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好戲開鑼(下)

楊雁回此話一出口,連閔氏都驚奇了。女兒上回竟不是第一次見到這秦太太?怎麼先前沒聽她說?

葛倩容也奇道:“我實在不記得楊姑娘了。這倒是我失禮了。”

楊雁回便道:“也算不得失禮。秦太太那時可沒瞧見我。”

“這就奇了”葛倩容問道,“爲何你見過我,我沒見過你呢?”

閔氏也納罕道:“莫說秦太太了,我心下也覺得奇怪。”

楊雁回十分狡黠,偏不肯說,只是對葛倩容道:“這個我不好直說。我怕這話會衝撞了秦太太,秦太太和娘聽了我的話,要生氣哩。”

葛倩容便笑道:“直言無妨。”又對閔氏道,“楊嫂子,你這個女兒倒是快人快語。你就饒她今日這一遭吧。”

閔氏這纔對女兒道:“還不趕緊回秦太太的話。”

楊雁回這才道:“那已是四年前的事了。我記得有一回,娘帶我去了西市。後來,娘進了一家布莊看布料,我因覺着無聊,就自去外頭看那吹糖人的。結果就瞧見了三個人。有一個面相很刻薄的俗婦,還有一個長得十分粗俗的漢子,另一個,就是太太你了。你們三個一邊走一邊爭執。

當時,太太也還是個小姑娘呢。瞧那樣子,急得都要哭了,拉着那一男一女說,‘姐姐在秦府本就過得不易,如今又病着,你們不能再去添亂了。我已將娘偷偷給我的首飾當了,說好了的,銀子給了你們,你們就再也不去找姐姐了,爲何剛接了銀子就反口?大哥,你是做哥哥的,怎能如此狠心逼迫自己的親妹子’。後來……”

閔氏聞言,一時又有些驚慌,生怕衝撞了秦太太。她不記得雁回以前對她說過這事,或許是雁回看到了,卻沒告訴她,也或者告訴她了,她早就忘了。她往常帶着雁回進京,一個看不住,雁回就要亂跑,直到今年才改了這毛病。因而並未懷疑女兒話中真假,只是急道:“你那時才幾歲?或許記錯了。”

楊雁回當然不會記錯。

葛倩容後來因爲執意勸阻兄嫂去秦家找葛氏要銀錢貼補家用,還被大哥甩了兩耳光。便是如此,她眼看着無法阻止兄嫂進秦家的門,依舊遮遮掩掩跟了進去,只爲阻止兄嫂再做出什麼叫姐姐爲難的事。

彼時,葛氏的病勢已經日見沉重了。秦莞常在病榻前侍疾,自然也就見到了葛氏兄嫂蠻不講理問葛氏要月例銀子貼補家用的事。待那兩口子走了,葛氏問妹妹的臉是怎麼一回事,葛倩容這才道出實情。想來她那時對兄嫂還未絕望,否則也不會上了這樣的惡當。

如今四年過去,只要楊雁回能大致說清那麼一樁事,葛倩容便不會有疑心。其實連葛倩容自己都不能將當時的情形,一句話不錯的說出來了。

果然,葛倩容並未懷疑什麼,只是淡淡道:“後來的事,不必再說。難爲這些年過去,你竟還記得我。”

楊雁回道:“起初也並未認出來,只是覺得秦太太面善,是今兒個又見了,纔想起來的。”

葛倩容心下思量,所以這個小姑娘是因爲同情她,纔要幫她?原因就這麼簡單?

眼見葛倩容並未惱羞成怒,閔氏這才暗暗鬆了口氣。心說,這秦太太人倒是不壞,一番遭遇也着實可憐。只是女兒今兒個真是不省心!

楊雁迴心下也是暗歎,若葛氏能強硬一些就好了。只要她活着一天,她就是正經的秦家太太。只要她肯爲妹妹做主,葛倩容也不至於落到後來那麼淒涼的境地。

只聽葛倩容道:“楊姑娘爲人直爽,有話說話,我私心裡是喜歡的。只是我少不得要勸你一勸,楊姑娘往後說話還是留心些好。”倘若楊雁回今日遇到的不是她而是別的官太太,這樣一番揭人家醜的事說出來,誰知道會發生什麼事呢。

楊雁迴心說,要是換了別人,她也不會這樣肆無忌憚呀!

閔氏忙對女兒道:“還不快謝過秦太太提點。”

楊雁回立刻乖乖道:“秦太太說的是,雁回都記下了。方纔和秦太太說的那些話,再不會對第四人說起。”

葛倩容微微一笑:“楊姑娘果然心思通透。”

說是枳棘叢中,非棲鸞鳳之所。又有什麼用?她就算真是鸞鳳,還不是必須待在枳棘叢中?這樣的話傳出去,只會給楊雁回和她自己平添麻煩罷了。

……

榮錦堂裡,秦蓉、秦菁也來了。在秦英的帶領下,兄妹三人俱都直挺挺跪在老太太面前給蘇姨娘求情。眼見丈夫跪下了,英大奶奶也只得跟着跪下了,只是口中卻並未說出什麼求情的話。

對羅氏來說,這實在是一種變相的施壓。滿府的少爺、小姐,俱都是蘇姨娘所出,她總該給蘇姨娘留些體面纔好。

羅氏看着她這幾個名義上的孫子孫女,心中愈加不快。她往常萬事不理,到底還是變相縱着蘇慧男了,縱得她翅膀硬了,靠着兒女想和她分庭抗禮呢。

羅氏忽問秦蓉:“不是叫你在房裡繡嫁妝?可是繡好了?”

秦蓉只得道:“回老太太,還未繡好。”

“那你放着正事不做,跑這裡來給小妾求情?你就是這麼孝順我的,你就是這麼孝順你母親的?一個小妾罷了,竟敢衝撞了老太太,又衝撞太太,我不過罰她跪一跪,已是從輕發落了。你們一個個的竟然跑來要挾我,咬定了不准我罰她。很好,很好,都是我的好孫子,好孫女!”

秦英忙道:“老太太,孫兒等並不敢如此。只是,只是……”

羅氏冷聲問道:“只是什麼?只是那蘇姨娘是你們的生身母親,所以,你們便只知有庶母,不知有太太,不知有老太太,更不知秦家還有規矩,也不顧我大康還有禮法,是也不是?”

秦英兄妹幾個聞聽此言,只是磕頭不迭。

這當口,羅氏忽又對身旁的林媽媽道:“你先去將大奶奶扶起來。”

英大奶奶不知老太太何意,眼見林媽媽來攙,只得先起身。所幸她並不想跪着,哪怕跪的是羅氏。真要論出身,羅氏都遠不如她。

羅氏又對英大奶奶:“我知道你是個好孩子,今日之事與你無關,你到老祖宗身邊來。”

英大奶奶只得來到羅氏身邊侍立。

羅氏又朝地上掃了一眼,冷冷道:“既你們兄妹幾個想跪,我也不好勉強你們起身。等你們父親來了,讓他看看他教出來的好兒女。”

秦英兄妹幾個萬沒想到,這越求情反到越壞事。這老太太硬是能跟府裡所有孫兒輩的主子們公開對立———除了英大奶奶。

只聽羅氏又對林媽媽道:“我被這幾個不孝的孫子孫女氣得頭暈眼花,需得回房歇息。”

英大奶奶聞言,不待林媽媽回話,忙道:“孫媳服侍您老人家去歇息。”

老太太走了,她身邊得力的丫鬟、媽媽、嬤嬤們自也都跟了去,連英大奶奶都走了。只剩秦英兄妹跪在地上,另一旁幾個看屋子的小丫鬟,還有被老太太喝令站在一旁瞧着的華庭軒一衆丫鬟、媳婦。

秦菁不由嘀咕道:“大哥,瞧你出的餿主意,咱們向老太太求情,不但救不了姨娘,還要在這裡跪着。”

秦英低聲斥道:“既知道自己在求情,就要規矩些,哪有這般左抱怨右埋汰的。給我好好跪着,不許再嘀咕。”

秦菁自小被嬌寵大的,何曾被人用重話說過一句。如今被大哥一通教訓,眼圈霎時紅了,不多時啪嗒啪嗒掉下淚來,竟小聲啜泣起來。

秦蓉見妹妹哭了,本就委屈,這下眼圈也紅了,低聲惱道:“咱們姨娘連同咱們兄妹幾個,何曾受過這樣的委屈。怎麼那葛氏一進門,才三兩日的功夫,老太太就……”

這屋子裡可還有老太太的人呢,妹妹說話就敢如此放肆!秦英怒道:“閉嘴,你來時,母親早已離去,此事與她有何干系?如今既不是老太太罰你跪,也不是母親罰你跪,你莫在這裡牽三扯四。分明是你自己要來給姨娘求情。你若不想求情,自可離去,又有誰逼着你不許走了?”

秦蓉眼看哥哥發怒,嚇得不敢再吭聲了。秦菁哭得更厲害了。秦蓉便忍着委屈,柔聲勸慰了幾句。秦英看了一眼哭得愈發厲害的秦菁,卻厲聲對秦蓉道:“不許勸她!”就是要她哭得越可憐越好。

秦蓉深知哥哥在爹孃心中地位不一般,加之秦英甚少對妹妹發火,如今這般疾言厲色,很是少見,竟真被唬住了,不敢再去勸秦菁。只是她自己卻愈發委屈,也跪着哽咽起來。

……

與榮錦堂裡的“悽風苦雨”不同。湖心的竹橋上,依舊是一派秋日的旖旎閒情。

楊雁回一邊逗着游到橋下的鴛鴦,一邊道:“秦太太,我近來除了讀三國還讀古籍,看到一則前朝的逸聞軼事,覺得很有趣呢。”

葛倩容便問:“不知楊姑娘看到了哪一樁趣事?”

楊雁回道:“說是前朝的憲宗皇帝獨寵貞妃,豈料這貞妃是個心思歹毒的女子。她仗着皇帝的寵愛,不但從一個卑賤的小宮女做了貴妃,還害得吳皇后失寵被廢。後來的王皇后爲了自保,只得小心翼翼活着,處處謙讓於她,做了個傀儡皇后。貞妃依然不滿足,居然肖想後位。憲宗皇帝本是想讓她做皇后的,只是上有祖宗禮法和周太后壓制,下有滿朝文武規勸,憲宗皇帝也奈何不得。貞妃做了二十多年寵妃,這才因年事漸高病故了。她一生寵冠後宮,卻還要狠心殘殺其他嬪妃的孩子,着實可恨。那憲宗皇帝也是個糊塗蟲,任由后妃被迫害,要麼不知道,要麼知道了也不追究,實在令人心寒。”

如今秦家的情形,便有些像前朝憲宗皇帝的後宮,但也有不同之處。

憲宗皇帝對貞貴妃用情至深,連貞貴妃長他十幾歲都不介懷。秦明傑自然也是喜愛蘇氏的,但卻並未用情至此。畢竟秦明傑不是什麼情種。

至於秦明傑的原配夫人王氏。雖說是秦莞生母,但她自嫁入秦家以後的經歷,尤其是自孕期到過逝這段時間的經歷,秦莞和大秦葛氏幾乎什麼都不知道。只知道那時候,蘇慧男入了府,生了庶長子秦英。

王氏在秦家,與那吳皇后在前朝後宮很有些相像,不同的是,她生下了嫡長女,且早早過逝。

大秦葛氏活得有如後來的王皇后,可惜三十出頭的年紀便亡故了。

除此之外,最大的不同便是,小葛氏嫁入了秦家。

葛倩容脣角噙了一抹意味不明的笑意:“可那貞妃作惡再多,又與楊姑娘何干?”

楊雁回不便將真實身份明言,便也只得道:“雖與我無關,但我實在瞧不過。秦太太莫非從未見過我這樣的人麼?見到不平事,便想伸手管一管。”

這個答案並不能令葛倩容信服,但她的笑容裡到底多了幾絲暖意:“我自是見過這樣的人。以前這府裡有一位大小姐……只可惜你沒見過她。若真見了,你們到能說到一處去。”

秦莞處境艱難,還時常看不過有年老的媽媽、體面的丫頭,仗着主子寵信,便肆意欺負底下的小丫頭和粗使婆子,偶爾也曾喝止過。

葛倩容爲此打趣她,“自己都顧不過來,還想顧別人。”

秦莞便嘆道:“不過是看不過眼,在人後替她們報一聲不平罷了。哪裡就真能顧得上她們了?”

可惜就連秦莞這個嫡出大小姐,都一夜暴亡了。

葛倩容雖不知內裡情由,卻懷疑事情與蘇慧男脫不了關係。

這府裡乾乾淨淨的人,都死了……

她要在這裡立足,也不指望以後還能幹淨得了。

楊雁回聽葛倩容忽然提到秦莞,不由眼圈一紅,又忙別過了臉,低頭去看水裡的錦鯉:“那位大小姐若知道這世上還有人記着她,想來在天上也會開心的。”

她忽然擡頭,揚手,將一枚石子往水裡丟去。石子“咚”得沉入了水中,只濺起一抹小小的水花。

楊雁回道:“若是我二哥在,定能甩出好幾個水花,他可會打水漂呢。這湖太小,只怕還不夠我二哥玩的。”

葛倩容眼見如此,便笑道:“我來試試好了。”

楊雁回手裡卻沒有石子了。

閔氏便道:“我那會瞧見小竹橋下有幾顆石子,這就去拾來。”女兒今日言語無狀,她只盼着秦太太高興纔好。

葛倩容忙道:“算了,不必了。”她如今的身份已是秦家太太,哪裡能再玩這些?便是在尋常百姓家,也多是男孩玩這些。女孩總是被長輩教着要文靜、知禮、嫺雅、賢惠……

楊雁回偏要纏着她丟一回石子,便笑道:“莫非秦太太也喜歡打水漂麼?就給我露一手瞧瞧可好。”

女兒又開始自來熟了。閔氏暗暗搖頭,女兒也不想想小秦葛氏的身份,人家可是官太太。

葛倩容苦笑一聲,便對閔氏道:“反正這裡四下無人,就勞煩楊嫂子去撿兩塊石子來。要扁平一些的方好。”

待閔氏轉身離去,楊雁回忽小聲對葛倩容道:“我瞧着秦太太身邊似乎沒有一個得力的丫頭、媽媽使喚。不如我送太太一個可好?”

葛倩容怔了一怔,笑道:“楊姑娘,你既不肯對我道明用意,又要往我身邊塞人?真能塞得來再說。”

這小姑娘越來越叫她看不懂了。看起來似乎是友非敵。只是她雖瞧這小姑娘不錯,也仍需謹慎些纔好。不過不管她是敵是友,葛倩容都覺得她在說大話。

楊雁回抿嘴一笑:“等我真將人塞到了太太身邊,太太仔細留意那人可信不可信,便知我是好意還是惡意了。”

閔氏此時用手帕包了幾片石子過來,楊雁回便不再說話了。

葛倩容接過石子,笑道:“楊姑娘,我可只與你玩今日這一次,下回不許纏着我了。”

……

秦明傑鐵青着一張臉,官服未脫便匆匆趕往榮錦堂。

他的家僕尋去禮部衙門報說,“老太太正在家中發作蘇姨娘和哥兒、姐兒們,榮錦堂跪了一片人。”他便尋了個藉口向鍾尚書告假提早下班。

秦明傑心中着實不高興。他的小妾和兒女,哪一個對老太太不是恭恭敬敬?爲何老太太要尋了藉口罰跪?尤其跪着的人裡還有秦英。這個兒子素來懂規矩、識大體,又極孝順的,爲何也被罰了?兒子近來並未生出事端呀?以前也沒有。

待到了榮錦堂門前,他並未見到昔日熟悉的大理石屏風,卻看到愛妾蘇氏面朝大門跪着。

門前此時雖無下人經過,可萬一被衆人看到,如何是好?讓蘇氏的臉面往哪裡放?日後如何替他管家?蘇氏服侍他多年,一直盡心盡力,是他諸多妻妾中最爲得力最爲信得過的一個,況且又給他生兒育女,盡足了本分。老太太這樣罰蘇氏,他和他的兒女面上也不好看哪!這老太太今兒個是發的什麼瘋?

蘇慧男眼見秦明傑回來,一下子便哭開了:“老爺,都是妾身不好,不知何故,惹惱了老太太。”

秦明傑上前去扶蘇慧男,蘇慧男忙道:“老爺,老太太還沒叫妾身起來呢。老爺先莫管妾身,且去看看老太太。莫讓老人家氣壞了身子。倘或老太太一時有個好歹,妾身的罪過就大了。便是死一萬回,也是不能夠贖罪的。嚶嚶嚶嚶。”一邊說着,哭得更厲害了。

秦明傑深感愛妾識大體。到底多年感情,他瞧着蘇慧男的樣子頗不忍心,卻也只能狠狠心,先丟開愛妾,往正屋裡去了。人還沒進門,他便瞧見他的一兒兩女都跪在地上。小女兒秦菁也是哭得厲害。

看到秦明傑進來,早已哭花了臉的秦菁立刻起身撲到了父親懷裡:“爹……”話未完,已是哽咽不能語。

秦明傑統共四個女兒,雖說給她們的疼愛全加起來,也沒有給秦英的十之一二多。但秦菁到底是他最小的孩子,還是比其他三個女兒多疼了些。眼見小女兒如此,秦明傑又是一陣心疼,心底更是厭惡極了這個嫡母。

他的生母是個妾,他打小看着他的姨娘給老太太端茶遞水,洗腳敲背,晨昏定省。老太太規矩大,他的姨娘稍有哪裡做得不好,動不動還要給老太太跪下來請罪。

雖然他是父親唯一的兒子,可就因爲生母是個妾,他打小便跟着生母一起受苦。父親的妾室暗自嫉妒,百般算計,各種下作手段使出來,令人防不勝防。老太太也是高高在上,刻意打壓,任由他們母子被人欺凌。

如今,又輪到他的孩子們被人欺凌了麼?

秦蓉雖不敢像妹妹那樣撲到父親懷裡,可眼見能爲她們做主的人來了,又掉了幾滴眼淚下來。

秦英很鎮靜的向父親請罪:“爹,兒子不孝,惹老太太生氣,叫妹妹們傷心了。”

……

葛倩容瞧着石子彈出四五個水花後,拍拍沾染了灰塵的手:“如何?”面上終於有了昔日父母雙全,她尚是閨閣女兒時的活潑之態。

楊雁回讚道:“比我二哥好,這麼小的湖,他也不過能打出三個來。”

葛倩容淺淺一笑,清雅絕俗。正待開口說什麼,忽瞧見有人進了後花園。她便只是長長嘆了口氣,正色道:“楊姑娘,記住我方纔說的話,只這一回了,日後莫再纏着我。這人哪,得記住自己的身份。我要記住,你也得記住。”

閔氏忙道:“秦太太說的都是正理,雁回,還不謝過秦太太教誨。”

楊雁回尚未開口,眼角便瞥見一個十三四歲的青衣小丫頭進了月洞門,往華庭軒的方向行去。

楊雁回便叫道:“那個穿青衣的姐姐,你且過來,太太有話問你。”

葛倩容不由睜大了眼睛,這小姑娘怎麼把她的話當耳邊風?竟然當着她的面就假傳她的話!是瞧着她好欺負麼?

閔氏幾乎要暈過去了。這個死丫頭,今兒個怎麼總是犯渾?

那小丫頭聽聞是太太叫,便不情不願的過來了,口中只道:“太太,我只是個打掃庭院的丫頭。每天的活計做不完,媽媽們和姐姐們都要罵的。太太在這裡遊湖,怎地不叫媽媽們和姐姐們來,卻叫我來?”

這個混賬東西!

楊雁回真想甩這臭丫頭兩耳光。當着客人的面就敢這樣說,背後還不定要怎麼樣呢!這麼小就學人逢高踩低!

不過,能放肆到如此地步,想來蘇慧男沒少關照這幫狗奴才。

閔氏皺了皺眉,再瞧那小秦葛氏時,不由又多了幾分同情。

葛倩容面上卻很平靜,並不見喜怒。

楊雁回冷笑一聲,對那小丫頭道:“太太要擡舉你呢,難道你想一輩子掃地不成?”

那小丫頭不悅道:“你是哪個?”

楊雁回便道:“我和我娘是老太太的貴客。”

那小丫頭一聽是老太太的貴客,立刻恭敬起來:“不知姑娘有什麼吩咐?”

楊雁回道:“我又不是秦家的主子,怎敢吩咐姐姐呢?只是老太太說了,她那邊若是教訓完小妾了,便叫太太送我們母女兩個過去呢。你可知那邊到底如何了?若不知道,就去問明白了再來回話。”

那小丫頭忙回道:“老爺下班了,如今人已在榮錦堂。”

“沒你的事了,走吧。”

小丫頭納罕的看了一眼葛倩容:“不是說太太有話問麼?”

楊雁回一瞪眼:“我纔剛問的你話,就是太太叫問的。你莫不是還打算讓太太親自問你話吧?也不看看自己是個什麼東西。”

那小丫頭又驚又怒,看着眼前這個憑空冒出來的小姑娘,卻又摸不清對方的分量,一時也不敢將她如何。

楊雁回見她只顧着生氣,並不肯走,又道:“你方纔回的話甚好,我自會將你這麼個伶俐人舉薦給老太太。你還站這裡幹什麼?這會子又不怕華庭軒打掃不完,媽媽們和姐姐們打罵教訓你了?”

那小丫鬟慌了,忙跪下來:“太太,姑娘,饒了我這一遭吧。以後但凡太太有什麼吩咐,我定然實心辦差。”

楊雁回聞言,便去瞧葛倩容。

葛倩容蹙眉對楊雁回道:“叫她走吧,跟她說,只別再有下回。”

楊雁回便對那小丫頭道:“聽到太太的話了?什麼雞毛蒜皮的小事,不值當告到老太太跟前去,但只別再有下回。趕緊走吧。”

那小丫頭這才起身,也沒一句謝太太的話,便已躲得遠遠的。

楊雁回這纔對葛倩容道:“秦太太,既是秦侍郎回來了,太太是不是也該過去瞧瞧呢?雖說置身事外也不錯,但到底要防着小人中傷太太的名聲不是?”

第220章 污名第273章 未歸第31章 趣聞第264章 清淨第262章 大哥第226章 休妻第23章 蕙質蘭心第257章 告辭第157章 成全第303章 報信第225章 包攬第162章 無緣第41章 沐浴更衣第72章 老爺發怒第26章 受傷第177章 歸來第256章 前情第104章 秦衙內幫瞞縱火案第34章 失望第194章 三日第184章 婚前第194章 三日第29章 大哥的志向第138章 憂愛女閔氏急定親第96章 俏小姨問診聞喜訊第53章 特大喜訊第153章 看戲第9章 誤會第168章 選擇第94章 妯娌相逢夫人動粗第133章 遭戲弄雁回懲頑兄第56章 重遇第119章 悔當初雁回思罷手第10章 憂煩第181章 說親第97章 得寶船雁回戲謹白第113章 三姐生恨大義滅親第198章 明珠第37章 舊園遇故交(上)第211章 商議第62章 賞賜第286章 父子第182章 年禮第25章 上學記第198章 明珠第220章 污名第144章 貴客第8章 重男輕女第44章 談話第111章 崔姨娘奪門救表姨第128章 犯小人太監進讒言第87章 姨母仗義巧爭名分第226章 休妻第157章 成全第108章 苦閔氏無端遭人忌第242章 疑問第300章 在意第126章 多情女思慕多情郎第32章 懲戒第196章 赴宴第26章 受傷第276章 往事第283章 大禮第184章 婚前第186章 洞房第154章 陷害第274章 威脅第166章 痛毆第243章 遇難第89章 有緣人故地重相見第182章 年禮第110章 鬥官差雁回誓護母第106章 蕭夫人動怒訓義子第4章 長兄長嫂第219章 大鬧第277章 往事(二)第111章 崔姨娘奪門救表姨第203章 家法第11章 閨中密友第53章 特大喜訊第230章 日子第21章 閨蜜的遭遇(下)第242章 疑問第22章 暗算第206章 踐行第212章 盯梢第173章 疑問第85章 貴夫人反遭村婦欺第229章 背後第57章 多事之秋第215章 歡心第149章 心事第223章 反擊第64章 故人·往事(下)第132章 楊小妹話本抒相思第235章 變故第105章 楊家女思見蕭夫人第63章 故人·往事(上)第179章 夜會第102章 小兒女大鬧元宵節(三)
第220章 污名第273章 未歸第31章 趣聞第264章 清淨第262章 大哥第226章 休妻第23章 蕙質蘭心第257章 告辭第157章 成全第303章 報信第225章 包攬第162章 無緣第41章 沐浴更衣第72章 老爺發怒第26章 受傷第177章 歸來第256章 前情第104章 秦衙內幫瞞縱火案第34章 失望第194章 三日第184章 婚前第194章 三日第29章 大哥的志向第138章 憂愛女閔氏急定親第96章 俏小姨問診聞喜訊第53章 特大喜訊第153章 看戲第9章 誤會第168章 選擇第94章 妯娌相逢夫人動粗第133章 遭戲弄雁回懲頑兄第56章 重遇第119章 悔當初雁回思罷手第10章 憂煩第181章 說親第97章 得寶船雁回戲謹白第113章 三姐生恨大義滅親第198章 明珠第37章 舊園遇故交(上)第211章 商議第62章 賞賜第286章 父子第182章 年禮第25章 上學記第198章 明珠第220章 污名第144章 貴客第8章 重男輕女第44章 談話第111章 崔姨娘奪門救表姨第128章 犯小人太監進讒言第87章 姨母仗義巧爭名分第226章 休妻第157章 成全第108章 苦閔氏無端遭人忌第242章 疑問第300章 在意第126章 多情女思慕多情郎第32章 懲戒第196章 赴宴第26章 受傷第276章 往事第283章 大禮第184章 婚前第186章 洞房第154章 陷害第274章 威脅第166章 痛毆第243章 遇難第89章 有緣人故地重相見第182章 年禮第110章 鬥官差雁回誓護母第106章 蕭夫人動怒訓義子第4章 長兄長嫂第219章 大鬧第277章 往事(二)第111章 崔姨娘奪門救表姨第203章 家法第11章 閨中密友第53章 特大喜訊第230章 日子第21章 閨蜜的遭遇(下)第242章 疑問第22章 暗算第206章 踐行第212章 盯梢第173章 疑問第85章 貴夫人反遭村婦欺第229章 背後第57章 多事之秋第215章 歡心第149章 心事第223章 反擊第64章 故人·往事(下)第132章 楊小妹話本抒相思第235章 變故第105章 楊家女思見蕭夫人第63章 故人·往事(上)第179章 夜會第102章 小兒女大鬧元宵節(三)