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皇后崩萬民齊服喪

棲鳳軒裡今日濃雲密佈。

蘇慧男看着秦明傑怒氣衝衝直奔她來,尚未來得及開口,便被一耳光打翻在地。一旁伺候的下人,嚇得跪了一地。

秦明傑瞧着跪了滿屋子的人,喉嚨裡只迸發出一個字:“滾!”

衆人只得急急退出屋子。

蘇慧男早懵了,還不待反應過來,她已被秦明傑揪住衣領拉起來,左右開弓又是兩巴掌:“賤婦,你在外頭做了什麼好事?”

秦明傑除了教訓兒子外,極少動手打妻女。蘇慧男上回看到秦明傑打女人,也是如今天打她這般打秦莞。

蘇慧男心虛道:“老爺爲何……無故發火……”說着說着,忽又硬氣了,含淚指責道,“你怎能如此打一個和你一起生活了這麼多年,又給你生兒育女操持家業的女人?”

秦明傑怒道:“你竟在外頭和安國公夫人爭買莊子,誰給你這麼大的膽子?”

蘇慧男暗暗鬆了口氣,又急問道:“此事與安國公夫人有何關係?我是受芳姐兒所託,要給她買莊子。我原想從那珠寶行手裡買了馮二太太的莊子,誰知有人偏要和我爭買,我出多少錢,她知曉後必要加價。我便問珠寶行老闆是誰在和我爭買,珠寶行老闆只說對方不讓透露身份。我便讓珠寶行老闆同那人說……說……是秦侍郎的側室要買這個莊子,讓那人別和我爭了。早知跟我爭莊子的是溫夫人,我早放手了。”

秦明傑仍是怒不可遏:“你得罪了溫夫人,還指望馮曙被馮公爺立爲嗣子?做夢!”馮世興出了名的怕老婆!

蘇慧男忙道:“妾身去給安國公夫人賠罪還不成麼?”

秦明傑恨得一拳砸在一張長條案几上:“來不及了。你爲何不早跟我說馮二太太那副嘴臉?便是你沒得罪了溫夫人,馮二太太也早把她得罪狠了。安國公的爵位,馮曙是不用想了。只可惜連累咱們將女兒說給馮家二房那樣的窮家破戶!”

蘇慧男忙道:“怎麼會?到底馮曙是馮公爺的親侄兒,又是馮家嫡系長孫,若是立嗣,非他莫屬。”

秦明傑卻道:“你一個婦道人家,懂什麼?如今蓉姐兒親事已定,無故退親萬萬不可,只是嫁妝決不能給那麼多。需比着馮家的聘禮,給她重新備嫁妝。”事已至此,他只能及時止損了。

“什麼?”蘇慧男呆住了。她心頭很快轉過無數念頭。自己的女兒決不能受委屈,大不了暗中告知馮二太太,哪怕是借也要多借些聘禮來。

只要蓉兒手裡的錢財多,一切就都還有轉圜的餘地。有錢能使鬼推磨,只要錢財用得地方巧妙,便是買不通溫夫人,莫非還買不通馮家族裡的長輩?只要長輩們一致勸說馮公爺過繼馮曙,也難保馮公爺不會聽從。

只聽秦明傑又道:“算了,蓉姐兒的親事你不用插手了,後頭的事交給太太辦。”

蘇慧男一時目瞪口呆。

……

留各莊的羅家近來喜事連連。先是女兒在一次走親戚時,被威遠侯看上,進侯府做了貴妾。後來安定府羅家那邊又派了人來尋,說羅家子孫不可流落在外,叫他們回去拜宗祠、祭祖先、入族譜,這些年各房該得的月錢,族裡也要補發給他們。往後他們在安定府生活也好,繼續留在留各莊也罷,都隨他們去,只是要跟族裡多多聯繫,莫在如從前那般,跟族裡斷了來往。於是,羅二郎攜妻兒跟隨兩位族兄,喜氣洋洋回鄉祭祖去了。臨走前還發賣了一個女奴。

這些都是胡喜梅告訴楊雁回的,不過這些不用刻意打聽,留各莊的人都知道。

至於楊家這邊,楊鴻名譽倒是無損。用二黑孃的話說———“大鴻那孩子是大家夥兒看着長大的,任誰也不信他會做這種事。羅家那麼下作,誰知道會做出什麼來。”

楊雁回近來最掛心的倒不是羅家,而是大哥的傷勢。她拿着銅鏡,對準楊鴻的臉,叫他自己照着看,然後扼腕長嘆:“大哥,你一定要把這張臉養好,破了相就太可惜了。村裡的小姑娘們,得少多少眼福啊!”

楊鴻:“……”

楊鶴忍不住道:“羅家人也太缺德了,不過就是想做一場戲,至於把大哥打成這樣麼?”

楊鴻正要反過來勸慰一把弟弟,卻又聽楊鶴道:“惹得青梅村多少小姑娘心疼啊。”

楊鴻:“……”這算是變相吹捧他麼?說得他好像比小妹還能招桃花一樣。他怎麼不記得青梅村有哪個小姑娘暗暗傾慕他?倒是有某個姑娘疑似傾慕楊鶴久矣,可惜這個粗枝大葉不通風月的弟弟一直不知道。

楊鴻伸手捏了捏妹妹的臉:“先別忙着取笑大哥,快來跟我們說說,準備何時進侯府呢?”

楊雁回笑道:“不如我借大哥裙帶一用,待大哥這張臉能見人了,咱們一起去吧?”

上一次從秦家回來,楊雁回一臉做夢一樣的神情,一直咯咯傻樂。閔氏也喜得什麼似的,逢人就說今兒遇到個真正的大貴人。

莊秀雲聞訊,特地跑來拉着楊雁回問了好些蕭夫人的事情,末了又說:“若你真進得了侯府,記得帶上我,我還想好好謝謝蕭夫人呢。”

“一定一定。”楊雁回的頭點得好像雞啄米。

不過閔氏知道輕重,每每提及她母女二人見過蕭桐,女兒還得了夫人賞的玉佩時,總要隱去蕭夫人在秦家打了個誥命,揚長而去之事———而且這誥命還是秦家的未來親家。這簡直就是照着秦家臉上也踩了一通啊!

在要不要跟鎮南侯府結交這件事上,楊鴻其實還是想走一下裙帶關係的——鎮南侯府的名聲比秦家和威遠侯府好多了,若非因着秦明傑是禮部堂官,他也懶得讓家人和秦家搭上關係。而且他總覺得雁回遇到的事很詭異很蹊蹺,蕭夫人到底是爲何一眼就看上他小妹了?他想弄弄明白。

幸而楊鴻的傷並不嚴重,將養幾日後,便已恢復的差不多了。

只是還不待楊雁回慶幸大哥的傷好,朝廷傳出噩耗——皇后駕崩。

大行皇后出自範氏一族,諡號文賢皇后。範皇后生前深得皇帝寵愛,帝后情深,所出長子六歲即被立爲世子,今上登基不久,即被改立太子。奈何今上正值年富力壯,範皇后卻因病崩於坤寧宮。

大康舉國居喪。敕諭天下:筵宴、音樂、嫁娶,官停百日,軍民一月,禁屠宰四十九日。

楊雁回聞訊,大感悲痛,恨不能抱着秋吟抹眼淚:“秋吟,我近期不能去侯府了。”這種情況,凡誥命等皆應入朝隨班,按爵守制。

楊鴻倒是頗高興,雖面上不顯,到底私下忍不住對弟弟道:“這時候賓天,到底大行皇后憐惜天下學子。”要是晚死二三月,他明年的童子試只怕考不成了。

……

忠烈侯別院。

俞謹白對皇室宗親一律無甚感覺,畢竟他一個都不認得,從感情上而言,他覺得他們死不死跟他完全不相干。

他慶幸近期會很清靜———雖然禁屠宰導致他近期可能不得新鮮肉食吃,但可喜的是,蕭桐近期是不能來了。就她那個二等侯爵和一品誥命的雙重身份,肯定要陪駕去皇陵。

非他不孝,實在是蕭桐太會小題大做了。俞謹白自認爲自己是很規矩很勤謹很健康向上的一個人,便是蕭桐不來,還有宋嬤嬤盯着,便是連宋嬤嬤都沒有的時候,他也沒胡鬧過,每日裡主要做的事情除了練武就是讀書。偏蕭桐還是不放心,隔三差五過來檢查功課、過問生活起居,然後雞蛋裡挑骨頭似的挑他的錯,有事沒事訓一通。他覺得蕭桐來別院的日子,總是那麼痛苦。

是日下午,一個身上無甚裝飾,只頭上戴着珠花銀釵,身着一襲素服的美婦人,乘一頂素色平頭小轎,來到別院。

兩個小廝趕緊將人迎了進來,宋嬤嬤見了這美婦人,亦是又驚又喜。

俞謹白見蕭桐這時候來了,又是吃驚,又是掃興:“姨……義母怎麼這時候來了?”

蕭桐聽他竟差點當着一衆下人的面叫她姨母,臉色當時就不好看了。

俞謹白心知差點闖禍,立時乖覺多了。

蕭桐直接往耳房內走去,面色凝重,只對他道:“跟我進來。”又吩咐幾個下人,“你們都去院子裡守着。”

俞謹白跟在蕭桐身後進入耳房,才進去,就見蕭桐隨手一扯,將身上一件素色大衣裳脫了,裡頭卻是一身大紅。再配上她紅潤的面色,發亮的一雙眸子,整個人平添許多喜氣。

眼見蕭桐要往榻上坐,俞謹白很識趣的遞了個石青靠枕過去,以期多多討好姨媽,以免她爲剛纔之事對自己發火。

蕭桐剛坐穩,俞謹白已經奉了一盞茶來:“乾孃一路辛苦,先喝杯茶潤潤喉。”

蕭桐接過來一氣喝了,這才長長舒了一口氣:“姓範的賤人終於死了!”

硬是比太醫預言的死期多撐了這許多日子,讓她又多等了好些日子。真是可惡!

她等到了原來的範太后死,又等到了範太后給皇帝從孃家挑的侄女範皇后死,一等就是這麼多年。機會到底是來了!

俞謹白只是問道:“這個時候,乾孃怎會來此?”

蕭桐道:“莫非還要我陪駕皇陵去給那賤人守孝不成?我前幾日就讓太醫來家診病了,早就報了身上不好。所以這回不用去!”

俞謹白覺得蕭桐是“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人前背後都不許他叫錯她一個字,可是怎麼她自己背後一直管大行皇后叫“賤人”?就不怕背後叫多了,人前也叫錯了去?

俞謹白忽又想起什麼,便問:“乾孃,孩兒聽說近來有言官彈劾你,說你當衆毆打誥命夫人,德行有虧,應當削去爵位。此事要緊嗎?乾孃有沒有上自辯摺子?”

蕭桐冷笑:“不就是秦明傑不滿意我在秦家動手打他親家,馮世端又不高興我打他老婆,各自找人彈劾我麼?兩個沒種的東西,我要是他們,我就自己彈劾我想彈劾的人。多大的事,還用得着我上自辯摺子,憑他們也配!”

俞謹白沒話說了。他早已習慣了自己有個這麼霸氣的姨媽。

蕭桐又道:“謹白,咱們該辦正事了。把你的心從楊雁回身上收回來,先替我好好辦差。”

俞謹白驚得差點栽倒在蕭桐面前:“乾孃是如何……知道她的?”

蕭桐仍是冷笑:“我想知道的事,自然有法子知道。你那點心思,休想瞞過我!”先唬住這小子再說。

俞謹白頓時對蕭夫人又佩服了好幾分。怪不得人家是忠烈侯呢,這種事都能查到。他連想查一下楊雁回近來遇到了什。麼事纔會說出那番話,都查不到。

“瞧你那點出息”蕭桐板着臉道,“不知道把心思用在正道上,整日裡胡想些男盜女娼之事。”

俞謹白不樂意了:“蕭夫人想讓我做什麼直說就是,何必把話說這麼難聽?你那‘正道’的意思,我清楚得很。只要對你老人家言聽計從,那就是我在走正道了。”

蕭桐拉下臉道:“什麼叫我讓你做什麼就直說?我是爲了我自己麼?”

俞謹白又沒話說了。

蕭桐道:“從明兒起,你想法子幫我打探範家、霍家、申家的消息。這三家都是門客衆多,但是深得信任的,也就是那幾個。我將他們的資料全給你,你幫我盯着這些人,最好能想辦法套一下口風。”她回京這麼些年,身邊得用的人,早被別人摸清了。還未被外人知曉的那幾個,都另有要緊任務。此事只能叫俞謹白去辦。這小子功夫好,腦子也靈光,又跟着師父在江湖上歷練過,想來打探個消息也不難。至於宮裡的情況,她自有辦法知道,就不用這小子去打探了,俞謹白也沒這個本事。

俞謹白在腦子裡又過了一遍蕭桐說的話。

範家自然是範皇后的孃家。她已經效仿範太后,從孃家侄女裡挑了一個做了太子妃。臨終前又從孃家挑了個侄女進宮,封了貴人。範家這吃相真是難看,恨不得世世代代把持大康後宮。

申家說的是申淑妃的孃家。雖說是帝后情深,但皇后年老色衰後,皇帝到底也有了新寵。申淑妃是申家庶出小女兒,申家這些年一步步敗落,如今上下仍能安享尊榮,全因申淑妃受寵。偌大一個家族,榮辱竟全系在一個柔弱的女孩兒肩上。申淑妃爲鞏固地位,也只得倚靠着申家另一個後臺——她嫡長姐,威遠侯府太夫人。

只聽蕭桐又道:“只要範貴人老老實實做她的貴人,申淑妃老老實實做她的淑妃,這兩個女人不要在無子的情況下肖想後位,也就算她們識趣了。”

俞謹白聽了蕭桐的話,心下便已猜到她的打算,忙問:“姨……義父知道你的打算麼?他……能同意?”

蕭桐美眸圓睜:“我要做什麼,還用得着他同意?”

俞謹白又沒話說了。

蕭桐又道:“事情要是辦砸了,別指望我去幫你提親。你小子有本事就去跟人家姑娘無媒苟合吧。”

俞謹白:“……”有這麼跟兒子說話的娘麼?

……

留各莊那邊最近又發生了一樁慘事。去了安定府的羅二郎夫婦,忽然身染怪病,一夜之間暴亡,只留下幼子無人照看。於是,族長做主,讓同族一對無子的夫婦收養了去。安定府那邊還派了人來,處理了羅二郎一家留在鄉下和京裡的產業,說是折成銀子帶回去,將來都留給羅二郎的幼子。

老太太出手果然狠辣!楊雁回聽胡喜梅說這些事時,冒出來的第一個想法就是———以後羅晚霞這個鐵板釘釘,硬的不能再硬的貴妾,卻是無孃家可靠了,只能一味倚靠着老太太,才能和秦芳分庭抗禮了。

對於羅二郎一家的遭遇,她連嘆氣都懶得嘆。那對夫妻逼死人命,賣良爲娼,如今也不過是以命抵命。

胡喜梅倒是頗爲感慨,道:“好好的一個羅家,眼看那日子也是過得紅紅火火,大房二房也都是兒女雙全,結果才這些日子,就家破人亡了。”

兩個女孩兒正說話時,秋吟忽拿着煮過的玉米棒子進來,說是楊鶴從外頭買回來的,叫帶過來給她兩個嚐嚐。

楊雁回道:“這時節的老棒子,我纔不吃。”

秋吟道:“這是纔下來的,是原先被雹子砸過的那些人家種出來的。二少爺正在那屋跟老爺、太太說這宗趣事呢,姑娘快嚐嚐吧。”

楊雁回瞧着那玉米個頭也不比她們收的小,只是玉米粒的顏色偏白一些,略大一些,也不知是因爲天生就長這個樣兒呢,還是因爲煮過才這樣。因想着那些人家未必能等玉米長老了才收莊稼,定是嫩的,便接過來咬一口吃了。只覺味道軟糯香甜,分外好吃。不由讚道:“真好吃,從沒吃過這麼美味的煮玉米。”

胡喜梅大感奇怪,接過另一個來,咬了一口,也覺美味無比。

秋吟又道:“二少爺說了,人家管這個叫‘糯玉米’。他今兒上午和原來的同窗進京去,看到西市街邊不少賣小吃的,都在賣這個。後來又一打聽才知道,如今是國喪期,京中官宦人家不敢屠宰,但也不願委屈了自個兒的嘴,於是又整出來一道極受歡迎的素菜,叫什麼———松仁玉米,就是用這種玉米做的。剛我在那屋還聽見太太說呢,這玉米才長了這麼些日子,就這樣大,要是能好好種養,還不得更大?明年咱們也闢出二十畝地來,種這個糯玉米。”

楊雁回不由道:“那個宅子裡的人發的玉米種,竟是這樣的好物。”

秋吟又道:“原來領過玉米種的人家說了,說發玉米種的人告訴他們,若他們不受災,這種子是不會發給他們的,說是這裡的土地雖然也很好,但還不是最適合的,要東三省那裡,才最出產量呢。”

楊雁回又唸叨起來:“這麼久了,就沒人摸清過那個宅子的底細麼?”她開始懷疑,那裡應該是某位權柄極高的官員別墅,所以才能很輕易的層層封口,讓別人極難查到。不過想來那位高官,應該是個極爲體恤百姓的。別人當官,都是對功名利祿有興趣,這位高官倒好,琢磨出這麼個利國利民的玩意。

秋吟道:“二少爺說是已有人着實按捺不住了,定要探個究竟,好些人仗着人多,法不責衆,便架了高高的梯子,又拋了繩索掛住牆頭,齊齊翻牆進去了。結果裡面就是個空空蕩蕩的宅子,一應傢俱擺設皆無,只有些花花草草長得不錯。倒是那株桃樹上留了一封書函,只說明年會有更有趣的種子發給大家種。”

楊雁回忍不住道:“奇哉!妙哉!世上竟有這等人物!”

胡喜梅笑問:“秋吟,你們二少爺買回來幾個玉米棒子?若是買得多,我討幾個帶回去。”

秋吟道:“買了十個呢,現還有剩的。”

楊雁回道:“快去拿來。”又笑對胡喜梅道,“快帶回去,給你的雙喜哥嚐嚐。”

胡喜梅便去掐她腰肢,道:“死丫頭,你又來混說。”

不一會,莊秀雲也來了,楊雁回便將自己手裡的玉米棒子掰下一截來,遞給她嘗。

莊秀雲卻吃得沒滋沒味,道:“這國喪期怎麼過得這樣慢。”

她還想當面去謝蕭夫人呢。

豈料楊雁回卻道:“秀雲姐,我知道你的心思,我是不敢去侯府了,我勸你也別去。”

如今中宮鳳位懸空,爭奪者激烈,朝堂也必然是暗流涌動。很明顯,鎮南侯府也參與進去了。

宮中有子嗣,有資格被立後的嬪妃,有一位薛宸妃。

這位薛宸妃與方家關係匪淺。

方天德之父在世時,方天德祖母將方家唯一一位庶出小姐養在身邊,是以,這位庶出的方小姐,自幼便與嫡長兄感情頗深。後來,這位侯府千金遠嫁安定府薛家,但仍與京城的鎮南侯府往來頻仍。但比之侯府,薛家門庭低微,不過是小官宦之家罷了。

不過現如今不一樣了,宮中誕下龍子的薛宸妃,便是這位方家姑奶奶所出。只是薛宸妃依舊不夠受寵,薛家雖地位大勝從前,卻也好得有限。

怪道上回蕭桐探親,要擺出那麼大的陣仗。這是擺明了告知世人,別忘了薛家還有方家這門親戚。方、薛兩家,並未因薛老太太是庶出,親戚情分便疏淡了。

衆人本以爲,薛宸妃的後臺是薛家,現在才知是方家。這麼強硬的後臺,想跟她搶後位的人,只怕要掂量掂量自己的分量。

只是如今形勢不明,方家便將意圖擺得這麼明顯。楊家這樣隨便哪個小官都可以捏死的人家,還是莫要這時候上趕着去結交爲好,誰知會不會惹點什麼麻煩呢。楊雁回覺得還是小心爲上。她再傾慕蕭桐,也最好等形勢明瞭以後再與她接觸。

不過楊雁回又擔心,等形勢大定後,蕭桐早忘了她了。嗚嗚嗚,怎麼可以這樣?她是不是太杞人憂天了呢?或許這時候去了也沒什麼?畢竟楊家是任誰都不會放在眼裡的小角色……可是爲了自家安全,寧可小心謹慎一些方好。

因爲太過左右搖擺,始終拿不定主意,楊雁回在整個國喪期,大部分時候都是一副表情沉痛的模樣。

第1章 楔子上·紅顏薄命第163章 救人第88章 訴悲苦母女生陰謀第140章 農家女倒嫌官家子第283章 大禮第74章 密謀第3章 重生後的新家第80章 罵周氏雁回砸家宴第186章 洞房第9章 誤會第213章 家法第188章 方家第155章 演戲第102章 小兒女大鬧元宵節(三)第174章 壽禮第195章 請柬第153章 看戲第286章 父子第233章 不平第116章 欲遠遊河畔惜別離第267章 開審第234章 道別第35章 負荊請罪第296章 真相第245章 前夕第283章 大禮第297章 問責第177章 歸來第234章 道別第258章 剖白第268章 捱打第197章 路窄第45章 侯府秘辛第50章 沒關係第294章 殺戮第216章 生日(上)第143章 疑慮第84章 鬥惡婦閔氏逞英豪第25章 上學記第272章 恩愛第175章 無題第70章 繼續看戲第2章 楔子下·飛來橫禍第159章 堵人第189章 重生緣第160章 合作第218章 逼問第211章 商議第292章 □□第160章 合作第102章 小兒女大鬧元宵節(三)第213章 家法第239章 瑣事第115章 告忤逆楊鶯禍臨頭第280章 操心第51章 苦肉計第66章 看戲去第262章 大哥第252章 詭計第173章 疑問第99章 迎新春智計驅大伯第216章 生日(上)第157章 成全第141章 楊雁回巧遇穆振朝第18章 待客第30章 婉轉相勸第135章 見仇人雁回急避劫第276章 往事第175章 無題第231章 約會第282章 心結第218章 逼問第17章 姨媽帶來的消息第28章 志向第193章 懶起第120章 焦師孃求親聘兒婦第81章 楊家女初會狠羅娘第271章 拒絕第108章 苦閔氏無端遭人忌第307章 番外一第252章 詭計第95章 皇后崩萬民齊服喪第26章 受傷第21章 閨蜜的遭遇(下)第31章 趣聞第110章 鬥官差雁回誓護母第9章 誤會第138章 憂愛女閔氏急定親第22章 暗算第147章 敗露第183章 新年第55章 熱鬧第95章 皇后崩萬民齊服喪第83章 施巧計巧入公侯府第234章 道別第308章 番外二第31章 趣聞第75章 桃花朵朵開(上)第18章 待客
第1章 楔子上·紅顏薄命第163章 救人第88章 訴悲苦母女生陰謀第140章 農家女倒嫌官家子第283章 大禮第74章 密謀第3章 重生後的新家第80章 罵周氏雁回砸家宴第186章 洞房第9章 誤會第213章 家法第188章 方家第155章 演戲第102章 小兒女大鬧元宵節(三)第174章 壽禮第195章 請柬第153章 看戲第286章 父子第233章 不平第116章 欲遠遊河畔惜別離第267章 開審第234章 道別第35章 負荊請罪第296章 真相第245章 前夕第283章 大禮第297章 問責第177章 歸來第234章 道別第258章 剖白第268章 捱打第197章 路窄第45章 侯府秘辛第50章 沒關係第294章 殺戮第216章 生日(上)第143章 疑慮第84章 鬥惡婦閔氏逞英豪第25章 上學記第272章 恩愛第175章 無題第70章 繼續看戲第2章 楔子下·飛來橫禍第159章 堵人第189章 重生緣第160章 合作第218章 逼問第211章 商議第292章 □□第160章 合作第102章 小兒女大鬧元宵節(三)第213章 家法第239章 瑣事第115章 告忤逆楊鶯禍臨頭第280章 操心第51章 苦肉計第66章 看戲去第262章 大哥第252章 詭計第173章 疑問第99章 迎新春智計驅大伯第216章 生日(上)第157章 成全第141章 楊雁回巧遇穆振朝第18章 待客第30章 婉轉相勸第135章 見仇人雁回急避劫第276章 往事第175章 無題第231章 約會第282章 心結第218章 逼問第17章 姨媽帶來的消息第28章 志向第193章 懶起第120章 焦師孃求親聘兒婦第81章 楊家女初會狠羅娘第271章 拒絕第108章 苦閔氏無端遭人忌第307章 番外一第252章 詭計第95章 皇后崩萬民齊服喪第26章 受傷第21章 閨蜜的遭遇(下)第31章 趣聞第110章 鬥官差雁回誓護母第9章 誤會第138章 憂愛女閔氏急定親第22章 暗算第147章 敗露第183章 新年第55章 熱鬧第95章 皇后崩萬民齊服喪第83章 施巧計巧入公侯府第234章 道別第308章 番外二第31章 趣聞第75章 桃花朵朵開(上)第18章 待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