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待客

重生之不嫁高門 18待客 名 3G 網首發

楊崎一邊往屋裡走着,一邊低着頭做沉思狀。楊鴻則負着手,邁着緩慢的步子,垂眉斂目跟在父親身後。父子兩個明顯是各有心事的模樣。

楊雁回從後院奔出來後,見他兩個這般模樣,忙問道:“爹,怎麼了?”

楊崎笑道:“雁回,明兒個就要上學了,今兒個你表姐就來看你了,高興吧?”

楊雁迴心說,爹可真是答非所問哪!她又去看楊鴻:“大哥,莊大爺叫你們去幹啥?”

楊鴻想也不想,便答:“莊大爺家的小石頭明兒個要進學堂讀書了。都六歲了,也該開蒙了。”

小石頭是莊大爺的兒子。村裡人一直都是這麼叫的。

“小石頭明個兒開蒙,莊大爺叫你和爹去做什麼?”

“莊大爺說,小石頭都要念學堂了,不能再喊小名了,得有個學名。待去了學堂,再請先生取個字。可他念書甚少,想出來的名不甚響亮,便將我和爹叫去,叫我幫小石頭想個大名。”楊鴻一邊說着,腳下一步未停,慢悠悠晃着便進了堂屋。

大哥真是說謊都不眨眼呀!楊雁回撇撇嘴,表示這個答案不能令她信服!

給小孩子起名這種事,要麼是孩子的長輩來,要麼就找個讀書人來。雖說楊鴻也是個讀書的料子,可村裡又不是沒秀才。那莊秀才還是莊大爺的本家侄子呢。村裡人若想給孩子起個得體響亮的名字,素來都是去找莊秀才,無論如何也輪不到楊鴻啊!

一定有事發生!楊雁回暗暗下了結論。

楊崎、楊鴻與崔婆子母女客套了幾句後,便找了藉口雙雙去了楊鴻的屋裡。

這時候,閔氏讓於媽媽去鎮上割二斤豬肉回來,又讓何媽媽剁白菜,準備包白菜豬肉餡餃子。她則親自下廚,準備炒幾個小菜,還吩咐雁回和秋吟好好陪着崔婆子母女說話。

楊雁回有心去幫母親打下手,怎奈楊鶴聽完閒話早已開溜,也去了楊鴻房裡湊熱鬧。隔着門都能聽到他在問楊鴻:“哥,小石頭的大名叫什麼?”

楊鴻的回答則低得聽不見。

楊雁回不好再開溜,總不能只讓秋吟作陪,是以,只得陪着姨母和表姐說話。

綠萍將帶來的一塊華美布料拿出來,在楊雁回身上比劃了一番:“這是翠湖十色錦。我們夫人的嫁妝裡,布料多了去了。可這翠湖十色錦也纔不過有六匹。她倒是大方,賞了我和紫苑一人一匹。我們這樣兒的身份,哪裡配穿這樣好的料子?給了我也是白糟蹋了。你看看,這料子多襯你,還是給你合適。”

秋吟看着那布料,眼珠子都要瞪出來了。她只覺那料子一抖開便好似流水傾瀉下來一般,隱隱間,又彷彿有十色光華流動其間,端的是華貴豔麗,卻又不帶絲毫俗氣。

半晌後,秋吟纔回過神來,上前幾步,想摸一摸那料子,卻又在半空裡停住了手,驚歎道:“乖乖,這料子太好看了,我連碰都不敢碰了”說着又去看楊雁回,“姑娘若用這布料做了衣裳穿,豈非美得像個仙女兒?”

楊雁回也不碰那布料,只是退了兩步,縮着手道:“這麼好的料子,我可不敢碰。姐姐穿不得的料子,我又豈能穿得?真要裁了做衣裳,我都不敢往外頭走了,這也太招眼了。”

這六匹布分明是王氏的嫁妝,原本就該是秦莞的東西,結果卻被那蘇慧男一點一點的貪了。

想來王大太太向秦家索要小姑嫁妝時,蘇慧男沒捨得交出這幾匹布料。翠湖十色錦工藝難得,隨着會織染這種料子的匠人越來越少,如今市面上已不多見了,有錢也難買到。

蘇慧男大可編幾個藉口,說是布料沒了,讓秦明傑多填點銀錢補進去。這麼好的東西,竟然成了秦芳的嫁妝,真是可惜了兒的。這才叫白白糟踐了好東西!

秦芳待下人算不上寬厚,平白無故,決計不會賞人這樣的好東西。這綠萍指不定又幫秦芳幹了什麼黑心肝的事,纔會得了這樣的重賞。

楊雁回這般態度,崔婆子和綠萍看在眼裡,皆是一怔。綠萍心下更是不由突突一跳。楊雁回方纔那脣角帶着淡淡笑意,眼神卻冷厲得像把刀子的模樣,怎地那麼像秦莞?

幼時的秦莞,因不忿蘇姨娘及其一干子女,加之秦芳、秦蓉又屢次挑釁,因而時常與妹妹們拌嘴吵架。待年長些後,秦莞似乎覺得這番做派有失身份,秦芳再挑釁相逼時,她便甚少搭理這庶出的妹妹,反倒常常是這般模樣了。

綠萍那時候沒少爲虎作倀,隔三差五便幫着秦芳欺侮秦莞。她心裡很清楚,那時候的自己,便是世人口中所說的“刁奴欺主”裡的“刁奴”!

後來,秦莞含冤自盡,綠萍每每想起她,便有種內疚、恐懼之感。彷彿這位大小姐的冤魂,早晚會來秦家清算多年舊賬一般。

誰知楊雁回又笑嘻嘻躲進了崔婆子的懷裡,問道:“姨媽,您老這次又給我帶了什麼好吃的?”

這番天真嬌俏、活潑淘氣的模樣,纔是楊雁回該有的。綠萍這才鬆了口氣,暗道自己想多了,怎地剛纔竟想到秦莞身上去了?

瞧楊雁回那貪吃的模樣兒,綠萍不由笑道:“你這饞嘴貓兒,每回來都只問有沒有給你帶好吃的。給你帶的花兒呀、釵呀、新裙子呀,你回回都不稀罕,就知道吃。”

這下就連秋吟都忍不住道:“姑娘,以往那些東西你不愛也就罷了,可這回的布料多稀罕,多好看呀。我真想現在就瞧瞧你穿上這料子做的衣裳。你原本就是個頂頂美的美人,若再穿上這麼一身衣裳,哇……”

秋吟一邊說着一邊仰起了脖子,半眯着眼進入了遐想狀態,彷彿真看到了個身披彩霞的仙子,“杜家那姐妹倆若瞧見你這模樣,還不得眼氣死……”

崔婆子不由笑罵道:“你這丫頭,讓你們太太和姑娘縱得越發沒規矩了,話說得這樣傻氣。”

楊雁回則納罕道:“杜家姐妹倆是誰?”

秋吟登時就從遐想裡清醒了,仰着的脖子瞬間復位,叫了一聲:“姑娘,你連你的死對頭都忘了?”

楊雁回奇道:“我還有死對頭呀?”

秋吟忙點頭:“有,你平生跟誰都好,就是討厭杜家那對雙生女。”

綠萍忍不住搖頭嘆氣,楊雁回主僕倆沒上沒下的做派,她就算再看到一百回,也是瞧不慣的。

崔婆子也不由苦笑着搖了搖頭,又對女兒道:“綠萍,快去將咱們帶的糕點拿來。”

綠萍應了一聲,便邁着蓮步,嫋嫋娜娜的去了外間,將原本放在堂屋八仙桌上的彩繪花鳥雕魚戲蓮花三層紫檀木食盒提了過來。

她將食盒打開,將裡面的點心一樣樣取出來,擺在榻上的翹頭小几上,邊對雁回道:“呶,這是酥皮紅豆沙蛋黃餡餅,這是冰糖奶香梅花香芋,這碗裡是蜜汁藕粉核桃仁桂花香圓子。這三樣都是侯府廚娘的拿手點心,我特特使了銀子求人做了,讓你和姨媽嚐嚐鮮。”說着,她又取下系在食盒上的一個油紙包,“這裡邊是福慶樓的花生芝麻酥糖,你平日最愛吃的。給你買了一大包,夠你吃段時間了吧?”

這時,閔氏端着一碟涼拌耳絲,一盤小炒臘肉進了堂屋。她將兩道菜擺到桌子上後,因聽見了綠萍的話,便轉到了自己屋裡來:“綠萍,你又給雁迴帶糖了?”

待看到那幾樣精緻的點心後,不由嘆道,“哎唷,你帶來的點心回回不一樣,還樣樣都好看的叫人不忍心吃。”一邊說着,又瞧見了炕上攤開了小半幅的布料。饒是閔氏再如何行事得體,也不由看直了一雙眼。

表姐母女兩個來時,雖從騾車上取下來一匹布料,說是給雁迴帶的,但那布料外頭還裹着一層普通的棉布。閔氏本以爲是些常見的綾羅綢緞之類的好料子,可萬萬沒想到裡面竟是如此華貴豔麗的料子。那布料被輕巧巧鋪在自家牀上,連帶着整個屋子都添了幾分貴氣。

閔氏不由上前摸了幾把料子,觸手只覺得分外輕柔細膩,還帶着些許涼意。她不由再度嘆道:“綠萍,你待雁回也太好了,這可真是頂頂好的料子。我們這樣的人家,哪裡穿得起這樣的料子。”

綠萍便笑道:“姨媽這樣的人家穿不起,這十里八鄉還有誰家穿得起?等到明年,姨媽家就得出兩個秀才啦。”

一句話說得閔氏樂得合不攏嘴:“就你那兩個不成器的表弟,哪裡當得起你這麼誇。他兩個整天只會嘴上吹,等到明年,萬一考不過童子試,看他們兩個還吹不吹了。”

綠萍又笑問:“姨媽,家裡有沒有新鮮的魚?”

閔氏忙道:“有新鮮的鱖魚。我和雁回今早去了魚塘,回來時特地挑了一條魚,撈了一斤青蝦。”

綠萍挽起袖子道:“今兒個我下廚給你們露一手,讓你和姨父嚐嚐我的手藝。”

閔氏道:“這可使不得,哪有讓上門的親戚做菜的道理。”

綠萍道:“我新學的菜式,正愁沒處施展功夫呢。好姨媽,你就讓我試試吧。”

崔婆子也對閔氏道:“你別攔她。我當孃的都還沒吃過幾回她做的飯呢。往常她淨伺候別人了,今兒個也讓她伺候伺候咱們姐妹。”

閔氏依舊連聲道使不得。綠萍卻早已叫着楊鶴的名字,喊他出來殺魚去。

何媽媽是個膽小的,雖自幼生長於鄉野,可就是不會殺魚殺雞,一旦於媽媽不在,這等殺生的差事,便就得交給楊鶴來做。楊鶴殺魚是一把好手,楊雁回還開玩笑說,若他將來考不下功名,去集市上賣魚倒也不錯。

楊鶴聽表姐喊他殺魚,於是出了屋,捲起袖子便去竈間提了那條肥美的鱖魚出來殺。楊雁回卻分明看到他臉上帶着幾分怒氣。

楊鶴絕不會因爲綠萍喊他殺個魚,就給人甩臉子看。她心道,許是二哥從父親和大哥那裡,聽來了些氣人的話。

何媽媽那邊將白菜剁得細碎的快成沫了,這才罷手。

她取來一個窄長的小布袋,將白菜餡都裝了進去,轉了幾個圈,將布袋口擰緊。然後便提着布袋來到豎在房檐處的梯子邊,將布袋橫放在一根擦乾淨的梯子蹬上,使勁兒用手壓,想將白菜攥幹。

怎奈她年紀略大了些,加之剁了半天白菜,此刻累得手上沒力氣,使不出勁兒來,那白菜怎麼也沒法兒攥幹。秋吟瞧見了,便過去幫她,怎奈秋吟手上力氣也小,布袋始終滴滴答答在滴水。

楊鶴乾淨利落的將魚拍昏,然後剖開魚肚、掏淨臟腑、刮鱗,頃刻間就將一條魚殺好了。回頭一看,何媽媽和秋吟在爲攥乾白菜發愁,便上前道:“我來吧。”

他到底是個少年人,手上有幾把力氣,也沒見他怎麼費勁,三兩下便將白菜攥幹了。喜得何媽媽直贊他能幹。楊鴻得了何媽媽的誇獎,立時變得喜氣洋洋起來,方纔的一臉不忿,早飛到爪哇國去了。

楊雁回瞧着頗有趣,越發覺得二哥人不錯,可這性子怎麼看都不是個當官的料兒。將來若去混官場,只怕要吃足了苦頭。反而大哥楊鴻,面上看着溫和有禮,實則心思深沉,爲人又頗壓得住場面,興許在仕途上還能平順些———當然,前提是他得考得上。

這時候,於媽媽提着二斤新鮮豬肉回來了。她將豬肉放下後,又開始系圍腰。手上沒閒着,嘴裡也沒停,那天生的大嗓門,恨不得把她在鎮上看到的新鮮事,喊得讓院裡每一個角落的螞蟻都聽到。

“太太,姑娘,白龍鎮上出了一樁奇事。”

楊雁回最喜歡聽十里八鄉的各種趣事,忙問道:“於媽媽可是又聽到什麼新聞了?”

於媽媽繫好了圍腰,又去拿菜刀切肉,一邊幹活兒一邊回道:“有個半大小子,也不知是吃了熊心豹子膽還是得了失心瘋,竟去了詹家拳館砸場子。”

這話一出口,滿院人的好奇心都被勾起來了。

“什麼”楊鶴無端端興奮起來,連忙打聽,“是一個人去的?”

於媽媽道:“那倒不是,屁股後頭還跟着一大串人,不過都是小孩子跟着去看熱鬧。砸場子的還真就他一個。”

楊鶴不由摩挲着下巴望天沉思,如果換了他,是決計不敢這麼幹的。他估摸着吧,他連詹家拳館最弱的弟子都未必打得過呀!

楊鶴又問於媽媽:“那小子活着出來了嗎?”

滿院子人都眼巴巴的瞧着於媽媽,等着她說出答案。

於媽媽手上停了一下,擡頭衝大夥兒不好意思的笑笑,道:“我買好了豬肉,便緊趕着回來了,後頭的事沒看着。”

楊鶴一聽,心裡難受的好似《水滸傳》正讀得上癮時,大哥忽然進來了一般。每到那時,他只得迅速藏好了書,再與大哥說話。其實心中撓得十分難受,總記掛着書中好漢後面要發生的事。

是以,楊鶴哀嚎了一聲:“你怎麼不把熱鬧瞧完了再回來?”

於媽媽道:“我這不是怕餓着表姑娘麼?”

綠萍好笑地瞧着楊鶴:“都這麼大的人了,還喜歡聽那些打架鬥毆的勾當。你收收心,好好讀書吧。表姐給你做好吃的去,保證你從前沒吃過。”說完,便去了竈間。

待到晌午時,堂屋的八仙桌上已擺了好幾樣菜。除了先頭的涼拌耳絲、小炒臘肉,還多了韭菜炒雞蛋、爆炒雞塊、木耳炒肉、油炸花生米、肉末粉條、溜肥腸、黃瓜拌拉皮、椒鹽蝦,還有一大盤切好的臘腸。另有一道綠萍新學的菜式———酸菜魚。

綠萍倒是有心多露幾手,怎奈閔氏無論如何也不肯叫她多做了。

崔婆子眼看着一道道菜被端上八仙桌,只是道:“夠了夠了,又不是什麼大日子,做這麼多菜乾什麼?咱們吃頓便飯就好。”

任她再怎麼說,閔氏還是將一張八仙桌擺得滿滿的,楊鶴還去後院抱了一罈子自家釀的葡萄酒出來。一家人這才和崔婆子母女一道坐了吃飯。

在京郊一帶,若家中來的親戚多了,主人招待起來是要男女分席的。因了崔婆子母女只有兩個人,鄉下尋常百姓又不像大戶人家那麼講究,所以,大家也就男女混坐了。

楊鶴對那道酸菜魚表示出了極大的興趣,便夾了一筷子魚吃,結果辣得眼淚鼻涕一起下來了,還一連聲的吸氣。楊鴻看弟弟如此慘狀,立時便打定主意,堅決不碰這道菜。

綠萍便笑道:“你這是吃不慣川菜。秦府的蘇姨娘跟着老爺在南方待過幾任,最是喜歡川菜。連帶着府裡的少爺、小姐們也都愛吃。這酸菜魚不過是川中人家飯桌上的家常菜。其實我做的味道不大對,咱們這裡的酸菜都不辣,我特特熗了幾個小辣椒,將那辣椒油倒進去了。”

楊雁迴心道,誰說秦家的少爺、小姐都愛吃這個了。秦莞便不愛吃!

閔氏也夾了一塊魚吃了,也是辣得受不了,笑道:“到是又嫩又滑又鮮,且酸辣開胃。不過我們以前沒吃過。京裡倒是有川菜館子,可我們沒進去過。都說川菜辣,我是有些受不了這個辣勁兒。”

一番話說得楊崎躍躍欲試,但筷子伸到一半又變了方向,夾了一片臘腸吃了。楊雁回分明瞧見,是閔氏看到楊崎要吃魚,便暗裡掐了一把他胳膊,楊崎這才換了一道菜吃。

楊雁回忍不住翹起脣角———看來爹還是很服孃的管教的。楊崎身子不大好,隔三差五需吃藥,確實不宜吃辛辣油膩的食物。

綠萍也瞧見了這一幕,只是沒點破,笑說:“我原本還想做一個芙蓉雞片,可姨媽說什麼也不叫我再沾手了。這酸菜魚雖說好吃,只是姨父不能吃。下回我專給姨父做一道菜。”

楊崎道:“噯,哪能回回都叫你做?這酸菜魚,只要你們吃着好吃就好。”

楊鶴雖被辣得夠嗆,可就是忍不住去夾魚吃,招得楊鴻也終於忍不住去吃,結果兄弟倆辣得一起吸氣。

楊鴻在意識到這副形象不大好之後,便堅決不再碰了。楊鶴則老實不客氣的大口吃,還招呼楊雁回也吃。楊雁回卻只肯吃那道黃瓜拌拉皮,說什麼也不碰那道酸菜魚。

閔氏叮囑楊鶴道:“你悠着點,這頓吃不完還給你留着。一下子吃這麼多,當心上火。”楊鶴這才收斂了些。

崔婆子吃了一塊雞肉,道:“太豐盛了,別我們每次來都做這麼多菜。”

閔氏笑道:“你們是見慣了好東西的,只要你和綠萍不嫌菜色平常就好。”

衆人邊說笑邊吃菜。酒過三巡後,崔婆子對閔氏道:“這麼好的一桌菜,誰敢嫌棄?我和綠萍如今能吃好的穿好的,靠得都是你當初不嫌棄我們。我能有你這麼個表妹,真是走了大運嘍。”

閔氏道:“姐姐又說糊塗話了。咱們是姐妹,綠萍是我外甥女,我不幫你們幫誰?你不也是一心想着我們嗎?”

崔婆子又拉着楊雁回的手道:“好孩子,我和你媽親近,你又和綠萍親近。我們綠萍也是個有福的,有你這麼個好妹子。”

楊雁迴心下不是滋味,卻又不好抽回手。

看他們酒喝得差不多了。於媽媽、何媽媽便將餃子下了鍋。沒一會兒,一個個白胖的餃子便翻滾着漂了起來。待餃子開了一會兒後,她兩個便將一個個元寶般的大肚餃子,用笊籬撈出來,盛到碗裡端上桌。

秋吟也在一旁幫忙打下手,她從陶罐裡倒出來多半碗醃好的臘八蒜放到桌上,讓楊雁回等人就着吃。

楊雁回本已吃了五六分飽,但看那餃子白白胖胖的十分討喜可愛,忍不住便端了一大碗吃起來。

席間,綠萍笑說雁回變得不大愛說話了,一邊又想着法兒逗她說笑。楊雁回便故意吃了好幾個臘八蒜再跟她說話。

綠萍不敢吃這類東西,怕嘴裡有味兒惹了主子不快。她平日身邊也盡是些伺候主子的婢女,是以,甚少聞見這味道。楊雁回嘴裡噴着蒜味跟她說話,她聞不慣,便不再逗着雁回說笑了。

看楊雁回對着臘八蒜大快朵頤,吃一口蒜再吃一隻餃子,還時不時拿餃子蘸那醃臘八蒜的醋,綠萍忍不住暗暗搖頭————真是可惜了這副好皮囊。這番做派,只怕楊鴻、楊鶴明年齊齊考下功名來,她也很難高嫁。她有心提點表妹幾句,可又覺得今兒個的楊雁回怪怪的,便沒說什麼了。

其實楊雁回重生後,最初是堅決不碰臘八蒜這玩意兒的。哪怕那通體碧綠的蒜瓣兒再入她眼,她也沒有一丁點吃這東西的慾望。但在偶爾嘗試過一次後,她就愛上臘八蒜了。不過平時她還是不大敢吃的。但今日不同,她是故意多吃的。

不知不覺將一大碗餃子吃完了,楊雁回才發覺竟然吃撐了。

吃撐這種事,若換了秦莞,只怕是難以想象。秦莞少動多思,時常食慾不振,從未有過這般好胃口。何況即使有,她也幹不來吃撐這種事。

楊雁回覺得腹中有些難過,便挺着溜圓的肚子去後院散步消食去了。綠萍這次再不肯跑去後院跟她嘮家常了。

衆人酒足飯飽後,便各自去歇着。

閔氏又和崔婆子說了些閒話後,去秦家送魚的幾個夥計回來了。領頭的夥計回完事後,又對楊崎道:“老爺,秦府的老太太有話交代。”

第261章 波折第202章 露陷第130章 花浴堂蕭侯說世情第191章 往事第32章 懲戒第302章 不詳第142章 香閨女偏提豔情書第308章 番外二第266章 開審第175章 無題第239章 瑣事第14章 偷魚少年第73章 收繳第176章 逼迫第33章 雨後第257章 告辭第269章 會面第152章 壽宴第258章 剖白第82章 惡老嫗黑心坑晚輩第64章 故人·往事(下)第286章 父子第61章 糗事第25章 上學記第291章 紛亂第87章 姨母仗義巧爭名分第86章 爲懲惡雁回亦作惡第227章 重聚第12章 仇人相見第107章 崔姨媽細說楊家女第137章 老乞婆大鬧花浴堂第269章 會面第38章 舊園遇故交(中)第31章 趣聞第258章 剖白第297章 問責第9章 誤會第113章 三姐生恨大義滅親第129章 苦命侯相對苦命兒第17章 姨媽帶來的消息第205章 風波第208章 新作第219章 大鬧第206章 踐行第254章 仁義第292章 □□第167章 轉折第218章 逼問第147章 敗露第246章 審訊第183章 新年第141章 楊雁回巧遇穆振朝第147章 敗露第295章 危急(一)第71章 好戲散場第140章 農家女倒嫌官家子第279章 計策第21章 閨蜜的遭遇(下)第123章 弱質女決意立事業第201章 誤會第96章 俏小姨問診聞喜訊第122章 故人不歸相思難解第158章 攔路第124章 京郊村建起女浴堂第2章 楔子下·飛來橫禍第196章 赴宴第138章 憂愛女閔氏急定親第297章 問責第214章 報復第35章 負荊請罪第36章 金屋藏驕第210章 非禮第8章 重男輕女第208章 新作第306章 終章第11章 閨中密友第116章 欲遠遊河畔惜別離第171章 內情第151章 主意第271章 拒絕第191章 往事第194章 三日第288章 懇求第183章 新年第233章 不平第92章 起變故惡人強入局第193章 懶起第280章 操心第188章 方家第221章 口福第166章 痛毆第294章 殺戮第93章 忠烈侯巧逢俏農女第257章 告辭第54章 運河運河第42章 辭學記第245章 前夕第254章 仁義第114章第203章 家法
第261章 波折第202章 露陷第130章 花浴堂蕭侯說世情第191章 往事第32章 懲戒第302章 不詳第142章 香閨女偏提豔情書第308章 番外二第266章 開審第175章 無題第239章 瑣事第14章 偷魚少年第73章 收繳第176章 逼迫第33章 雨後第257章 告辭第269章 會面第152章 壽宴第258章 剖白第82章 惡老嫗黑心坑晚輩第64章 故人·往事(下)第286章 父子第61章 糗事第25章 上學記第291章 紛亂第87章 姨母仗義巧爭名分第86章 爲懲惡雁回亦作惡第227章 重聚第12章 仇人相見第107章 崔姨媽細說楊家女第137章 老乞婆大鬧花浴堂第269章 會面第38章 舊園遇故交(中)第31章 趣聞第258章 剖白第297章 問責第9章 誤會第113章 三姐生恨大義滅親第129章 苦命侯相對苦命兒第17章 姨媽帶來的消息第205章 風波第208章 新作第219章 大鬧第206章 踐行第254章 仁義第292章 □□第167章 轉折第218章 逼問第147章 敗露第246章 審訊第183章 新年第141章 楊雁回巧遇穆振朝第147章 敗露第295章 危急(一)第71章 好戲散場第140章 農家女倒嫌官家子第279章 計策第21章 閨蜜的遭遇(下)第123章 弱質女決意立事業第201章 誤會第96章 俏小姨問診聞喜訊第122章 故人不歸相思難解第158章 攔路第124章 京郊村建起女浴堂第2章 楔子下·飛來橫禍第196章 赴宴第138章 憂愛女閔氏急定親第297章 問責第214章 報復第35章 負荊請罪第36章 金屋藏驕第210章 非禮第8章 重男輕女第208章 新作第306章 終章第11章 閨中密友第116章 欲遠遊河畔惜別離第171章 內情第151章 主意第271章 拒絕第191章 往事第194章 三日第288章 懇求第183章 新年第233章 不平第92章 起變故惡人強入局第193章 懶起第280章 操心第188章 方家第221章 口福第166章 痛毆第294章 殺戮第93章 忠烈侯巧逢俏農女第257章 告辭第54章 運河運河第42章 辭學記第245章 前夕第254章 仁義第114章第203章 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