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7章 俢敕

送走了徐宗仁,趙昺陷入了沉思。此前他一直以爲在自己多次的整頓後,官吏隊伍已經趨於穩定,並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正所謂可以共患難,不能共富貴。今日一席長談,他發現自己過於樂觀了,形勢的變化已經讓人心浮動,不僅是個人想從勝利中得到好處,且開始從各自的階級利益角度考慮,欲在其中分得最大一塊蛋糕。

趙昺卻清楚雖然己方暫時取得了勝利,但革命遠未成功,且仍處於十分危險的境地,蒙元絕不會坐視其身旁出現一個強有力的新生政權,不管和議能否達成,兩國之間的戰爭也依然會持續。而一個穩定的政權是保證勝利的基礎,那作爲國家管理者的官吏隊伍就首先要保證穩定和高效、務實。

官與吏在職能上的區別就在於官主政令、吏主事務。也就是說,官員主要是負責管理本部門或本地區的行政事務,側重於宏觀管理與控制,並有一定的決策權力,從而呈現出指導、管理、監督、協調等職能。而吏胥作爲政令執行者和直接的管理者。

趙昺明白胥吏在歷朝歷代的政權中都是不可或缺的,當然也清楚他們留給世人的狡詐、貪婪形象。不過他以爲從事實來看,胥吏的積極作用應大於這個羣體的消極影響。宋代胥吏在各級官府中所發揮的作用之大,不僅超過了隋唐,亦爲明清胥吏所不及。他們雖然卑賤如奴僕,卻往往能夠代官理政,越權行事,逐步成爲官府中的實權派。以致士大夫驚呼:近時吏強官弱,官不足以制吏。甚至將官府曹司形容爲公人世界。

如果要解決官吏相侵的問題,趙昺知道並非一紙詔令可以解決的。而是要從宏觀角度去看,卻不是頭疼醫頭腳疼醫腳,當然形成這種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根本的一點,即是官僚士大夫在處理政務過程中對胥吏的依賴程度不斷增強。官員越倚重於胥吏,則胥吏在國家政治中所發揮的作用就越加突出。

之所以會出現官員依重於胥吏,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涉及到國家對官與吏管理模式的不同,亦關乎官僚士大夫對政事的態度,也就是說,士大夫專心學術而無心細務;胥吏則專於俗事而詳知法典。胥吏長期在官府內從事諸如抄寫、謄錄之類的具體事務,年深日久,對本部門內的各項法令自然詳熟。而官在不然,他們讀的是聖賢書,對於實務可謂是一竅不通,不得不依靠胥吏來代爲行事。

另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宋代官制與吏制各自具有相對獨立的體系,官有流品吏有資級,如果想由吏入官,按照吏胥升遷制度的規定則十分困難。仁宗時改爲文官三年一遷,武官五年一遷。導致無有賢否,由出身而關升,由關升而改官知縣,由改官知縣而爲四轄六院,由四轄六院而爲察官,由察官而爲卿監侍從執政,資課者。

這種轉遷制度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是削弱了擇賢而任的作用,使得賢愚不分,升官要靠論資排輩,而官職的變動往往是與待遇相勾連的。吏員由於升職困難,提高待遇無望,而按規定吏員的薪俸很低,甚至地方上有的吏員純屬義務勞動。沒有工資,拿什麼養家,胥吏們自然工作消極,不得不靠敲詐勒索、貪污公帑過活。

如此看來整套官吏體系就是在逼人作惡。也許有人不明白,一國政府爲什麼要逼人作惡?其實說到底趙昺覺得根子還在皇帝身上。要知道皇帝最怕的是有人搶了他的權力,可天下太大,一個人怎麼也玩不過來,只能把權力轉移到法規、制度之上,並且一環套一環地互相牽制。

結果就是天子的權力沒有交給大臣們,也就是“官”,而是交給了執行法規、制度的胥吏身上。胥吏就是帝國的“治民事”的規章、制度的執行者或者說人格化表現,他們的得勢,在於皇帝對於地方治權的全面收奪,“治民心”的官們也是皇帝防備的對象。千百年來也有人想解決這個問題,但是直至現代仍然沒有能夠完成。

趙昺自知也沒那麼個本事,可無論如何胥吏階層已成爲中國社會一個不容忽視的羣體,若不能解決這個問題,必然會帶來極爲嚴重的後果。而既要治標又要治本,他以爲還得從制度上來想辦法,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又能保證各方利益的規章。

在歷代的律法構建中,趙昺覺得唐朝最值得學習。雖然自唐太宗以來時有政變不時發生,但是唐王朝並沒有出現衰敗的氣象,直至迎來開元盛世。他認爲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唐初確立的清明吏治以及制度化運作,以儒學思想爲標準涵養官員德行,在唐代也是非常重視官員的德行。而所謂官德,並不是簡單的品德培養,實質上還是一種價值觀的養成。

從唐太宗開始,堅持以儒家思想教化官吏,並認爲德行影響吏治、吏治關係王朝興衰。唐代的法律制度、考覈制度、監察制度等,都是在這一理念下建立起來的。從唐代的實例來看,價值觀的養成是有成效的。直到中唐以後,白居易還說:“今之刑法,太宗之刑法也;今之天下,太宗之天下也。”這種影響力清晰地體現在制度上,也反映了價值觀的穩固。

《唐律》對於官員沒有恪盡職責的各種行爲都作了具體的規定。標準如何、違反規定的程度以及受到的刑事處分都明確清晰,具有很強的操作性;有規章自然就要有監督,唐朝建立起了垂直有效的監察制度,御史臺長官直接對皇帝負責,且朝廷對御史選任非常重視,其有權直接彈劾包括宰相和御史臺長官在內各級官員,對地方官員的監察也無須向地方長官通報。

此外唐代制定了嚴格的審計制度——勾檢。勾檢制度涵蓋全國各部門及各級地方政府,每旬、每月、每季、每年都有勾檢。這對於提高官員工作效率和管理公文起到了較好的作用,也有利於及時發現工作中的問題、隨時糾正錯漏。嚴格來看,勾檢制度是監察制度的一個部分,但又有着較爲獨特的工作形式,是治理懶政官員十分的有效方法……

一想到法律,趙昺就不止是腦袋疼了,而是腦瓜仁都疼。因爲至今大宋都沒有一套完整的法典,且極爲混亂。加上蒙元入侵各種典籍喪失殆盡,畢竟戰亂之時逃命是第一位的,沒有誰還想着帶着那些沉重又‘無用’的書籍。這就導致行朝一直處於‘無法可依’的狀態,大家都是根據慣例,或是散亂的條文來行事,畢竟沒有誰能將諸多的條文都記住。

在生死存亡之際,也沒有人去顧慮這麼多。行朝也就成了上頭怎麼說,下頭便怎麼做。而一旦起了爭執,也無據可查,你說典律中有此規定,我說沒有,可又查無實據,都成無頭官司。到瓊州後,趙昺也發現了這個問題,也曾想重新編撰,可此事做起來不是一句話就能辦到的,而是一項浩繁的大工程,只能由各部根據形勢變化出臺些臨時管理辦法。

所以如今比較完整的律法,只有趙昺主持修訂的軍法,對軍中各項事務做了完整的闡述和詳細的規定,但按照傳統這也不能算作律法,也只是暫行規定。其它方面的律法則仍處於自行其事的狀態,可以說十分混亂。不過大宋朝的律法向來如此,大家似乎也習以爲常,只是他自己麻煩些,打起官司來都得找他來裁決。

嚴格的來說,大宋朝根本就沒有一部完整的法典。在中國法律史上,宋朝是一個特殊的朝代,因爲它沒有自己的法典,有的只是一部“抄襲”《唐律》的《宋刑統》。由於在宋朝和唐朝之間有了一個混亂的五代十國,所以宋朝繼承的法律名稱沒有沿用唐律,而是沿用了後周的“刑統”名稱,結果就有了特殊的《宋刑統》。而採用唐律,主要是爲了其象徵意義,而不是爲了其內容。

因此《宋刑統》成爲基本法典,而一般性法律,則通常都以“編敕”的形式出現。編赦。宋代的敕是指皇帝對特定的人或事所作的命令。敕的效力往往高於律,成爲斷案的依據。編敕就是將一個個單行的敕令整理成冊,上升爲一般法律形式的一種立法過程。可以說這是本朝一項重要和頻繁的立法活動,大凡新皇帝登極或改元,均要進行編敕。

到了南宋時期,由於原來按敕、令、格、式法律形式及發佈時間彙編的方法,缺少條理,難於檢索使用,所以淳熙年間改爲根據法律的內容、性質、功用,分門別類,依事編排,並將這種體例冠名爲“條法事類“。在敕、令、格、式四種法律形式並行和編敕的基礎上,將敕令格式以“事“分類統一分門編纂。赦,是皇帝詔令一種,地位還重於令;格,用來防止奸邪的禁令;式,各種章程細則。

另外還有一種叫做編例,也是重要的法律形式和立法活動。其中是由中央司法機關或皇帝審斷的案例,被相繼沿用,成爲慣例。編例是將原本臨時性的斷例進行彙編,上升爲具有普遍效力的法律形式。例由於形象、具體,使用時的方便、靈活,實踐中經常出現“法令雖具,然吏一切以例行事,法當然而無例,則事皆泥而不行“的現象,甚至躍居於法令之上,造成宋代法制進一步混亂。

所以說大宋朝除了一本抄的《宋刑統》根本沒有企圖法典,而一般法律都是編敕的形式出現的。趙昺作爲現代人不難想象出其中的混亂,大宋朝到自己已經是第十八位了,其間有多少事情發生,而敕更是不知道下了多少道,其中往往又是因時、因事的不同而頒佈的。將這些全部作爲法律實施,其中不免又重複或是矛盾,更因形勢的變化而變得不合時宜,依然參照執行,恐怕自己都打起來了,不亂纔怪。

本來趙昺準備在進入臨安後,商議國是時將俢敕作爲一件大事來做,以統一國家的法令,卻被‘休養’了,事情自然也就放下了。今天想到官吏的問題,他覺得應該儘快實施,一者可以用制度的形式重新劃定兩者間的關係;二者官員也不必因爲不知法令而無法視事,從而減少對胥吏的依賴;三者通過律法約束官吏和百姓的行爲,減少社會矛盾。

不過趙昺也明白制定、修改法律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即便是現代從提出議案到實施都要花費數年的時間,何況在古代。而讓他煩惱的是修訂法律自己還說了不算,雖然叫做‘敕’,所有的敕條並均以皇帝名義頒行天下,而修敕的權力實際上掌握在通曉法學的士大夫手裡。

千萬不要以爲皇帝“出口成敕”,皇帝說的話就是法律,其實並不是那麼回事兒。朝廷有專門負責修訂、彙編法律的機關,叫做“詳定編敕所”。編敕所由提舉、同提舉、詳定官、刪定官及若干文吏組成,在編敕過程中,每個立法官都可以對草案提出意見,但提舉與詳定官擁有對法律草案定稿的權力。

其次,修敕局啓動立法程序後,朝廷會利用遍佈各州縣的粉壁,出榜公告天下,徵集立法建議。所有人都可以到衙門投書提出合理化建議,州縣政府收集後用“急腳遞”送達京師進奏院,再由進奏院交給“詳定重修敕令所”。凡建議得到採用者,“即保明申朝廷,乞與推恩”。最後,法典經皇帝批准,頒佈生效之後,如果民衆發現其中的缺陷,還可以向朝廷奏陳立法得失,並建議修訂……

第1125章 勢在必得第1370章 不辨不明第121章 投靠第1000章 共同體第743章 一鍋端第1032章 沒有最好第960章 勇者爲王第935章 傷腦筋第756章 隱憂第1039章 似是死局第123章 順者生第330章 不屈第943章 露底兒了第192章 寅吃卯糧第485章 利器第015章 局中局第446章 合作第049章 頭疼第984章 阻力重重第922章 訓妻第348章 東海島之役(三)第1003章 經世致用第765章 徵鄂州第1112章 南渡第1067章 欲擒故縱第185章 忠心不變第274章 七星第892章 朕心疼啊第486章 飽和攻擊第1450章 刮目相看第152章 惱怒第1308章 膽顫心驚第1127章 大夢初醒第618章 破釜沉舟第729章 對攻第562章 分而劃之第966章 亂戰第1232章 速下徐州第071章 喜從天降第588章 堡壘行宮第393章 扯謊第760章 不錯第119章 施恩第1003章 經世致用第315章 皇帝不好當第736章 太湖第1222章 甕中捉鱉第1041章 被氣着了第1033章 另有所指第348章 東海島之役(三)第908章 主因第1335章 盡數封爵第795章 皇帝慘嗎第803章 釜底抽薪第1359章 納入囊中第794章 苦命第881章 明爭暗鬥第676章 手段第694章 太子其人第1227章 呼之欲出第1199章 憂慮難消第571章 辨人第552章 難解之題第1241章 人心散了第1332章 以戰代練第1114章 探城第1289章 答疑解惑第1089章 計議第607章 不簡單第1025章 欲做賊第523章 生不如死第1375章 拉人上船第769章 ‘死裡求生’第711章 扎硬寨第1312章 是何緣由第1070章 信服第700章 雷霆奔雷第1255章 禍水東引第1196章 局部優勢第1360章 給他機會第1310章 等待何時第1361章 京中有事第318章 防患未然第532章 正劇開演第1262章 沒大關係第268章 登船第943章 露底兒了第166章 善加引導第179章 科技先行第1099章 戰略眼光第490章 城破在即第139章 悄悄的走第460章 私鹽販子第1366章 如何取捨第1453章 悄悄改變第233章 心意第1081章 開幕戰第827章 傷離別第1192章 世事無常第722章 開火
第1125章 勢在必得第1370章 不辨不明第121章 投靠第1000章 共同體第743章 一鍋端第1032章 沒有最好第960章 勇者爲王第935章 傷腦筋第756章 隱憂第1039章 似是死局第123章 順者生第330章 不屈第943章 露底兒了第192章 寅吃卯糧第485章 利器第015章 局中局第446章 合作第049章 頭疼第984章 阻力重重第922章 訓妻第348章 東海島之役(三)第1003章 經世致用第765章 徵鄂州第1112章 南渡第1067章 欲擒故縱第185章 忠心不變第274章 七星第892章 朕心疼啊第486章 飽和攻擊第1450章 刮目相看第152章 惱怒第1308章 膽顫心驚第1127章 大夢初醒第618章 破釜沉舟第729章 對攻第562章 分而劃之第966章 亂戰第1232章 速下徐州第071章 喜從天降第588章 堡壘行宮第393章 扯謊第760章 不錯第119章 施恩第1003章 經世致用第315章 皇帝不好當第736章 太湖第1222章 甕中捉鱉第1041章 被氣着了第1033章 另有所指第348章 東海島之役(三)第908章 主因第1335章 盡數封爵第795章 皇帝慘嗎第803章 釜底抽薪第1359章 納入囊中第794章 苦命第881章 明爭暗鬥第676章 手段第694章 太子其人第1227章 呼之欲出第1199章 憂慮難消第571章 辨人第552章 難解之題第1241章 人心散了第1332章 以戰代練第1114章 探城第1289章 答疑解惑第1089章 計議第607章 不簡單第1025章 欲做賊第523章 生不如死第1375章 拉人上船第769章 ‘死裡求生’第711章 扎硬寨第1312章 是何緣由第1070章 信服第700章 雷霆奔雷第1255章 禍水東引第1196章 局部優勢第1360章 給他機會第1310章 等待何時第1361章 京中有事第318章 防患未然第532章 正劇開演第1262章 沒大關係第268章 登船第943章 露底兒了第166章 善加引導第179章 科技先行第1099章 戰略眼光第490章 城破在即第139章 悄悄的走第460章 私鹽販子第1366章 如何取捨第1453章 悄悄改變第233章 心意第1081章 開幕戰第827章 傷離別第1192章 世事無常第722章 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