃。
羅雙兒和春鈴便相視一笑,婉兒雖然聰明能幹,但年紀還小,不懂婚嫁之事,便也不再提。
三人雖然在吃飯,但一直注意瞧着另外三處有什麼缺的添上,一時西屋先吃好了,接着東屋也吃畢,收了碗筷洗淨,將借來的送還,天色便已經晚了,羅雙和春鈴便一同家去了。
寧樑坐在院子裡與大哥、姐夫、女婿說着話,見天色已經很晚,便叫寧婉,“把酒罈拿到外面來,我們再說一會兒話,困了就到你大伯屋裡睡了。你與你娘、你大姑先在東屋睡吧。”
家裡房舍不夠,只能這樣安排,因此寧婉便答應一聲,看看酒菜還不少,不必再添,便將酒罈也送了過去,又給西屋送了炒米茶,留了一盤饅頭一盤蒸鹹肉,備着她們半夜裡餓了吃,就回東屋與娘和大姑一起睡了。
夏日裡窗子是開着的,外面爹和姑父等人還有喝酒笑談莊稼、山貨、徭役等等的事情。屋子裡娘和大姑便都向寧婉道:“明天還要早起,你早點睡吧。”
寧婉聽話地躺下了,上一次她就是在夜半時分聽大姑罵爹和孃的,因此明知大姑不會再生氣罵人,但還是擔心娘而睡不着。
果然過了一會兒,就聽大姑小聲對娘說:“我還一直怕你不能再生,提着心提了好久,不想現在又有了,上次二郎過去時說了,喜得我好幾天沒睡着。”原來她是當寧婉是小孩子,所以有事總要瞞着她。
娘也小聲說:“我原來也以爲不能了呢,二郎也說不行就給婉兒招贅。不想就有了,還是婉兒最先看出來的,二郎一直說是爹保佑的我們。”
“那事兒果然神奇,”大姑便嘆,“雖然也聽人講過因果,但真報在眼前的還只有婉兒這一次呢。”又道:“既然是爹保佑來的,想來一定是個男丁,婉兒也不必招贅了,招來的贅婿難有好的。”
“原來想在村子裡找個知根知底的招進門來也是一樣的,但總不如好好給婉兒挑一門親事。”娘就笑着求道:“大姐,你們梨樹村離虎臺縣近,又富裕,有好的你替婉兒相看着。”
“這你放心,我一直記着呢。而且我瞧着婉兒原本長得比賢兒和清兒還好,又聰明靈透,定然幫她說一門好親!”
寧婉聽了半晌,大姑再沒有罵一句,反與娘說得十分投契,兩人說着說着把家裡村裡的芝麻綠豆的事都翻出來說了,“我看家裡養了三頭小豬,又餵了幾十只雞,每日裡活計也不少吧。”
“家裡的活婉兒倒幹了一大半,又總不許我累着,我也就做做飯,再縫幾件衣裳。”
“……”
“這一次回來,怎麼覺得二叔精神不如先前好?且這次給清兒送嫁,他和三叔、三嬸怎麼沒有過來呢?”
二房三房的事一直瞞着村裡人,娘也沒有向大姑說,“老人家不愛動,我們也不好硬請,便只邀了大哥一家。”
“……”
“聽說老郭家的那孩子傻了?”
“唉!也不知道是不是真傻,但總是做傻事。”
寧婉便不再擔心,放心地睡去了。
第二天是成親的大日子,寧家人都早早地起來,先前家裡收拾得處處乾淨整齊,再都換了嶄新的衣裳,只等劉家來迎親。
還未及迎親的人到,寧家人的新衣便先讓所有人都震驚了。自來三家村的人便從沒有穿綢的,至多誰有一塊綢帕子,或者抹額什麼的,如今寧家一家人卻都穿了綢。
寧樑因這些時候家裡日子過得好了,人也便生出了一種信心,腰背也直了,胸膛也挺了起來,便十分撐得起身上的這件石青色綢緞長袍,袍子上團團的吉祥如意花紋既富貴又大方,閃着細潤的光澤,就似官老爺一般。
於氏有了身孕便每日阿膠紅棗地補着,肉蛋從沒斷過,日常細米白麪地養着,人富態起來,如今用大紅的綢緞做了抹額勒住鬢髮,耳邊兩個金耳墜子晃來晃去,上身穿了件與寧二郎衣袍一樣料子的襖子,下面繫着大紅撒金裙,行動間手腕上時不時露出一對闊闊的金鐲子,與寧樑站在一處一看就是恩愛夫妻。
至於寧婉兒,與於氏正穿得相反,紅襖青裙,卻在腰間繫着一條彩色的絲絛,既喜慶又靈動。這半年來她身量長了許多,細挑挑的,眉眼已經漸漸長開,比她的兩個姐姐還俊,因此倒不是衣裳襯她,反是她襯得這衣裳更好看了。
大家讚不絕口,就聽得村口隱隱傳來了喜慶的喇叭嗩吶聲,然後便有小孩子們奔走相告,“劉貨郎家來迎親了!”
劉貨郎家做了這麼多年生意,十里八鄉的人都認得,因此十分體面,一大早便派了一大隊人吹打着熱熱鬧鬧地到了三家村。劉貨郎穿了一身嶄新大紅的喜服,走在最前面,見人就發糖果,又給小孩子們用紅繩繫着的銅錢,喧喧鬧鬧地走到了寧家的門前。
寧家聽了消息早將院門關上了,這也是三家村這邊婚嫁的習俗,想娶走這家的女兒,總要先求小舅子小姨子開門的。而這時候一定要爲難娶親的人,讓他們知道自家的女兒不好娶。
劉貨郎自然懂得,一面敲門一面拿繫着紅繩的銅錢塞給守着門的人,原來寧家的院門是用木頭柵的,一條條的木頭中間留了許多空隙,很容易把錢塞過來,又躬身點頭懇求道:“小舅子,小姨子,請你們開門!”
寧家大房眼下沒有兒子,大伯家的寧大河便過來幫忙,他和寧婉管着開門的事,哪裡就這樣輕易讓劉貨郎進來,將錢接了過來,卻還笑着不許,“我們捨不得二姐嫁出去!”
劉貨郎便再拿銅錢,再懇求,“女兒大了總要嫁人的,我將來一定對你們的姐姐好,請你們開門吧!”
寧大河做勢要去開門,卻拿手扶着門拴笑道:“姐夫,這門栓好沉啊,我擡不起來呀!”
劉貨郎就又抓了一把銅錢塞給他,“現在有力氣了嗎?”
寧大河收在懷裡,很是滿意,就瞧着寧婉,寧婉卻沒有找理由要錢,只問:“姐夫,你將來會不會一直對我二姐好?”
劉貨郎先前忙着應付寧大河,現在趕緊答應,“那當然,我們是結髮夫妻嘛!”
寧婉看着劉貨郎喜氣洋洋的臉,倒相信他如今是真心對寧清的,甚至在之後很久一段時間之內都是真心的。但是,後來他還是變了。不過,誰知道將來他還會不會?她問過了,已經盡了她的力,因此便示意寧大河將門打開,放了迎親的人進來。
隨着劉貨郎一同進來的男方的一位長輩便將一個籃子送到了寧樑和於氏手中,籃子裡裝着四棵大蔥,兩斤粉條,兩包白糖,還有用紅布包着的七根相連的豬肋骨。
這些東西都是有着特別的意義的,蔥意味着將來兩個人的孩子聰明;而粉條和白糖則表示他們的親事又長久又甜蜜;至於那塊豬肋骨叫離娘肉。
三家村及附近的地方,一般男家在娶親前要殺上一頭豬,一來是分出一塊作送離娘肉,二來是請客時用。離娘肉送到新嫁娘家,孃家要把肉再分成兩塊,一大一小,小的送還給夫家帶回去,大塊的孃家人留下。
現在寧大河便幫忙將那肉拿到竈間,分出三條肋骨,重新用紅布包了放在籃子裡,等一會兒迎親的人走時給他們帶回去。
這邊劉貨郎進了寧家,先給爹孃行了大禮,又進門向坐在炕邊的寧清拱身一禮,雖說夫妻相齊,但其實女子還是從屬於男子的,唯有在這時能受丈夫這一禮,更顯出未嫁女子的尊貴來。
此時寧清早換上了一身大紅撒金的綢緞嫁衣,頭上蒙着大紅撒金的蓋頭,渾身上下只一雙白嫩的手交疊着放在身前,手腕上各一對亮閃閃的銀鐲。裙下微微露出一點大紅綢緞鞋。
受了劉貨郎一禮之後,寧清便由小姐妹們扶了起來,到了東屋給爹孃跪行了大禮,寧樑和於氏免不了含淚囑咐兩句,“以後要孝敬公婆,勤儉度日。”從此之後她便離開寧家,成了劉家的媳婦了。
衆人扶持着寧清走到寧家的屋門前,這時卻不能再向前走了,而是由寧大河將她背了起來,原來新人離開孃家是不能踩着地的,要一直到夫家才能下來。因此寧大河便將寧清背到了劉貨郎帶來的驢背上。
雖然按道理成親要坐轎子,但是在三家村卻沒有,甚至馬驛鎮也沒有轎子,大家通常都是用驢子迎親,劉家自然不例外。
眼下迎親的驢子兩個大耳朵上都掛了紅花,驢背上搭了一塊大紅的坐褥,就連牽驢的繩子都是用紅布條編的。一身紅通通金燦燦的寧清坐上去,便由着劉貨郎牽着驢接走了。
按規矩,寧家人是不能送到院門外的,因此一家三口人便站在院內看着迎親的隊伍慢慢走遠了。娘最先忍不住,落下了淚,“清兒也嫁出去了。”卻將寧婉的手緊緊地握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