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閨蜜的遭遇(下)

21閨蜜的遭遇(下)

那文正龍結束外地的生意,專心打理京中產業,原來不過是因爲外地生意越來越慘淡,這才賤價出售給了旁人。京中的產業也是每況愈下,不過是收支平衡罷了。那文正龍還要大手大腳往妓院撒銀子,哄着窯姐兒開心,更是叫文家的經濟狀況雪上加霜。

文父早年還算有些雄心壯志,現如今他自己都變得好吃懶做,更別提管教兒子了。文母只管眼前有吃有喝,有兒媳婦伺候,全不去想日後的生活。是以,越發將文正龍縱得沒邊兒。

即便如此,文家氣數也沒有全盡了。文家京中的鋪子撞大運,一連接了幾筆賺錢的生意。可那文正龍既不想着擴大經營,也不想着積攢銀錢,反倒是往家裡又擡進了兩個美妾。

秀雲初時氣不過,也跟丈夫抱怨過幾句,誰知一開口,話沒說幾句,竟被文正龍一腳踹了過去,指責她善妒,耽誤夫家開枝散葉。

文正龍的種種荒唐行跡,文父全然不管不說,還暗中扒灰,與那窯姐兒好上了。秀雲無意間撞見後,嚇得六神無主,根本不知該如何是好,只得裝作不知道。

文母更是可笑,說男人三妻四妾才顯得有身份有地位。殊不知,滿縣城的人都在背後恥笑文家呢!那兩個妾全是窯姐兒出身,有什麼可顯擺的?

自從兩個美妾相繼進了門,秀雲的日子愈發艱難。丈夫、公公全護着那兩個妾,婆母又素來不喜她,她在家中全無立足之地。

前些日子,發生了一樁更叫人氣憤的事。

秀雲的嫁妝裡,有一支鎏金嵌寶雀屏釵,釵尾簌簌垂着幾粒小小的玉珠。她的嫁妝首飾裡,有六套銀首飾,兩套金首飾。但最得她心的,還是那支單獨的鎏金嵌寶雀屏釵。那上頭點綴的蜜蠟、碧璽、瑪瑙,雖說都很小,但成色甚是不錯。

可這支釵子在兩個妾進門後,秀雲只戴了一次,便莫名其妙不見了。初時,衆人只說沒看到,可有一次,秀雲經過先進門的姨娘屋裡時,分明從大開的窗子裡看到那姨娘在往自己頭上戴那支髮釵。

秀雲大怒,當即推門而入,劈手從那姨娘的髮髻上將釵子拔了下來。她原本嫌棄勾欄院裡出來的女人髒,平日裡話也不大跟她們說。若非逼急了,是萬萬不會跟這樣的女人動手動腳的。

那姨娘先是怔了一下,但很快便哭嚷着說秀雲欺負她,搶她嫁妝,直嚷得左鄰右舍都來看熱鬧。

秀雲分辨了幾句,說這是自己的嫁妝首飾。可她聲小氣勢弱,又不會撒潑,實在鬥不過那姨娘。

那姨娘眼見人多了,越發撒起潑來,扯亂了頭髮,在地上哭着打滾,還說那髮釵是從前的恩客送的,秀雲仗着自己是正室,便要搶她賣肉換來的東西。

彼時,文正龍和二姨娘陪着文母去廟裡上香了,公公去聽戲了,家裡並無其他人。秀雲眼瞧着分辨不過,也沒人可以爲她做主,便拿着髮釵要回自己屋裡。

誰知那姨娘是個十二分貪心的,既已得手的好東西,便萬萬不肯放過,眼見秀雲要回屋,她竟從地上一躍而起,去搶秀雲的髮釵。還嚷着說:“我若真偷你東西,爲何不將你的首飾全偷來,獨獨看上這一件最不值錢的?你別打量我身份低微,就可勁兒作踐我。你賴我偷東西,我還說你偷東西呢!你這副耳墜子,分明就是偷我的。”

她一邊說,一隻手扯着秀雲頭發不讓她走,另一隻手便去搶秀雲的髮釵。秀雲不肯鬆手,那女人便從秀雲頭發上扯下一支簪子,戳她手背,還嚷着說:“叫你偷東西,看你還敢用這髒手碰我的東西。”

幸好街坊鄰居們看不過眼,上去將她攔下,秀雲的手纔沒被戳狠了,只留了幾處淺淺的傷痕。

一個鄰居大嬸斥責那姨娘道:“你沒進這家門時,我就見秀雲戴過這釵。”

那姨娘脖子一梗,道:“我可沒見過。興許她是有個和我差不多的,這支分明就是我的。”

一個年輕媳婦也上前道:“秀雲抱我家小子逗着玩時,被我家小子從頭上拔下這支釵來玩,不小心摔在了街門前的大青石上。那鎏金釵上便多了一條劃痕。這支釵是不是秀雲的,拿給大夥看看,有沒有劃痕。”

那姨娘這纔沒了話,只坐在地上嗚嗚哭,說別人都瞧她不起,合着夥的欺負她。

恰在此時,文正龍等人回來了,文父也從戲園子裡回來了。結果發現家裡滿滿當當擠了一院子人,衆人有笑的,有氣的,有冷眼看熱鬧的。

文正龍等人便問是怎麼回事。一衆人都看不過那姨娘所爲,便七嘴八舌將事情始末告知了文正龍。

那姨娘卻悄悄捋順了一把青絲,坐姿也變得婀娜裊繞了,拿着帕子,輕輕拭淚,哭得悽悽切切,口中只道:“相公,他們都欺負我,誣賴我。你贖我出來時,我便說過,便是從良了,人家也不會拿我當人看。”

文正龍一陣心痛,連忙上前扶起小妾:“秋娘,你莫哭,一切都有爲夫替你做主。”回頭瞧了一眼哭喪着臉的秀雲,他不由一陣厭煩,便劈手將那雀屏釵奪了過來,“你做姐姐的,就不能大度點?沒有半分正室該有的氣度。她既喜歡,你便給她戴幾天玩玩,有什麼大不了的?”言罷,便將那髮釵向小妾遞過去。

瞧熱鬧的左鄰右舍皆是目瞪口呆,各個心道:好不講理的蠢物,有那麼好的娘子不知珍惜,反對個無情無義的婊\\子情深意重起來了。

秀雲氣急,沒想到丈夫竟已偏心到了如此地步,原本一直溫柔順從的她,竟也暴發了一次。不待小妾接過髮釵,她受傷的手在文正龍眼皮子底下晃了一下,便已重新奪回髮釵。

文正龍一怔,沒想到妻子竟敢違逆自己的意思。秀雲卻滿含怨恨地瞧着他:“我只有一個兄弟,哪裡來得青樓娼妓做我妹子?我可不敢認這樣的妹子,免得辱沒家風。”

文正龍聞言大怒,擡手給了秀雲一耳光,直打得她眼冒金星,俏臉紅腫。秀雲當衆捱打,又羞又怒,捂着臉跑進了屋,再不肯出來。

文家人這才揮手驅散看熱鬧的人羣。衆人都走遠了,還能聽到文正龍站在院裡罵秀雲:“你這臭婆娘,還不將房門打開?看我今日不好好教教你做媳婦的規矩!招了這麼多人來看家裡的笑話,你還有理了,你還發起脾氣了?真是丟人背興,丟人背興!”

當夜,文正龍又將秀雲打了一頓。秀雲死死護着頭臉,這纔沒傷在外邊。許多鄰居被秀雲半夜的慘叫聲驚動了。可男人打老婆是人家的家事,他們再看不過眼,又能如何?

這事很快在縣城裡傳遍了。因親眼見到實情的人不少,大家說起這事來,便跟說書似的,將當時的場景說的活靈活現的。

秀雲深感在夫家待不下去了,本想一根繩子吊死算了,可又念及家中老父老母和幼弟尚在,便打消了尋死的念頭。趁着家裡過廟會的日子,她便一大早就悄悄離了夫家,回了青梅村。

秀雲在孃家住了好幾天,既不提回婆家的事,也不見文家人來接。莊山和夫婦便問她到底何事,秀雲知道這事定然是瞞不過的,便哭着告知了父母實情。

莊山和氣得差點當場暈厥,莊大娘也是摟着女兒哭了一場又一場。小石頭不知道發生了何事,也是嚇得嗚嗚直哭。一家人好不淒涼。

莊大娘認爲,女兒既已經出嫁,便是別人家的人了,即使過得這樣慘,孃家又能如何?想想哪天文家若來將女兒接了去,女兒便要接着給人糟踐,她便六神無主。

想來想去,莊大娘便對莊大爺道:“秀雲爹,咱們族裡人多,不像那文家人丁單薄。你是族長,族裡人還能眼看着你的女兒讓人欺負成這樣?倒不如你帶着人打上門去,也好讓那文正龍知道,咱們秀雲孃家有人!”

村裡人家,女人在婆家受氣受狠了,孃家人打上門去,又不是沒有的事。

莊山和一口就否決了這個提議,他道:“我若是個尋常人也算了,可我既是里正,又是族長。我若帶着小輩們去跟人家鬥毆,像個什麼樣子?”

“那……那就看着咱們秀雲讓人作踐死?”莊大娘話音未落又抹起了眼淚。

莊山和嘆息道:“我若不是莊氏一族的族長,便讓秀雲跟那畜生和離。就算日後嫁不出去,我養着我閨女便是。可……”

可他是莊氏一族的族長。

若誰家有被休棄或者與丈夫和離的女兒,滿門滿族的人,都要被人戳脊梁骨呀!他既已是族長,又怎能因自己的女兒,讓莊氏一族蒙羞?

莊大娘被莊大爺的話嚇到了,忙道:“就算你不是族長,咱們秀雲也不能和離。若要女人和離,還不如要女人去死呀!”

老兩口爲了女兒的事,思來想去,竟想到了一個在楊雁回看來,簡直爛的不能再爛的主意。那主意不僅爛,而且沒用。

莊山和既不願意在族人面前丟面子,讓人恥笑他護不住女兒,也不願惹得族人暴怒,爲了他的家事拉幫結夥兒抄傢伙打進縣城裡。便只悄悄請了楊崎來商議此事。

楊鴻年齡小,輩分也小,但莊大爺就是看重這小子,到了楊家後,看到楊鴻也在,便連他也叫上了。

莊大爺要做的事很簡單。他想讓楊家兄妹與秀雲姐弟倆認了乾姊妹。他總覺着,秀雲在婆家受氣,定然與文家人不將秀雲孃家放在眼裡有關。

秀雲孃家,除了老父就是幼弟。若是有其他兄弟可依仗,秀雲也不至於受這些閒氣。若是拜了這乾姊妹,秀雲也算是有得力兄弟的人了。且還能讓秀雲管楊鴻楊鶴的舅父舅母也喊上一聲“舅舅、妗子”。

閔家離縣城近,秀雲若再受氣,閔家的兩口子若是得訊,也好管一管。若不然,那兩口子再看不過眼,和文家非親非故的,也不好置喙人家的家事。

楊崎楊鴻都道,此事萬萬不可。

莊山和原本與楊崎的父親楊勝平輩論交,楊崎平日裡還要管莊山和喊一聲“叔”。若在以前,孩子們亂叫也就算了,可現如今真要拜個乾姊妹,那就等於是正式亂了輩分。

莊山和卻說,兩家本就不是血親,這麼做也沒什麼。若楊家的幾個孩子真與秀雲姐弟倆拜了乾姊妹,以後楊崎反到還長一輩。

楊家受過莊家的恩情,楊崎不敢輕易拂逆莊山和的意思,可又覺得此事實在不妥。莊山和倒也不急着逼他們同意,只叫他二人回去想想再說。

因此,楊家人便商量起此事可行與否。最後,楊崎和閔氏還是同意了莊大爺的意見,並商定好,翌日便讓閔氏回孃家一趟,告知兄嫂這樁事由。待日後文家接了秀雲回去,叫兄嫂多照拂着些秀雲。

知道事情原委後,楊雁回忍不住,將心頭那個想法說了出來。小小的女孩兒,目光那樣堅決凌厲:“莊大爺想的法子,根本沒用。他這也不肯,那也不肯,無非就是太心善,太講理。文家欺負的就是這樣的人家。如若不然,他們怎麼不去找個潑皮求親,娶個潑皮無賴的女兒來欺負?要我說,那樣的人家,還跟他們耗什麼?秀雲姐正值青春韶華,哪能將大好人生就此葬送,倒不如趁着年紀輕輕,與文正龍和離爲好!”

在楊雁回看來,莊山和實在是個好里正,好族長,但卻只是半個好爹。竟然因着自己的身份,情願不管女兒。

在青梅村久了,她很瞭解鄉野民風。有些事若是逼急了,或者情緒被拱起來了,全村人一起跟別個村鬧起來的事,也不是沒有的。

上個月,青梅村一個姓焦的半大小子,跟北柳村一個姓柳的半大小子打了一架。結果事情越鬧越大,發展到青梅村全村的半大小子,和北柳村全村的半大小子打了一場羣架。

最後,各家小子被各家爹孃揪着耳朵拽回了家,幾乎各個都捱了頓結結實實的板子。凡是在焦師父的拳房練拳的弟子,若有參加這次羣毆的,得挨兩頓板子。因爲,爹孃教訓過了,焦師父那裡還要再教訓一頓。

但事後,誰家爹孃不在人前顯擺自家兒子有種,將北柳村的孩子打得落花流水!

莊山和本可利用自己的身份,爲女兒討還個公道。可他偏偏就是不肯這麼幹!

哎,包子後頭,總有狗跟着呀!

閔氏聽了女兒的話,不由氣急,深覺自己將女兒縱得沒邊兒了。小小年紀,竟如此膽大包天,說出這樣的話來。她當即便將楊雁回趕回閨房,並罰她練習女紅針法,到子時才許睡覺。

楊雁迴心中暗暗叫苦。心說,舒坦日子過久了,她果然就忘了“謹言慎行”四個字怎麼寫了。哪能這麼急吼吼的就說出自己的想法呀?

待楊雁回拿了針線作活,閔氏又深悔罰得重了。畢竟是晚上,女兒還小,做這麼久的針線活兒,將眼睛熬壞了可怎生是好。何況她笨手笨腳的,這一晚上下來,還不知要在手指頭上扎幾個針眼呢……

是以,大約戌時三刻時,閔氏來到女兒房裡,又將女兒教訓了一通:“這種話怎能亂說?常言道,寧拆十座廟,不破一門親。你女孩兒家家的,幸好是在家裡說說。要是給外頭的人聽到傳了出去,看你將來怎麼找婆家?再者說了,你怎知道那文正龍日後不會改了?誰年輕時沒做過幾件荒唐事?難保他日後不會和秀雲夫妻恩愛和美。這些事,既有做長輩的在,就輪不到你操心。”

她一邊訓斥,又一邊在楊雁回屋裡多點了幾盞清油燈。

楊雁回不由心中一動。

聽閔氏這意思,只是擔心她的話若被傳了出去,壞了名聲罷了,倒未曾怪她沒有從一而終的貞潔烈婦之德。不過,娘她心善,還想着文正龍興許能改。

其實何止閔氏這麼想,怕是多半心軟心善的女人,都是這麼想的。倘若婚姻不幸,便忍了心酸,嚥了眼淚,只盼着丈夫能早日回頭。

可是,文正龍已經那般待秀雲了,他能良心發現浪子回頭麼?就算真有那麼一天,那要等多久才能等到他回頭?十年,還是二十年?從妙齡到中年,從中年到白髮,只爲了等那樣一個男人回頭,值得嗎?在日日等待的悽惶無望的歲月裡,秀雲姐姐受的苦又有誰來補償?

倘若秀雲姐也和秦莞一樣,是個薄命的,還來不及等到熬出頭的那一天,便也香消玉殞了,那豈不是白等了?

沒有誰比現在的楊雁回更瞭解在世時的秦莞了。

她看到蝴蝶會想拿美人團扇去撲。看到蜻蜓低飛,會想着去追。看到外頭春光大好,便會想着去摘幾枝桃花剪幾枝柳條來插在瓶兒裡。還會想着要去郊外遠足踏青。

但她從來沒做過這些。

秦明傑喜歡楚楚可憐文靜嫺雅的女子。

她要麼是好興致被人破壞了,不再想做這些,要麼是身爲閨閣千金,不能去做這些。更多的時候,是爲了裝文靜嫺雅討父親歡心,不好去做這些。

可是,她從來都不能討秦明傑歡心,甚至換不來他多一分的關注。

現在想想,那時候的自己多傻呀。她想做的事,有什麼不對嗎?分明都是一些美好又再普通不過的事啊。

如今方知,世人的偏見、冷眼、誹謗、薄待,在似水流年面前,在生死麪前,都那麼淺,那麼淡,那麼無足輕重。

秦莞臨死前想得便是,若有來生,一定要瀟灑恣意的活着。

如今,她藉着楊雁回的身子換來重生,換來心心念唸的好日子,便越發對上蒼感恩戴德,越發珍惜這生活。

只是,她着實不忍心看着秀雲這樣一個眉眼帶笑,性情溫善的女子,再傻傻的去忍受那許多的磨難。何況她們也算同病相憐————好端端的嫡系,卻叫妾欺負。

若秀雲也死過一次,便會知道,她其實本可以不忍受這些。

想及昨夜種種,楊雁迴心頭千迴百轉,一時坐在牀頭髮怔。秋吟連聲叫道:“姑娘,姑娘,你怎地發起愣來了?不起了?”

楊雁回這纔回過神來,忙道:“這就起來了。”

楊雁回開始穿衣裳,秋吟便去給她打水洗漱、疊被窩。

這時候,忽聞外頭傳來於媽媽的聲音:“老爺,太太,老張頭來了。”

楊雁迴心說,這老張頭不是隻管看着魚塘麼?怎地這時候來了?她將衣裙整理好,來到窗邊,一邊細細梳理自己一頭黑瀑般的頭髮,一邊聽老張頭對閔氏說事。

閔氏正在葡萄架下,拿着剪子將葡萄藤剪了,摘了葡萄放在手邊的籃子裡。那一嘟嚕一嘟嚕半紫不紫的葡萄,看上去十分討喜。

見老張頭兒氣喘吁吁的來了,她便將籃子放在石桌上,離開了葡萄架,問老張頭兒:“趕路這麼急,可是有什麼事?”

老張頭兒回道:“太太,魚塘又出事了。”

閔氏一驚:“什麼?”

第26章 受傷第140章 農家女倒嫌官家子第132章 楊小妹話本抒相思第125章 村婦妝出花浴堂第128章 犯小人太監進讒言第279章 計策第239章 瑣事第297章 問責第180章 請罪第254章 仁義第263章 乞求第248章 避難第120章 焦師孃求親聘兒婦第233章 不平第16章 表姐的心思第14章 偷魚少年第273章 未歸第48章 危機解除第196章 赴宴第49章 揍他第268章 捱打第10章 憂煩第301章 心願第247章 哀痛第35章 負荊請罪第204章 和好第45章 侯府秘辛第259章 告狀第135章 見仇人雁回急避劫第100章 小兒女大鬧元宵節第252章 詭計第252章 詭計第96章 俏小姨問診聞喜訊第237章 變故(三)第273章 未歸第92章 起變故惡人強入局第35章 負荊請罪第83章 施巧計巧入公侯府第181章 說親第164章 來信第200章 惹禍第262章 大哥第113章 三姐生恨大義滅親第18章 待客第282章 心結第107章 崔姨媽細說楊家女第187章 尷尬第4章 長兄長嫂第75章 桃花朵朵開(上)第251章 質問第193章 懶起第177章 歸來第63章 故人·往事(上)第186章 洞房第158章 攔路第212章 盯梢第13章 如意算盤第272章 恩愛第138章 憂愛女閔氏急定親第306章 終章第288章 懇求第191章 往事第138章 憂愛女閔氏急定親第103章 小兒女大鬧元宵節(四)第62章 賞賜第24章 對頭第14章 偷魚少年第182章 年禮第209章 齟齬第166章 痛毆第92章 起變故惡人強入局第203章 家法第143章 疑慮第147章 敗露第121章 焦雲尚情急爭鶯妹第45章 侯府秘辛第125章 村婦妝出花浴堂第192章 正事第233章 不平第52章 力氣活第265章 對策第264章 清淨第50章 沒關係第131章 情公子邂逅俏佳人第25章 上學記第39章 舊園遇故交(下)第223章 反擊第92章 起變故惡人強入局第163章 救人第23章 蕙質蘭心第150章 留信第24章 對頭第43章 錯過第156章 賢婦第94章 妯娌相逢夫人動粗第211章 商議第215章 歡心第13章 如意算盤第174章 壽禮第67章 好戲開鑼(上)
第26章 受傷第140章 農家女倒嫌官家子第132章 楊小妹話本抒相思第125章 村婦妝出花浴堂第128章 犯小人太監進讒言第279章 計策第239章 瑣事第297章 問責第180章 請罪第254章 仁義第263章 乞求第248章 避難第120章 焦師孃求親聘兒婦第233章 不平第16章 表姐的心思第14章 偷魚少年第273章 未歸第48章 危機解除第196章 赴宴第49章 揍他第268章 捱打第10章 憂煩第301章 心願第247章 哀痛第35章 負荊請罪第204章 和好第45章 侯府秘辛第259章 告狀第135章 見仇人雁回急避劫第100章 小兒女大鬧元宵節第252章 詭計第252章 詭計第96章 俏小姨問診聞喜訊第237章 變故(三)第273章 未歸第92章 起變故惡人強入局第35章 負荊請罪第83章 施巧計巧入公侯府第181章 說親第164章 來信第200章 惹禍第262章 大哥第113章 三姐生恨大義滅親第18章 待客第282章 心結第107章 崔姨媽細說楊家女第187章 尷尬第4章 長兄長嫂第75章 桃花朵朵開(上)第251章 質問第193章 懶起第177章 歸來第63章 故人·往事(上)第186章 洞房第158章 攔路第212章 盯梢第13章 如意算盤第272章 恩愛第138章 憂愛女閔氏急定親第306章 終章第288章 懇求第191章 往事第138章 憂愛女閔氏急定親第103章 小兒女大鬧元宵節(四)第62章 賞賜第24章 對頭第14章 偷魚少年第182章 年禮第209章 齟齬第166章 痛毆第92章 起變故惡人強入局第203章 家法第143章 疑慮第147章 敗露第121章 焦雲尚情急爭鶯妹第45章 侯府秘辛第125章 村婦妝出花浴堂第192章 正事第233章 不平第52章 力氣活第265章 對策第264章 清淨第50章 沒關係第131章 情公子邂逅俏佳人第25章 上學記第39章 舊園遇故交(下)第223章 反擊第92章 起變故惡人強入局第163章 救人第23章 蕙質蘭心第150章 留信第24章 對頭第43章 錯過第156章 賢婦第94章 妯娌相逢夫人動粗第211章 商議第215章 歡心第13章 如意算盤第174章 壽禮第67章 好戲開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